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5:4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

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

《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教案及案例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的第一课,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同时又颠覆学生的生活经验,十分典型,所以加以简要案例分析。

【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现象和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习重点)【课前预习】

给学生下发如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分解得到上图,图中一级节点有4个,分别为燃烧的现象、燃烧的定义、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根据教学要求标注学习内容重点。又通过第二级的提示性分支让学生回顾铁丝、蜡烛燃烧时的现象,为给出燃烧准确定义做铺垫。燃烧和灭火的条件均画出3个分支留白,作为课文阅读的一种提示。其中灭火的原理给出关键词“概括性”提示学生总结灭火原理的概括性说法。

这样的预习思维导图,兼具引导性和概括性,让学生的自主预习阶段有明确的学习思路,改变了枯燥读书,难以寻找重点的低效学习状态。同时通过铁丝和蜡烛不同种类物质的燃烧,提示同学们关注发光放热现象,注意到燃烧不一定有火焰这一事实。燃烧和灭火条件的末端分支均为三个而且标出1,2,3项目序号,激发出学生把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相对应的思维方法。同时灭火原理中的特别提示,便于同学们联系书本把灭火原理进行整合概括得出灭火原理本质上就是破坏燃烧条件的一般性结论。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后布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知道燃烧的现象和燃烧的定义。布置以下三道习题,请同学们自主完成:

1.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燃烧,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2.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涉及燃烧的有哪些?这些反应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根据上面的分析燃烧现象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什么?

目标1看似三个问题,实际上可以总结成一个关键词,就是燃烧。学生从“燃烧”这一关键词出发绘制思维导图在完成1,2习题之后,对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就可以初步得到燃烧的定义。再加之课前进行过预习,完成目标1水到渠成。下面是我按照某学生手绘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的例子:

经过课后与该同学探讨,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该同学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以及思维发散的过程。因为需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该同学从关键词“燃烧”出发,首先想到了与之对应的课堂上学过的反应,这恰好是第2道思考题的范畴,所以首先绘制了“生活中的”和“课堂上学过的”两个节点。举出了生活常见的纸张和蜡烛燃烧的例子,发现都有放热和火焰的共同点。而在课堂上学过的反应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铁丝燃烧,炭燃烧,硫燃烧等反应。在这些反应都有发光的现象、放热的现象、而且炭和硫在空气和纯氧中发光现象不一样。当完成这些节点后,引发了该生对于发光现象的关注,认为火焰也是发光现象,所以进一步完善了蜡烛和纸张燃烧中关于火焰的节点。受到炭和硫在空气和纯氧中发光现象不同的启发,认为蜡烛冒黑烟也应该与空气是否充足有关,完善相应节点后,对于第三个思考题总结燃烧的定义,该生直接添加了一个新的一级节点,整合右侧燃烧的普遍现象总结出了燃烧定义中的几个必要条件,就是发光、放热、有氧气参与。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燃烧条件实验”并做简要讲解,学生观察实验。【合作学习】

学生观察实验之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有几组对比实验,分别是什么,有何目的? 3.该实验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物质燃烧有哪些必要条件?

该合作学习部分内容较多,应由组长合理安排任务,将不同层次的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同学,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经过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各个问题的意见和答案。前三个问题是有关实验本身的,第四个问题咋一看是关于燃烧条件的而不是实验本身,但是仔细分析它其实是“燃烧条件实验”的结论部分,所以可以用“燃烧条件实验”作为核心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记录整理问题答案。下面是我根据某学习小组的记录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

通过和该组组长探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我们可以了解该小组是如何整合答案,并获得新想法的。

负责实验目的寻找的同学觉得实验目的就是实验题目,也就是探索物质燃烧条件,小组成员一致同意。对于第二个问题,组员首先想到这是对比实验的方法,所以一级节点使用实验方法,一开始负责该问题的几名组员认为有三种对比实验:水上白磷和水下白磷、水上白磷和水上红磷、水上红磷和水下白磷。但是经过对变量的枚举发现,第三组对比“水上红磷和水下白磷”有两组变量没有控制,也就是白磷红磷的“水上水下”和磷的种类。所以和其他两组无法对比,被否定。然后在探讨该实验优缺点时小组遇到了困难,一时没有发现该实验有何不妥。于是先完成“优点”节点,经过刚才对3个对比组的分析判断,控制变量的应用给大家的印象最为深刻,其次是装置简单不需要过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次数,最后是白磷燃烧现象很明显,有白烟不像在目标1中提到的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于是现象明显有白烟就成了优点之一。看到白烟马上就有组员联想起白烟有毒的已有知识,于是一大串缺点就被找了出来:白烟污染环境、白烟有毒、甚至白磷可能引燃红磷都被想了出来。可见刚开始虽然对实验的缺点毫无思路,但是随着思维的整合,新想法的迸发使难题迎刃而解。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燃烧的条件,所有组员因为提前预习过,结合对比实验的分析过程基本都能标准的说出来,又因为小组活动时间限制所以并没有在思维导图上体现。

