第一篇: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土顶中心小学 王晓东
摘要: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本文从趣味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入手,阐明趣味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并列举几种常用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实施趣味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束缚
小学阶段实施趣味数学教学,是应对小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教学法,它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认识到趣味数学的真正价值,在数学课堂中深入实施以趣味数学为代表的素质教育理念,切实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认识和促进学生在游戏中喜欢上数学,教师应当大胆对趣味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促使小学生轻松积极的学习数学。
2.充分认识趣味的手段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趣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手段作用,实施趣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更好的学习数学。因此,小学数学阶段实施趣味教学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过于注重形式,不能使用太过花哨而不实用的数学教学器具。要在趣味数学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要促使学生探究数学世界的理性奥秘,而不是将数学课变成手工课和游戏课。
3.使用多元化开放化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趣味化教学应当是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需要教师在趣味性的教学中为学生灌输探究思维、科研思维和实践检验真理的思维。趣味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应当围绕数学知识采用学生易懂,乐于参与的教学方法。小学趣味数学教学方法应当更加多元化,既要广泛吸取和创新教学形式,又不能盲目跟风,要灵活掌握课堂教学形式,要在最小的教学成本下,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数学知识收益。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的策略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的策略选用标准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趣味教学中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1.使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参与,因此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能积极的思考数学问题,例如,在讲授物体的测量这一课时,可以使小学并生测量它们感兴趣的物体,同时给学生设计类似怎样将大小不一的物品或玩具更多的放在箱子里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愿意更准确的得出测量数据的准确值,以便解决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是小学趣味数学的重要价值。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设计引发学生探究热情的数学问题。例如,可以为学生设计多人参与竞争或合作完成的游戏项目,从而使学生在与他人的竞争或合作中,能充分的依靠数学知识来获得胜利,以便激发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时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3.开展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方法的作用还体现在可以有效消除以往机械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枯燥乏味问题,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使学生更愿意在教师设定的情境深刻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多讲述一些数学故事,不仅有数学家的故事,也有生活中的数学趣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上获得了情感和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列举 1.故事情境教学法
故事是小学阶段学生们最喜欢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德育教学中,在数学情境教学中也可有效应用,在讲授除法平均除时,可以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运用数学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引进狐狸分饼总是分不均的小故事,同时再给学生讲孙悟空给猴子们分桃的故事,10个桃子吃5天,猴子们觉得不够,那就100个桃子吃50天,于是孙悟空说1000个桃子分着吃,学生们很快就可以反映出吃500天。如此,可以在故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数学游戏教学法
数学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游戏,好多游戏本身就是数学思维的过程。古老的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魔方等都是经典传承的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坚持不懈的得到最终的数学答案。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优秀数学游戏,例如,在讲数学混合运算中,可以让学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每组学生每人只能算一步,最后依据结果和速度来计算输赢,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学习兴趣。
3.手工教具教学法
小学趣味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教具的方法,促使学生做一些模型等教学用具,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可以使学生自治时种、自制乘法口诀表,可以各种几何体。这种自制教具的方法能促进学生仔细观察教具,从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深刻理解。道具教学方法切忌过于花哨,使学生的兴趣点发展偏移,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度。
结论: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消除以往机械课堂教学的乏味感,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趣味教学方法有游戏法、故事法、教具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喻志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05):208.[2] 娄喜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学问,2009(06).
