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说明事物的顺序。3.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比喻进行描绘。2.体味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情感目标:
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语言知识。
2.把握文章层次和说明顺序、状物特点。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也不是很难懂,教师的讲授重点主要在带领学生疏通文字和理情文章说明顺序、借鉴状物特点方面。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 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 故事导入:
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县官,下属送来一筐荔枝,县官拿起一个连皮带核吃了下去。送荔枝的说,这皮和核是不能吃的。县官知道自己漏了傻,但又不好意思承认,便说:“这——你有所不知,《本草纲目》上说,荔枝连皮、核一起吃是清火的”。那人问:“北方也有荔枝吗?”“有有有,漫山遍野都是。”“那为什么杨贵妃吃荔枝要用驿马从南方运去呢?”“哦——,这个„„唐代时还没有,就是因为贵妃娘娘爱吃,后来才到处引种。”
诗文导入:
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
写作背景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人民痛苦的中唐时期。29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二年,他得到了翰林学土的职位,三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其后因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他提出“文学合为时而著”的进步文学主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传下来的诗篇近三千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并正音。
帷wéi 葡萄pú táo 枇杷pí pá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ĭ lào 2.重点字释义。帷盖:车篷的帷幕。华:花。荣:开花。实:果实。果:颗粒。缯:绸。绡:生丝的织物。瓤:果肉。莹白:洁白。醴:甜酒。3.重点句子释义。
(1)大略如彼:大体上像那些东西。
(2)命工吏图而书之:让画工绘了图,题上字。
(3)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目的是为了没有见过荔枝,和见过荔枝可是不是在采下后三天之内见到的人们而写。
4.逐句翻译。
(1)荔枝生巴、峡间:荔枝生长在长江三峡与大巴山之间。(2)树形团团如帷盖:树的形状团团的像车篷的帷幕。(3)叶如桂,冬青:叶子像桂树叶,冬天也绿。(4)华如桔,春荣:花朵像桔树花,春天开。(5)实如丹,夏熟:果实红色,夏天成熟。(6)果如葡萄:颗粒像葡萄。(7)核如枇杷:果核像枇杷。
(8)壳如红缯:果皮像红绸。(9)膜如紫绡:内膜像紫缎。
(10)瓤肉莹白如冰雪:内瓤洁白像冰雪。(11)浆液甘酸如醴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
(1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大略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超过了那些东西。(13)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如果离开树枝,一天就变了颜色。(14)二日而香变:二天就失去了香味。(15)三日而味变:三天就变了滋味。
(16)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四五天以后色香味都失去了。
(17)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白乐天。(18)命工吏图而书之:命令画工绘了图,题了字。
(19)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见过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枝的人们写的。
5.分析课文。短文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荔枝生巴、峡间„„其实过之。”
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产地,树的形状、叶子、花、果、果实的颜色、果簇的形状、果核、果壳、内膜、瓤肉、浆液。
第二层:“若离本枝„„色香味尽去矣。” 说明了荔枝不易久藏的特点。第三层:“元和十五年„„者云” 交代了做序的缘由。
6.讨论:本文状物的有何特点?
第一,层次清晰。文章先从大处落笔,介绍荔枝的产地。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别介绍它的叶色、开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色,外壳及果肉,味道特点和它离开树枝后不易保鲜的特性,最后交代写此序的缘由及目的。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
第二,详略得当。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第三,善用比喻。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东西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荔枝本身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使人更容易理解。
布置作业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开展复述比赛。
2.根据原文内容扩写,写成400字的一篇说明文。3.根据你的观察,写一篇说明一种水果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篇: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识,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三、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四、教学设想:
文章结构简单,可重点把握说明的顺序,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字句,可让学生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可将《过华清宫》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鲜荔枝难以贮存加深印象。
五、教学方法:
(1)通过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2)课堂上多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3)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你见过或吃过的荔枝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荔枝由于其色香味俱佳而被公认为果中珍品,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美,唐玄宗为了能让自己的宠妃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用驿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于是杜牧写下了这首诗讽刺这件事,请大家一起品读一下。一骑快马飞奔上了骊山,山上行宫的大门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大家以为是紧急军情来报,原来是送荔枝的。到底怎样的荔枝令杨贵妃如此喜爱,让唐玄宗不远千里运来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
(二)解说题目
今天的我们即使没有见过吃过荔枝。也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和图片去了解它。那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怎样向人们介绍荔枝呢?(画图、写文章)1.序”这种文体(课件出示,齐读)
2.看了课题你想了解荔枝的哪些知识?(由题目生成问题)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作者简介:从五个方面补充——名、时、地、评、作(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强调第二段节奏
3.指名读课文
4.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六)朗读翻译第二段,了解作者写序的目的
(七)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解决疑难问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标记。
