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托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
浅谈托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
在新教材《游戏》一书中提到:“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而幼儿园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也就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之互动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
区域游戏环境通俗地说是幼儿活动的小区域空间,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场所。开展区域性游戏的意图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区域游戏与集体活动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目标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之中;幼儿的主体性变得明显,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感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
托班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只是在活动中进行,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的性质。因此,针对其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激发他们与其互动,获得有效的经验,是重要的教育策略。
一、调整活动空间,便于幼儿游戏。
活动空间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都会影响到幼儿游戏的质量。所以,我们遵循活动空间设置原则,对每个活动区进行了调整。包括桌椅的摆放,光线是否适宜,幼儿取放材料是否方便等等。从多角度考虑,为孩子创设好每一个区域的环境。比如,我班原先的美工区设置在教室门口,并与结构区相隔。这样导致了同伴间活动的互相影响,而且对美工区的孩子来说,洗手不方便。所以,我们考虑到美工区不仅要便于孩子用水,而且要与较安静的区域相隔,便于他们创作。最后调整到洗手间附近并与益智区相隔;又如,我们发现孩子经常会把生活区中制作的材料拿到娃娃家,为了满足他们这种需求,我们就把娃娃家和生活区统合在一起,便于幼儿游戏。
总之,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适当地调整活动空间。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1 并且能提高游戏的质量。
二、丰富活动材料,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所谓活动材料,是指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材料等,它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数量充足,满足多种感知需要的玩具和材料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让材料开放,把原本单纯放置在玩具橱里的材料尽可能地创设在墙面、桌面,通过视觉的刺激,来引发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在美工区,把所有的工具摆放在桌子上,绘画作品张贴在该区的墙面上。幼儿不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而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场地操作,避免了同伴间的拥挤和碰撞。在生活区里,有一些夹夹子的玩具,我就把图片挂在墙上。幼儿只需用夹子夹上去就能完成了。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其次是让材料不同。一要体现差异性。如在美工区里的剪纸练习。在初期摆放了随意剪纸,但材料质地不同,有广告纸、图画纸等;在中期投放了沿线剪纸,有曲线和直线,有粗条和细条。又如在生活区里的穿珠练习,有鞋带的粗细、长短之分,还有皮线。这样材料不同,难易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二是体现多样性。即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如生活区里的袜子,可以用来夹袜子,又可以用来袜子配对,还可以帮娃娃穿袜子;多样性还可以体现在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材料。比如在生活区里的夹子不仅有大小,而且松紧也不一样;喂食玩具里提供的有螺蛳壳、蚕豆等自然材料,还有自制的小鱼、萝卜、蘑菇等手工材料,而且相匹配的餐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筷子、镊子、调羹、叉子。总之,材料有了多样的变化,孩子的兴趣更高,活动的时间也更持久。三是体现趣味性。对于托小班孩子来说,他们最喜欢有角色,有情境的活动。所以,材料的投放也要具备这些条件。就更能吸引他们了。我们在美工区根据主题的需要投放了“给娃娃穿衣服”“给小动物喂食”的材料。在生活区投放了“给娃娃梳头、扎辫子”“给小动物穿衣服”等材料。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双重角色指导,促进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
