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 语言活找来的开心
大班 语言活动《找来的开心》
设计意图: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人要学会这种态度,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在学前班就教会幼儿要健康快乐的生活,在不开心的时候学会自己去寻找快乐,那么我想,这将会为其今后形成良好的心里素质,打下基础。快乐不是从天而将的,是需要自己去寻找的,在本次活动这个小故事里,通过棕熊蓬蓬自己寻找快乐的故事,教育幼儿,如何去寻找快乐,体验快乐。不仅如此,在结束部分,要教会幼儿,快乐是可以分享的。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活动难点:体验快乐,学习寻找快乐的方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
2、体验快乐的情绪,学习寻找快乐的方式。活动准备:
1、棕熊头饰。
2、教学挂图《找来的开心》,故事录音带。
3、《语言》下p14-15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高兴吗?幼儿回答„„
师:那你们有没有心烦的时候啊?要是心烦了该怎么办呢? 幼儿简单的回答,教师不做评论。
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他是谁啊?(教师出示棕熊的头饰),幼儿回答。
基本部分:
师:他的名字叫蓬蓬,(出示第一幅图)你们看,他高兴吗? 幼儿:不高兴。
师:对了,棕熊蓬蓬觉得很烦,它看什么都不顺眼,连最喜欢的蜂蜜都不想吃了。那么它会怎么办呢?小朋友猜猜看,幼儿猜想
师:它很不开心,它决定去找开心,那么他会不会找到啊,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师出示第二幅图)
师:蓬蓬走出了家门,它看见谁了?(熊猫奶奶)
师:熊猫奶奶在干什么?(看报纸)熊猫奶奶看报纸时候坐在哪里,表情怎样?你看出来她开心吗?(开心),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美滋滋)蓬蓬会怎么说?
一起听老师将这讲故事,师讲第二幅图
蓬蓬说着走开了,我们看他又遇见了谁?(师出示第三幅图)幼儿:黄狗大叔。
师:黄狗大叔手里拿着什么?(信)他在做什么?(给别人送信)他开心吗?(开心),你从那里看得出来?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呵呵的,师讲第三幅图。
蓬蓬又走啊走,他又看见了谁?师出示第四幅图 幼儿:小鸭子 师小鸭子在干什么? 幼儿:捉鱼、游泳。
师:它们快乐吗?蓬蓬会怎么说? 师:谁来讲一讲这幅图? 师对于讲的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师:蓬蓬看见别人都很开心,决定自己也要努力寻找开心,他心烦的走呀走,不知不觉来到了小猪乐乐家的门口。我们看,发生了什么事儿了?(师出示第五幅图)幼儿自己讲述 师小结:原来是乐乐家的门牌掉了,正好砸在了蓬蓬的头上,蓬蓬被砸的大叫一声:“哇,好疼啊!”
那么蓬蓬会怎么做呢? 幼儿猜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猜得对不对,(师出示第六幅图)师:谁来讲一讲这两幅图? 幼儿讲述。
师对于讲得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教师再讲一遍,并接着讲述:
蓬蓬帮乐乐钉好了门牌,正想回家去,突然,看见松鼠家的门牌忽悠忽悠的摇着。“哦,松鼠家的门牌上掉了两颗钉子。”再往前走,又看见花猫家的门牌歪歪扭扭地耸拉着。“哦,原来花猫家的门牌上的钉子也松了。”蓬蓬发现不少人家的门牌都不牢固了,他决定把这些门牌都定好。于是,蓬蓬的榔头“砰砰砰!砰砰砰!”地响起来„„这些门牌都被钉得结结实实、挂得端端正正。蓬蓬的头上挂满了汗珠,(师出示第七幅图)现在你觉得蓬蓬开心了吗?
师出示第八幅图,师:蓬蓬觉得自己好开心,我们看这是什么?(蜂蜜,)这说明,棕熊蓬蓬的心里啊高兴得就像吃了蜂蜜一样,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开心呢?
幼儿回答:因为他帮助别人钉了门牌,师:那么它会怎么想呢,幼儿回答„„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是怎么说的,师讲述最后一幅图。
师引导幼儿回答,找到开心的办法就是找点事做。小朋友,你们要是不开心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正确引导。要是你看见了别人不开心,你会怎么做?
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其实唱歌也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
律动:歌曲《劳动最光荣 》
听故事:下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故事好吗? 师放故事录音,幼儿听
小朋友,故事听完了,谁能看着这几幅图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一遍吗? 幼儿自由讲述。
师找一名幼儿到前面来讲述。
结束部分:小朋友今天的表现非常好,不仅学会了讲故事,还学会了给自己和别人寻找快乐的方法,你们都非常棒,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祝大家快乐!
下面,让我们到外面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好吗?等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把你的快乐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课上得比较成功,因为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只有几幅图,幼儿在边听边观察中,已经掌握了故事的梗概,所以在让幼儿复述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能复述。但是在一开始老师看图讲完3幅图,引导幼儿自己讲第4幅图时,幼儿虽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大概情节,但是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比较差,比如落下了“蓬蓬走啊走,来得了河边”,观察得不够仔细,把“看见小鸭正在捉鱼和游泳”说成“看见小鸭正在捉鱼”,由此可见训练幼儿说话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及观察力非常重要,必须要持之以恒。
在让幼儿说’不开心时你会怎么做”时,幼儿说得很好,比如有的幼儿说“我不高兴时就出去玩”,有的说,“我会去看电视”,有的说“我会去画画”说明幼 儿都会用情感迁移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开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了不开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还知道了看见别人不开心时,要能够想办法去帮助别人。
第二篇:大班语言活9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 他们怎么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歌曲《拉拉钩》。
2、幼儿心理活动材料下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们怎么了。
1、观察活动材料的画面,看看他们怎么了?
