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三)教案

时间:2019-05-15 05:0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邓三(三)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邓三(三)教案》。

第一篇:毛邓三(三)教案

科学发展观概述

鉴于前面已经涉及科学发展观,在概述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和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将在以后各讲中详细阐述。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根据

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二)在经济体制方面;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在人民生活方面;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四)在发展的协调性方面; 虽然在一系列支持农村、中西部和东北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后,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但是,三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区位优势等原因决定了地区差距将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的矛盾。

(五)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立,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需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六)在文化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但是,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急需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

(七)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

虽然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多重推动下,社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八)在对外开放方面。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助力器,在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审视未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要求,使我国在融入国际社会中收益。

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有: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第二,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三,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

三、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物;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应对发展新挑战的选择;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理念提升;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思想创新。

四、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2、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

3、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4、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5、中华文明还注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是贯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深刻总结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率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4、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⑴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全面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首先,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⑵协调发展,就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坚持协调发展,首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

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生活永续发展。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次,唯物史观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高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

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在发展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承”就“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

2、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个“进”就“进”在它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

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3、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4、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理论;

5、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课题。说它是大课题,是指统筹城乡无所不包;说它是新课题,是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尚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说它是难课题,是指城乡差距、城乡矛盾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对农村增加投入,而且应强调从各个方面支持农村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统筹城乡短期内很难见效。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主要还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镇化问题。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二元结构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就业问题、农民教育问题、土地制度问题、户籍制度等问题。

一、二元结构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农村传统农业与城市现代工业并存的现象。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是要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异质结构转化为同质结构,即把“二元结构经济”转变为“一元结构经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一句话,就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能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靠工业化来解决农业问题;靠市民化来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在中国,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两者应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农民收入问题

“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9%降至2000年的2.1%,1998-2000年连续3年农民人均销售农产品的收入在减少。虽然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然而,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民问题的核心。因此,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是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村工作的重点。除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外,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一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兴起。它渗透到农业技术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将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振兴中国农村经济。

第二,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不应仅定位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而要以促进农业产业革命为主导目标,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副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为大量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第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除了农村自身的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之外,更突出的问题就是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开辟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道路。否则,农民收入不仅在短期内,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快速增长。

第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地租价格的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为农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鼓励和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挟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军农业,发展工厂化农业;创造条件,加快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建立和发展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等,从组织上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农民就业问题

目前,除1.3亿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和1亿进城农民工外,中国农村还有近2亿失业、隐性失业人口,这是农村收入低,收入增长慢的根本原因。农民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因此,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以“市民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必须把农民就业问题的着眼点从局限于农村内部转移到放眼全局,实行城乡统筹;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将乡镇企业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促进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作好信息工作,着力清理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乱收费,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

据最新数字统计,在全国各大中小城镇务工的进城农民工已达2.1亿之多,如此巨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产生巨大冲击,必然导致相应的社会后果和政治后果。规模巨大的农民工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又融不进城市社会,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生活和劳动,他们的生存状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广大农民工与城里的劳动者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他们之间存在着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体制性歧视。在就业准入、住房交通、安全保障、工资收入、医疗卫生、子女教育、打工收费、养老与失业保险、学习与进修、城乡文明的交融、户口限制等方面的种种烦恼,导致了农民工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不稳定,导致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善待民工兄弟就是要在就业、就学、居住等方面公平地对待进城农民工,实行城乡就业准入的市场化,让农民工子女分享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农民工建设廉租住房;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原则,改变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建立新的城乡关系,打击和防范犯罪,保护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保护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与农民工真正平等相待,实现真正的“市民待遇”;就是要按照市场就业公平竞争、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进行政策清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对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管理立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四、农民教育问题

城市义务教育基本上是国家投资,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是以摊派方式由农民自己负担。如果不改革城乡之间不公正的教育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不公正的苦果将不仅仅由那些被剥夺了机会的人群来吞咽。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的知识化,不仅能够造福农民,兴盛国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解决农民教育问题,首先是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消除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应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中央或省(州、市)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或省(州、市)预算,也可以由各级政府预算共同分担。为此,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和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必须的公共教育,为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创造条件。

二是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农民不当“农盲”。中国农村高中毕业后不能上大学的青年大约有1100万,潜力虽然很大,但实践能力缺乏。应当使他们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成为“新农民”,通过科技下乡活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加快对传统农业技术的利用和改造,加速对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发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三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本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整体素质低,就业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比如,将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使最广大的农民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发展教育脱贫。从教育脱贫的角度来看,未来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该是:第一,努力控制贫困地区的人口增长,切实提高人口素质。第二,采取倾斜政策,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五、土地制度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根”是土地制度安排。农村土地制度上的缺陷,使农民仅有的土地资源利益得不到等值的回报,农民收入增长就失去了稳固基础的核心、关键和本质;影响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使统筹城乡发展缺少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所有权制度上的缺陷,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产权在实践中是模糊的;二是土地使用权制度上的缺陷,农民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只有耕种权、部分收益权和极小的处分权,权能是不完整的;三是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土地征用制度上的问题。比如,征地补偿办法不合理,征地范围过宽,征地程序忽视农民意愿,失地农民的安置责任不明确,土地征用越多,政府利益越大等。四是土地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受同级政府领导,不可能对政府征用土地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形成制约,最终损害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产权,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作为集体组织成员,都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成员权,但并不拥有按份分割土地的所有权。因此,必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核资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组建初级股份合作社,让每一个村民拥有一份相应的股权,按股给农民分红利。只有实行这种土地农民所有制,才能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从根本上得到保护。

