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

时间:2019-05-14 13:3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

第一篇: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

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

为了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省果蔬站的安排,盘县蔬菜站结合本县蔬菜品种种植年代较长,品种退化严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较差,产值下降的实际情况,我站今年引进白菜类和茄果类共15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

一、参试品种

1、白菜:红苑83—1山东德州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鲁春白1号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兴 滇1号云南云鸿种苗公司

兴滇6号云南云鸿种苗公司北辰6号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

2、辣椒:采丰1号杭州三叶种苗公司砀椒5号安徽省砀山县福达辣椒种苗繁育中心砀椒6号安徽省砀山县福达辣椒种苗繁育中心东洋长琦青州市天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皮早椒开封市红绿辣椒研究所

3、番茄:石头13以色列引进

石头16以色列引进

至樽108北京中农绿亨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超级粉红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阳春早红西安桑农种业有限公司1

二、试验设计及管理

试验安排两个点,大白菜设在盘县旧营乡坪田村刘昌吉家田内,前作为水稻,土壤质地为壤土,小区面积0.3亩。播种行距为0.5米,窝距为0.4米,播种日期为4月1日。辣椒和番茄设在盘县红果镇申家屯张贵家田内,前作为水稻,土壤质地为壤土,小区面积0.5亩,采用小拱棚育苗移栽。辣椒定植行距为0.6米,株距为0.45米;番茄定植行距为0.6米,株距为0.5米。播种时间辣椒为12月20日,番茄为1月5日。试验田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三、试验结果及处理意见

1、白菜品种

从总体上看,鲁春白1号和红苑83-1对盘县气候较为适宜,这两个品种抗旱能力强,耐高温,生育期较为适中,结球紧实,口感好,适应在本县栽培;其余3个品种抗旱、耐热能力较差,结球松散,纤维物质多,口感不好,在市场上不受欢迎,不适应在盘县范围内推广栽培。

2、辣椒品种

从生育期观察和产量结果看,东洋长琦生长势不强,结果性不好,不适合我县栽培;黄皮早椒植株生长不理想,抗病能力弱,产量低,不适合在我县推广;采丰1号、砀椒5号和砀椒6号三个品种表现生长势强,结果较多,抗病能力强,产量较高,适宜在我县栽培。

3、番茄品种

从果实性状和产量情况看,石头13和石头16两个品种表现不错,果皮光亮,果肉紧实,耐贮运,畸形果少,采收期长,产量高,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其余三个品种畸形果较多,果实色泽不理想,抗病性弱,采收期较短,产量较低,不适宜我县栽培推广。

盘县农业局蔬菜站 二00七年十一月 3

第二篇:2009蔬菜试验协议书

2009年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

协议书

甲方:高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乙方:泰州市旱作物农科所

为切实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确定我区代表性土壤类型主推蔬菜品种最佳的氮、磷、钾施用量,为蔬菜作物高产、优质、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甲乙双方就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甲方将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委托乙方实施,乙方在高港区范围内按《2009年高港区保护地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方案》要求落实。

二、甲方职责

1、制定2009年高港区保护地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方案。

2、定期到乙方服务区内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和宣传工作。

3、组织乙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考察观摩活动。14、支付乙方试验用工、用车、耗材、损产补助等经费共计3.6万元。

三、乙方职责

1、按《2009年高港区保护地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方案》要求落实试验共计6个(2个蔬菜品种,NPK3个肥料因子)。

2、落实专人负责具体试验的实施,定期向甲方汇报试验进展情况。

3、确保蔬菜氮磷钾单因子肥效试验在2010年6月底前完成并通过省市专家验收。

4、向甲方提供原始记载数据、相关图片资料和完整的试验总结,试验总结以科技论文格式撰写,主要包括供试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及附表(以EXCEL格式填报)。

四、未尽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方法解决。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

第三篇:铁皮石斛新品种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铁皮石斛新品种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独特功效,属珍贵的补益药中药材。其繁殖率低、成活率低、产量低,人工种植难度极大。为更好地开发保护铁皮石斛,开拓市场前景,2013年XXX在农大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了仿野生模拟方式人工栽培引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试验品种、种植地点、种植面积