(八)精读课文,理解荔枝的特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这一部分的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及难点所在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知识?各有什么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荔枝的介绍形成清晰的表象。并且清楚文章的说明顺序。
(2)通过对荔枝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本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抓住了荔枝最突出的特点,全面的,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从而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介绍事物要抓主要特征,层次清楚的表达。
(3)为什么作者能够将荔枝的色香味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而引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对本文的朗读及背诵便水到渠成。
(九)拓展训练,学以致用。
小练笔:仿效课文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种你熟悉的水果。字数150字左右。
(十)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荔枝的诗文典故。
2.以便条的形式归纳整理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3.背诵课文
第三篇: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
2、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
1、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并能做到背诵全文。
2、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二、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掌握生字词及翻译。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三、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四、教学方法:
通过预习,让学生们提前背诵,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课堂上多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荔枝图片)
关于荔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由于其色、香、味俱美,历来被公认为果中的珍品,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和赞美。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看看荔枝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这篇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检查预习,提问学生背诵情况。
(三)整体感知(幻灯片出示)
1、介绍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要作品有《忆江南》、《琵琶行》、《长恨歌》等。
2、序:一种文体,多用于著作的正文之前。
3、体裁:说明文
4、重点生字
树形团团如帷(wéi)盖 壳如红缯(zēng)
膜如紫绡(xiāo)瓤(ráng)肉 醴酪(lǐ lào)
(四)疏通文意,通译全篇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长于巴州、峡州一带,树的形状圆圆的好像四周带帷帐的伞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绿色的;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样红,夏天成熟。它的果实聚成的簇像葡萄,核像枇杷,壳像红色的丝织品,膜如紫色的生丝,果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汁液酸甜酒和奶酪。大致像上面说的那样,但它的实际情况要超过它们。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后,色香味就全都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白居易让画工画了荔枝图,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是为了给那些不认识荔枝的人和虽然认识荔枝但不知道荔枝摘下后一天、两天、三天的变化的人看的。
(五)问题讨论
一、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荔枝?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从观赏到品尝。
二、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作比较
如:叶如桂、华如橘、实如丹、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2、打比方
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三、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明确: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六)拓展延伸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荔枝的诗句?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惠州一绝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七)课堂小结:
1、背诵并正确默写课文。
2、能熟练翻译句子,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3、掌握课文中大量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模仿并尝试自己造句,提高写作水平。
(八)布置作业
请从自己喜欢的水果中任选一种,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介绍给大家。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和两种修辞手法。
第四篇:荔枝图序_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入: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 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
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难得)
2、激发兴趣 出示新鲜荔枝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鲜荔枝已不只是皇室贡品,我们也可以买到。
3、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
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片]
二、围绕目标学习朗读
一遍
范读(字词)
弄清字词[演示幻灯片] 在书上划出重点注释来
缯(zēng)
绡(xiāo)
醴(lǐ)酪(l ào)
华(huā)二遍
自读(翻译)
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
强调朵(展示葡萄串)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图、书
盖为不识者及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演示幻灯片] 学生齐读译文 三遍
抽读(想象)
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
同学们听得认真,想得出神同桌交流一下闭上眼睛出现的画面。学生读出划的重点词句
三、思考讨论
1、学生质疑,互相讨论,师巡视答疑(同学们四个同学为一组可以自已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一起来)时间5分钟 有问题吗?
2、刚才同学们讨论很认真,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强调下作者在写作顺序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围绕目标质疑,重点提示并让学生理解[演示](1)、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第一部分各句的说明对象? 全文共两段第二段介绍写作目的 第一段具体介绍荔枝,刚才划横线的重点词句就是作者的说明对象,都有哪些方面呢?
