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井金环教案
教学活动内容“彩色飞标”
活动目标
1.能把皱纹纸撕成长条,在教师的帮助下做成飞标。2练习把飞标投向空中。3体验做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彩色皱纹纸、塑料夹子若干。
2、做成的彩色飞标一只。
活动重点
练习把飞标投向空中,体验做飞标、玩飞标的快乐。活动难点
能把皱纹纸撕成长条,把几条纸的一端整齐地叠在一起。
活动过程
1、出示飞标,引发兴趣。
教师将飞标抛向空中,请幼儿观察飞标上抛和下落的过程。
2、引导幼儿学做飞标。
(1)、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纹纸撕成若干条,再把纸的一端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塑料夹子夹住,一只彩色飞标就做成了。(2)、幼儿制作飞标。建议幼儿选用喜欢的颜色,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夹上夹子。
3、带领幼儿玩飞标。活动延伸
创设情境让幼儿往圈里投飞标,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
第二篇:叉车工李金环先进事迹
叉车工李金环先进事迹
平凡岗位,非凡技艺。李金环工作认真负责,干一行爱一行,2000年因工作需要开始学习开叉车,从此她与叉车结下不解之缘。十五年来,他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从三十而立到不惑之年,从刚接触叉车到练就一手好技术。她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由于她肩负责任,不怕吃苦,在2002年提升为叉车组组长至今。
公司搞活动时,她总是一马当先,带领组员积极工作,上下求索。尤其是在公司开展6S以来,她更是身先士卒,由于库容不足,公司要求起垛3层。从来没上过3层的她,空闲时就组织员工进行练习,集体学习,又想要美观,还想要安全,的确有点难度。她教育徒弟要心清,眼明,手快要准,先看好地势方向,再放叉子,做到一步到位,节省了人力物力。经她摆放过的垛又美观还安全,也为公司6S现场工作做了不少的贡献。
爱徒如子,寸草春晖。几年来她先后培养徒弟十多余名,有男有女,有年轻的还有年长的,无不夸她是一位好导师。她们师徒关系融洽,工作也不分你我,互相帮忙,“传、帮、带”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闲时她陪组员一起聊天,谈心,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能把组员当成自己的子女,员工也早已习惯了把她当成亲人。她从不吝啬技术,把所学技术经验全部授教徒弟,为了让学徒能更早更快的融入工作,融入团队,她还常常和员工一起吃饭一起练车。她关心员工,团结同事,总能给人温暖又爽朗的笑声。
谦虚谨慎,爱岗敬业。期初,公司新增吨袋时,来回运送一批半成品还没有装卸工效率高,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她把所有时间全花在这上面,她学习专业知识,刻苦练习,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她寻找方法,积累经验,又反复操作、试验,查看资料,直到问题解决。她不仅牢记叉车操作的工作流程和岗位安全工作程序,还严格要求员工执行工作程序,使员工树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身上发生”的安全质量观。
她常教导员工“客户的事无小事”。发现问题,她会立即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及时沟通,把客户的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真正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得到客户及车户的一致好评。每月月底市场赶销量时,工作压力之大、劳动强度之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她能及时调配人员,以身作责,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她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她每天早上六点多就从家赶到厂里,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或下班时间,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
李金环座右铭: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优秀人才,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观!
