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时间:2019-05-15 06:4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第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传统文化意识

教师是文化的承载者,更应当是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在新课程所倡导的文化语文的大环境下,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文本间平等对话的方式向受教者传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为积极处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螟》、《归园田居》则蕴涵了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旧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过秦论》体现了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古代政治文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阐释了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崤之战》涉及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文文化教育的同时,要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可以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宣扬一种传统的悲秋文化。郁达夫自小好读诗书,国学功底很深,传统文化中文士悲秋的情结深深根植于他的灵魂,他为之沉醉,为之倾倒。课文的后半部分,有一段关于秋的议论,他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赏秋文字,甚至不无得意地宣称“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沉思,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可见他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赞同和心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所追求的古都的秋,乃是经过了岁月淘洗的深沉,清、静、悲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通过这样的分析,换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既传授了知识,又能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去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吟咏诵读,参悟体认

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语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语文能使学生在读中进入意境,从中得到激发,感情产生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富于声情韵律的古典诗文,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其中的文情之美、意境之妙。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有相当数量的诗词文赋,教学中首先要反复的吟咏诵读。那么,如何去吟咏诵读呢,作为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例如写景抒怀的篇章《兰亭集序》《赤壁赋》等,通过绘声绘色、传情传神的语言,凝炼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某一思想感情或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像品尝美酒那样去品味语言,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情的陶冶。又如《祭十二郎文》历来被称为“至情”之文,可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大声读、轻声读、分组读、全班读、交替读、示范读„„指导学生把握文章悲痛的感情基调,注意排句、呼告的语言形式和文言虚词尤其是语气词的用法,进行或高或低,或疾或徐的诵读,从而感受作者与十二郎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对后者的沉痛悼念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和题海战术所取代了学生的参悟体认。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自己缺少参与和思考。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理念,我们可以以“问题”串联课堂教学,课前先让学生吟咏诵读,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接下来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价值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先自行解决,老师进行引导和点拨,最后老师给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学生发言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带着问题下课。如果课堂上学生好像什么都知道,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何意义?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收获多少东西呢?只有让学生参悟体认,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三、立足文本,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开展对话的主要依据。高中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说,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从上古到当今,时 2 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出自古人手笔诗词文赋曲小说不在少数。这些是古代文学遗产、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礼仪、道德、风俗、审美、建筑、音乐、军事、经济等等,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课程标准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作品多为不朽之作,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具体的篇章入手,和学生一道去领略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学生的文化根底牢固了,语文素质也就不会在浅层次上漂浮,而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但是,教材文本资源是很有限的,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进行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进行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和学习。如学习完《林黛玉进贾府》,可让学生去浏览《红楼梦》,学习完《氓》、《采薇》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通过拓展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四、建构阅读专题,渗透传统文化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文本。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在今天仍有鲜活的生命价值,就因为它们在传承过程中,无论是从传承的对象、传承的范围,还是从传承的途径、传承的方式来看,它们所栖居的范围决不仅仅局限在教材这一方领地里,而是渗透到了当今生活的很多领域里。如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就蕴含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怀想,就是对他那崇高的爱国民族感情的一种弘扬;优秀传统礼仪中的廉耻观在今天就赋予了有时代特色的“八荣八耻”。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篇课文,而应该向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延伸拓展,构建阅读模块,如以李密的《陈情表》为基点,构建“孝道”阅读专题,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孝道”作探究。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意识到: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孔子的“仁”之根本就是孝悌,不是单纯的赡养,而是 3 要对父母、兄弟怀着诚心诚意的敬爱的感情;孔孟的孝道在今天作为一种美德,对于形成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促进家庭的稳定,以致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这种孝道之德,造就了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社会道德风尚。同时,我们还可开展“走进经典”的读书活动,细分各类专题,如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名人,研究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研究对联趣事、对联创作、古代故事中的成语,研究一本书的某一特点等。只有这样深研细究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加久远,渗透得更加深广。因为具体的专题研究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辨别、评价我国传统文化,加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而且,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和一定的人、事、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紧密融合,抽象的理念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生动有趣,雅俗共赏。这种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新课改的一大特色就是专门设置了研究性课程,如“中华文化寻根”、“姓氏起源”等。而这种阅读专题又恰好有很多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地方,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就不知不觉地渗透给了我们的学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开展专题学习这块宝贵的阵地。

