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蒙氏阅读大班
中班上册 1 妈妈的歌
妈妈的歌,唱在厨房里,是香喷喷的饭菜。妈妈的歌,唱在水池边,是白净净的衣裳。妈妈的歌,唱在卧室里,是甜蜜蜜的摇篮。2 家
树叶是毛毛虫的家,花朵是蝴蝶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地是蜻蜓的家,这是我的家,我的家有爸爸妈妈,有玩具熊和布娃娃,我爱我的家。3 爸爸的呼噜
爸爸累了,呼噜好响好响,就像刚出站的火车,从家门前隆隆开过。爸爸不累的时候,呼噜好轻好轻,就像远去的火车,离开小小的站台。4 亲亲
小鱼亲亲小鱼,噗噗噗,小猪亲亲小猪,嘟嘟嘟,小雨亲亲小花,滴滴答,手掌亲亲屁股,哎哟哟,宝宝亲亲妈妈,一下,两下,三下,妈妈亲亲宝宝,一下,两下,三下······ 5 白云
白云像棉花糖,看起来好柔软,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云像模特,一天到晚都在换衣服,有时穿白的,有时穿黑的。白云像魔术师,把太阳和月亮变没了。6 雨娃
雨娃,雨娃,抱住细长的杆儿,直往下滑。
雨娃,雨娃,天上那么好玩,到地上来做啥?
沙沙,沙沙,妈妈叫我下来,看看绿草和红花。
太阳爷爷一出来,我就回家啦!7 伞
大树像把伞,松鼠伞下捉迷藏。
蘑菇像把伞,蚂蚁伞下乘凉风。
荷叶像把伞,鱼儿伞下忙游戏。
我也有把小花伞,打着花伞遮太阳。8 找梦
我一睡觉,梦就来了。我一醒来,梦就去了。梦从哪里来? 要到那里去?
在枕头里吗? 在被窝中吗? 哦!
一合眼梦就又来了。9 水 大大的水,是海水。小小的水,是泪水。跳舞的水,是喷泉。静静的水,是湖水。清清的水,自来水。脏脏的水,是泥水。甜甜的水,西瓜水。咸咸的水,是汗水。10 羊伯伯开超市
羊伯伯,开超市,瞧瞧里面摆啥子······
一顶小帽子,两条小裤子,三双小鞋子,四粒小扣子,五袋小饼子,六个小果子,七辆小汽车,八面小镜子,九把小勺子,十张小凳子。11 小房子
小房像个胖娃娃,风吹雨打都不怕,窗户是它的眼睛,大门是它的嘴巴,红砖是他的衣裳,绿瓦是它的头发,我在它的肚子里,整天乐的笑哈哈。冰
冰,冰,到处都是冰,小河上有冰,屋檐下有冰,阳光照着亮晶晶。
冰,冰,到处都是冰,草尖上有冰,窗户上有冰,一闪一闪像眼睛。跟我一起做
跟我一起坐下来,跟我一起站起来,跟我一起跑一跑,跟我一起跳一跳,跟我一起挥挥手,大家一起向前走。14 小狗蹦蹦跳
小狗蹦跶哒,它去找小鸭,小鸭河里游,它去找小猴,小猴练爬高,它去找小猫,小猫去抓鼠,它去找老虎,老虎哈哈笑,小狗蹦蹦跳。15 手指谣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鸡叽叽,食指中指并拢,做把剪刀嚓嚓,小指小指钩钩,我们做个朋友,小手小手拍拍,唱支歌儿妙妙。16 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中班下册 1.有时
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生气,有时会伤心,我的心情会变化。有时会累,有时会冷,有时会热,我的感觉不一样。
2.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小鸟躲在树叶下,小兔藏在树洞中,蜗牛缩在小房里。
下雨了,下雨了,小猫靠在瓜棚旁,小鸡挤在花丛中,松鼠撑着尾巴伞。
下雨了,下雨了,青蛙呱呱叫,小鸭嘎嘎笑:“是调皮的小象在洗澡!” 3.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会变魔术,一会儿变成——我身上美丽的衣服; 一会儿变成——我碗里香甜的饭菜; 一会儿变成——我枕边好听的故事„„ 变呀变,变呀变,把我变高了,把她乐坏了!4.快乐
快乐像一朵朵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来飘去。快乐像一只只蝴蝶,在美丽的花朵上飞来飞去。快乐像一串串音符,在老师的琴弦上跳来跳去,快乐是一群群孩子,在绿绿的草地上跑来跑去。
5.天上
天上有白云,自由自在。天上有风筝,各种各样。天上有雨滴,滴滴答答。天上有彩虹,五颜六色。
天上有星星,眨着眼睛。天上有我开着飞机,快快乐乐做游戏。6.夏天像个绿娃娃
夏天像个绿娃娃,悄悄地,到处爬。他爬呀爬呀,给大树添上绿衣; 他爬呀爬呀,给墙壁穿上绿褂。夏天像个绿娃娃,悄悄地,到处爬。他爬呀爬呀,给葡萄架披上绿纱;
他爬呀爬呀,那么多的阳光,那么美的花。
7.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蒙起太阳的眼睛,颜色们赶快躲藏。蓝色躲在天空里,白色躲在云朵里,绿色躲在树叶里。荷叶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了眼睛,哈哈,全都找到啦!
8,哪儿去了
春娃娃的花篮哪儿去了?夏哥哥的绿叶遮住了。夏哥哥的绿叶哪儿去了?秋姐姐借去做地毯了。秋姐姐的地毯哪儿去了?冬爷爷的白被子盖住了。冬爷爷的白被子哪儿去了?装进春娃娃的花篮里了。9.花和蝴蝶
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10,忙又忙
什么人呀,忙又忙?糕点师傅忙又忙。忙什么忙?做东西忙。做什么做?做糕点。点什么点?奶油水果甜午点。
什么人呀,忙又忙?厨房师傅忙又忙。忙什么忙?下厨房。下什么下? 下碗汤。湯什么汤?青菜萝卜豆腐汤。啊呜一口都吃光。
11.数一数
一条虫,两条虫,小虫喜欢钻洞洞。三头猪,四头猪,肥猪走路打呼噜。五匹马,六匹马,马儿一跑呱嗒嗒。七只鸡,八只鸡,公鸡打鸣喔喔啼。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树下是我家。
12,小鞋子
一双小鞋子正在烦恼:那双淘气的脚丫,总是喜欢乱跑,去了哪儿我也不知道。顽皮的小脚丫,小心地上有石子。快回来吧小脚丫,让我们来个热情的拥抱!13.秘密
蜜蜂喜欢说秘密给花朵听,花朵笑开了脸,露出甜甜的笑容。小雨喜欢说秘密给窗户听,窗户睁大了眼睛,露出了亮亮的脸庞。月亮喜欢说秘密给星星听,星星开心地眨眨眼,
第二篇:大班蒙氏数学教案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多角度分类 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来分类,尝试自己说出分类的标准,在同一分类标准下能将物品分完。
2、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水果图片、口子、彩色积木、彩笔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1-2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在线上做相应的动作。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是个娃娃来做客,它们都各有特色,如何分类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1、请幼儿操作学具“分类娃娃”,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性别分,按衣服样式分,按动作分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2、请幼儿翻开《操作册》第一页,看图提问:“图上有几只鸡宝宝?再请幼儿把这些小鸡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类型分,出壳的鸡宝宝有9只,未出壳的鸡宝宝有6只等。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分“水果”。将图片中的水果按颜色、大小、有叶无叶、单个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类,并动手摆一摆。
第二组:分积木。先将积木按颜色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再用彩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并思考:是积木多,还是红色积木多?
第三组:分扣子。将盘中的扣子分成两类,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有眼无眼进行分类等。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的分类方法,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多角度排序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将物品按多种方法交替重复的的排序。
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棋”,印有不同图案的纸条若干。
2、学具准备:“彩色棋”,几种不同形状的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3—4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中秋节快要到了,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彩色图案纸布置一下教室吧!
