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案例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课型:新课授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与体会结构和功能性适应的关系。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2)初步学会探究生物学实验研究的方法。(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使学生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细胞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器。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那为什么细胞工厂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学生回答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的参与。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
引出课题: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板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细胞核的功能,假如我们来探究牙齿的功能,大家都知道掉光牙的老奶奶吃不进较硬的、需要磨碎咀嚼的食物,而我们有牙齿的人是可以的,若再给她安一副牙,结果老奶奶就又能正常食用了。提出问题:牙齿的功能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牙齿的功能。那若现在有两个同种生物生活状态相同的受精卵(正常受精卵分裂,分化能力很强)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细胞的分裂、分化呢?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来探究?
请同学们思考,每六人分为一个小组,讨论并写出设计思路问题,每组各推举一人交流情况。学生依据生活实例自己设计实验,再次总结得出细胞核的功能。各小组通过汇报,再互相补充,开展评价。
若现在只有一个蝾螈受精卵,还需要探究细胞核是否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我们该怎么办呢?即引入:资料二: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说出设计思路。
问题1:蝾螈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此资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分析,由学生代表总结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现在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生物变形虫,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体形非常灵活,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有外界刺激时体形就发生一定的变化。那我们可否以变形虫为材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引入:资料三: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问题1: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 :人成熟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资料2、3共同得出什么结论?
4.既然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代谢,那如果将蝾螈细胞与变形虫互换核,植入变形虫核的蝾螈细胞是否能开始变形?植入蝾螈核的变形虫是否也能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胎了呢?
我们先回忆一下大家较为熟悉的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过程。科学家先将乙羊卵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再将甲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注入到乙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样就得到具有乙羊细胞核的卵细胞,这个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小小的胚胎。再将这个胚胎移入丙羊的子宫中,让它继续发育,一段时间以后,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羊出生了,这就是多莉。小羊多莉虽然是由丙羊生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像丙羊,而是几乎跟乙羊一样。
再给大家介绍一种生物美西螈,美西螈是一种两栖动物,根据肤色的不同分为两种,肤色有白黑两种,现有白黑两种美西螈,你能否设计实验探究其体色的遗传是否受到细胞核的控制?引入:资料一: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问题1:移植长大的美西螈体色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决定的呢?
引出资料四: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再来认识一种生物伞藻,(伞藻图片)介绍伞藻是单细胞的绿藻,结构为伞帽、柄和假根,其中细胞核位于假根部位,伞藻再生性很强,即伞帽切除后,很短时间内能够生出新的伞帽,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伞帽的形态呢?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呢?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问题1:伞藻嫁接实验,切去帽后长出来的新帽的形状是由柄决定的?还是由假根决定的?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问题2: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核移植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问题3:你能说说生物体的性状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决定的吗? 思考
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在哪里? 这几个资料共同得出什么结论?
从简到难提出问题,让学生升入思考,再互相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回答问题。5.借助多媒体,师生共同分析。
6.评价学生的活动,对学生所总结的内容适当进行补充。
7.提出问题: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有什么结构基础呢?(通过知识迁移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细胞核的相应结构)学生看细胞核结构的内容回答。
(1)核膜:双层膜结构。
(2)核孔:蛋白质、信使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通过它,细胞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提出问题:染色质与染色体有什么联系呢?他们有何异同点呢?
