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家诗》第一页
《千家诗》阅读过关考级
班级: 姓名:
一、连线程颢 《清平调词》 宋朝 李白 《绝句》
志南 《客中作》 唐朝
杜牧
《春日偶成》 《秋夕》
二、选择
(1)“梅雪争春未肯降”的下一句是()。
A.骚人搁笔费评章
B.夜泊秦淮近酒家
C.水碧沙明两岸苔
D.竹炉汤沸火初红
(2)《玄都观桃花》一诗的作者是()。
A.杜甫
B.谢枋得
C.刘禹锡
D.刘克庄
(3)以下哪几首诗出自诗人程颢之手?()。
A.《海棠》
B.《社日》
C.《春日偶成》
D.《题淮南寺》
E.《即景》
(4)关于朱熹,以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人
B.字元晦
C.一字晦仲
D.1130—1201(5)按正确顺序排列应是()。
①愿教青帝常为主
②妒花风雨便相催
③连理枝头花正开
④莫遣纷纷点翠台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④
D.①④③②
第二篇:千家诗
《千家诗.苏轼》教学设计
By 英子 发表于 2009-11-25 14:37:00
0 推荐教学目标
吟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五首诗;
学习赏读诗歌的几种主要方法:吟读、译读、说读;
尝试运用几种方法读苏轼的诗歌并能够品出诗中的味道;
知人论世,通过其诗作极其创作背景的了解,来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格。
教学重点学习赏读诗歌的几种主要方法:吟读、译读、说读;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通过其诗作极其创作背景的了解,来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性格。
导语设计
一: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十二位千年世界伟人,东方大国的中国,唯一一位入选者就是苏东坡。你知道苏东坡东为什么能够当选吗?(学生迷惑,同时也表现出好奇。)法国《世界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说的。(此时放映幻灯)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员文章: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二、你认识怎样的苏轼?(介绍苏轼)
我们来认识诗人的苏轼,乐天派的苏轼
诗人苏轼
(一)T《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来吟读此诗。为什么不叫朗读呢,你来体会一下,请一起吟读。
T吟读一要声音有点起伏;二要节奏自由;可以带点古人的味道。
S自由吟读
T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他看到二者怎样的共同点?
S美得天生丽质。
T诗人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
(二)再来吟读《中秋月》
S一生示范
PPT仕途多难
T我们来译读这首诗。就是把故事翻译成现代诗,讲究点韵律,有些字的意思要加以扩展。示范(学生读一句教师翻译一句)
T我读一句你来翻译一句
T你在译读中体会到的是作者怎样的感情?
T诗人有一颗善感的心灵。正因为这样,他能让西湖浸润自己的心神,叫明月来分享他的喜忧。
S背诵以上两首诗
(三)T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乐观向上的人格力量。读《赠刘景文》
T主问题:作为一首赠诗它往往有某种劝勉的意义,诗人借此要传达什么意思?
明确: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
T为什么说是夫子自道呢?PPT苏轼穷困,(四)T我们来看苏轼的又一首诗《初到黄州》
S吟读本诗
T大家研究一下这首诗,把疑问问出来。
S合作学习
T首联,自嘲目前的处境
哀叹不是诗人的人生态度,他初到黄州见“长江绕郭(城)” “好竹连山”,顿时产生了“知鱼美”和“觉笋香”的意趣。
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
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这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
T我们来和诗人说说话,这叫说诗。怎么说呢?一要用第二人称说。你呀,诗人呀,当是面对面;加一点想象,比如说诗人的情态呀动作呀什么的,还可以揣测他的心理,也可以加入你对他的评价。比如:
暮云收尽溢清寒:诗人呀,你看夜色里云雾完全散去,月亮的清辉流泻下来,可是你,为什么眼中满是伤感?
S学生试说
T同学们,我们与诗人相遇,和他说话,我们就慢慢地走进诗人的生活,了解他,钦佩他,让他的思想为我们竖起一根精神的标杆。1101年,65岁的苏轼离开了这个给他无穷痛苦和欢乐的世界,他的名字成为一个记忆。正如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里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虽然无常,但他留给我们的心灵上的喜悦和思想上的快乐确实是万古不朽的。
六年级校本《宋词佳句》教学设计
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出处:河塘中心
作者:叶子
编辑:叶醉枫林
阅读:935次
教学目标:
1、学习三句“宋词佳句”,体会其中的韵律美、意境美。
2、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宋词佳句”。
3、初步感受宋词的两种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教学重点: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宋词佳句”。
教学难点:
体会宋词佳句中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耐人寻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宋词佳句”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欣赏——宋词佳句。(齐读课题)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侧板书:婉约派、豪放派)
二、导学
“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
1、初读佳句。
(1)过渡:宋词佳句,它千古绝唱,经久不衰。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播放FLASH画面,学生听《人有悲欢离合》歌曲片段。)
(2)同学们,想学唱这段歌曲吗?(想)要学唱歌曲,我们得先知晓歌词啊!请看——(出示苏轼佳句)
指读——齐读
(3)读了这么多遍,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段宋词佳句,大致描述了什么内容?(生说)/(启发:“此事”指什么啊?“婵娟”指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齐读。
(4)你是否知道,这一段宋词佳句,出自谁之手?出自哪首词?(苏轼——《水调歌头》)
2、走近作者——苏轼。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苏轼。(出示苏轼图像)
看,这是苏轼的雕像。谁来把旁边对他简要的介绍,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3、走进原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同学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它独具特色,脍炙人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传世词篇吧。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索,苏轼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创作这首词的?你能否从苏轼的词句中感受到他心情的变化?(播放录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看完了画面,听完了朗诵,你感受到了吗?