教师在与幼儿的游戏中,应注意以自身的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幼儿的行为。首先教师应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过程,与幼儿共同探索操作,2 相互交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所从事的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这种环境气氛,还有益于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减少对成人的依赖性;再就是有益于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主体积极的创造性行为。其次,教师需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清楚地意识自己的职责,在游戏过程工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比如,可以以鼓励性的激励幼儿完成任务;也可以是激发趣味性的。有时,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可通过教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可以是讨论性的,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可以使幼儿彼此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总之,我们教师要承担好游戏伙伴与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注意以潜在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施加影响,更好地激发起幼儿活动主体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发展的目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环境的创造者,就要学会探索,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孩子们在自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学习,得到最有效的发展。
2005年6月
第二篇:环境创设托班
环境创设
托班的幼儿相对来说年龄较小,他们进入幼儿园,注意力与小、中、大班的有较大差距,他们更喜欢形式多样且简单易行的活动。怎么使托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呢!这取决于老师如何为托板布置环境。
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创设舒适、美观、安全、具有游戏性的家庭化区域环境来吸引幼儿。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着手,以其感兴趣的生活主题为主要生活内容,创设各种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引导他们从多个侧面、利用多种感官,达到以景生情,以情促知的目的。
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要在区域内投放各种软软的靠垫,让孩子们坐在垫上说说话、看看书、唱唱歌,还可以玩玩具,他们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滚、躺、玩耍。又如小型滑梯、摇摇马、扭扭车等,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我们还让孩子将自己家中最喜爱的毛绒玩具带来,当孩子刚入园想家时,便可以去抱抱自己喜爱的娃娃,既减轻了幼儿焦虑不安的情绪,又让幼儿感到幼儿园像家里一样安全、温馨。为了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熟悉的感觉,开学家访时我门应向每户家庭收集一些全家福照片和孩子们笑的最开心的照片,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熟悉的身影,看到自己的开心的笑容,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我们可以在教室里有意识的摆放托班幼儿通常喜欢的玩具,如声响玩具、布绒娃娃、电动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儿自由摆弄。设置各个活动区域:钓鱼区,用废旧的彩胶纸剪成小鱼,用蓝色朔胶垫版铺成“海底世界”,制作钓鱼竿,幼儿—会儿钓钓“鱼”,一会儿拿到娃娃家里做鱼吃,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生活区“娃娃家”。用木版制作成一个小房间,有三角形的屋顶,有半圆形的门口,在房顶刷上红油漆,墙壁是米白色。这样一个漂亮立体的“家”真正出现在宝宝面前,宝宝们肯定会喜雀跃。在里面投放娃娃、餐具、生活用品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对班级环境创设的想法。
第三篇: 幼儿园托班区域的游戏总结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开心农场
设计意图:
这个游戏在设计之初只有投掷区“喂喂小动物”一个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孩子边说边做,促进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大动作及语言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增设了“开心农场”。不仅让孩子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孩子的精细动作,培养了孩子收纳玩具的习惯。
材料及制作方法:
●在KT板上粘上动物头像若干,动物嘴巴上粘上雌雄搭扣。
●在纸上画出小鱼、胡萝卜、春笋、青草、小虫、米饭、饮料等食物,然后塑封,在其背面粘上雌雄搭扣。
●在相应数量的软球表面粘上雌雄搭扣,使其刚好与动物嘴巴及“食物”相粘贴。
●在KT板上制作“开心农场”图,有池塘、草地、粮仓、大树、泥土等。
玩法:
1.利用雌雄搭扣的黏性,将已制作好的小鱼、胡萝卜等“食物”粘贴到软球上。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将软球准确地投向小动物的嘴巴。
2.先说说想给哪个小动物喂食,然后选择小动物喜爱的食物粘贴到软球上,再将软球投向相应的小动物嘴巴。要求是边操作边说小动物爱吃什么,如“小兔子爱吃胡萝卜”等。
3.将各种“食物”放到“开心农场”合适的位置上。如胡萝卜和春笋在泥土里,小鱼在池塘里,小蘑菇在大树下,等等。
建议:
1.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替换动物形象,亦可根据孩子的兴趣换成其他材料,如可换成小汽车,孩子可玩小汽车运货的游戏。
2.第3种玩法一般安排在活动最后,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习整理材料。教师要引导孩子根据经验和图示将材料收纳整齐。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美丽的花园
材料及制作方法:
把塑料积木固定在桌子四周,可以作为花园的围墙,又可以作为花坛。把吸管剪成分叉的树枝状,插在橡皮泥或其他可以固定的物体上。再准备一些小房子、桌椅、汽车、小动物等情景玩具,供孩子摆弄。
