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渐变教案

时间:2019-05-15 05:0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复与渐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复与渐变教案》。

第一篇:重复与渐变教案

重复与渐变

教学目标: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教学重点:加深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以及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教具:课件、手提袋等辅助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教师教学用具及学生学习用具,提醒学生注意集中精神。

二、导入新课

(欣赏)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以及沙滩上鹅卵石的反复出现与从疏到密的排列,表达了节律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大自然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感受生活中的设计与装饰: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上的窗户、由小贝壳排列成的花边,都是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1、什么是重复?重复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相同的物象反复排列。

观察图片(海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什么是渐变?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排列。形状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排列。

3、思考:观察图片(树叶)中的排列属于重复还是渐变?

四、作业: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装饰手提袋。或徒手绘制一张重复与渐变排列的设计图案。

五、教师巡回辅导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一个手提袋,这节课就请大家做一个小小设计师,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来为自己的手提袋装饰打扮一下。

2、在装饰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剪裁,粘贴,绘画等方式。

3、出示范作。

六、小结

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说说你应用的是什么构成原理。

第二篇:《重复与渐变》教学设计

《重复与渐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能够运用重复与渐变的形式原理进行艺术创作。

3、学会观察与创造,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城府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难点: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学生:剪刀、双面胶、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圆的渐变: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由小贝壳按现行、十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1/3

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渐变是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 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2/3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表现: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装饰手提袋。注意选好骨骼,截取基本型。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与渐变的什么构成原理,效果怎样。

3/3

第三篇:教案,色彩渐变

教学目标:

1、充分感知色彩渐变给画面带来的的起伏、韵律、层次等效果,体味色彩渐变在绘画、摄影、自然及生活中的神奇魅力!

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谈话导入:老师在来的路上捡到一叶树叶,我觉得非常漂亮,带给大家欣赏。你们觉得这片落叶什么地方最漂亮?(颜色)

具体看看,有哪些色?(黑、红、黄)对,有黑色渐渐变成红色,再渐渐变成黄色。这个就是色彩的渐变

今天,老师带大家来领略下色彩渐变的神奇美妙的魅力。

2、板书课题:哆来咪——色彩渐变

二、深入了解:

1、欣赏观察: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欣赏有渐变效果的图片

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2、掌握规律

A: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B: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C: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3、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4、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四篇:色彩的渐变(少年宫教案)

色彩的渐变 教学课题:色彩的渐变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3、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掌握调配颜色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5.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6.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7.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四、尝试制作

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第五篇:《重复与变化》教案 说课 1

《重复与变化》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悠然自得:悠闲的样子。疏疏落落:稀疏零落的样子。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去筹划管理。

荒谬绝伦: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绝:超过。伦:类别。尽如人意:完全合乎人的心意。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那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病逝于北京。

2、相关知识:

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首先应用近代科学的勘察、测量、制图技术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蓟县独乐寺观音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土殿》《平郊建筑杂录》《正定古建筑调查报告》《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等调查研究专文十多篇。他对中国建筑古籍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根据实物调查和对工匠实际经验的了解,1934年写成《清式营造则例》等著作。1931—1945年,梁思成和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对15个省2000多项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建筑特征及其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从50年代起,梁思成热情宣传祖国建筑遗产,撰写《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他十分重视吸取古建筑的精华以创造具有民族特征的新建筑,写有《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建筑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建筑中美学问题》等文。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1963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1200周年,他作了扬州鉴真纪念堂方案设计。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营造法式注释》等专著。本文写于1962年5月,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后收入《拙匠随笔》一书。【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谈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作者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了在艺术创作,主要是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这一重要的艺术规律。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并指出在时间的持续,空间转换的持续和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三种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都非常重要。第二部分(2-7),谈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第三部分(8-15),谈建筑艺术的重复与变化。第四部分(16),联系我国解放后12年的城市建筑实际,指出:在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上,还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且批评了城市建筑中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和只有变化没有重复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写作方法