第三篇:《井》教案(定稿)
《井》教案
一、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人带来甜美和欢乐,教育他们热爱为造福后人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
2学习概括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理清文的结构。
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和叠词。
4有感情地朗读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要点:解题,学习字词,给文分段按段意总结主要内容,学习文第一、二、三节。
(一)解题:板书题后,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
(二)检查前预习情况。
首先朗读文,其次查字典后联系上下文,预习生字新词。
在学生回答文共写了多少节这一问题后,找八名学生分节朗读文。
2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词:(其他同学在纸上默写)“年龄”、“痴痴”、“一辈子”“开掘”。
3重点教以下两个字。
容易写错的字:年龄的“龄”不是“令”
容易读错的字:痴痴的“痴”读hī不读hí
多音字:
(三)自由读文,理清文脉络。
参照后练习中1、2题的提示给文分段。并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归纳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文第一大段(1、2节)。
请一名学生读文,读前教师提问:这是一口什么样的井,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
①教师板书、“古老”、“小小”后让学生带着…这小小的井什么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的古老这两个问题,出声读文。
②让学生从
(五)指导学生朗读。
读出井的外形和古老,读出赞美的语气,让人体会到它虽然小而平凡,但它在作者心中,在所有的人心中却无比高大,因为它为后人做出了奉献。
第二时
教学要点:讲读文第二大段的“井水很甜很甜”、“井水很凉很凉”和第三大段。
(一)总结“井水很清很清”这一节的学法。
以事衬托井水。
2在叙事中,抓住词语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二)在老师的“扶(诱导)、放(学生自学)”中,让学生学习,井水“甜”、“凉”这两部分文。
学生默读“井水很甜很甜”这部分文。
2老师“扶”学生找准写了什么事?板书:吃、浇、洗。
3老师“扶”学生找出“浇菜”、“冲洗”时表达作者感情的词。板书:嬉笑、可爱。
4老师指点让学生体会:
①“浇”——“嬉笑”,表达了用甜水浇菜给作者带来了劳动的欢乐。
②“洗”——“可爱”,表达了用甜水洗菜给作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③“吃”——“甜水”,表达了甜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帮学生小结:甜甜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令人喜爱,令人赞赏,这井水是令人欢心的水。
6指导学生读出对井水的喜爱之情。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井水很凉很凉”这一部分内容。
让学生出声读——找写什么事。
2让学生默读——找出写事中的关键词。
3让学生讨论——写事中的关键词与表达作者感情的词之间的联系。
4让学生到黑板前,板书“浸”“咬”并讲解与“一辈子”这个词的联系。
在学生补充发言中,让其体会到:被井水浸过的李子,不仅有李子原有的可口味道,令人难忘的是在炎热的夏天被井水浸得冰凉的李子,令作者更感愉快和舒畅。
6指导学生读“吃过晚饭……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一小节,读中让学生将“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这句话,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换一种表达。让学生在原句与更换后的表达中,朗读出作者对很凉很凉的井水赞美之情。
(四)在师生共同总结中学习第三大段。
学生朗读第一大段并总结出:前人劳动。
2学生朗读第二大段并总结出:造福后人。
3学生朗读第三大段并总结出:后人对前人的怀念,敬重与赞美。
(五)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后,完成后作业第四题;比较井、井边趣事、古井三个题目的不同。
(六)布置作业;后作业三题之二、五两题。
“井”的作者借井这个事物,抒发了对造福后人的开掘者的敬重,赞美之情。
在这篇文后,编者共安排了六项作业。它的意图是,让学生理清文结构,掌握主要内容,通过前后句的变换和叠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这两节中,应力求把作者的心声,编者的心意与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在一起,通过教、扶、放的方法使作者、编者、教者与学生达到共鸣,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陶冶情感。
第四篇:井-教学教案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一、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第三段(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
二、井的历史古老。)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3、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
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5、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 甜。)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1、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2、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 主要内容。(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
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15 井
甜:吃、浇菜、洗萝卜
井水特点
凉:浸新鲜的红心李子
联想:
劳动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课后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傍()吩()
咐()
胖()膀()粉()
符()
拌()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间,城下面画ν。乘凉(chéng chèng)
记载(z?i zài)痴痴(zhī chī chī)
嬉笑(xī
x?)3、多音字组词。
xì()
pū()
shuǔ()系
铺
数
jì()
pù)
shù()4、仿照例子,再写出几个词语。干干净净
白白胖胖
–––––––––––
––––––––––––
––––––––––––
––––––––––– 碧绿碧绿
一颗一颗
––––––––––
––––––––––
–––––––––––––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第五篇:《满井游记》教案
《满井游记》教案
一、导入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湖心亭看雪》,大家还有印象吗?谁写的?明末清初人,张岱。张岱曾说:古人写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也就是说:古人写山水文章最好的是郦道元,其次是柳宗元,与他同时代的就是袁宏道了。师:你怎么知道是袁宏道呢?
