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2:3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学科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文本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因素。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层面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

1.伦理道德文化。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语文教材的编选已更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把道德的体验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习的情感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新教材就选编了以前未进入过教材的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萧红的《祖父和我》、莫怀戚的《散步》、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2.历史哲学文化。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家、文化名人和历史事件,历史的积淀很厚重。这些文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睿智的哲学精神,既有积极入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和豁达的人生观,又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还有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深刻剖析,对不同时代的理性批判。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座开采不尽的历史文化的宝库。

3.民俗乡土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周作人、沈从文、冯骥才、莫言等的作品,以及四大古典名著节选,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这些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因为这些作品大都是从作者熟悉的时代风俗入手,语言风格也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如鲁迅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中的社戏、省亲、江南水乡的菱角、罗汉豆、科举考试、茴香豆、酒店里的曲尺柜台,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腰鼓等,真是中国传统民俗的大百科全书。这些文章,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品味到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的策略方法

挖掘语文学科的传统文化内涵,关键是以学生为本,找到教学实施的切入点。

1.营造师生交往的文化氛围。语文教学是教学双方知识、理念、精神、思想、文化等因素物化交往的过程,追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传递常常是潜在的,所以教师要重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其文化含量是极其丰富的。就教学而言,解读文本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进而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

一些课文的背景往往是很有文化价值的,课堂上要善于抓住这些文化因素,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学生很少有远离故乡的体验,所以教师一定要从作者的简介切入,介绍作者的经历,指出像作者一样的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几十年的思乡情、故园梦,却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永远的情结。这样就能使学生理解热爱家乡、不忘故土的传统,理解历来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乡愁”情结。

文本只是例子,有计划地拓展文本是挖掘文化因素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把相关题材、思想、感情、文化拓展到课外,有助于学生受到课外更加深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拓展学习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了解艾青的生活背景和志趣追求。再如可以拓展学习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等一些优秀的文章或诗歌,多角度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深刻地体会民族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

3.推进综合学习中的文化活动。多种多样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是学生进一步领略民族文化魅力、开展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

第二篇: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范文

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

吕奉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古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我们不是捡回过去的所有东西,而是要面向未来,继往开来,走出一条适合现代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途径。使每一位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她不仅淋漓地展示了历代作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更是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色的绝代才情、历风雨销磨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灿烂深厚的中华文化、传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小学阶段编排了中39首古诗词和4篇文言文,此外还安排了积累背诵的古诗词若干篇,此外,《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70篇(段)。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古诗文中的字词是构成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深厚的文化意蕴,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教师在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独特的魅力。如王维的《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优秀的古诗文中,这种传统精神总是永远闪耀它的光芒,令我们在掩卷沉思时精神为之一振。一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白,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三是对人民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朝翁卷也在《乡村四月》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三是向中华民族精神致敬。郑板桥的《竹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瘦弱的竹扎根在贫瘠的石逢中,生长在陡峭的石崖上,被狂风、烈日、雨雪一次次无情地袭击着,竹子一次次被击伏在地上,又一次次迎着风霜雨雪倔强地昂起头。”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诗人因为给老百姓求情救济而得罪了大官,被百般刁难,最终被罢官,但他仍然顽强不屈。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分别用梅花和竹子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共同表达了自己顽强不屈精神。这顽强不屈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就是我们提倡的传统精神。因此,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如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容易把握古诗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对舶来品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大力借助于古诗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写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中秋佳节来临时的惆怅!又如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写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我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民间传说重阳登高可以避灾,佩茱萸可以消灾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配合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学习研究,学生对古诗中传统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他们会知道重阳节不仅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如今的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还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更有月下吟诗作画的雅兴;还会知道小年除吃元宵外还有元宵灯会;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有划龙舟;除夕除吃年夜饭还有吃饺子等。通过对古诗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中,去深深的挖掘、体味诗人隐含于节日背后的赏心悦事、痛苦忧愁,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使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也产生的兴趣。通过这些古诗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节日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从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在优秀古诗文的熏陶中变化气质,提高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品质,重塑当代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乾县一中

陈森

摘要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点,是永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其观念,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完善其知识结构是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思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本人自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自2004年至今,本人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抛砖引玉。

我认为:

1、教师要有较好的古代文学的修养和艺术修养。这是个人能力。

2、教师要有鉴别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的能力。这是个人素养。

3、语文教材要涵有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语文教学,教材是根本。

4、引导课外阅读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国人最缺少阅读,爱好文化快餐。而优良传统文化往往是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5、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生诞纪念日、传统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等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首先,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其次,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人是这样尝试的:.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贾谊的《过秦论》等)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

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置与写作。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我们整日讲高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置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在美丽的校园里,广大的学生中,发出新芽,抽出新绿,开出新花,结下新果!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那如何利用好这一传承的载体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实践,谈点滴之见。

