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附属琼林小学雷雨第二课时.教案docx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李冬玲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变化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谜面
2、板书课题:雷雨,读3遍(强调“雷”的写法)
3、放录音读课文
4、出示生字认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雷雨前有什么特征?(时间短、变化快)它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2、学生齐读课文,并分段。
3、比较文中两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
4、课文哪几段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请三位同学读1、2、3、自然段。
2、观察雷雨前的景象有哪些?
3、例举“ABB”形式的词语。
4、用“越„„越„„”说一句话。
(二)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哪些词语写雷雨下的非常大?(哗、哗、哗)
2、文中用两个“渐渐地、渐渐地”说明了什么?(打雷时间长,雷声雨声由大变小)
3、齐读4—6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雨停后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什么原因使天亮起来了?
3、大雨过后的空气是怎样的?
四、小结:告诉我们从小要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五、作业:学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
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雷雨中:雨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雷雨后:清新
美丽
充满生机
第二篇:附属琼林小学我是什么教案第二课时
30、我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授课教师:李冬玲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认读生词,体会“落、打、飘”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2、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巩固识字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生词
三、学习新课
(一)师带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说说:我是什么?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全班齐读,思考:云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样子?
2、那你们知道云姐姐是怎样打扮自己的吗?
什么天气穿白衣服?(晴天)什么天气穿黑衣服?(阴天下雨天)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早晨我把“云”叫做——朝霞 傍晚又叫做——晚霞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1、水还会变成什么?
2、那它们又是怎样下来的?在书上圈出来(落打飘)
3、这三个动词能不能换着用呢?
4、指导三个动词的读法,加上动作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水会这么多变化,可是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小池—睡觉
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
海洋—跳舞、唱歌
2、指导朗读、分小组轮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水的变化真多,而且它也有还有脾气的,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脾气是怎样的?
1、请两名学生分别来读第1句和第2句
2、找一找哪两个词写了水的脾气呢?
3、它们又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4、出示多音字:没、奔
四、小结:水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要节约用水
五、作业: 把水会变成什么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太阳
云(遇冷)→
雨
雹子
雪
↘水↗
(落)
(打)
(飘)
(心情好)温和—做好事
(心情不好)暴躁—做坏事
第三篇:18.《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及课文,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后的景象。
2、通过感悟雷雨前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1、背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读词语:黑沉沉 压下来 蝉 蜘蛛 垂下来 树枝乱摆
导语:同学们背过的段落和这些词语都是描写雷雨前景象的,雷雨前,天空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忽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二、新授 学习雷雨中 师:听,“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出示课件,谁能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雷雨中是什么样的?学生汇报。
师:快来看看课文4、5、6段是怎么描写雨中景象的,把小作者描写雷雨变化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师:那从哪儿可以看出雨大呢?学生汇报。(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好大的雨呀!过渡:渐渐地,渐渐地,(学生接着说„„)师:“渐渐地”在这里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课件出示练习)添加“渐渐地”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出示:①我长高了。②四周安静下来。③运动员们加快了速度。
师:这么一场大雨,渐渐地小了,雷雨由大到小,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我们试试。指名读,评价。
师:读得真好,能把这几段背下来吗?学生试背,齐背。
(三)学习雷雨后
1、师:嘿,天晴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可美了,赶紧来读一读吧!把小作者描写的景物用横线画下来。
2、汇报。师随机板书:天亮、雨停、太阳、彩虹挂 为什么小作者用“挂”这个字呢?学生试讲。教师小结。接着汇报。蝉(叫),师:蝉叫了,你听,它在叫什么?在说什么?蜘蛛(坐)、师:为什么用“坐”这个字?学生汇报,引导联系上文,进行对比。蜘蛛又坐在网上,雨前,它吓得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现在,它舒舒服服地坐在网上,在做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接着汇报:水(满)、青蛙(叫)
3、教师小结:小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啊!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雷雨过后那充满生机的美景。出示课件。
4、看了这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美景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5、让我们想象着自己已经走进这美景之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7、8两段。配乐朗读。
6、比一比谁先把这两段背下来。学生背课文。
7、让我们再次共同感受这场雷雨吧!------齐读全文!
五、总结:
同学们,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们也要像作者做个细心的观察者,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观察到的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雷雨中: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雷雨后:天(亮)、雨(停)、太阳(出来)、彩虹(挂)
蝉(叫)、蜘蛛(坐)、水(满)、青蛙(叫)
第四篇:《雷雨》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新词,初步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比较看图,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雷雨中的动画及雷雨声)你们看,你们听,这是什么?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5课:雷雨。(板课题)你们见过雷雨吗?是怎么样的?
2、(课件出示两幅插图)看,它们是什么时候的雷雨景象?都画了什么景物?哪些景物是只有第一幅图才有的,哪些景物是第二幅图中有的?从上到下观察,两幅图的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两幅图会有不同的景物呢?
3、大家的眼睛可厉害,一眼给瞧出了,夏天到了,就会常有的现象:雨下得大,但时间不长,天气变化极大的雨,叫做――(学生答:叫雷雨。)
二、范读自读,读通课文。
过渡:到底雷雨的天气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录音吧。
1、(播放课件的课文朗读录音。)播放前提出要求: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并轻声地跟读;每听完一段就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己出声试读课文,括号括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抢读、分组认读。相机纠正读音。
三、表格引路,体现学法。
1、(出示课件中的雷雨前、中、后的三幅图)读完课文后,课文可以分成几部份?哪三部份?
