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海棠的引种计划
山茶花的引种计划
1.引种目的
山茶花的形态多样性展现了其极高的观赏价值,花朵鲜艳美丽,花色多种多样,无论是观花、盆栽、地栽,山茶花在美化环境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丰富北京的种质资源、品种搜集并异地保护以及科学展示,大规模引进山茶花类植物,重点是观花类型,同时做好植物的养护和保存。
2.引种、栽培环境条件
引种植株种植在山茶花专类温室,模拟原生地的气候条件,一般全年的温度控制在18~34℃;相对湿度控制在60~100%; 并且有充足的光照及通风条件,能够满足山茶花类植物正常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3.引种植株的处理
引种植株的处理是直接关系到植株是否能够存活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做到一次到位,减少损失。由于运输时间长,植株和根部有的已经较干,往植株上喷洒清水,使其尽快吸收水分尽快恢复。种植前要进行仔细检查植株,及时发现病虫害,检查植株是否腐烂以及是否有机械损伤,如发现要在栽植前处理。此时需要准备种植基质。选择的基质是腐叶土和沙和珍珠岩,比例为5∶1∶1。山茶花类由于植株相对比较高大,并且是须根系,在培养土的选择上注意选用肥沃、疏松、透气并且较重的沙质土壤,选用的是腐叶土和沙,比例为5∶2。这样可以固定整个大型植株,避免倒伏。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虫害,但是部分品种由于运输时间或包装问题,有局部腐烂。将腐烂部位清除,并且喷洒百菌清6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待伤口稍干燥后种植。没有出现问题的可以直接上盆种植。种植后将其放到稍荫的位置,两周后进入正常养护管理。山茶花种类繁多,要求的环境条件也各不相同。参照他人的研究工作,尽量创造其适宜的环境条件,各类型山茶花具体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
3.1温度
绝大多数山茶花对环境的温度要求并不苛刻,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它们都可以较好地生长。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一般品种能耐受-10 ℃低温,耐受最高温度为35 ℃,10 ℃以上开始发芽,30 ℃以上时停止生长,最适温度在18~25 ℃之间.冬季北京地区气温较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非常高。温室内采取的措施是冬季暖气增温,基本可以保持最低在15℃左右。夏季风扇、水帘降温,基本可以将温度控制在32℃左右。所有山茶花在控制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
3.2 湿度
由于原产地的原因,大多数山茶花,无论是园艺品种还是野外原生种,都喜欢空气湿度较大、温暖的生长环境。湿度低于60%,植株色泽暗淡,生长势弱。花色不明快,叶边缘变得干焦,所以保证栽培环境的空气湿度非常重要。在温室内安装了自动喷雾设备,以保证室内湿度至少保持在70%以上;定时往地上喷水,以使室内湿度均匀。山山茶花天然分布于我国南部,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江西、安徽诸省为多,要求空气湿度严格,所以在这类山茶花栽培环境中局部小面积增加湿度,保证不低于60%的空气湿度。
3.3 光照 大多数山茶花喜欢半荫或明亮的散射光。光照过强会使山茶花株型生长过于紧凑,或者灼伤叶片,光照太弱会使叶色和图案暗淡不清,植株细弱,节间伸长,大大影响观赏效果。只有适宜的光照,才能保证它叶片的正常生长,展现出最高的观赏价值。在充足和不足的光照条件下,株型和叶片的色泽差异就很大。北京地区特别是夏季光照过强,为此设置了遮荫设备进行适当遮荫。
3.4 浇水施肥
山茶花性喜深厚、疏松、排水良好、酸性并有团粒结构的腐殖土、壤士、沙壤士。pH 值以5.0~6.5之间为佳。北京地区的土壤和水都偏碱,为有利于山山茶花的生长,可采用矾肥水的方法,把施肥和浇水结合起来,保持土壤的微酸性。
山茶花喜湿,怕涝。浇水量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步增多,新稍停止生长后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夏季高温时节,每天浇水l~2 次,并在周围地面洒些表面水,以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冬季植株逐渐步入休眠期,浇水的次数相应减少。盆栽山茶花的浇水应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而定,植株生长旺盛时期,盆土表面1 cm 变干,下面还微潮湿时便可浇水,必须浇透。秋末至冬季,植株还处于相对休眠时期,温度也比较低,待盆表面2~3 cm 变干,底土仍微潮湿时再浇水。冬季土壤不可太湿,防止根系腐烂。山茶花喜肥,但不耐浓肥。施肥方法根据栽种条件而定,通常开花前施肥1 次,开花后要施追肥,花期不施肥。4 月花后至初夏可施少量淡液肥,补充花后植株体内的营养损失,6 月后停止施氮肥,可追施一些磷钾肥,提高抗旱力,9 月后每半月施1 次追肥,促进2 次生长,11 月后加施液肥。最好以磷肥为主,氮肥为辅,以防枝条徒长,提高抗寒力。
3.5 整形、修剪
山茶花枝叶花发育时间较长,不宜强度修剪,只要在初冬或春季剪除病虫枝、密枝、弱枝、枯枝即可。对于徒长枝要进行短截,使植株干较均称,姿态整齐。但对新移植的大苗,为了保持水分蒸发和吸收的平衡,可适当修剪部分枝条。
山茶花的花蕾是秋季形成的,多数山茶花由于生长势减弱,而形成花蕾偏多,营养消耗过大,容易死亡或大部分花蕾干枯。为避免这种现象,可以在秋末花蕾形成并稍长大些后进行疏蕾,在每个当年生的枝条顶端选留l~2 个饱满充实的花蕾即可。对于已盛开过,接近凋萎的花朵要及时摘除,以减少枝条内的营养消耗。
3.6 病虫害
山茶花常见的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潜叶蛾、尺蠖、红蜘蛛、橘粉虱,常见的病害有:灰斑病、炭疽病、山茶藻斑病、煤污病等。山茶花病虫害防治应重视综合防治,在化学防治的同时做好生物防治。注意清除枯枝病叶,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浇水、施肥,增强抗逆力。
第二篇:引种协议
引种协议
甲方:江口县志诚豪猪生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乙方:
为了更好保护野生动物豪猪。维持生态平衡,同时更有利于发展养豪猪,丰富市场需求,增加收入,经双方协商,同时愿意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共同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同意身份证号码。江口县志诚豪猪生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购豪猪只。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第三篇:核桃引种报告
引种实验报告
一、制定引种计划
(一)引种的必要性
1、植物自身价值