1、试验品种:铁皮石斛

2、试验地点、种植面积:XXX高桥村二组,海拔1000米--1500米,试验面积1亩。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大棚设施建设:(1)2013年5--6月,在高桥村二组新建大棚2个,分别占地94平方米、138平方米;(2)搭建种植床,可使用面积分别是94平方米、276平方米;(3)大棚里分别安装温、湿度计和喷雾装置。

2、种植基质:铁皮石斛的根为气生根,有明显的好气性和浅根性,因此选择的是锯末、沙石作为栽培基质。

3、种苗引进:2013年7月--9月,从川农大引进铁皮石斛种苗37800株。

4、适时种植:7-9月引进种苗栽植。

5、种植方式:单株育苗单直行移栽,移栽规格为2cm*2cm。

(三)加强田间管理

1、移栽前用多菌灵对种植床和种苗进行消毒处理;

2、肥水管理,及时对种苗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酸二氢钾;

3、适时进行移苗补缺,及时进行定苗、间苗。

二、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引种试验,虽然铁皮石斛成活率只有0.13%,但在栽培的同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是根据铁皮石斛生长必须的生态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双层遮阴、喷灌、滴灌技术,保证栽培环境的温湿可控;种植床离地约40公分,铺上锯末和沙石模仿其野生方式,使引种铁皮石斛在仿天然环境中生长;二是按照规范化种植的要求,先对种苗进行杀菌处理,再以2cm*2cm的密度进行直行移栽,总结出一套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栽植模式。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1、铁皮石斛试验有其特殊性,试验模拟的基质、温度、光照、空气质量、湿度等环境条件,所形成的独特的“小气候”掌握经验不足,有待进一步总结提升。

2、实验室提供的种苗较弱,移栽成活率不理想,下一步改为壮苗移栽,观察成活生长效果。

3、铁皮石斛属气生根,主要是用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试验模拟的基质透水透气性不理想。下一步将使用松树皮和木屑混合发酵后,进行高温消毒,配备为基质再次试验。

第四篇:上甘岭林业局野生花卉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上甘岭林业局

野生花卉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2008年以来,上甘岭林业局为了响应市委关于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工作,在溪水苗圃进行了几种本地区的野生花卉驯化工作,现把两年来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引种驯化品种

引种训化品种有:鸢尾、石竹、黄花

二、开展情况:

种子采集:2008年以来,上甘岭生产营林科一班人,在科长李爱军的带领下,利用上山检查造林、抚育及秋整地工作之机,采集了鸢尾、石竹种子,挖掘了黄花萱草幼苗。主要操作技术:鸢尾栽培技术

1、采种

单花鸢尾采种选择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质优良的植株上进行。在8月中下旬果实与花茎泛黄白进行采集,采集后阴干,待果实自然开裂脱落后搜集种子,除去杂质、瘪种,在低温相对比较干燥条件下保存备用。

2、播种

秋播:我区在8月中下旬采收后露地直接播种,翌春发芽,经过春检每平方米出苗平均40株。

播种方式为条播,播幅宽15cm间距10cm,播种量1.5-2公斤/亩,播种镇压,覆土厚度为0.5-0.8cm,镇压后覆盖苇帘。浇水保持床面湿润并及时除草,当苗木出土30%左右,适时撤除苇帘。

3、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绝不可积水,雨季应加强排水。施肥以根外追施氮液肥为主。

(2)中耕除草

幼苗期中耕宜浅不宜深,随苗龄的增加,中耕加深。春苗出土前进行一次浅松土,出苗后再适时浅锄3~4次,可达到除草防旱的双重目的。对未除净的杂草及时人工拔除即可。

(3)遮阴、培土、防寒

在入秋上冻前适时进行根基培土,不仅可防止幼苗冻害,还可以有效预防由于冻拔害造成的苗木损失。石竹栽培技术:

1、采种:7——9月采种,阴干开裂去除杂物得到纯净的种子。

2、播种:我区采取秋播,种子水浸24小时后控干,均匀播在已作好的苗床上。采用撒播,播后镇压一次,使种子与床土密结,用细河沙覆土,覆土厚度超过种子直径的2——3

倍。浇透水,覆上苇帘。

3、分株繁殖:5月上旬,把整个植株挖起,然后分成数丛,剪去三分之一须根,每穴1丛,株行距为20——40CM,培土,浇水。

4、田间管理:浇水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新栽植株,第一遍定根水必须要浇好,栽后每二天浇一次水。到6——7月,花败后进行修剪,保留8——9CM左右高。9月再修剪一次,高度留5CM左右,任其自然露天越冬。黄花萱草栽培技术:

黄花上甘岭采取移植驯化方式,成活率比较好。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育苗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技术还不成熟。鸢尾成活率不够高。

2、建议抽出专业技术人员,予以资金支持,保障驯化研究工作持之以恒。

第五篇:2010年饲草玉米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宝鸡市2010年青贮玉米引种试验工作总结

为了确保2万头牛场的饲草需求,打造青贮饲草示范基地,提升关中玉米带棒青贮饲料的供给能力,解决农民选种盲目造成的产量和质量低下等问题,根据省畜牧总站安排,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我市眉县、千阳、扶风县进行了新饲玉

12、耀青2号等10个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引种试验,筛选推荐适宜关中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现就本次试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准备,精心安排

本试验由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宝鸡市畜牧兽医中心、眉县畜牧兽医站、千阳畜牧兽医站、扶风畜牧兽医中心共同完成。省畜牧总站负责方案的制定、种子的调运、试验报告的起草和试验成果的推广等;宝鸡市畜牧兽医中心负责眉县、千阳、扶风三个试验点的组织协调、各个试验点具体实施方案的校核、试验田踏勘与布局设计审核、观测纪录表格的设计、营养成份的测定、实验数据的汇总、照片资料的拍摄与归档、试验过程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督促各试验点按照玉米生育时期准时进行有关观测,科学准确做好记录,组织各个试验点科学开展测产工作。眉县、千阳、扶风县站负责试验地的协调、试验小区的合理划分(根据各自试验地块实际情况)、试验田的具体种植、管护、观测记录等工作。根据省畜牧总站青贮玉米引进实验实施方案的安排,我们积极组织个县站联系协调落实地块,并先后多次进行商讨,及时详细的制定了工作计划,落实人员,认真严谨的按照计划安排进行工作。本次实验参试品种:9个,新饲玉

12、豫玉

23、龙辅单208、耀青2号、阳光1号、豫青贮

23、龙巡

32、东青1号、新饲玉

17、大力士甜高粱。对照品种:雅玉8号。我们科学的制定了试验设计,每个试验点共安排20个小区,长方形设臵,每个小区1亩,9个试验品种、1个比照品种,每个品种进行2次重复。小区间距1.2米,地头设标志牌。试验区周围设保护区,保护区不少于4行,小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

二、严谨试验,科学观测

按照实施方案安排,我们分别于6月18日在眉县、6月19日在扶风、6月26日在千阳按照当地旋耕、硬茬等播种习惯进行了播种。随后及时安排人员根据当地实际及玉米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先后对青贮玉米的出苗、拔节、抽穗、乳熟、蜡熟期的生长情况严格按照科学的试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并详细进行了记录统计,并分别于9月14日、9月15日、10月11日进行了生长状况调查,分别对穗、叶和整株的鲜重、株高、穗长、双穗率、抗倒伏性等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并按照饲料用玉米营养成份测定的采样标准的要求进行了采样,随后对玉米整株的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钙、磷含量等相关指标做了检测化验。试验中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播种至拔节初期,由于干旱及田间管理跟不上,导致拔节期玉米整体生长缓慢,高低不齐,我们邀请玉米生产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及时采取叶面喷肥、中耕除草、灌溉等有效措施对试验田进行了科学管护,后期试验田玉米长势较好。

三、全面分析,认真总结

通过一年的试验,经过对测定的3828个原始数据统计,方差分析,结合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际,综合评定认为:耀青2号表现较突出,在眉县产量和效益较高,单株重量达到1.62公斤,亩产带棒鲜秸秆6642公斤,株高平均292厘米,植株高度适中,生长过程中,茎粗叶茂,植株紧凑,持绿时间长,为晚熟品种,营养品质好,经济性状理想,是良好的青贮品种,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川道农区种植,属高投入、高产出品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前景可观。缺点是抗倒伏性能一般,大田长势中植株差异较大,个体不匀称,不适宜低温区,宜早播。新饲玉

