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6.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教案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教学目标
识记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了解昆曲面临的保护任务
重点
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难点
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关于“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一目 一是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中国戏曲有三个来源,第一,原始宗教祭祀天地祖先和驱鬼逐疫的“巫、傩歌舞”;第二,古代宫廷贵族娱乐的“俳优戏谑”;第三,宋金民间说唱艺术。中国戏曲正式形成于宋金时期。其代表是杂剧和南戏。然而,这两种戏曲都没有流传下来,在它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昆曲保存着中国戏曲自萌芽以来的一些信息,所以被称之为国宝级的“活化石”。
再是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它凝聚着古代中国艺术家许多伟大的创造,对中国后世众多戏曲剧种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
第一项是角色制。角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所谓“角色”,就是,传统中国戏曲中根据戏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演员往往专门扮演某种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习惯上角色同行当通用。唐代参军戏中已有参军、苍鹘两个固定角色,其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逐渐增加角色,由简而繁,至昆曲已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但是,角色最基本的类型为“生、旦、净、末、丑”五种,其他角色实际上都可以规范到这五种行当中去。
在宋元杂剧和南戏中,以唱功为主的正生和正旦处于行当的霸主地位。净、末、丑行当,只能当配角。昆曲折子戏的出现,使正生、正旦之外的角色有了单独施展本领的机会,从而初步打破了生、旦为霸主的局面。这对于以后戏曲发展有很大影响。像折子戏《蒋干盗书》就以丑角为主。另外,演员分角色,每人专攻一个行当,促使演技精益求精,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发展。
第二项是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昆曲一登上戏曲舞台就受到文人青睐。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对于规范、发展、繁荣昆曲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文人创作的昆曲戏剧过分追求文词的典雅深奥,唱腔的悠扬婉转,脱离舞台实践,案头化越来越明显,给昆曲日后的衰落播下了不良的种子。
第三项是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以《玉簪记》为例,剧情始于聚合的生、旦,具体说是,南宋时,书生潘必正(小生扮演)在临安应试落第,因其姑母为金陵女贞观观主,前往访之,暂寓观中温习功课准备再考。一天,他见到道姑陈妙常,经交谈后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发展到海誓山盟私订终身的地步。这是第一个“合”。潘陈的密切交往终于被观主察觉。观主(由生、旦以外角色扮演)逼迫潘必正再去应考。潘必正来不及与陈妙常告别,匆匆离去,陈妙常追到江边,雇船赶上潘必正。她将自己的碧玉簪赠送给潘必正,表示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潘必正回赠鸳鸯扇坠。在秋江上,二人依依不舍,痛哭而别。这是“离”。最后,潘必正考中进士,到观中迎娶陈妙常,回到家中,从父母处得知他们俩早有婚约,碧玉簪和鸳鸯坠是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时的信物。全剧在大团圆的热闹气氛中结束。这是第二个“合”。在“离”的过程中,生、旦各有一条行动线索,充分展开,发展剧情,这就是所谓的“双线平行”。这种戏剧结构,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各剧种的戏剧结构,都受它影响。
第四项是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这跟角色制有很大关系。角色制促进了演员技艺的发展,有些演员技艺独特精湛,深受观众喜爱,成为红极一时的主角。戏班就以他们为主,组织演员为主角配戏。主角的技艺、风格越来越突出,越来越走红,最后形成独特的流派。昆曲这种演员组合体制,对其他各剧种都有影响,使之流传至今
知识结构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现今中国戏曲舞台上,除昆曲外,还有京剧、川剧、桂剧、赣剧、婺剧、越剧等许多种。请你选一两种自己比较熟悉的剧种,找一找它们在哪些地方受到昆曲的影响?
解题关键:要善于观察、比较,培养发现的眼光。
思路引领: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可从脸谱、服饰、道具到角色、表演程式、曲牌、剧目等方面寻找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
答案提示:如:剧中古代人物的服饰都受昆曲影响,大都属于明代服饰式样;都受昆曲影响采用角色制;表演程式都带有明显的写意风格等等。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有人说:“昆曲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石”。探究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题关键:是否真正理解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思路引领: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答案提示: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中国近代众多戏曲剧种都从昆曲中直接继承了很多东西,如角色制、剧本结构、表演程式、以至服饰、脸谱、道具等。
2.你认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什么?道理何在?