其次,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为物权而不是债权,其涵盖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继承权和转让权等权能,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使用权的物权化包括法定化、固定化、长期化、可继承化和市场化。这就是说,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在以后新的法律修改中要予以确认;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固定在具体的地块上;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长期性;农民的土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定继承程序让度;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在土地市场上流转。同时,要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

第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一方面,要坚决维护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使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取得与国有土地平等的地位。为此,要把现行强制性的行政征用行为转变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行;严格界定国家公用事业范围,将经营性的土地征用与国家公用事业征地分开,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根据土地稀缺程度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对农民给予公平的补偿;合理分配级差地租,采取农民入股的方式参与二、三产业开发;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一级市场进行交易,做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实现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初始阶段,可以将集体土地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第四,严格土地制度的管理。要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防止耕地总量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以下;对征地中违法行为尤其是政府在征用土地中的违法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遏止政府谋利的“圈地之风”和集体谋利的“流转之风”;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和收益的分配机制,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六、户籍制度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城镇化进程,最终是要减少农民,鼓励农民去城市安居乐业。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却像一堵无形的高墙人为地把人们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农民和市民。由于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制度,造成了农民因户口不同而带来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各种歧视。显然,现行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居住迁徙的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发挥人口迁移对城乡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句话,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行户籍制度创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口合理有序流转的必要保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要除去附着在户口上的种种倾斜政策,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一些特殊待遇,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要鼓励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和城市落户,把进城农民的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总的目标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任何一个公民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条件,就可以在当地落户。通过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使户口管理向人口管理过渡,人口管理手段向证件化过渡。

以上六个问题是是统筹城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除了以上对症下药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外,国家还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落实。

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城乡统筹发展至少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第一,形成一个党委政府所有部门齐心协力的工作机制。以北京为例。北京2003年基础设施投入的城乡比例是8∶2,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了约5∶5。2003年“非典”爆发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城乡差距已影响到整体发展,因此要求所有部门到农村调查,明确其对农村发展的责任,汇总后推出相应措施。北京市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比例的变化,正是所有部门关注农村,工作重心和资源向农村倾斜的结果。

第二,形成向农村倾斜的投资机制。从财政支农情况看,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比例已经不低。但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而金融支农潜力很大。2006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2.5万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32万亿元,仅占5.86%,这一比率多年来变化不大。而去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8%。所以,农业贷款的效率应该是比较高的。应深化改革,形成向农村稳定增加投资的机制。

第三,形成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政府资金是统筹城乡不可或缺的,但全靠政府资金也不现实。应让政府资金起到“秤砣”作用,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第四,营造一个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政策环境。支持农村发展和建设并不都是慈善事业,实际上,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只要健全投资机制,完全可能获得较高回报。

第五,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关键在于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户籍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方面,但它只是表象。问题关键在于,依附在户籍上的其他东西更多,这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只有主动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二、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

城镇化方向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有观点认为,城镇化要实现规模效益,应重点发展大城市。但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发展大城市是不行的。因此,中央要求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凡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都没有称“城市化”,而是叫“城镇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有观点认为,从全世界来看,人口、产业主要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欧美都是如此。但中国人口太多,将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到沿海地区很难行得通。

第二,要切实解决已进城农民的落地生根问题。

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按照这个说法,2006年底农村人口为7.37亿;而按户籍统计,2006年底农业人口超过9.5亿,即有2亿多人口户籍在农村,但每年有半年以上在城镇居住。由于没有稳定的就业,没有稳定的住房,也没有被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后安定不下来。如果大量人口继续进入城镇,问题会更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其资金需求量是惊人的。现在很多城市的管理和规划不考虑这些问题,但再不抓紧考虑,就会形成大的社会矛盾。

第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抓。

中国城镇化水平确实需要提高,但对城镇化的作用不能估计太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有很多体制、机制值得我们借鉴。但中国情况很不一样,其关键是人地资源关系。例如,目前美国有3亿多人口,如果再多10亿,其人口布局也不可能跟现在一样。长远来看,中国仍将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前进。

第一,将经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再发展其他设施,农民会欢迎;但如果出门没有像样的路、孩子上不起学、有病不敢去看,就去修好房子,这是不行的。

第二,确保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

一是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国家法律法规来看,是非常清楚的。《宪法》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既赋予农民30年承包土地的权利,也赋予农民在这30年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期满后,农民可依法继续承包。