8.详细讲解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利用有关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片作为学生了解细胞核结构的补充,以形象直观的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适当进行引导补充。
10.总结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1.提问:前面说了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对于细胞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学生思考、回答。如能举例说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数目可能有多种则更好。
举例说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数目。12.总结细胞结构,阐明核质是相对独立而统一的整体表明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的基本单位。13.布置课后的小组任务:
(1)讨论分析课本56页的“技能训练”得出答案。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注意强调制作要求。
案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思路
由旧知识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之前,先举例探究牙齿的功能,引入生活实例,学生通俗易懂。其次,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能够让他们体验实际探究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较活跃的同学能体会到实验设计时对照的重要性;能够真正达到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讨论回答,这样可以锻炼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设计开放性的实验,富有挑战性,正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过程引入多利羊这个熟悉的例子,可以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对知识的理解起来简易而流畅。在讲解染色质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时,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通过图解与讲解,让学生对抽象的文字有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二、案例对教学的启示
首先,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利用多媒体、图片等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知识有直观形象的理解,以便深入把握知识内涵。目前,在一些疲困地区还没能用上多媒体,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师一灌式,学生被动接受。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则难以理解,这样也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大大降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以达到抽象直观化、复杂简单化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适当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探究式教学和验证教学等。探究式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给学生材料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可以培养他们活跃的思维和独立分析、思维的能力以及体验合作的愉快。三、一些改进意见
班额过大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学教学的问题,案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大班额教学情况下,可能难以按预计方案施展开,同时,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大,已经习惯了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可能难以进行的很顺利,教师应做好准备,以应对突发状况。对此,我提出以下意见: 1.应尽量控制班额数,以保障教与学的正常进行。
2.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要把“师爱”融入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篇: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第1课时)
李文明(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72826)
探究类型:模型构建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3)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既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又使学生学习和体会合作的愉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教学设想】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必修一第三章的第3节,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水平,为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做铺垫。本节教学设计先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实验的事实,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细胞核的功能;接着安排学生“尝试制作细胞核的结构模型”,这样的安排为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流出了充分的空间。在细胞核的结构里,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其中教材又重点阐述了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正是因为DNA上储存着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才能成 1 为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并强调细胞核的功能是与细胞核的结构相适应的。
在本章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只有把这些分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能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成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每组分析讨论一则资料,选择小组代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而教师辅以课件、动画。由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导入细胞核的结构,通过小组活动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来认知细胞核的结构。
教学难点: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突破方法:在探讨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那为什么细胞工厂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
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细胞核。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纳米粒子携带药物进入细胞核之后能够有效的杀伤癌细胞。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相互评价。
教师活动:根据视频情境,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多数抗癌药物作用于细胞核,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杀伤效果?细胞核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结构呢?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本章的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播放视频,迅速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视频情 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兴趣。)环节二:小组合作,分析资料,概括细胞核的功能
教师活动:多媒体屏幕显示资料一:伞藻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介绍伞藻:海生大型单细胞藻类,有帽呈伞型的和菊花型的。(1)伞藻嫁接实验
教师活动屏幕显示把原有的两种伞藻(A组、B组)和互换以后的伞藻(C组、D组)
教师设问:1.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与柄还是假根有关?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相互评价 对照分析1: 对照:C和A,D和B 实验变量:柄的不同
现象:柄不同,但再生出帽的形状
分析实验变量结合结果得出的结论:柄与帽的形态结构的建成无关 对照分析2: 对照:D和A,C和B 实验变量:假根的不同
现象:假根不同,再生的假根也不同(为菊花型)结论:假根与帽的形态结构的建成有关
教师进一步设问:伞藻嫁接实验能否说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与细胞和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不能,因为假根部位并不是只有细胞核,还有部分的细胞质,应该进一步实 3 验。
教师活动:顺其自然过渡到对伞藻核移植实验的分析。(2)伞藻核移植实验
教师设问:把核移植以前的伞藻和核移植后得到的伞藻进行比较,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学生继续分析 实验变量:细胞核不同
结果:帽的形态结构不同
结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师生共同小结:
1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由细胞核控制。
2对照实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找出实验变量(2)确定对照(3)分析结果(现象)(4)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讲述伞藻的结构,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实验的方法。)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总结的实验分析方法分析课本P52的三则资料分析,完成学案,分小组讨论,并推举一人展示分享。资料二:(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问题1: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体色与处理的哪个细胞有关?与该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问题2:此实验完善吗?还应该做怎样的补充? 资料三:(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问题1:蝾螈受精卵原来无核的一半为何可以发育,速度为什么慢些?此资料可以什么问题?