第二篇:新课改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简言之,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五、教师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六、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七、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通过第一次月考,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
“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她)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她)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课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
八、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比如对模块的综合评价成绩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W=平时×20%+单元测验15% +实践与探究活动×15%+学段考试成绩×50%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充分提高自身素质,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第三篇:小学英语单词趣味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单词趣味教学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用是我们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所有教师共同的目标。为顺利实现小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达到事半功倍的单词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及我趣味教学的成功经验,从趣味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单词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趣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流行的英语教学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四大类方法:
(一)直观呈示法:是指老师将抽象的单词直接与具体的实物、卡片以及多媒体等一一对应,从而使枯燥的单词得以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单词教学效果。纵观国内的直观呈示法,根据其展示的形式不同,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方法:
1、实物呈示法
实物呈示法其实质就是老师利用具体的物体向学生展示而进行单词教学的一种方法,实物呈示法使抽象的物体变得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而且教学也更轻松,能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兴趣。
2、图片呈示法
图片呈示法就是指老师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具体物体而进行单词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图片呈示法也能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让难以想象的物体形象化,它能促进教学,为教学带来方便。
3、多媒体呈示法
多媒体呈示法就是指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具体物体而进行单词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呈示法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该方法为学生单词学习提供了声音、动画,甚至是故事情节,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嘴等器官全面参与单词学习,多方面、多角度让学生感知和认识单词,有利于实现“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
(二)肢体语言教学法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部位的活动来表达单词的意义,使学生迅速理解。在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符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肢体语言教学法在单词教学中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感受自我参与表演的乐趣,使教学在轻松愉快中渡过,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Chant和歌曲法
1、chant法
chant法就是利用韵律的原理,通过让学生以简捷明快和朗朗上口的单词诵读方式,来实现学生对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在新路径小学英语中,chant应用较多,它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朗朗上口,而且通过学生饱含热情的诵读,极易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2、歌曲法
歌曲法就是将单词放入学生熟知的歌曲中,通过熟知的歌曲让学生记住所学的单词。从小学生年龄特点来讲,说说、唱唱是他们乐于接受知识的一种方式,天生好玩的小学生也正是在玩玩中体验着知识带来的乐趣,枯燥、呆板、单调无趣的单词教学只会压抑小学生健康成长,甚至扭曲的心理状态,愉快有趣的教学则会见证小学生们快乐、积极、乐观向上的面孔,单词歌曲教学法,使小学生能在愉悦的心境中获取知识,单词歌曲教学法,使本来单调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在轻松愉快中圆满结束。
(四)游戏法
游戏法就是老师将单词教学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直接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就顺利完成了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设计的活动也是千变万化,要适应自己孩子的活动、方法才是最可取的。每位教师应结合自己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单词教学要与歌曲、歌谣结合起来。
1、单词教学要与歌曲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新奇,比较爱动爱唱爱跳,所以歌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不管会唱还是不会唱的,他们都愿意唱,同时,他们还会自发地加上自己优美的动作。所以英语教学要与歌曲结合起来,对一些英文歌曲的部分歌词进行替换。请看下面的例子:学习bear 这个词时,就可以把这个词放在前面所学的歌曲“What`s this in English ?”中,把歌词中的It`s a pig.换成It`s a bear.还可以把这个词放在歌曲“Are you Linda?”中,把其中的Linda换成我们所学习的单词bear。当然还可以放在“Lovely animals”“What`s your name ?”等很多歌曲中。不仅仅是这个词,《快乐英语》教材中的几乎所有表示物体的单词都可以放在歌曲中学习。不仅仅单词,学习句子也是如此,像我们在学习What`s that in English?时,我们就可以把What`s this in English?歌曲中的this换成that,变成What`s that in English?像我们在学习Happy Teachers` Day!时,我们除了可以唱这首歌,还可以把Happy New Year.中的New Year换成 Teachers` Day;还可以把Happy Birthday 中的Birthday换成Teachers` Day.这是替换歌词。当然了我们还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调子给我们所学的单词与句子谱上曲。比如说我们学习“May I come in ? What color is it ?Are they seals?”等时就可以谱上“两只老虎”的曲子或是“春天在哪里”,当然还可以谱成很多的其他儿歌的调子。像学习一些单音节词时,就可谱上字母歌的调子。让学生在歌声中学习英语,在玩玩唱唱中学习英语,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优美动作把相应的物体表达出来。这样既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也达到了英语教学的目的,且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2、单词教学要与歌谣结合起来。
