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美术教案
广东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对象:一年级小朋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学会观察、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与人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学会关注小世界,热爱大自然。
三、发展方面
动口又动手,表现美妙的小世界。教学重点:
能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微观世界的“形与色”,感受身边的美。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妙”。教学准备:
欣赏课件、放大镜 作业要求:
用线条画出自己眼中的小生物。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探秘活动——播放花丛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近一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去寻找花丛中的小秘密。
2、板书课题:美妙的小世界。
二、发挥主体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美在那里?板书:形态、色彩、花纹、动态。
2、学习欣赏的方法(肉眼观察的“小蜜蜂”与借助显微镜观察的“肥皂泡”)。
3、观察四季图片,从色彩、环境、特点分辨四季。
4、集体探秘——《海洋中的小生物》美在那里?《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在干什么?看《蝈蝈黄花》,猜猜大师想说什么?
三、发展主体
1、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的发现。
2、绘画表现:要求每人画一种小生物。教学总结:
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美”无处不在,妙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环境教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保护大自然的美。教学后记:
1、活动效果:这是开学的第一节有画画的课,学生们也感到非常新鲜,活动又以探秘为目的,显得非常神秘,同学们非常好奇。当老师一提出活动目的时,同学们的目光就深深地被充满秘密的大自然吸引了,对每一步的闯关充满了兴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2、作业情况:学生作业兴致高涨,大部分同学作业都达到较高要求,能充分利用点、线、色表达小世界的“形与色”。
3、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用简短的语言评述大世界的形与色。
二、教育方面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1、在听觉、视觉的体验中发展想象力。
2、在观察比较中,感受优美与壮美。改进措施: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良好作画习惯。
3、在探究学习中学会思考与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世界的形与色,感受“壮观”。教学难点:
感知大世界的“神奇”、“壮观”的美。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单色画笔。作业要求:
能用线条表现大世界的形与色。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2、闭上眼睛,玩瞎子摸象的游戏,说说大象的特征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说看到图片的感受。学会从形状、色彩等方面去欣赏,学会用庞大、壮观、神奇、千姿百态去形容大世界。
2、欣赏大师的作品,说说大师的画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向大师学些什么?
三、发展主体
1、想一想:我喜欢大世界吗?喜欢什么?大自然与我有什么关系?
2、画一画:学学大师,合作画出我心中的大世界。课堂总结:
1、说说:我能观察、发现()种大动物、大植物;我能用()描述大世界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美。
2、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教学后记:
1、活动效果:这是开学的第二节美术课,学生们从美妙的小世界转入到神奇的大世界,显得非常好奇。同学们深深地被神奇的大自然吸引了,对每一步的闯关充满了兴趣,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2、作业情况:学生作业兴致高涨,大部分同学作业都达到较高要求,能充分利用点、线、色表达小世界的“形与色”。
3、改进措施: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良好作画习惯。
第三课
手拉手·找朋友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认识各种点、线、色,并能说出六种常用色的名称;
2、感知多种工具、材料性能,学习画点、勾线与色彩的平涂法;
3、感受具像画与抽象画艺术手法。
二、教育方面
爱护美术工具并乐意与他人分享;
三、发展方面
1、在尝试探究中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并展开联想。
2、在想象创作中,表达自己对工具材料、造型元素的感受。教学重点:
感知美术用具与材料的特性;能用点、线、色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
感受具象画与抽象画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各种工具媒才,有关点、线、色作品。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表现物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以比赛形式激发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具,看看能说出多少种颜色。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多媒体课件,以美术课的好朋友引导学生关注、欣赏不同工具、材料和色彩,并尝试、感受其特征。
2、选自己喜欢的工具和纸材,画一些自己认识的点、线与同学交流。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可见欣赏不同的点线色,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寻找点线色,加深学生对点线色的认识。
2、尝试用点线色进行具象表现。欣赏运用点线色表现的三张学生作品。
三、发展主体
画手的游戏,运用点线色画出美丽的小手。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教学后记:
1、活动效果:由于是活动课,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显得非常活泼,早就对自己喜欢的工具过把隐了。正因为这样,再加上开学初同学们的常规纪律还未形成,课堂纪律比较难以控制,课堂上要花比较多的时间来强调纪律,慢慢训练他们并成为常规习惯。
2、作业情况:学生作业兴致高涨,大部分同学都能认识各种点、线、色,并能说出六种常用色的名称,感知多种工具、材料性能,学习画点、勾线与色彩的平涂法;爱护美术工具并乐意与他人分享。
3、改进措施: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各种常规,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知圆形、方形、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
二、教育方面
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三、发展方面
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物象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教学难点:
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教学准备:
欣赏图片、课件,圆形、方形、三角形实物 作业要求:
能用线绘的方法表现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象。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表演激趣引入:今天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引出圆圆、方方、尖尖,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讲圆圆方方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认识圆圆方方,并了解他们的作用与关系。
2、说一说你见过那些圆圆方方,分小组分角色看谁说得多。
3、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衣、食、住、行”中的形。
4、欣赏大师与小朋友的画,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画与大师的画比一比,美在哪里?
三、发展主体
做一做、画一画用圆圆方方尖尖组合成美丽的画面。教学总结:
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我最喜欢什么?
教学后记: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作业既包含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小部分同学的作业还很有创意。每幅画我都给了鼓励性的评议,给优秀的同学发了表扬信,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很多同学都表示下次作业也要拿到表扬信。所以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跟老师对待作业的态度是一致的,老师认真些,同学们也会重视些,喜欢些,这样一来,美术作业在他们心里的地位一点也不低于其它学科,再加上,美术学科本来就是低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他们更乐于完成美术作业。
第五课
请你认识我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2、能用点线色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自画像,感受“冷、暖色
二、教育方面 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体验设计制作的愉悦。
三、发展方面
在观察比较中体验“抽象形”、“具象形”画片的外形设计。
教学重点:
“画片”的外形设计与装饰,平涂的技巧。教学难点:
感受冷暖色的搭配。教学准备:
范例作品,欣赏图片。作业要求:
能选择材料设计一张我的名字“画片”。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色彩平涂接力游戏——形与色的设计及色彩平涂技能训练,在游戏中关注“形”的想象。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课题。
二、发挥主体
1、观察与思考:课本“画片”有什么作用?(让别人认识自己,培养设计意识)
2、分小组讨论回答:我的“画片”画些什么介绍自己呢?(引导画片的内容设计)
3、想象与创作:外形——具象抽象(引导“形”的想象与变化)。色彩——冷暖搭配尝试(在颜色笔里找出暖色与冷色各一、二种尝试搭配,感受美感),三、发展主体
拿着“画片”玩“找朋友”游戏,与好朋友交换画片进行自评,学会交往。
课堂总结:
我能运用什么形状进行设计,学会运用什么色彩进行搭配„„ 教学后记: 学生对“可以夸张变形地写名字”很感兴趣,看着自己的名字被变形夸张,个个直发笑。大部分同学在完成作业时都很认真,能达到基本作业要求,也有小部分同学的作业比较突出有个性
第六课
变幻的画面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1、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二、教育方面
学会关注“美与科学结合的现象”。
三、发展方面
再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教学重点:
正、反面物象的表达。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教学准备:
小范例,制作工具。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小组轮流玩“变换画面小制作——孙悟空”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二、发挥主体
1、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那一个制作为什么?
2、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有趣的画面?正面主体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
3、提供“制作步骤图”小组讨论解决制作方法,师介绍。
三、发展主体
找找身边的材料,那些纸材、用具适合制作“小动画”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检查学习工具,预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发挥主体
1、提问:正反面有什么关系?方面为何要留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现物象?用什么点、线、色装饰花纹?
