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教学教案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之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 韦尧
课 题:《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将人美版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17课《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和第18课《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的知识进行整合,选取以外国近现代经典建筑为代表,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入感悟建筑艺术的特点,并引导学生从艺术的审美角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空间)去认识、体验、关注、欣赏、评析建筑,体味建筑之美。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外国近现代经典建筑,分析总结建筑对空间的重视;灵活多样的建筑外形;建筑装饰的简化,以及相互之间联系。但是,面对高一学生,他们的知识认知有限,审美的评析方法还没完全掌握,同时对建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是较少。
学生学习水平分析:具有一定思想和理性,高中的学习方法已初步形成,但对美学知识仍需努力理解、评析。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仍受传统的影响,兴趣不大。抱有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学生学习情感分析:希望能够和老师沟通,共同探讨美学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习惯分析:并没有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对美的感悟、美术的鉴赏仍需引领,还不能把美学与生活经紧密的加以联系。
因此,教学中,本人在关注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教学思想:
结合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通过课本中的建筑图片以及搜集的外国近现代经典建筑图片,结合资料图片,从欣赏入手,引导学生从建筑艺术的空间美、色彩美、造型美、环境美、材料装饰美等方面深入认识、评价建筑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环节,采用对比法、实践法、讨论法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的特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分析,促进学生初步掌握欣赏和评价建筑艺术的造型美、色彩美、空间美和环境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运用美术审美的基本方法,学生能够对建筑进行品评,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喜欢参与欣赏评述活动。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评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鉴赏方法评析作品。课 型:欣赏课 课 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经典建筑:播放视频《世界著名建筑》;
2.同学们,欣赏了这些经典建筑,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
3.小结:这些建筑主要是西方近现代建筑,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初是近代建筑时期,而20世纪初至今则是现代建筑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型建筑―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和英国伦敦的“水晶宫”。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漫步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4.揭示课题:《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二、合作探究:
1.观看课件,提问:欣赏了这些经典建筑,给你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总结:建筑空间的重视;建筑外形的灵活多样;建筑装饰的简化;建筑色彩的特点。
2.小组探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结合课前资料搜集,进行小组探究。3.全班探讨:
(1)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构空间)——
教学方法:拼摆搭建建筑模型、视频了解米拉公寓的空间特色
总结: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它和人的需求紧密联系,是实用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2)建筑设计的简约性(外观设计)——
教学方法:通过对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古根汉姆美术馆等建筑的赏析。总结:建筑的造型给我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艺术家通过美学法则,使一座座建筑带给人们视觉的美感。
(3)建筑的色彩与质感(色彩美、材料装饰美)
教学方法:赏析威尼斯建筑、泰姬陵的建筑、范斯沃思住宅(美国,玻璃)、施罗德住宅(荷兰,板材简化色彩——蒙德里安)
总结:建筑的色彩作为建筑的外观的部分,不仅起着美化的作用,还和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4)建筑环境的营造(环境美)教学方法:给帆船酒店(迪拜)、流水别墅、美国帝国大厦的建筑寻找适度环境
总结:建筑是大地的艺术,它与环境的结合能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因此,建筑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融为一体的,合二为一的。
4.阶段小结:无言的建筑是依靠上述种种语汇奏响着动听的旋律。它们不仅是设计师的艺术追求,也是我们在欣赏建筑时的关注的角度。
三、拓展品评:
品评世博会的各国会馆。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会,更是建筑的博览会,各国场馆的风格体现了代建筑的理念,也反映了各国的文化,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赏析建筑的方法(空间美、色彩质感美、环境美、造型美),品评世博会的各国场馆。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建筑艺术的美不止体现在造型、色彩、空间、环境方面,还体现在材料、装饰等方面,这些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从而体现建筑的内涵,展现建筑的魅力。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案:《外国近现代雕塑》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近现代雕塑》教案
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课时结构: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介绍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近代罗丹雕塑。
