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画书》教案03
《图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图画书。
2、透过手工图画书制作,让儿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从“做一本书”去认识书、爱上书,爱上阅读。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图画书
教学难点:尝试制作图画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介绍有关书的知识,引起学生制作图书的兴趣。包括书的封面,封底,页面、页码等。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制作图书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书做得最好!生:独立创作。
师:来回巡视,随机点拨。
四、媒体展示,分享交流
五、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尝试着做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有的同学动作快,当堂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没关系,今天回去后,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已经完成的同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篇:图画书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彭懿老师说:人的一生能有几次邂逅图画书?三次,童年、初为父母、人生过半为了自己的时候,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但作为一名教师来讲可能还多了一次,初为人师时。只是当拿到图画书时我们对于图画书了解多少,当我们在和孩子们讲解一本图画书时,我们又曾经为这本书做过多少功课呢?也许你会对此不以为然,一本儿童读物而已,能有多高深,文字通俗易懂,有的只有三言两语,要为这样一本内容简单的书去做功课未免小题大做。在以前我们甚至还只是把它们当作填补剂,随手抓来读一下填补一些过渡时间。现在也许大家都开始重视阅读教育了,我们会认真花上一些时间与孩子分享阅读,但有时仍不免对某些图画书嗤之以鼻,图画的这“烂”,文字也不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可看性呢?在读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之后,我才恍然那些精彩之作竞被我随口演绎成了无味的“干馍馍”。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对图画书的无知之外,我想可能传统教育“读书识字,传教说道”的影响也在期内,读后感《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传统教育或者说仍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所持的目的,是要求整个世界以强大的姿态迫使孩子们学习被要求的一切。而在图画书的世界里,这一切恰好调了个个儿,成人世界退后一步,孩子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世界里面自己去摸索、发展。这种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我们有一个本能的恐惧与抵制,我们尚没有摸透它,更没有能力掌控它,于是也只有回避它了。这种战战兢兢的情绪在我与图画书愈加深入的接触后慢慢消融于无形了。
由于图画书的影响,我继而阅读了《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中的《图画书美术语言与早期阅读教育》篇章,了解到“图画书=文字×图画”,在图画书中图画不单是文字的意图再现,而是与文字密不可分的伙伴,它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与美感。在图画书阅读中,幼儿常常凭借自己还不多的经验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他们会与书中的角色一道走进想的世界,与它一起去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也从中感知无法从现实中感知的外部信息,提供了使用语言进行交往的机会,对幼儿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社会化及审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在无形中慢慢建构起了自我意识的世界。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对于教学来说,阅读理论工具书是为了不再阅读它,如此才能做到理论融于实际,我们的教学才能出效果。
第三篇:图画书
图画书
授课:孙菲
教学目标:
1、把握幼儿图画故事的概念,理解其作为文学样式的特殊性
2、了解图画故事的作用及其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积 极运用。
3、结合作品把握图画故事的特点,能自行分析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图画在这一体裁中的主体作用,明确文图有机结合才是图画故事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装掌握、分析图画故事作品的方法要求,从构图,形象,趣味性等多方面深入把握掌握图画故事的文字创编和绘画的要求,使之符合幼儿的审美和接受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展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图画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图画书的概念
2、了解图画书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
3、了解图画书分类及发展概况
教学难点:图画书与连环画、卡通故事、图画的区别
教学重点:图画书的特殊性,图画在幼儿图画故事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二课时
知道一些图画书,读过一些图画书。缺乏系统的认识
儿童人生第一本书,学前阅读的起点 独特的表达系统契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图画书的概念
1、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儿童文学形式。通过大量的连贯性的图画与相对较少的文字(或没有文字),互相结合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又叫图画故事。图、文、故事、意义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
2、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插图与图画书中的图画。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插图是一种使文学更形象更闪光的辅助手段,对作品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去掉它并未影响故事的叙述。插图的使命是“锦上添花”。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和语言艺术相提并论的功能,承担着作品主体性的表情达意的责任。图画文学中文字规定了故事的主干和方向,只是少量甚至没有,主要以图为主,图具有叙述性和连贯性,展示了故事的主题和细节,体现了故事的意趣。
日本图画故事出版家松居直先生用两个简单的公式道出了图画书中图文关系的精髓:
文﹢画=有插图的书 文×画=图画书
例子:《贝洛童话》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3、图画书与连环画、漫画书有什么区别?