2、开始制作:画(主体、背景)——对折(卡纸直线折法和以剪切改变外形)——粘贴。
三、发展主体
引导学生结合作业欣赏关注环保主题的构思,如“老虎回家了”、“鱼儿回到海里的家”、“小企鹅与北极„„”。
教学总结:
1、交换小制作,互相评价、赠送。
2、我学会了什么?师总结学习情况。
第七课
哈哈镜,笑哈哈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法。
二、教育方面
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三、发展方面
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教学难点:
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用折纸添画的方法描绘一张会变化的人物画面。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拿出自己早餐用的不锈钢饭盒或勺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脸有什么变化?拉长了,还是变宽了?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变化?”
二、发挥主体
1、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师播放教学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哈哈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观察图片的小女孩发生了什么变化?
2、欣赏范例与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请学生评价作品的美(美:点、线、色、图案;奇:变形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情)
3、示范制作步骤,学生开始创作:折叠——用线画——打开添加——打开添加——装饰成画。
三、发展主体
1、试试还有什么“折叠”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
课堂总结:
挑选好的作品与一般的作品,请学生对比评价,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八课
我爱我家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
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教学难点:
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教学准备:
全家福照片、多种材料工具。作业要求:
能用点、线、色画出“一家亲”的画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说说你画面的故事。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第九课
会变的线条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二、教育方面
培养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发展方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教学重点:线条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第一
课
时
一、启动主体: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发展主体:
实践制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中体会
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启动主体:
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发展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教学总结: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第十课 快餐美食店 教学对象:一年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二、教育方面: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发展方面: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第十一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三、发展方面
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塑造生肖动物。教学难点:塑造出动物特征。教具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动主体
1、说生肖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生肖。爸爸妈妈呢?
2、学生回答,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
二、发挥主体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生肖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2.教师示范一个生肖动物。例如:猪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圆形做猪的头;(2)做出猪的鼻子、眼睛和耳朵(3)做出猪的身子和脚。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生肖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发展主体 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2.集体欣赏、评价,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发cf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课堂总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课后延续:
①增强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②你还能讲出几种十二生肖的说法? ③你还能用什么材料表现十二生肖?
第十二课
可爱的小虫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领会“对称”的形式美法则,学会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大胆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自然、艺术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虫。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制作出生动而富于审美趣味的昆虫形态。课学准备:
教师:各种昆虫的图片、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故事等。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图片、带橡皮泥、牙签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2、揭开谜底: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发挥主体
1、游戏:展示箱子,让学生每组派一个代表从箱子里抽出昆虫的图片。带回本组讨论。
2、“你们小组的昆虫是什么呢?形状怎样?美丽吗?你能做它的动作吗?
3、故事:讲小鸟找昆虫吃的故事。展示枯叶虫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把自己装扮成这样呢?
4、示花纹奇特的毛毛虫:它夺目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5、知道什么昆虫有些什么特别的本领呢?-——展示萤火虫、甲虫、臭屁虫„„„
6、提示学生要知道更多知识就要多观察,多看课外书。
7、展示一大蝴蝶。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怎样的吗?——展示蝴蝶的生态过程图。
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虫。它们是翅两边图相同吗?——引申出“对称”美法则,不对称好看吗?
三、发展主体
1、魔术表演——用“对称”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纸摆成一只
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谁能搓出这些形状?
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摆成一贯昆虫,提示:怎才能牢固?——演示用牙签固定的技巧。
4、展示一没有花纹的橡皮泥昆虫:谁能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
5、会做昆虫了吗?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别的昆虫呢?看看这些同学做的是不是特别可爱:——展示各丰富创意的习作。(包括民间毛毛玩具)
6、展示“昆虫大会”的大板,请每组学合作做出昆虫钉在板上,看那组做得最多最好,优胜的组被放在“昆虫之王”的位置上。
第十三课
节日的小彩旗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教学重点:
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教学难点:
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教学总结:
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十四课
有趣的吊饰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
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教学准备: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欣赏民间吊饰与范例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说说民间吊饰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说说它们美在那里?(形状、色彩、花纹)
2、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小组讨论回答。
3、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4、小组合作创作。师指导,提醒注意教室卫生。
三、发展主体
想想做做耳环吊饰、门帘和窗帘吊饰等等,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总结:
作业评价:造型美、色彩对比美、节奏美、整体设计美等
个人评价目标:我学会();我喜欢();我明白()。
环境教育渗透点: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第十五课 多变的纸拉花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教养方面
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会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教学难点:
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发挥主体
1、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课件图片,请学生说一说:拉花有什么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分类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发展主体
1、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探究怎装饰拉花更美丽。
2、玩一玩: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课堂总结:
1、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他怎样美化了生活。
2、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3、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环境教育渗透点: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第十六课
飞旋的纸条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二、教育方面 培养环保意识
三、发展方面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尝试,制作会飞旋的纸条。教学难点:
感受粗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制作会飞旋的纸条。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组织学生在室外上课,出示一张A4纸。“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把这张纸从高空放下,谁能说出纸张是怎样飞下来的?
2、到底是不是象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飞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A4纸从高处放下,引导学生观察。
3、教师再把A4纸剪成一条宽约2厘米的纸条后,再把它从高处放下。这些纸条又会如何飞下?”
4、“请同学们回忆剪过的纸条落下时和整张纸有什么不同?”
二、发挥主体
1、“哪一种形状的纸落下更快更好看?”
2、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条“飞”旋起来呢?甚至旋转的更快呢?
3、师鼓励同学们动手来尝试一下。
4、师组织8人小组进行“找出纸条会飞旋的方法”的竞赛。(预先准备好奖品)
5、师针对学生制作时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制作时注意纸条两端的平衡。
6、组织学生进行评选。
三、发展主体
1.教师出示两种形状相同,色彩不同的纸条(一个是色彩缤纷的、一个是没有色彩装饰的)同时从高空放下进行比较 “哪个纸条更漂亮”。课堂总结:
1、老师和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看谁的纸条在空中飞的时间长,谁的纸条旋转的更快?
2、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环保教育渗透点: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教育。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折、卷、剪、贴、画等平面与立体造型知识与技能创作指偶。
二、教育方面
体会合作创作、表演的快乐。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与发现活动中启发创作构想;在合作创作中学会交往、互助、资源共享。教学重点:
能依据表演内容设计指偶。色彩对比的搭配。教学难点:
根据表演内容涉及有关的人物、动物、景物形象的设计、绘画、制作。教学准备:
范例,制作工具,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能设计与制作指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用指偶表演故事,引起学生对指偶的注意与学习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观察、尝试制作的方法)他们是怎样设计和表现物象的?(剪、卷、粘贴、画等)
2、你最喜欢哪个指偶,为什么?你准备做个什么样的指偶,会不会编编故事呢?学生观察、想象回答问题。
3、师示范范例制作步骤,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创作。
三、发展主体
编故事,分角色,每人自选故事形象开始制作。注意环境卫生。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小节上节课学习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二、发挥主体
1、继续完成指偶形象,师指导。
2、小组排练指偶表演的节目,体验与人合作,分享成果的喜悦。
三、发展主体
各小组进行指偶表演,评选优胜组。课堂总结:
1、指偶形象大展示。
2、他评、师评,小节各组的制作情况。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二、教育方面
体会合作创作、表演的快乐。
三、发展方面 了解太阳的文化 教学重点:
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教学准备:
范画,教学课件。
作业要求:
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学生回答)
二、发挥主体
1、太阳的小故事
师: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故事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早上一起来,晚上一起走。可是你想想,十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人们受得了吗?对了,他们快把大地都烤干了。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叫做后翌,他找来了一把弓箭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太阳,留下现在的这个太阳。
2、太阳的表情
(1)师: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它们可能长什么样子。其中有个太阳宝宝,知道太阳宝宝长什么样子吗?猜猜看。(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宝宝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它可淘气了,喜欢把自己的身上的阳光扎成一条条小辫子,还扎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辫子。
(2)太阳妈妈呢?她可能长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太阳妈妈打扮打扮呢?(学生回答)
师启发:太阳妈妈找来了花姑姑,它把花瓣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瞧,现在她多漂亮啊。(3)师:太阳爸爸呢?可能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爸爸它喜欢戴各种各样的手表,瞧,它一道道光茫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爸爸挺有学问的,戴了一幅深深的眼镜。(师示范绘画)
三、发展主体
1、启发想象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交流)
2、课堂练习: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课后总结:
1、我心中的太阳展。
2、给爸爸妈妈也猜个谜语。
第十八课
淋漓的小雨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二、教育方面 学会互相帮助
三、发展方面
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它们表现出来。教学重点: 学会线条的表现。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图。教学准备:
录像,教学课件。作业要求:
表现下雨天的有趣情景。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课件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谁能告诉老师? 学生:雷声、闪电声、下雨的声音 教师:对了,这就是自然界的雨。先打雷—闪电—哗哗„„下雨了
二、发挥主体
教师:好,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小录像,看看下雨时的情景。看谁看得最仔细。(放录像)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乌云,打雷、树 教师:很好,观察得很细致。
今天早晨下雨了,1、你是怎么来学校的?