歌谣实质上就是孩子们小时候所说的数来宝,学生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同时歌谣还有简捷、明快、说起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深受学生喜欢。不仅如此,童谣还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与饱满的学习精力。所以把英语教学与童谣结合起来就会增加很多的趣味性,使学生沉浸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说英语,记忆会更加鲜明、持久。可以是全英文的,也可以是中英结合的。例如我们在学习表示星期的词时,可以编成这样的:MondayMondaytoday is Monday;TuesdayTuesdaytoday isTuesday.以下类同。还有在学习broomduster等词时,可以编成如下的歌谣:broombroomgive me a broom.dusterdustergive me a duster.这样不仅仅是练说四会词,还把本节课的四会句子说出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这是全英文的。还有一种就是中英结合的,例如学习表示颜色的单词 yellow、green、blue,我们教师可以编成如下的童谣,(1)黄色、黄色yellow yellow、yellow、yellow。(2)绿色、绿色 green green、green、green。(3)蓝色、蓝色blue blue、blue、blue。同时还可以反过来说:yellowyellow是黄色;greengreen是绿色;blueblue是蓝色。像在学习数字时,我们可以编成:你拍一,我拍一,英文one就是一;你拍二,我拍二,英文two就是二,三四五以至所有的数字我们都可以这么做。同时,让学生边说边拍自己的手或同桌两人对拍,速度可以时快时慢,声音可以时低时高。这样学生在说说玩玩中就学了英语。学生并不觉得英语那么陌生、那么难学,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欲望,教学效果省时高效。从而使学生“盼上英语课”而不是“怕上英语课”。
三、单词教学要与活动结合起来。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知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相互交流。所以英语教学也可以放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参与、和实践。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抓住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处于主动状态,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1、单词教学要与游戏结合起来。
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因为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儿童天性,可以无拘无束地深受老师欢迎地动起来。而且在这种游戏中,学生不仅会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成功的体验,而且记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请看下面例子:学习表示水果的单词apple、pear、banana。教师把这三种水果分别切成小块,用牙签扎好,同时让学生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完全可用敲黑板擦传红领巾的方法进行,传到谁那,谁就快速地尝一小块水果,然后快速地说出这个单词。这样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尝一尝,说一说,而且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盼着快传到自己这儿呢?还有在学习一句话What can you do?后,教师可以把这几个词分别写在五个卡片上,教师可以不按顺序地分别问五个词“Where is can(you/do/what/?)?“然后再问Where is “What can you do?”学生就自动排成一个句子。也可以两个词或三个词地一问,方法灵活多样。这样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尝一尝,说一说,而且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盼着快传到自己这儿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当然游戏的方法很多,像“摸一摸与猜一猜“、“连词成句“、“夺红旗“、“看口型猜单词”、“听声音找单词”、“手拍单词”、“头顶单词”等等。试想,这样进行英语教学学生能不喜欢吗?能不愿意上英语课吗?
2、词教学要与竞赛结合起来。英语教学同样还可以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竞赛比游戏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深受小学生的喜欢,而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争强好胜,不肯轻易服输,所以把英语教学与竞赛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佳。例如同样是学习三个表示水果的单词apple、pear、banana,教师根据班级四行,分成四组,教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计时,让四组分别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单词,每人只准说一个词,每三个人所说的不许重复,其它三组的学生当载判,说错一个或重复一次去一分。这样,进行的组和没进行的组的同学的注意力都特别集中,进行组的同学怕说错给本组去分,没进行组的同学不错耳地在挑错呢,他们能溜号吗?试想这样的教学学生能没有兴趣吗?经过这样竞赛之后的单词学生能不持久记忆吗?
当然,适合英语单词教学的活动不仅仅是上述这两种,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的教师潜心钻研,把英语教学与各种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四、单词教学要与肢体语言结合起来。
所谓的肢体语言(用英文表示是TPR)就是指用我们的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部位表达出词的含义,帮助学生对单词意义的理解。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把单词教学与我们的肢体语言结合起来。我们现行教材中的大部分单词尤其是一些动词都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像我们教材中的jump、run、swim、fly这四个词时,教师可以通过作出相应的“跳一跳,跑一跑,游一游,飞一飞”等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带着学生边学边做这些动作。还有我们在学习由play引导的记组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play football、play ping pong时,教师可以用手作出弹钢琴的动作,可以作出拉小提琴的动作,可以作出踢足球的动作,可以作出打乒乓球的动作等来进行教学,这些动作特形象,生动,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学生也在做做动动中边玩边学习。像在学习scared.hot.cold等词时,可以分别做出害怕、擦汗、缩成一团的动作。教师在做这些动作的同进,也可以让学生们亲身做一做,体验一下。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用肢体语言是有很大作用的,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对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对于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的训练与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目前被广大英语教师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
所以广大英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一改以往的单词教学的枯燥性为趣味性,让小学生在听听说说、唱唱玩玩、笑笑做做中学习英语。其实英语单词教学可以集以上各种方法于一身,那单词教学定会趣味性大增,定会丰富多彩,定会让学生乐而不倦。我们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篇:浅谈大班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大班趣味数学教学方法
摘 要:幼儿园数学如果只是片面追求学算术而学数学,那么孩子们学习兴趣会被磨灭。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起点,是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只要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就不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利用好奇心,直观情境,操作实践等等,方法不一而足。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趣味教学;方法
大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音乐,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音乐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在音乐中玩,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音乐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音乐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1.利用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利用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让学生带着欢乐愉悦的心境迈进知识的宫殿。利用趣味的情境导入新课,挖掘教学知识的趣源,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如:在教学活动“分类”课时中,导入部分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许多动物都来参加了,小朋友们看看都有谁来了?但是老虎很烦恼,因为它觉得所有的动物们一起比赛不合理也不公平,为什么呢?(因为动物中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跑的)把幼儿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和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操作探索学数学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依据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体验和经验是幼儿建构初级数学概念所必须的,也是知识获得的过程。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孩子更高的热情,促使孩子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当孩子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还是“分类”这一课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教师推导”的教法,可以采用学生动手主动探究验证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例如,运动会开始了,动物类的棋子要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赛,可以怎么分呢?让孩子进行大胆地猜测。孩子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践操作已成为迫切需要。