1教师给每组幼儿一张长条形纸和几个不同图案的印章,请幼儿交替重复的规律印画自己喜欢的图案。
2观察自己的彩条图案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用“彩色棋”在桌上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摆好,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排列的。
四、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小小设计师。在长条纸上用彩笔设计花边,启发幼儿用小花、蝴蝶、太阳、鱼等各种图案交替重复的装饰花边。
第二组:穿项链。用长绳将彩珠穿成项链,看谁穿得最漂亮,巩固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来穿珠。
第三组:做彩环。将彩条纸两头粘成圈,并按交替重复的规律一环套住另一环。
第四组:《操作册》第5册第3—4页。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选出设计新颖的花边、彩环及项链让幼儿欣赏评价,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测量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直尺”。
2、学具准备:“直尺”;长条纸、彩笔、记录纸等若干;测量用的绳、木棍、易拉罐等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5-6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脚跟挨着脚尖走。请幼儿听着音乐脚跟挨着脚尖、脚尖挨着脚跟沿线走,边走可边数步数。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时,找到两种高矮差异不太明显的植物,请幼儿比一比,哪株植物更高些?
创设情境:植物王国在进行比高矮活动,它们想请小朋友当小法官,可是法官要公平哦,用肉眼看不出谁高谁矮,你们能想出其他既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吗?
2、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学具“直尺”等)。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记录下来。第二组:用绳、脚步量教室、黑板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记录下来。
第三组:用棍、易拉罐或学具“直尺”等来测量桌子、椅子、风琴等物体的长度、宽度或高度,说出测量的结果并做好记录。
四、探索活动。
活动名称:测量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的自然工具测量同一物体。
2、在测量中感知测量的工具越长,测量得出的单位数越小;测量的工具越短,测量得出的单位数越大。
3、进一步了解测量的意义,让幼儿体验测量的乐趣。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直尺”;大小相同的2个长方体礼品盒。
2、学具准备:“直尺”;短绳、书、易拉罐、石子若干;大小不同的杯子、米若干;2个装米的容器。
3、《操作册》第5册第7-8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尺子。幼儿边念儿歌边用脚来量线。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是张阿姨的生日,老师想送1份礼物给她,要选大的礼物盒。这两个礼物盒哪个大呢?请小朋友帮我测一测,量一量吧!
教师出示2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礼盒,将全班幼儿分为两组,小组内幼儿分别用长短不同的学具“直尺”来量长方体礼盒的长。测量后汇报结果。
对照汇报结果引导幼儿思考;2个礼盒一样大吗?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呢?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礼盒,用长短不同的直尺测量,量得的结果不同呢?
请原来用长“直尺”的幼儿现在换用短“直尺”,原来用短“直尺”的幼儿换用长“直尺”,再次测量长方体礼盒的长。
教师小结:“直尺”短,测量的次数多;“直尺”长,测量的次数少。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测多少。用大、小不同的量杯将一个容器的米舀到另一个容器里,看看分别舀了多少杯,记录下来。
第二组:测重量。用手掂量各种石子、书本等的重量,估计物体谁轻、谁重。
第三组:测长度。分别用短绳、书、易拉罐去测量无题。注意用短绳测量时一定要拉直,并说出自己测量的结果,如桌子的长度等于几个短绳那么长。
四、游戏活动。
游戏“跨步接力”。在一定距离内,两名幼儿猜拳,赢的向前跨一步,看谁先到终点,数数自己跨
了几步。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鼓励幼儿多发现一些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认识“0”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0”的意义。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对应。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纺锤棒”;10个空盒子(盒子上分别标有数字0-9)。
2、学具准备:“纺锤棒”;小碗、豆子、绳子、珠子等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9-10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教师要求幼儿一会儿踮起脚走,一会儿半蹲着走。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快吃午饭了,肚子真饿呀。我们10个数字宝宝也想吃东西了,他们想吃小棒饼干,数字是几,就吃几根饼干,我们快来给他们发饼干吧!
1、教师出示饼干——“纺锤棒”,和幼儿一起操作。
将标有“0-9”的空盒从左到右放成一排,数字卡片对应放置好。从“1”开始,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1”,念“1”,拿出1根“纺锤棒”,然后把“纺锤棒”轻轻放入标“1”的空盒里。
2、依次取相应数量的“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9的空盒里。所有的纺锤棒正好取完。
3、教师将手放入空盒子中转动,边指边说:“没有就是0。”再用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0,说:“这是0。”教师再次将手放在标有0的空盒里转一转,边转边说:“没有就用0表示。”
4、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0”(车站站牌、挂历、电话号码等),再请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0”,如尺子、计算器等。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看数取豆豆”的游戏。一名幼儿举起0-9的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豆豆放入小碗中。
第二组:玩“穿珠子”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抽到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在绳子上穿上相应数量的珠子,抽到“0”的幼儿就不用穿。
第三组:操作学具“纺锤棒”,感受“0”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活动。
1、欣赏故事:谁的本领大。
2、玩“听音乐拍手”的游戏。幼儿看教师举起的数字卡片拍手,如举“3”时,全体幼儿拍3下手,举“0”时,全体幼儿将双手握拳。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用谜语来小结,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5的分解、组合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比1多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经历2-5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
2、学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彩色小棒(数量为人数的5倍,可用彩纸卷成);白纸、铅笔、雪花片、木珠等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11-12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接龙数数。先集体边拍手边从1数到20,然后教师与全体幼儿接龙数数,每次数的数不超过3个。最后教师与个别幼儿接龙数数,点到谁就接着数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5个小朋友要参加艺术节的表演,出场时分别从舞台的两边上台。左边右边各上几个小朋友呢?
1、学习5的分解、组合。
幼儿每人拿出5片筹码代表5位小朋友,将筹码分成两份,怎么分呢?
请分法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自己分“5”的方法。讨论:大家分的都对吗?
