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过程
1.印象中的烟花。
(1)学生说说过节时放烟花的感受。(2)学生表演放烟花时的感受。2.图片中的烟花。
(1)欣赏有关烟花的作品(注意烟花的色彩、造型和变化等)。(2)师生共同欣赏作品。(3)教师小结。3.创作中的烟花。
(1)出示烟花的创作步骤。提问:怎样表现五彩的烟花?(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画出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主题:节日里的烟花。建议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画出自己对烟花的感受;内容可以是图案、主题性形象、连环故事和想象画等。
(5)作业讲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总评结合。
1(6)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能巧妙运用油画棒、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烟花的美;是否富有独特创意。
4.历史中的烟花。
收集有关烟花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
第二课
水彩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1)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水彩游戏》。2.观察范画,学习技法。
(1)出示范画,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来说说。(2)教师归纳:染、吹、淌、滴。
(3)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
2(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提出建议,作品讲评。
(1)提出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2)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5.本课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学生疑问。
(2)课后要求学生动手尝试其他玩法,和家人一起创作(还可以用作品布置装饰自己的房间)。
第三课
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第四课
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4.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5.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6.学生创作。(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
7.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第五课
粘贴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中的各类小动物。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2.知识竞赛。
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 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赏动物。
(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4.方法传授。
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
5.作业指导。
(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作品。
(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6.课外拓展。
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
第六课
船儿出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出示: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 2.欣赏范作。
(1)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5.回家作业。回家修改自己的船。第七课
“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交流特点。
(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
(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
2.作品分析。
(1)出示: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
(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4)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
(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4.回家作业。
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八课
各种各样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2.树的变化。
(1)出示: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3.欣赏范作。
(1)出示: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九课
卡通宝宝
教学目标:
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拟人手段,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卡通形象。难点: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1)播放当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3)教师小结,揭题:《卡通宝宝》。2.分析特点。
(1)出示可爱的卡通人物。提问:这些卡通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你觉得哪个最可爱?为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板书其中特点,并小结。3.设计形象。
(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宝宝,强调将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就会显得更可爱。
(2)师生共同欣赏其他卡通形象。4.学生创作。
(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可以用连续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卡通的多种形象。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5.评价作业。
(1)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2)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在班里举办一个卡通形象展览会。
第十课
信封纸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设计成纸偶。难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欣赏纸偶。
(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 2.设计制作。
(1)出示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
(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
3.学生创作。
(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师生互评。4.表演活动。(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2)小组上台配音表演纸偶故事。
第11课“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
(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 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4.课外拓展。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第十二课
纸拎袋
教学目标:
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
难点: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
(3)揭题。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2)出示: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5)拎带的制作: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
第十三课
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2.欣赏范画。
(1)出示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第十四课
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第十五课
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过程
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演示: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
(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揭示课题:《剪拉花》。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己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及装饰环境。(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及拉花的其他用途。
第十六课
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
(2)说说你见过的旗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3)说说这些彩旗的用途。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1)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
(2)教师范作,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3.分析特点,学做彩旗。
提问(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
(1)彩旗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2)旗面的形状特点是什么?(3)形状与用途有什么联系?
(4)旗面图案设计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4.交流讨论,创作表现。
(1)提问:彩旗的形状还可以有哪些变化?
(2)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绘画或拼贴)制作一面小彩旗。
(3)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点评布置。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把彩旗挂在吊绳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评,教师小结。(3)创作小队旗的小组,还可举行简单的升旗仪式。(4)整理场地,保存学生作品。6.课外拓展,探求新知。
(1)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小彩旗。
(2)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他国家的国旗图案等。(3)考证一下古代旗子的种类和作用。
第十七课
面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用课件播放藏戏或傩戏录像,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它叫什么?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面具》。2.感受体验。
(1)讨论: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播放面具课件。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重点指出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中范例。四人小组内交流: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自主探究。(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假如让你做一个面具,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小组交流:如何找准面具上眼睛的位置?(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合作,做有特色的纸面具。(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提示:做好后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面具戴在头上?建议参考教师范作的制作方法。
5.展示表演。
戴着自己做的面具与好朋友一起玩,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课后拓展。
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画一画。
第十八课
画画亲近的人
教学目标: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2)传授方法。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第十九课 夏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一般知识,认识冷暖色调的基本特征。
2.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讨论与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色调表现夏日的特点。
难点:抓住对夏日景色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日。教学过程
1.感受夏日。
(1)让学生听夏日的各种录音(或观看录像)。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夏日》。2.欣赏范画。(1)出示范画的课件,并提问: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这幅画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日的主题?
(2)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夏日的。(3)欣赏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3.表演夏日。
分组表演对夏日的感受,师生小结。4.学生创作。
(1)提供主题:我心目中的夏日。
(2)提出创作建议: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在作品的恰当位置或反面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出示一段本地夏日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夏日的感受。(2)讲评作业,提出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夏日的特点;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表达了一定的感受和心情;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3)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1)记录夏日的天气温度变化。
