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物质的量浓
【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能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2、从概念的应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初中学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怎样表示?
[回答]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X100%
溶液的质量
[引入]应用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质量。但取用溶液时,一般不称质量而是量一定体积,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单,因此知道一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生产和实验都很重要。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板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学生]阅读课本P23相关内容 [讲解并板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2、符号:c(B)
2、表达式
溶质的物质的量
nB 3表达式:物质的量浓度=
CB=
溶液的体积
V
4、单位:mol/L [设问]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5、注意:
①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质量表示。
②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如 c(MgCl2)=0.1mol/L
c(Clˉ)=0.2mol/L
c(Mg 2+)=0.1mol/L ③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④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问题与讨论]
1、将1mol NaOH溶于2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 学生答:否,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从100mL3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学生答:3mol/L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例1】将53.0g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n(Na2CO3)=53.0g/106g.mol-1=0.5mol C(Na2CO3)=0.5mol/0.5L=1mol/L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了浓度为1mol/L。[练一练] 1: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为()2:已知某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该溶液中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该溶液的体积为()[学生活动并板演](用规范的解题格式解答)[老师点评]略 [活动探究] 向0.3L1.5mol/L的稀硫酸中加水至500ml,稀释后H2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 [老师精讲]略
[小结]溶液稀释计算: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质量或体积要发生变化,但溶质的量(质量或物
质的量)均不变。
c(浓)·V(浓)=c(稀)·V(稀)
或
c1·V1 = c2·V2
体积单位不一定用升,相同则可
[练一练]要配制500mL 0.6mol/L 的NaOH溶液,需6 mol/L 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学生活动并板演](用规范的解题格式解答)课堂小结:以物质的量为桥梁,建立微粒个数、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布置作业]:
第二篇:浓度问题一对一教案
【知识要点】
浓度的配比是百分比问题。巧配浓度首先要了解三个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量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溶解溶质的液体、气体)和溶液(含溶质的混合物)的质量,它们的关系符合下面的基本计算公式: 溶质溶质浓度百分比溶液溶质+溶剂
巧配浓度的广义认识还是百分数应用题,我们可以把部分百分数应用题看作浓度的配比,使得我们的解题方法更灵活,构思更巧妙。【典型例题】
例1 在浓度为25%的100克盐水中,(1)若加入25克水,这时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2)若加入25克盐, 这时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3)若加入含盐为10%的盐水100克, 这时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例2 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
例3.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100克,想得到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
例4 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20千克。再加入多少千克浓度为30%的盐水可以得到浓度为22%的盐水?
例5 将20%的盐水与5%的盐水混合,配成15%的盐水600克,需要20%的盐水和5%的盐水各多少克?
例6 甲、乙两桶装有糖水,甲桶有糖水60千克,含糖率为40%,乙桶有糖水40千克,含糖率为20%,要使两桶糖水的含糖率相等,需把两桶的糖水互相交换多少千克?
例7 两袋什锦糖,甲袋由8千克奶糖和12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乙袋由15千克奶糖和5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如果要使混合成21千克的什锦糖中,奶糖、水果糖各占一半,需从甲、乙两袋里分别取出多少千克什锦糖?
【课堂练习】
1.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100克,想得到浓度为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
2.现在有浓度为20%的糖水300克,要把它变成浓度为40%的糖水,需要加糖多少克?
3.一容器内有浓度为25%的盐水,若再加入20克水,则盐水的浓度变为15%,问这个容器内原有盐水多少克?
4.把2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放置三天后蒸发后的盐水只有100克,这时盐水的浓度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几?
5.现有浓度为20%的盐水100克和浓度为12.5%的盐水200克,混合后所得的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6.现有浓度20%的盐水500克,要将它变成浓度为15%的盐水,需加浓度为5%的盐水多少克?
7.两种钢分别含镍5%和40%,要得到140吨含镍30%的钢,需要含镍5%的钢和含镍40%的钢各多少吨?
【课后作业】
1.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100克,想得到浓度为20%的盐水,需加盐多少克?
2.现有浓度为10%的盐水100克,想得到浓度为20%的盐水,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3.用含氨0.15%的氨水进行油菜追肥。现有含氨16%的氨水30千克,配制时需加水多少千克?
4.一种35%的新农药,如稀释到1.75%时,治虫最有效。用多少千克浓度为35%的农药加多少千克水,才能配成1.75%的农药800千克?
