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3 单元的第 1篇课文《 菩萨兵》。这篇课文写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读的方式突破重难点,首先,让学生大声的读课文,说说在读完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其次让学生自学学习生字并给它们组上词语,读给邻桌听;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领读词语,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发挥学生自学的本领。让学生从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体验,简单的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红军及菩萨兵。在学习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采用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来学习课文。
一、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菩萨兵》。
二、教材分析
《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三、学情分析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尽管学生可能会看过一些战争片,但是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距今跨越时间长,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对体会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从而走进文本,真正体会文本的内涵。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学习目标的预设:
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我能基本读懂课文,知道藏民为什么把红军叫做菩萨兵。
六、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知道藏民为什么把红军叫做菩萨兵。
七、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展示的学习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点拨、参与、激励的作用。
八、教学流程
1、自主学习
初步大声的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收获了什么
2、合作探究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生字词,简单的说说你是怎样认为要把红军叫做菩萨兵,红军在你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影响,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实际上也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摸底。各小组间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的讨论交流,也能积极的展现自己,这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当堂检测
我所选的达标检测题目是依据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置的。第一道题是考验学生对部分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扩散。第二道题是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熟练程度。第三题是属于一个提高题是针对小部分学生设计的,当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很正常的。
反思:上完这节课,有收获,但更多的地方值得我去深思。本节课的亮点是:现在正在风靡一时的导学案备课,我们纷纷效仿,而我们也正在这个路上前行,虽还迷茫,但亦有曙光出现。我认为从备课研讨制作学案到发放导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合作探究,达标检测,以习题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而且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不足:
1、对教材掌握的不够熟练,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致使没有夯实基础,把字词当做重点来指导,无形中把三年级的小学生当做高年级学生来对待,这也是一直任高段课的缘故,认为他们在很短的时间能掌握生字新词。
2、在课堂上,没有注重各种方式的阅读,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有点短,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感知语言的感情色彩。
3、课堂教师的引领不够到位,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4、当堂检测作业题有点多,且有点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它做完。
5、课堂的整体效果不是很完整,整节课堂偏难,气氛不够热烈。
听了12节课,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1、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
2、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应由课堂的主宰者变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导引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最后,加强自身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二篇:《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说课稿
说课人:王金虎
一、说课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菩萨兵》。
二、教材分析
《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全文一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事情的起因是:藏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事情的发展:讲朱德总司令很着急,翻译去“请”藏胞回来,结果是藏民把自己“藏”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总司令怕耽误了春耕的大好时机,决定帮助藏胞“抢”种。总司令召开了春耕动员大会,与战士们一起“帮”藏民春耕。春耕行动深深地 “感动”了藏族同胞,他们纷纷返回了家,称赞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是“菩萨司令、菩萨兵”。全文按照时间顺序 “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三个具体的时间段作交代,使文章一脉相承。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在课题的左上角,朱总司令骑在马背上,象征着他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征的征途中奋勇前进。第二幅描写了藏民返回家园和朱总司令欢聚一堂时的情景,透过人物的神态,让读者感受到了藏民对红军的信任与感激之情,感受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三、学情分析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尽管学生可能会看过一些战争片,但是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距今跨越时间长,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对体会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从而走进文本,真正体会文本的内涵。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
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学习目标的预设:
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我能基本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六、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七、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展示的学习方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点拨、参与、激励的作用。
八、教学流程
1、自主学习我能行
根据学情我提出了“读、写、查、思、提”的预习要求,旨在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合作探究我快乐。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生字词,简单的概括课文内容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实际上也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摸底。
3、交流展示我参与
各个小组间的个性讲解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现学知识进行巩固内化。
4、智勇闯关我必胜
智勇闯关实则是达标测试,我所选的达标检测题目是依据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置的。本节课我设计三道题:“我会辨”“我会读”“我会填”,考察的是本文的两个多音字以及要求掌握的词语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5、反思成长我努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更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准目标,以后继续努力。每天进步一小步,日积月累跨大步!