(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画几幅有关夏日的速写
第二篇:洪恩升级版第2册教案
Unit 5 Toys Lesson 1 Teaching aims: 1.会唱歌谣“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并能进行律动表演。2.掌握一些与幼儿经验相关的英文玩具名称。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1.Words: yo-yo, ball , doll, ballon , blocks, dinosaur 2.Chant: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Teaching aids: Stickers , MP4 , cards , 实物玩具 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 2.出示伦敦桥的异行图片,并带读:London bridge。T: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T把手去过头顶当作伦敦桥,边唱歌谣边边往下蹲。表示伦敦桥塌陷了。
3.播放光盘,让幼儿跟着音乐练习律动。4.Practice the chant.Step 2 Words teaching 1.T: Wow!I have so many toys here.Come on.Look, … Do you know what this is?出示玩具yo-yo, ball , doll, ballon , blocks, dinosaur。T把玩具分给八位小朋友,然后逐一请每位小朋友到前面,引导大家一期用英语说说这个玩具的名称。2.T教读单词。3.Game: Select and Say ①Show the cards and put them up on the board.②Put the toys into the big box.指着yo-yo的卡片说:A yo-yo。再指着箱子里的玩具说:Where is the yo-yo? 引导一位幼儿在箱子里找出溜溜球。
③变换口令,让不同的幼儿从箱子里找出玩具。4.跟着光盘读单词 Task Activity: 1.表演律动“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给家长看。
2.跟着光盘读单词两遍,并教爸爸妈妈一起说说家里玩具的英文名称。
Teaching Reflection:
Lesson 2 Teaching aims: 1.复习单词yo-yo, ball , doll, ballon , blocks, dinosaur 2..可以用I want …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愿。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句型:I want a + toys.Teaching aids: Cards , MP4 , box ,实物玩具 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 2.Let’s sing and dance.Sing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together.Step 2 Review 1.Show the cards , review the words: yo-yo, ball , doll, ballon , blocks, dinosaur.2.Game: Run to me Let the children make a circle.Put the toys in a line.让一名幼儿带上Teddy的头饰站在玩具前。T随意站在圈外任何地方,出示卡片“yo-yo”,这名幼儿要捡起溜溜球跑向老师。Step 3 Presentation 1.T: I have two gifts in my hands.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y are? Let’s guess…
2.T: Look!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 A yo-yo or a doll? S1: A yo-yo.T: You want a yo-yo.OK!Copy me.I want a yo-yo.Ss: I want a yo-yo.3.Game: I can do it.T边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边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当作“伦敦桥”,然后把玩具放在桥的一头,幼儿要钻过桥才可以拿到喜欢的玩具。T 请一名幼儿选出卡片并用“I want…”的句型表达自己想过去取玩具。Eg.Pick up “ballon”.He should say: I want a ballon.Then他从桥下爬过去取气球。
4.Teaching sentences in the same way.5.Watch and copy the sentences.Task Activity: 在家里会用I want…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aims: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aids: Cards , MP4 , box ,实物玩具 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 up Step 2 Review Step 3 Present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 Task Activity:
第三篇: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七彩飞虹湘版小学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课时安排一课时。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教学准备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七彩飞虹
设疑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湘版小学美术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课飞旋的纸条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并能进行装饰;学会在游戏活动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重点了解并制作会飞的纸条,并在交流活动中探索多种制作和飞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自然知识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小组活动交流成果引导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指导学生制作完毕后相互交流,并试飞。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交流制作经验、试飞并汇报小组活动成果。]自主活动,发现问题。
作品展示探究问题教师请一名制作较为成功的同学和一名制作不是很成功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飞旋的纸条。你觉得哪一个最漂亮?哪一个能飞起来,哪一个飞不起来,为什么?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学生观察不同的展示效果,并思考、交流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改进作品?差异比较,明确要求。
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看一看哪一个纸条制作的最漂亮,哪一个比较特别。师:小朋友!你能想画出更美丽更特别的制作方法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根据思维启发改进或者制作一个更有新意并且更漂亮的会飞旋的纸条。通过欣赏范图和谈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体验成功飞纸游戏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试飞自己制作的美丽的飞旋纸条。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学生自主飞纸活动,体验纸条制作成功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让纸条非起来吗?学生互评:1.谁的纸条描绘的最漂亮?2.谁的纸条飞的最漂亮?3.谁的纸条制作的和教材中的不4.一样,5.有创意?学生思考并课后交流。总结全课,拓展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三课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间特色玩具、幻灯片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从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民间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玩具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小组活动,一起看一看、玩一玩布老虎。(或其他民间玩具)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其他的民间玩具。学生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特点,并玩一玩。初步了解其他民间玩具。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并集中学生注意力。
赏玩具谈感受肥燕风筝。(出示幻灯片)产于北京,色彩鲜艳,造型简洁,而且左右对称,制作时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请小朋友说一说看了肥燕风筝后的感受。用什么材料做?最深的印象?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请学生先欣赏泥沽沽。泥沽沽。(出示幻灯片)产于河南,中间圆两头尖而细,可做各种动物的形象,尾部有小孔,用嘴吹可发出呜呜的叫声。欣赏泥沽沽玩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个玩具和肥燕风筝的异同点。
请学生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布老虎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而又有动感,头部纹样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作枕头使用。随机选派一名同学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如《武松打虎》。说一说布老虎的材料和寓意。
木马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云南昆明,可以在地上滚动,曾在民过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说出木马玩具的最大特点:可以滚动。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赏玩具谈感受蚂蚱玩具。(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在街上你见过这些蚂蚱玩具吗?除了这些蚂蚱你还见过什么动物也是用这些棕叶编织而成的呢?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成,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棕叶编织的艺人。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街上对棕叶编织的玩具的一些所见所闻。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总结交流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玩具你能思考并说出这些玩具的不同特点吗?(幻灯片)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觉得哪一个是最美丽的?哪一个又是形状最好看的?哪一个玩具最有意义?哪一个玩具你最喜欢?为什么?学生回答:
1、布老虎制作材料:各种各样的布。
2、泥沽沽制作材料:泥土。
3、木马制作材料:木头。
4、肥燕风筝制作材料:竹子和轻薄而
5、又牢固的纸张。
6、蚂蚱玩具制作材料:棕叶。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欣赏玩具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课外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小朋友,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多去看,多去问,多去思考,你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民间玩具,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乐趣的。提醒学生在课外的时候注意身边的民间玩具,如果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可以带回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外见过的好玩的民间玩具。做一个小玩具家,收集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己感觉有趣的民间玩具。鼓励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能积极了解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四课小小手
教学目标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范图等。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图片设疑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欣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欣赏范图手形游戏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看示范讲步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动动小脑想一想;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小手画一画;美丽神奇最重要。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的表现手形想象画。表现练习,开发思维。
总结评价教师把学生的作业有创意的展示在黑板上并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或者互评,大胆自由的发表见解。自评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五课月亮走我也走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教学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激发构思激发思维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欣赏感受拓展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自主表现穿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体验成功,改进不足。
教学后记
第六课蝶儿飞飞(简案)
教学目标:、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2、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3、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并进行游乐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设计蝴蝶外形并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
教学难点:设计一只新颖、色彩绚丽、能飞动的蝴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在美丽的花丛中,2.有许多可爱的蝴蝶,3.它们快乐的飞舞、你追我赶着做游戏,4.瞧,5.它们都飞到这里来做客了!”
拿出蝴蝶贴在黑板上;
让蝴蝶从室内飞过;
手拿蝴蝶晃动。
6.学生:感受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氛围。
7.师出示作品(纸蝴蝶):谁想和它们玩一玩?我们来比比看,8.哪只蝴蝶飞的最高!舞姿最优美!
9.学生: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0.教师小结:这些同11.学表现真好,12.老师把这些蝴蝶奖给你们!谁还想来?
a)可是老师做的蝴蝶不b)够呀,c)怎么办呢?