2、鼓励幼儿自己讲述对画面的理解。
3、用歌词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感知歌词。
二、拉拉钩。
1、老师完整范唱,请幼儿说出最喜欢其中哪一句,为什么?
2、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旋律的流畅,欢快,感受乐观开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老师领唱,幼儿跟唱,不断反复联系。
三、做游戏。
1、请个别幼儿做示范动作,其余幼儿配合
2、教师带领幼儿吸取其中漂亮的动作,一起再把歌曲进行练习。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整堂课,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愉悦.让他们玩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把在空中飞舞的叶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档仅供参考
第三篇:大班语言活15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非常一加一》
活动目标:
1、通过一因多果的扩散,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2、引导幼儿大胆推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幼儿的挑战性、好奇性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小红星若干、题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
T:“非常一加一,欢乐在一起!耶!
T: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沈老师。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一加一节目。
现在我先来介绍本期的参赛小组。
红队:红队必胜,耶。
黄队:我是最棒的,耶。
蓝队:蓝队第一,耶。
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
(二)了解游戏规则
T:今天的活动有三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是抢答题。
我说完题目,说开始,你们马上举手,哪一组先举手,哪一组先回答,答对加小红花。
总结得分情况。
2、第二个环节是必答题。
老师这里有十二道题目,每队派一个代表抽取其中的一道题,如果不会 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或者向客人老师求助。
总结得分情况。
3、第三个环节,请个小组出题给其他小组。
总结得分情况,今天由 组胜出。
T:其他组应该向他们学习,遇事多动脑筋,这样人才会变得聪明。
(三)、结束部分:
音乐起,全体幼儿走到中间,获奖小组站在中间,互相握手、拥抱。
附题目(选四题由幼儿出题,其余做成题卡):
1、有一个小朋友,他可以几个小时不眨眼)睛,他是怎么做到的?(睡着了)
2、小红和他的妈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为什么?(妈妈是老师)
3、吃苹果的时候,咬了一口发现有一条虫子,觉得特别恶心,看到两条虫子,觉得更恶心,请问,看到几条虫子觉得更恶心?(半条)
4、什么时候做的事别人看不到?(做梦)
5、蚊子咬在哪里,你一点也不担心?(别人身上)
6、明明买了一双新袜子,可是她发现袜子上却有一个洞,怎么回事?
7、下雨天教室里漏雨了,可是大家都没有被淋湿,为什么?(不在教室)
8、如果明天你长了一双翅膀,你会做什么?(去医院)
9、什么人冬天不怕冷?(雪人)
10、今天早晨,老师手上的戒指掉进了牛奶杯里,为什么戒指没有湿?(杯子里没有牛奶)
11、有一样东西,大家都不想得,是什么??(病)
12、你的左耳朵最象什么?(右耳朵)
13、用西瓜和石头打头,哪个比较疼?(头)
14、有一个老爷爷,人人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见过,他是谁?(老天爷)
15、能不晕车的最好办法是什么?(不坐汽车)
16、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小明)
抢答题:
1、一只大苹果加上一只小苹果等于几?(2)
2、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在一起等于几?(1)
3、树上本来有一只鸟,后来又飞来一只鸟,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树上还有几只鸟?(0)
4、一个爸爸加上一个妈妈等于几?(3或4)
5、一只公鸡加一只母鸡等于几?(许多)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整堂课,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愉悦.让他们玩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把在空中飞舞的叶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档仅供参考
第四篇:大班语言活动过独木桥
大班语言活动:过独木桥
实验幼儿园周佳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它的对话,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2.掌握和运用动词:提、冲、修、刷、推等,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示。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放大图片、平衡木、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
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独木桥》。看看图片上有什么?独木桥在哪呢?猜一猜有哪些小动物过桥?他们过桥来干什么?
2.欣赏故事前一小段。
谁来了?他们害怕吗?心里想些什么?小鸟会说什么?
3.看放大的图,比较排序。
还有谁过桥?看看谁先过桥?请你们排一排顺序。
4.完整讲述故事。
谁能看着图,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分角色表演。
这儿也有一个独木桥,我们来表演这个故事。
你想扮演谁,就带上它的头饰。进行表演。
6.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第五篇:大班语言活10 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 小学什么样
活动目标:
1、能够关注小学环境及小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而提高实地参观的愿望。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活动准备:挂图第3号《美丽的小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小学。
1、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样,在快要上小学的时候有好多担心,都想知道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参观小学之前先来看一张图片。
2、教师出示图片,这里有一幅小学的图片,它会让我们知道小学里的一些情况。
二、美丽的小学。
1、指出左下图,提问这是小学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样的?从这里看到的楼底是做什么用的?楼房前面有什么?
2、小学生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那里会有些什么?
3、小学生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和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告诉幼儿,小学的厕所有男女之分。
三、小学里的人。
1、小学里有些什么人?他们每天在做些什么?
2、揭示左上图,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做什么?
3、揭示左中图,这是什么地方?谁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四、真想看看小学。
1、我们从图片上知道了小学是怎么样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后我们有机会去参观一下小学就知道了。
2、说一说,参观是你最想看的和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么?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整堂课,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愉悦.让他们玩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把在空中飞舞的叶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