核桃,落叶乔木,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核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坚果。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很多地方。其产量除美国外,即推中国。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的食品。核桃属于胡桃科落叶乔木干果。我国栽培核桃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张华著的《博物志》一书中,就有“张骞使西域,得还胡桃种”的记载。核桃的故乡是亚洲西部的伊朗,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现今核桃分布我国各地。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普通核桃和我国野生核桃资源,精心培育了许多优质核桃新品种。如按产地分类,有陈仓核桃、阳平核桃;按成熟期分类,有夏核桃、秋核桃;按果壳光滑程度分类,有光核桃、麻核桃;按果壳厚度分类,有薄壳核桃和厚壳核桃。我国各地还有许多优良的核桃品种,如河北的“石门核桃”,其特点为纹细、皮薄、口味香甜,出仁率在50%左右,出油率高达75%,故有“石门核桃举世珍”之誉。新疆库车一带的纸皮核桃,维吾尔族人叫它“克克依”,意思就是壳薄,含油量达75%。这一品种结果快,群众形容它“一
第1页 年种,二年长,三年核桃挂满筐”。山西汾阳、孝义等地核桃以皮薄、仁满、肉质细腻著称。陕西秦岭一带的核桃皮薄如鸡蛋壳,俗称“鸡蛋皮核桃”。最好的品种“绵核桃”,皮薄肉厚,两个核桃握在手里,稍稍用劲一捏,核桃皮就碎了。此外,杭州出产的小胡桃,做出椒盐五香核桃,也很受南方人欢迎。
2、园艺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灵宝属西北黄土区,是核桃生产的适生区,有发展核桃的良好条件,特别是山区和岭区,核桃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国家农业、林业项目实施中,都把核桃作为一种果材兼用树种大力推广,核桃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年来,栽植的核桃一部分已经见效,但目前还有一大部分仍未取得好的效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栽植分散,小户经营的园子,管理粗放,品种选择不合理。相对而言,大户管理精细,效益较好;二是栽植的核桃苗大多为实生苗,挂果晚,见效慢,群众不重视。个别条件好的地块栽植嫁接苗则见效快;三是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滞后,缺乏对农户的引导,农民缺乏对早果丰产新品种的认识,更谈不上管理技术;四是核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工作不够,嫁接成活率差,而一些先进的经验、方法没有推广应用,小树不结果,大树果实品质差,枯枝、干梢、病虫危害严重。
(二)分析引种的可能
1、引种的自身因素(1)生物学因素
①温度
核桃是比较喜温的树种。通常认为核桃苗木或大树适宜生长的年均
第2页 温8-15'C,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一30t,极端最高温度38'0,无霜期150天以上的地区。幼龄树在一20℃条件下出现“抽条”或冻死;成年树虽能耐一30℃低温,但在低于一28^--26℃的地区,枝条、雄花芽及叶芽受冻。核桃展叶后,如遇一4~一2℃低温,新梢会受到冻害;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降到一2~一1℃时则受冻减产。生长温度超过38-40℃时,果实易被灼伤,以至核仁不能发育.铁核桃适合亚热带气候,要求年均温16℃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4.1000,如气温过低,则难以越冬。
②土壤
核桃为深根性树种,根系需要有深厚的土层,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土层过薄,容易形成“小老树”。或连年枯梢,不能形成产量。核桃苗对土壤质地的要求是,结构疏松,保水透气性好,故适于在沙壤土和壤土上种植。粘重板结的土壤过于瘠薄的沙地上,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实。核桃对土壤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是pH6.2-8.2,最适合范围是pH6.5-7.5,即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土壤含盐量在0.25%以下,稍微超过即对生长结实有影响。含盐量过高则导致死亡。氯酸盐比硫酸盐危害更大。核桃喜肥。据分析,每收获100千克核桃,要从土壤中吸收2.7千克纯氮。另据报道,氨肥可以提高出仁率,磷钾肥除增加产量外,还能改善核仁德品质。但应注意,氮肥稍有过量,就会延长生长期,推迟果实成熟和新梢停长时间,不利于安全越冬。增施农家肥和压绿肥,有利于核桃的生长和结果。
③水分
核桃不同的种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有较大差异.铁核桃喜欢较湿润的条件,其栽培主产区年降水量为800-1 200米;核桃在降水量500-700
第3页 毫米的地区,只要搞好水土保持工程,不灌溉也可基本上满足要求。而原产新疆地区降水量低于100毫米的核桃,引种到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则易感病害。
核桃能耐较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较敏感,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核桃生长发育。长期晴朗而干燥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促进开花结果。土壤干早有碍根系吸收和地上部枝叶的水分蒸腾作用,影响生理代谢过程,甚至提早落叶;幼壮树遇前期干早和后期多雨的气候时易引起后期徒长,导致越冬后抽条干梢。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会使根系生理机能减弱而生长不良,核桃园的地下水位应在地表2米以下。在坡地上栽植核桃必须修筑梯田撩壕等,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在易积水的地方需解决排水问题。
④光照
核桃是喜光树种,进人结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全年日照量不应少于2000小时,如少于1 000小时,则结果不良,影响核壳、核仁发一育,降低坚果品质。生长期日照时间长短对核桃的发育至关重要。日照时数多,核桃产量高,品质好;郁闭状态下的核桃园一般结实差、产量低,只有边缘树结实好。
(2)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
我国核桃的分布很广,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 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 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2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见表1-1)。内蒙古、浙江及福建等省(区)有少量引种或栽培。主要产区在云南、陕西、山西、四川、河 北、甘肃、新疆等省(区)。核
第4页 桃是我国经济树种中分布最广的 树种之一。
核桃在我国的水平分布范围:从北纬21°08'32〃的云南勐腊 县到北纬44。54'的新疆博乐县,纵越纬度23°25';西起东经75° 15'的新疆塔什库尔干,东至东经124°21'的辽宁丹东,横跨经度 49。06'。核桃在我国的垂直分布,从海平面以下约30米的新疆吐鲁 番布拉克村到海拔4 200米的西藏拉孜,相对高差达4 230米。(3)系统发育史
中国人过去一直认为核桃[2]是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的,但现今的研究表明:核桃不是一地而是多地起源的植物,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胡桃科植物在中国有7属28种,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原产于我国的有4个种,胡桃楸、野核桃、铁核桃和河北核桃。