3.教师出示课题:蝶儿飞飞。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找特点
i.那么一只美丽的蝴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真实蝴蝶图片)
4.讲解外形:蝴蝶的外形要新颖,15.它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i.学生观看蝴蝶的外形,ii.并进行小组交流,iii.汇报观察结果。
6.讲解花纹:蝴蝶的花纹要美丽,17.颜色要漂亮,18.你们看!(播放并放大蝴蝶花纹的局部)
i.学生自由发言,ii.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9.讲解对称:
1、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叫做“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播放蝴蝶实物图片)
a)
2、比如蜻蜓就也是对称的小动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b)
3、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对称现象。
20.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1.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22.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23.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24.的制作方法。
三、加工蝴蝶:
.师:好吧!我们来动手试一试!每一小组都有很多材料。我用我的方法,2.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方法,3.注意外形的设计与颜色花纹的搭配!
4.师生用不同5.方法开始制作比赛。(配乐)
四、蝴蝶游戏:
.师:蝴蝶飞舞的样子最好看!怎样让我们做的蝴蝶飞起来,2.展示它的美丽呢?
3.学生大胆发言:用线拴着飞!用铁丝!让风吹------
4.师:好!同5.学们可以让你的蝴蝶飞起来,6.跳起来!(配乐)
7.现在请花儿姐姐来当裁判,8.(教师戴上花儿头饰)看看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动人!
9.师生共舞放音乐。
五、总结教学:
.师:今天老师感到很为难,2.因为“蝴蝶”(指3.学生)表现都很好,4.这些花朵奖给谁呢?只好请同5.学们帮忙了,6.你们认为今天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优美呢?
7.学生大胆自由发言,8.积极互评价。
9.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同10.学们完成的很好,11.都做出了美丽的蝴蝶!蝴蝶很美丽,希12.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它,13.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七课划划印印
教学目标1.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2.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3.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4.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设备、教学示范用具等。
教学重点刻画图形并学会简单的印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在刻画过程中用力轻重,色彩干湿的掌握;刻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范图引出课题教师多媒体出示刻印版画品,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些画是怎么画的呢?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区别?教师揭示课题。学生观察刻印版画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话:纸板用力画,印时轻轻压,刻痕多变化,看看像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观察感受示范刻印教师多媒体介绍刻印用具:各种纸张、硬笔、水粉颜料、夹子、画笔等。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各种纸张,体验纸张的不同感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刻印的方法。学生感受各种不同软硬的纸张的材质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感受。学生观看教师刻印师范过程。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加强刻印的直观感受。
尝试体验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刻印绘画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尝试体验用刻印的方法大胆表现各种事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体验,发现刻印的常见问题。
分析比较掌握技巧教师总结:(多媒体示范比较)1.刻印时硬笔的握笔姿势不同2.造成的不同3.结果的比较示范;4.刻印时颜料的干湿不同5.的不同6.效果的比较示范;学生观看教师的比较示范,并上台和教师一起比较不同方法刻印带来的不同效果。说一说自己观看后的心得和体会。解决刻印的常见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不同的刻印效果。
表现创造师:小朋友!你能用这种方法刻印有趣的图形吗?你想刻印什么呢?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活动。学生自主发言,说一说自己想表现的新奇的事物。学生表现创造活动。用刻印的方法大胆实践,巩固教学,开发思维。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评展示作品。学生自我评价,展示作品等。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第八课踢踢腿弯弯腰(详案)
教学目标:、学会用纸条通过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2、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偷悦。
教学重点:
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教学难点:
人物运动动态的表现及人形姿态的合理、美观。
教具准备:
彩纸、胶水、示范作品、小星星、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揭示课题。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星星吗?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小星星,准备送给那些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哪些小朋友想要?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做运动有关,说到做运动,老师就想到了一首歌,谁知道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教师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表演唱《健康歌》)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首歌的歌名?这首歌告诉我们怎样才会健康?(经常做运动)
综合以上几位小朋友的发言,老师编成了一首儿歌--踢踢腿,弯弯腰,常做运动身体好。(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小朋友们以前都做过哪些运动?请上台来表演一下。(做操、踢球、跑步、跳绳„)
2、模仿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的姿势,老师贴出一个纸人,清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要点:①这个人在做操。②身体由头、身子、手臂和腿四部分组成。③头部所用纸条最短,其余部分较长。④弯曲的手臂和腿由两张纸条组成。)
3、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小朋友,特别爱踢足球,于是他照着自己的动作做了一副粘贴画,可他怎么看也觉得不像,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帮帮他。
(要点:①头部稍向下,①身子向前倾。③手臂和腿是弯曲的。改进办法,把纸条分成两部分)现在,这位小球迷就活灵活现了,小明要老师代他谢谢大家呢!
4、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次小运动员啊?那好,当老师数到“四”的时候,请做好你最喜欢的一个运动姿势。(学生自由做姿势)
小朋友们的姿势真威风,你们愿意把这精彩的瞬间留下来吗?(愿意)好的,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模仿自己的动作做一幅粘贴画。
三、小组活动,自主表现。
四人一组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将较成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醒注意坏境卫生)
四、展示作品,众评互议。
请四人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除了自己小组的作品以外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请两位学生上台带领大家律动一一《健康歌》
教学后记:
第九课纸拖鞋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教学过程:
、欣赏与观察
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大家先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
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多媒体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
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
教学后记
第十课泡泡乐(简案)
教学目的:
1、体验出对玩吹泡泡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愉悦。
2、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恰当的方法。
3、能辨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认知印、画、撕贴泡泡的方法。
4、培养学生大胆随意撕纸的胆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能力。
5、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组织的美感。
教学重点:
体会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认识和运用六色。
教学难点:
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对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
教师: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的情绪,看谁坐得比较好。
二、复习旧课:表扬上节课画得好的学生。
三、讲授新课:
1、让八个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泡泡的形和色。
2、教师提示学生在玩吹泡泡时发现了什么奥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状和色彩。问学生:泡泡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圆形或球形。五颜六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
3、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形状与色彩知识的讨论与学习。请同学谈感想和感受,美在哪里?(形状美和色彩美)
4、以体验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务,问学生:想不想去表达出来?(想)
5、教师提示可采用哪些方式来表现泡泡,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采取谁出的主意谁尝试演示的方式,引发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示范,通过参与、讨论和示范,突出对圆形大小变化、常用六色的运用以及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教师示范注重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的提示。教师示范三种表达方法:
①印的方法:可选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和不同颜色来印(红、橙、黄、绿、青、蓝、紫)
②画法:可用水粉颜料画,也可用单支水彩笔或油画棒来画。
③撕贴的方法:用手撕出各种大小的圆形彩纸,先粘大的,后粘小的,有顺序、分层次地贴出泡泡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印一印、撕一撕、画一画,表现对泡泡的感受。
1、印出气泡,彩色相间。
2、画出彩色圆形。
3、撕下几张圆形纸片,粘贴出气泡效果。
4、印、画、撕贴好之后,还可以添画人形进行装饰。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突出能用语言表达对泡泡感受的表现意图,画面泡泡的组合有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美观有趣。让较好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说自已的想法,添画的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画的是什么?平时要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乐于联想、寻求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彩球滚滚(详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球体的特征。
2、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并组织好活动。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个性的彩球。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件,彩球一个
学具:废报纸、彩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和组织纪律。
二、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用完的废纸都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烧掉,扔到垃圾箱里„„
老师:现在呢,让我们一同观看一段录相,看完之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2.放录相(废纸在大街上满天飞,环境受到污染)
3.老师:看完录相,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废纸也是一种污染,生活在那里的人成天跟废纸打交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废纸也是白色污染,那里的人们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得极为差,一点也不美。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要爱护。现在南昌正在创建美丽的花园城市,那么让我们变废为宝,把身边的废纸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彩球,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揭示课题:彩球滚滚。
三、新授。
.出示一(不同的彩球)让学生仔细观察。
(1)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彩球有什么特点?(圆形、色彩鲜艳、设计不一)你最喜欢哪个彩球?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彩球的色彩、图形来讲)
(2)除此之外,你能设想出其他的彩球吗?(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2.指导学法。
(1)出示一个彩球,提问:大家想想这个彩球应该怎么做?