玩法:
孩子们运用团、捏等方法制作彩泥花,插在用吸管做成的树枝上,然后在“花园”里摆弄“树”和上述情景玩具,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明:
托班孩子喜欢彩泥,但常常会把彩泥搞得满桌、满手、满地都是。经过观察,我发现原因在于孩子们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这类易于造型的材料。孩子们要么整块使用大泥团,要么在分泥过程中把彩泥撒落在地上,而过小的泥块孩子又不易拿捏。因此提供汤圆大小的彩泥较为适合,不仅易于孩子们团、捏、搓,还容易造型,只要一团一插就可以做成小花。
建议:
1、为了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游戏前可先在“花园”里投放小房子、家具等情景性材料,关注活动时孩子如何选择材料和表达,并及时引导。
2、“吸管树”的枝叶可以修剪出不同层次,这样不仅便于孩子们插花,而且能让孩子们感受层次美。
3、观察孩子们运用彩泥造型的动作。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娃娃家
一、活动背景
本周的主题是奇妙的声音,那为了找声音,了解声音,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收集了许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钥匙、纽扣、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各种各样的瓶子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把这些瓶子放入了区角内供幼儿发现和探索,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瓶子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来,那除了在瓶子上找到声音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一次,我发现东东和冰冰两位小朋友那着瓶子在比谁的瓶子漂亮,兴趣十足。这不是瓶子可以再利用的价值吗?抓住幼儿的这个兴趣点,把这些废旧的瓶子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装饰瓶子,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而这些经过幼儿装饰的瓶子还可以放到娃娃家装饰,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这次活动的重点区是彩瓶子世界,3个层次:一是幼儿愿意在废旧的瓶子上随意的进行涂鸦;二是幼儿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去装饰瓶子;三是自己设计制作来装饰瓶子。
二、活动目标:
1、孩子们能够积极快乐的在区角里玩。
2、学习利用一些辅助材料装饰废旧的花瓶。
3、孩子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材料准备
娃娃家:娃娃家的餐具、娃娃、凳子、桌子、食物等
美工区:印染屋:各色颜料、宣纸、抹布
娃娃食品店:烂泥、饼印、抹布、颜料等。
糖果加工厂:泥、糖纸、糖果盒等。
打扮瓶娃娃:瓶子,利用橡皮泥、颜料、纸、线等将你的瓶子打扮的很漂亮。
生活区:喂一喂:根据小动物的嘴形喂它们吃相应形状的饼干。
串一串:利用各种各样的管子串链子。(要求能看图片有序的串)
扣一扣:扣鱼鳞、扣桃花等、卷袜子(卷成一个小蜗牛)
建构区:各种积木、管子、各种罐子
表演区:各种服饰、装饰品、各种头饰、提供敲击手套
语言区:放置教师录制的“幼儿园的一天”(如:吃饭、洗手、玩玩具等环节)磁带,听辨不同的声音。与主题相关的挂图、故事带等,供幼儿复述和表演。
益智区:钓鱼(点数配对)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小朋友,这是什么?(瓶子)那么,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瓶子变的漂亮点呢?(幼儿发表)
教师小结:原来让瓶子变漂亮有这么多办法啊,那么今天就让瓶娃娃到美工区和我们做游戏吧!
(二)交代要求,幼儿进入活动区游戏
1、上次益智区的小朋友把钓起来的小鱼放错了家,所以今天请玩钓鱼的小朋友,看清楚它身上有几个点,应该住在哪个家。
2、生活区的喂一喂小动物,上次小动物吃的肚子疼了,原来小朋友喂错了,要记得给小动物吃的饼干要和小动物的嘴巴形状一样。
3、幼儿自选区角进区活动。
4、教师指导重点:
(1)观察美工区打扮瓶娃娃的幼儿是否会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教师给予适时的帮助或者引导。
(3)观察其他区,注意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结束游戏:评价游戏
1、整理玩具,结束游戏
2、今天美工区的小朋友为瓶娃娃作什么了?那么你的瓶娃娃变的怎么样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漂亮的瓶娃娃送到哪里去?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给动物喂食
材料及制作方法:
先在一块较大的塑料垫板上挖出大小合适的洞,再在方形废旧泡沫板上挖同样大小的洞相互粘合,以增加洞的深度,使之能盛下一定数量的弹珠;再选择一个略大于塑料垫板的盒盖作底板,并在与垫板洞口相应的位置上贴上孩子感兴趣的动物图案,使孩子在夹物品时有一定的情景性。然后在底板的相应位置上挖出与上述相同大小的洞,使抽动底板时,底板上的洞正好与塑料垫板上的洞重合。这样洞里的弹珠就能顺势掉下去。最后在底板上接一只大盘子,放置弹珠、食夹、小勺等材料。
玩法:
1、用小勺或食夹取弹珠并放入洞内,边夹边说:“我喂小狗吃某某。”“我喂老鼠吃某某。”……
2、等洞里放满弹珠后,抽动底板,“食物”便掉进盘里表示全都被“吃掉了”。
说明:
这套材料的巧妙之处在于它的每个洞的底部都有一张动物图片,使孩子直观地意识到“食物”喂给谁了。另外,可活动的底板能让“喂进嘴里的食物”消失,就像真的被小动物吃掉一样,这个细节让孩子始终充满兴趣。
建议:教师可根据孩子的能力提供不同的工具,如小勺、大勺、铁制食夹、木制食夹等,弹珠也可换成其他任何合适的材料,鼓励孩子边喂边说。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装饰新家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小房子