有些地方同志提出,中央老是讲稳定,弄得我们没法办。其实,改革与稳定两方面并不矛盾,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中央的政策。实际上,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1993年中央文件提出“延长到30年不变”。后来,中央诸多关涉土地的文件,都是先讲稳定,后讲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流转。问题是有权决定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别人。各地一定要尊重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权利。强调稳定,不是说承包土地不能动,而是农民不同意就确实不能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二是征地。要找到发展经济和保障农民权益之间的平衡点,的确不容易。但必须看到,征地补偿水平在提高,这表明国家经济实力在增强,解决征地问题的条件在逐步具备;基本要求是要保证土地征用之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总的来说,在国家、工业、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时候,要考虑征地制度的改革。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保只是底线,从农民利益中取得的发展资金也应该越来越少,最好不要。

第三是关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现有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据中共中央2001年18号文件,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大规模、长时间租赁农户土地。国外很多国家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但主要是鼓励他们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般都不提倡直接租赁、买卖农民土地。在日本,对农民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就是土改时分到土地的才是农民,否则就不是。日本政府只允许农民往城里走,不允许非农民到农村去租赁、购买土地,只允许向农民入股、合作经营农业。

目前,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引进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很热心,有的地方农民也欢迎工商企业进来。但是,农户减少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因此,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是必要的,但引进办法要认真研究。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世纪的上半叶,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与前50年的发展截然不同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成为这一阶段发展带有根本性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发展要求。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与要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采取这一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有以下五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人的全面发展。

集自然性和社会性于一身的人,既是地球文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地球文明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体现者,因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随着人类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们已认识到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对来势凶猛的人口膨胀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抑制。目前的重点是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一俟条件具备则应允许人口生产以更自然、更人性和更理性的方式来进行。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增加人的才干,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掘人的潜能,既为在生态平衡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高度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也为实现人的价值、体现或物化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方式。(二)、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

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目标。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高涵盖的面也日益广泛,目前至少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基本层面———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资料日益丰富,消除或彻底消除了贫困现象,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由小康而富裕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足够强的社会保障能力,能够使因疾病、因能力、因年龄等原因可能导致的非意愿性贫困者过上小康生活或较好程度的温饱生活。二是发展层面———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有场所去从事学习、研究、交流等提高自身、拓展视野、增进情感的活动,接受艺术的、体育的等多方面熏陶,获取娱乐、休闲等多形式的享受,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既充实有益、又丰富多彩。三是提高层面——人居环境的优美和谐。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充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必然要追求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享受更加惬意的生活,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流、悦目的景观、怡人的环境也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理想的人居环境与物质财富的充沛、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密不可分的,但又是不能互相取代和替换的,而且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三)、经济的稳健发展。

促进经济以较快速度稳健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上述两方面目标的基本途径。经济的稳健发展表现有四:其一,经济发展保持必要的增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其关键就是经济建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在,-,-年前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需要完成相当艰巨的追赶任务,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少将经济发展年递增速度保持在7-8%,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增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遵循着客观的经济规律,有着其自身的经济周期,常常表现得起伏不定,有时由于某些原因甚至会出现剧烈波动,如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世界和我过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发展中,还很不健全,更容易发生大的波动,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为确保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将经济周期性波动熨得较为平伏一些。其三,经济发展符合居民的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档次的细分,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跟踪居民的需求变化,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其四,经济发展符合效率原则。通过加快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产投入,提高产出效率,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体现效率原则;通过分工合理化、协作国际化、投资市场化、调控科学化,使宏观经济的发展少走弯路,取得成本低、发展快的良好效果。(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状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约束因素之一,因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前提由以下五方面构成:一是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二是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开发可以取代非再生性资源的替代性资源,以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非再生性资源的需求。三是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何可再生性资源的供应量都是有限的,因而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应该限定在一个安全的幅度之内。如地表水资源的再生有赖于降水和径流,除人类目前尚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的趋势性及周期性演变以外,人们可以通过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来调节气候、改善降水条件和涵养水源,而这些又和水资源的有效、有限度利用直接相关,和人们对相关资源的有节制使用直接相关。四是潜在性资源的保护。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渐进性,因而潜在性资源具有广泛性。鉴于此,应树立地球上所有物质都是资源的观念,对所有物质都应珍惜、保护。五是新资源的开发。人们必须不断开发新资源,一方面更好地满足发展对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调节资源的供求关系,营造更为宽松有效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五)、生态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尤其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日益膨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临近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已经拥有了第一位根本性的地位。生态良性循环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1〕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在我国,这方面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新的发展阶段,走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具备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其一,从工作基础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和环保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口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尤其是绝对量的增加),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深入人心,我国已卓有成效地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压力。我国的环保事业从上世纪2-年代中期开始加快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成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环保网络;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呈加大趋势;自然环境保护已形成一定规模,建成自然保护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3.2%;环保产业也初具规模。这些为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打下了可贵的基础。