(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3)根据学生讲的情况,相应地出示
二(制作彩球的过程见书P14)
.先拿一张废报纸浸湿后挤干,反复揉搓成一个球体。
2.当报纸揉成球体时,再将其他报纸进行外包装(涂表一层)。
3.按自己的设想利用各种色纸进行最后一层包装,使其外表美观。
4.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练习时注意巡视:
(1)彩球的大小;
(2)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
(3)作业干净,胶水贴牢固;
(4)作品展示。
先小组里展示,再各派出最好的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颁布一、二、三等奖并发奖品。
四、游戏竞赛《打保龄球》。
规则:将全班分成两组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水平线2米远的地方依次排列9个汽水瓶(见图)并标明得分。选手在比赛时,如果打倒了其中一个瓶都可以加分,累积分数最高者,为胜者。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彩球,同学们有的做了西瓜,有的做了葡萄,有的做了猪八戒„„大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不仅做得好,而且都玩得很开心,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小树快快长(详案)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树快快长》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以纸作为面材进行平面造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如折、剪、撕、贴,来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我认为通过平面造型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旧挂历纸剪贴小树,而是通过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对教材分析,我拟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2、:在观察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3、美的树林。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4、实践目标
5、:①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造性树林图画设计,6、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②从撕、拼、贴的过程中,7、培养想象力,8、创造力,9、养成认真作业,10、细心工作的作风。
1、情感目标
12、:通过制作美丽的树林,13、激发学生热爱树木,14、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各种基本图形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
[课业类别]
工艺制作课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本、cAI、挂图、动物头饰数个、剪刀、胶水、挂历纸、彩纸。
学生:旧挂历纸、彩纸、胶水、剪刀、白纸。
[作业要求]
用已学过的几何形,做一棵自己喜欢的小树
[教学过程]
时间目标教师活动媒体学生活动
3分初步培养制作兴趣
1、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什么地方鸣叫?,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在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漂亮极了.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剪贴制作这些美丽的小树.录音机录像
1、学生听音乐.2、学生回答,激发兴趣.4分学习几何图形,抓住事物特征
2、拼贴练习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现在请看,问: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们像什么?
2、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选图形,拼贴一棵漂亮的小树..3、问:同学们想一想,树林里还有什么?
4、出示动物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小动物.5、多美的小树,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做一棵美丽的小树.几何图形小动物头饰
1、学生观察回答①椭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②树干和树冠.2、学生拼贴小树.其余学生观察.3、小动物在树林里蹦来蹦去.5分演示作画步骤.巧妙利用挂历纸上的图案颜色.三、示范制作过程
1、构思:老师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选材:根据挂历纸上的图案的颜色勾画出需要的图形.3、剪或用手撕.4、拼贴: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小树.挂历纸白纸剪刀胶水
1、学生讨论.2、学生观察.3、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评议.5分出示范例教材分析,欣赏作品,增强审美能力.3、教材分析,提出作业要求.1、出示范例.谈话: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树,都是用挂历纸和彩纸做出来的,你们觉得漂亮吗?
2、作业要求:同学们,你们做的时候也要这样构图大方,色彩鲜艳.3、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课本16页.谈话:瞧,他们做的小树多漂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比他们做的还要美的小树来.范例课本
1、学生观察回答.2、学生归纳.5分激发制做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制作一棵美丽的小树.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1、谈话:老师把这些小树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茂密的树林,成为小鸟快乐的家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鸟建造更多美丽的家?成为小鸟的好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鸟最喜欢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手中的挂历纸或彩纸剪或撕出基本图形,制作出一棵美丽的小树,做完后放在小树林里做小鸟的家.2、要求:贴出一幅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3、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4、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录音机、民乐磁带、胶水、彩色纸剪刀等学生制作
5分鼓励,评价的过程
五、作业展评.1、学生将作业放到小树林里,请同学们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2、教师从设计、色彩等方面进行全班性讲评.3、将小动物头饰送给优秀小设计师.学生作品
1、学生观察
2、学生评价
3分技能反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启发.六、课堂小结.1、课外引申,思想教育.我们共同在这美丽的树林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树林是人类的朋友,树林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树林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美丽.2、想一想,能不能用废旧物品做出更多美丽事物呢?学生作品
1、学生发言
2、学生思考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折纸动物(详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的:、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动物娃娃、范画、、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4、展示:(《折纸动物》的封面。)
一、导入:、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四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标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的规则。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揭示课题:瓜果飘香。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品位体验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3.的香味;4.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5.口味。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自主表现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巡回协助辅导。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自主表现;想象创造。
交流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五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2.丰富表现手段。3.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4.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5.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6.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读教材中的儿歌。引导学生学唱教材中的儿歌。请学生先读一读儿歌再请学生欢快的唱一唱儿歌。激发快乐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小组探究教授样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书中的范画,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并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三种样式: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请小朋友来评析一下范画: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自主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学生分析比较后汇报分析结果。■学生分组认真学习三种不同■的样式并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学习完三种样式后学生看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从小画变大的方法。了解熟悉拼合的样式。
