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

时间:2019-05-15 06:5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

第一篇:“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

“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

【摘要】:“经线”和“纬线”一直都是初中地理的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和特征、经纬度的划分以及经纬网的应用都让学生难以理解。这与教材内容的特点,学校条件,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年龄结构特征和认知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浅谈了学习经纬线的方法。

【关键词】:经线 纬线 难以理解 方法

1.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 1.1 教材内容难度大

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纬网等这些名词都为空间概念,对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讲,都是一些抽象化的新名词、新概念。虽然不要求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但真正理解起来仍会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况且这些名词所反映的事物,事实上并不存在于地表,只是人们为了更方便的研究地球概况而虚拟出来的一些东西,这让初学者感到很困惑: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并不存在。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吃力,学习起来糊里糊涂。但是,这样的基础知识在高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也还会用到。

新课改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人教版)的编写虽然比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更突出的体现了素质教育,但我认为中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总体步伐还相对较慢,所以课改后的教材编写特点似乎与之稍有冲突。比如:教材在编写上只突出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活动,但很多资料或者考试题目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做更深更广的拓展。确实,要达到认识地球这一教学目标,光靠记住几个概念是永远不够的,必须达到熟练应用才行。

1.2 受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平均年龄在12岁左右的初一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这一阶段的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包括对自身的认识)都处在一个极度矛盾的时间段,急于认识某个事物的特征及发展过程,却往往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待学习也一样,很想去努力攻克疑难问题,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于是自信心大失。他们经常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中找不到平衡点,这个时候,心里的依赖性便会远远的超过独立性,在学习上也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在面对某些新事物、新概念时,会产生退缩心理。就初中地理知识来讲,尤其是在学习经纬线时,学生遇到困难,容易回避。

1.3 受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虽然教材编写结构和特点在不断的体现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却仍然在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事实上这两者之间的步调并没有协调一致,用原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待新课改下的教材和新时期的学生,显然是不合理的,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1.4 受学校条件的影响

一些学校可能因为处在经济落后地区或者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学生需要用到的学习工具严重不足,能利用的教学资源非常匮乏,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很空洞,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能得心应手。例如:经纬线教学时必须用到的教学工具有:经纬网地球仪和挂图等,如果学生能借助这些学习工具并搭配课件学习,对空间概念的理解便会容易得多。

2.解决经纬线学习难的方法 2.1 学习方式应多样化 2.1.1 问题解决式学习

学习经纬网时,学生可根据教师提问或自学提出疑问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各新名词。可提出的有关纬线和纬度的问题有:

①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那条纬线,它把地球平分成了哪两个半球? ④纬度数值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

⑤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点,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 „„

经线、经度的教学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自己努力找出来并加以理解的答案,学生记忆起来会更加深刻。

2.1.2 小组合作并评价

通过问题解决式学习,知道了经纬线的特点后,可小组合作,把经纬线的特点绘制成表格,完成表格填写时,小组内每个同学可各填一栏。填完后,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并及时纠错。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和判断方向时,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师生可共同把教室设计成经纬网的一部分(近似平面图,像棋盘),由同学们亲自上阵,并分组比赛找位置和辨方向。如:一个同学说经纬度,另一个同学赶紧站到此经纬度所代表的教室位置上。当A、B、C、D等同学都站到“经纬网”上不同的位置时,学生又可相互提问,如:同学A在同学B的什么方向?同学D在同学C的什么方向?„„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识记和理解

这些地理名词的含义,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对比学习法学习知识。

2.1.3 动手操作法

当新知识得到再次巩固后,就可以请同学们动手来操作了。课本第4页、第5页的活动要求学生用一些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简易材料来制作地球仪,这个活动应该让每个同学都根据图1.6的操作步骤亲手制作一个地球仪。要求每个同学都完成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全面的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2.1.4 角色扮演法