12、新饲玉

17、雅玉8号表现较好,其它品种表现一般。雅玉8号在当地播种多年,性能稳定,产量居中,可继续使用。新饲玉

12、新饲玉17较适宜干旱气候,抗倒伏。(详细排序见研究报告)

在扶风试验点的观察品种金岭9号,长势较好,产量达到每公顷100800公斤,适应性能强,熟春播品种,建议以试验品种继续观测。

附:2010年关中西部青贮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报告

2010年关中西部青贮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摘要:对9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茎秆产量耀青2号最高,虽生育期较长,但能满足青贮对生育期的要求,新饲玉12号较高,新青3号最早熟且抗倒,但产量较低。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耀青2号、新饲玉12号,适宜当地推广种植。关键词: 青贮玉米;茎秆产量;试验

青贮玉米是奶牛生产中的优良饲料作物,发展青贮玉米饲料生产,已成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目的是筛选出在陕西关中西部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青贮玉米品种,为指导青贮饲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配合万头奶牛场建设,加以推广应用,特设立本项试验。1 试验时间及试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设立3个试验点:眉县豆家堡村、扶风县豆村农场、千阳县曹家塬村

1.1眉县试验点概况

试验于2009年6月13日—9月26日在眉县豆家堡村进行。试验地位于34°2′N,107°49′S,海拔518.5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炎夏赤日炎炎,天气干热,常出现旱象。年平均气温12.9℃,极端最高温度42℃,最低17.2℃,年均日照2015.2小时,≥10℃活动积温为4104.6℃,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为60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l%,生长季内(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6%。1.2扶风试验点概况

扶风青贮玉米试验田位于扶风县豆村农场,北纬34°22′,东经107°53′,海拔高度585.9米,年降水量573.3毫米,年平均气温12.4°C。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生长季内(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9.4%。

1.3千阳试验点概况

试验于2010年6月26日—10月11日在千阳县曹家塬乡村曹家塬村进行。试验地位于东经 106°56′35″,北纬34°36′,海拔1023.5米,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35.9℃,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40.5℃,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14.4℃,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9℃。自然降水年际变化大,历年平均降水量653毫米。春播期降水较稳定,夏播期降水保证率较差。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品种 本试验有9个品种,分别是新饲玉

12、豫玉

23、龙辅单208、耀青2号、阳光1号、豫青贮

23、龙巡

32、东青1号、新饲玉

17、大力士甜高粱,雅玉8号(对照)。2.1.2 种子来源

由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提供。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三个实验点根据实际地况设定长宽,小区面积1亩。

2.2.2 栽培管理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夏收后播种。9个青贮玉米品种均采用拖拉机旋耕或硬茬播种,行距为60㎝,株距为25㎝。按照当地农民作物管理水平进行栽培管理,随播种同时施入底肥。生育期内眉县、扶风试验点浇水1次,中耕、除草各2次,千阳未浇水,中耕、除草各2次。眉县试验点7月15日定苗,7月23日对个别品种间苗过程留苗不均的再次间苗,并追施尿素1次,分别为342㎏/ hm²。7月28日进行漫灌,8月12日再次中耕除草、叶面喷肥,0.6%磷酸二氢钾9㎏/hm²,8月底至9月份后期多雨。扶风试验点7月18日定苗,7月25日对个别品种间苗过程留苗不均的再次间苗。7月31日进行漫灌,8月10日中耕除草、叶面喷肥,0.6%磷酸二氢钾9㎏/hm²。千阳试验点7月22日定苗,7月28日对个别品种间苗过程留苗不均的再次间苗。8月15日中耕除草并追施尿素1次,为342㎏/ hm²。眉县试验点9月14日、扶风试验点9月15日、千阳点10月11日分别进行了生物性能测定,考察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粗、穗数、单株茎秆鲜重、亩产及常规营养成分测定采样。2.2.3 秸秆产量测定 各小区均取梅花状5个不含边行的1m的样方,地表刈割测产。

2.2.4营养品质测定

测产时刈割样方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3株粉碎制风干样。测定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钙、磷含量。茎叶比由风干样株分离茎叶测定。3 结果与分析

3.1 产草量结果(表1)