答案提示: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加深从上到下,整个中华民族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
(二)学习延伸
略
第二篇:咬文嚼字 教案人教选修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3.4 咬文嚼字 教案(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三、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课文分析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幽居:指隐居处.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译文: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课堂小练习:
在诗中的括号内,填入六个字,构成六幅画。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淮山数点青如(),江帆几片疾如(),山泉千尺飞如()。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塞鸿一字来如()。
原诗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四)阅读下列文字,说说修改稿好在哪里?
原稿: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看样子60岁左右,嘴巴下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晴空一样,晴朗又透明又深沉。
修改稿:
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晴朗又深沉。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教案
选修6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第1课 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课型:二考复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分析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
2、知道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了解古代竞技会的精神。
3、理解遗产中所反映的古希腊政治、经济及其精神内涵,理解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二、重难点
重点:从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看古希腊的政治与文化。难点:古希腊遗址中的人文精神。
三、学情
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必修知识有一定的积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2016年10月考试34题设问→遗产复习启示:由表及里,知识贯通
(二)雅典卫城
历史背景的模块拓展 注① 遗产→知识拓展 中西跨专题拓展 注②
本专题课际拓展 注③
1、重建卫城:介绍重建卫城背景,须公民大会批准,回顾必修内容公民大会的地位。结合材料分析,伯里克利主张重建卫城的理由——出于人的需要。让学生把遗产置于特点时空中解读,了解其政治文化背景,与必修一关联,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①
2、卫城建筑艺术成就:
(1)布局:通过卫城复原图概括卫城建筑布局特点。抓住顺山势而建的突出特点,与中国颐和园的布局图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点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②
3、帕特农神庙:结合复原图,了解其建筑艺术成就——柱式,浮雕。
(2)柱式,柱形建筑与拱券式/穹顶式建筑的比较:希腊的影响、罗马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了解文明的继承与发展。③
(3)浮雕,浮雕出示与判断,落实基础知识。重点解读三角山墙的浮雕,从刻画的内容中解读雅典人向往的生活;与同时期掷铁饼者雕塑进行对比解读:古希腊人的宗教观念、对裸体运动与形象的热爱、体育的意义。深刻理解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是“蒙昧中的觉醒”。培养学生透过浮雕的艺术形式,解读表象背后历史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尊重古希腊的艺术与文化,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三)奥林匹亚遗址
1.奥林匹亚竞技会蕴含的精神
从教材中概括,培养学生材料解读的能力。通过解读精神,理解古希腊的祭祀,崇拜神本质上是对人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人文精神是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具有超越时空、信仰的永恒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探究:结合本课所学,归纳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呈现形式有哪些
本题设计意图是培养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了解人文精神是古希腊文明内核,民主政治、建筑艺术、哲学文化等都是他的文明形式。
探究:为什么古希腊会成为人文精神的滥觞?对西方文明的哪些方面带来影响?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文明诞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将古希腊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来理解他的地位和价值。
(三)总结
将本课以图标形式,呈现与必修选修间的关联,由学生完成填空。通过横纵两个维度,建立知识体系,体会知识间的历史关联。
(四)板书设计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4.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1课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识记佛罗伦萨的主要文化遗产、建筑特色、历史意义。
运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的原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佛罗伦萨的原因。理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诞生的标志。教学重点
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原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教学难点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以佛罗伦萨的地位作导入,如“鲜花之城”、“罗马的女儿”、“当代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人的自称)”、“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中心”、“文化之都”,均可以作为切入点导入本课。
第一目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
讲述:佛罗伦萨的历史:佛罗伦萨原为罗马帝国殖民地,962年起隶属神圣罗马帝国。1115年成为独立的城市公社。1187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1434年,美第奇家族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1494年法国侵入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被逐。1569年,美第奇家族依靠西班牙支持,建托斯卡纳大公国,以佛罗伦萨为首府,共和国历史结束。186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为什么12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 第一、政治上,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共和国,这既促进了佛罗伦萨经济的发展,也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前提。教师出示材料:
它(指《正义法规》)还规定任何一个贵族杀死一个市民,都将被处死刑,并没收其财产,摧毁其房屋,假如罪犯本人未受到惩罚,他的近亲就将受到惩罚。贵族不能参加行会,因而不能担任长老,也不能参加市民武装的高级会议。任何一个家族,其成员在最近20年有是贵族骑士者,将根据公众意见宣告其为“权贵”。在这次革命中还组织和承认了9个小行会,准其配备武器,参加城市治安工作。„„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是“长老会议”,由行会领袖抽签选举的6名长老(后增至9名)组成。长老会议和正义旗手(其职责主要是惩罚权贵)除总理国内政务和指导外交外,还有权拟定法律。候选人必须是30岁以上的佛罗伦萨公民,必须是行会成员,不是封建贵族,没有拖欠过税款,而且从未破产。
──《新世纪的曙光:文艺复兴》,王挺之等著,第101页
教师提问:《正义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严格限制贵族;行会控制政权。
教师出示材料
佛罗伦萨的大行会并不是一般的中世纪手工业行会,它源自商人公会,本是大商人大业主的组织,后来因从事银行、毛织等的商家专业化倾向益趋明显,遂按各自的行当而组成行会,但又要强调它们和普通行会不同,遂加一个“大”字„„佛罗伦萨历史上始终保持其大行会称雄之制,它们是银行、毛织、舶来毛呢加工、丝织、毛皮、医药、律师七大行业。„„直到1282年,当局才允许屠宰、制鞋、铁匠、瓦工、做衣等五业组织各自的行会。„„这五个行会因有别于大行会,又较其他尚无权自组行会的贱业为高,故有“中等行会”之称。而其他小工小贩的贱业则要拖到1293年《正义法规》制定时,为争取广大群众,才获准让酒贩、油商等业组成九个小行会,于是大、中、小总共21个行会构成了佛罗伦萨工商业的有组织的整体,但实际上未包括进来的行业仍有不少,更有甚者,所有为雇主干活的职工都被排除在行会之外,自己更不能另组新行会。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朱龙华著第82-83页
1343年„„决定首长会议按城内4区每区选2人之制共为8人,加上正义旗手使首长(也就是“长老”)达9人之数,而9个席位在大小行会间分摊,大行会(共有7个大行会)占2席,中行会(共有5个中行会)占3席,小行会(共有9个小行会)亦占3席,正义旗手则由大中小行会轮流担任。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朱龙华著第107页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佛罗伦萨行会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资产阶级的组织。从加入行会的成员所从事的行业可以看得出来。而且,根据“所有为雇主干活的职工都被排除在行会之外”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参加行会的都是“雇主”,即资产阶级。
教师提问:综上所述,我们判断一下,佛罗伦萨政权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资产阶级政权。因为佛罗伦萨政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它镇压封建贵族的反抗,并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资产阶级政权在佛罗伦萨的建立,极大地刺激了佛罗伦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就为文艺复兴运动在佛罗伦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二、第三、经济上,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这构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第三、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之后,城市居民的生活在日益世俗化,他们希望能够尽情享受物质生活;与此相适应,他们的艺术欣赏旨趣也在日益世俗化,这就为文艺复兴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化的资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使佛罗伦萨一举成为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总而言之,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和中心不是偶然的,而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之于意大利,正如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之于希腊。
第二目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讲述:
第一、建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时代背景和目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和其他许多同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为了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13世纪末,行会从城市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决定把原来的主教堂拆除,新建一个可以反映佛罗伦萨现时大发展气魄的天下最壮观的教堂,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决议中指出:新教堂必须“具有人们能想象到的绝顶宏伟豪华之貌,其美丽壮观亦须穷尽人所能有的智力与创造”。这种豪言壮语倒也不仅是佛罗伦萨所特有,当时在托斯卡纳地区作为佛罗伦萨主要对手的西埃纳在修建大教堂的决议中就同样要求它的宏大富丽必居天下第一,据说当时西埃纳人甚至扬言:我们的教堂要造得那样宏伟,以至后代会把我们看作疯子!
第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造的过程。大教堂从13世纪末决定建造;1418年对大圆顶进行招标;1471年最终完工。前后历时近200年。圣母亚玛利亚大教堂和洗礼堂、钟楼共同组成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凝聚了坎比奥(大教堂除圆顶外的部分)、布鲁内列斯奇(大教堂的圆顶)、乔托(钟楼)、基培尔蒂(洗礼堂大门青铜装饰)等人的智慧,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第三、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筑成就。教材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大,可以同时容纳3万人同时从事宗教礼拜活动(当时佛罗伦萨城最多也就9万多人);二是高,高达107米,是佛罗伦萨城最高的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同四周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也会嫉妒”;三是创新,如不用支柱,椭圆形,建筑材料较轻,空心的内外两层,采光充分,等等。
师生互动: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潮是什么?这种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求将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享受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它强调个性,肯定自我,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教师: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被后人称作是“新时代的报春花”,也就是说,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现在,我们看两组图片。
教师出示第一组图片:德国科隆大教堂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见本课教材第38页)。
教师:德国科隆大教堂属于中世纪非常流行的哥特式建筑,其双塔高达157米。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高107米。大家从外形上看,二者有何区别?