九、本节课的亮点
对现在正在风靡一时的导学案备课,我们纷纷效仿,而我们也正在这个路上前行,虽还迷茫,但亦有曙光出现。我认为从备课研讨制作学案到发放导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合作探究,达标检测,以习题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而且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红军与藏族同胞之间的深情,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生活和情感基础,因此,理解当时情况下,红军的想法与做法将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教材简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目标,情感与态度三个纬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格多音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中目标1和目标2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打算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我向学生介绍红军长征的历程,随后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指导。
我指导学生先自学生字,然后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在此基础上读通全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我先引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适当正音,特别提醒学生'菩萨','糟蹋','糊涂'中的第二个字都念轻声,'挨'(ái)在课文中读第二声。指导学生读好比较难读的句子。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各种读书形式指导读好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学习生字。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说说记忆的方法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考虑到学生'翻译'的译'右边部分易加一撇,因此我借助媒体出示并范红右边部分。我准备留五分钟给学生当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打算分'复习导入,朗读感悟,深入学文,总结课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随后紧扣课文的最后一句,理解课题中的菩萨',并质疑,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藏胞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这个问题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朗读感悟,深入学文。
本课有9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自读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想像藏胞们吃尽的苦头,使藏胞一见红军就跑,躲得情景印入学生的脑海,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本节的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
接着课文重点描写朱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以及他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的事。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我打算分三个步骤进行。
1、紧扣朱德司令的话,引导体会他对藏民的关心。
课文的2~5小节同过对话的形式写了朱德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小节,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相信凭着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感知朱德司令担心藏胞在深山里会受不了,担心春耕被耽误。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边读边找出体现朱德司令着急担心的词句,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当学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反问句想象藏民在深山中的生活,紧扣'这么','还在','怎么受得了呢'朗读体会由于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十分恶劣,朱德担心藏胞受不了。接着紧扣感叹句,引导学生揣摩朱德的心理活动,进一步体会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无比关切。从而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司令的着急与担心。当学生交流到第五小节时,我先抓住'怨不得',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朱德司令表现出的深深的体谅。接着紧扣'节气不饶人','赶紧','抢'等词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朱德司令急藏民所急,想藏民所想,关心藏胞疾苦的爱民情感。此时,我引导学生说说朱德是个什么样的司令,继而发问这么好的司令,为什么藏民一见到就躲进深山呢
再次让学生联系上文交流藏民躲的原因,从而过渡引出翻译的话:'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乌云遮住眼睛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藏胞是因为不了解红军,把红军当成了反动军*才会躲进深山。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出翻译的无奈。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朱德司令的两段话后,我紧扣课题小结: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关心藏民疾苦,就像菩萨一样有着救苦救难的心肠。让红军像菩萨一样的为民着想的形象深入学生的脑海。
2、抓住红军帮助藏胞春耕一事,进一步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爱。
课文的6~7小节写了朱德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藏民。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朱德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情。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抓住'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等词句,指导学生读好朱德司令的第三段话,体会朱德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进一步体会朱德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开花结果。随后我紧扣'热火朝天',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并让学生借助图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这样既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红军为民着想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也逐渐高大,丰满。
3、深华感情。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朱德司令的三段话,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和他带领的红军战士像菩萨一样,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关心藏民疾苦,是一支人民的军*。让红军菩萨一样的一心为民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课文的8~9小节写了春耕行动深深感动了藏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想象藏胞为何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体会藏胞对红军的感激,然后引导学生紧扣:'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藏胞返回家园后和红军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并进行说话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对'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藏胞对红军的感激与信任之情。