眉县试验点耀青2号产量最高,雅玉8号、新饲玉12号次之,新饲玉

17、新青3号、豫青贮23产量居中,豫玉

23、龙巡32产量一般,龙辅单208、阳光1号、东青1号产量较低。耀青2号与雅玉8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与豫青贮2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耀青2号、雅玉8号均与产量较低的龙辅单208、阳光1号、龙巡

32、东青1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它试验点类似。3.2生物学性能测定结果(表1)

产量高的品种,茎秆较粗,株高、结穗部位、单株产量均较高,其中眉县试验点耀青2号高达298㎝,产量居第一位,茎粗2.34㎝,结穗部位135㎝,单株茎秆产量1.62㎏,小区折合公顷产量为99630 ㎏。产量较低的阳光1号株高均227㎝。千阳试验点耀青2号产量不是最高,表现出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其它试验点类似。表1

眉县参试青贮玉米品种生物学测定结果

品种 新饲玉17号 新饲玉12号 龙辅单208 雅玉8号 耀青2号 阳光1号 东青1号 豫青贮23号 龙巡32 大力士甜高粱 株高(cm)259 256 264 294 298 227 245 234 242 287

茎粗(cm)

1.98 2.06 1.76 2.16 2.34 1.82 1.79 2.01 1.78 2.42

穗位高(cm)

95 110 135 84 75 73 88

穗长(cm)

30.67 29.33 27.67 28.50 30.20 29.20 27.67 28.10 30.30

单株鲜 重(kg)

1.27 1.23 1.00 1.22 1.62 0.50 1.18 1.02 1.02 1.98

秸秆产量(kg/hm²)

82200 73800 60000 87200 99630 30000 70800 61200 61200 120128

千阳县参试青贮玉米品种生物学测定结果

品种 新饲玉17号 新饲玉12号 龙辅单208 雅玉8号 耀青2号 阳光1号 东青1号 豫青贮23号 龙巡32 大力士甜高粱 株高(cm)240 257 253 253 271 238 234 254 212 244

茎粗(cm)1.88 2.23 2.12 2.17 2.15 1.75 1.86 2.09 2.03 2.38

穗位高(cm)96 112 78 104 136 83 82 100 75

穗长(cm)31 30 27 30 29 26 27 27 25

单株鲜 重(kg)1.29 1.33 0.63 1.13 1.55 0.45 0.63 1.00 0.54 0.90

秸秆产量(kg/hm²)60100 61100 47100 53350 57550 36100 45100 51100 47650 58350

扶风县参试青贮玉米品种生物学测定结果

品种 新饲玉12号 新饲玉17号 豫青贮23 龙巡32 龙辅单208 耀青2号 东青1号 雅玉8号 阳光1号 金岭9号 株高(cm)235 244 271 232 250 282 238 288 249 308

茎粗(cm)2.02 1.85 1.86 1.76 1.82 2.23 1.53 2.14 1.72 2.22

穗位高(cm)112 110 96 86 76 124 76 109 79 134

穗长(cm)32 30 27 22 26 30 27 28 29 30

单株鲜 重(kg)

1.27 1.29 1.18 0.84 1.10 1.59 0.78 1.38 0.65 1.61

秸秆产量(kg/hm²)84600 89400 66600 53000 61200 98300 48400 86300 35700 100800 3.3生育期(见表2)

表2

眉县青贮玉米田间记载表

品种 新饲玉17号 新饲玉12号 龙辅单208 雅玉8号 耀青2号 阳光1号 东青1号 豫青贮23号 龙巡32 播期(月.日)

6.18 6.18 6.18 6.18 6.18 6.18 6.18 6.18 6.18

出苗(月.日)

6.26 6.26 6.26 6.27 6.27 6.26 6.27 6.26 6.27

抽雄(月.日)

8.24 8.24 8.20 8.23 8.28 8.18 8.16 8.19 8.19

乳熟期 9.14 9.15 9.16 9.14 9.17 9.10 9.11 9.12 9.13

抗倒性 强 较强 较强 强 一般 较强 强 强 强

扶风县青贮玉米田间记载表

品种 新饲玉17号 新饲玉12号 龙辅单208 雅玉8号 耀青2号 阳光1号 东青1号 豫青贮23号 龙巡32 播期(月.日)