资料四:(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问题1: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人成熟的红细胞还能生长分裂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然后展示分享,小组间互相评价:(1)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而不是细胞质。(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设计意图:1.通过三则资料的分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得出实验结果的能力。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设问:通过对这4个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回答: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过渡:教师讲解:正因为此,我们把细胞核比喻成细胞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生物学有一个基本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细胞核的功能自然与它的结构有关,那么细胞核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环节三: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明确细胞核的结构
教师活动:通过知识迁移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细胞核的相应结构。教师设问(1)细胞核能控制细胞的遗传,说明其应该有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DNA。
教师设问(2)含有DNA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它们的外面都有什么相同的结构? 学生回答:生物膜。
教师设问(3)细胞核能控制细胞,肯定能与外界联系,如何能办到? 学生回答,讨论,评价。
教师设问(4)学习RNA的分布时,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少量还分布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核仁:合成某种RNA)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的相关概念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活动:请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活动: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步骤1.利用所给的材料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步骤2.展示小组所构建细胞核的结构模型并对各部分的功能说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动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明确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环节四:合作学习,理解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教师设问:请阅读课本54页的内容然后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在细胞核各个结构中,与其功能最相关的结构是什么?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相互评价。
教师精讲点拨:利用自制教具以形象直观的图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进而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小结:细胞核功能的全面阐述: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讨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环节五:课堂小结,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通过作业,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这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 2.核孔 3.核仁
4.染色体-----染色质(DNA+蛋白质)
【专家点评】
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因此,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如何?是否有利于创设一种有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合作学习法、赏识性评价,尤其是模型构建等教学方法,形成较好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本节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细胞核的功能,二是细胞核的结构,常规是一课时完成。细胞核的功能是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的实验,让学生分析得出的。对“资料分析”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细胞核的结构是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细胞核的结构模型来突破的,这样的安排为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性流出了充分的空间。同时,教师通过借助自制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异同点及关系。
但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再加上在之前的生物学习中,并没有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验的一般方法。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并不能完全自主从实验的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甚至不知如何分析。很多时候答出的答案仅仅是感觉而已,因此,本教学设计在这一点上应该有更多的考虑,应该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方法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总体上讲,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三篇:《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反思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反思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共分为三个环节:(1)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2)通过对细胞和结构的学习特别是对染色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细胞核的功能。(3)深入分析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让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相关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自己的结论,第二环节中,细胞核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是教材中已给出的,学生回答的比较流畅,教师做了适当的引导,但关于染色质的成分、形态和特性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染色质的概念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
在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把教材中的资料进行了拆分、重新组合,是细胞核的功能更加明显的体现,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采用讨论学习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具体知识的讲解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构图,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四篇:《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教学设计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储祥保 秦春红 224231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并设计了制作模型、引导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学会中会学,培养他们阅读、表达、自学、探究、思维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Abstract:The paper is conducted by new lesson concept and modern teaching theory.Firstly we confirm the teaching objects,importanc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is class.Secondly we design the study model to conduct the discussion among the exploring teams, cooperative study and other educational activities.We hope it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reading ,expressing self-study,exploring and experiments designing capabilities consequently we could finish the teaching objects.关键词:
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
探究
1.教材分析 1.1 教材内容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第1必修模块第3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细胞核的知识,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个体发育,遗传和变异等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了细胞膜、细胞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四个实验资料的分析、探究,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进而在探讨细胞核结构过程中,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并通过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留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合作学习、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材一反传统教材研究细胞结构的“结构→功能→应用”的编排模式,代之以“实例→功能结构→应用”的新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新课程理念。1.2 教学目标 1.2.1 认知目标
(1)探究并归纳细胞核的功能;
(2)阐明细胞的结构,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1.2.2 能力目标
(1)阅读、理解、识图、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2)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3)参加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实践活动。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型制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逐步树立辨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1.3教学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1.4 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课前准备 2.1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有关材料。2.2 学生准备
分小组制作动物细胞三维结构模型;重点预习课本中有关细胞核功能的四个探究性实验材料。3.教学过程
3.1 模型展评 导入新课