2.1在游戏中操作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如:在学习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课题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说儿歌《数一数》——小猪得病真可怜,大家送来许多蛋。两个两个数一数,送来多少个大鸡蛋,念完儿歌小朋友就马上动手操作了起来,这无形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2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所以幼儿学习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在音乐中操作学数学,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渗透,这样不仅尊重到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在自由的空间里翱翔。拓展教学思路,让孩子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我在教学活动《相邻数》时,相应选择一首律动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一边唱,一边手拿棋子在演示板上跳动(将动作与融入于每一个节奏音符)唱两句,停一次,停的时候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棋子所在的位子,是单数还是双数,它的相邻数是几和几。这样,欣赏音乐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能使数学课上得气氛活跃,也能使孩子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想像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也可得到提高,且课堂常规也无形之中变得很好。
2.3在音乐中加强互动学数学
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和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旧的观念,把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学生态度,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前提。这种理念下的数学活动应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而互动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数的连续分解”中,我采用了对答形式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老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3和4。”以此推类。接着就是两个孩子一组,相互以问答形式继续,如:“xxx,我问你,7可以分成6和几?”“xxx,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6和1。”
3.理性学数学为经验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倡导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并非意味着数学教学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而已。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层面,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沉淀,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以上是我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工作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方法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该看它是否对幼儿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的变化,各种教育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只要敢于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充满激情,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我想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必须运用课本、手册、挂图、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运用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一系列方法。学生要学,也必须运用课本、练习册、学具等手段,采取观察、操作、听讲等方式进行探索、理解。由于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抽象的概念,有带规律性的法则、公式、定律,有丰富的几何图形,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的应用题等等,这些内容,从教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很多因素。有传授知识的因素,也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从学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已知的因素。为此,决定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广大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把老师们过去和现在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整理介绍,以方便广大教师在教学时选用。
一、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也讲。
我们来看一教师在教××比××多(或少)的概念时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问:图上有什么(见图15)?
生答:图上有一排三角形;一排圆形。
师问: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
生答:有3个三角形,5个圆形。
师问: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生答:要我们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多少。说一说三角形和圆形谁多,谁少。
师:应该说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个数的多少。
师问:谁能说一说?
生1:圆形比三角形多,三角形比圆形少。
师纠正:圆形个数比三角形多,三角形个数比圆形少。
生2: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师问:你怎样知道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而且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而且少2个?
生1:因为3个三角形对着3个圆形,还有2个圆形没有三角形与它对着,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这时,教师用虚线画出△与○同样多的部份,指着同样多的部份)
师问:虚线左边的部份,你能用一句什么话说?
生:圆形与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师问:你能用“同样多”的语言来说一说为什么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或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的道理吗?(教师提示:圆形由那两部分组成)
生1:因为圆形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
师:说得很好,大家跟着说两次。
生2:因为圆形除了有一部分与三角形同样多,还有多出的2个,所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
师问: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比圆形的个数少?