2、怎样把大家分“5”的几种不同情况记录下来呢? 教师介绍分合符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请幼儿用分合号记录“5”的4种分法,再读一读。
三、游戏活动。
游戏:分彩棒。
请4名幼儿分别举起数字5的四种分合式站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其余幼儿每人拿5根彩棒,将彩棒随意分成2份,左手中的彩棒数量为一个部分数,右手中的彩棒数量为另一个部分数。然后站到对应的那一种分合式里。
四、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雪花片或木珠探索2、3、4的分解、组合,并用相应的分合式表示。
第二组:用“双色筹码”探索2、3、4的分解、组合,并记录分解、组合的方法。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5册第11页的活动。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分别出示2、3、4、5的分解组合式,请各组幼儿讲讲自己刚才用到了其中哪几种分合式,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名称:下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学习5的分解、组合。
2、尝试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数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分合号”;棋盘;红色、黄色棋子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分合号”;红色、黄色棋子若干(每组分颜色放于两个框内);棋盘。
3、《操作册》第5册第11-12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脚跟挨着脚尖走。幼儿听音乐脚跟挨着脚尖、脚尖挨着脚跟沿线走,一边走一边数走了多少步。
二、集体活动。
1、初步感知分解、组合
教师创设情境: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下棋比赛,小朋友想一想,下棋需要什么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棋盘和棋子。幼儿:棋子。幼儿:棋盘。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棋盘和两种颜色的棋子,每个小朋友要拿5个棋子,两种颜色都要有,我们可以怎么拿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拿5个棋子,并放在自己棋盘的第一排摆好,同种颜色的棋子摆在一起。幼儿操作。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拿棋子的。幼儿:我拿了3个红色的、2个黄色的棋子。幼儿:我拿了1个红色的、4个黄色的棋子。幼儿:我拿了2个红色的、3个黄色的。„„
2、介绍分合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可是怎样才能把大家的方法都记录下来呢?这个符号叫做“分合号”(教师出示分和符号“”),我们可以用它和数字一起记录不同的分法。教师在棋盘上示范将5的一种分法表示出来。
教师:请小朋友将自己取棋子的方法在棋盘上记录下来(手指向记录区),再读一读。教师将幼儿的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方法?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 幼儿:按顺序记。幼儿:数字从小到大记。
幼儿:两个数不能都从小到大,他们合起来要是5。幼儿:左边那个数从小到大记,右边不是。
„„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摆棋子比赛。幼儿继续用不同的方法把自己的棋盘摆满,并记录,先摆完的获胜。
第二组:凑5点竞赛。两名幼儿共同游戏,每人5个彩色棋,一方出3个时,另一方要及时拿出2个并记录分合式,两人轮流进行。
四、交流小结。
对竞赛优胜者颁奖(小星星),再次总结分解组合的规律。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学具。
活动名称:5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5以内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提高幼儿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5以内各数的数字卡;5以内加法算式;“+”、“=”的符号卡。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双色筹码”;“+”、“=”符号卡片若干;黄豆若干;彩笔、纸、加法作业单若干;小鸟飞图片。
3、《操作册》第5册第13-14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鸟飞。教师和幼儿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树上停着2只小鸟,又飞来3只小鸟。请幼儿看图,思考现在树上共有多少只小鸟。
2只小鸟和3只小鸟合起来是5只小鸟,这个过程我们用加法算式“2+3=5”来表示。
教师出示“加法、减法板”,和幼儿一起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2+3=”。先将2的蓝色定规放在“加法、减法板”的1和2的格子上,再将3的红色定规接在后面,用手指着并读出“加法、减法板”上与红色定规对齐的数字5,并完整地说出“2+3=5”。
教师出示5以内其他加法算式,请幼儿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并说出计算结果。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豆子做5以内加法练习。幼儿可先取3粒黄豆,再取1粒黄豆,口述题目并说出结果,然后在纸上记录算式。
第二组:根据图示来添画并写出算式。
第三组:为圆点涂色并添上相应的符号。
第四组:幼儿拿出5个“筹码”,随意撒在桌子上,观察“筹码”的正、反两面合起来是多少,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
四、游戏活动。
游戏“跳圈比赛”。每个圈里有一道5以内加法算式题,幼儿比赛看谁跳进去算得又快又对。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5的减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初步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操作及游戏中学习5以内的减法。
3、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画有情节的减法例题若干张;5以内的减法算式;所需数字卡及“-”、“=”等符号。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有图示的作业单若干;雪花片若干;小塑料圈若干;彩色弹珠及小碗若干;铅笔、算术本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15-16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倒着数。幼儿一起倒着从50数到1。
二、集体活动。
1、复习5的分解、组合及5的加法。
创设情景:小气球,真美丽。小鸟也想飞来亲亲它,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师出示图一提问:“图中有几个气球?”
教师出示图二提问:“谁飞来了,它啄破了几个气球?” 教师出示图三提问:“现在还剩几个气球?”
2、4个气球啄破了1个,剩下3个,我们可以用减法算式“4-1=3”表示。“-”表示减掉、减少或拿走。
3、用“加法、减法板”操作减法计算。
教师出示“加法、减法板”,和幼儿一起进行“5-3=”的计算。先从左到右数5格,将左手食指压在5的线上,再数5的后面有多少格,找出原木色的定规放在后面格中,再将3的蓝色定规挨着原木色定规放好,看看前面还剩几格,并将答案念出来“5-3=2”。
4、幼儿自己学用“加法、减法板”练习5以内的减法运算。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看图示做练习,写出答案。
第二组: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先用雪花片摆出总数,如5个雪花片,另一个幼儿用小圆任意圈住其中几个,第一个幼儿要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可反复练习。
第三组:玩“钓鱼”游戏。每人抽一根鱼竿,鱼竿上有不同的减法算式,从地上的许多小鱼身上的数字中找到这道算式的答案,就算钓到了鱼。
第四组:玩“猜猜看”的游戏。幼儿两人一组,在碗中放几颗珠子(可以是5颗、4颗、3颗),一人闭上眼睛,另一人取走几颗(不要全取走),闭眼睛的幼儿睁开眼睛,根据碗中剩下的珠子,猜
出拿走了几颗。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让幼儿知道减去就是拿走、去掉、还剩多少,减法计算就是从原来的总数中减去(拿走或去掉)的那个数,还剩多少的计算。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复习5以内的加法、减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3、培养幼儿动手动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纸制钥匙、锁若干;花苞若干;积木若干。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题目的信封若干;身上有算式的小动物卡片若干;标有1-5数字的邮筒和标有1-5数字的小房子、实物图片若干;笔、纸、填空算式练习单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17-18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X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x和x。”教师可以把5以内各数都问完,让幼儿自由回答。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景:快过节了,数字妈妈5的家庭成员都聚在了一起,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1、出示几组5的分合式和加法、减法算式,排列整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数的组成和加法、减法的关系,感知加法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减法中总数大于部分数。
2、闯关游戏。
第一关:幼儿自己在场地上取钥匙,上面有算式,找到与答案相同的锁,即闯过第一关。第二关:采花苞。算出花苞上写的算式,算对了,将花苞反过来,贴在黑板上,看哪一组开的花朵。第三关:搭积木。每块积木上有算式,每个幼儿找一块积木,算出正确答案,就可将积木往上搭,看哪一组搭得高。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加法、减法板”,复习5以内加法、减法运算,并练习书写算式。
第二组:看实物图片。两人一组,口述并创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第三组:做填空游戏。将两组算式中空格处填上数字,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如:3+2=4+□。
四、游戏活动。
1、游戏“送信”。幼儿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并投到相应的邮筒中。
2、游戏“小动物找家”。幼儿帮小动物找家,算出小动物身上加法、减法算式的答案,并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数字王国运动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2、在操作及游戏中学习5以内的加法、减法。
3、积极参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1-5数字的小丑卡座;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算式的汽车图。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算式的线圈若干;写着1-5的减法算式的白纸板若干;小瓶5个。
3、《操作册》第5册第17-18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教师:大家好!我是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5,为了迎接2008奥运会,我们数字王国也举行了一场数字趣味运动会,国王让我邀请大一班所有小朋友参加,你们想去吗?
幼儿:想。
教师:我们要进入数字王国了,请小朋友脚跟碰脚尖,沿着蒙氏线走,心里默默数数,看要走多少步才能走到数字王国?
教师:你走了多少步?
幼儿:30步。
幼儿:28步。
„„
二、集体活动。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教师:现在我们要进行集体比赛,考验大家的速度和智力,先给每位运动员发1个加减法板和小汽车。
教师:请小朋友把红色和蓝色定规尺分类放好。今天的集体比赛项目是汽车拉力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辆小汽车,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上面的题目,将车停在相应的车库里。
幼儿操作加减法板,计算出汽车上面算式的得数,并将车放在相应的车库(小丑卡座)旁边。
三、分组活动。
教师:每位小运动员都很优秀,现在有3个分组比赛项目,请小朋友自由选择。
第一个比赛项目:打保龄球(将小瓶作保龄球)。教师:请每位小选手记录每一次还剩几个保龄球,用减法算式表示出来。
第二个比赛项目:套圈游戏。教师:请每位小选手算出圈上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将得数相同的圈放在一起。
第三个比赛项目:连连看。教师:老师给每位小选手准备了一道算式题,请小朋友将得数与相应数字卡片连起来。看谁眼睛亮,小手快。
四、交流小结。
音乐响起,教师扮作记着采访小运动员。
教师:这次比赛你参加了什么项目?你是怎样完成比赛项目的?