用彩色纸包住废旧纸盒的四周,将三个用彩纸包好的纸盒叠起来并用胶水粘住,这样一幢三层的楼房就做成了。可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楼层,并在每只纸盒(每层楼)上开一扇门。在废旧纸板上贴金色的纸,固定在最上端的纸盒上做成“屋顶”,将回形针固定在“屋顶”边沿,供孩子悬挂小挂件。把彩色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几何图形当作墙砖,其中一面贴上双面胶,然后将这些“墙砖”分类放入“楼房”“门”里供孩子自由取用,同时将用于装饰屋顶的各类小挂件也放入“楼房”“门”里。
●花坛
把废旧泡沫板的一面贴上双面胶,让孩子们粘贴团捏成的纸花当作花坛,摆放在“楼房”四周;准备一些裁剪成正方形的彩色绉纸、塑料花片和吸管。
玩法:
1、从“门”里摸出各种漂亮的饰物悬挂在屋顶边沿的回形针上,以装饰屋顶。
2、从“门”里取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墙砖”粘在楼房外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把相同形状或相同颜色的“墙砖”贴在同一面墙上,也可以把相同形状且相同颜色的“墙砖”贴在同一面墙上。
3、将裁剪过的彩色绉纸团捏成纸花粘贴在“花坛”上,将吸管一端插入塑料花片,插在花坛里。
说明:
这个游戏的特点在于整合了孩子们的各种生活经验和技能,并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游戏,使他们体验了成功,感受了美。
建议:
1、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不同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迁移。
2、如果孩子们对制作花有了一定经验,教师可投放各种不同材料,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出各种花。
幼儿园托班区域游戏:动物夹子
设计意图:
夹子是孩子常见的生活用品,孩子对其比较熟悉,也容易操作。为了增加游戏性,丰富游戏内容,我们制作了各种大小、造型的动物夹子,并设计了高山、池塘、草地、花丛、丛林等动物生活的环境。这一区域游戏既可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又可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在KT板上铺一块绿色不织布,制作成草地;把旧报纸捏成山的形状,再在外面包一层咖啡色绉纸,制作成高山,然后用热胶粘在“草地”上;用蓝色发泡板或卡纸剪出池塘的形状粘在“草地”上,制作成池塘。
●各种动物夹子。动物夹子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在普通晾衣夹表面贴上小动物图案自制。
玩法:
1.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动物夹子夹到相应的位置上。
2.在夹夹子时和小动物说话。如,“小青蛙,我送你回家,你的家在池塘里。”“小蝴蝶,我请你飞到小花上休息。”
建议:
1.教师在投放夹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水平,先投放较容易打开的塑料夹子,再投放木头夹子,最后可增加难度投放金属材质的长尾票夹。
2.教师对个别不太了解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孩子给予指导。
3.教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游戏情况,适时引导孩子边游戏边说话。
第四篇:托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初探
托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初探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游戏环境又是支持和引发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应重视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创造充分的游戏条件,营造生动的游戏环境。并善于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自主地展开积极的游戏。在师生分享中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与其身心发展,实现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的多元价值。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各不相同,尤其是托小班的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常以思维直觉行动为主。在游戏中,他们的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和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要考虑其是否顺应幼儿的年龄特征。也就是说,投放的材料既要满足幼儿游戏的总体发展水平,又要兼顾幼儿游戏需要而产生的差异;投放的材料不仅要丰富有趣,能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还要具有整合性、推动性。
一、环境温馨舒适,诱发游戏兴趣
通过各项活动,从不经意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实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同样具有审美能力和审美的愿望。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特别容易被色彩艳丽的材料所吸引,进而激发游戏的愿望。
因此我所投放的材料无论从色彩或是形象等方面均要求美观、温馨,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精致。我始终认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游戏过并时时吸引着孩子去摆弄、家中,我用粉色小花的花布小床的被单、枕套、床帏、为,温馨、生动的环境能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去操作、去体验。在贝贝裁剪制作整套装饰。如:桌布等等。模拟温馨的小家庭,其富有童趣的家居风格尽显无疑。我还根据季节特征而更换贝贝家的相应布置,如:在“卧室”铺上了地毯,投放温暖卡通垫。夏季时,我用成人的枕席给娃娃的小席子,使幼儿在游戏环境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时,贝贝家格局基本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而舒适的床铺上了和特征。同将卧室与餐厅都进行了隔断,有一种“家”的感觉,幼儿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游戏着,体验到了快乐。
