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的英语教学能力测试的教案大全
小学英语教学能力测试的教案模板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充分地提供一个宽松、愉悦的舞台,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宽松、愉悦地探究学习,让课堂因为学生的自主发现、自我展现而呈现生动精彩的一面。因此,我会把精力放在情景的设计上,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的情景中乐学英语、掌握英语、会用英语,并保持强烈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二、结合内容说教材
本课是广州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通过教学 “My bedroom has ……”这个句型,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卧室,并学习一些关于房间物品的单词。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它起到统领全单元的作用并为下一课学习表示方位的知识作了重要铺垫。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Do you have……?”等句型,这为学生学习本课的新知打下了基础,基于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我将本课的目标确定为:
1、语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单词。
2)学习描述自己卧室的句型:My bedroom has a……
3)理解、朗读并尝试表演对话。
2、语言技能目标
1)根据情景说出单词和句子。
2)在图文和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3、情感态度目标
能有兴趣听说英语,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并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能主动用所学英语与他人交流。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重难点敲定为:
重点:
运用句型:My bedroom has a…描述自己的房间。
难点:
1、wardrobe、ceiling等较难发音的单词的正确朗读。
2、对情景进行模仿、创新。
三、紧扣上述说教学策略
1、教法:
情景教学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表演等特点以及本课句型的情景性较强的特点,我会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设置真实有效的场景,让学生走进课文,表演课文,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从而激发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媒体辅助法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其独特的魅力。因此,我通过把我得卧室拍下来放给学生看,听,并借助自制课件和“金太阳”把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
2、学法:
见词读音:
所谓教无定法,而需得法。学生学习大量英语单词,更需要终身受用的方法,需要捷径。在单词教学中,我会逐步渗透见词读音,听音写词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自能学习英语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新课程尤其提倡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助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尤其在突破情景对话这难点中,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并有效地关注了学困生。
五、根据设计说过程
(一)课前热身
1、首先我带领学生边唱边跳多媒体课件上的歌曲《Old McDonald》
2、接着用一些玩具动物来复习“Where's……?I have……Do you have a…?”等句型。从而引出I have a bedroom.“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一上课就被轻松愉悦的音乐和可爱的玩具吸引,将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设境激趣
1、通过teacher`s bedroom(初步渗透课文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
欲,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学开始,我设计这样的导入:I have a beautiful bedroom.Do you want to see?Now let`s go and visit my bedroom.创设这种情景,既是向学生初步渗透课文内容,也使学生的好奇心被挑起,热情也被燃起,自然就对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产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有关描述卧室的单词和句子,我给学生看一段有关我自己卧室的录像2次。第一次看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第二次看时要求尽量记住我卧室的物品以及其发音,然后比赛谁的记忆力最好,谁说得最多。在此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用My bedroom has a…这个句型说出新单词,先是老师带着说,再到半扶半放,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在反反复复的使用中,不仅向学生呈现了新单词,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个句型。而在学生说“wardrobe”这个比较难发音的单词时,学生有可能不会发音或发音不正确,我会把“bedroom、draw、wardrobe”这三个单词写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和强化,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即都有一个字母组合“dr”发……
另外,在单词的教学上,我设置这样一个环节:I teach you…让学生在通过讨论、思考后,告诉别人或教别人自己是怎样去记住单词的。这样的设置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习方法。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理解才会最深刻。
接着,我通过“擦屋子”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单词。我会把所有图片贴到黑板上,然后拿掉一张,当老师带读到拿掉的那一张图片时,学生就不能读出声。若读了,就擦掉学生房间里的一样物品,否则就擦老师的物品。这个活动有趣激烈,好胜心促使学生的精神必须高度民主集中去听、看、读,并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
2、接着通过Mr Shaw`s bedroom(单词和句型的巩固)
由于要记忆大量单词,学生可能会出现记忆疲劳,这时,我会让学生唱一下小诗,来一个relax。同时也顺势带出下一环节:单词和句型的巩固。小诗是这样的:(诗的内容)在学生唱完之后,老师便戴着头饰以Mr Shaw的身份出现,用Yes of course。My bedroom has a…来回答示范,然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当Mr Shaw。这时,部分学生有可能出现不会说或说得不流利的情况,因此,我会把这个句型板书,把句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台下的学生带动台上的学生一起回答。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操练了句型,也帮助了同学。
(三)趣味操练
为了让学生在操练句型与运用单词中保持昂然的兴趣,我设计了以下的活动:
1)谁最快:电脑逐一快速闪出卧室物品的图,看谁最快说出并拼出单词。
2)悄悄话:每组各派一名同学上台负责建造房间,材料就是老师传给每组的悄悄话:My bedroom has a…,代表根据内容把图片贴到适当的位置上,最快并位置正确的为赢。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平台。
(四)呈现课文
1)多媒体呈现课文内容,整体——小组——个人操练朗读课文。
2)小组比赛表演课文。这样的设计,创设了特定的情景,角色的体验中将能产生过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在角色交流中相互交流、启发沟通、互相纠正,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五)语言交流