其二,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2003年,我国GDP达116694亿元,人均GDP约为1090美元,超过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起飞临界点,跨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这对发展方式调整而言,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意愿渐趋强烈,对良好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普遍需求,从而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强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投资能力增强,有条件明显增加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财力的增强,环保投入又有增加,2001年为1106.6亿元,增长4.3%,占GDP的1.15%,2002年更达1963.4亿元,猛增77.4%,已占GDP的1.33%,2003年开始,随着人均GDP迈上一个新台阶,社会财富更为丰富,财政收入也突破了两万亿元大关,达到1691亿元,增长了14.75%,可 用财力明显增加。

其三,从社会氛围看,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正日益觉醒。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日益凸显,已经逐步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环境意识。现在,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百姓,至少在道理上都普遍认同发展经济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这个原则,也都感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不得不正视而又相当棘手的难题。爱护地球、珍惜环境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受到普遍认可的社会道德标准。

其四,从发展方式看,我们正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它意味着我们是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一方面,贯彻落实的力度大大加强。作为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人们选择何种方式实现发展目标有着很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在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无度索取和掠夺的前提上,不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批评、反对、限制和禁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地球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发展方式则会受到支持和鼓励,最终取而代之。另一方面,贯彻落实的范围较为全面。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人们浪费资源、危害生态环境的活动是非常平凡而又普遍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对发展进程中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重新调整和安排,而不会是某些行业、某些地区、某些环节、仅涉及某一部分人的局部的有限的政策。另外,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也必将是长期的和稳定的。

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点

虽然我们实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还存在不少必须认真对待的困难和矛盾,其中有的解决难度相当大。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专家预测,即使继续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仍可能达到$&亿左右。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其一,人口基数过大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耕地为1/4,森林面积为1/6,淡水资源为28%,煤炭为11.3%,且随着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在滑坡。这一状况造成了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小。其 二,人口基数过大导致我国各类社会需求的量也十分惊人。其中最突出的是就业需求。2003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高达76075万人,就业人员为74432万人。虽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仅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但尚未包括1100万以上需要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1.5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年均增加550万人,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9.4亿人。就业岗位的增加需要经济的相应发展,由此产生的巨大需求与人均资源量偏少形成相当尖锐的矛盾。其三,人口老龄化必将加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老龄化社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是劳动人口的过度减少和抚养比的过度升高,由此而导致劳动力严重匮乏、经济停滞衰退、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为避免或缓解这一局面,我们将不得不考虑保持必要的人口增长幅度,因而加重资源和生态环境负担。

(二)、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由于我国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要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就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以全球领先的发展速度进行赶超,快速发展是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特征。然而,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项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快速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常常需要较高的成本,不仅需要相当规模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承担一定的风险。即使不少企业明白沿袭传统增长方式必将丧失将来的发展机会,但因忙于应付眼前的生产和竞争而无暇它顾,无力再着力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宏观来讲,为了应对紧迫就业问题、尽快增加财政收入、维持积极向上的国际经济地位,必须依靠较快的增长速度,因而往往也不得不较多地强调发展速度,而对增长方式的转变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三)、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但耕地仅为1.3亿公顷,不足世界总量的10%;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矿产资源中,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铁矿石不足9%,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对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求矛盾、扩张了供求缺口。虽然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保证程度都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来弥补缺口,但由于需求量过大且又存在刚性,极易导致世界市场的价格波动,陡然抬升资源使用成本,从而损害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近年来在进口石油、铜等方面,这类现象已经多次发生。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虽然国家环保总局今年3月份发布的《2003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将环境质量定性为“基本维持在上年水平”,但应该看到情况不容乐观,局面非常严峻。正如有关权威人士指出的,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正在下降。较为突出的一 是水体污染。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水系中四类以上水质占62.3%,其中劣五类水质占30.3%;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遭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二是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其中相当大比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土地沙化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占85.5%;荒漠化速度有加快趋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遭受荒漠化威胁;荒漠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每年由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元。三是水土流失。我国水蚀、风蚀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四是耕地劣化与减少。耕地的劣化有多方面表现,包括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肥分损失,因水田损失旱地弥补和良田损失新垦地弥补造成的质量下降,尤其是因污染造成的质量下降。资料显示,我国耕地已成为污染的主要载体,其中受工业污染的达600万公顷之多,受农药、化肥和养殖业污染的面积更大,其中933万公顷耕地遭受农药不同程度污染。五是高功能生态系统减退丧失。包括:(1)森林退化,森林覆盖率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仅达16.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草地退化和减少,约有30%左右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全国每年净减少草地65-70万公顷。(3)湿地减少和退化,近40年来,全国湖泊围垦面积已超过5大淡水湖面积之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西部罗布泊、居延海等重要湿地变为盐碱荒漠;水污染进一步加重了对湿地的破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4〕六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垦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都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近些年来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更构成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283种,不仅造成每年约1200亿元经济损失,更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产生破坏,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资料显示,全国共有濒危和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已确认野马、高鼻羚羊等多种野生动物灭绝,另有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七是海洋生态恶化。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0亿吨,另有大量富含有机质无机氮和磷及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流入近海水域,导致近海海域水质恶化。由此可见,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意味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从而难免不加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五)、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因总体技术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够,开发投入不足、市场需求有限等多方面原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严重滞后,远远跟不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如资源节约技术,包括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提高耕地的产量、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技术,对我国既具有重大意义,也存在巨大潜力,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导致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浪费十分严重;资源开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利用技术,可燃冰、锰结核等深海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天然气、乙醇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替代技术,沙漠、石漠等荒漠化土地生态开发利用技术等,涉及领域非常广阔,但我国仅在少数方面进行了开发推广,且技术水平偏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限。