大胆设想自主创作教师明确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2.用接龙的方法,3.每一位同4.学在纸盒上续画一幅小画,5.最后变成一幅内容有关连的大画,6.内容自定。7.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设想并按照要求进行活动。练习巩固由小变大的作画方法,增强拓展思维能力。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作品展示。学生总结自主创作活动探索的方法并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反馈教学情况为教师教学反思作准备。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六课蚂蚁搬家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昆虫的外部特征,2.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3.树立集体意识,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张白纸、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重点采用集体绘画创作,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范画,引入谈话。出示课题。观察课本中的范画,说说观察的结果和感受。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学习讨论欣赏蚂蚁的有关图片,说说蚂蚁有什么特征。在欣赏图片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老师设问:除了这些搬法,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时它们的动作会是怎样的呢?欣赏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它们搬的是什么物品呢?用什么方法来搬呢?小组自由讨论,由代表来汇报自己组的意见。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提出问题,自己或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
蚂蚁表演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蚂蚁、昆虫等头饰给自愿参加的小朋友带上,一起来表演《蚂蚁搬家》的故事。学生有的当蚂蚁,有的当昆虫一起兴高采烈的模仿表演。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激发兴趣。
集体创作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造一幅《蚂蚁搬家》为题的创作画。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学习集体创作,先确定画面主要内容,再安排个人负责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创作的乐趣。
展示讲评老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总结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七课鼓儿响咚咚
教学目标1.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学习的热情,2.体会制作与表演的乐趣。3.学习鼓的装饰方法。4.通过学习活动,5.初步感受不同6.艺术间相互交融与衬托所带来的美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小圆筒、剪刀、双面胶、彩纸。
教学重点学习鼓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做鼓时绷和扎的技巧。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引出课题用多媒体播放几种不同鼓的表演片段。揭示课题:鼓儿响咚咚学生跟着一起学敲鼓儿的动作。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鼓的制作方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鼓,问:这个鼓是怎样做成的呢?教师总结:鼓的制作主要有以下的方法:绷、撕、剪、贴、画、扎。(出示范图)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制作鼓的基本步骤及鼓的装饰方法。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发扬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创造表现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运用绷、撕、剪、贴、画、扎等方法制作一面好看的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自主表演老师播放音乐,采用集体表演和单独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作品。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有节奏的进行敲鼓表演。增强学生的表演欲。
欣赏评析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鼓,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的小鼓好看又好听。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八课办家家
教学目标1.认识餐具、食物的形状,2.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3.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4.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彩泥、《新年好》的录音带。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景中愉快的完成这次的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制作餐具、食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听完后请说出这段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放音乐)揭示课题。学生自主跟唱歌曲并说一说歌名《新年好》,也可以说一说里面的歌词等。引入课题,引起兴趣。
回忆感受师:新年到来时,你们家都在忙些什么?新年里是这样,节假日你们家的情景又是怎呢?师: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家,现在我们来玩办家家的游戏怎么样?学生:贴春联、逛花市、妈妈在做点心、包饺子,全家一起吃团员饭------学生: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引导学生回忆、感受生活。
师生合作创作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家庭”,你们的“家庭”成员既可以制做餐具、菜,也可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现在老师来扮演“妈妈”,请其他小朋友来扮演“爸爸”、“孩子”,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组成一个家庭。其他小朋友自由组合成几组家庭进行活动。找“爸爸”、找“妈妈”、找“孩子”的游戏开始了,经过一阵的“乱”,孩子们自组“家庭”。各自“家庭”的成员在制作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菜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小组活动,自主参加和家有关的活动,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示解说总结评价教师指定一“家长”请他说一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再挑出一道最美的“菜”,介绍制作方法。请制作有创意的“家庭”说明制作的意图。“家长”介绍家庭分工的情况,并介绍展示自家的作品。(可从菜的色、香、味方面介绍)。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意图。引导学生介绍作品提高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九课小动物小人物
教学目标1.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2.感受不同3.材质的美,4.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设计意识,5.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画。学生:彩泥、各色树枝。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在稳。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观察动画片中人物、动物的特点和可爱之处。加强学生直观感受。
观察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点。观察课本中的范作,老师拿出已把树枝部分换成彩泥的作品,让学生去比较效果。树枝在作品中适合做什么呢?不同的树枝有不同的用处。除了书中的所用之处还树枝可以用于什么地方?看一看、摸一摸树枝和彩泥,感受一下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特点。比较老师的范作与课本中的范作,感受两种材料在作品中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又粗又短的树枝适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细又长的树枝适合做老鼠的尾巴。树枝还适合做窗户、扫把„„获得丰富的感官印象,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明确两种材料的不同用处。
设计创作作业:回忆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有趣的事物,用彩泥、树枝小组合作创作一组作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几组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评说作品请小朋友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学生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吸引人和不够的地方。增强学生说的能力
作品展示课后将这些作品展示于橱柜并引导学生欣赏和积极评价。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大胆自主的发言,对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十课你的家我的家
教学目标1.记忆创造,2.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3.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4.掌握基本画法。5.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6.增进同7.学之间的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录象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回忆、比较,找出自己的家的特征。
自主表现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巡回辅导协助。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游戏活动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后记
谢谢使用有染缸编辑的石河子市一小
第四篇: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第2册)教案_6
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第2册)教案
何洁仪
(一)课题:漫游飞行世界
(二)课题:海底世界多奇妙
(三)课题:五彩的泡泡
(四)课题:快乐的小鸟
(五)课题:昆虫王国
(六)课题:大鱼和小鱼
(七)课题:小动物和妈妈
(八)课题:奇特的海螺
(九)课题:美丽的海星
(十)课题:七彩虹
(十一)课题:神奇的大海怪
(十二)课题:有趣的鞋子
(一)课题:漫游飞行世界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能说一说飞行世界的形、色、声、光;能模仿飞行的动态。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听发展想象;通过观察、比较感受飞行世界的美;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视觉语汇和动作传达飞行世界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飞行世界的图片或录像短片、单色画笔(蜡笔、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探秘一——杨利伟叔叔真棒!
1、说一说:你知道杨利伟叔叔吗?
2、议一议:你知道他是怎么飞上太空的吗?
二、探秘二——你们有过飞天的梦想吗?
1、说一说:你做过飞天的梦吗?
2、做一做:表演看看,怎么飞天的?
三、探秘三——鸟的特征
1、听一听:听,什么声音?(鸟、飞机„„)
2、说一说:鸟有什么特征?
3、想一想:鸟为什么会飞?
4、猜一猜:飞机为什么也会飞?
四、探秘四——鸟飞的动作
1、说一说:你能说出小鸟的样子吗?
2、做一做:你可以学一学小鸟飞的样子吗?
五、探秘五——渴望飞行
1、找一找:艺术家创造了哪些会飞的形象?
2、说一说: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像什么?(鸟)
3、想一想:为什么把它设计得像鸟?
4、猜一猜:你觉得它真的能飞起来吗?
六、探秘六——我想飞
1、想一想:我有一天能飞起来吗?