P259 《图画书与连环画》 可以请爱看漫画的学生谈谈漫画的特点并加以比较。
二、幼儿图画书发展概况
西方:17世纪 捷克 夸美纽斯 《世界图绘》 儿童百科全书 18世纪 英国 纽伯瑞 圣经与太阳社 儿童图书普及 19世纪 英国 三位杰出的图画书作家
一战前,现代儿童图画书开端的里程碑之作 比特克斯·波特 《小兔子彼得》问世。
通常出版商会在获得大奖、荣誉奖的图书封面,贴上印有凯迪克著名插画“骑马的约翰”的奖牌,金色代表凯迪克大奖,银色代表荣誉奖,得奖书籍会像获颁荣誉勋章的爵士一样风光。选出一名首奖和二至三名杰作,颁赠凯迪克金牌奖和银牌奖。该奖评选最强调的是插图,而不是小说或文本内容。每年一月份公布获奖者。
20世纪 美国、日本 长足发展 我国:明朝 《日记故事》
据专家考证,中国图画书的鼻祖小人书于清咸丰时期诞生,民国时期小人书迅速发展,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西游记》时将小人书改名为“连环图画”,1950年又改名为“连环画” 20世纪20年代 郑振铎 《儿童世界》《两个小猴子的历险》《河马幼稚国》 20世纪50年代(继承民族传统创作风格,又学习国外的优秀作品,代表性作品有:张乐平《三毛流浪记》,鲁兵和陈秋草的《小蝌蚪找妈妈》,)和80年代两次飞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引进图书的影响,中国的原创图画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1世纪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创作者开始了原创作品的探索,道路虽然曲折,但无论是作者还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以往有了超越。欣赏图画书(课件中有超链接)
《大卫,不可以》(凯迪克奖获奖书)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日本)
《荷花镇的早市》(国产)
三、阅读图画书的意义 梅子涵:“一个孩子,尤其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看见,阅读过图画书,会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是童年不完整的表现,和没有看见过玩具一样,没有看见过草地一样。图画书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花园。”
作用: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获得对书的初步感受
2、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提高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4、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5、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走出误区:
1、尽量多读给孩子听
2、不要看做教科书 如何挑选图画书
1、适合儿童生活的题材
2、琅琅上口,简单易懂的文字
3、原汁原味的颜色
四、图画书的基本形式
1、无文图画书 没有文字单纯用画面表现故事内容 瑞士 莫妮克·弗利克斯 完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到形式。
无文图画书内容浅显,主题单一,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张乐平的《三毛日记》
2、有文图画书 两类:以图为主少量文字,图文并茂 《胡萝卜种子》
儿童图画书的特点
教学目标:理解幼儿的特点,能够鉴赏,评析幼儿的作品,为进行幼儿打下基础。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理解幼儿在形象,构图,内容上的特点。教学特点:鉴赏、评析具体幼儿作品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展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四课时
一、图画书的构成
封面 环衬 扉页 正文 封底
通过《猜猜我有多爱你》来分析图画书的构成二、儿童图画书的特点
1、形象的可视性
即画面所展示的人物、动作、环境等都是十分形象、直观的,或写实、或夸张,都能让儿童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图画书的图画要做到新颖、新奇,同时,适度的夸张、鲜艳的色