学生:科隆大教堂是尖顶,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圆顶。
教师:结合中世纪的情况,想想哥特式建筑为什么要设计成高耸入云的尖顶?
学生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回答: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中世纪是神主宰一切而人的个性被泯灭的时代。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就是为了营造神秘氛围,使人匍匐在神的脚下。
教师: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既然教堂是神的栖息场所,自然与世间凡人的住所有所区别,所以就要建造得高耸入云、神秘莫测、弃绝尘寰。著名的德国诗人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曾经对科隆教堂的双塔作过这样的描述:“看啊,那个庞大的家伙,在那儿显现在月光里!那是科隆的大教堂,阴森森地高高耸起。”除此之外,哥特式建筑还大量使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这更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光怪陆离和神秘恐怖,非尘世的特殊效果,达到了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的。总之,哥特式建筑就是要制造一种神秘莫测、人神相殊的效果。
教师:和科隆大教堂的高矗神秘不一样,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设计了一个内径达43米的圆顶,展现给世人的是一种开阔明朗的风格,而且,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与周围的世俗建筑十分协调。这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
学生:人文主义精神。教师:对。从这个事例我们应该能得到一种认识:对于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不仅要欣赏其建筑风格,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们体现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罗马万神殿(见人教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插图)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见本课教材)。
教师:大家比较一下两个建筑的穹顶有何异同?
学生:同:都是圆顶。异:万神殿的穹顶是圆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穹顶是椭圆形;万神殿的穹顶在外观上半露半掩,后者的穹顶则通过鼓座全部展现出来。
教师:与古代罗马的万神殿和中世纪的科隆大教堂相比,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更接近哪一种建筑的风格?
学生:万神殿。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家们逐渐抛弃中世纪的传统,开始向古希腊、古罗马寻求灵感。
教师:的确如此,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古代文化的“再生”。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大穹顶和万神殿的穹顶的造型毕竟还有所不同,它在继承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诞生的标志,是新时代的报春花
第三目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
帕拉蒂纳美术馆是皮提宫的组成部分。皮提宫最初是卢卡·皮提的府邸,布鲁内列斯奇修建。后来,科西莫一世购买了皮提宫并予以改、扩建,将其作为府邸,也收藏艺术品。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椅中圣母》(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网上通过搜索找到)和《中世纪圣母像》(见北京出版社《历史》第5册第55页)。
师生互动
教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和中世纪的圣母像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中世纪圣母像中,圣母和圣婴坐姿僵硬,神态严肃,形象呆板。圣婴的眼睛位于面部的三分之二处,不符合婴儿的特征,其脸庞是圣母脸庞的小型化。总的来说,圣婴给人以“小老头”的感觉。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中,圣母非常秀美,圣婴表情可爱。
教师:艺术家们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前者是为了突出圣母和圣婴是“神”,与“人”不同。后者则强调圣母和圣婴与人无异
教师:这两个作品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中世纪艺术作品的不同。在中世纪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呆板僵化,静穆神秘,表现出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而文艺复兴时期则将神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从而成为文艺复兴的独特见证
小结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许多建筑或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或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艺术珍品,它们既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又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证,从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知识结构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案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教学目标
1、识记布达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的艺术价值。
2、运用布达拉宫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重点:布达拉宫、大昭寺
教学难点:布达拉宫、大昭寺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
第一目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1)布达拉宫的位置与修建历史?(2)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3)布达拉宫内的艺术珍品主要有哪些?(4)布达拉宫有怎样的建筑艺术
分组回答:(1)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市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山上。前身叫红宫,**五世重修后改称布达拉宫。
(2)分红宫、白宫和僧舍三部分。(3)有佛像、壁画、唐卡和珍贵文物。(4)呈现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第二目 “风格多样的吐蕃古建筑群
分组回答:(1)大昭寺的由来?(2)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3)大昭寺内的珍贵文物?
第一组:(1)7世纪中期,松赞干部布为安置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建立了这座寺院,稳定为“惹萨”,9世纪时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17世纪时,**五世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最终形成现在的宏大建筑。
第二组:
a.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为汉族建筑风格。
b.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还有柱头檐部的装饰等,是典型的藏族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c.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受到了尼泊尔和印度文化的影响。第三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鎏金铜像、《文成公主进藏图》壁画、乾隆皇帝颁赐的金瓶、唐蕃会盟碑等。
笫三目 “藏式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让学生找出罗布林卡的位置、含义、规模、内部陈设、由来、主要建筑及其中举行的文化娱乐活动?