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英语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口语交际。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用所学句型My bedroom has a…同位或过位描述已准备好的画、照片或模型的活动,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替换操练模式,让学生把英语与生活联系起来,既为学生学习营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天地,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达到排除心理障碍,大胆开口讲英语的目的,打好说的基础,养成说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
A类:制作一个表格,调查你的好朋友的房间有什么物品以及物品的颜色。
B类:向你的好朋友描述一下你的房间,把你的话写在作业本上。
C类:抄写本课新单词并家听。听录音,熟读并表演课文。
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在创设特定情境,设置应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扎实有效、灵活有趣地学习英语,学懂英语。
第二篇: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 时间:2004年10月 28 日
任课教师:黄 皖 毅
任课高校: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花都分校 【课 程】 操作系统
【课 题】 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法 【教学工具】黑 板
【教学目的】 通过对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的学习,掌握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掌握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理解进程的动态性是由它的 状态和转换体现出来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进程的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2、理解引起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教学难点】 引起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复习几个与进程相关的知识点
1、什么是程序?什么是进程?
2、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
3、进程特征:动态性、并发性、调度性、异步性、结构性
引入新课:
进程的动态性是由它的状态和转换决定的。授新课:(教材P43页)
1、进程基本状态:
1)运行态(Running):进程正在占用CPU;
进程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在处理机上执行时的状态。2)就绪态(Ready):进程具备运行条件,但尚未占用CPU;
进程分配到必要的资源,还没有获得在处理机上执行的状态。
3)阻塞态(Blocked):进程由于等待某一事件不能享用CPU。
或称等待态,进程的执行受到了阻塞而处于暂停状态。
2、进程状态转换:(进程状态及其转换图见教材44页图2-6)
1)就绪—>运行
2)运行—>阻塞 3)阻塞—>就绪 4)运行—>就绪
思考题:某进程由于需要从磁盘上读入数据而处于阻塞状态。当系统完成
了所需的读盘操作后,此时该进程的状态将()
A.从就绪变为运行 B.从运行变为就绪
C.从运行变为阻塞 D.从阻塞变为就绪 答案:D 【小结】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要求大家掌握进程的三
个基本状态,以及进程状态转换的条件和原因。同时,通过对进程的动态性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大家进一步学习进程管理。
第三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教案
方程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3—5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合作、观察、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两只小青蛙在玩翘翘板很开心,一只小熊也要玩,同学们,你们说会怎么样?(没法玩)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也让小熊也能玩的开心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出要让跷跷板两边平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数学里的跷跷板。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方程的意义
1、出示主题图(1)
请学生说说在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2、出示主题图(2)
请学生说说在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问: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学生思考,可以讨论)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指名回答)100+x
3、出示主题图(3)(逐个天平出示)请学生观察第一个天平图,发现了什么?(不平衡)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学生回答后,师板书)100+x>200
请学生观察第二个天平图,发现了什么?(不平衡)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100+x<300
4、出示主题图(4)
请学生观察这幅图里的天平,发现了什么?(平衡了)
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100+x=250(师板书)
5、观察比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同学们,我们刚才写的这三个数学算式有什么不同?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
6、师:你们能写出等式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写,老师巡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含字母和不含字母的等式,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预设学生板书:
3+8=11 100-90=10 3+x=25 60-x=7 10×x=800 70÷x=7等等
7、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x,有的没有未知数x)
8、教师总结: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齐读一次概念。问:在这个概念里,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关键?(在未知数、等式下加重点符号)
9、学生写一些方程。教师把学生写的方程在实物展示器展示出来。
10、试练: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每题均问学生为什么是或不是方程)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6(a+2)=42
11、看书53--54页质疑。介绍54页的课外小知识。
12、练习:
(1)课本6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订正)(2)课本62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订正)
(二)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1)出示图片1(55页天平图片)让学生观察天平左右两放了什么东西,天平是否平衡?(天平左边放上一个茶壶,右边放上两个杯子,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设一个茶壶重a克,一个茶杯重b克,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怎样呢?(板:a=2b)
(2)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如果往两边各放一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仍然保持平衡)
刚才的过程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b=2b+b)