1972年发现磁山文化遗址,在磁山遗址发掘的灰坑中,发现两座坑底部有树籽堆积层,可辨认的有榛子、小叶朴和胡桃。胡桃就是现今的核桃,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2、原产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泰安年平均气温13.0 ℃,极端最高气温42.1℃(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温度-20.7℃(1981年1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为688.3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295.8毫米(1990年),最小降水量为293.9毫米(2002年),日最大降水量为150.2毫米(1996年7月30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平均风力2.5米/秒,极大风速41.3米/秒,主导风向为ENE,日照时数为2536.2小时,平均初霜日为10月21日,终霜日为4月10日,最早初霜日出现在9月29日,最晚初霜日出现在11月1日,最早终霜日
第5页 出现在3月20日,最晚终霜日出现在5月2日,平均霜期为172.9天,最长霜期为196天,最短霜期为146天,平均有霜日数为86.1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5天,最多雷暴日数46天,最少雷暴日数 为19天,平均初雷日4月17日,终雷日为9月25,最早初雷日为2月24日,最晚初雷日为12月3日。
(2)土壤条件
泰安市土地总面积77.62万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15公顷,为全省平均的80%,其中可利用土地67.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6.6%。
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整个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全市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山地草甸型土和风沙土六大类,14个亚类、34个土属、64个土种,其中棕壤、褐土为地带性土壤,是全市土壤组成的主要类型,而发育在沿河冲积物上的潮土仅占7.5%。
3、引种成功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晋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太阳日照时数平均为2530.8小时,榆次最多,灵石最少;辐射总量为545-581千焦/平方厘米,寿阳最大,昔阳最小。年平均气温9.4°C,其中平川区平均为10.4°C,东山区平均为8.1°C。年平均无霜期151天,其中平川区为160天,东山区为140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79.6毫米,其中平川区为437.4毫米,东山区为530.3毫米,东山区比平川区偏多93.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4毫米,一般平川区大于东
第6页 山区,与灵宝的气候差异不甚明显。
(2)土壤条件
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3′─ 114°28′,北纬36°39′─38°06′,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这一地区的东部和中部地形仍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主要以黄土为主,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3)共生环境
土壤为黄壤,含有有利于鲁光核桃生长发育的众多微生物,土壤PH<6.9,适合核桃生长发育。(4)小气候影响
无明显的小气候影响。
4、引进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属三门峡市,北濒黄河,分别与陕西省洛南县、潼关县,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河南省陕县、洛宁县、卢氏县接壤。东经110°21′-111°11′、北纬34°44′-34°71′。东西长76千米,南北宽69千米。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
(2)土壤条件
灵宝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豫西隆起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控制,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灵宝地区可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单元(即黄河断凹盆地、太华山拱隆起、朱阳镇断凹盆地、崤山隆起和秦池隆起)、2种地质构造(即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境内出露的地层从
第7页 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侏罗系的地层。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太华台拱、秦池隆起和崤山隆起带中,以中酸性岩体为主,是形成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热源条件,按时间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由于地质运动的作用,地表由山地、土塬、河川阶地组成,有“七山二塬一分川”之称。地势北低南高,海拔高度从308米逐渐升至2413.8米,南北高差 2105.8米。以弘农涧河为界,西南部的小秦岭,自东向西入陕西省境内,山势挺拔峻峭。主要山峰有娘娘山和亚武山等,主峰老鸦岔垴,海拔2413.8 米,为河南省最高点。东南部的崤山,起伏平缓,山峰以燕子山和岘山较有名气。小秦岭与崤山北麓分布有6大塬和6大峪。6大塬自西向东依次为堡里塬、郭村塬、程村塬、娄底塬、焦村塬和铁岭塬;6大峪自西向东依次为西峪、文峪、枣香峪、藏马峪、大湖峪和凤凰峪。塬峪间沟岔纵横交错,共有大小山头3702座,大小沟岔9303条。
(3)共生环境
该地区土壤以褐土类(包括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五个亚类)为主,土壤PH适中,可为核桃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5、引种及方式
限制因子:水位较低,地表水补充不充足,雨水分布不均,春季温度较低,可能会对书体造成冻伤,倒春寒可能冻伤花芽。
引种方式:直接引种辅以间接引种
二、引种的品种及种源
(一)引进品种及种源个数
1.香玲核桃苗: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定名。主要在山
第8页 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栽培。树势中等,树姿直立,树冠呈半圆形,分枝力较强。嫁接后2年开始形成混合花芽,雄花3~4年后出现。雄先型,中熟品种,果枝率85.7%,侧生果枝率88.9%,每果枝平均坐果1.6个。坚果卵圆形,基部平,果顶微尖。中等大,纵径、横径、侧径平均3.3厘米,坚果重12.2克。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平,不易开裂,壳厚0.9毫米左右。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出仁率65.4%。核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盛果期产量较高,大小年不明显。坚果光滑美观,品质上等,尤宜带壳销售或作生食用。较抗寒、耐旱,抗病性较差。适宜在山丘土层较深厚和平原林、粮间作栽培。