2、画一画:我飞起来了!
七、教学评价:教师可从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1、我发现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我会收集资料参与学习吗?我能与同学一起观察交流吗?
3、我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我有梦想吗?
4、我能画出心中的梦想吗?
(二)课题:海底世界多奇妙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运用相关的欣赏语汇说说海底世界的特点。⑵过程与方法
在视、听等教学方式中发展想象;通过观察、比较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的乐趣。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传达海洋生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或录像短片、单色画笔(蜡笔、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段有关海底的小电影和图片
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哪里吗?(海洋„„)你们还知道海洋中有什么吗?(珊瑚、水草„„)
2、在海洋中有数不清的生物。它们有大还有那么小的,轻便、千变万化。
3、今天我们就来表现想象海洋生物。
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了解海洋生物。
A、小朋友,你们知道海洋生物有那些摸样吗?(课件出示海洋生物图片),(课件显现宇宙中星球运行图)B、根据课件图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奇妙的生物。
2、启发联想: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吗?(山、海、河流、陆地„„)
出示地球仪,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含义。你知道那些是属于海洋的呢?为什么?
B、海洋中有很多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它们的,小朋友,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在你的心中,奇妙的生物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导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3、如何表现:
A、出示一画面,假如这是我们的海洋。B、画上我们心中想象的海洋生物。
C、课件出示范品,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想象海洋生物。
4、海洋的点缀:
A、我们的海洋这么美,如果再配上珊瑚水草等等那就更美了。B、课件欣赏作品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是得到海洋的启发而创作的。
三、学生活动,画出自己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
教学后记:学生对海底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注意力很集中,能开动脑筋想象,因此草稿画得还不错。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海洋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海洋生物的各小组相互欣赏各组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共同评选出哪一组的作业最有创意。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很富想象力,效果不错。
(三)课题:五彩的泡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点、线与色表现作品。⑵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感受泡泡的造型与色彩变化;由泡泡引发学生对泡泡的幻想与想象。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相互欣赏;能共同分享接力画的快乐。
教学重点:以圆形的构成游戏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教学难点:造型与色彩在画面的运用。
教学准备:泡泡水、铁线圈、彩笔或泡泡枪、颜料。教学过程:
(1)首先选择课室外一个场地,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师生在欢快的乐曲中开始作吹泡泡的游戏,然后老师选择三位学生作现场演示吹泡泡并向学生设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这些形状的色彩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指导和提示)
(2)接着让学生根据观察泡泡的形与色并拿起彩色笔在纸上尝试画出大小的圆形,最后选出三张作业由学生自评:对作业的感受?优点缺点,为什么?作进行讲解,教师对重叠构成的疏密、色彩搭配作小结。
(3)教师出示有秩序重叠和无秩序重叠组合的几张范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有秩序重叠构成画面产生的美感。
(4)教师提示学生除了用彩色笔表现出圆形和色彩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表现?教师出示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制成的范品让学生欣赏。
(5)教师对印、撕纸贴的制作方法作演示和讲解。
(6)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吹泡泡游戏得到的圆形及色彩启示,分四组以接力画游戏完成作业。利用彩色笔或其他材料选择一种方法表现一幅形与色组成的画面。画面形的组合应有大小、色彩的变化,美观有趣,可将造型和色彩进行适当夸张和变形。学生在作业时配以乐曲和儿歌:泡泡大,泡泡圆,压印撕贴画圆圈。你来吹,我来吹,一二三四一齐吹。有大的,有小的,还有动物形状的。像灯泡,像冰球,好像水果一串串。小朋友,快动手,别让泡泡都溜走。拿纸来,拿笔来,压印撕贴画下来。
(7)小结:学生互相欣赏观摩:
a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并从观察与审美中获取知识和乐趣。b、学生能在今后的创作绘画中获得启示。c、能积极参与游戏并介绍自己的想法与创意。d、对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初步了解。最后再以吹泡泡游戏结束。
(8)自评要点:我能按要求作好课前准备吗?()我有兴趣参加这节课的活动吗?()我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吗?()我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吗?()我在活动中有耐心吗?()
(9)课后拓展:从直观中获得形象思维,注重造型、色彩的观察、表现与联想。
(四)课题:快乐的小鸟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色彩;懂得用点、线、色来画小鸟;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⑵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表演(听、说、演)中了解小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索小鸟的画法。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喜欢小鸟,懂得爱护小鸟;喜欢小鸟的形态和色彩;能与小朋友分享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围绕本课主题进行绘画创作练习。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感受与激趣)
1、听一听: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大自然的声音》(有小鸟叫声)供学生欣赏,然后讨论:你听到了什么的叫声?
2、看一看:教师播放一段小鸟的录像片或展示图片,然后讨论:你看到了哪些小鸟?有什么不同的形态和花纹?