第二篇: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文化地球化的大潮,我们有必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试图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予以继承发扬,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建立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做些探讨。

关键词:文化 地球化 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 整体把握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爱国主义 自信心 读 悟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的一课》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信我们大家都不会忘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在他对法语的热爱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语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爱本民族的语言,也是爱本民族的文化;爱本民族的文化,也就是爱国。

被侵略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当然不能与改革开放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相提并论,但笔者今天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还是事出有因的。

一、当前所存在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现状

走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除了那些破旧的房子之外,便是‚大洋楼‛、‚小洋楼‛。我们不但再也见不到(至少是很难见到)飞檐斗拱,甚至在上课时遇到‚栋梁‛一词,还要向学生解释说明一番。

一个民族的建筑,是这个民族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这比书本形象得多,生动得多,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固态品。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现存的一古代建筑,诸如山西应县的佛宫寺木塔,河北赵州桥,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等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艺术,独特的风格,极高的美学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

面对这众多的洋楼,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春秋季节,大街小巷,男士大多西装革履,即使身穿茄克,也忘不了系根领带,女士穿西装的大有人在,当然更多的是由西方传来的短而又短的迷你裙。某毕业照上,21位男生,就有16位身着西装。

服装发展到今天,人们不再单纯是为了遮羞保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审美功能大于实用功能。服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民族文化。赵武帝时,下令‚胡服骑射‛恐怕也包含了对雍容大度的扬弃,对干练利索的追求。孔乙己始终舍不得脱下长衫,那是因为在众人眼里,穿长衫的人是读书人,而他就是要向人标榜‚我是读书人‛。中山装四个口袋意指‚礼、义、兼、耻‛,五料大扣象征五权分立,袖口的三粒扣子象征‚三民主义‛等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服饰已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那么今天流行的服装在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

在农村,过去无论是婚丧嫁娶,只要是讲排场,就离不了锁呐锣鼓,吹吹打打。可是今天却变成了洋鼓、洋号,或者都用。在洋鼓洋号中举行着‚传统形式‛的婚丧仪式,不伦不类,一切都变了味,其滑稽让人啼笑皆非。

再看看我们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的所谓知识分子的知识视野思想,厚度、学养、个性魅力怎么样。建国到现在,我们再也没有出现象陈寅格、王国维、梁思成、鲁迅、钱钟书……这样的知识分子,陈忠实、张承志也找不到几个,金庸被称为‚大师‛。

文人被金钱收买了,文学被市场收买了。

‚干预现实,追求艺术探索性的严肃文艺受到通俗文艺强有力的咅,其影响力日渐萎缩,主导地位也逐步丧失。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全面登堂入室,确立自身的社会地位,文化生产与浪费越越走向市场化与大人经,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趋众性特征。(《90年代文化产品的趋众性探析》夏朝)。于是我们再也看不到或者说很难看到精英语言,看到的是王朔的调侃;莫言的‚响亮的屁‛;卫慧的‚手淫‛;我们看到的是贫嘴张大民,痛爱疯疯颠颠冒傻气的小燕子的乾隆;武功高强的梁山伯、唐珀虎。我们看到的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些文化人的投靠市场。标志着一些作家淡化了使命意识,放弃了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和个性化写作的审美取向。他们的创作赤裸裸的表现出功利主义,他们的作品散发出浓重的铜臭,没有 原创力,没有生命激发。真的文学越来越少,精神家园正在消失。‚现在是个无文学的时代,中国文学正在梦游。‛无怪乎顾城会自杀,胡河清会跳楼。

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看到‚中国特色‛了。笔者曾经看过一张中日学生的合影,便怎么也辨不出谁是中国学生,谁是日本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担忧呢?中学生的语言西化、港台化已经非常普遍。什么‚拜拜‛、‚solei‛、‚爹地‛、‚妈咪‛、‚帅呆了‛、‚酷必了‛,甚至在习作中,书信中也不时冒出几个、几句英文。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对传统文化的滢。笔者曾在一班上做过调查,一口气能背下十首唐宋诗词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智、信‛、‚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大多数人是不知道,不懂,极少数懂的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他们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