(六)、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在我们长期来习惯了的传统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因为会与经济发展争夺资源,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而受到地方、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轻视忽略。尤其在我国社会总体生态环境觉悟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社会评价激励机制,很容易形成和助长人们只求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只图眼前利益、牺牲长期效益、只看到物质财富增加、丢掉了以人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和盲目做法。近年来,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倡导对传统的评价激励机制进行改革,一些地方还进行了多方探索,如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制定和考核绿色GDP指标。但由于生态环境产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新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如何既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等价交换规律,又能够适应生态环境产业外部经济性及其产品属于公共品的特点,还可以满足生态环境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补偿要求,存在一系列解决难度很大的实际障碍。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有的国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但也仍然存在不少不够完善的地方,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比还显得较为稚嫩。我国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再加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够成熟,两者的匹配存在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的难度。可以说,在这方面尽快找到一条能够兼顾市场经济体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解决途径,是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紧迫要求。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今后20年左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战略性原则落到实处,除了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以及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外,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这里所说的绿色产业,是指主要以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为生产目的、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产业,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简称生态业)和环境保护业。生态业是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该产业通过维护、改善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因子,以及保护、发展濒危生物种群等,维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这一产业主要由物种保护与繁育业(可简称为物种业)、生态环境资源修复与维护业(可简称为生态环境资源业)两大二级产业构成,其中以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功能的物种保护与繁育业,又可以分成濒危及珍稀物种保护繁育业、普通物种保护繁育业、物种恢复及培养与繁育业、生物基因保护业、有害生物控制业等行业;以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提供尽可能有利的生态条件为基本功能的生态环境资源修复与维护业,又可以分为生态灾害治理业、生态环境改良业、海洋生态维护业和生态监测监理业等行业。生态业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不仅对现代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也是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产业,因而是应该置于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之前的、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和前提的最为基本的基础产业、绿色产业。它作为人类回报地球的一个主要产业,其发展壮大,将一改人类社会向地球单向索取的传统发展模式,形成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之间能量和物质输送的封闭回路,从而有效改善和融洽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生态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大力发展生态业,首先要明确发展生态业的重大意义。由于生态业是一个正在萌发和兴起的全新产业,人们对生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基本认识,对大力发展生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并不清楚。为此,要组织力量对生态业展开深入研究,尽快弄清这一产业的内部构成、产业功能及地位作用、产业运行与发展规律等主要问题。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生态业教育,普及生态业基本知识,使积极发展生态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次要坚持科学合理发展原则。基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尖锐矛盾,以及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必须立即下决心大力发展生态业。但是,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方面,推进发展的目标、进度、力度、重点、方式、途径等都应视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异,基本的原则是生态业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而决不能搞一刀切。为此,必须在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而又有效的生态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生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再者要综合运用各类调控手段促进生态业发展。生态业是一个外部经济性特别显著的特殊产业,即使其中提供非公共品的行业一般也属于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的弱质产业,因此,要发展生态业,首先必须依靠市场外部的力量,其中一是政府的扶持与资助,一是法律的保障与支持,两者合力构成促进、保障生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缺一不可。政府的扶助必须有足够的力度,以使生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必要的规模,达到适当的档次,提供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法律保障要充分考虑生态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强制性规范和必要的倾斜性措施满足促进其发展的需要。对生态业中提供非公共品的行业,应尽可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不过对其中弱质产业特征明显的部分,还是要借助于行政和法律之手施以必要的援助。环境保护业是进行污染治理、消解生产及生活排泄物,恢复和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正常发挥功能的补偿性产业,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冲击超出了自然环境自身承载能力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是依托于、服务于一二三产业的“第四产业”。这一产业主要由社会排泄物处理业、环境污染治理业、环保手段支持业等三大二级产业构成。(1)社会排泄物处理业。(2)环境污染治理业。(3)环保手段支持业。这一产业可分为两大行业:一是环保设备生产业。二是环保技术服务业。我国的环保业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环保业的要求来衡量,产业发展显得远远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全面加大发展力度,加快发展速度。由于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相比,环保业的发展全面落后、不相匹配,因而整个环保业都面临加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目前全国的投资力度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与维持和稳定生态环境现状的投资规模仍有差距,相当一批污染压力较大的发达地区投资力度过小,导致环境状况恶化。鉴于此,国家应在近几年内明显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发展重点。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发展潜力最大,其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为明显,因而要作为目前的发展重点。从局部来看,对一些污染特别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方,对一些环境敏感区域、脆弱区域,必须尽快解决好眼前的主要矛盾、突出矛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业的生产消化能力,尽快治理污染、恢复良好环境。