幼儿:我参加了保龄球比赛„„
幼儿:我参加了套圈比赛„„
幼儿:我参加了连连看比赛„„
教师:现在我代表数字国国王,给所有小运动员颁发奖品。
教师给幼儿发作业纸。
结束语:请所有运动员退场。
活动名称:
6、7的分解、组合 活动目标:
1、经历对数量为6、7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尝试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分解、组合。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养成做事爱动脑筋的习惯。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
2、学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雪花片、铅笔、白纸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19-20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天上七颗星。师生共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最后一句每说一个字就数一个手指头。
二、集体活动。
1、复习2-5的分解、组合。
分别贴出数字2、3、4、5,请4名幼儿上前摆出这4个数的分解、组合式。集体检查,将4、5的分合式按部分数递增、递减的规律摆好。
2、学习6的分解、组合。
创设情境:数字6要开家庭舞会了!可是数字宝宝们还没有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6的舞伴。我们快来帮帮它吧!
教师拿出6片筹码,请幼儿分成两份,并将结果记录在白纸上,请5名先完成的幼儿上前分别摆一组分合式(筹码与数字一起)。
集体讨论:怎样将这5组分合式按规律摆放? 其中6是总数,分合号下面的两个数是部分数。
6和1比,谁大?6和5比,谁大?6和2比,谁大?6和4比,谁大?6和3比,谁大? 小结:在一个分合式中,总数大于任何一个部分数。
3、尝试探索7的分解、组合。
引导幼儿操作“双色筹码”,尝试探索7的分解、组合。在摆分合式时,请幼儿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和记录,并相互价差。
三、游戏活动。
手指游戏“找部分数”。先确定总数是几(2、3、4、5、6、7中的任意一个数),如“7”,教师一边说出一个部分数“3”,一边竖起3根手指表示,幼儿立即说出另一个部分数“4”,并用4根手指表示。教师和幼儿同时说:“7可以分成3和4,很 4合起来就是7。”边说边用手指表示。
四、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雪花片、筹码摆放,进行“7”的分解、组合并记录下来,进一步体验总数大于部分数,部分数小于总数。
第二组:用画点子的方式操作7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并按规律排序,体验每个数的分合式数量比总数少1。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5册第19页的活动。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幼儿展示自己按规律排好的7以内各数的分合式,集体点数各数的分合式有几组并小结:每个数的分合式数量比它本身少1。
活动名称:
6、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并通过操作列出6、7的各种加法算式。
2、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算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3、能积极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双色筹码”;
6、7的数字卡、分合式;“+”、“=”符号卡;蝴蝶的贴绒教具若干。
2、学具准备:算式图若干;彩笔、圆点算式卡;两种颜色的珠子若干;写有6、7加法算式的青蛙图片若干;小盒2个。
3、《操作册》第5册第21-22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持任一张1-10的数卡走线,教师举起一张数卡如5,它的相邻数朋友(即持数卡4和6的幼儿)向圈中跳一步再回到线上。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操作活动。
幼儿用“筹码”自己摆出6和7的几种分解、组合式,教师将6、7的分合式贴在黑板上。
三、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教师和幼儿站在座位旁边,张开双手学蝴蝶飞,边做动作边念古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6的加法。教师口述:这里有2只蝴蝶,又飞来了4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呢?请幼儿选择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再写出算式“2+4=6”。
请幼儿拿出“加法、减法板”,将2的蓝色定规放在加法、减法板上,再将4的红色定规依次放在后面的格子中,最后指出所对的数字6,得出“2+4=6”。
2、提供6的其他几种加法算式情境图,请幼儿列式用“加法、减法板”将算式计算出结果。
四、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水果和蔬菜的算式图来填7的几种加法算式。
第二组:做圆点算式,联系6的加法。
第三组:用两种颜色的珠子凑6或凑7,并口述加法算式。
五、游戏活动。
游戏“青蛙跳水”。场地上画两个圈(代表池塘),中间分别写有数字6和7,幼儿每人取一张青蛙图片,算出上面加法算式的答案,并在场地上扮作青蛙,跳入正确的圈中。
六、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
6、7的减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学习6、7的减法。
2、提高幼儿理解和运算能力,进一步了解减法的含义。
3、积极参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1-7的数字卡及“-、=”运算符号卡;情境图。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6、7减法算式若干;摇奖箱(纸盒)1个;6个纸盒装饰成青蛙状;小蝌蚪(每个上面写着一道6、7的减法算式)若干;圆点卡若干;骰子、记录纸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23-24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单和双。幼儿在线上走,教师举起一张数卡,如果是单数,全体幼儿跳着向前走;如果是双数,则马上蹲下来。
二、集体活动。
1、出示情境图。
创设情境:瓶子兄弟共7个,聚在一起排排坐。忽然听见一声响,哐当掉下了两个。请幼儿根据情境图列算式,想想是用加法计算还是用减法计算。
教师拿出“加法、减法板”,从左到右数到7格,用手压住7的边线,用2的蓝色定规从7的边线开始超前摆,再数剩下几个空格,就是结果“7-2=5”。
2、出示7以内的减法算式请幼儿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幼儿两人一组玩“掷骰子”的游戏。两人各执一个骰子,任意掷,看面朝上分别是几和几再比较大小,用大数减小数,说出答案并写出减法算式。
第二组:用圆点卡练习7的减法,先在7个点子卡中用笔依次划去1-6个圆点,再写出算式。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24页的活动。
四、游戏活动。
1、小蝌蚪找妈妈。场地上放着6只“青蛙”,肚皮上分别写着1-6的数字,教师和幼儿念儿歌“小蝌蚪找妈妈,找到妈妈亲亲它,快快找,快快算,我是聪明的小娃娃。”幼儿念完儿歌将手中所持蝌蚪的纸卡上的减法算式算出来,并放到写有相同数字的青蛙盒中。
2、积分游戏。幼儿从摇奖箱中抽算式,算对了可以取一个小圆片(积分牌),数量不同的积分牌可以换不同的小礼品,鼓励幼儿多算,算准。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复习6、7的加法、减法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复习6、7的加法、减法。
2、加深对加法、减法意义的感知和了解,在操作中提高运算能力。
3、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鸡妈妈的头饰一个;数字卡片1-6;加法、减法算式题卡若干。
2、学具准备:写有6、7加法、减法算式的大鸡蛋若干;雪花片若干;铅笔、白纸。
3、《操作册》第5册第25-26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数字碰球。教师先确定一个总数,例如6,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X老师,告诉你,你的1球碰5球。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再请个别幼儿起来问,其他幼儿回答。
二、游戏活动。
1、游戏“母鸡下蛋”。教师站在蒙氏线里面的圆心处扮演鸡妈妈,幼儿站在蒙氏线上当鸡宝宝,鸡宝宝的手中拿一个写着算式的“大鸡蛋”,鸡妈妈任意出示数字1-6,鸡宝宝根据鸡蛋上算式的答案跑向鸡妈妈身边成为鸡妈妈下的蛋。
2、游戏“抢算、抢答”。将全班幼儿分为四组,教师出示6、7的加法、减法算式若干,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哪一小组幼儿能最先回答完所有问题为胜。在计算过程中,允许幼儿操作学具和实物。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幼儿根据提供的7以内加法、减法算式题卡,操作学具或口算出得数。
第二组:两名幼儿各抓取一定数量7个以内的雪花片,将数量记录在纸上,再用大数减小数,算出结果。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25页的活动。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名称:
8、9的分解、组合 活动目标:
1、经历将数量为8、9的物品分成两份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进一步感受总数与部分数及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
2、学具准备:“双色筹码”;“数字卡片 分合号”;纸、笔;纽扣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27-28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数字碰球。教师先确定一个总数,例如8,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X老师,告诉你,你的1球碰7球。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就是8。”再请个别幼儿起来问,其他幼儿回答。
二、集体活动。
1、探索8的分解、组合。
创设情境:小兔子们正在玩闯关游戏,它们每人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只有每两个数字合起来是8,才能过关。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吧。
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记录分解结果。
2、先请分成1和7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教师将幼儿的托盘转动方向,让原先的结果变成7和1后,请此种分法的幼儿举手示意。再将这两种分法的结果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1和7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的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再分别请将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分的过程和结果,并让其他幼儿找出与这两种分法相同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即6和2与5和3。师幼共同小结:两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4、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4和4。带领幼儿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组合。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双色筹码”按规律展示数字8的7中分解过程,边摆边说当一边部分数多1时,另一边部分数就少1,摆完后按规律记录下来。
