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熊购物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案例与反思
绛县古绛中心校 闫彤煊
教学目标:
1、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能列简单的综合算式;
2、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了解其书写格式;
3、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
能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并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天,熊妈妈对小熊胖胖和小熊乐乐说:“孩子,你们能帮妈妈去商店买点东西吗?”他们听见了,都非常高兴,很乐意地去了。来到商店,他们遇到了一些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创设情境,通过童话故事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购物,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亲切。请求帮忙解决难题,挑起了学生的好胜心。)
二、自主探索
1、师:请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猜一猜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学生想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不受局限,思维非常活跃。)
2、出示小熊胖胖的问题:“我要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1)学生独立试做:
(自己独立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方法,并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楚,并通过语言叙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口、脑结合起来,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集体汇报;
(4)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列出两道综合算式以后,教学生读法,并读给同桌听一听;(6)集体讨论“3×4+6”应该先算3×4还是先算4+6,得出3×4是表示4个面包的价钱,所以要先算3×4;同理“6+3×4”也是应该先算3×4;(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把算式与问题结合起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7)同桌讨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8)总结方法: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出示小熊乐乐的问题:“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1)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并讨论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灵活应用
1、师:淘气和笑笑看着小熊他们买东西买得那么高兴,他们也过来了,看看淘气买的是什么东西?(书P13试一试第1小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左边有4排饮料,每排5瓶,右边有3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再列式计算;
2、师:想知道笑笑买的是什么吗?
计算出3道算式,就能知道是些什么。(书P13试一试第2小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通过计算,知道笑笑买的东西,学生兴趣盎然。)
3、师:智慧老人也想来考考我们小朋友,看看他的问题是什么?(书P13试一试第3小题)
(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创设情境,叙述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天谁的表现最好?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小熊购物”,并把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地贯穿在购物活动中。学生对此感到亲切,并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第二篇:《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三洲学校 梁金友 2014年9月
《小熊购物》一课是关于混合运算的起始课,也是递等式知识学习的起始课。在讨论“胖胖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这个问题时,教材列举了用分步和综合算式得出结果。在列综合算式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将乘法放在前面,另一种是将乘法放在了后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面还是在后面,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通过课后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通过看图提出问题的形式,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运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列出综合算式,虽然对初次接触综合应用题的孩子们来说,列出一个综合算式比较困难,但是孩子们愿意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有的孩子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2、从作业本中发现不少孩子出现抄错题、少抄题的现象,需加强学生的书写规范,力求让学生从作业中明确书写时要做到整洁、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关注学生的坐姿是否正确。
3、本课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仍不够,不少孩子在做题时产生了困惑,应继续加强巩固,避免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生运算错误。
回顾本节课,一个课时的知识分成了两节课讲,但是仍有孩子无从下手。总结了一下,应该是之前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的,所以以后我会注意加强对孩子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向其他老师请教,争取让孩子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篇:《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从课堂教学来看,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首先请学生观察主体图,找出所学要的数学信息,请小朋友帮助小熊胖胖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再让学生自己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和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找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列出的算式有分步的,有综合的,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使学生理解每一个算式的含义,使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明白先算乘法的必要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我认为师生互动,反馈交流:“你买的是什么?怎样算出付了多少钱?”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现在我们玩个游戏,交换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买了什么食品吗?”我想通过这个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调动他们探索算式意义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使同桌对彼此算式的合理性做初步的检验,猜到的同学很高兴,也说明他同桌的算式很合理。猜不到的可能是算式表达的不够清楚合理。再提问:“谁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大家猜一猜。”课堂评价是一门学问,好的评价语言、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以前我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只要孩子发言就表扬,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过于频繁,效果不是很好。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只对回答问题特别精彩的孩子、有进步的孩子进行表扬,课堂气氛明显不同,我想这就是评价的艺术吧!
第四篇:《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秋游》教学反思
明德小学 孙静
《秋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运算的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秋游”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计算题。
教材创设了“秋游”的情境。在活动中,需要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纵观本节课做一下反思:
1.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我在这课创设学生熟悉的超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以秋游活动的情境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2.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答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3.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节“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课,尽管设计了许多措施,如:课开始我创设了学生熟悉 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秋游的情境,想通过知识的内在趣味性让学生探索新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智慧屋,想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以及奖励智慧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的兴趣高涨。但在教学中效果并不是很佳,试分析原因,本人缺乏激励性的语言,需要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做以努力。
总之,作为“情趣”教学模式的应用课,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取知识,需要在措施上好好探索,让措施落到实处,让“情趣”落到实处,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五篇: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本课是孩子们首次接触两步试题,要求孩子们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首先我采用故事导入:小朋友们,送走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又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想去做点什么呢?”孩子们各抒己见。那么你们想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什么吗?它们非常喜欢去郊游,今天,小熊哥俩商量好了要去春游。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准备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 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习脱式的书写方法。首先,饰演顾客,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要付多少元?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综合算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分析“乘在前,加在后”的算式与“加在前,乘在后”的算式的异同,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探索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熟悉脱式的书写方法。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及时内化对乘加、乘减两步混合算式运算顺序的理解。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1.“有奖答题”: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提示学生先认真观察,想想运算的顺序,再计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算完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巩固新知,意在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处于一种积极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一封没有属名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亲爱的动物朋友们,你们好!听说你们要准备郊游,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原来是一位好心人送来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你们来帮帮忙好吗?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提醒学生要写单位和答语。这道题不仅是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心愿卡”游戏:我请学生根据主题图列成一个算式,之后交到我的心愿袋里。接下来老师任意抽出一张心愿卡,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他想买的是什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更加喜欢数学,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在这里我写了一张心愿卡5-24÷8让学生带着“?”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延伸。
最后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教学教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我们的数学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