(二)、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产业绿色化改造的要求,一是生产经营主体以保证获取一定的生态效益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生态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降低,产业的角色也逐步由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换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二是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将提高生态效益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生态效益的提高成为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条件和手段。产业的绿色化改造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致包括:(1)生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要求在产品、工程等的设计开发中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尽可能减少产品自身及其使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产品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要降低设计开发活动自身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绿色化投入,即产品生产制作中使用或消耗的能源和资源的绿色化。尽可能多地采用清洁的、替代性的、再生的及循环使用的能源和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排泄物的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等等。通过绿色化投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类流失能源和闲置资源,减少各类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无形浪费,增加地球财富;减轻物质产品生产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尤其是对短缺资源、非再生性资源的供给压力;减少物质产品生产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降低自然环境的污染负荷。(3)节约型生产。减少工程建设、产品生产制作对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能源和原辅材料的使用与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投入与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由于我国的投入产出率水平非常低,产品生产制作的能源、原辅材料消耗数量很大,属于典型的浪费型生产,因此向节约型生产转换非常必要和紧迫,其潜力也非常巨大。(4)清洁型运转。在产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及其发展中,贯彻零排放、减量排放原则,尽可能不向、少向自然生态系统排放污染物质,逐步将现有产业改造为环境友好产业。清洁型运转涉及产业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起点是生态化设计,其主体和重点是清洁生产,因此应围绕清洁生产开展好相关工作。清洁生产一要切实贯彻减量排放原则,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噪声等排泄物降下来。二要采用绿色化投放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利用排泄物尽可能作为再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对象,重新投放到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中去,进一步减少废弃物排放。三要与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很好衔接,当本企业、本产业在经济活动、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难以自行消化或消化成本过高的排泄物时,要为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及时、方便、安全地接受、集中和处理这些排泄物创造、提供必要条件,而绝不应将本产业对环境有威胁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生态体系中去。

(三)、努力倡导绿色消费。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与环境友好理念的影响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为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为此就要考虑适当减少人们的消费量。因此,绿色消费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绿色消费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第二,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的减量型特点,不会因消费量的减少而导致人们消费效用的降低,这是因为绿色消费的效用是综合效用。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等等。第三,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此外,绿色消费追求的绿色产品自身,也有着不应忽视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效用。当然,绿色消费也是有一定的成本的,对个人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效用损失。如放弃传统消费方式带来的不习惯、不便,循环消费、再消费可能产生的特定消费需求满足程度的降低,以及可能出现的经济开支的增加,等等。但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肯定要大于传统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倡导和推进绿色消费。如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绿色消费的社会舆论氛围;对生产、提供绿色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个人、企业、单位、部门等进行鼓励,倾斜、扶助、奖励,对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个人、单位等提供便利、进行鼓励、奖励、甚至必要的扶助,形成促进绿色消费的运行机制;出台和实施鼓励绿色消费、限制传统消费的法律规范及政策措施,形成促进绿色消费的社会制度。

第二篇:毛邓复习题

一:怎样科学的评价毛泽东思想?

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两种方错误倾向;一种认为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是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的。另一种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全面的否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第一种倾向对毛泽东思想采取了教条主义错误,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只能照搬照抄甚至不肯实事求是的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下的错误,并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两个凡是的观点,几乎想原封不动的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第二种倾向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下的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是不同的,毛泽东个人错误的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的,对于毛泽东思想,一,要恢复,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的正确的东西恢复起来,加以贯彻执行,二,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汲取教训,三,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三,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建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打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力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八.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九.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十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十三。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十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十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十六。三个代表的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它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十八。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九。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如何做到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于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饿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三章

一,我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有事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二:历史任务:1: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富裕。

三.党的八七会议,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五.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六.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七.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九.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四章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总路线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

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五.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本红利。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积极采取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的方式。1956年底我国对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有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进一步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有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社会主义这个初级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包括那两层?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其主要内容、解决方法是什么?

提出: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更为明确的提出了“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解决方法:①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三步走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再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性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

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篇:毛邓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心得

浅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可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可是说我们是在温暖的大家庭中长大的一代。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飞速发展,可以肯定的说邓小平的功劳是无可挑剔的。我浅读了《南巡讲话》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和判断方面工作的三个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包含着中国对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的的共同心声。我不否认在当时解放生产了发展生产力是当时中国必做的事情,它也表现了一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声和肺腑之言。但是我想说的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对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来说还要放在第一位吗?还要一贯的发展我的生产力吗?还要不管不顾的发展下去吗?