2、天空是什么颜色?
3、雨是怎么下的,雨下到地面是什么样?
学生:
1、打雨伞、穿雨衣
教师:(贴穿雨衣、打雨伞的小同学)拓展: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雨衣 学生:
2、天空灰蒙蒙的、黑的 教师:(贴云)
大雨、小雨、淅沥的小雨 学生:
3、雨下到地面上溅出小水坑。
(教师在黑板上画雨和小水坑)
三、发展主体
教师:下雨天,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是下雨天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我们能看到雨点在跳舞,五颜六色的雨衣雨伞。庄稼、小草、小树受到雨的滋润都长得很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能痛快的洗澡。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教师: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们在雨中的情景。
第十九课
我的小天地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二、教育方面
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作业要求:
简单的线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鱼儿游游)
二、发挥主体
1、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
指答
②
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
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三、发展主体 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教学总结: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环境教育渗透点: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第二篇:小学美术第一册教案第八课
第八课 小 鸟 找 家(绘画创作课)教学目标:
1、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绘画的工具材料不拘束。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
教学准备:常规美术用具(学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鸟随鸟妈妈搬迁到一个美丽而陌生的地方。好奇心驱使它告别妈妈,和其他的小动物一起玩耍。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朋友们都回家去了,可它却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家。
2、出示教科书第十页的放大挂图。要求学生看图思考,互相讨论:“说说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3、请一些同学表演小鸟是怎样找家的。
4、抓住这种有利气氛,顺势引入新课:小鸟找不到家,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学生又带着疑问开始思索。
5、看书P11,分小组讨论:“小作者是怎样帮小鸟找家的?谁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小鸟找到家呢?(当即表扬敢于表述自己见解的学生,表扬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告诉他们美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东西借助笔、颜色、材料等工具表现出来。)
6、教师小结:小鸟找不到家是因为天黑了,要帮小鸟找家,首先要有光、有灯,因此在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到这一点。
7、将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启发学生,将构图注意事项编成顺口溜。即:“树儿稍微画大些,鸟窝画在树杈间,星星月亮不可少,这才体现是夜间。打着电筒和灯笼,照着小鸟回家中。”并作简单的示范。
8、布置作业:谁能想办法帮小鸟找到家呢?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9、巡视辅导。发现有新意的作品拿给同学们看
10、让同学间交换作品,欣赏作品,交流评议。
11、小结:抽一些作品挂在黑板上分析、讲评。并亲手将画得好的贴在班上学习园地中。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音 乐 课 程 总 目 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 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律动。2 新学期寄语 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2 复习歌曲。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2、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2——1
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拉勾勾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及教材主题《好朋友》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感兴趣。
(3)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自编动作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课题:快乐的一天 课时;2——2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快乐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重难点: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导入。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2、聆听《其多列》: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快乐的一天》:
(1)听前,引导学生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
(2)教师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分辨每一首小曲让你想到乐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4)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没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跳绳》 课时:3——1
教学目标: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跳绳》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跳绳》
(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4、表演《跳绳》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5、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6、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3——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结合聆听歌乐曲,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然背唱《颂祖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抗战时期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国歌,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2、聆听《颂祖国》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一谈升旗仪式上学生要懂得生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2)初听乐曲
(3)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4——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 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4——2 教学目的:
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同唱一首歌》
(1)结合歌曲《同唱一首歌》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节奏应注意。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看哪一种节奏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可爱的动物 课时:5——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三只小猪》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说一说乐曲描写了怎样的小猪。三只小猪好像在作什么。(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猪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动物说话》 课时:5——2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可爱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小动物的音乐。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动物说话》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编创与活动:
(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动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2)提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我有一只小羊羔 课时:6——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小动物的音乐。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已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示:小羊羔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静静的夜 课时:6——2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摇篮曲》
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音的强弱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
小结.课题:期中复习
课时:7—1
课型:复习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一、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中考核
课时:7—2 两课时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课题:闪烁的小星 课时:8——1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教学重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听《闪烁的小星》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来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爱劳动 课时:8——2 教学目的:在聆听《劳动最光荣》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劳动最光荣》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提示:这首音乐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音乐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洗手绢 课时:9——1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音乐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3、音的高低:
(1)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4、运动:
(1)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恰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别填写在方框里。(2)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3)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4)分小组进行,看那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小精灵 课时:9——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小青蛙》《野蜂飞舞》,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小青蛙》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青蛙的叫声。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青蛙的叫声。(3)听乐曲,分别学做青蛙的动作表演。
2、聆听《野蜂飞舞》
(1)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3、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小蜻蜓 课时:10——1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难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青蛙找家》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2、表演《小蜻蜓》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小小音乐家 课时:10——2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法国号》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法国号》,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4)边唱歌边表演
2、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2)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表演《布娃娃弹琴》 课时:11——1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布娃娃弹琴》,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学习<<布娃娃弹琴>>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布娃娃?你见到的布娃娃是什么样子?
2、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理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
3、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布娃娃。
4、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
5、随着教师象唱词一样唱歌谱,视学生的演唱能力,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加入手势提示高低。一二遍
6、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星光圆舞曲》完整初听乐曲,复听时随音乐做动作,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聆听《星光圆舞曲》 课时:11——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听录音《星光圆舞曲》,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
3.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4、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5、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游戏 课时:12——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火车波尔卡》,《捉迷藏》,唱《火车开了》《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欢乐情绪。
2、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节奏。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制造各种声响表现音乐。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并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火车波尔卡》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你的心情怎样?(2)复听歌曲,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3)将歌曲、乐曲相比较,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聆听《火车开了》
(1)完整地聆听乐曲《火车开了》。提示:初步感受歌曲
(2)复听《火车开了》的录音,默读歌词。
3、听《火车开了》的录音,按节奏读歌词。听老师范唱,小声跟唱,自编动作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火车开了》 课时:12——2 教学目标:通过聆听《火车波尔卡》唱《火车开了》,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火车波尔卡》唱《火车开了》,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表演《火车开了》
(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启发学生回答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各种声响。
(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的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3)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聆听《火车波尔卡》
聆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火车音响做模拟演奏动作,随着音乐表演开火车的游戏,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躲猫猫》 课时:13——1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捉迷藏》
(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2)复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躲猫猫》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风格,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感受。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游戏 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捉迷藏 课时:13——2 教学目标:
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捉迷藏》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什么乐器在演奏?