生1:因为三角形还差一些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说得好,大家都来说一说。
生2:因为三角形还差2个才与圆形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要比较两种东西数量的多少,首先要分清楚谁和谁比,以谁作标准,当被比的东西的数量能直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比较标准同样多,还有多出的另一部分,我们就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多,当被比的东西还要补上一些东西才与比较标准同样,这时我们说被比的东西的数量比比较标准的数量少(教师指着教具说)。
很明显,上面的对话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比××多(或)少的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必须弄清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学生就获得了要学的知识。
(一)谈话法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因为在谈话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认识知识的本质而设计的。
第二,有利于教学上的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如上例,学生说的“圆形比三角形多”。这句话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形是没有多少之分,故教师听后,立刻向学生指出,这句话应该说: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师生谈话,方向性强,故能引起学生自觉思考。教师提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话内容是由教师设计的,这样,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把要进行的思想教育渗透在谈话的过程中。
第六,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学习一种知识,总有一定的方法,运用谈话法教学,教师可按一定的学习方法设计要思考的问题,而学生思考、理解,回答问题的方法往往有所不同,这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中学到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
谈话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随教师谈的内容转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时,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或生活经验,则不宜用谈话法。
(二)运用谈话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分清知识的主次,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拟好谈话提纲,把要教的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有计划有顺序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排列起来。
第二,讲课时,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楚明确,易于学生思考。②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③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难易适度。④提问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⑤提问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⑥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好的回答要及时肯定,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要提辅助性问题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谈话法一般与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而且有重点地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叙述、描述事实、说明问题,解析概念和规律,论证原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
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就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运用讲解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下面应用题:“某灯泡厂1988年生产灯炮8.4万只,按每年递增25%计算,到1991年可生产灯炮多少万只?”中的“按每年递增25%计算”一句话,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但正确理解这句话就是解答这一道题的关键,一位教师就是运用讲解法使学生理解上面一句话的。讲解前,教师挂出一幅方框图:
然后解析说,“每年递增25%”即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长25%,就是说,1989年灯炮产量应是1988年8.4万只的基础上再增加“8.4万只的25%”只灯炮,如果1988年的对应分率定为1,那么1989年的对应分率应是1+25%。但是我们要注意1989年的“1+25%”中的1所对应的产量是8.4万只。如此类推,1990年的灯泡产量应是1989年灯泡只数的基础上增加“89年灯泡只数的25%”,其对应分率也是(1+25%),但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是89年的产量就是8.4×(1+25%)万只。(教师指着挂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说)为此,1991年的对应分率也是(1+25%),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1所对应的灯泡产量应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再说:每年递增百分之几中的递增的意义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它的百分之几,因此,尽管对应分率同是(1+几%),但分率中的1所对应的数量是不同的。象上面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不作必要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在数学教学中,讲解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的主要作用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中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教科书篇幅有限,数学知识应用很广,但在教材中不可能一一列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通过讲解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材料,提供一些科学的数学解题方法等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从“讲解法”这个名称来说,容易被人误认为积极作用只属于教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即教师讲,学生只是听,不用动脑。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使用讲解法教学只能收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结果。
(二)讲解法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有明确的讲解计划,抓住教材内容的中心、关键讲解,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难点讲解。
第二,讲解时,语言要准确、简炼、生动,前后连贯,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积极的智力活动。
第三,讲解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与形象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
讲解法同样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运用讲解法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能集中较长的时间,故对小学生来说,不宜多用。
三、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指教师使用一些直观教具或实物进行演示实验,配合谈话或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使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获得感性认识,以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和算理,验证间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的特点是直观性强,没有一定的教学模式。
一位教师在讲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时,为帮助学生认识相向而行且相遇的问题的特点,运用演示法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先在幻灯片上画一条线段表示两地间的距离。并出示两个小人,通过幻灯机显示在屏幕上。
师:两个人在这一段距离中行走时,在运动的方向上会有哪些情况?出发时间和地点有哪些情况?
