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钟华教学笔记
于钟华教学笔记
“魔鬼训练营”----------第一日 上午 理论描述:
一、对二王书风在古代书法品藻中逸格地位的确立:
1.白蕉与沈尹默的比较:沈尹默近于唐法,白蕉近于晋法
2.唐代中后期,书论中“逸格”的出现: 李嗣真《书后品》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怀瓘《画品》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二、逸格风格的语言描述: 别具一格 不守常法 出人意表
“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三、笔简形具的阐释及具体到二王用笔训练 训练展开:
训练一:从《集字圣教序》中寻找若干横划以及竖划,在不出现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图一要求,做到一笔塑形。训练二:折笔的训练。在不出现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图二要求,同样要求一笔塑形。
训练三:在折笔的训练过程中,加大训练的难度系数,连续折笔的训练,如图三所示。参考书目: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5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次印刷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画品丛书》于安澜 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982年3月 下午 理论描述:
关于“斜执笔”的理论描述
1.沙孟海先生提出唐以前为“斜执笔”
2.中国古代家具史:魏晋南北朝至宋为高桌椅逐渐为汉人日常起居所用(高桌椅为“五胡乱华”时胡人所引入)
3.“斜执笔”的用笔状态语言描述
4.平动用笔,魏晋无提按
5.从文字演变史看“隶变”中笔画的形成 6.从毛笔“物性”看用笔无提按 训练展开:
训练四:转笔的训练。如“洞”、“而”、“易”、“贤”……如图四所示。训练五:连续转笔训练。准确分段并体会锋面自然转换所形成的线条形态。如图五所示。
训练六:连续转笔的实际应用。在《集字圣教序》中摘出若干符合训练要求的文字,如:“於”、“有”、“隆”、“像”、“物”…… 参考书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2年4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孙晓云,《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魔鬼训练营”----------第二日 上午 理论描述:
笔法史研究(涉及范围:1.魏、晋;2.唐、宋——米芾)
一、笔法演变
魏晋以前的书法史本质上是一部汉字演变史,书写方式强调连贯性,汉字、笔法都是趋于实用与便捷使用为目的,其笔法为自然笔法;魏晋王羲之以后的书法史为书家个人风格演变史,不同于之前的实用,审美成为书法发展的动力,非自然笔法。
二、自然笔法
1、自然笔法的运笔方式: 裹毫(束毫)与铺毫
2、自然笔法的语言描述: 恢复原态,自然之道
三、非自然笔法
定义:非自然笔法是在自然笔法基础上,加入一系列反映自己美学和审美观念的用笔动作。训练展开: 非自然笔法训练
训练一:从集王圣教序中找出若干奇形笔画以临摹 训练二:将所找出的非自然笔法加以分类,每种类型找出两字精确临摹 1.笔画中分段书写 2.行笔中加顿 3.连接错位 4.反手势书写 5.内在笔路的外化 参考书目:
《魏晋残纸书风》,重庆出版社,2000年7月
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黄丹麾 刘晓陶,《艺术中的自然》,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中华书局(关于王右军条)下午 理论描述: 书谱研究
一、发现《书谱》中的非自然笔法
1、节笔
2、断笔
3、增笔
4、减笔
5、并笔 训练展开: 训练三:
1、找出节笔。要求:不同部位的节笔,找出规律。
2、按照训练二中的五种分类在《书谱》中找出范字,并增加三种类型:断笔、增笔、减笔。
3、节笔放大练习。要求:四尺整张×20
4、细线前描淡写
粗线一按到底,但要能使毛笔回复原态 线条力度不等于用笔力度的大小,一想到用力线条已经失败80% 参考书目:
孙过庭,《书谱》,版本较多
启功,《启功丛稿》,中华书局(关于节笔部分)于中华,《节笔研究》
谷村熹斋(日),《右军笺》的推想
“魔鬼训练营”----------第三日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临摹 上午要求:
尽可能保持原大,并注意字距与行距
一、关于笔法
1、单根线条、线条交界处的笔法不能丧失
2、棱角分明、圆转饱满
二、关于撇
1、短撇
2、长撇
长撇的几种不同形态:中段加粗、分段书写、绞转 下午要求:
第一张要求:以字帖大小为限,初步临习,只要求能够将一行字安排于所临字帖高度内。第二张要求:在第一张要求之上,关注字间距和行间距。第三张要求:在前两张要求之上,把点画做到精到。参考书目: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2006年1月 韦宾,《唐朝画论考释》,天津人民美术,2007年5月(美)梦娜伯格编,《走向古典诗学之路——相遇与反思:与伯纳德特聚谈》第六章从模式到活力,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华文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四日 上午 理论描述: 关于“法”
一、方法与法度
二、古法与今法概念界定
米芾书论中的古法:上古(三代)、魏晋
1、大篆与小篆的古今之变 线条粗细一律 长方形字形 空白均匀
2、篆书与隶书、章草的古今之乱
隶书——铺毫——今法
章草——圆笔——古法
3、章草与楷书
钟繇——古法
4、王羲之的“新法”
“庾翼书少时与王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书曰。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一作鹜。皆学逸少书”
传说献之十五、六岁时,就曾对他父亲羲之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
5、唐代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米芾:“颜柳用笔跳荡,……(省略)”——颜柳为今法
三、笔法
1、笔法的概念 执笔方式
笔锋状态:束毫、铺毫 笔毫运动形态:绞转…… 用笔速度
2、魏晋古法(自然笔法): 一抹
去手势
侧铺
3、王羲之一手抓住古法,一手开启了新法之门
如《姨母帖》 训练展开:
忠实临摹《丧乱帖》一通,原大,并表现出以下特征:
1、侧铺
2、方折
3、信手一抹,笔锋的姿态 参考书目:
周汝昌,《永字八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熊秉明文集》第三卷,文汇出版社,1999年6月 白砥,《王羲之书法解析》,西泠印社,2005年3月第1版 唐窦皋《述书赋》——《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下午 理论描述:
一、笔法:
1、自然笔法
2、非自然笔法:笔法外化 笔法内化:侧笔、并笔、叠笔、取逆
二、墨法:积累效果成为一个字的字眼 训练展开:
第一组:临摹《姨母帖》,体会古法
第二组:临摹《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自然笔法为主
第三组:临摹《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非自然笔法
第四组:临摹《丧乱贴》
第五组:临摹《二谢帖》、《得示帖》 参考书目:
沃兴华,《米芾书法研究》,上海古籍,2006年11月 王瑛,《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2001年1月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王耘,《唐代美学范畴研究》,学林出版社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米芾全集》,湖北教育出版社 司空图,《廿四诗品》
美学范畴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蔡锺翔,《美在自然》
邓光东,《因动成势》
汪涌豪,《风骨的意味》
“魔鬼训练营”----------第五日
一、当代书法发展的两个主脉:
1、科班式书法教学的崛起
1962年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创设
1979年中国美院书法专业首届研究生
1981年《书法研究》对书法性质的讨论
1985年中国美院首届书法本科生招生
2、展览会展厅效应的崛起
1981年首届国展
1986年首届中青展
1995年第五届中青展“广西现象”
二、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
1、视觉艺术的要素: a 空间 b 造型 c 层次 d 视觉中心
2、书法的本位: a 笔法 b 线条
书法艺术应该具备以上六点
三、书法空间 时——体验
空——构成:a点线面的构成b色彩构成
1、任何两根线条相交不能相等
2、空白分字内空白与字外空白,主导的空白就是空间。空白的分布原则:a在一个空间中,任何物体都不要居于正中
b当同类笔画切割一个空白时,形状要有变化、主次。训练展开:
训练一:在《集王圣教序》中找出关于“相交不等分”的例子,临摹练习
训练二:找出以下三种对称结构的汉字,临摹分析在《集王圣教序》的处理方式
1、完全对称
2、局部对称
3、类似对称
训练三:找出并分析字主轴所分割的两边不对称的字,如“易”
训练四:找出并分析有主导空白的字,反复临习,分类 训练五:找出并分析空间内笔画的设臵,主次关系。空间形式:字形固有空间、移动笔画、重新分割、虚化笔画。训练五:分析一个大空间被分割后的小空白形状及其关系。注意空白的洁净度,体会高质量的空白,干净、清楚、不罗嗦。参考书目
陈振濂,《书法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中国美院出版社,1997年1月 陈振濂,《书法美学通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张韬,《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8年
“魔鬼训练营”----------第六日 空间
一、空间的特征
1、主次
2、形状
3、度:比例关系
4、情调:分别指向心理学和历史
5、空间带有个人风格
二、空间的处理方式
1、已有空间保留
2、重新分割形成空间 “是”“其”,如图一
3、再造空间:
a、引字外空间入内“有”“真”,如图二 b、虚化部分笔画“藏”内部的“臣”,如图三 c、部件的位移
三、空间形状
1、开敞度
开敞度越大,越容易与周围的字相融合。
2、空间的方向
3、空间的重叠
四、虚拟空间(绘画中称为幻觉空间)
在书法中,虚拟空间使空间具有厚度,线条的立体使空间出现厚度 训练展开: 训练一: 技术矫形
“而”的转笔:压笔——停——手腕原位不动、手距离纸面距离不变。如图四
“乛”:六种折笔形态。如图五 训练二: 按照三种空间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析临摹。训练三:
从圣教序中选出若干空间为该字主导的字形,精确临摹空间的形状,体会其开敞度,并与上下字之间的关系 训练四:
将练习三中所选之字改变其空间开敞度,体会改变后的空间情调,空间开敞度所起的作用 训练五:
空间的厚度(幻觉性空间)请从圣教中选出具有厚度的空间进行临习。关注围成空间线条来体验空间的质感和厚度。参考书目: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上海书店出版社
邵宏,《衍义的“气韵”——观念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钱钟书,《七缀集》之《中国诗与中国画》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大出版社(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丁宁,《艺术的深度》,浙江大学出版社
陈振濂,《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 社
(英)乔舒亚〃雷诺兹《皇家美术学院十五讲》,上海人民出版社 字帖: 八大山人书法 白蕉书法 王珣《伯远帖》 张旭《古诗四帖》 颜真卿《祭侄文稿》 孙过庭《书谱》 赵孟頫
魔鬼训练营”----------第七日 由“书法家”所联想到“家”的概念
一、“家”应该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
1、已有知识
2、融会贯通
3、完善推动已有领域进步
4、重新开辟新研究领域
5、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
二、书法家应有的知识结构:
1、书法相关知识
2、承传——走进历史
3、重新开辟新领域,如“现代派书法”
4、解决关于书法的现实问题
Ps,请不要称我为“书法家”,我只是一名“书法职业者、书法工作者、书法教师” 造型
一、造形的概念
1、人为的(非自然)与自然的。
2、造势:产生运动(势),千变万状。
3、手段:打破方块的外接形,增与损
4、对称的标准形与不对称的艺术形 :绝对对称、相似对称和类对称
5、高级造形具有蓄而不发的势
二、势与造势
1、具有指向性的标识线(如#6图所示)
2、虚实变化:实处(加重)代表着运动
3、延伸某些笔画 训练展开
练习一:复习背临《圣教序》中三种空间处理方式,每种方式背临10字
练习二:以所背临字为模本仿造一个与之类似的字 练习三:从字帖中找出具有大空间的字,分析什么样的部首 容易塑造空间。
分析结果:1顺时针弧线2左右结构3上下结构4自然存在的空间夸大,如带“口”的字