是的,我们不能否认没有当时的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好处,也给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我们应该肯定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可是现在的社会关系,现在的生产关系,难道不是富得越富,穷的越穷吗?现在我们还一味的坚持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可农民的问题解决了多少?住房问题解决了多少?为什么还有沿街乞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中设计师,作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创立者。他理解的只是当时中国的形势,我们当时在坚持他的理论是真确的,可是我们现在好使盲目的遵从吗?

邓小平的理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把中国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我不够人这些瞩目的成就,他给祖国勾画了美好的蓝

图,期望和嘱托,让中国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破解改革的难题,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贡献自己,要求我们在今后过程中坚持努力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我想说的是发展是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关键,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发展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国家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精神财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等等。

也许我的想法偏激,我也知道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考虑这些。值得肯定的是,邓小平同志讲话,给了人们创业的巨大精神动力。不仅科学有理,更具有一种敢干敢拼的精气神。当今的中国,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人力,更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条件具备。为什么还有两级分化,为什么还要一味的坚持?国家在回避难题,国家在麻痹自己。中国应该在开创新的原则,不要求彻底改变,要综合现阶段的国情,时而改,时而坚持。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经历了考验,也得到了实践。他是成功的。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防止“左”、“右”两种倾向的干扰,避免走弯路。当时的国情要求有人先富起来,可是现在呢?富得越富,穷的越穷。已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的种种不稳定,我们是否该思考下还要这样走下去吗?当下中国综合国力强大,国际地位进步提高,为什么不治理下国内的腐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孤儿无人管?

也许我理解的浅,想的偏激,但作为一个农村的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的生活,不敢不承认,农民的生活比以前大有改善,可以说前所未有。但潜在的问题呢?假种子,假农药。这些没人管吗?农民该被骗吗?

是先富起来了,可富人们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有钱买通人脉,残害辛苦的农民,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为了的就是十月丰收。富人富裕了,可穷人更穷了。国家一味的给人们打兴奋剂,严打腐败,严打假冒种

子,严打假农药。可是呢?农民是信任政府的。可政府呢?邓小平是让富人带着穷人走向富裕,可是呢?现在是富人踩着穷人再次富裕。我们政府在国际给我们争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我们肯定政府的所做的一切。可国内的广大百姓是信任政府的。现在心都凉了半个了。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给我们的是创新和开拓新中国的理论指导,他告诉我们要创新,坚持发展。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在他设计的图纸上留下的是他的经验和汗水,但是在浮现弊端是,可以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可能很偏激,希望老师和同学谅解。我只是在读到这里时把心了所想的写出来。没有抨击任何组织和个人,如有言辞不妥的地方,望谅解。

第四篇:毛邓作业

家乡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

第一部分:调查环境记录

2012年1月10日,我在西塘庄的街道上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通过问答、实地考察的方式,调查期间收集了相片等数据和资料。调查期间,我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我得出结论,对于家乡环境的问题,大多数人不知道怎样去保护,只知道一味的去破坏,造成的垃圾随手乱扔、乱倒,只知道自家卫生保持干净,而不注重周围环境的保护,导致乡村环境恶化,农村垃圾不能够及时处理,堆积成多,造成白色垃圾较多,碰到有风的天气,造成垃圾飞天现象,严重造成环境问题,街道两侧的树枝上挂着垃圾袋,严重影响乡村形象。街道处没有垃圾箱之类的收集垃圾工具,外加乡村内牲畜饲养,牲畜粪便较多,粪便不能及时处理,气味飘散。通过调查,得出分析第一,家乡的人们环保意识较差,不注重保护;第二,当地书记对家乡的环保意识不高;第三,家乡放养的牲畜较多;第四,家乡的排水系统较差,导致道路破坏。综合上述的几项而说,家乡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二部分:理性思考

对于家乡环境的调查,我通过与家乡人们的问答方式,得知人们一天内消耗的垃圾如何处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一天制造的垃圾是随手倒入家乡周围的坑洼内,或者倒在家乡的小树林里。对于废水的处理,家乡的人们百分之九十的人们随手倒进洼池中或者是倒在路两侧,对于家乡的牲畜问题,牲畜不能受到限制,导致粪便随地拉撒。

第三部分:问题和建议

据调查得,我提出以下问题:

一、您家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二、您家的废水如何处理?

三、您家的牲畜粪便如何处理?

四、您对环境意识的程度如何?

五、当地的大队书记对乡村的环境意识高不高?