2、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看法。教学难点:
如何欣赏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请C同学提问。
(一)、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
(二)、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生:A同学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多媒体:介绍希腊雕塑图片欣赏。教师:补充介绍希腊雕塑艺术。强调希腊神话雕塑的情节性、表现力。
2、希腊雕塑裸体特点。
3、希腊雕塑创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学生:B同学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的特点。教师:补充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罗马雕塑的继承性。罗马雕塑生动的个性特点。多媒体:介绍罗马雕塑艺术图片。小结:希腊雕塑和罗马雕塑比较: 学生:谈谈感受
(三)、文艺复兴雕塑《大卫》欣赏。
(四)、介绍近代外国雕塑艺术。
1、图片欣赏:《伏尔泰坐像》、《马赛曲》
2、教师:罗丹介绍
多媒体:罗丹作品欣赏,重点是〈加莱义民〉 学生:谈谈感受
介绍布郎库西、摩尔等雕塑家作品。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生:谈谈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认识。
(五)、D同学谈谈秦始皇兵马俑与希腊、罗马雕塑的不同特色。
(六)、C同学提问。下节课安排:
一部分同学动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学写生活动。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52高中美术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国家地区 建筑特点 建筑类型 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中国
木结构;庭院式组群布局;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
宫殿、园林 东方建筑
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江苏无锡、苏州园林等
古埃及 石柱结构 陵墓、神庙 埃及建筑 卡纳克神庙 古希腊
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等。
神庙 希腊建筑 雅典卫城 古罗马
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泥土结构;券拱结构。
神庙 罗马建筑 万神庙
用心 爱心 专心 东罗马帝国(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内部空间宏伟而有变化。
教堂 拜占庭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
法国
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内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画;柱式与拱券结合。
教堂 哥特式建筑 夏特尔教堂 印度尼西亚
塔 佛教建筑 婆罗浮屠 印度
陵墓 伊斯兰建筑 泰姬陵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⒈顾凯之的两幅传世作品? 《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
⒉《韩熙载夜宴图》由哪五个部分组成?(请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五个部分内容)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二、新课讲授:
㈠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⒈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⒉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⒊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利克式——粗壮有力,显得浑厚而刚毅(象征男性)
爱奥尼亚式——修长挺拔,显得秀丽而典雅(象征女性)
科林斯式——顶端雕饰上精美的花纹,显得华丽美
观(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柱头有了变化)
⒋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建筑的格局形式为“围柱式”。“帕提侬”原意
为“处女宫”,用心 爱心 专心 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所以又称为“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
帕提侬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它采用的是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问题:神庙为什么选用三级台基和屋顶为两坡顶?有什么寓意?(想体现建筑什么样感觉)
解答:体现建筑的庄严、宏伟与明朗、圣洁的美感特征。
㈡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⒈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不仅是从时间先后来说的,而且是从建筑艺术的根本风格来说的。这种根本风格的内容就是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不过,这种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在古罗马建筑中又有了新的含义,正是这种新的含义,推动了古罗马建筑艺术在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的大踏步地前进。如果说,古希腊人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那么,古罗马人对人的崇拜,则更倾向于对世俗的、现实的人的崇拜的直接表现,所表现的人的意识,也已从群体转向个体,“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正是在这样一种意识的左右下,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⒉罗马万神庙
万神庙建筑的屋顶属于穹隆顶,这种穹隆顶使神庙建筑的基本格局和空间结构由矩形变为圆形。另外,壁龛和壁柱的设计使原先平板的墙体也变得更为丰富和奇特。同时,天然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无疑使新发明的建筑技术有了质量上的保证。罗马人奉祀神灵与希腊人不同,他们习惯于将多个神灵集于一堂供奉,故称“万神庙”。万神庙的注释柱式属于“科林斯式”。万神庙的内部半球形圆顶是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它的空间开阔,垂直的顶高与圆形直径相仿。四周无一窗户,唯有从圆拱的顶端天窗射入日光。因此,人在这个圆顶下,好象处在一个厚重的围壁包围之中,给人以一种恒定、宏阔的神秘印象,任何声音都可以互相撞回,使空间的共鸣性增大。此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却又感到有无比的压力。
问题:万神庙内部上方的光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代表什么含义?