(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过新年 课时:14——1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聆听音乐《小拜年》,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小拜年》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会做什么事?你会用打击乐演奏?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3、表演《龙咚锵》
(1)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
(2)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3)随录音唱歌词。(4)边听录音边唱。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6)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新年好 课时:14——2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新年好》
(1)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4)聆听《平安夜》提示学生;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5)复听时随着音乐轻轻做律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欢乐的游乐园 课时:15——1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欢乐的游乐园》
(1)教师自制罗盘并竖起九首歌曲的小图标《我有一只小羊羔》《国旗国旗真美丽》《小宝宝睡着了》《小蜻蜓》《法国号》《火车开了》《拉勾勾》《大家来劳动》《龙咚锵》
(2)教师简介游戏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转到哪个图标前面,学生便完整准确地背唱歌曲。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2、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3、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喇叭花 课时:15——2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4、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5、复习柯尔文手势。
6、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喇叭花》
(1)教师自制罗盘并竖起九首歌曲的小图标《小青蛙》《口哨与小狗》《星光圆舞曲》《劳动最光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号手与鼓手》《三只小猪》
(2)教师简介游戏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转到哪个图标前面,学生便完整准确地背唱歌曲。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4、串铃及打击乐器演奏方法简介
5、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题:期末复习课时:16---1
课型:复习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弹琴,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从头开始复习每个单元,用正确的情绪演唱每首歌曲。
2、复习每一课的识谱知识。
3、学习课后练习。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
课题:期末考核 课时:16---2 课型:考核 教学目的: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注意音准、节奏,有动作、有感情地唱歌,并能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同唱:“do re mi”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每位学生任选一首歌曲,到前面来有感情地演唱。
2、同学互评、老师打分。
3、小结优缺点,以供下面的其他选手借鉴。
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公布成绩。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
执教:苏俊义 2017.8.30
音 乐 课 程 总 目 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课题:《好朋友》 课时:1——1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律动。2 新学期寄语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a、完整聆听全曲。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b、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2.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 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四 教学反思:
课题:表演《拉勾勾》 课时:1——2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2 复习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 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2、表演《拉勾勾》
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 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四 教学反思: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2——1
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拉勾勾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你的名字叫 什么》及教材主题《好朋友》安排的。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感兴趣。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自编动作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四 教学反思:
课题:快乐的一天 课时;2——2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快乐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重难点: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导入。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聆听《其多列》:
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 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聆听《快乐的一天》:
听前,引导学生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
教师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分辨每一首小曲让你想到乐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没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四 教学反思:
课题:《跳绳》 课时:3——1
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跳绳》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导言:
表演《跳绳》 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表演《跳绳》
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结束全课。
四、教学反思: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3——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结合聆听歌乐曲,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然背唱《颂祖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抗战时期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国歌,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聆听《颂祖国》 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一谈升旗仪式上学生要懂得生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初听乐曲
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小结。四|、教学反思: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4——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 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四、教学反思:
课题:祖国您好 课时:4——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同唱一首歌》
(1)结合歌曲《同唱一首歌》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节奏应注意。(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看哪一种节奏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可爱的动物 课时:5——1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三只小猪》(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说一说乐曲描写了怎样的小猪。三只小猪好像在作什么。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猪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动物说话》 课时:5——2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可爱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小动物的音乐。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4、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动物说话》(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 奏。
3、编创与活动:(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动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2)提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我有一只小羊羔 课时:5——3 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小动物的音乐。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已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示:小羊羔怎样走?
(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爱劳动 课时:6——1 教学目的:在聆听《劳动最光荣》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力度。教学难点:聆听音乐,听辨音乐的力度。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聆听《劳动最光荣》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
提示:这首音乐表现了哪些内容?在节奏上有什麽特点?
3、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的故事。
4、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音乐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洗手绢 课时:5——2 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聆听,感受音乐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
2、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教学重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入座!发生练习。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导入。
聆听《洗手绢》《大家来劳动》。(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音的高低:教师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为两组节奏选择恰当的项目,填上象声词,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别填写在方框里。
分声部拍一拍,再三声部同时拍出 分声部读一读,再三声不同时读出。] 分小组进行,看那一组选择的象声词合适,读出的效果好。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小精灵 课时:6——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小青蛙》《野蜂飞舞》,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难点:自编动作参与表演。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聆听《小青蛙》
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青蛙的叫声。
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青蛙的叫声。
听乐曲,分别学做青蛙的动作表演。聆听《野蜂飞舞》
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 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形象,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编创与活动:
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有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小蜻蜓 课时:6——3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响板,并通过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难点:通过表演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问好!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小青蛙找家》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2、表演《小蜻蜓》(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小小音乐家 课时:7——1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表演,感受音乐中描绘出对小音乐家的喜爱之情。
2、能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发生练习。
复习歌曲及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表演《法国号》 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法国号》,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用听唱法尽快地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边唱歌边表演 编创与活动:
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分小组讨论音、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表演《布娃娃弹琴》 课时:7——2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布娃娃弹琴》,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学难点: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发声练习。复习歌曲。
二、学习<<布娃娃弹琴>> 完整地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布娃娃?你见到的布娃娃是什么样子?
听录音,用手拍节拍,心理默唱。然后有感情地读词。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进行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 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布娃娃。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歌唱的错误,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
随着教师象唱词一样唱歌谱,视学生的演唱能力,一句或一小节唱歌谱。教师适时加入手势提示高低。一二遍 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号手与鼓手》《星光圆舞曲》完整初听乐曲,复听时随音乐做动作,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聆听《星光圆舞曲》 课时:7——3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看图为歌曲填上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读拍。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进教室。发声练习。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完整地听录音《星光圆舞曲》,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
2、复听录音。
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
3.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编创动作。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过新年 课时:8——1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聆听音乐《小拜年》,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进教室。复习柯尔文手势。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导入。
聆听《小拜年》 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会做什么事?你会用打击乐演奏?
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表演《龙咚锵》
完整聆听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复听范唱,心理默唱,看谁记得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随录音唱歌词。边听录音边唱。
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讨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新年好 课时:8——2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新年好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新年好》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进教室。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导言。
表演《新年好》
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 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编创与活动:
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聆听《平安夜》提示学生;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 复听时随着音乐轻轻做律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欢乐的游乐园 课时:9——1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复习柯尔文手势。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导言。《欢乐的游乐园》
教师自制罗盘并竖起九首歌曲的小图标《我有一只小羊羔》《国旗国旗真美丽》《小宝宝睡着了》《小蜻蜓》《法国号》《火车开了》《拉勾勾》《大家来劳动》《龙咚锵》 教师简介游戏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转到哪个图标前面,学生便完整准确地背唱歌曲。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串铃及演奏方法简介 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四、教学反思:
课题:喇叭花 课时:9——2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2、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参与和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串铃、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复习柯尔文手势。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导言。《喇叭花》
教师自制罗盘并竖起九首歌曲的小图标《小青蛙》《口哨与小狗》《星光圆舞曲》《劳动最光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号手与鼓手》《三只小猪》
教师简介游戏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图形谱。转到哪个图标前面,学生便完整准确地背唱歌曲。
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串铃及打击乐器演奏方法简介 编创与活动。
三、结束部分:小结。
四、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一册美术教案
第一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大家都来画
教学目标:
1、让刚入学的学生能顺利融入集体活动,培养集体活动的参与精神。
2、教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3、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绘画的能力。教学重点:
握笔方法的掌握和绘画工具的认识。教学难点:
课堂的组织,能大胆作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绘画工具,作业纸,黑板上学生尝试用白纸(8开)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
1、老师自我介绍,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2、了解学生学前教育的情况。比如:了解学生是否学习过美术,画过一些什么画,学到什么程度等。
3、欣赏同龄人作品,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别人作品的看法。
三、行为习惯的培养
1、绘画工具的收放、爱护。
2、绘画作业的完成、上缴。
3、要求:上课时:专心,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
一、认识各种绘画工具
1、游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爱的朋友,它们是我们学习美术课的好帮手,下面,老师想看看大家是不是认识这些朋友。出示彩色水笔,彩色铅笔,彩色油性笔,油画棒,彩色粉笔等工具。谁认识这些东西,就可以拿到手里向大家介绍它,好吗?