学习效果达到一定目标后,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一步加深知识的巩固。一部分学生扮演纬线,一部分学生扮演经线,两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说出对方所代表知识的特点,请其他同学做裁判,老师当记录员,说对一个记两颗星,说错一个减一颗星,最后评出优胜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从无形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经纬线这部分的知识学习起来也就简单化、轻松化了。

2.2 学校硬件应改善和提高

2.2.1 学校应具备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新课改要求下,学校更需要一批研究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才能时时发挥教师团队作用,而不是孤军奋战。如:很多学校都提倡集体备课,但是如果师资力量不够,肯定就达不到集体备课的目的,从而阻碍教学的有序推进。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学生学习、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并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导,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2.2 学校应尽可能多的开发搜集教学资源

初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传统地理教学工具有:地理教学挂图,模型,黑板书画,标本等;常用的现代教学工具有:投影仪,幻灯片,录像,计算机软件,光盘等。师生借助这些教学资源比教师站在讲台上空讲,学生坐在教室里空想,效果要好的多。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多的开发搜集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浅谈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法,意在让我们更清晰的认清初中地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原因,并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并有所突破;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更有力的推动素质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 邵宗杰.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 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4] 凌申.走进高中新课改[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5] 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6] 樊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第二篇:高一学生学习化学难的原因及策略

高一学生学习化学难的原因及策略

韶关市第二中学 余智敏

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学习后的高一个层次的化学学习。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普遍会感到:与初中相比,高中课程怎么这样难学?高中的学习成绩怎么会这样难提高?为此他们感到苦恼和困惑。而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

一、导致高一学生感到学习化学难的原因 1.教材结构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在课程内容和学习的要求方面,知识量多了,深度、广度和难度也相应明显加强了,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有的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物质的量”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 教师教学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同时也是作为升中考试主要科目之一,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迎会考,而没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的被动学习;而某些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有缺陷。然而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求、特点以及学生的参差水平了解不够,而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要求、教学方式,也与初中大不相同,特别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往往未处理好初三与高一教与学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甚至为了迎合高考,还将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满堂灌”使得课堂欠活跃,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学生自身学习的原因

对于高一学生(特别是普通高中的中学生)来说,都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他们之所以陷入学习困境,原因有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相比,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有哪些不同,缺乏了解和认识,但仍沿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阶段的知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甚至还有学生抵御不住社会精神环境的种种诱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模仿社会不良习气„„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难以上去,进一步在思想上产生出学习的为难情绪。

4.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着重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有的家庭比较民主,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恰当,这些学生学习心态往往较好。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经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认识不足,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还常讽刺、挖苦。尽管学生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与优秀生存在着先天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成绩不甚理想。加上来自家庭等的沉重压力,心理负担过重,从而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帮助学生去掉苦恼,走出困惑

鉴于上述种种引起学生学习化学“难”的原因,如果高一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不能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正确应对呢?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状态,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而学习上的顺逆、工作中的成败、有际关系的亲疏、健康状况的好坏、生物节律的起伏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艾森伯格等的习得性勤奋的原理也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差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没有处于良好的的心境状态之中,教师一般只会表扬学习好的学生,使学习差的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产生了无助感。反正老师不表扬我,努力与不努力都一样!他们的学习心理可见一斑。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在教学当中就得找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去掉苦恼,走出困惑。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什么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循序渐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

搞好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重事项,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从中找出教学的切入点。如: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活动顺序,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等知识及其应用。还可以参考高一培训材料中的内容,也可在上网在化学论坛中与一些同行们交流探讨等做法,使初中与高中知识相衔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树立以人为本,因人施教

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自各层次不同的初级中学,化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教师,就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实适因人施教,从而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克服种种畏难情绪。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节课,可让学生自行去查找有关环境污染的原因和人类对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指导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转变观念、钻研大纲和教材、更新教法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甚至一些细小的地方,如电子的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等都与旧教材不同,此外,教材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栏目。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不仅要求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4.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师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消化得出结论,通过讨论明辨是非,通过实验证明推断。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5.为每个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