彩、富于动感都是增强形象的手段。这需要画家具备高超的创作技巧,通过能引起他们注意的色彩、形象、画面来营造可视的故事空间。纯粹的语言艺术主要通过静态的语言文字叙述故事
图画文学则通过线条、色彩、画面、形象营造可视的故事空间,从而使得内容的表达显得直观形象。
2、构图的连续性
哥哥对弟弟说,你不识字也没关系,只要挨着顺序一页页地翻,看画儿就可以明白故事。图画书的图画区别于插图的特征是它的连续性,做到了让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图画书要发挥讲故事的作用,必须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衔接,这种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图画书中的每一张画,都应扮演好“承前启后” 的角色,如此一张接一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自然就有了动态,有了情感的起伏。图画书的封面、环衬、扉页、封底等都可能是构成故事的一部分。
3、画面的趣味性
主要表现在角色造型和图画情节两方面。角色造型准确突出,鲜明生动,能引起幼儿共鸣;图画情节大胆夸张,能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4、色彩的明朗性
一是以色彩鲜明的形象出现,《小蓝和小黄》,二是与作品的内容相适应,《打瞌睡的房子》。通过《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感受图画书的特点
三、阅读图画书指导
1、“听赏”为主要途径
一个人曾给日本图画书专家松居直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还是靠画呢?”松居直先生说:“靠耳朵。”图画书中写的内容不是由书而是由人传给孩子的。
2、以幼儿阅读兴趣为先导
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图画书是让孩子高兴的东西。
台湾阅读协会理事长张杏如女士认为,要孩子爱读书,先要让他在读书前爱上读书的气氛,如图书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小书架,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成人要积极参与,并且准备足够的夸奖和掌声,让读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快乐。
3、不以识字为目标 读书不是读字,图画书可使孩子早读书,但图画书用于过多的目标,本来的乐趣就会被遗忘。
4、帮助幼儿建立图片和实物的关系
图画书的改编和创作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图画故事创作和改稿的要求,尝试进行图画故事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幼儿图画故事的文字要求和绘画要求 教学难点:创作幼儿图画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展示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六课时
一、创作图画书
1、选择合适的底本故事
情节生动活泼;富有幼儿情趣;场景,人物略有变化
2、加工故事文字
图画故事的文字是绘画的依据,它基本决定着成品是否线索明晰、结构完整,不可忽视。(1)文字要求简洁、生动、易懂。例如“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哎呀,长长飞上天了!”
(2)文字要有可视感,即文字易于在头脑或画纸上形成鲜活的画面。为绘画提供可捕捉的依据。动感,如“今天吃大红吓,元元可高兴了”“老爷爷背上装满物的袋子,向树林走去。”(3)要有节奏感,如《老鼠嫁女》:哩哩啦,哩哩啦,/敲锣鼓,吹喇叭/老鼠窝里有喜事/
有个女儿要出嫁/ 脚本色用儿歌形式,读来琅琅上口,合辙押韵,像是唱歌一般。
3、绘画上的要求(绘图或是做剪贴画)孩子欣赏图画的特点: ⑴形象塑造
角色形象是作品的主要部分,面部表情要活泼,可用夸张手法表现角色个性特征。从画面看幼儿是先看大的后看精细的,因此要把主要内容放中间,要画的有吸引力。⑵画面处理
背景要简单,主要内容尽量放置在画作中央。轮廓要清晰,避免出现重叠现象。细节少。⑶色彩运用
色彩要简单,以红黄蓝绿为主,主体物与背景物色彩对比要鲜明,既不能太素雅,也不能太花哨。
绘画上的要求:
⑴图画要富于儿童情趣
构图新奇,造型幼稚、夸张、变形,色彩鲜艳。⑵图画要适合孩子的理解水平