第二组:用“双色筹码”探索9的分解、组合并记录。
第三组:用纽扣按规律展示出数字9的8种分解过程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幼儿讲述自己对8和9进行分解组合时用的方法,以及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名称:
8、9的加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操作,学习8、9的加法运算。
2、激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3、能主动参加活动,保持愉快情绪学习数学。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9以内加法算式题卡。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数字卡片;“+”、“=”符号卡;印有8、9的实物运算卡、运算图若干;彩笔、纸等若干;豆豆卡片若干;分别贴有数字8、9的小筐2个。
3、《操作册》第5册第29-30页。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复习8、9的组成。
二、集体活动。
1、情境表演。
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间到了,教室里已经来了7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大家互相问好。提问:“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用加法还是用减法来计算?” 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7+1=8”。
2、出示9以内加法算式题卡,请幼儿操作“加法、减法板”计算。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用实物运算卡来联系8、9的加法运算。
第二组:做连线游戏,将运算图与正确答案连线。
第三组:画图做8、9的加法算式。
四、游戏活动。
1、游戏“蚂蚁搬豆”。地上放着许多豆豆,旁边放着写有数字8、9的2个筐,幼儿去捡,看上面的算式算出答案并放入相应的筐中,看谁捡得又多又对。
2、听儿歌,画实物组合图。教师念儿歌,要求用红笔画苹果,黄笔画梨,看谁先画出8的7种加法算式。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活动:
9、10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10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10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10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10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
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jy135幼儿教育 www.xiexiebang.com)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运用多种形式来让幼儿练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使用“添上”、“合起来”、“一共”、“拿走”、“去掉”、“还剩”等关键词,让幼儿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体验成功感,从而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蒙氏数学》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第41-42页。
3.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2.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
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就获得胜利。3.分组活动
第一组:完成《操作册》P41的操作。
第二组:玩“采花”游戏。幼儿各自到听课老师处采花(听课老师手上拿着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举起了,让有过来才。幼儿算对了就把花送个幼儿。
第三组:玩“小超市”游戏。幼儿2-4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其他组员将小玩具上的算式题答案算出来,如果手上“钱币”的数字与小玩具上算式题的答案一样,就可以从“售货员”手上将小玩具“买”走。
4.师作一个小结。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收拾物品,并肯定在游戏和分组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5册第42页的活动。
(2)在数学区投放扑克牌,让幼儿玩“凑10点”的游戏。数学.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数学.家庭延伸
(1)完成《作业纸》第5册第81-84页的活动。
(2)家长和孩子共同玩“打保龄球”的游戏。如爸爸说:“爸爸打倒了几个球,宝宝打倒了几个球,一共打倒了几个球?”
(3)请家长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让孩子进行加减法运算。如妈妈说:“妈妈今天买了10个桔子,宝宝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桔子呢?”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 李顺英 2013.11(在本班上)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3.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蒙氏数学《认识多边形》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图形的兴趣。
2、观察和比较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有观察、辨别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挂图“美丽的窗户”
2、学具准备::“多边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笔若干。用彩纸剪成五边形至十边形卡片(做成伞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纸样。
3、《操作册》P45——46页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小动物们的房屋装修好了,只乘下窗户没有刷上彩色油漆,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看看小动物们家里的窗户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3、给每个窗户涂上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边形。
4、讨论说说在生活动中见过哪些边形的物体如密蜂的蜂房是正六边形的,伞面是八边表的。
5、操作活动。
幼儿拿学具“多边形”,触摸多边形,感知多边形的基本特征。与多边形卡对应摆放,加深地多边形的认识。
蒙氏数学活动:《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本特征,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过程:
设成一样相等的四份? 幼儿操作。
1、展示幼儿操 作结果。一分、摆一 摆、合一合)你们是怎么分的,分成了什么形状? 请你用分好的一个图形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比,那个大 那现在把分好的四个图形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比一 比,哪个大? 现在请你用分好的图形,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2、你用原来的正方形分成了什么形状,摆成了什么图案?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把摆好的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 方形比,谁大? 幼儿操作,比较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 幼儿操作比较,回答问 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3、再次感知正 方形的面积 守恒 :
1、请你把正方形任意分成四 份,摆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2、你摆的是什么图案,合回去和原来的正方形一样大吗?
4、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哪个 形状做游戏了啊?
5、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发现了 一个小秘密,不知到你们发 现了没有?
6、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份,合 回去之后,和原来比,它怎
1、回答问题
2、总结规律 展示幼儿操 作结果。
活动延伸 我们把正方形分成四分合回去和原来是一样大的,那分 成五份呢,那分成六份还是 那我们下次活动的时候可以试一试,到底一样不一样?
蒙氏数学: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目标:帮助宝宝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学会区分它们。
准备:用于制作正方体、长方体模型的纸质材料各两份,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各一块胶水一瓶。
方法:
1.先请宝宝观察两块积木,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告诉宝宝两块积木分别是正方体和长方体。
2.再请宝宝观察两张制作模型的纸质材料,让宝宝讲述异同(正方体的材料纸上是6个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的材料纸上有3对两两相同的长方形,合起来也是6个方形)。
3.为宝宝介绍并示范制作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的方法,请宝宝跟着做,折叠粘贴好后,请宝宝分别说出两个模型的名称。
指导:在形体感知活动中一定要让宝宝反复地操作与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不同以及某形体的特征,此活动可以发展宝宝的空间知觉。
蒙氏箴言:感觉材料是物化的抽象观念系统,是基础的数学知识系统。(马利亚•蒙台梭利)
认识几何图形:指导宝宝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名称,井学会在练习和平时的生活中加以辨别,从而形成空间概念。认识几何图形还有助于宝宝对数的理解,促进宝宝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合活动:认识左右 设计意图:
有一天,班上有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我转个身,为什么右边改变了给位置?”这促使我分析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发现幼儿已有初步的左右意识。他们能感知到自己是用右手画画,用右手拿筷子
等等,然而当我们老师在做镜面示范的时候,孩子们老是不能理解,有的时候,老师靠说未必说得清楚,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我设计了以游戏为主的整个活动方案。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让幼儿体验到镜面的左右是相对来说的。活动目标:
1、尝试正确区分左手和右手,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手势图片、纸板箱7只 红蓝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找自己身上的左右。(1)说说自己身上左和右的部位。(2)热身游戏“我说你做”
游戏的名字就叫“我说你做”,怎么玩呢?就是我说什么,你做什么!你要听清楚指令,分清左右,做对动作,准备好了吗?
二、游戏 :看手势图,猜左右手
出示ppt,师:请看大屏幕!看游戏的名字叫什么?“游戏,看图猜左右手”怎么玩呢?