2、老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说明这些绘画工具的特点,并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的白纸上来尝试用这些工具画一画。
二、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1、教师提问,请学生做出握笔的动作,注意纠正和强调正确的姿势。
2、了解握粉笔和握铅笔的不同方法。
三、学生练习
1、教师用媒体放映一部分同龄学生的画作作为欣赏。(教材上2-3张,另一 部分自找)
2、交代要求:用自己带的工具画出各种各样喜欢的色彩和形状。要大胆画,不要拘泥画出具体的形象。(此处教师可作适当的示范:大胆地用线条,色块,)也可以同时用几种工具作画。
3、教师巡回指导。适当放点轻松的音乐。
四、评价
1、展示学生的画作。
2、让其他同学找一找喜欢的画,并说说他用 了些什么工具。
3、师评:对所有达胆作画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给不能大胆作画的同学以合适的建议。消除其对绘画的恐惧心理,提高兴趣。
五、布置:下次带油画棒,剪刀,小段丝线。
教学后记:
第二课
花花绿绿的糖纸
教学目标:
1、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
2、能用多种方法包扎糖果。
3、能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表现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1、糖果的涂色和包扎。
2、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教学准备:
油画棒、白纸、填充物体、各种糖纸。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糖果和糖纸的形状和色彩。你见过什么形状的糖果?你的糖纸是什么形状的?颜色呢? 小结并板书:花花绿绿的糖纸
二、涂画糖纸的方法指导
1、思考:一张白纸怎样变成花花绿绿的糖纸?
小结:先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形状,再用油画棒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
2、小朋友们尝试涂色。
3、你刚才涂色的姿势是怎样的?你是怎样涂的?涂了什么颜色?
4、教师强调涂色的要领并示范。
5、学生剪出合适的形状并涂色。(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三、作业
1、涂画一张不同的糖纸,可以在糖纸上任意涂画,也可以画出具体的形象。
2、教师巡回指导。
四、适当渗透一些色彩知识,比如:红黄的颜色在一起象太阳升起,蓝绿的颜色涂在一起象蓝天草地„„并让学生再次涂画。
五、作业讲评,表扬涂画美观大方均匀的学生作业。对不够的作业,教师适当加以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糖果的包扎方法。
1、教师示范基本的包扎方法:(1)
将糖纸卷起来(2)
包主小物品(糖)(3)
扎住两头多余的纸
2、呈现各种包扎方式的糖果,提问:你觉得这些包扎的糖果方法一样吗?谁愿意上来试试这些糖果是怎样包的?请你一边示范一边大声的告诉小朋友包这糖果的秘密。
3、想到了其他的包法吗?哪个来试试?
4、学生尝试包扎。
三、游戏与交换体验
1、你们做的糖果都带来了吗?你想用它们来做什么呢?
2、小结并肯定小朋友的想法。
3、告诉小朋友今天要举行糖果交流会,看看哪个小朋友得到的糖果最多,每个小朋友想一想要把它们送给谁?你觉得哪个优点是你没有的?你为什么要送给他?
4、单个学生和单个学生交换糖果礼物。
5、学生之间任意互相交换糖果包装作为礼物。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三课
绕绕涂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物体的外形可以用面(线群)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绕线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2、学会用圈涂、摆涂、推涂的画线方式画出物体的形状,使学生的手脑协调发展。教学重点:从里向外或从外向里涂线成形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涂画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教学准备:教材、示范用画纸,油画棒、彩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随手画出一根线条。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线)对了,今天我们就要用线来画一些有趣的东西。
2、老师示范用线绕涂一个菠萝。
A、绕涂圆圈形状。小朋友们可以跟着老师一起画,看一看这样绕涂你会不会,喜欢吗?让学生体验自由绕涂所带来的感官愉悦。B、老师逐渐绕涂成菠萝。绕涂菠萝叶子的时候用折线。
3、出示课题
二、新授涂线的方法
1、执笔的方法姿势。油画棒有抓握的方法,即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油画棒下端。彩色水笔用拿铅笔的方法即可。执笔的手应抬离桌面才会灵活自如。(教师示范、检查)
2、涂线的方法。圈涂——像绕毛线团似的。摆涂——左右运行。推涂——上下运行。从里向外扩展,从外向里填涂均可。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成形:如:蝴蝶,蜻蜓,兔子
三、学生试画。
1、请三四个学生上黑板前表演。其他学生在作业纸上试画。
2、针对学生试画的情况及时小结长处和应注意的地方。
四、提出作业要求布置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自己记忆想象用老师刚才传授的绕绕涂涂的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五、学生进行作业,老师巡行辅导。
六、简评作业,总结全课。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拓印纹样
教学目标:
1、寻找,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有趣的各种纹理。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让学生在拓印中感受到乐趣。教学重点: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多种方法、颜色进行拓印,纹路清晰美观。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几张用拓印的方法绘制的图案 A、树叶的拓印图案 B、钱币的拓印图案 C、毛玻璃拓印图案
2、你们知道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吗?喜欢吗?
3、出示课题
二、体验探究
1、让学生来摸一摸树叶,钱币和毛玻璃,说一说触摸所获得的感觉。(凹凸不平的)
2、这些有趣又美丽的纹理是怎样得来的呢?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回答。
3、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
注意:拓印的时候纸张不要移动。可以用铅笔或者蜡笔。可变换多种颜色。纹样在纸张上的排列。
4、学生尝试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进行拓印。
5、选择用合适的纸张
三、寻找生活中,自然中的美丽的纹理,进行拓印。
1、带学生到户外观察树木的纹理,拓印。
2、自由寻找和拓印。(注意组织教学)
四、作业展评
1、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纹理来进行拓印的。是否喜欢这样的花纹。
2、师评:表扬善于观察和寻找的小朋友。表扬认真的小朋友。表扬作业美观漂亮的小朋友。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我的太阳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太阳的基本形状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的太阳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到绘画表现的快乐。教学准备:教材,学生作业,课件包括:(音乐:种太阳)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1、太阳是我们的好朋友,他每天陪伴着我们,给我们温暖和光明,不要以为阴天和雨天没有太阳,那是太阳被云层挡住了。小朋友们一定听说过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还有的小朋友画过太阳呢!
2、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画一画你心中的太阳。
3、请6-8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太阳。其他学生用一张较小的纸来画。
二、评议讨论,探索
1、小结:太阳的样子什么形状的?(圆形)因为它会发出光亮,所以我们还要给她画上美丽的光芒。
2、学生画出来的太阳:鼓励为主。谁的最有趣,最美?为什么?
3、小结:想象丰富的太阳最有趣,形式新颖,颜色鲜艳的最美。
4、启发学生想象表现:可以把太阳当成人来画,比如:慈祥的太阳公公、快乐的太阳妹妹等。(出示范图或者课件)你可以想象出别的太阳人物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即兴画出一些可爱的太阳的拟人形象。稍微夸张一点。我们也可以把他不同季节的不同样子表现出来。春天的太阳很温暖,我们可以把它的光芒画成枝条,花朵,(出示教材上的范图给学生欣赏)夏天的太阳很热,我们可以把太阳的光芒画成跳动的火焰等等。
5、你想画什么季节的太阳?你希望自己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回答)
三、作业
1、刚才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想象出了那么多美丽有有趣的太阳的样子,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呢?我们在画的之前要注意:太阳是圆形的,可别画成别的形状了,还要把最漂亮的太阳的光芒画出来哦!