2.鲁光核桃苗: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定名。主要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栽培。树势中庸,树冠开张呈半圆形。分枝力较强。嫁接后2年即开始形成混合芽,3~4年出现较多。结果枝属长果枝型,果枝率81.8%,侧生混合芽率80.8%,每果枝平均坐果1.3个。雄先型,中熟品种。坚果长圆形,果基圆,果顶微尖,纵径、横径、侧径平均3.76厘米,坚果重16.7克。壳面光滑,缝合线平,不易开裂,壳厚0.9毫米左右。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出仁率59.1%,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
该品种适应性一般,早期生长势较强,产量中等,盛果期产量较高。坚果光滑美观,核仁饱满,品质上等。适宜在土层深厚的山地、丘陵地栽植,亦适宜林粮间作。3.丰辉核桃苗: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定名。主要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栽培。树势中庸,树姿直立,树冠呈圆锥形,分枝力较强,抗病性较强。嫁接后第2年开始形成混合花芽,4年后出现雄花。雄先型,中熟品种。侧生混合芽率80%,每果枝坐果1.56个。坚果长椭圆形,基部圆,果顶尖。纵径、横径、侧径平均3.38厘米,坚果重12.2克左右。壳面光滑,缝合线窄而平,结合紧密,壳厚0.95左右。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美观。出仁率57.7%,仁乳黄色,味香而不涩,品质极佳。
该品种适应性强,早期产量较高,盛果期产量中等。坚果光滑美观,核仁饱满,品质上等。抗病害能力较强,不耐干旱,适宜在土层深厚和有灌溉的条件下栽培。4.辽宁1号核桃苗: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经人工杂交培育而成。1989年定名。已在辽宁、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北京、山东、湖北等地大面积栽培。
第9页 树势较旺,树姿直立或半开张,树冠圆头形,分枝力强,枝条粗壮密集。连续丰产性强,有抗病、抗风和抗寒能力。雄先型,中、晚熟品种。结果枝属短枝型,果枝率约90%,侧生果枝率最高可达100%,座果率约60%。丰产性强,5年生平均株产坚果1.5千克,最高达5.1千克。坚果圆形,果基平或圆,果顶略呈肩形,纵径、横径、侧径平均3.3厘米,坚果重9.4克。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微隆起或平,不易开裂,壳厚0.9毫米左右,内褶壁退化,可取整仁,出仁率59.6%,核仁充实饱满,黄白色。
该品种长势强,枝条粗壮,果枝率高,丰产性强,适应性强,比较耐寒、耐干旱、抗病性强。坚果品质优良,适宜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栽培和早密丰产栽培。5.辽宁3号: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年定名。已在辽宁、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大量栽培。树势中等,树冠开张,半圆形,分枝力强,尤其是抽生二次枝的能力强,枝条多密集。抗病、抗风性较强。雄先型,中、晚熟品种。结果枝属短枝型,侧生混合芽率100%,一般座果率60%,最高可达80%。丰产性强,5年生株产2.6千克,最高达4.0千克。坚果椭圆形,果基圆,果顶圆并突尖。纵径、横径、侧径平均3.15厘米,坚果重9.8克。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平,不易开裂,壳重1.1毫米。内褶膜质或退化,可取整仁或1/2仁。核仁饱满、色浅、风味佳,出仁率58.2%。
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较开张,分枝力强,果枝率及座果率高,抗病性很强,坚果品质优良,适宜在我国北方核桃栽培区发展。
同时还可考虑中林1号、中林5号、薄丰等品种
(二)引种材料
实生苗、种子和优良嫁接苗。
(三)检疫
核桃的病虫害 相对较少,常见的有腐烂病、溃疡病、天牛、尺蠖、介壳虫几种
1.核桃溃疡病。可采取清除病枝落叶,刮除树干基部粗皮,涂抹5波美度--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等方法进行防治,再于7月--8月喷2次50%退菌特800倍液,可使病株率降低到1%以下。
2.核桃举肢蛾。主要为害果实,采取树下开垦耕种,清除残枝落叶为基础,摘拾黑果为主要措施,树冠喷药为应急手段的综合防治方案。即采果后至次年5月中旬 翻耕、扩盘、清园;6月--8月摘拾黑果,集中销毁;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虫羽化期在重灾区选用50%的杀螟松1000倍--1500倍液或敌杀死 3000倍液树冠喷药。
3.云斑天牛。主要以蛀干危害,可人工捕捉成虫为主,并及时用药塞虫孔,砸死卵
第10页 和幼虫,8月树上喷40%杀虫净500倍液,防治率可达90%以上。核桃根象
4、核桃枝枯病
症状 主要为害枝条,尤其是1~2年生枝条易受害。枝条染病先侵入顶梢嫩枝,后向下蔓延至枝条和主干。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成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 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染病枝条上的叶片逐渐变黄后脱落,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量黑色短柱状分生孢子,如遇湿度增高则形成长 圆形黑色孢子团块,内含大量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侵入。该菌属弱性寄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重。
四、推广栽培
若在引进地核桃生长习性等各方面均表现优良或未出现较大的偏差及品种退化,表明该品种能够在引进地栽培,此时即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推广栽培。
若在引进地核桃生长习性等各方面均表现较差或出现较重的病虫害及品种退化,表明该品种不能够在引进地栽培,此时即需进行新的品种试验。
五、间接引种
对于直接引种不能成功的品种,可以采用多倍体育种或无性繁殖等方法进行引种试验。
第11页
第四篇:引种报告
引种报告
一、制定引种计划
(一)引种的必要性
1、植物自身价值
板栗作为我国原产的传统果树,远在6000多年以前已被我们的祖先栽培利用。栗树对气候、土地条件适应性强,栗树根系强健,寿命长。板栗与枣、柿、核桃并列为四大干果,在商品市场上一直是高档消费品。栗实为坚果,食用部分为种子的肥厚子叶。鲜栗含水分约56%。干物质中,淀粉约占65%,糖占20%~25%(鲜栗为8%~15%),蛋白质占7%~9%,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质元素,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作为菜食,除做栗子炖鸡、栗子炖肉等菜肴外,还可加工成罐头、糖食糕点等。板栗味甘,性温,归脾、肾︵经。能补肾强腰,补脾益胃,收涩止泻。栗子生食或以猪肾煮粥一食,可用于肾气虚亏,腰脚无力。栗实与多汁水果比较产地暂贮、运输、销售方面有较大的缓冲能力,在季节上也有较大回旋余地。另外板栗在绿化环境、水土保持、用材、林业、化工(如刺苞中的丹宁)等方面,利用价值也很大。