1.举例典型丰富,论说有力

文章虽然是在谈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但落脚点还是在建筑艺术,因此,文章所举的建筑艺术方面的例子十分典型,而—且介绍详尽。人民大会堂的柱子和门、窗、檐、额,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二殿”等,颐和园的长廊和花窗,这些建筑都是经典之作,以它们为例,极有说服力。此外,文章还举了不少其他艺术门类的例子。有音乐艺术的举例,如舒伯特的著名五重奏《鳟鱼》;有舞蹈艺术的举例;还有绘画艺术方面的举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李公麟的《放牧图》,这些都是古代名画佳作。综观这些例子,有建筑艺术和非建筑艺术,有古有今,有中有外,而且凡是提到作品名称的,都是名家名作,这样典型而丰富的举例,使文章很有说服力;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复与变化的规律这一中心观点,论说得十分清楚,令人信服。2.巧用比喻,形象生动

文章所淡的道理是个哲学层面的问题,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实际就是艺术创作的辩证法,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有美学内涵。但文章的表达不仅不枯燥,反而很生动很形象,这与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运用了很多方法有关。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巧用比喻。例如。文章在举李公麟的《放牧图》为例,说明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时,有这样一段话:“整副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像“乐章”、“主题”、“变奏”、“伴奏”这些术语,本来都是用于音乐的,这里用来描写绘画,是将绘画比喻为音乐,刁;仅使了解音乐的人能更好地理解绘画统一性和变化性协调和谐的特点,而日-能使渎者通过想象,实现听觉与视觉的巧妙沟通,以形成更丰富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此外,在介绍故宫和颐和园的长廊时,都有把建筑比喻为乐曲的“主题”、“变奏”、“乐句”、“乐段”、“伴奏”、“前奏”的说法。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作者对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概括与评价?

艺术创作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既是一个哲学的辩证法问题,也是一个美学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具体的现实意义。梁思成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的建筑专家,他虽然站在艺术创作的高度,纵论了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绘画艺术中的重复与变化问题,但落脚点还是建筑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占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著名建筑,包括中国的故宫、颐和同、苏州园林、四大名楼、人民大会堂.古代的赵州桥和当今的武汉长江大桥,都体现了以重复为内容的统一性和以变化为内容的生动性,这些建筑杰作,一定都经过了作者的深入研究,并启示了作者的理论概括和创作灵感。

2、怎样看待作者对当时建筑的评价?

本文写于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解放以后,在战争的废墟上,中国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筑了数不清的普通民居和桥楼珍品,这里面也凝聚有建筑专家们的智慧和汗水。但限于经济实力和设计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政治因素,特别是特定时代“多快好省”思想的驱使,使得很多建筑流于平庸,失于呆板和凌乱。作为一个严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建筑专家,他一定看到了这一切,并深入思考过这一切,因此,他在文章的结尾,鲜明而又恳切地提出来:“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在当时,这无疑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现实针对性。今天,历史又前进了40多年,但是,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作为一个著名的哲学和美学命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在建筑艺术中,在一切艺术创作,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3、文章的论证方法有何特点? 就论证方法而言,梁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所举例子至少包括以下8个:①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③李公麟的《放牧图》;④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几十根柱子;⑤故宫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后三殿”及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⑥颐和同中的谐趣园;⑦颐和园的长廊;⑧回廊墙上的花窗。

在一篇不长的文章中引述8个例子,不可谓不多,但它们无堆砌之嫌,究其因,得归功于梁文的“分门别类法”,即将8个例子分派到“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中,且随着议论的不断展开而逐一举例论证。综观这些例证,既有典型性的又有一般化的,既有实举又有虚拟,既有直接举㈩又有侧面引例。一句话,所有例子经这么“左进”“右出”,“东拉”„西扯”,就毫无累赘之感了。须知,虽然事实肚于雄辩,但不是例证越多越好。典型的以一当十,一般的十个也于事无补。还有,只从某一个角度去论证,三五个事例就会嫌多;如果从多个角度去论证,九个十个也不算多。况且,论证一个中心论点,也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论证,否则论证就乏力,说服力就不强。【练习解答】