提问学生,教师补充:
位置:位于布达拉宫西南的拉萨河畔。含义:宝贝园林的意思。
规模:占地约360万平方米内部陈设:园内建有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奇卉异草及来自内地和国外的各类花木。
主要建筑:罗布林卡的宫苑布局,按照现存的规模可以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以格桑颇章、湖心宫和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为重点,四周用围墙围成宫苑区;西部以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为重点。格桑颇章、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是罗布林卡中主要建筑,也是园内举行政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湖心宫是罗布林卡中最美的风景区,堪称“园中之园”。文化娱乐活动:雪顿节
知识结构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结合上面的资料,说一说布达拉宫呈现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原因。
解题关键:阅读时要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皇帝特地派遣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
思路引领:从布达拉宫修建者的角度思考。
答案提示:布达拉宫的修建是藏、汉两族人民团结协作进行文化技术交流的成果。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初建时就招请过许多汉族工匠。到十七世纪重建时,既有当地喇嘛参与设计,也有汉族工人参与施工。康熙皇帝还特地派遣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协助修建。因此,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
2.请回顾初中学过的中国历史,说说清朝颁赐金瓶的缘由和制定的金瓶制度的意义。
解题关键:了解清朝“金瓶掣签”制度。
思路引领: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之前,西藏灵童转世的弊端。
答案提示
①清朝颁赐金瓶的缘由:实行“金瓶掣签”制度之前,西藏灵童出自**、**亲族及世家弟子,他们将其视如世袭爵禄。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六世**圆寂。其弟沙玛尔巴因未分得到**遗产,勾结廓尔喀军队入侵西藏,造成极大的混乱。清朝政府发兵入藏击败廓尔喀军队后,鉴于西藏**转世的弊端,对其进行改革,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规定:清廷颁发金本巴瓶、牙签于北京雍和宫、拉萨大昭寺内,将蒙藏各大**转世灵童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牙签上置于瓶中,到时召集诸喇嘛当众抽签听选,在拉萨的由驻藏大臣亲临监视掣签以定。
②制定金瓶制度的意义:“金瓶掣签”制度,可以消除**、**亲族及大世家使灵童出自一族的弊端。同时,“金瓶掣签”制度使清朝掌握了确定转世灵童的大权,巩固了清朝对西藏的控制。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2.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建筑艺术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题关键: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呈现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
思路引领: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表现。
答案提示:
①布达拉宫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宫殿整体采用石木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另外还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等等。
它充分吸取了汉式建筑风格:殿顶飞檐翘角,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全部用铜瓦鎏金装饰,殿内的木结构也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形式。
②大昭寺是藏汉建筑技术的合璧之作。以大昭寺主体建筑经堂大殿为例,其白石砌墙、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还有柱头檐部的装饰等,都是典型的藏族风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其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为汉族古典建筑的做法
③罗布林卡的正门融汇了汉藏两族的建筑风格。
二、学习延伸活动
1.探究活动
结合本课文,进一步查找资料,列举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所藏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解题关键:查找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所藏文物的资料。
思路引领:筛选能够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的资料。
答案提示:①布达拉宫藏有汉、满、藏、蒙四种文字的经书;清朝皇帝敕封历代**喇嘛的金册金印;红宫殊胜三界殿中供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及清朝皇帝御书的匾额;十三世**享堂内传记壁画中有1908年赴京觐见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场面。
②大昭寺经堂大殿内供奉有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鎏金铜像;大殿四周墙壁上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壁画;寺前矗立着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唐蕃会盟碑”
③达旦明久颇章南殿四周壁画所描写的内容包括:a.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入唐求婚的经过;b.赤松德赞周岁宴前认唐使为舅的情景;c.1652年五世**进京朝见顺治皇帝,被封为**喇嘛,并赠受金册、金印的情景;d.1954年十四世**经过刚通车的康藏公路,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地参观访问。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等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有力地证明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读图与思考
请仔细观赏下图的罗布林卡大门,说出哪一部分属于藏族建筑风格,哪一部分属于汉族建筑风格。
解题关键:了解藏、汉传统建筑的风格。
思路引领: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属于相应风格的部分。
答案提示:①属于藏族建筑风格的部分:罗布林卡大门采用藏族民居的碉楼体系,即砖石外墙、平顶、小窗的外观风格;用经幢、宝瓶做脊饰的点缀。
②属于汉族建筑风格的部分:窗檐用木制结构;屋顶采用歇山式;殿顶覆盖鎏金铜瓦装饰;整个建筑色彩艳丽、对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