1、介绍游戏规则
规则1:当我点出一张图时,请你们快速仔细地看看,这个手势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如果你觉得是左手,就请站到你左边的蓝线上,如果你觉得是右手,就请你站到你右边的红线上,并做出与图片一样的手势。规则2:当我说开始,你们才能够选择。我说54321,说到1的时候,你必须站到线上了,并且不能再改动,否则就算输,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规则3:如果猜对了,你可以带上一个圈,如果猜对的是右手做出的手势在你的右手上戴红圈,如果猜对的是左手做出的手势在你的左手上戴蓝圈。2.复述规则。
3.幼儿游戏:
(一)手掌图示
指导要点:(1)让幼儿感受是手心向外还是手背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不泄气,再接再励。
总结:要看清楚手心还是手背的方向,而且还要跟图片做的一模一样。幼儿游戏:
(二)手指图示
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观察大拇指、小拇指的方向
(2)关注幼儿左右手套圈的正确性
总结:除了要看清楚是手心还是手背,还要看清楚大拇指的方向二 4.比比谁获得的圈多。师:看看今天你获得了几个圈?
三、隔箱猜左右手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箱子是干什么的呢?
教师出示学具介绍玩法:请幼儿到前面与老师师范玩,并换角色
数学活动:认识货币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5册第57—60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念儿歌边走线。2.集体活动。(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用的书和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1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拿1张5元、1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玩取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名幼儿说出钱数,另一名幼儿要准确地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涂出相应币值,如面包3元,在图中涂3个1元的硬币。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中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1、能看图写分合式并根据各分合式列出加法、减法算式,尝试创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2、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口述创编应用题。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
1、会玩碰球分合游戏。
2、多媒体课件ppt。
3、作业纸。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游戏。
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分合。
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十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答:“曹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1和9合起来就是10。” 分四组开火车,比赛说7的分合式。(全对的一组奖励小红旗一个)
二、游戏活动,看图列式,学习编加法应用题。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张图片,谁愿意图片上的事情说给小朋友听。幼儿观察,好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几个红色的笑脸,有几个灰色的笑脸呢?(幼儿数数)
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道计算题来表示呢?那么5和3代表什么?“+”代表什么? “=”又代表什么? 游戏一:“采蘑菇”。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片蘑菇林,今天有三只可爱的小白兔要来这里采蘑菇,可是这里的蘑菇有点特别,你发现了吗?蘑菇上有什么? 幼:蘑菇上有算式。
师:“是的,想要将蘑菇带回去,就要做上面的算式,做对了小白兔才能将蘑菇带走。所以现在就是你们帮助小白兔的时候了,谁先来试试?”出示第一只小白兔“10”,幼儿尝试计算找出是“10”的蘑菇。好,我们一起来看看“8+2”是不是等于“10”,你们看答对了吗?出示雪花片进行验证。方法同上,依次计算找出剩下的。
游戏
二、游戏三:“给小鱼找家”、“小松树”。
游戏方式同上,分别通过计算,找到三条小鱼、三棵松树的家。
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请小朋友想一想、编一编。今天老师将你们分成4组,在游戏过程中答对的小组老师就奖励一面小红旗,看看最后哪一小组的红旗多,哪一小组就获胜。准备好了吗?
老师也有要求,为了公平比赛,小朋友在有答案后就举手,不要将答案说出来。
第一关:如图:看着图片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应用题,并列出算式。(幼儿创编应用题结束后,每组派一位幼儿写算式,回答正确,奖励一面红旗)
幼:草地上原来有6只小猫,又来了2只小猫,草地上现在有几只小猫?“6+2=8” 看图尝试仿编海豚、蝴蝶、小白兔的应用题。(游戏过程同上)
三、看图列算式,学习创编减法应用题。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张图片,(通过观察)谁愿意将自己在图片上看到的事情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呢?(幼儿尝试说自己看到的)
师:本来有8只蜻蜓,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蜻蜓了呢?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道计算题来表示呢?那么8和2代表什么?“-”代表什么? “=”又代表什么? 幼儿尝试列算式,“8-2=6”。
游戏一:通过计算算式,找出在叫的小狗。幼儿尝试计算。
教师请两位小朋友通过数雪花插片来验证是否正确,看看是否是“6”。
游戏二:小蚂蚁今天过生日,它要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蛋糕,你们观察一下,谁是蚂蚁的好朋友呢? 幼儿通过计算,找出蚂蚁的好朋友。(同上用实物进行验证)
创编减法应用题,游戏方法同加法应用题创编一样,分成四组进行比赛。幼儿先通过观察图片创编减法应用题。(幼儿创编应用题结束后,每组派一位幼儿写算式,回答正确,奖励一面红旗。前面游戏相加起来红旗多的一组小朋友获胜,每人奖励两面红旗。)
四、加深难度,幼儿创编应用题。
幼儿按照图片,进行创编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现在可以开始写作业了,写完后让你的父母检查一下。
第三篇:蒙氏阅读大班
诗歌名称:《小池塘》
诗歌内容:小池塘,抱月亮,鱼儿睡在蓝天上。
小青蛙,抬头望,乐得呱呱把歌唱。
风儿吹,水儿荡,摇得月亮轻轻晃。
教学目标:孩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巩固认识小动物和植物。
诗歌名称:《手指数数》
诗歌内容:小棍一,敲敲敲。剪刀二,剪剪剪。
小叉三,叉叉叉。菜刀四,切切切。
小手五,拍拍拍。电话六,喂喂喂。
镊子七,捏捏捏。手枪八,啪啪啪。
钩子九,钩钩钩。拳头十,当当当。教学目标:孩子喜欢朗诵诗歌,并且边朗诵边做动作。
诗歌名称:《玩》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事物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喜欢阅读诗歌并能感受诗歌带来的幽默。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玩、牙齿、牙刷、蜜蜂、公园、积木、电脑。诗歌内容:早上醒来,泡沫玩牙齿,牙齿玩牙刷,风儿玩花朵,花朵玩蜜蜂。
下午去公园,云朵玩太阳,太阳玩影子,鱼儿玩波浪,波浪玩皮艇。
晚上回家,地板玩积木,积木玩娃娃,网络玩电脑,电脑玩爸爸。家庭延伸:家长与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说说一天所做的事情,如:刷刷牙啊刷刷牙,刷了牙呀洗洗脸,洗洗脸啊洗洗脸,洗了脸呀穿衣服。。。诗歌名称:《玩》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想像,能够表达出相关联事物的关系。
2、了解诗歌句式,尝试用“A玩B,B玩C”的句式进行诗歌仿编。
3、认读重点字词:玩、牙齿、牙刷、蜜蜂、公园、积木、电脑。诗歌内容:早上醒来,泡沫玩牙齿,牙齿玩牙刷,风儿玩花朵,花朵玩蜜蜂。
下午去公园,云朵玩太阳,太阳玩影子,鱼儿玩波浪,波浪玩皮艇。
晚上回家,地板玩积木,积木玩娃娃,网络玩电脑,电脑玩爸爸。家庭延伸: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生活中有相关联系的物品,并模仿诗歌中的句式 创编。
诗歌名称:《喜欢》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活泼、欢快的情绪,喜欢朗诵诗歌。
2、学习、理解诗歌中动词的含义。
3、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
4、初步接触重点字词:喜欢、乌龟、沙滩、爬、飘、翻。诗歌内容:乌龟喜欢在沙滩上爬来爬去,鱼儿喜欢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小鸟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小马喜欢在草原上跑来跑去,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白云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我最喜欢把这本书翻来翻去。
家庭延伸: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与家人分享快乐。
诗歌名称:《喜欢》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句卡摆出诗歌,并准确朗读。
2、了解诗歌句式,能将自己的画用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4、认读重点字词:喜欢、乌龟、沙滩、爬、飘、翻。诗歌内容:乌龟喜欢在沙滩上爬来爬去,鱼儿喜欢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小鸟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小马喜欢在草原上跑来跑去,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白云喜欢在蓝天上飘来飘去,我最喜欢把这本书翻来翻去。
家庭延伸:
1、家长辅导孩子在书写册上书写第7-8页的汉字。
2、家长与孩子一起创编诗歌,并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本《喜欢》的小书
故事名称:《打不开的门》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画面,根据人物神态猜想故事内容,并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
法。
2、能把图片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故事内容:从前,有个小王子住在一座宫殿里。宫殿里有一扇小门,上面有一个拉
手,小王子怎么拉都拉不开。王子找来仆人一起拉,拉不开。仆人找来哨
兵一起拉,拉不开。哨兵找来队长一起拉,还是拉不开。队长吹响了哨
子,跑来许多士兵一起拉,门的拉手拉断了,还是拉不开。谁都打不开
这扇门,只有请最最聪明的人来开了。最最聪明的人把门研究了半天,说
这是一扇打不开的门。仆人的孩子跑来,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告
诉他,这扇门打不开了。孩子说:“怎么会呢?昨天我还开过呢!”