生:向同一方向行走,同时出发或一个先出发,一个后出发。(此时,教师把两个小人放在同一地点,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移动两个小人,让学生看清楚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和不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的两种情况。)
生:面对面行走,同时不同地出发或不同时不同地出发。
生:背对背行走,同时同地向不同方向出发或同地不同时向不同方向出发。(教师也根据学生所说的两种情况,移动两个小人各作了一次演示)
师:两个人在同一段路上相向而行时,将会产生什么结果?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让学生看相遇和交叉而过的两种情况,向学生介绍“相遇”的含义同时进一步问:两个物体在运动时,在什么条件下会相遇。
上述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充分感知相遇问题的特点,为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性基础。
演示法由于有很强的直观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但是由于直观演示所获得的知识是感性的知识,并非理性的知识,故演示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作出明确的结论。
使用演示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课前,教师应对演示材料作充分的准备和检查,以保证演示顺利进行。
第二,演示材料的形象与演示方法及演示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和学生认识实际相符合,尽量避免产生错觉和错误的理解。
如,对钟面的认识。钟面上当时针对准8,分针对准12的时候,老师问:这是几小时?生答:8小时,老师问的语言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是把经历了的时间与时针所指的时刻混淆了。
第三,演示也要突出重点,使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部分,掌握知识的本质。
第四,演示过程要作必要的说明和讲解。使学生明确先看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
第五,演示要和言语密切配合。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条件。
言语和演示相结合有下面三种形式:①先演示,后讲解;②边演示边讲解;③先讲解后演示。
认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演示,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作业,通过独立作业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法叫指导练习法。
指导练习法有两种:
(一)传授新知识的指导练习
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新学习知识的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过程设计一些练习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知识。
如,在讲一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时,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知道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并会用竖式计算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做如下练习:
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概括出计算法则。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法则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
(二)以巩固、应用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指导练习
它是教师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出发,设计一些练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或系统地掌握知识或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乘法和除法三类简单应用题后,教师有意识地把三类应用题集中一起组织学生练习,如:
(1)长征小学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
(2)长征小学32人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3)长征小组32人参加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共组织了多少个组?
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三类题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等分除”、“包含除”应用题的理解。
运用指导练习法教学,促使全体学生动脑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但指导练习法是以学生练习、探索为主。
(三)用这种教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正确处理好练与导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要放手让学生练习,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在学生认识上的疑点要给予诱导,在学生练习结束时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知识。
第二,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练习目的设计练习内容。
第三,练习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的顺序。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于学生联想且能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一定的组合后独立地找出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第四,选择练习题要注意典型性和启发性,使学生通过练习少量的题目就能掌握些规律性的东西。或在解决原题目的基础上构思出新的题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对于巩固知识的练习要注意针对性,内容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练习后要做好讲评。
五、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按自己的能力去学习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例如,学习8+5时,教师让学生先取出8个红色的小正方体学具,并把它们连在一起,又取出5个黄色的小正方体学具,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放在桌面上,如图16。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使学生领悟凑十方法,从5块黄色方块里分出2块与8块红色方块拼成10,再用10与3合并得到13。在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边做边说,就这样,学生很快地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活动去学习,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手脑并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辅导工作,调控教学过程。
由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有差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亦有所不同,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教学进度不容易,这样,运用活动教学法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课前必须让每个学生准备好学习中所用的学具。
第二,学习过程中,如何使用学具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
第三,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活动必须有明确目的。
第五,要注意处理好个别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六、指导阅读法
指导阅读法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认识时,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好一个长方体,首先出示第一组阅读提纲:
(1)指出哪些是长方体的面?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
(2)什么叫长方体的棱?长方体有几条棱?
(3)什么叫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本,边阅读,边指出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同时回答提纲中的问题。接着教师又出示第二组阅读提纲:
(1)哪些是长方体相对的面?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哪些是长方体相对的棱?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棱?相对的棱其长度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上述问题后,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然后填写教师设计的一张长方体的特征表(见表1)。表1
学生填写上表后,教师让一个学生说出填写结果,集体订正,最后,让一些学生说一说怎样理解题纲中的问题,教师小结,使学生对长方体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上述的教法很显然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本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
指导阅读法是以学生自己阅读以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力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方法靠从文字间接地获得知识,缺乏形象,对于实践经验和知识都较贫乏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是不大容易的,学习时花的时间多。所以数学教学中指导阅读法不宜孤立地使用。
运用指导阅读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向学生介绍阅读的顺序和方法。
第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知识重点设计好指导性的阅读提纲。
第三,对较难理解的问题可向学生提问题,借助学具等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回答。
第四,指导学生用阅读获得的知识进行练习。
第五,进行阅读小结。
七、愉快教学法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乘法分配律做简便计算的知识可以说是较枯燥的,一位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采取谈话、游戏形式指导学生掌握“运用乘法分配律做简算”的条件。下面是这一教学的片断。
师:16×38+16×62,从乘法意义看,式中的两个积各表示什么?