孩子不掌握三维空间概念,为幼儿作画时,往往采用水平垂直样式,即只有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
⑶画面要有动感 ⑷画面要有细节
必要的线条衬托,安设一两个陪衬物,可使画作增色不少。
4、选择图画书的表现形式
大书与小书
连页图书
活页图书
特别造型图书
共阅图书
5、工具、材料
工具有剪刀、胶水等;纸张有云纹纸、彩色卡纸、瓦楞纸、水彩画纸、铅画纸、水粉纸、玻璃纸、包装纸等;颜料有水粉、油彩、蜡笔、彩铅等;其他常用的还有照片、干树叶、布、丝带、各种谷物豆类,废旧物品等。自制图画书的要点
1.主题生活化
根据儿童的年龄、爱好、阅读水平及生活经验确定图画书主题,并根据主题为图画书命名,如以绘画练习为主的可以叫仙、魔笔》,以涂色练习为主的可以叫《粉刷匠》,百科书类的可叫《缤纷天地》等。
2.方法多样化。
自制图画书的手法可多种多样,如可绘画、剪贴、摄影,绘画又可用水粉或蜡笔。不同手法呈现不同风格,如水粉画色彩鲜艳、亮丽、明快,剪贴画有一种稚拙美,画面富有变化,而塑封则耐磨,不怕撕,不怕水。
3.细节处理趣味化。
如页码标识可以用苹果、小猫头像等简单图案表示,第一页用一个小苹果表示,第五页用5个小苹果表示。这种方法既有趣味性,又便于儿童理解。
第二课时
学生实践创作
第四篇:图画书[逃家小兔]教案
图画书《逃家小兔》欣赏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进行语言的基本句式的训练。
2、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发展儿童的扩散性思维,学会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活动准备:
1、《逃家小兔》画册一本,课件,配乐等。
2、课件制作 设计思路:
1这本图画书,在图的表现上有规律可循,黑白与彩色的图片相互交替,一段是自己的描绘之后,有一张彩色的大圈进行段落的小结。因此,可让读者根据这样的规律进行预设的猜想,然后再进行阅读印证。
2、这个故事的述部分,非常强调原因与结果。母亲的每次行动,全都是为了孩子,也就是随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不管如何艰险,母亲总是全力以赴。因此让读者了解到母与子的因果关系,从而加深对母爱的认识。活动过程:
导入:阅读前:(课前准备)(可做为课前导入的内容)
1、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翻全家的“老照片”,听他们讲述一张张照片的来历,并挑选几张觉得最有意思的照片,课前讲述。
2、想一想在你生病时,你最先想到的是谁,最愿意谁在你身边陪你去医院。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本关于小兔的图书,先来看看图。
(一)读图
1、封面:(1)封面画的是什么呀?你猜他们在干什么呢?(让学生观察,描绘、组句)
(2)在这么美的田野里,兔妈妈和小兔子在说话,猜猜它们在说些什么?
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这本书是------《逃家小兔》。设想一下,小兔要逃走了,妈妈会怎样呢?小兔会逃到哪里去呢?可以让学生自己想。
2、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子逃到哪里了呢?
(二)出示图片,看图听文(从图画入手,让学生先观察,再猜想,以调动阅读兴趣。教师要注意评价学生的观察及表现)
1、小兔把自己变成什么呢?考考你们的观察力,这是张黑白的画。
2、(变成小鱼),这条小鱼全身都是白的,还有两只耳朵,它叫小鳟鱼。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小兔的话。然后请个别学生体会读后的心情。
3、妈妈听了这些话之后该怎么办,我的孩子要离家出走了,如果你是妈妈,快来想想办法。让学生想出自己的好办法后教师再揭开谜底。(注意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导细节观察:妈妈变成捕鱼人,去抓小兔时,鱼饵是什么?
4、接着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里的小兔可带劲了,它想跟妈妈继续玩下去。它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变成了石头。在一组组图阅读之后,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下后,再让学生猜猜下页的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细节观察
如妈妈变成园丁,去找小兔里,篮子里放的是什么? 如在马戏团,人们的目光盯着的是谁?为什么?