他走到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家庭延伸:幼儿和家庭成员分角色表演故事。故事名称:《打不开的门》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故事,能感受故事的特点,有欣赏美、感受美的情感。
2、能够有表情地表演故事内容。
3、能将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会逆向思维。
故事内容:从前,有个小王子住在一座宫殿里。宫殿里有一扇小门,上面有一个拉
手,小王子怎么拉都拉不开。王子找来仆人一起拉,拉不开。仆人找来哨 兵一起拉,拉不开。哨兵找来队长一起拉,还是拉不开。队长吹响了哨
子,跑来许多士兵一起拉,门的拉手拉断了,还是拉不开。谁都打不开
这扇门,只有请最最聪明的人来开了。最最聪明的人把门研究了半天,说
这是一扇打不开的门。仆人的孩子跑来,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告
诉他,这扇门打不开了。孩子说:“怎么会呢?昨天我还开过呢!”
他走到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诗歌名称:《雨点儿》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诗歌,能够看图理解诗歌内容,感受“雨趣”。
2、大胆想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读重点字词:画画、菊花、游戏、滑梯、游泳、挤。诗歌内容:雨点儿会画画,在干干的地上,画一朵朵菊花。
雨点儿爱游戏,在宽宽的树叶上,打着转儿滑滑梯。
雨点儿想游泳,跑到小河里,挤来挤去好欢喜。家庭延伸:
1、请家长在雨天和孩子一起外出观赏雨景。
2、家长可做一套与诗歌内容一样的小句卡,与孩子一起摆放朗读。
诗歌名称:《风在哪里》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能够用连贯的语句表达画面内容。
2、能用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哪里、花朵、轻轻、晃、身边。诗歌内容:风在哪里?树叶翩翩起舞,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朵频频点头,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小草轻轻晃动,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延伸:
1、家长指导孩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制作卡片:我找到的风。
2、家长与孩子一起玩风车、放风筝。
诗歌名称:《风在哪里》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朗读和表演诗歌,感受其中乐趣。
2、根据自己的想象防编诗歌。
3、认读重点字词:哪里、花朵、轻轻、晃、身边。
诗歌内容:风在哪里?树叶翩翩起舞,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朵频频点头,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小草轻轻晃动,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延伸:孩子和家长一起防编诗歌。诗歌名称:《会走路的小松鼠》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韵律,体验诗歌的情趣。
2、对诗歌文字感兴趣,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了解小鹿外形特征,理解小树所指。
4、认读重点字词:松树、淘气、小鹿、摇、走路。诗歌内容:看那只淘气的小鹿,头上长着两棵小树。
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小鹿走两步。快看,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家庭延伸:家长带孩子去动物园时,可以观察鹿角的特征,让孩子观察鹿角还长的像什么。诗歌名称:《汽
水》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事物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大胆想像,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读重点字词:透明、汽水、气泡、海洋、浮、喝、吐 诗歌内容:透明的汽水瓶里,住着一条小鱼吗?
我摇一摇瓶子,就有气泡浮起。
汽水是小鱼的海洋吗?我把汽水喝下去。
小鱼在我的肚子里,吐着气泡在做游戏。
家庭延伸:
1、当孩子喝汽水时,请他发挥充分想象,说说看,汽水受到震动冒泡时,像哪些事物 的情景。
2、告诉孩子,虽然汽水有趣又好喝,可是也不能多喝。因为汽水里各种漂亮的颜色,其
实是对身体有害的色素等等 故事名称:《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活动目标: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并能表演故事中鳄鱼与牙医的对话。故事内容:鳄鱼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牙医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鳄鱼想:我一定得去吗?
牙医想:我一定得去吗?
鳄鱼想:我好害怕!
牙医想:我好害怕!
鳄鱼说:“我一定要勇敢!”
牙医说:“我一定要勇敢!”
鳄鱼想:不用太久……
牙医想:不用太久……
鳄鱼说:“谢谢您啦!明年再见!”
牙医说:“谢谢您啦!明年再见!”
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牙医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故事名称:《野猫的城市》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结合自己的感受观察画面并猜测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2、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与对白。
3、乐意用连贯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城市的认识。故事内容: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森林里的动物们让野猫告诉
他们,城市是什么样的?
野猫让斑马躺在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
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
野猫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觉得受不
了,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站到奶牛的身旁。它告诉动物们,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种
地图,就像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
野猫用手指在奶牛身上划来划去。奶牛忍不住了,呵呵地笑着躲
开,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
里的爸爸,都喜欢坐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
野猫让河马张开嘴巴当抽水马桶,他自己坐在上面,又拉开老鼠
的两只手,装出读报纸的样子。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看得目瞪口呆。老鼠说:“看来城市是个没羞的地方。”
一辆城里来的汽车开进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
远地望着他们,想:“城市真的像野猫讲的那样吗?” 家庭延伸: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制作“我们的城市”地图,激发幼儿爱家
乡的情感。
故事名称:《野猫的城市》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乐意积极地表达自己对城市的认识,并用绘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2、逐步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故事内容: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森林里的动物们让野猫告诉
他们,城市是什么样的?
野猫让斑马躺在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
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
野猫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觉得受不
了,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站到奶牛的身旁。它告诉动物们,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种
地图,就像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
野猫用手指在奶牛身上划来划去。奶牛忍不住了,呵呵地笑着躲
开,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
里的爸爸,都喜欢坐在抽水马桶上看报纸。”
野猫让河马张开嘴巴当抽水马桶,他自己坐在上面,又拉开老鼠
的两只手,装出读报纸的样子。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看得目瞪口呆。老鼠说:“看来城市是个没羞的地方。”
一辆城里来的汽车开进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
远地望着他们,想:“城市真的像野猫讲的那样吗?” 家庭延伸:请家长带孩子利用双休日进行“我们的城市一日游”,帮助孩子
加深对城市的认识。诗歌名称:《分糖果》
活动目标:
1、能够独立阅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快乐。
2、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
述分享的快乐。
3、认读重点字词:糖果、盒、剥、大家、许多。诗歌内容:我有一个糖果盒,里面糖果真是多。
剥一粒糖放嘴里,我一个人很快乐。
我把糖果分大家,快乐变成了许多。
家庭延伸:家长帮孩子把玩具、图书等东西寄给灾区的小朋友,与他们 分享幸福和快乐。诗歌名称:《梦》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共同阅读,感受诗歌中美好宁静的意境。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反映的事物之间的简单规律。
3、认读重点字词:醒、冬天。诗歌内容:太阳睡着了,月亮就醒了。
冬天睡着了,春天就醒了。
我睡着了,梦儿就醒了。
家庭延伸:家长引导孩子多关注生活中相关事物的联系及规律。诗歌名称:《哈哈镜》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表演诗歌的内容。
2、能和伙伴配合进行反义。
3、认读重点字词:镜子、扁、短、弯、直、有趣。诗歌内容:圆圆的小池塘,像一面亮亮的镜子。
调皮的风娃娃跑来瞧一瞧:咦?