大多数人对于上述问题的结论

第四部分:经验和体会

通过我的调查,我深刻的了解到环境的重要性

第五篇:毛邓作业

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途径

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途径 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企业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这就要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起,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根基。下面通过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们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努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认识。

一、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企业班子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企业改革和创新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班子素质高低至关重要。面对石油企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我们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努力建设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经营、会管理、廉洁公正、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首先,从抓学习入手,提~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新时代,不会学习的干部不可能成为优秀干部,更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队党支部十分重视抓干部的学习,每月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今年以来,我们组织班子成员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例》以及公司领导的重要讲话等,开展了“创百年油田”学习教育大讨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召开后,班子成员又集中学习了全会精神。通过学习,使我队班子成员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思维,提高了对新政策、新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为指导全队各项工作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其次,从抓自律入手,增强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是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队党支部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并举,努力从源头上遏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通过班子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互查、互学、互帮活动,提高自身廉政意识;另一方面,认真在全队员工中挑选出有正义感、群众基础好、个人素质高的优秀员工,充实到党风党纪监督组织中,加强监督的时效性,及时发现苗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同时,不断完善队务公开制度,加大队务公开力度,做到透明办公,廉洁做事。通过这些有效的工作,不断提高了干部的廉政意识,规范了干部的行为,增强了干部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加大参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企业党组织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工作中,我们坚持正确处理好“核心”和“中心”的关系,明确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服务和参与全队生产经营工作,促进全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直接担负起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任务。参与全队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通过支委扩大会、党政工联席会、队务会等共同商讨全队的重大问题,在各方面统一思想后,做出决策,保证了全队改革和生产经营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党支部始终把全队生产经营难点作为

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在我队实行冬季冷输工作中,开始很多员工不理解,信心不足,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认真分析和部署,从企业改革发展、降本增效、自然条件的变化、各项技术标准及目前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及现场指导工作,使全队员工转变了思想观念,激发了员工的创造精神,确保了我队冷输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确保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队党支部充分调动党政工团的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为载体,突出在思想工作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并直接承担生产经营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同时,结合我队的整体工作实际,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主动和兄弟单位交流工作经验。使我队整体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为我队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队原油生产任务一直超计划运行,生产管理指标在全厂各季度检查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创出一个厂级安全管理示范岗,一个公司级样板站。

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全方位宣传本队生产经营工作。我们利用早会、员工大会、板报以及公开栏等形式,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和贯彻上级方针、政策及文件精神,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做到重要会议全面宣传,重要事件突出宣传,重要活动重点宣传,好人好事广泛宣传,生产信息天天宣传,充分发挥了~的正确导向功能。

三、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号召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各项主张和企业的各项指令落实到实处的重要职责。要履行好这个职责,就必须不断地夯实党组织的基础,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第一、夯实党支部工作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在支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对照公司党委下发的《党支部工作细则》和我厂党支部A、B、C管理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制定及阶段性的工作规划,做到具体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限、有考核、有总结,确保了支部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们坚持全队生产经营工作和党支部建设两个目标一起订,两项工作一起抓,两个责任一起负,两个成果一起要的工作方针,使党支部工作不断深入到生产经营的主战场,扩展到每一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全队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把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先锋队意识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深化形势任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与企业已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前途命运维系着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十分关心、关注企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把企业的发展方向、生产经营的中、短期目标、当前的任务及存在的困难向员工广泛宣传,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团结奋斗,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油田的发展进行了形势任务教育、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教育等,先后开展了“结合本队实际降低成本、创造效益”大讨论和“创百年油田”大讨论,激发全队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创造精神,使员工转变了思想观念,促进了我队各项工作按既定目标运行。第三,关心爱护员工。工作中,充分调动党政工团的力量,经常深入员工之中,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情绪和生活困难,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最大努力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通过多方协调和加强管理,逐步提高了一线员工的就餐质量;经常走访慰问有困难的员工,员工的婚、丧、嫁、娶等事情,支部都能够当作自己的事去尽

全力帮助,使员工深受感动,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干劲,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第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生动的文化体育活动是凝聚员工、陶冶情操的良好载体。我们在积极组织参加厂、矿各项文体活动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员工举行卡拉OK比赛、扑克棋类比赛及野外郊游等活动,在矿工会的支持下,我们还建立了乒乓球室,使员工在工作之余享受文娱活动带来的快乐。有效地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总之,就我们石油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因为党的基层组织是上级党组织同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是上级精神在党员、群众中有效落实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大庆油田实现“百年油田”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企业的广大员工心系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去。

下载毛邓三(三)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邓三(三)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邓论述

    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 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工程? 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答: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求是的思想路线”。 的......

    毛邓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活动论文世纪回眸:辉煌与梦想——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学院:信息与管理科学班级:09级 软件工程 2 班姓名:张金林 学号:091......

    毛邓论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课程论文 过这学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课程,使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概论”,有了较多的学......

    毛邓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 学案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学习内容名称 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如何......

    毛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这次课外读书我看的是《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本书是由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三个人所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改......

    毛邓论文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课论文 学院:学号:姓名: 浅析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成因和解决对策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

    毛邓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笔记 《毛泽东文选》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完整体现,毛泽东思想中时时处处闪耀的毛泽东同志的智慧和能力。以前从未曾接触过毛泽......

    毛邓演讲稿

    事件: 据报道,韩国仁川海洋警察署表示,仁川海警警长李清浩等两名特攻队员当地时间12日早上7时在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85公里海上扣押“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被中国船员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