2、教师巡回指导,放《种太阳》的音乐
3、学生作业展评
4、朋友们画的太阳可真美丽,照得黑板上都五彩缤纷的,你们愿意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画吗?也可以向别的小朋友来介绍你的画。
5、刚才有的小朋友画了绿色的太阳,因为他希望每天都很凉快,而且地球永远都是绿色。有的小朋友画了黑色的太阳,因为他的太阳正在休息呢!真有意思啊!你们为什么画这样的太阳呢?也来说说好吗?
五、小结下课
小朋友们今天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有趣的,美丽的太阳,回家以后可以想象自己和太阳交朋友的事情,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画的可爱的太阳,表扬回家后进行了绘画活动的小朋友。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画太阳和人。(板书课题)
1、可以想象自己和太阳交朋友的事情。
自己和太阳的动作,在什么地方一起玩可以画出来。
2、也可以画人们在太阳下的活动
A、小朋友们在太阳底下玩。B、太阳底下晒衣服 C、太阳底下春游等。
3、小朋友的画法:教师示范(主要是告诉学生画人的基本结构,注意不要让学生 养成画人程式化的倾向)
4、画完后还可以添画背景。(课件步骤展示)使学生明白添画背景可以使画面更加 丰富和好看。
教学后记:
第六课
奇妙的撕纸添画 教学目标:
1、能关注生活中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象进行再现。
2、能关注撕出的色纸和形状,积极进行思考和交流。
3、能大胆随意撕纸,有意图地用线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借助形状展开想象,并通过添画来表现出自己的想象。教学难点:形状想象的激发。
教
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碎纸片,白纸、彩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撕过纸吗?今天美术课,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撕纸。请小朋友拿起桌上的彩纸随意地撕出各种形状。还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撕的?你也试试不同的撕纸方法。
二、新授: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形想象并添画。
(1)师:撕了这么多的彩色纸片,玩得真开心。这么多的彩色纸片扔了真可惜。咦,老师觉得这张纸片有点像可爱的动物,你们说像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将纸片粘贴在白纸上,然后示范添画完成。(2)(老师出示一些粘贴好的较形象的纸片)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纸片,你觉得它们分别像什么?可以相互讨论。想好了可以上来进行添画。学生上台添画。老师适当点评。(3)(出示课件:已撕好几块纸,取出其中一张,请同学们想想能添画成什么?)A、添画成动物:猪头和兔子 B、添画成植物:一棵大树 C、添画成人物:女孩和士兵 D、添画成风景:宝塔山
(4)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可以分别在周围或中间添画,也可以既在周围添画,也在中间添画。
(5)出示课件:取出其中一张,让学生思考:转换各种不同的角度,可以添画成不同的形象。
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们看,相同的纸片,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和添画,就能变化出不同的形象。
2、进一步掌握撕纸添画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自己撕出的纸片,看看它像什么?别忘了转动纸片看一看。然后将纸片粘贴在白纸上,用彩色笔添画完成。
三、学生作业:
1、要求:可以一个人完成一件作品,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将不同的形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最后给作品取个动听的名字。
1、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
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说说你最喜欢的画。
2、师总结: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将碎纸片变成了这么美的画,只要大家多观察,多思考,还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妙的事情。
教学后记:
第七课
做拼音卡片 教学目标:
1、尝试设计拼音字母形象,体验装饰美化学习生活中的小物件的乐趣和成功感。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基本能使剪出的四个角形状相近似,设计的图形基本上保留拼音字母的形状特征。教学难点:
拼音字母形象的设计和美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剪刀、彩纸,油画棒,其他学生作业。教学程序:
一、检查课前准备
1、看看小朋友都从家中带来了些什么样的卡片。
2、互相交流观看带来的卡片,了解卡片的内容形式。比如:数字卡片,英语卡片,识字卡片等等。
二、欣赏分析
1、观看多媒体课件所出示的各种拼音卡片问:这是写的什么字母,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呢?(有的是用画的方法,有的是用剪贴彩纸的方法)
2、这些小朋友把字母想象成了一些什么不同的形象?(如:S想象成蛇,M想象成人的身体等。)
3、卡片的外形有些什么不同?(有的是方形修剪了边和角,有的是半圆,有的是其他形状。)
三、学习制作方法:
1、剪外形,对卡片的四个角进行修剪,想一想你能剪出什么与众不同的外形?用什么方法将四个角剪得一样?(可以将剪下的第一片小纸片做模板,在其他 各个角上剪。)
2、设计、想象拼音字母的外形。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制作或画出拼音字母。注意字母的色彩要鲜艳夺目,在卡片中的大小位置要恰当。(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正误范图配合讲解)
4、适当装饰卡片底板
5、打孔穿线
四、学生制作
1、教师提出要求:只制作前面3个步骤,下节课再装饰底板和打孔穿线。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将学生制作的拼音卡片粘贴在黑板上,然后评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奖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思考今天怎样完成拼音卡片
1、将拼音卡片的底板进行适当装饰,注意装饰不要太花俏而遮盖了拼音字母。让学生讨论可以用些什么装饰,如:零散的星星,花边等
2、打孔穿线,教师可适当帮助学生打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剪刀尝试打孔穿线。
二、学生作业
三、做游戏
1、拼音组合:教师说出一些文字,如:ZHONG GUO,让学生组合出这个词。或者自由组合自己的名字。
2、拼读游戏:拼出文字然后大家读一读。
四、小结下课。
教学后记:
第八课
小鸟找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特定情境进行简单推理,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关爱他人,互助友爱的思想。教学重点:灵活思考,推理判断。
教学难点:能将思考的结果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故事创设情境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面,住着小鸟和鸟妈妈,一天,天气晴朗,小鸟告别了妈妈,到森林深处去玩他东瞧瞧,西看看,可新鲜了,太阳快下山了,他还在和蝴蝶妹妹玩耍呢!天慢慢地黑了,小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他着急了,呜呜,我要回家!
二、分析讨论
1.问:小鸟为什么找不着家了?(因为天太黑了)那树林里面怎样更亮呢?小鸟的朋友采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呢?