二、内容丰富多样,满足游戏需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产生的游戏特点、游戏能力和游戏行为也具有很大差异。特别小年龄的幼儿,他们游戏的稳定性较差,这是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动目的。
对于同一年龄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游戏也存在相对的差异性,根据托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投放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整合性的游戏材料,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如:我在贝贝服饰店里投放了各种材质、大小、颜色的珠子供幼儿自主选择串项链;还投放了不同布料做成的娃娃小衣服、提供了各种花样、颜色的小纸片,供幼儿自由粘贴,设计装饰服装。
在冷饮店里,我投放了各色橡皮泥,供幼儿搓圆,制作珍珠奶茶;还提供了POS机、冷藏柜供幼儿卖冷饮用。这些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他们喜欢冷饮,对这些游戏环境、材料非常熟悉,所以他们很快就开始互动起来,做起小买卖了。
在以上的游戏材料中,我坚持丰富性、层次性、整合性、多元性等原则。如:我投放了不同的珠子满足了幼儿选择不同操作材料的需要,体现层次性;在贝贝服饰店里,既有项链设计区、又有服装设计区、服饰专卖区,体现了游戏环境与材料的丰富性、整合性的原则。使角色和个别化游戏之间既有联系性又有指向性,同时也体现了游戏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开发游戏材料,推进游戏发展
我始终认为:有些老师自制的玩具其功能和价值远远超于现成的玩具。现成的玩具常给幼儿一时的摆弄兴趣,其功能比较单一,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时间不长。而有些老师自制的半成品玩具却能反复使用,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游戏深度的发展。
如:在蛋糕店中,我用泡沫和海绵自制了小蛋糕的模型,供幼儿用橡皮泥自制蛋糕奶油等。这个蛋糕半成品的制作,还真具有其一定的价值。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成不同的蛋糕来。他们先用橡皮泥在小模型上铺一层“奶油”,然后会用橡皮泥搓一些小圆子黏在“奶油”上,最后把“蛋糕”装在透明的小蛋糕盒子里。晶晶会主动要求上来给小朋友们介绍:“这是我和陈欣怡一起做的草莓蛋糕和蓝莓蛋糕,上面还有巧克力豆,你们想吃吗?”小朋友地回答着:“想……。”老师和幼儿们都快乐地交流着、分享着。因而使游戏的情节更推进了一步,游戏的材料和环境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环境与材料这位“隐性教师”的作用与功效。要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首要依据,合理投放材料,营造多方位的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们都异口同声
第五篇:有效开展托班区域游戏之策略
有效开展托班区域游戏之我见
内容摘要:
区域游戏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活动。托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一对一的教育,而区域游戏正适应了托班孩子的需要。那么,如何在托班有效开展区域游戏,促进托班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还需进一步深思。本文主要从托班区域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有效托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明确规定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选游戏”。区域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它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
托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对于托班教学来说,预设的活动和集体活动宜少、宜短,教师应以个别教育为主,而区域游戏正适应了托班孩子的这种需要。它不仅能够让教师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强调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使幼儿的天性得到满足,潜能得以发挥。但目前幼儿园在开展托班区域游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托班幼儿的游戏常规不稳定、不能很好地与游戏材料互动,频繁地更换玩具,同伴们之间经常争抢玩具等;又如:大部分教师认为托班幼儿年龄小,忽视区域游戏各个环节的指导,从而影响了托班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对托班幼儿区域游戏时的环境设置、材料投放及教师的指导原则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创设具有托班特色的各区域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合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考虑到托班幼儿都是刚刚从单一的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集体
生活,很怀念家里那种舒适、温馨的感觉,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以生活化、儿童化、规范化为区域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结合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站在托班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设置合理的区域,为托班幼儿提供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给托儿一个宽松的、适宜的区域环境,从而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