6.19 6.19 6.19 6.19 6.19 6.19 6.19 6.19 6.19

出苗(月.日)

6.28 6.28 6.29 6.29 7.01 6.29 6.30 6.29 6.29

抽雄(月.日)

8.25 8.25 8.22 8.23 8.30 8.19 8.17 8.20 8.19

乳熟期 9.14 9.16 9.17 9.16 9.20 9.13 9.13 9.13 9.13

抗倒性 强 较强 较强 强 一般 较强 强 强 强

千阳县青贮玉米田间记载表

品种 新饲玉17号 新饲玉12号 播期(月.日)

6.26 6.26

出苗(月.日)

6.26 6.26

抽雄(月.日)

8.24 8.24

乳熟期 10.6 10.6

抗倒性 强 较强 龙辅单208 雅玉8号 耀青2号 阳光1号 东青1号 豫青贮23号 龙巡32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6.26

8.23 8.21 8.25 8.18 8.16 8.19 8.19

10.5 10.7 10.11 10.7 10.6 10.6 10.5

较强 强 一般 较强 强 强 强

生育期以抽雄为指标,阳光1号、东青1号、龙巡32最早,豫青贮23号、金龙辅单208、次之,新饲玉17号、新饲玉12号、雅玉8号较晚,耀青2号最晚。抗倒伏性新饲玉17号、东青1号、龙巡

32、豫青贮23号强、新饲玉12号较强,耀青2号最弱。青贮玉米是在乳熟期末期收获,夏播玉米在9月底达到乳熟期就满足了青贮玉米生育期的要求,虽然耀青2号生育期相对较长,但均在9月底达到乳熟末期,符合青贮玉米生育期的要求,其他品种也均符合生育期要求。3.5营养成分测定(见表3)

表6 眉县试验点营养成分测定 玉米品种 阳光1号 龙辅单208 新饲玉17 耀青2号 大力士 龙巡32 东青1号 豫青贮23 饲玉12 雅玉8 水分(%)8.78 9.56 10.54 10.93 10.28 9.18 9.25 9.61 9.10 10.38

粗蛋白(%)6.88 7.79 6.79 6.51 5.79 8.06 7.06 7.41 7.45 6.59

粗脂肪(%)1.63 1.58 1.76 1.68 1.69 1.73 1.67 1.59 1.65 1.62

粗纤维(%)21.85 22.06 26.21 21.73 26.62 16.58 25.89 17.50 21.88 20.73

灰分(%)4.38 3.96 5.50 5.46 6.32 4.28 5.25 4.18 4.40 4.04

无氮浸出物

(%)56.48 55.05 49.20 53.69 49.30 60.17 50.88 59.71 55.52 56.64

Ca(%)0.28 0.35 0.53 0.41 0.56 0.56 0.45 0.42 0.47 0.48

P(%)0.17 0.10 0.07 0.10 0.08 0.12 0.09 0.14 0.16 0.14

千阳试验点营养成分测定

玉米品种 耀青2号 新饲玉12 阳光1号 新饲玉17 龙辅单208 水分(%)9.94 8.67 7.09 9.71 8.82

粗蛋白(%)7.01 7.99 6.69 7.80 7.24

粗脂肪(%)1.60 1.57 1.72 1.53 1.49

粗纤维(%)22.08 24.34 18.60 21.51 21.50

灰分(%)6.49 5.23 3.90 4.17 3.82

无氮浸出物

(%)52.88 52.20 62.00 55.28 57.13

Ca(%)0.41 0.46 0.37 0.35 0.37

P(%)0.17 0.12 0.14 0.14 0.16 龙巡32 东青1号 豫青贮23 雅玉8号 大力士 8.78 7.92 5.85 8.04 9.51

6.73 7.73 6.20 6.66 8.53

1.65 1.63 1.58 1.64 1.63

19.17 16.83 19.49 19.82 18.24

5.23 5.16 4.06 4.06 7.16

58.45 60.73 62.82 59.78 54.93

0.29 0.24 0.60 0.51 0.67

0.11 0.12 0.10 0.14 0.16

扶风试验点营养成分测定

玉米品种 新饲玉12 新饲玉17 豫青贮23 龙巡32 龙辅单208 耀青2号 东青1号 雅玉8号 阳光1号 金岭9号 水分(%)9.96 9.63 8.47 8.93 9.91 9.98 9.97 9.25 8.76 8.63