练习四:从圣教序中找出打破方块外形的字加以临摹 练习五:写出你心中的标准型,与圣教序相比较,发现其特殊之处
练习六:找出圣教序中极具动感的字和蓄势待发的字。参考书目:
笪重光,《书筏》——《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
王环宇,《力与美的建构(结构造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1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1月
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月 赵志钧,《黄宾虹论画集》,浙江美院出版社
黄亚平,《典籍符号与权利话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上海远东出版社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2年6月 字帖: 赵孟頫书法 八大山人书法 白蕉书法 王珣《伯远帖》 张旭《古诗四帖》 颜真卿《祭侄文稿》 孙过庭《书谱》 《陆柬之文赋》
魔鬼训练营”----------第八日 上午:
造型(续第七日 “势与造势”部分)因动成势
4、汉字也有面背之分,具有面背也就有了运动的趋势。如兰亭序末行之“異”字。
5、具有张力的弧线 部件与构件
部件—指向原始状态(构成汉字组合的零件)构件—指向人为状态(在部件的基础上对汉字造型重新组合)训练展开 训练一:
找出具有面背、张力弧线的字,反复观察、分析并临摹(可做适当夸张)时间:30分钟 训练二:
勾勒出帖中字的外形轮廓以表示此字是由若干部件构成,分析观察各部件如何拼接形成动势。
魔鬼教练说:“看字不是字”,将帖中字看作部件的组合,字与不字之间,似与不似之间 下午:
解读《魏晋残纸书风
(一)(二)》,重庆出版社,2000年7月
重点讲解《书风
(一)》中,第32,34,35,38页; 《书风
(二)》中,第7,11,19,28,36页 训练展开 训练一:
找出《圣教序》中,你认为能打动自己的4个字,按魔鬼教练提到的要求进行书写 要求1.要平动,不要上下动
2.前臂不许动,手腕可动 参考书目: 1.陈振濂
《高等书法教程》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包世臣《艺舟双楫》 上海书画出版社
3.刘熙载《刘熙载文集》中书概部分 江苏古籍出版社
4.赵权利《中国古代书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 5.陈彬和《中国文字与书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6.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史》 中国美院出版社
7.沈伟《中国当代书法思潮》 中国美院出版社
8.吴又华《中国书法二十年》 文化艺术出版社
9.许洪流《中国书法笔法论》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
10.刘小晴编著《中国书学技法评注》 上海书画出版社
11.《王羲之研究论文集》浙江美院出版社 12.华人德、白谦慎主编 《兰亭论集》 苏州大学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九日 今日内容:
魔鬼教练于鐘华讲魏晋笔法 此内容涉及到原创性 参考书目: 1.华人德编《历代笔记书论汇观》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梁启超《论中国学述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 3.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上海古籍出版社 4.杨克炎 选注《书法咏论》 辽宁美术出版社 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6.启功 《论书绝句》 三联书店
7.曹意强《艺术与历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8.康定斯基 《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9.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0.何丹《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苏东坡题跋 怀素自叙帖 三者并看 画禅史随笔
12.于鐘华《与传统的链接》文 13.尼采《朝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行以仁之。——《易经》 参考书目:
1.[英]贡布里希《理想和偶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美】塞缪尔〃亨廷顿
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
3.【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4.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 6.蔡钟祥邓光东《文质彬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7.古风《意境探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8.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9.丁方《丁方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10.李清照词 11.苏东坡词 12.姜白石词 13.柳永词
如谢家子弟 纵复不端正者 爽爽有一种风气 参考书目:
1.马一浮《尔雅台答问》江苏教育出版社
2.【德】约翰〃哥特弗里特〃赫尔德 《赫尔德美学文选》同济大学出版社
3.【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三联书店出版社 5.【奥】马赫《感觉的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6.【英】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老子》 中华书局出版社 8.《庄子》 中华书局出版社 9.《孟子译著》中华书局出版社 10.《周易》中华书局出版社 11.《史记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十二日 今日内容: 上午 【章法】
一.指安排布臵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古:《说文解字》“章”字:乐竟为一章从乐从十十数之终也。也就是说如何使一曲音乐成为一个完整的曲子。