圆的变扁了,扁的变圆了,长的变短了,短的变长了。
弯的变直了,直的变弯了。
小池塘成了有趣的哈哈镜!家庭延伸:创编故事《池塘边的故事》家长记录下来,孩子带到幼儿园和小 朋友交流。诗歌名称:《玩一玩》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诗歌,能用问答的形式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中生动、直接的语言所描述的情感,知道和好朋友
之间要友好相处。
3、认读重点字词:昨天、吵架、今天、明天。诗歌内容:昨天,我们玩了什么,不记得了。
玩一玩,就吵架了。
今天,我们怎么玩?不知道呀。
很想玩,不好意思。
明天,我们怎么办?一起玩吧!
玩一玩,就和好了!故事名称:《露水面包》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独立阅读。
2、感受故事中的意境,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3、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劳动的热爱。
故事内容:丁丁不爱吃饭,每次总是吃得很少。有一次,爸爸问丁丁:
“你想吃露水面包吗”?“我想!”丁丁说。
“好!早晨葡萄园里有露水时,爸爸就给你做。”爸爸说。
第二天早晨,爸爸带丁丁来到葡萄园。“露水面包呢?”
丁丁问爸爸。“等一等,太阳出来就给你做。这是你的铲子,我们先干活吧!”爸爸说完,就把面包放在草丛边,然后两
人开始干活。
爸爸翻地,丁丁也翻地;爸爸拔草,丁丁也拔草;爸爸扎葡萄 架,丁丁也扎葡萄架。
“可以吃早餐啦!”爸爸说。丁丁大口大口地咬着面包,说:
“露水面包真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
是呀,沾满露水的面包真好吃!
家庭延伸:
1、晨间散步,引导幼儿寻找露水;吃早餐时,让幼儿观察装
馒头的袋子有水珠。
2、开展“我是爸妈的好帮手”的活动,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 家务,并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放在展览区里进行评比。诗歌名称:《亲亲晚安》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的意境美,感受温馨、宁静的气氛。
2、能用多种感官发现事物的明显特点,并用恰当的叠词表达。
3、认读重点字词:晚安、月光、溜、痒痒的、暖暖的、嘴唇。诗歌内容:爸爸,亲亲晚安,妈妈,亲亲晚安。
月光从窗户溜进来,痒痒的,像爸爸的胡子,暖暖的,像妈妈的嘴唇。
月亮也想跟宝宝亲亲晚安!
家庭延伸:
1、睡觉前让爸爸妈妈亲亲孩子,感受一种甜蜜的氛围。
2、在生活中更广泛地寻找不同的物品,尝试用叠词来形容。诗歌名称:《味道》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对阅读文字感兴趣。
2、能将诗歌中的书面语言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体会
自己爱妈妈,妈妈爱自己的情感。
3、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对味道的感受,能模仿诗歌的句式创编
3、认读重点字词:味道、橘子、酸酸的、流泪、甜甜的、辣 辣的、摔跤、咸咸的。
诗歌内容:橘子酸酸的,流泪后鼻子也酸酸的。
蜜糖甜甜的,妈妈的吻也甜甜的。
辣椒辣辣的,摔跤后屁股也辣辣的。
食盐咸咸的,我病了,妈妈的泪水也咸咸的。
家庭延伸:
1、家长和孩子一起创编诗歌,将诗歌的内容做成小书,并让
孩子在书的封面学写书名。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提供体会生活味道的机会,丰富
孩子的不同感受。诗歌名称:《照片》
活动目标:
1、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
2、理解诗歌的内容,懂得诗歌中比喻的含义。
3、学用诗歌中的句式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照片、中间、开放、一棵、果实、挂。诗歌内容:爸爸是一片绿叶,妈妈是一片绿叶,我像花朵一样,在绿叶中间开放。
爸爸是一棵树,妈妈是一棵树,我像果实一样,挂在两条树枝上。
家庭延伸:制作“家庭树”,与家人将自己的愿望和祝福表现在家庭树上。诗歌名称:《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感受快乐的感染性。
2、学习诗歌的结构,能用“。。快乐。。也快乐”的句
式进行仿编。
3、认读重点字词:快乐、小鸟、老师、目光。
诗歌内容:小鱼在大河里游呀游,游得真快乐,小鱼快乐大河也快乐。小鸟在大树上唱呀唱,唱得真快乐,小鸟快乐大树也快乐。
宝宝在老师的目光里跑呀跑,跑得真快乐,宝宝快乐老师也
快乐。
第四篇:大班蒙氏《玩》
大班蒙氏《玩》
大班蒙氏《玩》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事物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喜欢阅读诗歌并能感受诗歌带来的幽默。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玩、牙齿、牙刷、蜂蜜、公园、积木、电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各种玩的经验
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打字卡:诗歌读书本人手一册、背景图(早晨、中午、晚上)
环境准备:在活动室粘贴早晨、中午、晚上的背景图,引发幼儿想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有互相问候,走线啊,线上活动。(或采用默想、听音乐等其他形式)
线上活动建议:指令接龙。幼儿以一天的生活实践魏内容说指令,然后向其他幼儿发出指令,比如,第一位小朋友的指令是:刷刷牙啊,刷刷牙,刷刷牙呀洗洗脸。第二位小朋友就要接着说:洗洗脸呀,洗洗脸,洗了脸呀拍拍球。。。以此类推,每人都要边说指令边做动作。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出示三张背景图,分别为造成、中午、晚上。引导幼儿讲述一天的生活。
(1)小朋友每天早晨起来做了哪些事情?(2)下午在幼儿园会做些什么?星期
六、星期天大人们带我们去哪里玩?
(3)晚上回家会做些什么事情?
三、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诗歌绿茵带,幼儿看书划指跟读。
2、教师让幼儿分组朗读,如:一组读前半部分,或男女幼儿分组读。
四、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手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动延伸:
1、将挂图和子卡防止在语言区里,幼儿可以自由欣赏、讲述。
2、幼儿完成诗歌读本第7页的前书写练习“漂亮的伞”。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魏书写做准备。
3、家庭延伸: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划读十二个《玩》。
第五篇:大班蒙氏数学
大班蒙氏数学:
8、9的分解与组合活动目标:
1、了解8、9的集合体,学习8、9的分解与组合。
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分解与组合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摇摇乐、瓶盖、石子、纽扣、万能棋、房子试的记录卡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7以内数字的分解与组合。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复习7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师:上周我们完了碰球游戏,现在我们玩一个合起来是7的碰球游戏。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的1球碰6球;1和6合成7)师:对、对、对,你的1球碰6球。(教师表换数字,游戏继续)
二幼儿分组自主探索8的分解组合,并记录。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了7以内数的分解组合,知道总数可以分成好几个组数的方法,这些本领你们都掌握了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房子宝宝8,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玩具,摇摇乐,瓶子里一边是红色的,一边是黄色的,里面装有8颗小石子,操作时,你们就摇一摇,然后,数数红色一边的有几颗,黄色一边有几颗。如:我现在摇一下,落在红色边的有3颗,黄色边的5颗,然后在记录卡上的红色方格中记录3,黄色的记录5.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按分区活动分成六组,动手操作并记录。
师:记录完之后,老师弹琴之后,把记录卡拿上来。
三、总结8的分解组合的规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是用什么方法分出来的?(教师记录)
(没有规律的记录卡)师:你们认真观察这张记录卡,它有什么规律?(交换位置)师:那这张呢,有什么规律?
师:两组数的交换,他们的总数是不是一样的?(递增递减)师:那这张呢,有什么规律?
师:这三种方法你们觉得用什么方法好?
四、运用所学的分解规律,迁移学习9.师:刚刚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现在我要考考你们,9可以分成几组,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分出9的分和式,看看9都有哪些分和式。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说9的所有分和式。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分出了9的分和式,知道9可以分成1和8,1和8合起来等于9。
师:现在我们玩9的碰球游戏,小朋友们认真听。
师:我的1球碰8球是几球,我的4球碰5球是几球?
教师总结: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
活动延伸
幼儿完成《操作册》第五册第31~32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