粗蛋白(%)8.56 8.25 7.35 6.61 7.69 9.77 7.39 7.67 9.22 7.86

粗脂肪(%)1.65 1.66 1.75 1.63 1.72 1.73 1.67 1.59 1.62 1.72

粗纤维(%)23.65 22.30 22.40 18.93 23.82 23.20 17.72 22.38 22.91 24.08

灰分(%)5.67 5.62 4.65 3.79 5.33 6.03 4.26 5.15 6.10 5.50

无氮浸出物

(%)50.51 52.54 55.38 60.11 51.53 49.29 58.99 53.96 51.39 52.21

Ca(%)0.47 0.55 0.36 0.31 0.31 0.48 0.53 0.60 0.42 0.41

P(%)0.16 0.17 0.17 0.13 0.14 0.15 0.16 0.14 0.16 0.15

营养品质的好坏决定青贮玉米品种的优劣,粗蛋白是反映青贮玉米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粗纤维含量又直接影响粗蛋白的吸收和利用,粗纤维含量越低,粗蛋白越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适口性也越好。粗脂肪是富含热能的养分,是提供热能的主要物质。无氮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又决定着籽实品质的好坏。由表3可知,扶风试验点测试耀青2号青贮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已达到9.77%,粗纤维含量为23.20%,相对较高。豫青贮23耀青2号、金岭9号粗脂肪含量最高,热能丰富。东青1号的粗纤维含量最低,17.72%,龙巡32的粗纤维含量18.93%次之,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为60.11%,子实味道香甜,口感好,最易被牲畜吸收利用。其它试验点数据显示也基本符合这一特点。4结论

在参试的青贮玉米品种中,耀青2号、新饲玉12号、新饲玉17号、雅玉8号茎秆产量较高,豫青贮23略低,阳光1号、东青1号、龙巡32较低;在生育期上,阳光1号最短,耀青2号、新饲玉12号虽然较长,但也能满足青贮玉米对生育期的要求;在抗倒性上,耀青2号一般。在营养成分上豫青贮

23、耀青2号、金岭9号粗脂肪含量最高,热能丰富。东青1号、龙巡32的的粗纤维含量最低,无氮浸出物含量最高,最易被牲畜吸收利用,子实味道香甜,口感好。

综合评价,耀青2号较好,表现在茎秆粗壮,产量高、生育期适宜,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川道县区推广,新饲玉12号、新饲玉17号、雅玉8号适应性较强,抗旱耐瘠薄,可在塬区、山区及川道县区推广。

金岭9号作为观察品种,表现极好,宜早播,建议作为试验品种进一步观测。

下载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盘县蔬菜站2007年引种试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吴家堡村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自2010年9月基层农技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在阳高县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农业技术指导员及广大菜农的智慧......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总结范文

    吴家堡村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自2010年9月基层农技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在阳高县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农业技术指导员及广大菜农的智慧与力量,充分利用基地的立体......

    蔬菜总结

    2011年从化市三大蔬菜生产基地和四条蔬菜专业村的建设情况总结创建蔬菜专业村是通过办基地、办亮点、上规模、上档次,去解决农村发展缺亮点,农业发展缺动力,农民增收缺支撑的重......

    蔬菜总结

    2011年蔬菜工作总结2011年,凭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强劲的东风,特别是市政府将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列入十件实事,并将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非常......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蔬菜大棚栽培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达1500亩,通过大棚种植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品种的......

    2015年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最终5篇)

    2015年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市农牧局2015年蔬菜新品种试种分配计划,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15......

    日光温室蔬菜根结线虫防治试验示范技术总结(5篇材料)

    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项目技术工作总结 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项目,经项目组全体人员的辛勤努力,在有关部门及专家指导......

    蔬菜PPT总结

    PPT总结0931100714园艺091容榕我们小组讨论的题目是《竹笋的优质栽培》,小组的成员有苏娅芳、陆春玲、梁奕飞、容榕、苏代铭。在小组里,我所做的工作是搜集资料的工作,通过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