5.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500克与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后所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6.甲、乙两种酒各含酒精75%和55%,要配制含酒精65%的酒3000克,应当从这两种酒中各取多少克?
第三篇:《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常见溶液作为课堂教具使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合作伙伴是我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三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学生对初中接触的某些概念如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尚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因此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主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并进行团体合作学习,以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乏味感。
四、教学程序:
1、总体设计:创设情景,引入课题(5分钟)→自主探究(25分钟)→拓展延伸(5分钟)→课堂反馈(5分钟)→课后作业。
2、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因此,课前事先让学生准备或自己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标签,如常见的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另外教师还要增加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溶液,如盐酸、NaOH溶液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2)自主探究:
探究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亦是如此。这次设计的三个阶梯式练习,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一个练习意在让学生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表达式,达到能初步构建概念的目的;第二个练习意在巩固前一节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间的换算”,达到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的目的;第三个练习意在强调“单位体积溶液”与 “单位体积溶剂”的区别,同时回顾质量的加和性与体积的非加和性,达到深刻理解概念的目的。第三个练习的解答过程将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此时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学生对此练习会有下列见解:有的同学可能会简单地认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有的同学可能意识到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却发现溶液的体积无法求出;有的同学可能会大胆猜测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当然如果这一飞跃学生无法达到,我将以“尽信书不如无书”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勇于质疑。);有的同学可能想到如果已知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有的同学可能想到如果已知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则可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彼此的心灵去碰撞,他们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学习,课堂探究便能活跃起来。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后,趁热打铁我设计了几个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课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从2L1mol/L 的NaOH溶液中取出1L,所取出的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2.将2L1mol/L 的NaOH溶液加水至溶液体积为4L,所得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L。3.1L1mol/L 的蔗糖溶液含蔗糖分子1 mol。4.1L1mol/L 的NaOH溶液含NaOH分子1 mol。5.1L1mol/L 的H2SO4溶液,氢离子的浓度为1 mol/L。
对于以上说法学生可能走入下列误区:从NaOH溶液中取出一部分,溶液浓度改变;NaOH溶液中存在NaOH分子;H2SO4溶液的浓度与其中氢离子的浓度相等。我将请同学们相互协作,相信部分学生很快就能走出误区,实现全班同学整体提高的愿望。探究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我引导同学们从概念、计算公式、单位、转化关系等方面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意在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认知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整合信息。如果有学生能较快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抽象的转换关系,我将给予高度的评价,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但我预测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转换关系的建立都是难以跨越的鸿沟。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密度为1.38 g/cm3的40%的NaOH溶液,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抽象的公式随即而生。(3)拓展延伸:
课本知识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本节知识相关网站的链接,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促使其萌发新的学习动机。(4)课堂反馈: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
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 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
2.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000a/40ρ B.40ρ/1000a C.1000ρ/40a D.40a/1000ρ
3.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此时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 g/cm3。在此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5 mol/L B.1.36 mol/L C.5.07 mol/L D.6.15 mol/L 4.将26.5gNa2CO3溶于水并配成500mL溶液,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5)课后作业:
课本第18页第2、6题。通过作业使学生在课后能及时巩固本节课内容,加强化学计算的能力。另外,与学生多交流是取得信息反馈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制造师生间的民主氛围,通过讨论、提问、批改作业、考试即能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
五、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1)符号:CB(B代表溶质)(2)单位:mol/L(mol·L-1)(3)表达式:CB =nB/V
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简单计算。(课堂反馈中的有关问题)
3、溶液稀释定律:
C(浓溶液)· L(浓溶液)= C(稀溶液)· L(稀溶液)
第四篇: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目标 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目标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导入新课]
初中化学课中我们已经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数,我们都知道,它不涉及溶液的体积。但是,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是量取溶液的体积,而很少称量溶液的质量。此外,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计算时,利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物质的量计算很方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只要我们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就可知道所取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物质。根据这个设想,人们就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这种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量浓度。
[讲述]
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完成课本23页的活动探究小实验。课本中给出的是配制0.5L,0.2molNaCl溶液,在做实验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仪器。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容量瓶,先介绍它的构造:容量瓶是细颈、梨行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瓶颈处标有刻度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瓶内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容量瓶的规格 实验室里常用的容量瓶有100ml,200ml,500ml,1000ml
容量瓶突出的特点:1 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是一种精确量器
不能用于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于保存溶液,即配制好的溶液要立即转移到细口试剂瓶中。
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溶质应该首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待溶液温度达到室温后,再将其转移至容量瓶中。
介绍完了仪器后,我们再回到实验中。
[设问]同学们想一想,配制溶液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学生] 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板书] 1 计算
[讲述]好,我们来一起计算一下所需NaCl的质量,由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0.2molNaCl的质量为0.2mol*58.5g/mol=11.7g我们已经算出NaCl的质量为11.7g,那么我们用什么来称取NaCl的质量呢?