2、根据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适当范画发光物:例如:月亮,星星,手电筒,萤火虫等并和学生讨论光线的表现,对环境的适当添加。
3、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学生作业让其认识表现形式的多种可能性并进行选择。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为主。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去正确面对困难,从小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后记:
第九课
鸟语花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地画出花的形状和鸟儿的姿态。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形状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花儿及鸟儿的结构,运用丰富的线条描绘装饰并涂上美丽的色彩。教学难点:画面的组织及色彩的恰当搭配。
教学准备:鸟儿和花儿图片若干、水彩笔、硬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及鼻子体会老师带大家到了什么样的地方。
2、播放有鸟儿声音的录音,然后在空气中喷一点带花香的空气清新剂,让学生们感受猜猜老师带大家到哪儿了?感觉到这里有些什么?清学生联想并各抒己见。
3、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到哪儿了?老师将遮挡在黑板上的纸拿下.通过布置在黑板上的鲜花和小鸟等自然景观图形揭示课题“鸟语花香的世界”。
二、讲授新课
1认识花儿一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拿出老师绘制的几朵形状不同,色彩个异的大型花朵示,让学生说出由花蕊,花瓣组成,比较不同种类的花的异同。(如花瓣的形和数量,花蕊的形状)
2、展示几朵在花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和色彩丰富的花朵,问:这些花和我们见过的花有什么别?引导学生答出在花上添画了漂亮的线条和图形,色彩可大胆多种混合运用。
3、用一小鸟的图形认识小鸟的构成部分:头、身、翅膀。用黑板上不同飞翔姿态的小鸟向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变化和不同之处。
4、组合最美的小鸟,请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各类小鸟的构成部分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头、身翅进行拼组,构成一只奇特美丽的小鸟。
5、讲解色彩搭配时应注意的 问题。
a.出示一张色彩搭配美观和一张色彩搭配不美观的图画,请学生体会说出哪张画面的色彩显得更好看。
b.总结:深色和浅色注意要间隔搭配。
三、学生作业:
1、播放欢乐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教师巡回辅导。
四、老师提议将画好的花和小鸟做成头饰戴在头上并且一起来表演节目。
1、请同学们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把它们做成头饰来佩戴。
2、总结:剪---量做头圈---粘贴固定
五、老师戴上自己的头饰和同学们一起朗诵歌谣并跳舞游戏。
六、总结评美,宣布下课。
教学后记:
第十课
小动物盖房子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绘画、撕贴、泥塑等方法,设计房子的外形。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房子外形的想象。
教学难点:房子的装饰美化,外形的独特等。
教学准备:各种房子外形的资料,示范用彩色纸,剪刀,胶棒,橡皮泥等。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冬天来了,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风吹跑了。小兔子伤心地哭了。小动物们都来帮忙,小熊扛来了木头,小猴扛来了砖头。小朋友们,你们也来帮忙好吗?(好)给小兔子盖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呢?
二、体验探索
1、学生自由说说给小动物盖什么样的房子。老师总结:现在我们手中没有砖头,也没有木头等盖房子的工具材料。我们可以用美术课的工具材料来给小兔子设计一栋房子。
2、可以用一些什么样的材料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用彩色笔绘画,用彩色纸剪贴,或者用橡皮泥塑造。
3、学习怎样剪贴房子,教师示范:先在彩色纸上画出房子的外形,然后剪下来,贴在白纸上。用其他颜色的彩色纸剪贴房子的门,窗和房顶等。
4、学习怎样用橡皮泥捏塑房子,教师示范:用捏、揉、搓、团等方法,分别做出房子的各个部分,然后粘贴起来,注意两种颜色的橡皮泥不要粘得太紧,以免颜色混合在一起。
5、学生观看教师搜集的房子资料,开拓视野,例如:平房,楼房,城堡等各种样式的房子。
三、学生作业。
1、学生讨论,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用什么材料做。可以在绘画,剪贴和捏塑三种中任意选一种方法。然后跟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1、自评:向其他小朋友介绍推荐自己的房子,说说这房子有些什么好处,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
2、师评:对想法独特,美观的房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数字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字的形状进行联想,创造出新的绘画形象
2、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造型游戏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根据数字的外形进行合理的想象变化。教学难点:
多角度联想,添画形象生动,具有艺术性。教学准备:彩色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数字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同时它们的外形也非常有意思。瞧,这是什么?(出示数字变化成的画)。对了,就象小朋友们说的,它既是一个小孩的帽子,又是一个数字“4”。它有趣吗?今天我们也来把自己所学的数字变化成有趣的各种各样的形象好吗? 板书课题:数字变变变
二、体验探索
1、教师出示数字“8”,请同学们对8进行观察,联想,分析和讨论。
看看它的外形和生活中什么东西的外形最接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当场范画,例如:葫芦形的“8”;花瓶形的“8”青蛙脑袋和肚子可以合成一个“8”„„..2、教师让学生尝试把数字“2”想象成不同的形象,看哪一小组的小朋友能想象数字“2”最多的变化。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字可进行多角度的联想。
3、尝试作业:变一变、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数字。
4、小结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解决:
(1)
只能进行添画,要保持数字的外形。
(2)
添画不要过于简单,形象要生动,具有艺术性。
5、学生讨论自己想把数字变成什么样的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互相评一评:谁对数字进行了一些很特别的变化。谁的变化最有趣。谁画的形象最美观。
五、小结下课。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
会飞的娃娃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
2、如何组织游戏活动。
教学准备:塑料袋、线、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出示娃娃,让学生玩一次,问;为什么这个娃娃会飞起来?引出课题
二、分发娃娃,让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模,想一想,拆开看。问:娃娃脸上有什么?怎么做的?你知道几种眼睛的做法?鼻子和嘴巴呢?头发和胡须呢?怎样让娃娃的颜色更好看?
三、学生讨论娃娃的制作过程。
四、教师和学生一起试做一个娃娃。
五、学生动手做。教师行间辅导。
第二课时
一、评价自己的娃娃有什么优点?
二、提出游戏要求: 1、注意纪律 2、注意自我保护
3、注意不要乱扔废弃的塑料袋等。请小朋友评出在玩的时候哪个飞得好看又飞得好。
三、学生开始玩。
四、评价别人的娃娃。
五、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用撕贴或剪贴的方法做一个有趣的面具,并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或表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仔细认真的习惯。教学重点:
运用撕贴/剪贴等办法,制作出一个有趣的面具。教学难点:
制作美观、有趣、独特 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范品
学具:教材、彩色纸、胶水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想不想认识他?
2、老师戴上一个面具:
小朋友们,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3、老师有了什么变化,让你们认不出来了?因为戴了一个面具。
4、小朋友们想不想来做一个游戏?
做游戏:老师请几个学生上台,发给他们一人一个面具,在教室外面戴好。走进教室后,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
5、小朋友们是不是还想玩游戏啊?
如果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面具就更好玩了,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有趣的面具?
好,那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面具然后再做猜一猜的游戏。
二、学习制作面具的方法:
1、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面具,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啊? 是用硬纸和彩色纸制作而成的。
硬纸用来做面具的底面,彩色纸用来装饰我们的面具。
2、打开书,看一看,做面具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自由回答。小结:(课件出示)(1)将纸对折。
(2)撕出面具的外形。(3)撕出眼睛的部分。(4)装饰。
3、一起撕外形。
学生和老师一起来撕出面具的外形。比一比眼睛的位置,用对折的方法撕出来。
4、现在我们的面具做好了吗? 还要进行装饰。
你想怎样装饰?学生自由回答。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小朋友的作品。(课件出示)出示其他小朋友做的面具,看看他们的装饰方法。
6、边示范边小结:(课件出示)
撕贴:撕出各种有趣的形状然后再贴。你想撕成什么形状都可以。
三、学生创作:
选择适合的材料,撕一撕,贴一贴,做各漂亮的面具。四、一起游戏、下课。
将学生带到室外,玩猜一猜的游戏。板书:
猜猜我是谁
撕贴认真 色彩鲜艳
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
变脸 教学目标:
1、掌握折纸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地折出“脸”形,并知晓“变”的方法。
2、能大胆地描绘出动物或人物脸部形象。
3、在学习、制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变的方法。
教学难点:绘制时大胆,能创造出有趣、特别的变脸形象 教学准备:
示范用工具材料,范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模仿折纸方法。
1、将发下去的纸裁成正方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折纸的方法。(出示多媒体课件,将折叠步骤播放出来)
3、学生根据电脑所显示的折叠步 骤进行折纸。
A、将方形的纸张对角折叠。
B、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朝下折叠。C、将等腰三角形的边角朝中间折叠。
4、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联想与添画
1、看看、想想自己折的造型到底像什么,如:不同的动物脸。或者人脸等。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3、教师拿出自制的范品:“看看老师把自己折的变成了什么?(小姑娘的脸)一天,这个小姑娘高高兴兴地出去找她的朋友们玩,可是她的朋友们都不在,她难过地撅起了嘴巴。后来,朋友们都回来了,她又笑了,还冲朋友们眨眨眼睛呢!”