1、根据托班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创设活动区。
初期我们根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了 “小书屋”、“娃娃家”、“玩一玩”等三个活动区域,如在小书屋幼儿可以看看自己带来的书,在娃娃家可以重温家的感受,“玩一玩”区幼儿可以玩从家里带来的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每天允许带一件,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着玩,这不仅提高了新生的入园适应能力;而且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
2、随时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增添区角。
随着托班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强,我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学习兴趣,逐步逐个地增设新的区角。从而真正实现区域活动的实际价值。如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我们开辟了动手动脑区,在给“小动物”喂“食物”、穿木珠等游戏过程中发展了小肌肉动作。又如在孩子有了几次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印画等美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立即就开辟了玩色区,提供红、黄、蓝、绿等颜料及印章、画纸等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方式作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发展了辨色能力。
3、将集体教学的延伸和探索部分灵活地与活动区相结合。
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伸,将教育要求巧妙地融于区域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孩子,能让孩子更放松地投入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科学活动“颜色分类”,我们将活动的延伸放在区域中,把小动物喂食的材料换成颜色粒子,引导幼儿分类。这些区角不仅满足了幼儿再次操作的需要,又提供给了教师一个观察幼儿的良机。教师在这里可以观察到个别幼儿的兴趣,可以了解到各个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以此来弥补和调整集体教学中的不足。
二、提供适合托班幼儿的区域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自主性。
适宜的游戏材料是婴幼儿进行游戏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幼儿架起了和知识之间的桥梁。实践中我们发现,橡皮泥、多变的结构玩具深受婴幼儿青睐。原因是这类玩具能随孩子的心愿千变万
化,为他们提供创造、想象的广阔天地。
1、提供有“层次差异性”的材料。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如在操作区投放的穿线练习:第一步让幼儿先用粗线条穿木珠,因为木珠孔大、线条粗,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第二步投放线条比原先稍微细点、木珠改成剪成段的细吸管,增加了穿线的难度。因为难度不同,幼儿玩起来就很起劲。后来我又结合秋天的主题,新投入了塑封好的树叶让幼儿穿,当幼儿玩到一定的程度,我就要求幼儿用两种材料间隔穿,这样幼儿操作起来兴趣持久不衰。又如玩拼板游戏,一开始我们准备了孩子们较为熟悉的水果类简单拼板(3—4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班内幼儿基本都能快速地组拼正确,立即投放了一些较为常见的动物造型拼板,拼板的数量也增加到6—7块;同时又照顾水平较高的幼儿,放置了颜色较多,数量为8一10块拼板。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选择活动材料,使每一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更高层次发展与提高,使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要求。
2、提供“多样性”的材料。
区域活动的材料,要有多样的变化。如:木珠既可以玩穿木珠,又可以用来串糖葫芦,还可以当作糖果进行包糖果练习;又如《夹子总动员》既可以变成大狮子的鬃毛,又可以把自己变成“小羊”夹在身上,还可以结合饮料瓶变成小刺猬身上的刺。材料有了多样的变化,孩子的兴趣更高,活动的时间也更持久。
3、提供“新奇性”的材料。
“新奇”的材料是指在活动区活动中初次出现,而且色彩、外形等方面对孩子富有一种吸引力的材料。比如美工区,我选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纸和各种快餐面碗,让幼儿撕面条给娃娃吃;提供各种印章、各色水粉颜料、各种小动物画,让幼儿给小动物印上花花衣服。这些材料刚一投放就吸引了许多幼儿的参与,因为它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新鲜感。总之,在投放材料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并根据对孩子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我们遵循“既安全又卫生,少品种多数量、渐投放常更新”的原则。通过“投放—观察—反思与调整—再投放—再观察—再反思与调整”这一不断循环的摸索,使游戏材料的投放与管理日趋完善。
三、把握托班区域游戏中的指导原则和策略,促进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
(一)托班区域游戏指导的原则。
1、尊重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限定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支持幼儿的游戏;给幼儿留有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尝试错误;多观察,少干预,多隐性指导,少显性指导。