三,总结课文。
在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总结: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称他们为菩萨兵。引导学生回读课题,使学生对'菩萨兵'一题有更深的理解,随后再读课题,让学生把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深深印入脑海。
四,布置作业:
课后,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藏胞们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会说出一番怎样的话语呢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菩萨兵
朱德急受不了春耕
(红军)(动员)(帮助)
关爱
藏胞躲返回感动
第四篇:1 菩萨兵说课稿
《菩萨兵》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菩萨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其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并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感激。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饱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由于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尽管学生可能看过一些类似的的影视剧作品,但还是缺乏感性认识,对其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难以真切体会到藏族同胞与红军战士的鱼水情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情可解、有话可说,并帮助他们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从而走进课文,真正体会文本内涵。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3.基本读懂课文,明白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课文第二、第五、第六自然段中中总司令的话,并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五、教法
1.阅读教学法:我将该教法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其次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初答导入时所提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体味并读出红军战士和藏族同胞的鱼水之情。2.情景教学法:我将通过介绍朱德总司令的生平及课文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资料来创设有情、有形、有真实触感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讨论与积极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和乐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六、学法
自主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首先由我启发引导让学生独立探索,初次建立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其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的成果基础上获得对问题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文导入的过程中,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抛砖引玉激起学生对什么是“菩萨兵”的探究兴趣,巧妙地将其带入课文中展开我的新课。2.初读课文(自读课文,初答问题)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后,首先,我将引导他们按要求自读课文并初次回答导入时所提的问题,借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次,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
3.梳理课文(通晓故事梗概,细品文章内容)
本课共有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想像藏胞们吃尽的苦头,使藏胞一见红军就跑,躲得情景印入学生的脑海,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本节的最后一句话,突出朱总司令的“急”.课文的2~5自然段通过对话的形式写了朱德总司令的着急与担心.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5自然段,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相信凭着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初步感知朱德司令担心藏胞在深山里会受不了,担心春耕被耽误.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边读边找出体现朱德司令着急担心的词句,多读读,多品品,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组织学生再次交流.课文的6~7自然段写了朱德带领红军帮助藏民春耕,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藏民.教学时,我让学生带着“朱德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朱德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藏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要让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在藏胞的心中开花结果.课文8~9自然段写了春耕行动深深感动了藏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朗读想象藏胞为何会流下感激的泪水,体会藏胞对红军的感激,然后引导学生紧扣:“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藏胞返回家园后和红军相见时的感人情景,并进行说话训练.在此基础上,引出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对“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藏胞对红军的感激与信任之情.3.总结全文(深切感悟,情感升华)
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我总结:朱德同道亲身领导赤军兵士资助藏胞春耕,以现实的爱民举措得到了藏胞的信托和感谢,怪不得藏胞称他们为菩萨兵.引导学生回读课题,使学生对“菩萨兵”一题有更深的明白,随后再读课题,让学生把军民之间的鱼水蜜意深深印入脑海.八、板书设计
7.菩萨兵
起因:长征途中红军休整停留
经过:藏胞家园逃离又返回
结果:藏民红军鱼水情深
民 躲——回——流泪
↓鱼水情深↑
军 急——找——春耕
第五篇:菩萨兵教案
7、菩萨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重点: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学习生字新词 难点:读好课文,理解大致内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一天、第二天、几天以后)根据这些词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1)(2-5)(6-7)(8-9)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从这一段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指导写“藏”)(1)理解“休整一段时间”(部队进行休息、整顿和训练,目的是恢复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以便再次战斗。)
(2)藏族同胞为什么要躲红军?
从哪个词看出反动军队十分可恶?联系资料和电视里看到的情景,说说反动军队进村后会做些什么?
藏民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 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藏族同胞对红军存在着深深的误会!(指导朗读)(3)面对这个情景,朱德怎样?怎么 “急坏了”? 朱德会急得怎么样?动作?表情?(指导朗读)
从朱德这么着急的情形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朱德对藏族同胞十分关心。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小结:朱德对藏族同胞十分关心,他们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板书 7、菩萨兵
一(1)
二(2-5)有一天 三(6-7)第二天
四(8-9)几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