3、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喜欢的小鸟的色彩和形态。
4、演一演:教师或全体学生表演小鸟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进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鸟的故事。活动安排:
1、活动一(学习与尝试):
(1)教师出示课题“快乐的小鸟”,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小鸟的形态结构(头、眼、嘴、身体、翅膀、尾巴、脚、羽毛、色彩、花纹)。
(2)小组合作阅读教材,探索小鸟的画法。分小组尝试小鸟接力画游戏。
2、活动二(欣赏与启发):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的学生作品中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不同的小鸟形态,同时启发学生可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手法,表现不同形态、色彩、花纹的小鸟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3、活动三(合作与表现):
(1)学生自由组合,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大纸上画一群快乐的小鸟。
(2)教师协调各组之间的协作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扬个性探究型作业,同时鼓励学生添加上背景。
4、活动四(分享与评价):
(1)各小组将作品摆放到展示区内,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欣赏,分享创作的乐趣。
(2)学生谈感受体会:我学会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我有什么新的发现?我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了解有关小鸟的资料,讲一个小鸟的故事
(五)课题:昆虫王国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昆虫的色彩花纹及形体特征进行造型活动。⑵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中探究昆虫的有关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尝试画、撕、摆的多种表现方法与体验合作的乐趣。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多视点的细节观察与表现;体验合作游戏与分享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以多种昆虫造型与合作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教学难点:线条的表现方法——疏与密;把握“对称”的概念。教学准备:
1、提前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
2、收集昆虫活体、标本、照片或仿生昆虫的塑料玩具、树枝。
3、有关昆虫题材的美术作品。
4、绘制工具:蜡笔、彩笔、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在教室放置挂满昆虫(纸制成或仿生玩具)的树枝,以树枝为载体进行故事引入(有关昆虫王国的童话或传说)。
2、让学生寻找树枝中的秘密(昆虫),在活动中观察、探究有关昆虫的知识,并注意引导学生分辨害虫和益虫。
二、课堂发展
1、利用图片或媒体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欣赏更加有趣的昆虫形态。
2、让学生模仿昆虫动作与造型,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昆虫的结构与特征)。
3、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绘画活动。
4、教师巡视与辅导。
三、反思评价
组织评价活动:学生把作品(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挂到树枝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课后延伸
1、寻找更多的昆虫知识或图片。
2、和熟悉的人说一说有趣的昆虫故事。
(六)课题:大鱼和小鱼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小对比、疏密对比的绘画表现方法,并懂得运用。⑵过程与方法
能与小朋友一起画鱼。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与小朋友一起进行以鱼为主题的纸造型游戏。
教学重点:以大、小鱼的造型与画面构成游戏,激发小朋友的表现兴趣。教学难点:学习画、摆、剪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
1、准备鱼的照片或《海底总动员》动画片。
2、有关以鱼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如图片、邮票、民间图案等),有关音乐。
3、绘制工具:蜡笔、彩笔、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在学生刚进入美术室时,就开始播放《海底总动员》。
2、故事引入:上课铃敲响后,向学生简单介绍电影故事。
3、说一说:组织学生说说刚才看到了哪些鱼,是什么样的,并让学生用动作表现。课堂发展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大鱼和小鱼(引导学生说出鱼的头形、体形、尾形、颜色等,并用动作表示出来),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鱼形。在画时注意构图。
2、启发学生注意鱼的画法(大与小、疏与密的对比)。
3、与学生交流各种以鱼为题材的经典作品。
4、布置活动要求(活动具有选择性):
方案一:发挥想象,自由地画出自己喜欢的鱼,也可以直接在纸上剪出鱼的形状,为它画上花纹,穿上漂亮的“外衣”;
方案二:按学生人数集体或分组直接在长卷纸上作画。
5、教师在黑板上勾画或布置出大海的图画,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6、组织美化大海的活动:组织参加方案一的学生剪出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组织参加方案二的学生为自己创作的大画添加小鱼和水草等物。
三、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互相的欣赏与交流。
2、教师做简短的评价与引导。
3、建议参与方案一的学生把作品互相交换。
4、师生一起扮演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自由地活动,结束课题。
四、课后延伸
寻找更多有关鱼的知识或图片。
(七)课题:小动物和妈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能认识常见的颜色,能利用线条和色彩进行造型。⑵过程与方法
在模拟动作的活动中体验动物之间的感情;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大与小的概念;自主探索以线条为主的绘画表达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说一说《小动物和妈妈》的故事;能体验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亲情;能大胆使用不同的线条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作画。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形象;体会动物的亲情与人类的亲情;表现喜欢的动物。教学难点:关于动物亲情的细节表达。教学准备:
1、收集反映“小动物和妈妈”亲情的故事、图片。
2、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颜料、彩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开始播放《小蝌蚪找妈妈》录像,直接导入课题。
2、故事引入:由教师或学生简单描述录像的内容。
3、说一说:小蝌蚪见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
4、想一想:当小蝌蚪见到妈妈时,它会怎么做?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请学生说出和表演教材中的动物。教师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小鸭、小牛、小熊„„)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做什么?你能模仿它们的动作吗?
二、课堂发展
1、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更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引导他们注意小动物的颜色和基本的特征,同时想象一个故事,表演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动作。
2、在音乐中与学生欣赏相关题材得画家作品或优秀学生作业。
3、师生共同分析以上作品的内容、线条和色彩,启发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形象来作画。
4、布置美术学习活动(两种方式)。
5、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完成有主题的作品。
三、反思评价
与同学交换作品,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课后延伸
与父母或亲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八)课题:奇特的海螺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会用硬笔工具,能用线条画出海螺的形象。⑵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欣赏中感受海螺奇特的形状变化;在想象画的花纹装饰中感受硬笔工具的性能。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和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画。画海螺的花纹时有耐心。教学重点:以海螺的记忆想象画创作方法。教学难点:
1、怎样画出海螺奇特的外形;
2、有耐心地画出海螺的花纹。教学准备:
1、预告本课的题材范围,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工具,以及收集必需的资料,如海螺实物、图片、照片,或向熟悉的人了解有关海螺的知识。
2、放大镜、VCD歌曲《小螺号》。
3、绘制几米长的海滩图。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在海滩上是否发现大海送给你的礼物呢?有哪些呢?从而引出课题。
2、让学生吹一吹、看一看、说一说。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海螺实物或图片,介绍自己熟悉的海螺。
二、课堂发展
1、作品欣赏:在《小螺号》音乐中欣赏各种海螺的图片或作品,或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比较海螺实物与装饰绘画 异同。
2、与学生共同分析海螺的表面纹理特征,复习上学期“美妙的小世界”课题,演示用放大镜观察海螺,提示学生
以利用科技手段观察海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区画一画海螺。
3、运用美术教学的“再定义策略”,引导儿童构思、决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即在儿童创作前,要求儿童抑制习
性思维,思考利用海螺的外形发展成为别的新奇的作品。
4、组织美术游戏活动,布置活动要求:第一种:比一比,看谁画得最有趣、最独特。教师进行巡视与辅导。课堂
可以播放背景音乐;第二种:集体作画。组织学生在海滩图中画出各种各样的海螺。
三、反思评价
1、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讲评。
4、组织表演,引导学生学唱 《小螺号》歌曲,做各种吹螺号的动作,结束课题。
四、课后延伸
1、学唱《小螺号》歌曲。
2、听家人讲一个关于海螺、海星或海怪的故事。
(九)课题:美丽的海星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会用硬笔工具,能用线条画出海星的形象;学习线条疏密的组织。⑵过程与方法
在想象画中感受硬笔或彩笔工具的性能;学会用色彩画海星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和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画;画出海星的花纹时有耐心。教学重点:以海星的记忆想象画创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难点:画出海星多角的外形特点,并涂色。教学准备:
1、预告本课的题材范围,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工具,以及收集必需的资料,如海星实物、图片、照片,或向熟悉的人了解有关海星的知识。
2、海星标本、海星图片或玩具。
3、照相机。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预告本课的题材范围,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工具,以及收集必需的资料,如海星实物、图片、照片,或向
熟悉的人了解有关海星的知识。
2、海星标本、海星图片或玩具。
3、照相机。
二、课堂发展
1、教师展示各种海星实物、图片或玩具给学生欣赏。教师:我有许多的兄弟姐妹呢,不信?你们看!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尝试找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单色线条画、着色线条画、水粉画等),并与实物作比较,找出海星外形和花纹的特点。
3、教师分析创作海星的步骤(先画出海星外形,然后在主体形状上添加装饰)。
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海星。教师:我还有许多亲戚长得跟我不一样,你能想出它们的样子吗?
