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

时间:2019-05-15 05:0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

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

会昌县文武坝小学

陈素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中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健康灵魂的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的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又有“诗言志”的追求与倡导,因而语文教学在心灵塑造方面有着其他学科很难相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教育、情感熏陶于一体,真正起到塑造灵魂的作用。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宝藏 1通过揭示主题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教师在讲解艺术性的同时,可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主题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激发起诸如爱党、爱国、爱民的激情。如古典文

学《诗经》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影响了一代有一代的作家,使他们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的生活,关心祖国命运、民族疾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让人读了之后,不由产生共鸣,在心灵上产生深刻的影响。读到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时,不能不油然而生为祖国的利益甘洒热血的豪情;学过《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人不由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吟国《敕勒歌》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佳句,也不由得使人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讲到《卖炭翁》《石壕吏》,在学生的心中激荡起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残酷剥削压迫者的痛恨的浪花,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让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2通过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达到目的。

有的作品不是仅靠分析内容、主题就可以达到育人的,还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想法进行实际分析,从而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遇到的难题甚至挫折,以培养学生面临复杂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对待友谊,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生离死别等问题的接触与思考,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学会如何作大写的人。诸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人体会甘于开拓进取,抛弃孤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体会到人间的温馨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人更珍惜友谊¨¨¨

3通过知人论世达到育人目的

讲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就不能不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家本人的

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操。如讲司马迁,势必要讲他的发奋写《史记》的事,而这本身就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让人懂得为事业成功应具有顽强意志的道理;讲到《陈毅市长》,就要涉及其作者沙叶新虽口吃终因勤奋不息成剧作家的经历,教育学生更明了“勤能补拙”的内涵;讲到《春》,也要务必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热爱国之情。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家们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人格,无疑是矗立在学生面前的一个个楷模,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仿效。

总之,文学是人学,文章的风格体现着作者的情操和道德风尚,上述例子莫不如此。因此,教师在讲授作品时,决不能只讲文学技巧及写法,要联系学生实际来找到教育的“闪光点”,或叫育人的角度,以次促进学生心灵真、善、美的发育成长。

二、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的灵魂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则是动之以情。“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语文教学也一样,处处留心即可发现德育美育的因素,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以诱导。

1充分发掘作品人物的内在美达到育人的目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是真正美的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不能统一到正确轨迹上来,甚至偏差甚远,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发掘隐藏在作品人物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去教育影响学生。如在讲

《我的老师》一课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说:“人脸上长一颗榆钱大小的黑痣,说实话并不算美,可他的学生为什么还用„美丽‟一词去形容他的老师呢?”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认识“文中的蔡老师时时关心着我、体贴着我,她即使有黑痣也是美丽的,因为这里说的美丽不指外表,而指内心,二者用在一起并不矛盾,还很起反衬作用,然后教师再提及美学中“缺陷美”的问题,即如果一个形象的整体是美的,那么一点“缺陷”就可以作为反衬,把整体衬托得更美,并以自己的努力和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弥补令自己不满意的某些缺陷,培养战胜自我的坚强意志。

2充分调动教师情感的因素达到育人的目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缺少感情,就会苍白无力,就会缺乏激动人心、熏陶教育学生的力量。反之,教师的讲述若流动者炽热的感情,就会使讲台下那一张张稚气的脸露出兴奋的表情,眼睛里放射出明亮的光。那么教师在讲课时怎样产生丰富的情感呢?首先,教师应该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同于那种对一切都抱怨的人,他总能在生活里发现对于大家都有意义的东西,能在平凡的生活里看到真善美,也敢于去揭露假丑恶。其次,教学语言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所具有的情感的理解和揭示。没有情感的语言是一杯水,而融进了情感的教学语言则奔流着鲜红的血液,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具有勾魂魄摄的作用。3充分调动语言的节奏美达到育人的目的

课堂教育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把握好力度、气势,抑扬顿挫,峰回跌荡,轻则如微风拂过琴弦,余音袅袅;重则似金鼓齐鸣,铿锵作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如果教师范读《春》时能用极轻柔缓慢的语调读出风的轻、雨的柔、草的软,就能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激情;读《海燕》时能用重音、停顿、快慢、高亢的语言表达暴风雨到来之前海燕喜悦之情、昂扬的斗志、雄健的姿态,就能引发学生对大革命到来前的革命者的英勇气概、乐观豪情的敬仰之情。

三、充分利用相关教学中的德育手段

语文是社会科学,它知识丰富,涉及面广泛。相关教学中的德育手段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也有极大的用武之地。

1利用作文教学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作文教学即可从正面直接进行输入式德育教育,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进行间接的反馈式德育教育,如写应用文时可以让学生们写《中学生精神文明公约》;写记叙文时可让学生写《我们班里雷锋多》《坚硬的爱》《生命的化妆》等;写议论文时可让学生们写《学习与习惯》《走好第一步》《别说你不行》《用笑脸接受敲打》等。通过这些命题作文从正面对学生进行了输入式的德育教育。言为心声,老师在批阅学生们的作文时还可以发现学生流露出来的一些诸如思想认识、审美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老师及时的针对这些实施反馈式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更具实效。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大语文”观。在“大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发掘思想教育的内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今日学校的学生,明日国家的主人,而今日的学生过惯了被人伺候的“公子”、“小姐”式的生活,所以对他们进行实践活动教育,培养他们的“主人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就显得非常重要。如在夏令营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春游活动中教育孩子树立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从我作起的意识;在访问敬老院的活动中,让学生们树立敬老、爱幼的责任心等等。

3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增强美育的感染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大量使用,充分利用电视、微机、多媒体、双向控制电教系统等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声图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增强美育的感染力,也成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方式之一。如在讲散文课《海燕》时,利用微机制成课件,在多媒体上显像出来,那波涛汹涌、惊天动地的画面,就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到革命的浪潮不可阻挡,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在讲解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时,电视屏幕上显出:赵州桥横跨 河的雄姿、卢沟桥连拱的壮观和墙面上石栏石柱的古朴、美观,这时老师再讲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伟大、学生们就会发出会心的赞叹,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就在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中潜滋暗长。

当然,这些决不是要脱离开常规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而是相互促进。学生思想境界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上去了,学习态度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反过来,认真书写,保持

书面整洁、高质量的完成作业等常规训练看似琐屑小事,却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从而塑造健康人生。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阆中市洪山镇元山中心校张全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合理而恰如其分的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不错的选择。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带学生游玩一两次,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则情满于山,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看电视的爱好,我也支持,希望他们选择得看,我也给踢出要求,我觉得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寿阳四中

吴金花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生命的意义》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阿里山纪行》,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神木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

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同学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第四篇: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初中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

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同学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第五篇: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学塑造健康人格

永福学校:彭荭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

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战胜自身弱点,健康地成长起来。

2013-01-17

下载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潢川县第二职业高中易黎霞所谓健康人格,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一般说来健康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作者:王兴庭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保山昌宁卡斯中学 李莲香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性情的艺术手段。在语文课上,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

    文化塑造人生教学设计

    课题《文化塑造人生》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

    文化塑造人生 教学设计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枣庄三中东校 高二 徐琰 【教材分析】 《文化塑造人生》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本框题主要介绍了文......

    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塑造人生 (一)、丰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堂探究:(1)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2)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

    塑造美好人生

    摘要: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一)激发自我教育的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二、在生活中体会,活动中深化认识 (一)情景体验,用情感化引导......

    文化塑造人生

    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原创] 《文化生活》精彩教案2007-08-29 14:14:21| 分类: 文化生活教案 | 标签:必修3 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举报|字号 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 作者:林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