像许多人一样,他们的脑都是金属做的。天天做梦发财,个个都想今天花两元买张彩票,明天中个八万、十万、一百万大奖,一些认真读书的人,也只是希望长大后能找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

‚上帝死了‛。人成了赚钱的机器。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全方位的‚全球化‛。讲得形象点我们的学生就着可口可乐、吃着汉堡包、肯德基,看着史泰龙、辛瓦辛格(甚至不排除麦当娜)的好莱坞影片,在‚网‛中长大的。‚地球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决定了它的所向披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拒绝也不可能拒绝,更不用谈个人。

关键是我们必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保留着一些本民族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并不是也不可能用传统文化去‚狙击‛流行和时尚文化、俗文化,但我们必须保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七千年文化承传,充分的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特殊生命力。但是在历经了秦赢政的‚焚书坑儒‛,洪秀全的‚罢黩百家‛,文革的洗劫,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闪烁着思想光辉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生智慧的具体体现。我们希望青年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有所继承,就必须培养他们对文学热爱,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把文学的魅力尽可能的充分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1、整体把握,充分领略文学的审美魅力

文学艺术是把以人为中心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作为观照对象的。所以我们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对它进行分解分析,逐字逐句的分析就必然破坏它的意境而失去美感,同时,也使教学陷于枯燥。更重要的是不能或不能正确地把握文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以《荷塘月色》为例,作者用他那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至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描写的技 巧,语言的特色上,势必损害它的美,这就像我们看油画一般,如果我们走近,近到超过应保持的距离,细看一幅画,那纵然是《蒙娜丽莎》你看到的也只是一堆杂乱的颜料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整体把握。只有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才可能发现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美的,而这美是清华园的,更是作者梦中的,作者正是通过它传达出这样一个事实:象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内两在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

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作者向往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文人在用文学的语言传达自己的心声,它让你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实现它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而这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2、最大限度的体味古代文学作品的个性美,继承弘扬 传统文化优秀成果。

提到传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孔子,就不能不论及他的儒学。儒家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重‚亲亲尊尊‛之恩,行‚忠恕‛、‚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竭力维护‚君君、臣臣、文文、子子‛的封建等级制度。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

可以说会堂构成了中华传统的礼法、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基本框架,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织部分。儒家的学说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久,涉及面最广,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影响、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挖掘,辨析并以之影响学生,进而继承弘扬其优秀成果。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成的语录体散文。《论语》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文学语言,有的话言简意赅,饱含诗意;有的话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有的话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的很多后来发展为格言或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极大的影响。

《论语》是我们认识古代文化,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论语》博大精深,它所论及的包括国家与个人,人与人,人与自然,首先行为,文艺风俗,教与学等等,如果我们对期中合理的部分加以继承以至发扬,我们将受益无穷。

以德治国似乎可以看作是‚为政以德‛的现代版。

‚欲速则不达‛对于经济过热,‚无为而治‛对于热衷于政绩表现而大搞路边样板的人,无疑是一剂很好的‚醒药‛。

‚群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輐,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告诉我们怎样为人处世,语言又是那么形象。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得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使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当我们把握了人与自然沟通的玄机,就可获得无比的快乐,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为了这个‚仁‛可以‚杀身以成仁‛,不能‚求生以害仁‛。

‚躬身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具体实现意义的。

孔子‚兴观群怨‛说重视艺术的情感特征,开创了中国文艺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在酒席宴上,在一些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盛馔,必变色而作。‛‚食不语,寝不言‛,‚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的长久的影响。

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教学与学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精辟的合乎规律性的见解主张,至今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如黩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排不怪,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以及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有很多积极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而我们的教学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

现代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烈,他们所信奉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儒学的太多的‚克己‛大多表现出一种扬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对自由的追求就是生命价值的最完善的表达形式,是最为贴近人生的根本要求的。