A、苏轼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创作这首词的?(学生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师相机补充:此词是中秋佳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但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B、你从苏轼的词句中感受到他心情的变化了吗?
师相机点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贯穿始终的是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4、体会佳句:“人有悲欢离合„„千里共婵娟。”
(1)过渡:尤其是这一段千古流传的名句,更显示出他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女生读)
苏轼原本郁郁寡欢,此时,面对着那轮明月,他不禁豁然开朗——(男生读)
这段宋词佳句流露出了苏轼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政治上的不得意,亲人的分离,他都能坦然面对,因为——(齐读)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会?这宋词佳句,具有什么特点?
(可从宋词佳句的句式来谈;可从宋词佳句的内容来谈。)。
A、对仗美;节奏美。B、意境美。
C、富有哲理。
5、背诵记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背诵。)
(1)过渡:这么美、这么经典的的宋词佳句,你想把它珍藏在你记忆的天空中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吧!老师向你们推荐几个有助于背诵记忆的方法:①以唱促背;②熟读成诵;③表演朗诵。
(2)现在,我们暂时先选用“以唱促背” 的方式来背诵这传世佳句。
屏幕上反复播放一段歌曲。学生反复跟唱。(师:如果感觉唱得挺尽兴的,你也可以适当添加动作。)
(3)全班哼唱,并动起来。(教师示范)
(4)哼唱了这么多遍,相信大家对这宋词佳句的感悟肯定更深刻了。就让我们一起把感悟倾注到朗读中吧。齐读。
此时你能否来判断,苏轼是什么派的词人?(指向板书:豪放)
6、拓展:明月,历来被文人墨客赞颂。(出示诗句)
看——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中写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中写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也写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少诗人是借月抒发自己的惆怅、思念,全诗洋溢着浓浓的忧伤;而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那千古绝唱的名句,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豁达、开朗。他不愧为一个——豪放派的词人。
7、小结学法并板书:初读佳句——走近作者——走进原词——体会意境——背诵记忆。
三、自学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及“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1、过渡:接下来,将请同学们请同学们分小组,参照学“苏轼佳句”的方法,借用资料,自学一个婉约派的词人——柳永所写的词句。他的诗词清新婉约,和苏轼的词风迥然不同。等会儿分组分两步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自学成果。(1)用语言描述你们体会到的意境;(2)展示你们的背诵情况。或歌唱或朗诵,都可以。
2、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四、延伸。
同学们,短短四十分钟,我们徜徉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王国里,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作业——
[必做题]
背诵今天所学的宋词佳句。
[选做题]
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首宋词,选做以下做法:
1、学写宋词。
2、学唱宋词。
3、画出宋词意境。
4、朗诵表演宋词。
第三篇:千家诗的读后感
在中国古代,《千家诗》是传统蒙学教材列“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必读课本,因为其诗“率皆显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清人黎恂语),所以,“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题辞》)。其流的历史是久远的,流播的范围也是很广的。不过,虽说《千家诗》几乎妇孺皆知,但关于其编选者是谁,却颇多争议。或说是刘克庄,或说是谢枋得,或说是核枋得和王相,提法不一。
《千家诗》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不朽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而且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提高文学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千家诗
一年级下册(1050字左右)
(一)必背古诗75首
1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千家诗》节选
1、寒食 唐韩翃(ho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游小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6、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7、再游玄都观 宋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9花影 宋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10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第五篇:读书心得: 千家诗读后感抄写作文
家,一个充满爱和力量的字眼,这个字可以让我们从心里去改变自己而《桥下一家人》的主人公阿曼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流浪汉,一个讨厌小孩是因为害怕被小孩偷走他那颗善良的心的人。他却为了三个小孩改变了自己邋里邋遢、不顾别人的行为,变成了一个有责任、爱小孩的人。你觉得不可思议对吗?可事实就是这样!
这也许就是家的力量。家是爱的源泉,是包容的开始。一个人只有真正拥有了家才会有爱,懂得包容。这是一位贫穷的老人与贫穷的一家人发生的故事,当然,这一家人没有父亲。
住在寒冷的桥洞下,冰冷的风却总也吹不散桥洞下的温暖。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心灵的教诲。这本书更像是我心灵的鸡汤,温暖我的心。在这个社会,他们和这个阿曼德一点血亲都没有,算不上是一家人。但阿曼德的真心和爱让孩子们死死认定了这个爷爷,而阿曼德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规矩,只有有血缘才是一家人。我知道他们肯定没有读过这本书,品过这碗鸡汤。这个故事中,他没有那么多原则呀、规矩呀只有一样那就是爱!这本书里,爱战胜一切,爱创造奇迹,爱让这一家人度过一个又一个危难,迎来新的曙光!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更确定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但读完这本书我更坚信的是: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家,是人们放松的港湾,要是连放松的港湾都变得循规蹈矩,那这个社会还有没有真正的爱呢?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好桥下一家人。是呀,桥底下也可以是家,也可以有家!这本书说了那么多,但只有一个主题即使贫穷、苦难,相信诗意、幸福也会与你同在。但在困难的时候你绝望了,好像眼前有一层怎么也穿不过的雾对吗?想要穿过它就需要家的爱,家的爱在这个时候就像是路灯,照亮这条路,助你渡过难关!相信我吧,家并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才可以组成,只要有爱就是家!爱能战胜一切,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