学生智慧、才能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环境、机会和条件,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各种表现的机会。在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中也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在推寻“专业教室”,它为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提供了活动的空间与物质条件,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只要我们思想明确,还是可以想出各种办法,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比如,讲述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当一回门捷列夫,依照之前所学过的元素周期律,自制一张元素周期表,看看谁制的周期表更好,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巩固知识,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理论课上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去。

6.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矛盾。

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条“捷径”,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矛盾,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消除矛盾,就要把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教育论断等技术运用到学生身上,帮助他们解决知识障碍、能力障碍、情感障碍或家庭、社会因素引起的矛盾。

7.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还形成了一些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校正与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上下功夫,在激发兴趣上作文章,使学生终身受益。此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进行学法指导。

8.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中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性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结果,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计算机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当今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硬件,要充分的利用它们促进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教学的进程。我们可根据化学课堂教特点,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上下功夫,既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防止多媒体教学成为新 “满堂灌”的工具。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应扮演情景的主动创设者、协作的周密组织者和高级伙伴、会话的积极引导者、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让化学课更生动、更有趣,从面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和研究。

9.寓感情交流于教学中,施爱于教学之余

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大多学生不太敢接近老师。但高中的学生更感情,如果老师施爱于细微之处,平时对学生多接触、多关心,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如对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多问寒问暖,生活上多一些照顾;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义务补差等。从而学生就会对老师从尊敬到亲近,从亲近到做朋友。而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又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老师提问的一些问题,在老师眼里是很简单,但学生就不如此认为了。如当在提问时,对回答不出的学生,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批评。人总是爱面子,不喜欢别人批评。因此,教师要有耐心,应多些暗示、多提示、多鼓励、多肯定。要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否则,对于已经化了很大苦功的学生而言,其伤害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另外,一堂课结束了,老师不妨在教室里多留一会儿,问问学习困难的学生哪些问题没解决,听一下他们对老师上课有什么要求,他们会感到老师是多么的和蔼可亲。他们由对这位老师的爱戴转化为对这们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这种兴趣,还何愁学习成绩上不去呢?对有的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内向学生,老师更就应主动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班级中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优秀学生的帮助,使一些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得到解决。只有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克服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是:教师要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多一些关爱。而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高中的衔接,更要在教学方法上保持初中、高中连贯性,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 “要教育学生,使之要学;要指导学生,使之会学”,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的基础。此外,教师在教学当中更应当培养学生具备“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求,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的品质,让化学教学更显它独具的特色。

第三篇:农村看电影难原因及对策

论文提要 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必须理顺行业管理渠道,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建立适应农村电影市场要求的运营新机制,优化整合农村放映队伍,完善农村电影放映网络,使电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电影历来是农民群众最喜爱的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以其直观、视觉冲击力强而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影作为大众化的娱乐活动曾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能享受一款丰盛的“电影大餐”是广大农民的所期所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诸多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电影逐步淡出了市场。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电影虽然在农村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但不少地区特别是贫困边远的山区农民,多年看不上一场电影的现象仍然存在。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看电影难问题,省、市多次组织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造成农民看电影难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新兴娱乐业的冲击

随着 VCD、网吧、歌舞厅等娱乐设施的出现,特别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开通普及,给电影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苏北很多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意识淡薄,公益电影无钱支付放映费用,造成农村电影市场严重萎缩。2003年9月份,笔者配合县计生部门在欢墩镇石门头村搞宣教活动,观众近千人,好多孩子围着放映机询问:“这是什么?”当得知是放电影的机器时很是好奇。经了解,该村已有10余年没放过一场电影,十二、三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本就没看过电影,特别是映后观众却不肯离场,当加映了一部故事片后,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足以说明电影并不是走到了尽头,而是在农村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

二、国家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政策在地方得不到贯彻落实

1998年国家出台预收放映服务费政策,省政府苏政发[98]22号、连政发[98]40号、赣政发[98]2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农村电影放映实行有偿服务”,在确保农村人均每年看12场电影的前提下,按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收取有偿服务费。刚开始实施又因经济体制改革,赣榆县减负领导小组将电影有偿服务费列为乱收费而被停收,农民用“两个鸡蛋”看一年电影的希望化为泡影。