【其他环节】

因为其他教学环节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小,所以略过。【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同学思维活跃性的同时,巩固课堂知识,整合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所以本环节我给出了一张画出部分节点的,但是具有一定留白的思维导图请学生补全总结。

根据这张思维导图,学生踊跃发言,最终在黑板上完成的思维导图如下:

最终思维导图不但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知识,还引出了课后的拓展问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以上案例,思维导图在新授课课型的应用中有着很好的表现,在预习阶段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思维的导引。在自主学习阶段有利于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便于学生发现新规律,理解问题本质。在合作学习阶段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可以化繁为简,公平分配任务,提高小组活动参与度,将组员的思维相互交叉,让小组讨论更具成效。尤其是没有思路的复杂难题,经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发散,很容易找到切入点。在课堂小结中,给出已经适当设置节点和留白的思维导图,更有助于学生新知识的巩固,同时发现生成性问题,使学生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燃烧与灭火案例

《燃烧与灭火》案例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最近观摩了一位教师“燃烧和灭火”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感受到了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在这节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最大限度地放开课堂,本节课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自主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燃烧所需的条件;再让学生由燃烧条件得出灭火原理的过程中学习推理的方法,然后在利用各种方法熄灭蜡烛的灭火竞赛中归纳各种方法背后所涉及的灭火原理;最后通过火灾模拟实验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火灾自救的安全教育。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场景:(1)神舟七号载人火箭点火发射成功的视频;

(2)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一些有益的燃烧;

(3)(3)山林火灾用飞机喷洒灭火的画面和成都公交车自燃的画面。

师:燃烧是一把“双刃剑”,要想让它为人类造福而不引发灾难,就需要学习“燃烧和灭火”的有关知识。请看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学生看学习目标时教师板书课题)。

2、新课

2.1燃烧条件的探究

师:我们要想充分利用和控制燃烧,就必须知道物质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起来? 学生活动1:下面我们就通过“玩火”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供同学们选用的仪器和药品有:(1)火源:火柴、蜡烛;(2)可供点燃的材料:棉花、纸片、小木棒、木炭、小石块、蜡烛;(3)仪器:烧杯、镊子。活动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四点:一是要安全“玩”火,避免烧伤自己!吹灭后的火柴棒等物要放在有少量水的纸杯里。二是要注意探究的基本过程: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准备汇报。三是要注意小组分工:操作、记录并汇报。四是设计方案若有困难,可询问老师、同学。

供学生使用的探究实验报告单如下:

师选择部分小组将他们的实验情况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拍后立即输入计算机并投影,做好汇报前的准备。

以投影照片上的小组为顺序,让学生汇报猜想、方案、操作及结论等,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可以积极补充,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燃烧与物质的材料有关,并引出可燃物与不可燃物,点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有可燃物”;有的学生说燃烧与加热时间有关,教师便追问:加热时间不同说明了什么?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着火点的概念。

学生归纳:燃烧的概念及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2灭火原理的学习

师:燃烧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吗?如果缺少一个,燃烧会怎样? 出示灭火方法图片。

小组讨论:选择一至两幅图重点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够灭火。

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如油类、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教育)。

师:学了灭火原理,下面我们来一个灭火竞赛。

学生活动2:点燃一支蜡烛,利用所给仪器、用品,你能用几种不同方法来熄灭它?(仅供选用的仪器用品:烧杯、胶头滴管、水、湿抹布、沙土、镊子、剪刀)你甚至可以尝试不用上述物品,只要能灭火就算成功。

师:让我们一起用最简单的方法熄灭蜡烛,什么方法?大家一起来!(师生一起吹灭了蜡烛)

学生继续交流方法:用嘴吹灭、用书本扇灭、剪去烛芯、用温抹布盖灭、用水浇灭、烧杯罩灭、镊子夹灭„„(学生交流同时,教师及时把学生的灭火方法板书成一竖行)

分析各种方法所体现的灭火原理。(教师将三种灭火原理也板书成一竖行,并把灭火方法和对应的灭火原理用斜线连起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回想探究燃烧条件时,我们曾把一支蜡烛用烧杯罩起来,蜡烛熄灭了,我们认为是氧气耗尽了,但是蜡烛燃烧还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究竟是氧气被耗尽还是氧气被隔绝了呢? 我们通过下面这个有趣的综合性实验来探究。

学生活动3: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教师先要学生猜想哪支先灭,尝试说出理由,才开始让学生动手做验证实验。

实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并让学生初步理解高蜡烛先灭的原因: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温度比较高,会上升到杯底,然后下沉,高蜡烛首先接触到它们,而与氧气隔绝,所以先灭。

师:高蜡烛先灭的原因既浅显又深奥,值得我们课下慢慢研究。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用?让化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把实验中的烧杯看作是着了火的房间,这个实验就成了火灾模拟实验,实验的结果对我们在火灾中自救有何启示呢?