2、园艺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1)品种亟需整理。据估计全国板栗品种约为300个以上,但他们之间良莠不齐,产量高低悬殊,适应性也不同,而少数常有严重缺陷的品种还保持着相当大的面积。
(2)繁育方式落后。目前我国板栗主产区除湖北、江苏、浙江、安徽一部分地方和山东、河北、北京新产区用嫁接繁殖外,其余仍未实生繁育。
(3)栽培管理粗放。真正算得上现代化园艺化栽培的只有一小部分栗园,其余部分管理都很粗放。有的地区只是半栽培化,除了采收外毫无管理可言。
(4)果实采收后处理技术研究落后。果实采收后尤其是有关贮藏保鲜、运输管理方面,与现代化要求还很远,以致腐烂损失严重,影响坚果商品价值。
(5)种质资源发掘不够。
(二)分析引种的可能
1、引种的自身因素(1)生物学因素
①温度
我国板栗适应范围广,在年平均气温10~22℃,≥10℃的积温3100~7500℃,极端最高气温过39.1℃、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24.5℃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北方板栗与南方板栗对气温要求差别较大。北方板栗一般需要年平均气温10℃左右,≥10℃积温3100~3400℃;南方板栗要求平均气温15~18℃,≥10℃积温4250~4500℃。中南亚热带区板栗生长的年平均气温可达到14~22℃,≥10℃积温6000~7500℃。北方板栗的北界在我国寒冷地区的吉林、四平等地以北,年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35℃的地方。板栗枝条的冻害气温为-22~-25℃,极端最低气温为-28℃。
②土壤
板栗适宜在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在pH值5.5~6.5的土壤上生长良好,pH值超过7.2则生长不良,板栗在碱性土质上不宜生长;石灰质土壤碱度偏高,影
第1页 响栗树对锰的吸收,生长不良。板栗成土母岩多为酸性岩石,板栗是果树中对盐碱土敏感的树种之一,含盐量明0.2%为临界值。与河北省遵化县毗连的卢龙、石门的石灰岩山地以核桃为主。盐碱土壤中板栗自然分布少,通过人工改变土壤微区域环境,在天津蓟县的盐碱土壤上种植板栗已经成功。我国南方多雨地带,个别板栗的生长区虽然为石灰岩土壤,但仍可正常发育。如湘西武陵山区为石灰岩山地,淋溶程度高,土壤中盐基流失多,再加上灌木杂草茂密,土壤腐殖质多,因而,一般为弱酸性土壤,也适宜板栗栽培。
③降水
北方板栗适应当地的干燥气候,燕山栗产区年降水量平均为400~800mm。较抗旱,但板栗亦喜雨,北方有“旱枣涝栗子”之说。我国南方板栗适于多雨潮湿的气候,年降水量多达1000~2000mm。但降水量过多,阴雨连绵,光照不足,会导致光合产物积累少,坚果品质下降,贮藏性低。雨水多且排水不良时,影响板栗根系正常生长,树势衰弱,易造成落叶减产,甚至淹死栗树。4~10月生长期降雨能促进板栗生长与结实,但南方栗区7~8月的夏旱易导致栗树减产。
④光照
板栗为喜光树种,自然放任生长时树冠外围枝多,树冠郁闭后内膛枝条因见不到阳光而枯死。结果枝多集中于树冠外围,当内膛着光量占1/4时枝条生长势弱,无结果部位。所以,光照充足时,板栗才能正常结果,在光照不足6h的沟谷地带,树冠直立,枝条徒长,叶薄枝细,老干易光秃,株产低,坚果品质差。在板栗花期,光照不足则会引起生理落果。建园时,选择日照充足的阳坡或开阔的沟谷地较为理想。
(2)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
栗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南至北纬18°30′的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北至北纬43°55′的吉林永吉马鞍山,南北差距达23°,西至雅鲁藏布江河谷,东至台湾省(东经97°~122°),跨越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其垂直分布从海拔尚不足50m的山东郯城及江苏新沂、沭阳等地至海拔高达2800m的云南维西。主要产区有河北与北京的燕山产区,迁西县、遵化市、兴隆县、怀柔区、密云县等;江苏省的新沂、宜兴、溧阳、苏州洞庭山;安徽省的舒城、广德等;浙江省的长兴、诸暨、上虞;湖北省的罗田、麻城及大别山区等;河南省信阳等大别山区;湖南省湘西地区;贵州省的玉屏、毕节;广西省玉林、桂林、阳朔;甘肃省武都地区;辽宁省宽甸、东沟等地;陕西省的镇安、柞水;山东省的泰安、郯城、沂蒙山区等地。
根据板栗对气候生态的适应性分为华北生态栽培区、长江中下游生态栽培区、西北生态栽培区、西南生态栽培区、东南生态栽培区和东北生态栽培区。
①华北生态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及苏北、豫北等地。是我国板栗的集中产区,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集中产区有燕山山脉的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市、兴隆县等;北京市的怀柔区、密云县等地,燕山栗产区是著名的炒食栗产区。此外,还有河北太行山邢台、左权;山东鲁中丘陵和胶东地区;河南信阳产区的新县、光山、确山、信阳、商城、桐柏等大别山与桐柏山区,河南洛阳伏牛山区等。此品种群的主要特点是:实生树较多,树体间变异大。该区品种多为小果型,坚果重平均109左右,小果品种占78%。栗果含糖量高,淀粉糯性,果皮富有光泽,品质优良,品种有燕山红栗、适宜糖炒。主栽东陵明珠、北峪2号、燕山短枝等。华北生态栽培区为华北平原南温带半湿润气候栽培区,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50~680mm。气候特点为冬冷夏暖,半湿润,春旱严重。
第2页 ②长江中下游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一带,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北、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板栗栽培区。该区是我国板栗的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3左右。集中产区有河北罗田一带,秭归等沿江地带;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江苏宜兴、溧阳、洞庭、南京、吴县等地;浙江西北产区包括长兴、安吉、铜庐、富阳,浙中上虞、绍兴、萧山、诸暨、金华、兰溪等地。除板栗外,该区还分布锥栗、茅栗。长江流域栽培区的主要品种有处暑红、九家种、焦扎、青扎、大红袍、浅刺大板栗、大底青等。主要特点是:嫁接栽培早,品种数量多,大果型品种占50%以上,平均单果重15.1g,最大可近30g。品种含糖量低于华北栽培区,淀粉含量高,偏粳性。长江中下游板栗产区气候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7℃,年降水量1000~1600mm。该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较冷,降雨充沛,开花期多雨,伏旱较重。
③西北生态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甘南、鄂西北和豫西。属黄土高原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板栗栽培区。板栗品种主要有镇安大板栗、柞水14号、柞水11号、明拣栗、寸栗等。该区域属南温带半干旱或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具有过渡性。年平均气温10~14℃,≥10℃积温3500~4500℃,年降水量500~800mm。该区域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半湿润或干旱、多秋雨。