今:(书法层面)怎样使我们的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一首曲子的方法。二.书论对章法的描述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三.古今章法之区别: 古:笔法 字法 行法 留白 款识 图章
今:为了展览而生发
a.仿历史上的某一名作
b.一张作品要营造:1.格调(比如魏晋风度,唐……)
2.气息(尽可能文雅)
3.走势(行而下的东西)
4.变化(抑扬顿挫,趋于丰富)
5.能力(个人)四.训练展开
以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其中某段为蓝本进行章法训练: 要求:
第一行-每字大小完全一样
第二行-有大有小,该大则大,该小就小 第三行-距离远近进行调整 第四行-把字帖中经典的字放进去 第五行-如有“戈”笔画的字把戈钩写长 后依次类推进行之。
下午
一.针对早上章法训练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矫正 问题 A.横折笔理解不够,从容不够
B.手的驾驭能力有问题 二.具体调整:
A.书写折线
B.书写折点
三.魔鬼训练营魔鬼教练专利招式(保密)!参考书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2.沈括《梦溪笔谈》 上海书店出版社 3.许江《一米的守望》 上海书画出版社
4.沈颂金《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 学院出版社 5.吴少眠、赵金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 学苑出版社 6.【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7.李天道《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 中华书局出版社 8.颜娟英主编《美术与考古》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0.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德】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3.【英】克莱克〃贝尔《艺术》 江苏教育出版社 14.《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浙江教育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十三日 今日内容: 上午
【恢复魏晋伟大书风】
魔鬼教练说:“恢复魏晋伟大书风,要有回望能力,往往比 向前看还要难!”
一.对圣教的解禁切入,找到魏晋命脉。
二.即恢复伟大传统,同时对我们这个时代有所发展 三.作为书法学科,且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 【解构圣教】
1.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2.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
3.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4.《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
5.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
6.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
7.圣教一出,使贵族→平民化
A.丧失了笔法(在普及王羲之书法的过程中)B.在书写的过程中,丧失空间 8.追溯传统要做到:
A.追寻笔法 B.加空间 C.在以上基础上,找王字独特构字方式 D.姿势的改变 【训练展开】
根据以上内容进行针对性书写 下午
【魏晋独特字法揭密】
魔鬼训练营专利(略),请关注《魏晋笔法研究》一书 【书法考试】
针对这几天的训练的一个考核,有具体指标 参考书目:
1.【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 浙江摄影出版社 2.【英】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 浙江摄影出版社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
5.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学苑出版社 6.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7.容庚《丛帖目》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
8.姚淦铭《汉字与书法文化》 广西教育出版社 9.刘志基《汉字体态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0..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元代鲜于枢、张雨》 荣宝斋出版社
12.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 荣宝斋出版社
13.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 荣宝斋出版社 14.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苏东坡卷》 荣宝斋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十四日 今日内容:
【关于王羲之书法的分期】 一.古法时期
1.代表字帖:《姨母帖》、《初月帖》 2.评价:“篆籀现象”
3.早年书迹“未有奇殊”,“既不足观,亦无所取”,“不胜庾翼、郗愔
唐朝人撰写《晋书〃王羲之传》采纳此说,云:“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
二.新法初创时期(自然笔法)
1.代表字帖:《平安帖》、《奉橘帖》、《何如帖》 2.评价:“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 3.趋于完善,羲之三十二岁时的书法大有起色,他写的草书“焕若神明”,顿还张芝章草的旧观
三.晚年时期(非自然笔法)
1.代表字帖:《频有哀祸帖》、《丧乱帖》、《二谢帖》、《忧悬帖》
2.“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非自然笔法:a.毛笔取逆b.覆笔、并笔多c.节笔多 3.在字帖中表现的效果:“黑”,覆笔并笔交错在一起,笔势倔强
4.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过:“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