4、仔细观察,老师一共画了几张脸,都画在什么地方了?学生回答。
5、想一想,自己折成的“脸”可以怎样添画?能有些什么变化呢?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6、学生根据刚才所想所说,添画变脸。
6、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添画内容合适于边框,并注意色彩鲜艳。
三、游戏
1、教师出示一个做得快的学生的“变脸”,和该学生一起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鼓励其他学生说说自己所添画的“脸”的故事。3、3-4个学生在讲台前讲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大声说,大胆想。对学生的有创意的故事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加以表扬。
4、自由下位,找自己喜欢的朋友,说说自己编的故事。
四、教学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
穿花衣的热带鱼 教学目标:
1、掌握拉折的方法,折出热带鱼。
2、能运用添画或撕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折出热带鱼的形状并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折叠中将小正方形拉折成双三角形,三等分出现鱼尾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范品,示范用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热带鱼的图片,教师进行引导欣赏。重点引导学生注意鱼身体的外形,花纹和丰富的色彩。
2、导入课题并板书:穿花衣的热带鱼。
二、学习折叠方法
1、教师讲解学习方法:根据学生上节课所出现的折叠的问题,尽量将每个步骤都讲得具体到位,并注意学习中学生的反应。
A、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注意边对整齐 B、将三角形折成小正方形 C、将小正方形拉折成双三角形 D、三等分分出鱼尾,(三等分可以让学生多尝试)尽量分平均。E、整理。
三、进行添画
1、了解热带鱼的特点,对眼睛,身体和尾部进行装饰。
2、注意涂色时尽量涂满。撕贴时要注意几种颜色搭配使用。
四、评价
1、将做好的热带鱼贴到黑板上所布置的海洋世界中,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热带鱼是什么,为什么。
教学后记:
第十六课
寻找美丽 教学目的:
1、掌握能关注身边事物,并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
2、能用语言较清楚的描述物品的某一特征,并画出物品的一些特征。
3、在活动中表现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
描述物品的特征。教学难点: 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课前师声共同将带来的小物品,布置成小型展览,以一种叫为松散的形式,自由欣赏别人所发现的美物品。
二、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这是我的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湘西民族的包,我认为他的花纹很美,形状也很特别,我觉得它搭配我的这身衣服和美。
三、学生模仿老师说一说:
你能向老师一样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美丽物品吗?你觉得他美在哪里?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花纹和颜色呢?
1、个别说,老师启发
2、自己在位子上说
3、学生独立的举手个别说
四、学生互相评价没的物品,可以自由下位欣赏。
五、学生和老师一起寻找美丽物品中最美的物品。
六、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物品描绘下来。
七、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七课
童年的手印 教学目的:
1、体验玩泥压印手印的乐趣,陶冶情操,珍视童年生活的情怀。
2、观察自己的手印,基本掌握手印泥板的制作方法。
3、能表现出灵巧的拍压泥板,并有意选择手的姿势压出手印的制作能力。教学重点:泥板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手的姿势 教学准备:泥、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有泥印的泥板,学生观察: 提问:这块泥板上你发现了什么?你以前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这些泥印是怎么弄出来的?
揭示课题:童年的手印
二、教师示范拍压出一个泥板,学生观察,提问:老师是怎样把泥板做出来的?
三、学生尝试制作:
四、老师和学生做手的动作,启发学生做出不同的手的动作,老师选择一个有意思的动作压在泥板上,用另外一个手帮助压印。叫个别学生上来也试一试。
五、启发学生表达制作的愿望。
六、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印手印。
七、评价:、1、师评
2、生评
3、让学生保存自己的东西,回去让自己的父母也评一评。
八、学生在讲台的泥板上压上自己的手印,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九、总结下课。
教学后记:
第十八课
美丽的铅笔头 教学目标:
1、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铅笔头。
2、尝试利用多种方法美化、装饰学具。
3、能制出有一定个性的铅笔头。教学重点:
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铅笔头 教学难点: 能制出有一定个性的铅笔头 教学准备: 橡皮泥、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教师表演铅笔头的儿童木偶剧,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问:这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板书课题:美丽的铅笔头
二、学生观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老师补充,并做示范。讲解怎样在铅笔一端固定彩色的橡皮泥。
三、启发学生在球状的橡皮泥上造型,提问:可以做成什么呢?
四、教师示范,提示如何进行色彩的搭配。
五、启发学生思考除开用橡皮泥,还可以用什么呢?
六、学生尝试制作,鼓励制作特别的儿童。七、四人一组,编出一个童话剧。
八、请儿童上来表演,让儿童观察哪个同学做的铅笔头很好看。
九、师生评价。
十、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九课
花儿朵朵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由几何形构成的秩序美感,积极尝试多种拼法。
2、能将拼出的图形的大体形状画下来,提高对基本形的认识把握和动手能力。
3、在活动中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拼摆、描绘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使学生逐步感受到一种形式美,并自觉探索其中的规律。教学准备: 彩色笔、蜡笔、各种学具、彩色纸、剪刀、牙签、硬币、吸管、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多媒体显示各种美丽的花朵)指导学生了解、讨论花儿生长的规律。小结:花儿的花瓣都是由花的中心——花蕊向四周开放的。
2、(多媒体显示拼摆的图形)小结:用同类图形按照花瓣生长的规律有序地排列组合就能形成美丽的花形。
二.拼摆(实物图影仪显示)
1、老师将不同的几何形分类后,拼摆成花形。
2、将蜡笔拼摆成花形。
3、老师拿出硬币,牙签,各种学具,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拼摆。
4、小结:按花形的特征重复有规律地排列,或变化一下位置、方向,但拼摆花儿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复杂的变化,无休止地添加拼摆反而失去花儿的基本形状特征。三.描绘
1、多媒体显示几幅根据拼摆图形描绘出来的花儿画面,指导学生观察。
2、请几位学生上台,把刚才拼摆的图形画出来。
3、描绘方法:用线描、色块涂绘都可。四.学生作业
1、运用学具和其他工具摆出几种按不同规律排列的花儿。
2、用线描、涂色的方法把摆出的花样画下来。
3、学生可独立或集体制作完成。五.课堂小结
1、鼓励学生自评作业,请2、3位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
2、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来!
教学后记:
第二十课
小小食品店 教学目标:
1、学习泥塑的简单技法,用可塑性材料为食品造型
2、享受自制“食品”的喜悦,提高对美食的兴趣与欣赏水平。
3、在布置食品店,进行模拟商品交易过程的游戏中,体验社会生活分工协作的情趣 教学重点:泥塑的技法以及食品的造型。教学难点:商品模拟交易过程的组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食品的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橡皮泥,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
1、橡皮泥可以捏制成各种造型,要注意两种颜色的橡皮泥之间不要混合在一起,让颜色变脏。
2、学习基本方法: A、用手团成圆团。B、用手压成饼的形状。
C、用手搓成条状,先搓粗条,然后再逐渐变细。D、用其他工具可以切割泥饼,或者印上圆圈等。
3、学习做饼干的方法。
团挫泥球——压成泥饼——设计外形——压印凹纹——粘贴装饰。
4、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造出各种形状的饼干。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5、评价,看谁的颜色用得最好,做得最精致。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小小食品店的情境。
2、观看小小食品店已经有的食物,了解各种食物的造型特点。加深学生对食物形、色的认识和记忆。
二、教师示范制作一件食物并用盘子装饰。
三、讨论制作什么食物,并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做。
四、布置食品店
将自己做好的食品放在讲台前布置的架子上,有的学生当服务员,有的学生当顾客,在挑选“食品”的时候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包容别人。彼此欣赏。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