(2)、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说明的顺序。(体会清晰的条理)[演示] 在对荔枝进行介绍的时候,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摄影技巧,首先是一个远镜头群山起做一片葱茏,这就是荔枝的产地(生长的环境)
接着镜头推进,枝叶繁茂的荔枝树开花结果。先从整体上介绍树形,再从细处介绍树叶、花朵、果实。同时又按照冬春秋的时间顺序 然后一个特写镜头定格在果实上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层层剥开荔枝依次介绍了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最后来一个花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荔枝离开本枝以后的变化
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以及时间先后的顺序,遵循了荔枝的生长规律及其固有特色。本文是一幅画上的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总括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对前面介绍的小结,却让人产生“荔枝不过如此”的心理,“其实过之”又化实为虚。用模糊的语言,激发我们去想象荔枝的美;紧接着陡转直下,讲荔枝的不易保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语气急促让人遗憾,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鲜荔枝的向往之情。全文仅百多字却一波三折,让人叫好(4)、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这篇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作者通过对荔枝的习性及其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仅用百余字就展现了荔枝特有的风姿,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四、归纳总结:
1、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2、善用比喻、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 力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
4、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五、指导背诵
六、练习运用
七、作业:《题优》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一、朗读
二、思考讨论
三、归纳总结
四、练习运用
第五篇:《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张国生
《荔枝图序》是自读课文,只有128个字,内容无甚难解。这样的课文应当按照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拟这样安排:
一,制造气氛,培养兴趣。北方学生多未吃过荔枝,更没见过荔枝树。于是编一个故事导入:
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做县官,下属送来一筐荔枝,县官拿起一个连皮带核吃了下去。送荔枝的说,这皮和核是不能吃的。县官知道自己漏了傻,但又不好意思承认,便说:“这——你有所不知,《本草纲目》上说,荔枝连皮、核一起吃是清火的”。那人问:“北方也有荔枝吗?”“有有有,漫山遍野都是。”“那为什么杨贵妃吃荔枝要用驿马从南方运去呢?”“哦——,这个„„唐代时还没有,就是因为贵妃娘娘爱吃,后来才到处引种。”
接着提供荔枝的图片:荔枝,荔枝的果、肉、核、膜,荔枝的“朵”,荔枝树。
二,用“师生倒置法”预习所谓“师生倒置”,就是学生做“老师”,老师做“学生”。
先启发: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还有权——别的权没有,有作业权。你能摊上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今天就请每个同学来当一当老师,看谁当得好。当得好的,这一课的作业就免做了。(说明:我经常用“作业免检”奖励表现好的学生)
当老师首先要备课„„下面请你“备课”(预习)。
三,用“师生倒置法”学习研讨课“备”的差不多时,以“学生”的身份请教“老师”:
xx老师,请问xx句该怎样读?
xx老师,请您为我翻译xx。xx老师,请您为我解答一下xx问题。
大致是下列问题:
(1)字词方面:荔枝、帷盖、华、荣、丹、朵、枇杷、缯、绡、醴酪、如彼、守、图、盖。
(2)句子方面:
树形团团如帷盖。华如橘,春荣。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3)内容方面:
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
这几个句子是比喻句吗:叶如桂,华如橘,朵如葡萄,核如枇杷。
本文介绍了荔枝哪些情况?运用了什么顺序?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起什么作用?
哪几句说明荔枝不易保鲜?等等。
四,扩展、激疑、探究本文开头说:“荔枝生巴、峡间”。“巴、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答案: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
据你所知,荔枝产于何处?答案:两广福建(岭南、热带)。
现在的“巴、峡”产荔枝吗?答案:不产。
那为什么白居易说“荔枝生巴、峡间”?他是不是搞错了?借此引同学们争论。争论时,提醒大家:提出一种观点,必须言之有据,不能主观臆断。
为激发争论,造成愤悱状态,教师可以故意提供“搞错了”的根据:唐代,荔枝在北方是皇帝和贵妃才能享用的极罕见的珍贵果品,白居易可能根本就没吃过荔枝,甚至没见过。
提供“没搞错”的根据——白居易在四川任忠州太守时的诗《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进一步激疑:根据《荔枝图序》和《种荔枝》,唐代四川肯定是有荔枝的,但为什么现在没了?这一现象能说明什么?
告诉学生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合理推理(必须再找资料求证),(2)查阅资料,(3)请教家长、老师,(4)在bbs上求助„„
鼓励争论。
五,揭示答案,介绍一种科研思路第二天或过几天提供答案: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证实,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四川可产荔枝。后来气候变冷了,四川也就没有荔枝了。他持此论,主要根据就是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还有《种荔枝》《荔枝叹》等诗。此外,他还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到大量的关于当时气候的资料,来证明这一论断。采用这种方法,竺可桢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
竺可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曾引起震动。为什么?因为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这怎能研究几千年的气候变迁?可是,中国的古代典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其中有大量的关于气候的或直接或间接资料,竺可桢独辟蹊径,利用这些资料开辟了外国气象学界连想都想不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我国的古代典籍也为其他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记录,特别是在地震、日食、月食、彗星、中医药,甚至是ufo方面(《梦溪笔谈》中就有ufo的记载)。将来同学们搞研究,也不妨利用这一方法和思路。当然,必须学好文言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