【《圣教序》】
1.三个时期的字都存在于《圣教序》中,但以新法初创时期的自然笔法为主
2.比如(《平安帖》、《奉橘帖》、《何如帖》中的字居多)3.原因:字比较规范,笔画比较清晰
4.后人学的是自然笔法,轻松自如,贴纸飞行 参考书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四川人民出版
社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四川人民出版社 4.韩玉涛《写意-中国美学之灵魂》 海天出版社 5.黄宾虹《中国画史馨香录》 三联书店出版社
6.陈寅恪《读书札记
(一)(二)
(三)集》 三联书店出版社
7.江藩《汉字师承记》 三联书店出版社
8.范景中主编《猜想与反驳-波普尔哲学著作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9.刘墨《书法与其他艺术》 辽宁美术出版社 10.岑仲勉《金石论从》 中华书局出版社 11.刘师陪《清儒得失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傅斯年《诗经讲义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魔鬼训练营”----------第十五日 今日内容:
一.魔鬼训练营第一期所学内容大盘点: 要求:对照笔记分别以字法.笔法.空间等方面,迅速而准确的从字帖中找出对应项,进行书写。(时间:90分钟)
二.魔鬼教练书写(魏碑,篆书,隶书,草书等),传授魔招。(时间:60分钟)
三.魔鬼座谈:
a.魔鬼训练营第二期的设想
b.确定时间
c.魔魔互动,各抒己见 参考书目:
1.张方《虚实掩映之间》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德】劳悟达《禅师中锋明本的书法》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饶宗颐《选堂序跋集》 中华书局出版社
4.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5.葛晓音主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 上海古籍出版社
6.【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 三联书店出版社
7.叶嘉莹《词之美感特质的形式与演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8.张舜微纂辑《经传诸子语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日】滕枝晃《汉字的文化史》 新星出版社
10.陈丹青《退步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王宁主编,刘延玲著《魏晋行书构形研究》 上
海教育出版社
12.启功《启功题跋书画碑帖选》 文物出版社
提前预告: 魔鬼训练营第二期
教学内容:魏晋书风大揭密 还是以<<集王圣教>>为中心
主要着眼于“独孤九剑之内功心法”
由浙大外语学院院长担当翻译工作同时向全球各媒体直播
第二篇:“笔力”释(于钟华讲座笔记义)
“笔力”释义
“笔力”误解
要对笔力进行释义,相信看到这个题目的人第一感觉是认为我疯了,笔力!笔力还需要你来说是什么吗?真是多此一举,纯粹是搞理论者吃饱了撑的!的确,对于大多数书法界的人,甚至整个社会而言,笔力就是笔画的力度,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在赞扬一个人的书法时最常用的说法便是“笔力强劲”,而且似乎每个人都会使用,似乎也确实已经从笔画中感受到那内含的力量。黄庭坚就曾夸赞米芾的长子说“虎儿笔力能扛鼎”,后世董其昌、黄宾虹也多有引用。
于是,我们便不再对此表示怀疑,笔力自然而然就是指那种结实的、硬度极高的、钢筋铁骨般的笔画。于是,我们还会进一步指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对此早就有所论述,她在《笔阵图》中有云: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你看,人家卫老师说得多清楚,善笔力就多骨,反之则是多肉,多肉不好,所以叫做墨猪,肯定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书法成为墨猪的,所以,要笔画有力度,从而笔画多骨,这样才能称之为筋书,成为高妙的书法作品。
按对笔力作笔画力度之意去理解,我们所要做的事情自当是如何写出强劲有力的笔画。那么,首先的想法是书写时要用力,不用力书写怎么可能写出有力的笔画呢?是的,很有道理,于是,拿起毛笔总是要用力捏紧笔管,使出全身的力气狠命地向纸上砸去„„这还不算,马上找出一有力证据:王右军当年曾经从背后掣他的宝贝儿子—老七王大令手中的毛笔,结果未能拔掉,从而感叹“此儿后当复有大成”,可见握笔用力是如此重要。尽管后来有苏东坡站出来说: 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至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他还明确地提出“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老米跟着助阵,说:“把笔轻,方能振迅天真”。但苏东坡加上米元章,两个人也比不上一个王羲之的权威,世人对此始终将信将疑,因为这已构成一个常识:笔力要强劲,不用力怎么能够写出有力的笔画呢? 这样的常识到了明代受到来自董其昌的致命挑战,他不是告诉你要不要用力执笔的问题,他告诉我们的是: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
遒劲是要的,但遒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气,不是指那种奋力书写的硬梆梆的笔画,这样就把通常意义上的笔力强劲给消解了,这整个是釜底抽薪,把你的目标取消了,所谓的用力握笔也就成了无的之箭。如果你还有什么要反驳的话,老董说,少说废话,慢慢参悟去!因为这么非常识的含义是需要你去慢慢参悟才能明白的。说实话,老董的意思和东坡的想法如出一辙,但老董人家就是老狐狸,狡猾地把意思藏得很含蓄,很神秘,也很玄妙,使得人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常识。老董说了,不然,你就是没有悟道。虽然受到老董强有力的挑战,但人们对于“力”之崇拜还是心难死,意难平。随着科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科学”地思考这个问题,而按照科学的解释,力是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来。“物体之间”,对应于书写中的物体那肯定就是毛笔和纸张了,从而得出科学的笔力认识:所谓笔画之力来自于毛笔和纸面的相互作用。按照周汝昌老先生的说法就是:“笔和纸之间会有摩擦力”,这是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下可以心安理得了,笔力就是个摩擦力的问题,所以书写时要逆锋书写,或顶锋前行,也可以毛笔顶牢纸面一点点蹭着往前走,反正凡是能够增大毛笔与纸面摩擦力的手段皆具合法性,因为不如此不能写出有力度的笔画。这一切的一切的念头和操作技法的出现都是源于一个目标,要写出笔力—有力度感的笔画。