生:16×38表示38个16连加,16×62表示62个16连加。
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16连加?这样我们找到了什么?
生:合起来是100个16连加,我找到简便运算的“好朋友”了。
师:算式怎样写?
生:16×38+16×62=16×(38+62)=16×100=1600
师:49×280与49×720是一对能简便运算的好朋友吗?试算算。
生算:49×280+49×720
=49×(280+720)
=49×1000
=49000
师:下面我们来做找简便计算的好朋友游戏。游戏形式是:我们利用上面所学的知识互相出题,你出一道乘法算式,我出一道乘法算式,使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能简便计算。
生:我出18×26
师:我出加上18×7师:我先出:55×43
生:我出加上55×57
师:我先出:42×660
生:我出加上42×340
师:你先出。
生:我出51×85
师:我出49×15
生:老师错了,应把15改为85才对。
师:为什么?
生:两道乘法算式里,有一个因数应是相同的。另外两个因数能凑成整百才对。
师:好,我改为49×85。现在请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对出题。
在学生充分练习对出题后,教师出示一些简便计算的题目让学生计算。上面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边玩,边练习,不知不觉的就掌握了“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条件。
运用愉快教学法教学,学生学得主动,减轻学习负担,学生乐学。
应用“愉快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学都要保证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关,不能出现表面上兴高采烈,实际上学不到知识的现象。
第二,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时,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做好学习小结工作。
八、提问式教学法
提问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实际,把要学习的课题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作业,也可以小组研究,直至发现新的性质,并提出自己全部的推理根据。最后,把解答的全部问题归纳得出主要结论。
例: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一条几何定理。这定理的含义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而且此定值是180°。要使学生理解这一定理,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形状、位置有关?
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什么?
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否正确?
⑤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运用提问式教学法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精确地确定课堂上学习的教材内容和范围。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科学性、逻辑系统性,有利于学生逐步探索发现问题。
第三,在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作必要的辅导。
第四,要给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小结所学习的知识的要点。
九、个别教学法
学生学习的教材是编成一个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用活页装订,让学生借助视听教具(主要指数学模型、仪器、直观教具和学具、录音机、电视放映机等)按照指定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和知识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学习。教师负责准备教学工具和材料,提示问题,提示并考查学习进度,解答个别学习中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学生学完某一单元,做完该单元指定作业后,就接受测验,如果测验及格,就可以进一步接到一份新的指定作业,继续下去,教师给学生评定学习成绩,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独特的兴趣和才能。
(一)个别教学法是近代兴起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可取之处是:
第一,教学中实行区别对待,布置练习因人而异,使学生学有所得。
第二,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进行实际操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能力。
(二)使用这种教法要注意
个别教学内容的编排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使学生易于阅读、理解教学内容。
十、发现法
教师根据学习的课题,给学生创设一个研究问题的情境,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提出的各种假设进行实验、检验、补充或修正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直至掌握科学结论。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运用发现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培养科学的态度,有助于知识的储存和记忆。
运用发现法对教与学的要求较高,花的时间较多。运用发现法同时运用其他方法教学,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一、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提供的方式、演算方法、作业程序来掌握,而且,学生只有掌握了前一部分才能掌握紧接着的每个接续部分,这种做法叫做“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可以有采用机器程序和非机器程序。如,在检查知识的时候使用机器尤其合适。按程序提出几种回答的方案,并在机器中显示答案的正确性和合乎逻辑的信号,学生利用这些信号进行探索。
程序教学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和学习兴趣。
第二,学生能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循序渐进地学习,适应个别差异,便于教师个别指导。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用机器程序教学法,则切断了学生与社会环境的联系,缺乏生动的师生共同学习所带来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也不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教学内容重复,程序单调,不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上面介绍了十一种基本的常用的教法,前七种是过去或现在教师都在使用的,后四种是近代新兴起的教法。近几年来,由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法改革上不断有所创新,如尝试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应用题分段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等。然而,创新的教学方法都有一种共同思想指导,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教法都离不开启发式,故此,不少新的教法虽有一定模式,但在这个模式里亦含有某些基本教法的有机组合,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上面介绍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