解答:给人以神秘感,这是人间与天上交流的通道,充满着神秘而神圣的感觉,既可以仰望苍穹,祈求神的保佑,又可以沐浴神界的光辉,驱逐邪恶。
问题:万神庙建筑形式能作为现在住宅、办公室等建筑场所使用吗?为什么?
解答:不能。因为气氛上不合适,万神庙内部气氛很压抑,我们所生活的地方需要温馨的感觉。
⒊罗马大竞技场
在古代统治者寻欢作乐方面,再没有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更狂热的了。从共和时期就开始兴建斗兽场,最著名的罗马大斗兽场始建于72年弗拉维王朝到82年提图斯时代才完成。这是帝国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胜利驱使8万犹太俘虏修建的。斗兽场呈椭圆形,长轴为188米,短轴156米;中央区为86∶54。周长527米,高57米,占地2万平方米,用心 爱心 专心 3 可容8万观众。建筑形制椭圆的外形单纯、明确,浑然一体,无始无终;外观极其宏伟雄壮,高高的立面分为4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⒋法国巴黎爱德华凯旋门
这是巴黎最大的凯旋门,由著名建筑家让·弗朗索瓦·沙尔格兰(1739-1811年)根据1806年2月12日的拿破仑指令负责设计的,直到1830年7月29日才落成。这座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厚22米,它完全以古罗马的单拱形凯旋门为蓝本,只是在它的壁面装饰上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在四面拱门内刻有曾跟随拿破仑远征的 368名将军的名字,两侧门上端和前后拱形的两侧有六块描绘历次重大战役的浮雕,最重要的有两块:一块是于1833年由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吕德雕刻的《马赛曲》,这是根据里勒的同名歌曲而创作的,它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表现马赛人民高唱战斗歌曲奔赴首都,为拯救祖国而战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另外一块是雕刻家格尔杜特(1787-1843年)雕的拿破仑加冕,也是一幅浪漫主义作品,中心主体形象拿破仑穿戴和神情完全像一个罗马帝王。这座凯旋门成了拿破仑军事光荣的记功碑。
㈢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⒈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四篇: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案
课
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古代建筑欣赏。按照教材本课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色。中国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其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以及建筑外观上的色彩运用。在介绍过程中,由于篇幅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北京故宫、圆明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和简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欣赏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中国建筑风格特征与发展,从而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增强学习气氛。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向往,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的了解,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建筑艺术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对建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与幻灯片展示相结合。2.学法:欣赏,观察以及教师讲解。
教具准备: 幻灯机,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幻灯片若干张 学具准备:《艺术欣赏 美术》第二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安定课堂,检查学具。
二:引入新课:(4分钟)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建筑,同学们记得吗?(学生回答:„„)对,建筑是利用物质材料创造的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的空间。我们还知道除了房子,还有纪念碑、陵墓、桥梁、广场等等都属于建筑,但是这些大都是我们现代才有的,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古时候有哪些建筑呢?(学生讨论回答:„„)很好,大家都很认真地思考了,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寺庙、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三:讲授新课:(35分钟)
(一):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很多种建筑体系,但很多早已中断或者流传不广,比如古埃及、古代西亚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播放几张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图片)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1、木结构体系:这种体系是由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妙处。(出示建筑的木构架)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可见在很多年以前,聪明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了建筑的一些窍门呀!