现在让我们回到卫夫人的这段书论来加以细细地思考。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善笔力”的“善”字是动词,现代汉语意思是“善于„„”,在古汉语中,“善”之后所跟应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比如欧阳修《卖油翁》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在这里“射”为动词,意为射箭,省略了宾语“箭”。有以名词活用为动词者,译为现代汉语则是在该名词前加以动词,比如《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弈即是善于弈。而“善笔力”中的笔力是名词,如果是指笔画的力量感,无论如何也难以活用为动词,在翻译时不管是后面还是前面都跟不上相应的动词,所以笔力是指笔画的力度在这里断难说通,这是其一;循此思路,还会发现笔力和骨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即“骨”是“善笔力”的结果(其实是效果),不善笔力,其笔画结果就是“肉”。这样,“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的翻译即是:如果善于使用笔力从而使笔画充满骨感,这样的书法就被称为筋书,反之即被称为墨猪。这里的问题是一个明明多骨的书法为什么要叫做筋书而不叫做骨书呢?命名从来就不是个随意之事,命名之中包含意义。“善笔力”之效果为“骨”,名字叫“筋书”,也就是说这三者之间应当存在内在的通联,否则不合命名原则,这是其二。但不管怎样,笔力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破除了笔力为有力度笔画的传统误解,我们已经上路,并走出了第一步。
而且,我们现在认定了笔力并非是指笔画的力度或力量,那么后面所谓的紧握毛笔以求力度或借毛笔与纸面的摩擦来产生笔力的所谓技法尝试便全成无稽之谈,因为你所追求的笔画力度似乎在晋人并不是他们的目标。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所讲的笔力和晋唐时期所讲的笔力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千年来对于笔力产生了严重误解。同样,笔力理解有误,对于骨、筋等概念,我们也是处于误解之中。“笔力”释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笔力?难道千年以来对于笔力的理解真的是错误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搞清楚的就在于什么是力。但凡提到力,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某某有很大的力气,大力士什么的,要么就是物体之间撞击的力量很强大等等。如果你稍加留意我们的日常反应会发现,其中潜含有两种不同的力:力气和力量。力气指向的是人或者动物,比如说一只老虎或一个人很有力气,这个力气不会去用什么仪器去衡量的;力量则是指向非生命体,一般是指物体之间作用所产生的机械力,可以用仪器加以量化,所以叫做力量(力气和力量有时会混在一起使用)。如果我们来查查字典会有新的发现,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提示我们说: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称为力气则是指向筋肉的效能,是由人和动物的筋肉所产生出来的。显然,原来我们所谓的科学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之力,与我们的书法应该关系不大。书法是书写者人的行为,应该对人之筋肉所产生的效能有关。力或力气是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那么笔力的产生应该就是书写者人的手的筋肉所产生的效能,即是说,在这里,力是结果,而筋肉是原因,我们所使用的是现代的汉语词典,那么,在晋唐甚至更早的时期,力之意思或者里之本义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看《说文解字》,许慎对“力”的解释是: 筋也。象人筋之形。
晕了,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了个颠倒:力不是筋肉的效能和结果,力就是筋本身,并且说得很清楚,力就是个象形字,象人体中的那根筋的样子。段玉裁在注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 象人筋之形。其条理也。
原来如此,力不是筋肉的效能,竟然是指人体内在的条理、理路,也就是那个筋本身,如此,我们恍然大悟了,怪不得中国古代武术中要打通筋脉,尤其是任督二脉,如此则会功力大增。我们的武术家,特别是内家拳,不是如西方拳击之类的技击术那样要每天举举石锁,拉拉哑铃之类锻炼自己的肌肉,准确的说,中国的武术家在于打通人体 内在的筋脉,而不是增加肌肉的韧性和爆发力,《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既和其本意造成因果的颠倒,同时筋肉并列的解释已经严重受到了西方意识和理念的影响。接着看段玉裁的注:
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地之理曰瑿。水之理曰泐。
原来,凡物之理都称之为“力”,木之理叫做“朸”,地之理叫做“阞”,水之理叫做“泐”,由此类推,毛笔之理叫做什么呢?毛笔是人造物,是我们的先民造字之后的产物,故没有专属字,所以只好就叫做“笔力”,所以,所谓“笔力”乃是指毛笔内在之条理。如此来看卫夫人所言“善笔力”就明白了,原来就是善于使用毛笔的条理,其结果是“多骨”,即是说,“笔力”是因,“骨”是结果,因为“笔力”就是笔之“筋”,则“多骨少肉者”当然叫做“筋书”了,可见,古人命名无丝毫的混乱和随意。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善于使用毛笔的条理如此简单之事,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煞有其事地论证、讨论吗?事实上,毛笔的笔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能够理解毛笔,理解毛笔的理路,并能够按照此一理路去书写而成的作品方能称之为书法,也即是说,按照“善笔力”书写的方法就是笔法,有笔法书写的作品就是骨书,没有笔法书写的作品就是墨猪,这实在是书法中最为核心之处。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所批评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就是不解“笔力”之墨猪,所以并不是所有书法家都能够明白什么是笔法、笔力的。