尼克松总统就职学说中说‚自由的精髓就在于人们都有权利决 定自己的命运。‛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其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曾有一天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诗经〃硕鼠》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反复吟唱,集中表现了人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更是以生命为代价,演绎了一出追求婚姻自由的悲剧;庄子的《逍遥游》则以宏伟奔放的想象力,精切现实人生的譬喻,透彻精当的说理和浓蘸着诗意的笔墨,把自由的精神境界描绘得高远、神奇、美妙和震撼人心。

但即使追求自由如此强烈的庄子,最终还是认识到,鲲鹏也了,宋荣子也好,列子也好,虽然都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和智慧,但仍‚有所待‛仍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绝对的自由和逍遥。所以庄子只能幻想在理想的天国中有一块能让受伤心灵休憩的绿州。在这个精神天地中享受绝对的自由,欢快的翱翔。

这就是人类的悲剧。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面对世俗生活中的是非‘得失、荣辱以及种种束缚就会坦然得多,豁达得多。大到社会人生,小到社会人生、家庭婚姻,可以说庄子给后来无数的沉迷在苦闷和矛盾中人们,建造了一个能从精神上得自由和解脱的模式,既有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又有求而不得时的豁达,这就是人生智慧,这人生智慧同样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而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把它挖掘出来,使它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获得人生智慧。

如果说庄子的思想有消极的给社会、人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屈原的《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楚国将士们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为国献身的精神足以使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兵车行》形象地再现了诏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大胆地把矛盾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的忧国忧民堪为今人之楷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九千二百多首诗。他的诗大多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清缨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书愤》、《关山月》等就是期中的著名诗篇,可以说陆游的一生是浸润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在梦中也是‚铁马冰河入梦来‛至死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当真是感人肺腑,惊天地,泣鬼神。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保持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就是爱国主义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而文学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发掘爱国义本质,启发爱国主义思考,没有什么比文学艺术更有感染力和穿透力。而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我们理应通过语文教学使活宝学生从中吸取传统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愽大精深,我们有理由为此而自豪,从而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心,充分的吸取其优秀成果,必然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悟文化真谛。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在疏通了文句之后,应该把重点放在读上。可以说读是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金钥匙‛。通过它才有可能进入传统文化的殿堂。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是基本要求。在达到了这基本要求之后更重要的是读出语感。

读出语感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节奏、情态、语气。就这个环节来讲,教师的示范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应该达到准专业话剧演员的水准。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文章中许多东西 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这恰恰又是文章的真谛之所在。

是庄子所谓的不可道之道,是大道、大象、大音。对这些就要讲究一个‚悟‛字。‚在角色转换中感悟,在参读印证中领悟,在以诗总文中领悟,在教学演算中解悟,在故意制错中顿悟,在幽默诙谐中妙悟。‛(《教无定法贵在悟》陈伟)。用心去悟,悟出文化真谛。

第三篇: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关系的思考,指出古诗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

关系

策略

一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般而言,它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未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为积极处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螟》、《归园田居》则蕴涵了宁静淡怕的隐士情怀,代表了旧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过秦论》体现了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古代政治文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阐释了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崤之战》涉及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

古诗文中蕴含的大量传统文化现象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各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章中的精品,完美的形式中蕴含的是最优秀的民旌文化精神。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与民旌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就是畅游在民旌文化宝库中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我们对中华民旌以仁为本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矢志爱国的精神,敬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尊师重教的传统,注重慎独自爱的个人修养等文化传统的了解大都是从古诗文的阅读中开始的。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第一要善于挖掘。如前所述,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篇目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把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并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在如此江山、英雄淘尽背景下的个人境况。但对词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中的“多情”二字是否含有另外的深意,学生对此也莫衷一是。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评价要知人论世的原则,进行深一层次的探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情”二字当然不只是单指男女情感,词人在词中更多的是抒发对自己大半生来一心忠君报国、大济苍生却又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接下来的“人生如梦”所抒发的就更不只是词人的消极情绪,而是词人所体认到的那种人生尴尬。至于词的内涵所触及到的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就更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以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让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要注重熏陶。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而不能是灌注,或贴标签似生拉硬扯。我们要注重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渐染,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我们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的传递。例如,为了使学生能深刻领悟《项脊轩志》一文中所流露的那种深情,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这棵枇杷树是我亲手种的还是妻子亲手种的?讨论的结果,虽然两种意见参半,但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作者正是因为触景生情,才在文末写了这么一句。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就更能使学生在熏陶渐染中,感受作者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所寄托与蕴含的精神生命和文化底蕴。