④东南生态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闽南、赣南和湘东等地。栽培管理较为粗放,品种有中果红皮栗、中果黄皮栗、它栗、韶栗18号等。果实多中等大小,含糖量低,淀粉含量高。该区属东南沿海丘陵亚热带湿润气候板栗栽培区。年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大。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雨量充沛。该地区除板栗外,在福建建阳、建瓯等地分布有大量锥栗,品种有白露仔、麦塞仔、黄榛等。
⑤西南生态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及湘西、桂西北等地。属云贵高原亚热带湿润气候板栗栽培区。除板栗外,有锥栗和茅栗的分布。板栗品种主要有贵州平顶大红栗、云南品种云腰、云早等。该品种实生板栗较多,自然变异大。坚果多小型,果实含糖量低,淀粉含量高。该生态区域冬暖夏凉,日照偏少,多秋雨。
⑥东北生态栽培区
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是我国分布最北的产区。主要以日本栗系统的丹东栗为主,炒食品质差,以加工为主。主要品种有丹东栗、金华栗、银叶、方座、近和等。此栽培区属东北平原中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板栗栽培区,冬冷夏温,半湿润。(3)系统发育史
栗属植物有7个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广阔地域。布于亚洲的有4种,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布于中国大陆;日本栗分布于日本及朝鲜半岛。分布于北美洲的有2种:美洲栗和美洲榛果栗欧洲大陆分布仅1种:欧洲栗。属植物均为二倍体,2n=2x=24,种间可以互相杂交(jaynes,1975)。在栗属植物中,商业化栽培的主要是板栗、欧洲栗和日本栗,其他栗仅有少量人工栽培利用,或作为森林树种或作为植物育种材料。
世界各国学者大多数认为栗起源于中国大陆。但栗属的几个种,哪个是原生种没有明确结论。jaynes于1975年提出栗属植物的中国起源假说,并假设世界栗属植物以中国为中心有两条进化路线:一是向西延伸经小亚细亚再向欧洲地中海演变为欧洲栗;向东迁移到北美大陆演变为美洲栗。huang等(1994)研究结果表明,板栗所
第3页 具有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茅栗和美洲栗,且栗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由中国经小亚细亚向欧洲地中海依次递减。首次在分子遗传水平上提供了中国板栗为原生种及以中国为中心向西延伸的新证据。并依据研究发现的中一日栗遗传基础相似和美一欧栗遗传基础相似的结果,对栗属植物以中国为中心向东移演变进化的路线是否存在提出了疑问。关于栗属植物的原生种和进化路线还缺乏更可靠、更翔实的实验数据。
栗在中国的起源与栽培历史悠久,由于板栗属于异花授粉植物、长期实生繁殖、种间可以杂交,以及板栗分布地区复杂的生态地理条件等,在长期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国板栗的多样性和基因流大于已知的栗属植物中的任何一种(lang p等,1999),中国板栗居群内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板栗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生态区域,长江流域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化程度高于华北和西北实生板栗居群,说明华北和西北不是板栗的起源中心,至少不是原生中心(秦岭,2001)。这从两个栽培区的实生板栗形态特征上也可作为旁证。板栗处于童期时,冬季落叶时叶片只是干枯于枝上而不落叶,说明其童期的栗树保持了在南方温暖气候下常绿植物的特点,由此推断板栗不是起源于北方的。通过居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认为中国板栗可能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神农架)和西南地区。
2、原产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信阳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降雨量达250-3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400-600毫米,占全年的42-46%。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170-270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80-110毫米,占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历时最长(130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2)土壤条件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9%。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200公里,占豫南山地的80%;东段山脊高峻雄伟,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宽阔低缓,以千米以下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占豫南山地的20%,山势高峻陡峭。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3)共生环境
因板栗适于酸性土壤,所以我省东部和中部的碱性土壤区没有板栗种植,而大别山、桐柏山地区,主要包括新县、光山、罗山、固始、商城、信阳、桐柏等县土壤以酸性为主,以大板栗为主要品种,新栽植林以优良品种“豫罗红”为主。
3、引种成功地的生态条件
第4页(1)气候条件
毕节县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夏季温暖湿润,雨热同季 ;冬季则寒冷干燥.年均温l2.8“C,一月均 温2.4”C,绝对 最 低 温 一7.4"C,绝 对 最 高 温 33.2℃.年 降 雨 量 954.2mm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 205—297天。(2)土壤条件
土壤为砂岩发育的黄砂壤,和石灰岩发育的黄壤.原产地与引种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相比较.差异不显著(3)共生环境
土壤为黄壤,含有有利于板栗生长发育的众多微生物,土壤PH<6.9,适合板栗生长发育。(4)小气候影响
无明显的小气候影响。
4、引进地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114° 14',北纬34°16'-34°58',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C。7月最热,平均27.3°C;1月最冷,平均0.2°C;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2)土壤条件
郑州市土壤属于暖温带落叶林干旱森林草原棕壤土地带,也即豫西北丘陵立黄土区,总土壤面积1043.37万亩。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10个大类、30个亚类、53个土属、110多个土种。全市10大类土壤分述如下:
①褐土类。包括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五个亚类,23个土属,58个土种。总面积约565万亩,约占土壤总面积的54.2%。该土壤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黄河以南的黄土丘陵及浅山丘陵区。该土类区有三四千年悠久的耕作史,但由于植被稀疏,垦殖过度,生物累计作变弱,有机质分解,含量较低,且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该土类区分布在丘陵及山前斜坡地带,水源缺乏,地下水位较深,容易造成干旱。
②潮土类。包括潮土、褐土化潮土、湿潮土、黄潮土、盐化潮土等五个亚类。面积约315万亩,占总面积的31.17%,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的平原区,属黄土性冲积物质沉积而成,土壤砂粘相间,含碳酸钙,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PH值为7.5--8.5,该区土层深厚,肥力较强,是郑州市的粮油棉主要产区。
③风砂土类。包括流动风砂土,半固定风砂土,固定风砂土三个亚类,面积约51.90万亩,占总面积的4.97%。该土类主要分布在中牟、新郑东部及京广线以东的黄河冲击平原上,土属为固定风砂土,母质为砂性风积物,质地较粗,砂层较厚,土壤层分低,通气透水性能好,水热条件变化大,适宜发展农牧业。
④棕壤土类。面积约8.9万亩,占总面积的0.86%,主要分布在嵩山地区五指岭
第5页 山区和巩义的拜台岩一带,该土类腐植质层较厚,大都在10厘米左右,表层有机质高达5%以上,适宜发展林业。
⑤石质土类。石质土类可分为硅铝石质土、钙质石质土与硅质石质土三个亚类。面积约27.6万亩,占全市土壤面积的2.65%,主要分布在巩义、登封、新密等地被剥蚀的残丘上部,土层瘠薄,含砂石多,为土壤初期发育阶段,呈荒山土岭,非农业土壤。
⑥粗骨土类。粗骨土类可分为硅铝质粗骨土与钙质粗骨土两个亚类。面积约9.3万亩,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89%。主要分布在登封、巩义、荥阳市山丘地区,侵蚀严重,土层较薄,适宜发展林业。
⑦积土类。新积土类只有土一个亚类,面积18万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73%。分布在巩义、荥阳、郑州市郊、中牟等地沿黄新近流失沉积物上,此类土壤很少有植物生长,洪水季节易受淹。
⑧粘土类。红粘土类只有红粘土一个亚类,面积7.5万亩,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72%,主要分布于新密、新郑、巩义、登封等市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坡和剥蚀残丘顶部。该类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耕作困难,是低产土壤地区。
⑨紫色土类。紫色土类可分为中性紫色土与石灰性紫色土两个亚类,面积约2.2万亩,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21%,主要分布在巩义、登封、新密的紫色丘陵顶部或坡地上。土层较薄,透水性好,容易出现干旱现象。
⑩水稻土类。水稻土类面积极小,仅有200亩,主要分布在郑州市郊区黄河冲积平原较低挖处,水利条件较好。该土土质疏松,孔隙度大,渗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以产优质稻米著称。(3)共生环境
该地区土壤以褐土类(包括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淋溶褐土五个亚类)为主,土壤PH适中,可为板栗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5、引种及方式
限制因子:水位较低,地表水补充不充足,雨水分布不均,春季温度较低,可能会对书体造成冻伤,倒春寒可能冻伤花芽。
引种方式:直接引种辅以间接引种
二、引种的品种及种源
(一)引进品种及种源个数
1.豫罗红:1989年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树势开张,分枝角度大,枝条粗壮,耐修剪。栗苞和栗实较大,坚果椭圆形,紫红油亮,皮薄,肉质香甜,坚果个头较大,平均单粒重12.2g。10月初成熟,耐贮藏、病虫少,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丰产、稳产性能好。该品种嫁接后2年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5.5kg。
2.确红栗:1993年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树势开张,分枝较大,枝条疏生。坚果红色光亮,个大饱满,平均单粒重12.5g,皮薄,每苞含坚果3个。该品种抗逆性强,耐贮藏,9月下旬成熟。品质极佳,果肉甜脆,香味浓,有糯性,早期丰产性能较好,高产稳产。嫁接苗两年结果,第五年亩产可达300kg,利用实生栗苗栽植改接确红栗后,第四年亩产可达310kg。
3.七月红:坚果中等,圆形,棕红色具明亮光泽,种皮薄,易剥离,种仁饱满,黄白色,质脆甜而香,品质上等。成熟期较早,一般8月下旬(农历7月)成熟,丰产、稳产,对栗实象鼻虫有较强抗性。
第6页 4.豫板栗3号:产于河南豫南地区。该品种树势半开张,枝势紧凑,成枝力强。母枝平均抽生2.8个果枝,每一结果枝着苞2.8个。连续结果能力强,出籽率46%。球果大,呈圆形球果蓬刺稀;坚果较大,每公斤71粒,平均坚果重14.1g,色泽鲜红,光泽度好,味香甜,籽粒饱满,9月下旬成熟。本品种丰产、稳产,第四年亩产可达250kg。抗逆性及适应性较强。耐贮藏,易加工。
此外,早丰1号、光山2号、罗山689、尖嘴栗、八月炸等品种也进行引种试验。
(二)引种材料
实生苗、种子和优良嫁接苗。
(三)检疫
通过普查和定点调查,查明信阳栗区板栗病害17种,害虫143种,害虫天敌 78 种:确定了主要病害有炭瘟病、叶枯病、白粉病、干枯病、膏药病、疫病、校枯病、空蓬病8种,主要害虫有栗实象、栗剪枝象、桃蛙琪、苹掌舟峨、黄刺娥、舞毒峨、天幕毛虫、淡娇异蜡、铜绿丽金龟、针叶小爪蹒、栗瘦蜂、栗绎盼、栗透翅娥13种。
1、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在主要板栗产区常有发生。每年有20%~40%的栗实受害,使栗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发芽能力。栗实象鼻虫在河南两年完成一代。成虫7月羽化,8月出土产卵,9月幼虫孵化,10月、11月幼虫脱果,然后入土越冬,次年继续滞留土中,第三年6月化蛹。成虫产卵前昼夜取食,用口器咬破栗包和果实,取食叶子。一般以上午6~10点和下午3点至晚上9点最为活跃。
2、剪枝象鼻虫
剪枝象鼻虫又名锯枝虫,在我国分布很广。成虫专咬嫩果枝,造成幼栗苞大量落地。剪枝象鼻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5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6月上中旬出土最多。成虫羽化后即上树,夜伏于树冠内,白天活动,以花序和嫩栗苞为食。
3、白粉病 4~5月染病。叶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绉缩卷曲,凹凸不平,叶色缺绿,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早期落叶。到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颗粒状物。
4、透翅蛾 该虫一年一代,主要危害板栗主干。幼虫部分在主干老皮缝内越冬,多数在地上50公分处越冬。3月开始活动,在韧皮部蛀食,虫道内充满木屑和虫类,并不排出干外,受害部位臃肿大瘤状隆起,皮层翘裂,当虫口密度大时危害严重。幼虫横穿取食,可环主枝或树干1周,致使主枝枯死或全株死亡。
5、铜绿丽金龟 该虫一年一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上升表土取食危害,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成虫危害盛期。成虫有趋光性、假死性和群集危害的习性,白天潜伏在二亡中,傍晚时成群飞到树上,整夜取食,次晨飞离树冠潜伏。
