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运用
初探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运用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如俗语、歇后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俗民风、传统节日,等等。都是古代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将传统节日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日”和新兴节日逐渐被重视,而我国一些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等反而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些传统节日。
关键词:中学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洋节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这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如俗语、歇后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俗民风、传统节日,等等。都是古代人民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将传统节日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日”和新兴节日逐渐被热门重视,而我国一些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等反而备受冷落,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些传统节日。对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传统节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并将这些节日的来历、传说和习俗讲解给学生听,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若能够引用一些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还可以使学生加强对这些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例如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俗语穿插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引经据典,锻炼和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中,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对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的描写。学完此课,教师在做课堂总结时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在如此平庸,甚至丑陋的容貌下,掩藏的是一颗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崇高心灵。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认识更加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自信心,相信自己今后也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再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让学生联想自己所掌握的与所学诗文有关的其他古诗词,并加以分析探究,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传统美德的学习过程中变得知书达理,在古代诗词的学习中变得更加会欣赏,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语言,学会辨别是非,明白更多大道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堂外,丰富教学内容。另外,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树立远大志向,吸取古人思想的精髓,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周道全
摘要: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忧虑。由于语文学科富有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学又是传承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这决定了语文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缺失;人文素质
一、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载负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濡染,完善内在的道德情操,不仅是时代赋予语文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更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依然可以作为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借鉴。
据《中华读书报》报道,现在的中学生名著读得越来越少,人文教育严重缺乏。不少学生不读文学名著,只看教科书和参考书。传统经典文化是人文素养的主要来源,最近今年中学课本虽然增加了不少文学名著和古文阅读篇目,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考试形式还是制约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精力。如果要获取我们民族的文化素养,还是应该多读几本传统经典著作。究其原因还是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当然这更需要语文老师的有效引导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的特点是它的文化性,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民族文化性格的教育,如果一个学生从来没有读过《论语》《孟子》《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如果一个学生对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了而乐”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法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等一无所知,他的人生境界会有多高?他的民族文化性格会有多强?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的普及和运用,它们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沉浸于现代技术带来的感官感受。青少年学生在信息社会受到的负面影响很明显,他们越来越少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及思考,少了对民族文化的感悟与传承。特别是外来文化的浸透,许多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同时疏远了传统文化。我们的学生喜欢圣诞节而不喜欢端午节,韩国的“江陵端午节”申遗这件事,就连中国名人也要抢了去,对国人的震动不小。
传统文化传正遭遇着空前的冷落和尴尬,反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让语文教学退居到纯技术性操作性的语言训练状态,很易让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喜爱,最终会致使语文学习越来越受到冷遇。我们语文老师往往得意于又教给了学生多少“答题技巧”“得分经验”,总结了一套套程式化的答题思路。中学语文教育的普遍现状就是我们教师给了学生,家长,社会要的分数,但我们却丢失了语文教育该有的领悟力,想象力,鉴赏力;让学生丢失了应该有的语文学习兴趣,丢掉了语文教育承载的文化性格培养的根基,丢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
三、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把与语文文本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力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分析作品时,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品反映的作者思想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爱国精神,而这在语文教材有明显的体现。屈原在《离骚》中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他们身上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强调的。
在教学中讲述作者生平经历及所处时代,便于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孟子。万章下》中有“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后人将这种观点总结为“知人论世”。如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如果不了解欧阳修是怎样的人及其境地,学生就很难理解他在文中流露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在诵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增强记忆力,当然最关键的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还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如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都有凭吊屈原的主题,人们怀念屈原实际是在传递着爱国精神的火炬。
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我们的教育发展史不均衡的。人们对科学技术等理工科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人文学科,结果导致重功利轻价值,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向,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人文素质不完全是学问高低,“素质”无可量化,难以指陈,它是时代,阶级,文化,家教等在一个人,一代人身上的总和。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可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学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将受到“弗受”“不屑”的人格尊严的影响。
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诗词,文中蕴涵着诗人深层的思索。教师应善于以古诗文学习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例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古诗文,以古诗文为内容进行书法练习等。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学生们在亲近古诗文中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在语文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环节,加强学生诵读训练,让传统文化篇章陪伴学生的成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大量诵读过程中,不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当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篇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教会学生对蕴涵传统文化的的美文进行赏识,提升其阅读品位,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田。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潜移默化下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1]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王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3]陈淑梅.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J]焦作大学学报,2008,(7)
[4]陈丹青,人文素质低下是百年教育的“报应”[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1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沈巷中学
第三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4-04-01
来源: 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单介绍一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六月以来,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6年,中央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
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2004年,与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3年,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等。
此外,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目标;山东出台《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江苏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这些探索都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3.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文件起草的重点,也是难
点。对此,起草小组系统梳理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4.问: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的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起草小组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更为强调指导性。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既要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提供指导和遵循,还要为未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开发以及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留有一定空间。
5.问:教育系统在落实《指导纲要》方面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教育部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标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此外,还将在全国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相关专业校本特色教材。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动员组织传统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好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6.问:除教育系统外,社会其他领域还将有哪些举措?