三结语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就是在语文文化中生存、生活与发展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本文通过对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探求,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使古诗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使古诗文教学成为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文化过程。总之,古诗文教学应固传统文化之“根”,求新文化之“源”,立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的一点粗浅看法,论述中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及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杨邦俊《传统文化与语文的人文内涵》。教学月刊,2002(7)[5]储建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反思》。河南教育,2005(5)[6]杨生栋《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语文网 沈阳市苏家屯区葵松路18号青松中学 汪威 邮编110101

第四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初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初探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赵旻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一些学者指出: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丢失就是文化的丢失。反观如今的社会现状:多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多渠道;娱乐方式的多重化;语文教学逐渐蜕化为获取分数的“工具”„„种种状况导致传统文化正逐步淡出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语文教师,内心的忧虑一日甚于一日。学生们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蕴的淡薄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有关。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一)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

美,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我们用眼睛,用感官,去感觉美,享受美。每个人都有来自于“美”的经验。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1)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这是几种手段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欣赏者从粗放式的欣赏(常规欣赏)进入到直抵诗歌深处的深层审美。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层面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下面我以《出师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完成这一过程。

课前合作阅读: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诸葛亮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历史上对诸葛亮功过是非的评价。这个层面要解决的是每个学生个体对于文本人物的基本认知。小组合作的形式既调动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又使认知面(群体)尽可能地扩大化。为课堂上对文本内容的讨论探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课堂讨论探究:在每个学生都对文本作者诸葛亮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对全面了解之后,课堂的讨论探究就显现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独特的角度。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就会自发克服文言语言障碍,追问诸葛亮对刘禅之所以提出三大建议的原因,从而体会到诸葛亮对于刘备、对于蜀国的一片拳拳之心。课后个人写作:三国之中,蜀国最弱;三国风云人物中,诸葛亮最名垂千古。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留在蜀国,帮助昏庸的刘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呢?课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诸葛亮”,来揣摩诸葛亮当时的心理状态;或者以刘备的语气写一篇遗嘱“我为什么把蜀国托付给诸葛亮”。让学生在把握人物精神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写作更集中概括地把握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欲报知遇之恩——感恩之德;兴复汉室的决心——慨然有大志;辅佐刘禅——以国家利益为己任,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诸葛亮,寻找有关事迹生平);理性的分析(课堂讨论探究)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三)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由此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零敲碎打的学习对于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收效甚微,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能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逐层提高,价值取向上清晰明了。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2)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引用史料),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3)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4)把系统化、厚重化的文本教材编写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达到阶梯式的上升,推动学生整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倪文锦教授在《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中》 指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民族文化依附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所以民族文化蕴涵于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直接与民族感情相联系,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栋生说,阅读,应当尽早考虑读经典。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阅读精神高度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 之魂。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乾县一中

陈森

摘要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点,是永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其观念,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完善其知识结构是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思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本人自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自2004年至今,本人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抛砖引玉。

我认为:

1、教师要有较好的古代文学的修养和艺术修养。这是个人能力。

2、教师要有鉴别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的能力。这是个人素养。

3、语文教材要涵有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语文教学,教材是根本。

4、引导课外阅读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国人最缺少阅读,爱好文化快餐。而优良传统文化往往是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5、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生诞纪念日、传统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等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首先,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其次,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人是这样尝试的:.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贾谊的《过秦论》等)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

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置与写作。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我们整日讲高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置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在美丽的校园里,广大的学生中,发出新芽,抽出新绿,开出新花,结下新果!

下载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然而如今,外来文化已渗......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涵养了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语文文字文化等诸多方面。继承、传播、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共5则)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精选5篇)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肃州区泉湖学区四坝小学 毛桂琴 邮编 735000 电话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社交工具。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考虑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