2、观察并适时介入的原则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的游戏过程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给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或提出有效的建议,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在玩得很好,交流正常的情况下,教师最好不要介入。盲目介入会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情境,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以及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依赖和反感。研究中我们发现,当托班幼儿遇到下列问题时,教师应适当介入,使孩子的游戏能够深入开展。(1)当他们发生冲突或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要适度介入,以防止他们受到伤害;(2)当他们游戏单调、重复、缺乏新意时,教师要引入一些变化,暗示他们模仿,丰富、充实游戏的情节;例如在美工区的幼儿无聊的捏着橡皮泥,眼睛一直关注着其他区域,他们把做好的糖葫芦都放在一边,我见到这样的情形,就连忙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师:“你们做了什么呀?”孩子看到老师来了,非常高兴的说:“我们做了好多糖葫芦。”师:“你们的糖葫芦好吃吗?”幼儿:“很好吃的,我们都做了很多颜色。”师:“我帮你们去卖,好吗?”幼儿:“好的,好的。”接着,孩子们把手里的糖葫芦都给了老师,老师把它们拿到娃娃家去卖,结果卖的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糖葫芦。美工区的孩子们看到这样的情形,都自己把做好的糖葫芦拿去卖,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玩橡皮泥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了。教师适当的参与游戏,不仅增加了幼儿游戏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区域游戏的质量。(3)当他们努力后失败或游离于游戏之外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一起玩;(4)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肯定,这对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二)托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游戏指导要有方法,如果盲目或不讲方法地指导游戏,会使孩子也同样盲目,玩得毫无意义,反之则会使孩子从玩中得到乐趣,拓展经验,增长求知欲,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游戏中获得发展,所以游戏中应采用正确的策略。
1、启发引导
在托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组织能力、合作能力都较弱,有时会对活动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应有目的地施以教育影响,比如帮助幼儿分工、协助幼儿操作、担
任某个角色参与活动,托班孩子愿意亲近教师,教师适当的参与和鼓励可以重新调动孩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2、榜样激励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孩子的行为表现,托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对于有点滴进步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强化反馈机制,适时还可以有一点点物质奖励,如一颗糖果,一个气球等,使幼儿心理上产生愉悦体验,同时提供给其他幼儿一个正确的榜样。
3、评价指导
游戏结束时的讲评交流活动是拓展婴幼儿游戏经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将讲评活动定位在分享快乐、介绍玩法、借鉴和扩展经验上,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婴幼儿对零星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当然,讲评也可以随时穿插在婴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将指导与讲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区域活动中评价重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所采取的态度(认真的,还是敷衍了事),独立性、创造性等几方面来进行。
总之,区域游戏是幼儿形成观察兴趣、激发探索欲望、提高各种技能、积累认知经验、学习交往合作的载体,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一学期的尝试与探索,我班孩子参加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已形成,区域活动给我班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创造了较为宽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并激发他们探索的动机,从而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创设利于幼儿主动游戏的环境,结合托班幼儿游戏特点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并结合幼儿需要不断更新材料,给予幼儿有目的性的指导,以游戏伙伴的身份指导幼儿的游戏,使孩子快乐健康地进行区域游戏,促进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华爱华,《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教育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
【3】李建君,《区角儿童智慧的天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4】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