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学生分小组制作动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新课开始,将各组制作的模型展示。(用实物投影仪,通过大屏幕展示,直观清晰),先由一位学生介绍本小组模型制作的设计思路、选材和制作过程,后由他组学生对模型作分析评价。教师的点评,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并对照模型引导学生复习上节知识,自然引入本节教学。接着屏幕呈现课本开头的“问题探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
3.2 资料分析 引导探究
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四个实验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细胞具有哪些功能。
3.2.1资料1 美西螈的细胞核移植
屏幕展示黑色美西螈与白色美西螈大幅彩照,给学生以美感与新奇,激发学生探求激情。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叙述该实验的材料选择、重构细胞的形成及发育结果,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的能力。然后教师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演示可与学生叙述同步),最后让学生归纳本实验的结论——美西螈肤色的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结合讨论题1,教师指出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同学们熟知的动物“克隆”,屏幕演示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多利羊”克隆实验,以加深对“细胞核控制肤色”这一结论的理解。3.2.2资料2(课本资料4)伞藻嫁接及核移植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识图,体会实验图示所具有的过程清晰、直观性强的优点,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可同步多媒体演示,并给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①伞藻嫁接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以下简称答:伞帽形状的形成与移植的柄[细胞质]无关);②伞藻核移植实验说明了什么?(答:伞帽形状的形成决定于移植的核。)③分析两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答: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
结合本实验设计,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讨:①哪个实验更直接说明上述结论(答:核移植实验)②设置两组实验有什么作用?(答:相互对照,其结果能直接或间接地说明结论,起相互补充作用);③为增强实验说服力,你认为核移植实验还可以补充怎样的设计?(答:将伞形帽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帽去核的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中。)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上述两个资料得出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3.2.3资料3(课本资料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由学生叙述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蝾螈胚胎的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3.2.4资料4(课本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变形虫的知识,如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能变形、摄食,具应激性等,结合课件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归纳出本实验的结论:变形虫的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关于资料3、4 两个设计实验的探讨,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巧妙之处有哪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答:①均设置有核与无核的实验;②均有移植核的后续实验;③均将细胞分成两半,在同一细胞中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增强说服力等等。)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资料3与4得出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生物的代谢。进而归纳四个资料得出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大脑” 或控制中心。3.3直观演示 小组讨论
教师可从“细胞核的功能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引入本节另一重点内容的学习。首先由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细胞核结构模型(略),其他学生评价:(实录:用萝卜制作,材料易得,绿色皮,紫色心,色彩艳丽,核膜与核内物质界限分明,核孔清晰;紫红色可代表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用玻璃球做核仁,显示折光性强,构思巧妙。不足之处:不能显示核膜双层结构。)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如下问题:①试从细胞膜的功能,联想到核膜具有什么功能?②试举例说明核孔具有什么特殊功能?③核仁有什么功能?④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什么是染色质?⑤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⑥为什么说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以前后4人或6人为一组,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机会,再通过组长汇报、学生评价、教师指点,共同归纳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3.4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3.4.1 课堂小结
(1)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本节内容小结,让学生理解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细胞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本章内容小结,让学生理解生命系统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3.4.2 巩固练习
适当补充练习(略)完成课本上《技能训练》《练习》(部分由学生课后完成)4.板书设计
5.教学体会
5.1 要注意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本节课为笔者之一的秦春红老师执教的一节优质竞赛课。在课前制作模型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准备材料,参与制作,解决出现的问题,教师始终是融入群体中的一员。在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的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有自然的交流,也有理性的争辩,既有观点的认同,也有认知的冲突,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合作者、参与者。5.2 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
本节教材中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活动,课堂上难以完成,移到课前比较适当。一方面,学生已学过细胞膜、细胞核的知识,通过制作模型,起复习巩固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要制作细胞核模型,必须预习本节教材,这样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考虑到教材中资料1、4都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性状,资料2、3实验设计思路相似,都说明细胞核控制生命活动,变更资料分析顺序,有利于学生总结归纳,获得结论。教学中增加“多利羊”克隆、染色质与染色体互变的课件演示,对于学生温故知新,拓展知识面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生活经验等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等不同形式的整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5.3 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话题
本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读书、读图,运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描述实验过程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抽象思维训练,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对实验资料的分析中,让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初步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会中会学,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好,创造性学习也好,都是建立在各种能力基础上的,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著.2005年:生物1 必修 教师教学用书.细胞核——系统控制中心,70.
第五篇:《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教学反思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的教学反思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2、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细胞膜和细胞质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细胞核的学习完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3、设计思路:
1)情境导入:用侏罗纪公园的一段电影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中的恐龙是怎么复制出来的?学生学生说出电影情节,指出与细胞核有关,以此进入本节的学习。2)课中互动释疑
首先用课件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然后正式进入课本内容的教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来进行教学。① 胞核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分析P52的四个资料分析来总结。先让学生阅读四个资料分析,再PPT逐个动画演示过程及分析出结论,此处可学生共同回答,也可单独有学生回答。分别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②细胞核的结构:PPT展示细胞核结构,解释各结构功能。适当练习前面学习内容。之后提出问题:遗传与细胞核哪个结构有关。引申出染色质,重点讲解染色质与染色体关系。适当用“白板”放大镜放大。
③总结:细胞的相关结构和功能。总结后将书中重要内容进行标注。
最后,做相关习题及布置本节的课后练习。
4、教学反思: 优点:
①采用三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个方面来落实教学目标。
②教学程序设计处处体现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 对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地方,如资料分析中“美西螈核移植”“蝾螈受精卵横缢”“伞藻嫁接及核移植”利用动画以及结构图的式给予展示,另外用“白板”中的放大镜放大DNA及蛋白质形成染色质进而逐渐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变抽象为具体,突破了难点。
④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在他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顺利的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以及细胞核为什么是系统的控制中心了。⑤不足之处:
由于本节课新课标要求的容量较大,并没有在45min的课堂上完成全部的教学设计内容,模型的展示只能在课后完成;
部分内容在呈现时偏快,例如资料分析后总结细胞核的功能较快,一些同学未能及时加以巩固;
最后是讲第二个问题没有及时书写板书。
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适当将问题的设计更贴近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