5、布置活动要求,组织学生自由作画。教师:聪明的小朋友,今天是我们海星家族的聚会时间,来了很多海星,你能把它们画下来吗?
6、教师巡视辅导。
三、反思评价
1、组织学生集体展示海星作品,互相欣赏。
2、组织学生扮演海星家族聚会的游戏。
3、教师照相,保存学生活动资料。
四、课后延伸
课后展览学生的作品。
(十)课题:七彩虹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了解彩虹的形状、色彩及其形成原理。学习用线条表现彩虹。⑵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尝试、游戏体验活动中,认识彩虹的形状和色彩,积极参加创作活动。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美丽的彩虹;对彩虹的形成原理感兴趣;能与小朋友分享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围绕主题进行简单的色彩想象画创作。教学难点:运用色彩,画出彩虹和心中的彩虹故事。
教学准备:有关彩虹的录像、图片、水粉颜料、画笔、七色卡纸。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发现(照片)
1、观察彩虹的形状与色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能说一说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2、发现彩虹的形成及色彩的排列规律: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些颜色的排列有规律吗?
二、欣赏与评述(画家作品)
1、感觉要素的描述:这一幅画有哪些色彩?这些色彩中哪些是主要的色彩?这一幅画有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没有清楚地画出来?
2、形式的描述与分析:这一幅画中有些什么形状?这些形状是怎样排列的?
3、美感与价值判断:你看这一幅画时有什么感受?画家是怎样画彩虹的?这幅画和照片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一幅画画得好不好?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
三、想象与创作
1、构思:如何创作?
2、创作: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
四、体验与评价: 集体欣赏:
我能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与创意。我能欣赏与尊重别人的想法与创意。
2、说一说:心中的彩虹故事。
3、自评(要点):
(1)我(知道/不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我能画出()种颜色的彩虹。
(3)我(可以/不可以)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4)我(喜欢/不喜欢)和小朋友分享创作的快乐。(5)我(可以/不可以)说出心中的彩虹故事。
(十一)课题:神奇的大海怪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会用硬笔工具,能用线条画出海怪的形象;学习线条疏密的组织。⑵过程与方法
在想象画中感受硬笔或彩笔工具的性能;学会用色彩画海星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和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画。
教学重点:以大海怪的构想合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在收集到的资料中,综合各种海洋生物的特点画一个大海怪。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教师展示数张常见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特征。
2、教师展示龙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分析龙的构成。
3、提示:龙是由12种动物合成的,也就是具有12种动物的特征。
二、课堂发展
1、教师展示师生共同收集的海洋生物的资料(如海马、海龙、海螺、海星等),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作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如何将数种海洋生物的特征,有选择地结合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海洋生物。提示:你想合成多少种海洋生物的特征?合成的“海怪”能做什么?
3、使用学习卡,引导学生运用合成原理,创作出自己的大海怪。提示:以某以海洋生物的造型为主体。添加有特点的其他生物的大的结构,改变主体的头部、肢体与各部器官的造型。拟人也是一种创作的好方法,海怪会变得更神奇和有趣。反思评价
组织学生集体展示海怪作品,互相欣赏。
四、课后延伸
1、与熟悉的人说一说海怪的故事。
2、展示学生的作品。
(十二)课题:有趣的鞋子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欣赏日用品和工艺品的鞋子;
(2)运用剪贴等技法,用纸材设计、制作出鞋子。
2、过程和方法:
(1)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传统特色的鞋子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美、构思巧等特征;(2)在讨论中探究设计鞋子的方法,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欣赏同学的作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成果。教学重点:
(1)了解鞋的实用性与美的关系;(2)鞋的基本结构及色彩装饰性搭配。教学难点:创新的构思与制作。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
1、猜一猜:老虎鞋和大嘴狗鞋的用途。
2、比一比:老虎鞋与高筒靴的外形和花纹的异同点。
3、画一画:鞋的基本形状。
4、说一说:鞋的基本结构。
二、看一看、想一想:
1、看一看:学生范例作品是用哪种方法和材料制作的?
2、想一想:你喜欢哪一双鞋子?为什么?(构思、造型、花纹、色彩)
三、做一做、评一评、玩一玩:
1、做一做:做一双你喜欢的鞋。
2、评一评:进出自己和同学的作品的优点。
3、玩一玩:创设鞋子设计大赛和表演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1、我课前能认真准备工具材料()。
2、我明白()色与()色搭配更好看。
3、我会用()等方法做漂亮有趣的鞋子。
4、我知道可以用()种材料来制作鞋子。
5、我学会欣赏同学的作品的优点()。
第五篇:2册第7课
第7课让文章图文并茂
教学任务:
插入图片 调整图画大小 图文混排 教学重点:
插入图片 调整图画大小 图文混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品:
多媒体微机室
教学过程:
复习:
利用段落对话框调整段落 文章的分栏 首字下沉 导课: 文章中只有文字显得太单调了,如果能插人图片就好了。Word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剪贴画,它保存在剪辑库中。我们既可以用剪揖库里的剪贴画,也可以用自己已经保存好的图片。
一、插入图片:
我们给“古诗.doc”配上图片,让它图文并茂。跟我学
1.打开“古诗.doc”文件,把鼠标指针移到第一行末尾,单击鼠标;
2.单击“插入’菜单中“图片”子菜单中的“来自文件”选项;
3.找到教学光盘中的一“图片库”文件夹; 4.选中“江上渔者.gif” 5.单击“插入”按钮。
二、调整图画大小
我们插入的图片有点大,与整个版面不协调,所以还要通过下面的步骤对它进行调整。
1.单击“江上渔者”图片,四周出现8个小控制点和“图片”工具栏;
2.将鼠标移到图片右上角“控制点”,这时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型。’;
3.按住鼠标左键不松手,双箭头型变为“十”型,向左下方拖动鼠标,图片按比例缩小; 4.确定好图片的大小后,松开鼠标。
三、图文混排
为了让插入的图片和文字结台在一起排版,我们需要调整文字和图片的关系。在Word中,这种操作叫做“图文混排”。
1.单击“图片”工具栏中“文字环绕”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衬于文字下方”选项;
2.利用键盘上的方向键,将图片移到合适的位置。动手做
给自己的“古诗卡片”加上图片。单击“插入”菜单中“图片”子菜单中的“剪贴画”打开“剪辑库”对话框,在这里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图片。
小结: 插入图片 调整图画大小 图文混排
板书设计:
第7课让文章图文并茂
教学后记:
插入图片 调整图画大小 图文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