2.3火灾自救

学生思考:该实验对我们在火灾逃生自救有何启示呢?

学生交流:着火的房间里烟尘弥漫在中上方,贴近的地面的空气较清新,所以有浓烟的房间内应躬腰或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过滤有害的烟尘„„

师:火热过大时需要报警,拨打火警电话119.(教师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119电话报警和消防队接线员的角色。然后播放视频《如何拨打火警电话119》并比较评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学以致用

3.1炒菜里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3.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把白磷放入约80℃的水中,白磷会燃烧吗?如果不能燃烧,根据所学知识你能使它在热水中燃烧吗?

学生交流:通入氧气可使白磷在水中燃烧。

教师将一块白磷放入热水中,放入导管,问学生:现在没有制氧气装置和药品,怎么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然后教师演示向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吹气也能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制造了一个认知冲突,深化学生对人体呼出的气体的认识:吹出的气体中氧气虽然较少但仍约占17%左右,还能支持燃烧。

4、小结

学生谈收获疑惑,并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留在课后探究,以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5、作业

课内:课本第131页的第2题和第3题。

课外:写一篇关于火灾逃生的小调查。

二、案例评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中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一节课。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综观教学过程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非常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握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建构新知识。在课的引入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益燃烧现象,这样,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变得更容易。

2、精心设计了学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探求新知的过程

本节课,教师较好地实践了活动教学论。整节课安排了三次学生的探究活动,一次是要学生“玩火”,在“玩中学”“做中学”,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从方案的设计到实验的操作过程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感觉、去验证,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第二次是“吹火”,展开灭火竞赛——熄灭烧着的蜡烛,提供了很多仪器药品,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灭火的方法,然后自己通过比较,得出要熄灭蜡烛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吹火”。第三次则是通过实验得出火灾自救启示。这节课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的活动中,体验了知识获得了整个过程,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3、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了对灭火方法的交流、多人一组的分组实验,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等活动,有效地利用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引

导学生积极思考,手脑并用,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和充分交流,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这样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本节课由于探究过程较多,要注意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语言要精炼。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要根据时间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灭火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方案进行点评和鼓励,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篇:《燃烧和灭火》教学案例与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燃烧和灭火》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讲完《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我认为不足之处有:做 “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时因为没有吸干白磷上面的水使实验延长了3min,原因是在探究时间控制上把握欠佳,讨论问题过细,花费时间较长。说明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要探究多长时间,讨论什么问题、讨论多长时间等,需要调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着重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1、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第四篇:燃烧和灭火重难点突破案例

《燃烧和灭火》重难点突破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的概念: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基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燃烧的认识和前面几个单元中所学的如单质硫、铁丝、单质碳等的燃烧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燃烧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燃烧的概念。也可以为了基于“燃烧”的发展史,帮助学生认识燃烧概念的发展过程,并建立知识也是发展的意识,从而形成对知识权威的质疑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燃烧的条件

1.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着火点:达到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在灭火时,只能说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但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面所学的蜡烛、红磷、木炭、单质硫、铁丝等的燃烧知识,学生对燃烧应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应该是有所认识的,但是学生存在的问题是:(1)燃烧与三个条件的关系是什么?(2)对“着火点”的认识有偏差。(3)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生活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所以本节课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上述三个问题。

教学片段一 沿着历史的发展认识“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环节一 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向同学展示讲述人类在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今天沿着人类进步的阶梯认识燃烧。

环节二 沿着历史的进程认识燃烧概念的发展

【老师】播放一段古代猿人钻木取火的视频,让学生认识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认识火,并学会钻木取火的方法,并运用火进行冶金、陶瓷、火药等工业。

【提出问题】那么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呢?人类又是怎么样认识燃烧的呢?

