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最终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学生在学习配方法后,进一步探究学习的一种适用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每位学生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有一定难度,同时也是这节是否可以成功的先决条件,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先学后教的方式,整体感觉学生参与度较广,本节课目标基本完成,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一、教学设计方面:
先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利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推导公式,在此步学习过程中,利用小组成员参差不齐的性质,要求1、2号独立推理,3号结合课本进行推理,4、5号完全看课本进行推理,让每位学生在此环节都有不同的参与,避免了5好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在获取公式之后,采用了传统的记忆方法,边读边写记忆公式5遍,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例6,自我总结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教师有目的的设计了四个小题,第一个符合一般形式,第二个须转化为一般形式,第三个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第四个无实数根,运用这四类型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方程处理方式,同时又设计了一个各项系数存在分数的方程,要求一名学生直接计算,另一名学生先将系数转化为整数在进行计算,目的让学生体会系数转化为整数可降低计算难度的问题,同时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思考,同时这些思考就是一个又一个小课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
二、教学实施方面:
1、学生利用配方法推导公式的过程难度很大,出现的问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值得深思;
2、过于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长的组织学习能力,缺少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导致解题过程不够规范,漏洞很多;
3、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一些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少。
4、练习量不够大,学生的解题熟练度还不够强。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节课的实施过程较顺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错,基本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整体回想本课的教学,我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度好不够,但是在课堂内容的呈现过程和内容探索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间的交流,探究的问题还不够全面,例如在判别式相关内容的归纳时,应该给学生发现、观察、归纳的机会,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个别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不要急于讲解,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奇迹。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在讲解过程中,我没让学生进行(1)(2)步就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1.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2.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难,形式复杂,代入数值后出错很多.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着一步单独挑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着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本节课没有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式法》解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缺乏一些创新,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少。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节课的实施过程较顺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还不错,基本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回想本课的教学,我还是过多地注重地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但是在课堂内容的呈现过程和内容探索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例如判别式相关内容的归纳时,应该给更多学生发现、观察、归纳的机会,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个别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看老师怎么发掘而已,不要太主观地一味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奇迹。
通过以上的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自己存在的优点我会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我将会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用)
22.2.2公式法
主备人:肖国斌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学生体验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明确运用公式求根的前提条件是b2-4ac≥0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广义观点。
学习重点: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求根公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记忆;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
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一)复习:
1、回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7x+3=0(练习本上完成)
3、你能用配方法把方程ax2bxc0(a0)转化成能用直接开平方法的形式吗?(提示:模仿数字系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请尝试解
(二)阅读35---36页(不含例2)完成下列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_________确 bxc0(a0)的求根公式是 bxc0(a0): 定。当__________时,它的根是_____________,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_____________,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ax3、一元二次方程ax当b2224ac>0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2当b4ac=0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2当b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我们把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的判别式。....
(三)阅读36页例2(2、3、4)
二、学生分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评升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一般步骤)对性练习针
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实数根的情况: 1)2x3x40
2)x6x90
3)
2、请尝试用公式法解1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课堂达标检测:
1、方程x222x23x40
x10的根是()
A.x115151313 x2 B.x1 x222221515 x222 D.没有实数根 C.x12、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2x10 B.x222x20 22C.x2x10 D.xx20 A.x2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x
(3)29x80(2)3x240
12xx1
2四、请说一说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第四篇: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在探索和应用求根公式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广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1、难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2、重点:对文字系数二次三项式进行配方;求根公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记忆;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15=10x(2)3x2-12x+9=0
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3、通过作业及练习深刻地体会到由配方法求方程的解有时计算起来很麻烦,每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都要实施配方的步骤,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这必然给方程的解的正确求出带来困难能否研究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迅速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呢?(产生欲望:能不能寻求一个简单的公式,快速而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式法的产生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探索同底数幂除法法则
能否用配方法将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 0(a≠0)转化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用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一)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二)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x=(b2-4ac≥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过程在此略。思考:当b2−4ac<0时,方程有实数根吗?
三、例题
例
1、解下列方程:
①2x2+x−6 = 0; ②x2+4x = 2;
③5x2−4x−12 = 0; ④4x2+4x+10 = 1−8x 教学要点:(1)对于方程②和④,首先要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强调确定a、b、c值时,不要把它们的符号弄错; ③先计算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小结: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是配方法的延续,它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利用它可以更为简捷地解一元二次方程。因为掌握求根公式的关键是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掌握推导过程的关键又是掌握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得到求根公式,并利用公式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找出a,b,c的相应的数值 2.验判别式是否大于等于0 3.当判别式的数值符合条件,可以利用公式求根.在讲解过程中,我让学生直接用公式求根,第一次接触求根公式,学生可以说非常陌生,由于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结果出现错误较多:
1.a,b,c的符号问题出错,在方程中学生往往在找某个项的系数时总是丢掉前面的符号
2.求根公式本身就很难,形式复杂,代入数值后出错很多.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检验一下判别式着一步单独挑出来做并不麻烦,直接用公式求值也要进行,提前做着一步在到求根公式时可以把数值直接代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详略得当,不该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大布苏中学:杨慧敏
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基本解法后,由于在实际运用中十字相乘法解方程运用确实很广,而且用处之大不可忽视。在解题过程中实际用起来带来很大的方便,也能提高解题效率,所以加上些节课。
在介绍十字相乘法时,先从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引入,使学生分清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再进行十字相乘。在对系数的处理上,学生搭配较简单的数时很快,但对系数较大的十字分解还缺乏经验。所以介绍了小学学过的短除法,对常数项进行因式分解,再合理尝试十字交*相乘。学生经过理解后,感觉十分好用,且在经过多个方程的十字相乘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符号的处理上能找到巧妙方法,通过先考虑合系数的绝对值,再确定符号所处位置。
最后出现的问题在交*相乘以后对分解式的书写,部分学生习惯前面的交*相乘从而导致了书写分解式时也交*书写造成错误。正确的应是横向书写,所以要多强调、多指导、多个别指出学生的错误。问题二出现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所以还要用课外时间对这部份知识以前掌握不是很好的学生加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