1、挖掘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教材中非常明显。有传统美德、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的渗入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德的熏陶。如在讲《慈母情深》一文时,可创设情景,让学生由课文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内心生发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的情感;同时,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孝敬父母的《三字经》及《弟子规》典故,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孝心。

2、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把握每次练笔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 课文中涉及到的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游子吟》后,以“感恩”为话题,我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再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崩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

3、通过教学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

(1)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感的教育。如在教《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学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在读《锄禾》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引导学生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做一个爱国爱家、爱劳动、爱人民的好孩子。

(2)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亲情、友情教育。如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3)通过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

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4)多种形式,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

《论语?阳货》中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解词释意,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弘扬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总之,我们应以鼓励为主,正确引导孩子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出他们的兴趣。在教学上,我们要坚持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传统文化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科的整合,注重本地资源的挖掘,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粹,领悟出做人的道理。

第五篇: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并且随着外来文化的

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造成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汉字激趣

汉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走近中国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安排书法教学进入语文课堂。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端正、工整,教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日常教学中可每周安排一两个课时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二、经典诗词吟诵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小学中开展诵读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表演读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摘要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点,是永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其观念,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完善其知识结构是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渗透 思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本人自走上教师岗位即开始思考并努力付诸实施的重要课题。自2004年至今,本人在每天的语文教学中,从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入手,寻求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达到细水长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谈一谈自己的得失成败,以抛砖引玉。

我认为:

1、教师要有较好的古代文学的修养和艺术修养。这是个人能力。2、2、教师要有鉴别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的能力。这是个人素养。

3、语文教材要涵有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语文教学,教材是根本。

4、引导课外阅读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国人最缺少阅读,爱好文化快餐。而优良传统文化往往是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5、借助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生诞纪念日、传统文化遗产、传统艺术形式等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首先,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丰满生命、锻造生命的乐园。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是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甄别、汲取,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体验文化,规范自己言行举止。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最终,学生将获得一个灵秀、丰满的生命。

其次,确定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要想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融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本人是这样尝试的:.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所谓备课是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我们要想在教授学生知识中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其次要备学生。备教材时,要弄清楚一篇课文有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感受传统文化;

备学生时,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要渗透,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已不需要耗费时间等。

在上课时做足功夫。所谓下足功夫,其实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显性教授和隐性渗透。显性渗透就是在学习课文时,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就在其中,是必须学习的一部分。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课时,古文部分已然分开,即散文和韵文之别。先说散文,散文大致分为:

论说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贾谊的《过秦论》等)应用文(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杂记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史传文(如左丘明《左转》、司马迁的《史记》等)而如果从创作时间上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两汉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明清散文(如归有光《项脊轩志》)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同时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还有韵文,即诗、词、曲、赋等文体。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一般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诗经·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压韵的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诗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词,即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选入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柳永的《雨霖铃》等。豪放派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我们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课本主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

赋,主要是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当然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汉赋也经历了汉赋、辞赋、俳赋和文赋等几个变体。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课中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辞赋,而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则属于文赋。

这些传统文化皆是显性教授的内容。那么,隐性的传统文化又在哪里呢?答案当然是在课文里。

归有光在他的《项脊轩志》中讲到“吾妻来归”。“归”是指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唐代大学者孔颖达注疏说:“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而且,称嫁曰“归”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诗经•周南•桃夭》有诗句云:“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光又在文中讲到“吾妻归宁。”“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朱熹解释说:“宁,安也。谓问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问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 这就是传统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两个传统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古代官员的任免与升降,这里简单地讲。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讲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马”等;还有转、调、徙、迁等都表示调动官职,如《张衡传》中讲张衡仕途“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罢、免、黜、左迁主要表示免职或降级,如上文讲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确定“合纵”政策,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在东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连横是强秦为了避免六国真正团结起来,自己孤立无援,就派张仪游说各国帮助秦国攻打其他弱国。后来的成语“纵横捭阖”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显性的传统文化还是隐性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努力让传统文化渗透、滋润我们的年轻一代。

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作业是我们渗透传统文化的第二战场。作业大致可分为平时作业和假期作业。平时作业除了考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势渗透传统文化。

在布置平时作业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古诗文的熟读与背诵。古诗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或者是其载体,熟读或者背诵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

2、作文的布置与写作。学生在写作文时,多多少少会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迹或其诗句,而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渗透。

3、成语的日常积累。我们整日讲高考题型,说成语是一种必考题型,想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但请不要忘记,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可见,成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时还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

除了平时作业,还有假期作业。我们布置假期作业时,已经并且还将如此进行下去,即让学生在假期中读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国演义》),看一部高质量的古装电视剧,抑或让学生体会春节的习俗,看一看挂满街头的灯笼,抄录并仿写几幅对联等等,相信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头脑和思想意识当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将在美丽的校园里,广大的学生中,发出新芽,抽出新绿,开出新花,结下新果!

下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