生:根据课下注释。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袁宏道的代表作《满井游记》。
二、走进文本及作者
满井,是地名,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三里,明清两朝是京城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而得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写下了很多著名的山水游记。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清俊。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笺校》。
公安派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公安派”。“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意趣盎然。万历二十七年(公元 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跟着古人游览名胜,有两道门槛必须迈过去:一诵读课文;二疏通文意。昨天,布置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
1、注意生字词
2、听泛读
3、生自读,疏通文意及回答问题。(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四、品读全文
师:迈过了两道门槛,我们终于可以和袁宏道一起游满井了。谁来翻译第一段? 一生翻译第一段。
师:听说过花朝节吗?在我国古代,花朝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比如结伴赏花,踏青,游园,唱歌,跳舞„„《红楼梦》里有一个人的生日就是这一天,林黛玉。可见作者是多么偏爱他的林妹妹,居然点她为百花的主人。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过花朝节了?
生:忘了。
师:近几年我们是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中秋节、清明节还有了公休假。生:花少了。
师:是花少了呢,还是我们少了赏花的心情? 生:少了一份闲情雅致吧!
师:可见我们更多的关注了与人有关的节日,却忽略了身边的花,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
师:花朝节后,北方的天气很寒冷。哪个字看出是北方? 生:燕。
师:寒到什么程度?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生1:余寒犹厉。生2: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生3: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师:“局促”怎么解释?生:拘束。师:人受拘束是什么感觉? 生:压抑,无奈
师:谁来读这一句?读出无奈的感觉。生:读
师:明确“先抑后扬”以前学过《蝉》。
师:备受压抑的袁宏道终于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走出来了。哪天? 生:廿二日。师:天气情况: 生:天稍和(暖和)师:与谁去的? 生:同几个朋友 师:具体路线:
生:家里—北京城东直门—到满井。师:他看的是?感觉怎样?
生: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师:怎么翻译? 一生翻译。
师:还未写春,我们已经感受到浓浓的春意了,谁能用四字词语描述春天? 生:草长莺飞、冰消雪融、鸟语花香、师:我们不难想到此时的作者心情怎样? 生:愉快、高兴、兴趣高涨。
师:“一望空阔”能不能改成“一望无际”?
生:“一望无际”只是写出了看到的广阔。“一望空阔”除了写看到的,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开阔。
师:袁宏道从笼中飞出来,一路飞来一路看,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水、山、柳、人、动物、麦田。师:作者是怎样一一来描述的?
生:读“于时到乍出于匣也。”用明镜比喻春水,突显春水之美。
生:读“山峦为晴到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把山比喻成刚刚梳洗过的美少女,突出春山之美。
生:读“柳条到寸许。”由山水写到麦田,处处给人以初春的气息。师:接下来又写了什么?
生:写游人,泉茗、罍歌、骑蹇。师:最后写了什么?
生:鸟、鱼儿、禽、兽。概括了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在春光中悠闲自得。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师:看到如此美景,于是他长叹一声,发出了一句警醒后人的肺腑之言,大家一起读出来。生齐读: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师:谁来翻译这句? 一生翻译。
师:回应段首,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对“城居着”困居京城而不知道有如此美得春景而感到惋惜。注意这的双重否定表肯定。师:大家齐读最后一段:抽生翻译
生:理解
师:惟此官也?是指清闲。表明他与庸俗之人的区别,及是自嘲又是自慰,流露出他寄情于山水,厌倦都市官场生活。
五、拓展延伸
本单元的几篇散文都属游记,试比较本文与其他散文的不同。提示: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这与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的写法完全不同,如《小石潭记》借景抒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岳阳楼记》借景抒忧国忧民之情;《醉翁亭记》抒发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袁宏道的游记散文现存九十多篇,成就很大。课外可收集一些来阅读欣赏。
六、总结、归纳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作者的感情变化: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抑郁、烦躁)—— 若脱笼之鹄、游满井(轻松喜悦)——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感叹赞美)师:本文的写作特色
白描: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拟人: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增加了景物的动感和灵气,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比喻: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
“脱笼之鹄”;写水波“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
师:我们现在评价一下袁中郎,他是一个——的人。生:他是个热爱自然的人。生:他是个崇尚自由的人。生:他是个很浪漫的人。
生:他是个很悠闲地人。生:他是个高雅的人。
生:他是个潇洒地摆脱官场的束缚的人。
师:我们还得感谢袁宏道,因为他给忙忙碌碌的我们一种深刻的人生启示,我认为这是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心理,(出示PPT)生齐读: 这是对轻松自然的崇尚,这是对自由和谐的向往,这是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七、作业
1、就自己在生活中的游览,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行文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方法。
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