第一题:音乐,舞蹈,绘画,建筑。

建筑。人民大会堂,故宫,颐和同的谐趣园、长廊和乐寿堂临湖回廊墙的花窗。第二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凌乱。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第三题:词典意义略

1.“主题”指《放牧图》整副手卷分别以“骑”和“马”为中心的几个主要内容。“变奏”指《放牧图》大致相同内容的画面中出现的各种变化。

“乐章”指《放牧图》整个手卷由不同“主题”和“变奏”分成的几个部分。

“伴奏”指《放牧图》画面上马群中间和周围展现出的原野上的低伏缓和的山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

2.“主题”指故宫中太和门、前三殿与乾清门、后三殿两处建筑物。

“变奏”指上述两处建筑物中大体相同的前提下,出现的细小的变化和差异。

“伴奏”指故宫主轴线通道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等建筑物旁边的陪衬、装饰性建筑物。这里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把人们眼中所见的事物比喻为耳中所听的事物,对于一般了解音乐而不知道《放牧图》和故宫的读者来说,既便于理解,又显得生动。第四题:略 【类文品读】 遗传与智力的关系

智力是一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究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晨星,太少了。

人的智力高低究竟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史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曾调查过300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家庭,要4000人中才有一个法学家。

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子;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的子代,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的高10%。如果将这种叫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富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245位青少年进行了为期7年的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

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他的老鼠生活在一起,不仅有丰富的食物,还可以进行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得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

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学生时代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们发奋图强,都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生为天才时,他却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智力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牛顿、华罗庚等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神学院并非是出众的学生,但经历27载的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开发了自身潜在智能,写出了划时代的《进化论》。

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30年修出了《本草纲目》。歌德58年终成《浮士德》。显然,这些都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总之,天资聪慧者是幸运的,因为遗传注进了大器的胚胎。但遗传的天赋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成才的决定因素。当然,想真正揭开智力之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1.遗传与智力究竟有没有关系?怎样说明? 2.遗传学家托尔曼的实验之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教育家凯洛夫的话说得有无道理?为什么?(从已学过的课文中举例)4.你认为真正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5.文章列举了爱迪生、牛顿、华罗庚、达尔文、齐白石、李时珍等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6.你是“聪明”的孩子,还是一个“笨”孩子?你怎样看待自己?(参考答案:1.有关系,根据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的调查及遗传学家托尔曼的实验均可证明遗传与智力有密切的关系。2.是为了验证高尔顿的观点,证明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3.有道理,“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知识”要靠后天的教育,“德”性要靠长期的培养,如《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是一个典型的反面实例,他是一个好种子(有天赋),但没有得到发展的良好机会,最终就流于一般了。4.后天的努力(勤学、勤思、勤问),言之有理即可。5.“天资聪慧者是幸运的”,但它们“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成才的决定因素”。6.略)

下载重复与渐变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复与渐变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复课文教案(大全)

    《春》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用普通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B.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C.学习本文细致观......

    《重复的奥妙》教案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

    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教案

    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 课题: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 教学年级:高一 执教者:陈信乐 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2、理解图层的概念......

    《重复的美》参考教案

    《重复的美》参考教案 教学目的: 1、 掌握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 运用重复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难点: 重复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色彩纯度渐变

    色彩纯度渐变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知识。 (2)操作目标:掌握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调色练习,感受色彩调配后的排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教案(精选多篇)

    FLASH移动渐变与形状渐变动画 引言: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如何制作关键帧动画,通过关键帧动画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画,但费时、费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移动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

    制作形状渐变动画教案(5篇范例)

    《制作图形渐变动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出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制作图形渐变动画的基本技巧,学习图形渐变动......

    19.渐变的形 三下美术教案

    19.渐变的形 三下美术 教学目标: 1.观察、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渐变的图形。 2.了解形的渐变的不同呈现方式。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模仿或创作渐变的图形。 教学重点: 观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