明白了笔力之本义,找出毛笔的笔力便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
蔡邕被尊为笔法传承的祖师爷,我们来看看他怎么说,《九势》中有言: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蔡邕说,“力在字中”,其前提是要“藏头护尾”,“藏头”和“护尾”相比,肯定是“藏头”在前,也就是如果明白了什么是“藏头”,距离找到这个“力”也就不远了。对于“藏头”,老蔡的解释是: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这下子清楚了:圆笔状态下的那个笔心就是笔力。毛笔理得很顺的情况下,笔毫聚在一起就是一个锥状体,不散开,不混乱,正如飘柔洗理后的顺发,富有光泽,健康而亮丽,蔡邕后半句“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也就豁然了:你想,当你把毛笔理得很顺,饱蘸浓墨时,那只毛笔看起来就很滋润,隐隐然发光,拿着这样的毛笔在纸面上留下的墨迹自然也是亮丽的。模仿卫夫人的说法就是:善笔力者笔画肌肤亮丽有光泽,不善笔力者笔画肌肤晦暗无神采。这是笔力存在的一种形态。
笔力还存在另外一种状态。当毛笔打开时,也即成为一个刷子形状时,笔力则是“刷子”内在的理路,这一点比较难说明,打个比方,此时的毛笔就像一个带子,如大多数女生所喜爱的用来编织各种花草动物的丝带,编织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这根丝带在“运行”中是否有褶皱,即有否被理顺。运用这种状态下的笔力写字,就如拿毛笔编织成一个个汉字形态的物体,饱鼓鼓地站在那里,精神抖擞,这样你也就明白韩愈说“字向纸上皆轩昂”了。或者如奥运会上的带操,无非那个飘带在空中飞舞时舞出来的是一个个汉字,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草书,那个美啊,真当不胜收!所不同的是,毛笔由于是从聚拢在一起的锥状体打开而成的飘带状,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铺卷之间相互转换,姿态横生,妙趣无穷。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马上会意识到,圆笔书写时的笔心即笔力,在笔画之中正是起到了“骨”的支撑作用,而毛笔辅毫所含墨液留于笔画中心之两边即是笔画之“肉”,正常笔力书写出来的笔画骨肉停匀,而毛笔笔力未能找出或没能发挥作用,写出来的笔画就会少骨多肉,所谓墨猪是也。于是,我们就可以知晓卫夫人所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了,同时,也就明白为什么“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筋书”之命名就是源于使用毛笔之“筋”—笔力写出来的笔画。
站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是当毛笔笔力展现为一个飘带时所形成的内在之“骨”,因为,众所周知的常识是“骨”就是我们人体内的骨头,是一个柱状体,飘带之中怎会有柱状体呢?但如果我们尚未忘记前文所言这种笔力形态所书之字如同丝带编织而 成一般,我们就会想起生活中将那种饱鼓鼓,不气瘪的物体称之为有“骨感”。如果还不能理解,想想我们小时候所折的风车,尽管是薄薄一张纸,只要按照纸的理路来做,那种骨感多强啊,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被你的同学踩了一脚,瘪掉了,骨感全无,就是这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书写过程中,笔力有了,但不一定就能完全产生筋书,这还和书写的速度有着重要的关联,欧阳询在《传授诀》中证实了这一点,他说: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党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而《唐朝叙书录》中所记载李世民的一段话:
“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则又给我们推出了一个“骨力”概念,并且说是如得到骨力,其形势也就一并全有了,骨力如此重要,看来我们下一讲又有任务了。s 7
第三篇:《花钟》教学设计于芳芳
《花钟》第二课时教案
红山区第一小学
于芳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学习作者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的写作方法。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学习作者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词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划出不同的花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 2.自读,读时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时间顺序来展开描写)
3.比较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与原文比较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4.该怎么写花开的样子写得生动,我们向作者好好学习学习。(1)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指读,为什么喜欢牵牛花?体会拟人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2)出示句子: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指导朗读
5.换句比较:凌晨四点,艳丽的牵牛花绽开了笑脸
五点左右,蔷薇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小结:要把花开的样子写得生动,要根据花的特点来写。6.这一段中还有很多描写花地句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指导朗读。
7.齐读,想起了文中的哪些词语?(鲜花朵朵、芬芳迷人、争奇斗艳)
8.省略号的作用,省略了什么?
师生合作读文 9.迁移训练:蝴蝶花————————
牡丹花———————— 10.拓展阅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质疑:(看到这些鲜花你有什么疑问吗?)
2.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句子。3.体会设问句的作用。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与湿度、温度、光照有怎么样的关系?