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具体来讲,学校应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关部门应发挥其职责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着力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积极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还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
第四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第三初级中学
董遂红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总目标。可见,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在讲授相关课文时,应重视结合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渗透。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过程和方法:(1)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2)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3)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4)品读回味,赏析诗歌的语言美。(5)自由选读一些爱国思乡诗歌,体会“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使学生充分体味到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学习《蒲柳人家》时,我选择何满子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找到熟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小说中营造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生活,从而关注其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教育和感染。
又如,在学习《核舟记》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著名的雕刻艺术品,如云冈、龙门石窟雕刻规模之大,形象之逼真,在中外是无与伦比的,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这样,在讲述这些文物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有关雕刻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的忧患意识和献身精神;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执著精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超然物外的洒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主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鲁迅《〈呐喊〉自序》中弃医从文、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体现出来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朱自清《背影》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对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对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结合作文教学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注意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因此,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任务的同时,我们开设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尝试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学校每星期设立一节“传统文化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学校设置了五种课型——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经典推荐课,对联赏析创作课,书法艺术欣赏课,由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选择课型进行讲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①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
经典诗词(古文)诵读课以诵读记忆为主,对经典诗词(古文)进行介绍,解决阅读障碍。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句义,对句章篇进行熟练朗读,达到优秀句章篇的准确背诵。②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
经典诗词(古文)赏析课以赏析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大量资料,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理解诗词(古文)的深刻内涵,对作品进行鉴赏,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③经典推荐课
经典推荐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经典篇章、书籍等,学生自由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④对联赏析创作课
对联赏析创作课根据对联特点和创作要求,赏析古今名联,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创作对联。搜集与对联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生活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⑤书法艺术欣赏课
通过书法艺术欣赏课,引导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明确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好书法的方法,了解书法工具、碑帖常识,掌握选择字帖、书法工具的方法。
我们还为学生开列了古诗文诵读书目,并尝试开展以下活动:(1)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背诵一首古诗文。(2)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位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篇心得体会。
(3)月月三个一:要求备课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
(4)学期成果展: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书法荟萃、诗词吟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成果展。
通过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
三、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语文教师应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综合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我们汝州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是河南曲剧的发源地,汝瓷、汝帖堪称国宝,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如“刘希夷与汝州”、“汝州在河南曲剧史上的地位”、“汝瓷的变迁”、“汝州历史文化调查”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①搜集相关资料。
以假期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汝州的文选典籍、文史资料,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传说、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搜集相关资料,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后,交课题组汇编成册。②观看有关汝州传统文化的影视录像。
汝州是戏曲艺术发达的地区,民间戏曲活动频繁。逢年过节,农村经常有各种戏曲表演活动。我们注意利用民间戏曲资源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和音乐教师一道开展“戏剧进课堂”活动,收听收看豫剧《花木兰》、《穆桂英》、越调《收姜维》、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精彩片段、以及“中国首届曲剧艺术节开幕式”等影视录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艺术,增进了学生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民间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欣赏、体验和感受,更好地鉴赏了戏曲表演,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2)开展考察活动。
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考察活动,组织师生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共同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我市的文庙、汝瓷博物馆、千年古刹风穴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学习。
(3)开展“追寻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搜寻与家乡有关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来见证汝州传统文化的足迹;开展“扬弃传统文化” 的辩论会和“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辩论赛、演讲会,引导学生从家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了汝州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富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目,采取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他们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第五篇: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材料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我校以“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为学校文化底色,努力打造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我校通过以“弘扬八德、诵读弟子规、传承国粹”为主线,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良好风貌。
我们确立了中长期教育目标。1.近期目标:明确“崇八德、习六艺、尊传统”建设指导思想,达成共识,研讨细化具体操作方案。2.中期目标:通过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3.远期目标:⑴通过诵读经典文化,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领会传统文化教育要旨,能熟练背诵《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