2、庭院式的组群部局:古代的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里主要就讲讲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
(出示北京故宫全景图和局部图片)同学们认识这是哪里吗?这是我们的故宫!它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呢!你们看看是不是很宏伟很漂亮?那好,现在你们5个人一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故宫好不好?好在哪里?”讨论完后请同学来讲讲你们讨论的结果。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了故宫的优点,但对于它的情况可能不怎么清楚,现在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基本情况吧:整个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纵深961米、宽753米,拥有9900多间房屋,分成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的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故宫的主要建筑,比如皇帝举行大典、发号施令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前朝三大殿”以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供帝后、妃子、皇太子等生活游乐的被称为“后朝三大殿”,这些建筑体量雄伟,外形壮丽,主次分明,建筑形象统一而又有变化。比如屋顶的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故宫主要建筑的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极显著的特征之一。
3、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了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我们再看一下故宫的图片,大家都看到了些什么颜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达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不得不为之鼓掌呀!
(三):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特色
1: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的中国古代园林(依次展示相应图片):
(1):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颐和园等;(2):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3):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多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
2:园林布局特点——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安全感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四:课堂总结:(3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知识点(„„)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古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也对建筑这门艺术有了兴趣,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留心观察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动脑筋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好在哪里,你会发现其实艺术一点都不高深,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五:作业布置(2分钟):
1.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特色?
2.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设计)
一、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中国建筑
1.融自然和人造山水为一体:圆明园、2.欧洲建筑
杭州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
3.伊斯兰建筑
2.划分景区和空间,且善于“借景”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1.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的组群部局
3.色彩的运用
第五篇:外国近现代建筑分析
外国近现代建筑分析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成熟及扩展。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的《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上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异,多而流行。”下面针对近现代几个著名的建筑谈谈自己感想。
首先是英国的水晶宫,这是英国为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展览馆。由于工业展览馆这种建筑类型以前从未有过,所以,英国特地在1850年举行了这一建筑的国际设计竞赛,以便寻找一个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案。结果,欧洲各国建筑师送取了245个设计方案,结果无一被采纳。原因是这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而且需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以供展览工业产品之用,同时,又因展览会的会址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公园内不可能永远保留这个建筑,要求这一建筑在展览会结束后能方便地拆迁。对于这一建筑的这些功能要求,当时的建筑师们束手无策。正当展览会准备者为此万分焦急的时候,英国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园艺温室园艺师帕克斯顿(1801~1865)提出了仿照建造园艺温室的办法,用铁和玻璃做构件,利用预制装配的方法建造展览馆的设计方案。他的这一方案很快被采纳了。只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有巨大室内空间、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馆。它的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长度为564米(合1851英尺,表示这一建筑建于1851年),高三层。整个建筑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与屋面均为玻璃,通体透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当时人称“水晶宫”。展览会结束后,它被拆迁到伦敦市郊的赛登汉。1936年不幸毁于火灾。
从现在来看,“水晶宫”只是一座功能比较简单的非永久性建筑,但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一方面表现出金属与玻璃在建筑上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则表明建筑预制件和装配化在建筑工程中的优越性。所以伦敦水晶宫成了欧洲近代建筑中的划时代的建筑。