[1]

【老师】提供“300年前科学界对燃烧的普遍认识(即燃素说的燃烧概念)”的资料:燃烧是一种分解反应,是可燃物自身达到一定温度(即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后发生的分解现象。分解的产物即为燃素。

【提出问题】300年前科学界的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科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可以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容器中,给可燃物加热到其着火点。

【老师】用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实验。气囊中盛有氮气,先向中间是球形的两通管中通入氮气排尽里面的空气,然后给里面的木炭加热至着火点,发现木炭并没有燃烧,通过实验说明燃素说的燃烧概念是不正确的。

【老师】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燃烧的实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从而推翻了燃素说,建立新的燃烧概念“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老师】后来人们发现,能够支持燃烧不只有氧气,然后教师播放了“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由此得出广义的燃烧概念“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老师讲述】随着人们对燃烧本质的认识,人类对燃烧的利用也走进一个新时代,内燃机、蒸汽机走进了人类的生活。但是,人类希望能够更主动地掌控燃烧与灭火。

环节三 利用生活用品探究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提出问题】根据你对燃烧的认识,你认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并找出论据说明你的观点。

【学生讨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木炭的那个实验说明没有氧气不能燃烧,所以燃烧需要氧气;做饭时,煤气燃烧也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点燃煤气时,需要打火,说明需要达到着火点。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三个条件是满足一个即可,还是要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行呢? 【学生】满足三个条件。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设计实验证明燃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我们该怎么样设计实验呢?

【师生讨论】需要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比如要证明是否必须有可燃物,则把可燃物作为变量,其他两个条件保持相同。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仪器,验证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师生交流】得出燃烧必须同时满足“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环节四 从化学科学实验的角度再探燃烧的三个条件

【提出问题】图14所示是教材给出的一个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分析该实验是如何证明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的?并预测实验现象。

【师生讨论】(1)红磷、白磷都是可燃物;(2)通过图15所示,对比铜片上和水中的白磷,说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应该出现铜片上的白磷烧燃,而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3)通过图16所示,对比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说明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应该出现白磷烧燃,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

【老师】演示实验,证明学生分析的正确性,并概括燃烧的三个条件,用“火三角”(如图17所示)的方式进行总结。

【老师】随着人们对火的进一步认识,人类也更加利用火为人类服务,如奥运火炬和神州火箭都是人类对火的更高层次的运用。环节五 课后实践作业

三、灭火原理

1.由燃烧条件可以推知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在燃烧条件探究的基础上,认识灭火原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即通过具体的灭火方法,分析破坏的是燃烧的什么条件),来帮助学生认识“灭火其实质就是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所以三种原理使用其中一个即可灭火,当然也可同时使用多种原理。

在这一知识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防重于灭”的安全防火意识和灭火、火中自救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认识几种重要的灭火器(略)。

四、认识几个与燃烧有关的概念

1.缓慢氧化、自然、爆炸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内容略)。

对“爆炸”的认识学生存在的主要错误认识是“爆炸”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是错误的。常见的爆炸分为两种:(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没有及时扩散,使生成的气体物质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这是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2)还有一种是由于气体物质在有限的密闭容器内,因受热体积急剧膨胀而引发的爆炸,这种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

建议教师做好“面粉爆炸”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对爆炸的认识。2.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易燃易爆物?

(2)易燃易爆物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爆炸?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的时候,需要遵守哪些规定?(4)认识常见的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教学片段二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认识灭火原理和防火自救的方法环节一 创设学习情境,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

【老师】通过所示的图片讲述火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并提出问题:根据燃烧条件,你认为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老师】讲述实际生活中的“消防安全知识”。

[1]

[2]

第五篇:燃烧和灭火学案

七、1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学习重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习研讨引入:展示图片,认识火的利与弊。

大家想过没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怎样控制好燃烧呢?从而使火趋利避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燃烧与灭火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回忆总结: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探究: 请依据生活中的实例完成:

试总结燃烧的条件:

探究活动二(课本)观看视频

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水里本来不燃烧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1.

2.

3.

二、灭火原理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

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

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

观察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依据实验,结合燃烧的条件,总结灭火的原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收获:

1、如果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原理?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原理?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你知道原因吗?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P132)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燃烧时一定有气体放出

2、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烧的原因是()

A.氧气不足B.没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D.空气不足

3、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着火

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中“罪状”是()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海湾战争之后,科威特的几百口油井被炸,大量石油向外喷射,燃烧造成冲天大火。

(1)有同学担心:如果熊熊大火烧到地壳内产生大量气体和巨大热量,可能使地球爆炸。你认为这种担心必要吗?试说明理由。(2)在扑灭这场火灾过程中,我国派出的救援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你认为扑灭这场大火应从哪些方面考虑?为什么?

课后反思:

下载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燃烧和灭火思维导图案例分析[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于忠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施途径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

    燃烧和灭火反思

    《燃烧和灭火》反思 对于《燃烧和灭火》这一节课来说,我充分的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

    燃烧和灭火-学生

    燃烧复习题一、选择题1.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 1 《 燃烧和灭火》。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

    燃烧和灭火单元测试

    燃烧和灭火 自主学习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煤气燃烧 B.面粉发酵 C. 食物腐败 D.瓷碗摔碎 答案:D 2.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常采取的措施之一.主要......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说课稿:燃烧和灭火大石岭初级中学曹玉双一 说设计理念:本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的现实性,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二 说教材内容《燃烧......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