三、引种试验
(一)种源试验
将信阳地区栽培品种如豫罗红、确红栗、七月红、豫板栗3号、早丰1号、光山2号、罗山689、尖嘴栗、八月炸、红栗王、光山号、新县号、栗园号、世纪红等进行引种试验,观察其出籽率、空蒲率、树冠每平方米鲒类量按树冠冠幅面积
第7页 每平方米结粟量、籽粒比例、品质比较、树苗成活率、植株生长情况,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
(二)栽培试验
试验地设在每日光照≥6小时的褐土类黄土丘陵及浅山丘陵区的开阔地,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4.4° C。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实验采取水平梯地整地,定植穴长、宽、深各80厘米,穴底填土杂肥,栽植地径0.8厘米以上、苗高80厘米以上的1年生实生苗,第3年嫁接。在同一地域划分小区.每个小区嫁接同一品种接穗,观察其出籽率、空蒲率、树冠每平方米鲒类量按树冠冠幅面积每平方米结粟量、籽粒比例、品质比较、树苗成活率、植株生长情况,选出表现优良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与原产地各项指标作对比。
板栗为雌雄同株异花受粉,自花授粉的结实率较低,果粒小,所以在栽植时要注意授粉树种的配置。
四、推广栽培
若在引进地板栗生长习性等各方面均表现优良或未出现较大的偏差及品种退化,表明该品种能够在引进地栽培,此时即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推广栽培。
若在引进地板栗生长习性等各方面均表现较差或出现较重的病虫害及品种退化,表明该品种不能够在引进地栽培,此时即需进行新的品种试验。
五、间接引种
对于直接引种不能成功的品种,可以采用多倍体育种或无性繁殖等方法进行引种试验。
第8页
第五篇:养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养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要想不断的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水平以及增加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就是不断的改良猪的品种,引种是实现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养猪企业中,品种的改良速度是制约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让其更加的适应新的环境,因此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引种并且制定更加恰当的方案对引进的种猪进行管理。合理制定引种计划
在确定引种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养猪场的规模以及猪的种类,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所制定的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所要引种的养猪场的背景、在引入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费用预算、引入种猪的体检预防措施以及对新引进的种猪的隔离的地方等都要考虑到。对于可以引种的猪场可以优先考?]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目前生产正常的猪场、一类是新建成的猪场然后是整改扩建后的猪场。在引种前充分做好疫病检查,对种猪的性能做好调研,引进种猪前进行充分的消毒工作,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隐患杜绝在引种之前。合理选种
在选种时首先应该选择健康有力、发育正常、没有遗传病症、体型等应该符合养猪场自身的要求,将种猪打上耳牌放便辨识。对于公猪来说要求公猪睾丸发育正常,包皮处积液少并且活泼好动的一类,对于成年公猪以见到母猪后可以主动爬跨、性欲旺盛的微最佳选择。对于母猪来说首先要选择其生殖器官发育正常,阴户应该选择大并且较为松弛的一类,其乳头分布均匀并且有效个数不少于六对。
种猪场应该提供规范的种猪免疫手续并且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明确保证种猪的质量。在销售中的种猪必须符合客户要求,并且所有种猪均需要进行健康检查,具备兽医检疫部门所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方可出售。种猪的运输
在对种猪的运输中最好不要选择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种猪运输前应先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最好消毒之后将车辆空置一段时间在进行运输工作,并且进行运输前可以选择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手段将车辆进行消毒,然后开具消毒的证明。
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减少种猪的损伤,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感染现象导致种猪的死亡。对提供种猪的机构在准备运输前要提前两到三个小时停止种猪饲料的供应。在需要长途运输的车辆中最好在车厢内铺设垫料,比如在冬天可以在车厢中加入稻草、木屑等,夏天可以铺上细沙,这些都是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种猪受伤的方法。并且在运输时一个车厢内种猪的数量要合理的安排,避免过于拥挤所导致的种猪的死亡。在长途运输时应该对每头种猪都进行抗生素的注射,防止在途中出现细菌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表现出特别兴奋的种猪也可以选择注入适量的镇定剂。
在不同的季节也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冬季要注意防寒,夏季运输时也要做好防暑工作,尽量不要选择在天气较为炎热的环境下进行种猪的运输,在夏季运输时应准备充足的饮水,在运输途中也应该尽可能的寻找水源为种猪防暑降温。运输车辆应该准备好汽车帆布,可以在遇到烈日或者暴风雨的时候将汽车帆布置于车顶防止太阳的直射以及暴风雨对种猪的影响,在车厢的两侧将帆布挂起以方便种猪的通风和散热。
在长途运输时应提前配制一些电解质溶液,并在里面加入奶粉,以便在路上时可以让种猪使用。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种猪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感染疾病的种猪及时隔离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在运输量较大的情况时应该准备一辆备用车,防止当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种猪到场后要做的工作
对于新引进的种猪不能直接就进入猪场的生产区,应该先将其进行隔离饲养确保起没有带来病菌和疫病的前提下在进入生产区。种猪到场后先将其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对种猪进行全面的检查,进场一周内按照免疫程序对其进行各类疫苗的注射。在隔离时间结束后将种猪的体表在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工作,种猪就可以进入生产区进行正常的生产工作了。
(作者单位:137000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