5.回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植物学家修建了花钟,是不是能够准确知道时间呢? 1.自读四自然段
2.“大致”“左右”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
3.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些花这么了解?(留心观察)
五、回读全文
六、回顾板书
七、作业
第四篇:钟华 试用期小结
试用期工作总结
姓名:钟华工号:01990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进入公司已经有一个半月了。回想军训结果检验的那一天,徐总的诚恳和蔼都还历历在目。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最初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陌生,但是从我进公司的第一天起,领导们的亲切,同事们的热情都让我这个刚毕业的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感到温暖。随后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公司从老总到同事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部门杨总做事的认真谨慎,让我更加的警惕自己,把工作做好做细。在这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慢慢地适应着个公司的文化与氛围,努力地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在主管和同事们地关心和指导下,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虽然也有一些不当之处,但是我都积极改正,避免再犯。所以,很快的我就融入畅联物流这个大家庭,并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很喜欢这里,也很愿意把这里当作锻炼自己的平台,和公司共同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现将我在该期间的工作情况做个小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氛围培训阶段和轮岗工作阶段。
从7月15日正式进入公司,我们这批新进的储备干部便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阶段,包括室内学习和室外学习两部分。在这段时间内我仔细阅读了关于公司的员工管理手册,学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整个公司在经营中的一些人员配置和岗位要求,员工工作中要注意的礼仪规范及工作流程。通过这些资料和培训,我对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了作为公司员工应该要有的工作规范。同时各个部门领导对其所在的部门情况和业务操作的详细介绍也让我更加加深了对公司架构的认识。而真正让我熟悉畅联并了解物流行业的是在参观各个仓库和港口之后,同时我也认识到要真正的从事物流行业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话是一定要多进仓库、了解仓库的,因为仓库的仓储才是物流的基础所在,只有了解仓库的具体运营流程和操作情况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有幸分配在物联网空运部轮岗学习,正式开始踏上工作岗位了。我所在空运部就是负责空运物流的一部分,具体的工作就是操作系统并协调与客户与分供方的合作,我对这个新兴部门满心憧憬并希望能在这里学习到很多东西。在空运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自己,希望自己能尽早在自己的岗位上独当一面,为公司作出贡献。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物联网空运部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对我的引导和指正。同时,因为现在的工作是我刚刚开始接触的,在业务的具体操作上还要和前辈们多多学习,在接下来的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努力做到最好
对我而言,不论在哪里,只要我能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都将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诚恳的为人积极的工作融入其中。这是作为一个员工基本的原则,团队精神是每个公司都倡导的美德。我认为,公司要发展,彼此的合作协调是很重要的。没有各个部门和各位同仁的相互配合,公司的工作进程要受到阻碍,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公司效益自然会受损。这样对公司和个人都无益处。俞敏洪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就是像草一样活着,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毕竟是一棵草,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我觉得这段话放在工作中也是可行的通用的,在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许我们现在在很多地方还欠缺,比如说业务操作中、在社会经验中,但只要认定自己是可以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踏实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自己就一定会慢慢成长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其实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作为公司也一样,因为公司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在公司的位置不同,工作不同,作用不同,自然待遇会有所不同。所以,这些方面我并不会放在心上。惟一值得关心的就是自己本职的工作是否能做好。自己是否拿到了自己应得的报酬。而在这点上,我认为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会给予相应合理的待遇的。公司和领导是员工前进的动力,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就要珍惜并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
有首歌唱得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如果成功了,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气馁,总结失败教训,争取下次成功。不论怎样,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精彩。
第五篇:花钟教学反思陈华萍
疑中读,读中疑,读后疑
----《花钟》教学反思
陈华萍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关于“细心观察”的第一课,全文语句优美,脉络清晰。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此次课堂展示,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根据课堂整个流程及学生课堂表现,觉得这堂课设计有值得今后发扬的地方,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心中有疑而读书
引入课题后,我让学生想想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并写在课题旁。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事实证明,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他们知道了“什么是花钟?”“花钟是有什么组成的?”、、、、、、“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让他们自己设疑自己读书解疑,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更教给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二、读中又问为什么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针对这一难点,我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
1、学生找句子,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的奥妙。
出示句子: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学生发现时间表述可以在前,可以在后。他们还发现有的句子里有“左右”,有的是准确的时间。
2、生读出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作者对各种花开的描述,写得特别美。教学中,我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有学生说到“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是因为把牵牛花当人写,还吹起来了喇叭。有学生说到喜欢“睡莲从梦中醒来”、、、、、、学生通过听、读、疑,自己发现问题,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
三、读后再问为什么 这一问题,是我整堂课中最欠缺的一部分。本单元的中心是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但在对课文的教学中,我只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却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如前面讲到的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发现作者写花开的时间有的句子里有“左右”,有的是准确的时间。针对学生这一发现,我应该进一步发问:加了“左右”二字,是不是说明作者没仔细去观察那些花朵,所以没敢确定花的时间?可我却没好好利用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这正是作者认真观察的结果。后来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花的句子后,也应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应用不同的词语或者句子表示花开?可是我又错失一个引导学生的机会。课始,我认为只要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句子写得精彩就行,能模仿作者同样写出生动的句子就好。事实上三年级的孩子还太小,教师更应引导到位,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这不仅是作者词语积累的丰富,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因为有了细心的观察。
学生怀着疑问读书,能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更应做好这个问路的指路人,所以我们更应钻研教材,更应很好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把课堂组织得更精彩,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服务。
2014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