埃菲尔铁塔是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建筑。它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了庆祝17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办世界工业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永久性建筑。当时参加这一建筑设计竞赛的方案有700多个,评委最后评定只有法国著名金属建筑专家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设计的铁塔完全符合要求。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
铁塔占地12.5公顷,塔原高300米,1959年在塔顶,增设巨型天线后,高度增至320.7米。除了4座塔墩是石砌的外,塔身全为钢铁结构,重达7000多吨。整个铁塔的大小钢铁构件共有18038件,全靠250万只铆钉铆成一体。由于设计周密(全套设计图纸有5300张之多),部件加工精细,组装时每个铆孔与铆钉都准确就位,未用一锉一锤。铁塔底部有4条向外撑开的塔腿,在地面上形成每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塔腿分别由石砌墩座支起,地下有混凝土基础。整个塔身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形成优美的轮廓线。在距地面57、115、276米处分别设置平台。自底部到塔顶的步梯共有1710踏步。建塔时安装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升降机,后改为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人们若想登塔眺望,或沿盘旋的1710级楼梯一步步攀登,或乘可容50-100人的大电梯升上塔的各层平台。步入平台,整个巴黎尽收眼底。天气睛朗时,从第三层平台上可以远眺80公里以外的自然风光。
埃菲尔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构件将大大增高建筑的高度。但是,这一工程一开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贵族和文艺界显赫人物,联名写信给政府反对建造铁塔。有些报纸也跟着推波助澜,群起鼓噪,说铁塔破坏了巴黎的美,损害巴黎的盛名等。在信上签名的有著名音乐家古诺、小说家莫泊桑、小仲马等。更有甚者,一位退休军官居然向法院提出控告,质问:“铁塔要是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一位支持埃菲尔的记者嘲讽道:“先把你压在下面!”面对这种情况,埃菲尔毫不动摇,他愿意承担一切风险去完成这前人没有做过的但他对此充满信心的伟大事业。事实证明埃菲尔的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工程师。为此,当时的法国政府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铁塔,并在塔下建立了他的半身铜像。令人深思的是,直到铁塔建成之后,依旧有人反对这一新事物。如著名法国诗人保罗·马里·魏尔伦认为,这座铁塔根本“不屑一顾”,他恼怒地告诉人们说:“宁可每天绕一个大弯儿,也要避开这不伦不类的、丑陋可怕的魔王,因为看它一眼,整夜会不得安眠,尽做噩梦。”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他对这座铁塔感到毛骨悚然,犹如芒刺在背。他说:“这一大堆丑陋不堪的骸骨,真是令人神思恍惚,惶恐不安,我被迫逃出巴黎,远循异国了!”由此可见,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了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传送事业的迅速发展,埃菲尔铁塔多了一个功能,在塔顶上安装了强功率的天线。50年代中期,塔顶又增设了一根20多米高的巨型天线;第三层上面还有一个完整的气象台,一盏辅助导航、旋转式的导航灯。建于100多年前的埃菲尔铁塔还在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包豪斯是德语Banbans的音译,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最初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成立于1919年。是由现代著名建筑师、现代设计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任魏玛实用美术学校校长时,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而成的。这一学校专门培养建筑设计和工业日用品设计的人才,由格罗皮乌斯任校长。1925年,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学校迁至德绍,改名为“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包豪斯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包豪斯的教育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使学生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学生如何着手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包豪斯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注重设计研究和开发。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便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都达到包豪斯主张的“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在建筑方面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著名的德绍包豪斯校舍,从而奠定了它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地位。
还有就是流水别墅,它是美国现代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新使这个别墅就像从这个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一样,完全符合赖特提出的建筑应当从属于自然环境,就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从它所在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有机建筑”理论。此外,这一别墅的造型也很新颖别致。它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挑能力,别墅的每一层楼板向各个方面远远地悬伸出来。它们与那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一个横竖交错、极富变化的构图,加上光影的变化,使这座建筑的形体更富有变化而又生动活泼。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像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巧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移的空间手法,交错融合的稀世之作。流水别墅的空间陈设的选择、家具样式设计与布置都独具匠心。同时卡夫曼家人对这幢无价产业付出了爱和关切。他们以伟大的艺术品、家具、勤快的维护工作以及他们私人的物品来陪衬它。建筑永远是建筑师的作品,但却无法供给有关私人的物品。显然而卡夫曼却能够办到,并能够珍惜赖特的一切努力。
欧洲近现代建筑对中国的建筑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近代时期现代建筑的发展,现代建筑风潮的形成为此后中国现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那些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作品对现代主义风格本质的触摸,为后人提供了参照和路径;而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建筑教育中的渗透,基泰、华盖等较大规模的中国建筑师设计机构的设计作品中现代作品比例越来越多的迹象,以及1949年之后社会稳定并面临大规模的建设前景,这些不能不使人们欣然看到现代主义建筑时代的曙光。(请作者速与本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