2、(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景物
特点
好词
我们先来看第一、二、三自然段雷雨前部份。指名读,请其它同学评议读得怎么样。齐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这一部份写了什么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课件指导圈出课文中的景物,用波纹线画出特点的词。)这一部份你喜欢哪些好词,为什么?
3、通过课件进一步体会“黑沉沉”、“压”、“垂下来”“越……越……”含义。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体会第二句用了“越来越”,写出闪电和雷声亮和响是一步步的,不是一下子。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读出雷雨前的紧张、沉闷的气氛。
4、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一部份的?(学生边答边板书:1、读课文;2、圈景物;3、画特点;4、说好词;5、想象读。)
四、学法引路,表格自学。
过渡:有了学法,我们就懂得了该怎么学习这篇课文了,以下两部份,大家可以小组合作自学了吗?好,我们开始吧。
1、小组按学法,根据表格合作学习雷雨中、后两部份。
2、检查自学情况。哪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他们的自学情况?按学法前四点,表格检查。(学生汇报,课件随之出现课文的圈、画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理解重点词:渐渐、挂。
(课件出示一阵雷雨声)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程就叫――(学生齐答:渐渐地。)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能不能给“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意思不变?下面老师说句子,大家试着添加“渐渐地”一词,可以添在前面,也可以添在中间,比比谁想得快、添得准。
1、我长高了。
2、四周安静下来。
3、叔叔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4、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这种练习太容易了,老师再来难一点的题目。
(课件出示四个画面:花儿渐渐地开放。老鹰渐渐地飞向远方。太阳渐渐地落下来。)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练习说话?
补充句子理解“挂”
1、我把__挂在___。
2、墙上挂着___________。
3、________挂在______。
挂的东西一定要在什么地方?(在高处)为什么作者想象彩虹挂在天空?
4、检查朗读。分组读,其它组评议。(强调从边想象边朗读的角度去评议。第二部份要读出雷雨的猛烈、大。第三部份要读出雷雨的空气清新、凉快、舒服。
五、总结学法,结束全课。
1、今天我们在课文里圈圈、画画,说说喜欢的词语,就学完了课文,今后我们学习课文也要如此才行,记住了吗?
2、齐读学法。宣布下课。
板书:
前
第五篇:《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新词,初步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比较看图,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雷雨中的动画及雷雨声)你们看,你们听,这是什么?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5课:雷雨。(板课题)你们见过雷雨吗?是怎么样的?
2、(课件出示两幅插图)看,它们是什么时候的雷雨景象?都画了什么景物?哪些景物是只有第一幅图才有的,哪些景物是第二幅图中有的?从上到下观察,两幅图的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两幅图会有不同的景物呢?
3、大家的眼睛可厉害,一眼给瞧出了,夏天到了,就会常有的现象:雨下得大,但时间不长,天气变化极大的雨,叫做――(学生答:叫雷雨。)
二、范读自读,读通课文。
过渡:到底雷雨的天气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录音吧。
1、(播放课件的课文朗读录音。)播放前提出要求: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并轻声地跟读;每听完一段就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己出声试读课文,括号括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抢读、分组认读。相机纠正读音。
三、表格引路,体现学法。
1、(出示课件中的雷雨前、中、后的三幅图)读完课文后,课文可以分成几部份?哪三部份?
2、(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景物
特点
好词
我们先来看第一、二、三自然段雷雨前部份。指名读,请其它同学评议读得怎么样。齐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这一部份写了什么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课件指导圈出课文中的景物,用波纹线画出特点的词。)这一部份你喜欢哪些好词,为什么?
3、通过课件进一步体会黑沉沉、压、垂下来越越含义。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体会第二句用了越来越,写出闪电和雷声亮和响是一步步的,不是一下子。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读出雷雨前的紧张、沉闷的气氛。
4、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一部份的?(学生边答边板书:1、读课文;2、圈景物;3、画特点;4、说好词;5、想象读。)
四、学法引路,表格自学。
过渡:有了学法,我们就懂得了该怎么学习这篇课文了,以下两部份,大家可以小组合作自学了吗?好,我们开始吧。
1、小组按学法,根据表格合作学习雷雨中、后两部份。
2、检查自学情况。哪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他们的自学情况?按学法前四点,表格检查。(学生汇报,课件随之出现课文的圈、画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理解重点词:渐渐、挂。
(课件出示一阵雷雨声)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程就叫――(学生齐答:渐渐地。)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能不能给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意思不变?下面老师说句子,大家试着添加渐渐地一词,可以添在前面,也可以添在中间,比比谁想得快、添得准。
1、我长高了。
2、四周安静下来。
3、叔叔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4、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这种练习太容易了,老师再来难一点的题目。
(课件出示四个画面:花儿渐渐地开放。老鹰渐渐地飞向远方。太阳渐渐地落下来。)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练习说话?
补充句子理解挂
1、我把__挂在___。
2、墙上挂着___________。
3、________挂在______。
挂的东西一定要在什么地方?(在高处)为什么作者想象彩虹挂在天空?
4、检查朗读。分组读,其它组评议。(强调从边想象边朗读的角度去评议。第二部份要读出雷雨的猛烈、大。第三部份要读出雷雨的空气清新、凉快、舒服。
四、总结学法,结束全课。
1、今天我们在课文里圈圈、画画,说说喜欢的词语,就学完了课文,今后我们学习课文也要如此才行,记住了吗?
2、齐读学法。宣布下课。
板书:
前
15、雷雨 中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