(3)如果两边各放上两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刚才的过程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2b=2b+2b)
(4)如果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呢?(板:a+a=2b+a)
(5)小结: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和板书中的等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同时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等式不变)板书
(6)如果两边同时拿掉一个茶壶,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仍然保持平衡)列成等式a+a-a=2b+a-a(板)
(7)小结: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同时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两边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板书:或减去)齐读
(6)出示图片2(55页下面的天平图)现在天平平衡吗?(平衡)现在从天平两边都拿掉一个花瓶,天平怎样?一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
2、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1)出示图片3(56页上面的天平图)天平平衡吗?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板)。如果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5倍„„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保持平衡)
(2)从右往左看,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板)。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归纳小结:所以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不变(板)。
三、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平衡平衡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像100+x=250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测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测试——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2011-09-26 15:43:24| 分类: 语文素养|字号 订阅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题(50分)
(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2、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10分)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搜集来一张张的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
答:明显是不合理的。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所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在没有很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励,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答:我想,我会将这些资料的交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如:除了课文上的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说说你收集到的情况吧!
我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
图片以及资料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还会在班级上作展示。让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分)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
。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10分)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五 论述题(24分)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Ⅰ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8、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2、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简答。(20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Ⅱ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五篇:沟通能力测试
以下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却有可能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想测一下你的沟通能力吗?那就开始吧!
1.你跟新同学打成一片一般需要多少天?
A.一天
B.一个星期
C.十天甚至更久
2.当你发言时有些人起哄或者干扰,你会:
A.礼貌地要求他们不要这样做。
B.置之不理。
C.气愤地走下台。
3.上课时家里有人来找你,恰好你坐后排,你会:
A.悄悄地暗示老师,得到允许后从后门出去。
B.假装不知道。但心里很焦急,老走神。
C.偷偷从后门溜出去。
4.放学了,你有急事要快点走,而值日的同学想让你帮忙打扫教室,你会:
A.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有急事,下次一定帮你。”
B.看也不看地说:“不行,我有急事呢!”
C.故意听不见,跑出教室。
5.开学不久你就被同学选为班长,你会:
A.感谢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并表示一定把工作做好。
B.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要求自己默默地把工作做好。
C.觉得别人选自己是别有用心,一个劲地推托。
6.有同学跟你说:“我告诉你件事儿,你可不要跟别人说哦……”这时你会说:
A.“哦!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不是知道这件事的第二个人吧?”
B.“你都能告诉我了,我怎能不告诉别人呢?”
C.“那你就别说好了。”
7.老师布置你和另一位同学一起完成一项任务,而这位同学恰恰和你不怎么友好,你会:
A.大方地跟他(她)握手:“今后我们可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哦!”
B.勉强接受,但工作中决不配合。
C.坚决向老师抗议。宁可不做。
8.你和别人为一个问题争论,眼看就要闹僵了,这时你:
A.立即说:“好了好了,我们大家都要静一静,也许是你们错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错。”
B.坚持下去,不赢不休。
C.愤然退场,不欢而散。
计分方法:选A计3分,选B计2分,选C计1分。
解析:
8—12分
表明你的沟通能力较低。由于你对沟通能力的重视不够,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导致你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些机遇常常与你擦肩而过。你应该以轻松、热情的面貌与同学进行交流,把自己看作集体中的一员。同时,对别的同学也不可存在任何偏见。经常与人交流,取长补短,改变自己拘谨封闭的状态。记住:沟通能力是成功的保证和进步的阶梯。13—19分
表示你的沟通能力较强,在大多数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色,只是有时尚缺乏自信心。你还需加强学习与锻炼。
20—24分
表明你的沟通技能很好。无论你是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学生,你都表现得非常好,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表现得大方得体。你待人真诚友善,不狂妄虚伪。在原则问题上,你既能善于坚持并推销自己的主张,同时还能争取和团结各种力量。你自信心强,同学们都信任你,你可以使你领导的班级充满着团结和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