(三)阅读后:
1、大家喜欢这本图画书吗?喜欢这只小兔子吗?小兔子它真调皮,变成了这么多的东西,妈妈也想出了很多办法。大家也替妈妈再想些办法。
2、让同桌同学随便挑选一幅图片,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小兔子,进行对话练习。可以不同于书上的语言。(实际上正进行“如果„„就„„”这样的句式训练)如:生1: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我就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生2:如果你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我就变成观众,不管你走到哪里在,你表演完了,我都会找到你。
请学生朗读看看“如果„„就„„”这样的句式体会,这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试着让学生改改故事之中其他语段,体会一下,妈妈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各自交流仿说的段落,评一评谁的更有创意。
(四)认识“爱”:
1、仔细看看兔妈妈的每次出场。她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又说明什么?特别是在马戏团走钢丝,大家的目光为什么都集中在她的身上?你认为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兔子在走钢丝,可兔妈妈为什么‘铤而走险”(这个词语要做个解释)呢?
2、请学生交流、讲述你的妈妈(或长辈)为你“铤而走险”及付出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并在此过程中领悟伟大的母爱。
3、说理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有没有你的家人?千万别忘记他们。他们是你失败里的鼓励者,成功时的喝彩者。
(五)课后:表达“爱”
1、母亲生日的礼物
2、给妈妈洗一次脚
3、为妈妈做一件事
第五篇:图画书阅读活动 教案
图画书阅读活动 爷爷一定有办法
温州市第一幼儿园 姜伟
教材分析:
荣获加拿大克力斯提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维基·麦卡夫奖并入选第四届全国优秀幼儿读物(0~6岁)评选推荐书目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它原本是一个犹太人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而言,这是一个物质过度充裕的年代,物品总是用完即丢,举凡纸杯、纸盘、卫生筷、纸尿片、甚至照相机等,过度的商品化让孩子们不太有机会用旧东西,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省思,重新检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通过活动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种下「爱物惜物」的情怀。
书中文字简洁又生动,更精采的是爷爷总是回答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读者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猜猜看」这一次爷爷会变出什么呢?更奇妙的是作者利用每一页的下方,连续地画出一个老鼠家庭的故事,给小读者带来了额外的阅读乐趣。这一定是一个人人都读得懂,也听得懂的故事。作为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材可以让孩子们初尝阅读的乐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洒下“快乐阅读”的种子。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4、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3、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4、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別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個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风中之叶》(语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文字想象叶子随风飘荡的画面。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有趣的描述。
3、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儿歌《落叶飘》。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活动室内布置有小河、草地、马路。
2、材料准备:人手一张不同形状的树叶。
3、事先教唱歌曲《小树叶》。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捡落叶”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妈妈的小宝贝,你们猜猜是谁? 幼:是小树叶。
(2)师: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吹走了,赶紧去捡起来吧。幼儿每人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
(3)请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落叶长得什么样?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叶子的造型。(长长的、宽宽的、尖尖的、圆圆的、破一个洞的------)
2、游戏:“风中之叶”
(1)幼儿围坐在“草地”边上,边听教师的提示,边用形体进行表演。师:叶子被微风吹得轻轻动了几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风越来越大,叶子也飘动得更厉害(幼儿改变动作)。终于叶子被风吹落下来,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幼儿再次改变动作)。风轻轻吹过,叶子的脚被风轻轻吹起,稍稍一动,有不动了(幼儿进行表达)。然后,一阵大风,叶子被吹得滚来滚去,飞扬起来,最后,缓缓地落到地上(幼儿进行表演)。
(2)幼儿听音乐,以乐曲代表风,请“叶子”(幼儿)随着乐曲“飘离树枝”,到处“飘荡”,乐曲快就飘得快,乐曲慢就飘得慢,乐曲停叶子也挺下。
3、游戏:“树叶找家”
(1)请幼儿描述自己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并用形体语言进行表达。(2)集体边玩游戏边进行儿歌创编,说出树叶飘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
4、游戏:“叶子宝宝与树妈妈”
师: 这么多的叶子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好担心哦,让我们用歌声来安慰树妈妈,好吗。
幼:全体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树叶》。结束。四.活动反思:
整堂课,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把枯燥的教学过程穿插在游戏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幼儿感到轻松而愉悦.让他们玩的天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与表演能力.把在空中飞舞的叶子表现的淋漓尽致.文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