[学生]托盘天平
[板书] 2 称量
[讲述]对,因此第2步就应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11.7g
[讲述]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会了它的使用,今天我请一位同学来称量一下,看看同学们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掌握。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称量(在同学称量时老师边说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大家再想想,如果溶质是液体,它用什么来量取?
[学生]量筒。
[讲述]对,如果所取的溶质为液体时我们应用量筒来量取。称量好之后,我们将它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大家注意一下,因为我们今天所配制的溶液为500ml,所以所加水不能超过500ml
[板书] 3 溶解
[演示]溶解过程
[设问]溶质溶解后能否马上转入容量瓶中呢?
[讲述]是的,不能。因为我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上标有温度,为了避免溶质在溶解或稀释时因吸热,放热而影响容量瓶的容积,应待恢复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
[板书] 4 转移
[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时应注意,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了避免溶液洒出,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至容量瓶中
[设问]大家再想一想,现在这个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
[讲述]目的是为保证溶质尽可能的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我们应用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小烧杯2--3次。将洗涤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板书] 5 洗涤(目的是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讲述]当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距刻度线1--2CM处应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应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线,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板书] 6 定容(目的是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
[演示]定容
[设问]定容时如果不小心水加多了,能否用胶头滴管取出多余的溶液呢?
[讲述]不能,因为此时溶液中溶剂便多,溶液浓度低于所要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所以,定容失败了,只好重来。在定容时还要注意凹液面下缘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切忌俯视或仰视。
[演示]定容完后,应把容量瓶瓶塞塞上,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反转,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一过程叫摇匀
[板书] 7 摇匀
[演示]最后,我们将已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板书] 8 贴标签
[设问]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讲述] 俯视 刻度偏小 浓度偏大
仰视 刻度偏大 浓度偏小
[讲述]配制完溶液后,我们再回到课前我给大家所提出的新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它是用单位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例如,上述实验所配制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也就是说,1L这样的溶液里含有0.4molNaCl,所以溶液的组成可表示为0.4mol/l。像这样,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表示,常用的单位为由定义可知,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讲述]大家注意一下,这里分母上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分子上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摩尔质量。为了巩固一下概念,我们来做道练习题。[小黑板]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__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_______mol/l
第五篇:物质的量浓度的教案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学(必修一)
[师]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吗?请举例说明。[生] 不同。例如100 g 20%的NaCl溶液中含有20 g NaCl,即含有0.342 mol NaCl,而同样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中含有20 g KNO3,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却为0.198 mol。师: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板书] 物质的量浓度 推进新课
[师] 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生] 阅读P15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
[板书]
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mol·L-1(或mol/L)。
2、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cB=
nBV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通过练习教师进行总结
[师] 对于这个新概念,我们要注意其中的几个要点: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而不是用质量表示。2.是溶液的体积,并非溶剂的体积。3.单位:mol·L-1或mol/L。
4.从某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不同。(溶液是均
一、稳定的)探究
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师]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多媒体展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定义
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w)物质的量浓度(cB)
=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m溶质的质量(g)×100% =cB=B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L)V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
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特点 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
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
质的质量不同 的量不相同
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实例 在100 g溶液中,含有溶mol·L-1,指在1 L溶液中,质10 g 含有溶质10 mol 板书: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C=ρ·ω·1000/M
3、拓展升华
成功的喜悦会再一次触及他们,此时,课本知识一定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物质的量浓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4、当堂反馈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 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氯酸钾溶液 C.50mL1.5 mol/L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氯化铁溶液 2.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 mol/L, 密度为ρ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1000a/40ρ B.40ρ/1000a C.1000ρ/40a D.40a/1000ρ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表达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
6、作业 课后相应习题
7、板书
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
2、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