其实,多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农村电影是公益性的,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科学知识、增强思想素质的一项重大工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国家制定了很多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的政策和方案,但迟迟得不到具体的落实,这不能不说地方政府没有责任。

三、行业管理上下错位,上级业务部门失去管理职能

电影业上层属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管理,省以下属文化厅、局管理,双方形成了都想管但都管不好的状况。矛盾焦点在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性,且没有一条完整的承上启下通道,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也就是说广电总局制定的政策方案,文化职能部门能否顺理成章的贯彻下去,如此的管理模式是制约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关键所在,这就等于一个媳妇两个婆婆,很难达成共识。

电影行业块块管理关系相当密切,影片的组织、宣传、发行、放映一环套一环。如今,城市条件优越的影院大多实行了院线制,而作为贫困的苏北农村来说条件、环境、资金三不占,现实后果是:连云港市灌云、灌南两县农村电影市场基本瘫痪,东海县电影公司因经济萧条仅留几人坚守岗位,工作难以开展。目前仅有赣榆县电影公司在利用“爱教放映”、“影企联姻”等放映活动艰难度日。行业管理错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失去职能,也是造成农民看电影难的因素之一。

四、农村集镇影院挪作它用,适合农民口味的娱乐片少,科教片科技含量不高

笔者在近几年的农村电影调研中,了解到赣榆县107万人口约90% 的观众没有看到过进口和国产大片,对“大片”的概念很模糊,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重视集镇影院的建设工作。

据了解:全县18个镇几乎所有的电影队办公场所被镇政府挪作它用,原有的集镇影剧院、剧场16家,现只剩三家。墩尚影剧院卖给个体户开办了加工厂;城南影剧院卖给了盐务局作为盐库;九里影剧院05年底也被镇政府卖给了个人;海头、殷庄、夹山影剧院移交给了镇中心小学,有的已改造成饭堂;赣马、厉庄、城头、班庄、黑林、宋庄会堂被拆除;金山会堂改成超市……。现剩沙河、土城、罗阳三家剧场也因年久失修,门窗破旧,体无完肤,而无法正常开展放映工作。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并不需要将影剧院拍卖、电影队存放设备的办公场所挪用,就能将当地的经济抓上去,关键的是没有重视基层的文化工作,并且没有将农民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放在一定的位置。

目前,反映农村生活题材适合农民观看的影片较少且质量也不高。我国城乡差别还是较大,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城乡观众胃口也有很大的差别。进口大片、国产大片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难得一见,其原因是:影片发行部门主要考虑经济效益,新片在城市上映一段时间后,16MM 拷贝才能在农村发行,但数量有限,片租也较高,贫困的农村地区根本无能力购置或租用,适合农村使用的科教片也较少,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落后的现象,科技含量不高,种类少,可选性低,很多地区仍在放映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科教片,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更可悲的是落后的技术有时会误导农民,给农民带来重大的损失。

解决农民看电影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农村电影市场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资金的扶持

“2131工程”暨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是具有公益性的政府行为,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为切实落实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解决农民看电影难而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使广大农民群众和电影工作者看到了农村电影的希望。

近日,省政府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对贫困地区每个行政村每月放一场电影(每场电影省财政补贴80元)。虽然这项工作已有起色,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

目前,赣榆县农村电影队现有的28台(套)F16-4型流动放映设备大多产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溴钨灯放映机占总数的80%,难以保证放映质量。淘汰陈旧老化放映设备,配备高亮度的16MM 氙灯流动放映机、数字放映机及配置小型流动放映车辆已是不争的事实,亟待于市、县二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补助政策,以此弥补省放映补贴的不足,共同担负农民看电影费用,否则仅靠省政府的补助很难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

二、建立适应农村电影市场要求的运营新机制,优化整合农村放映队伍,完善农村电影队建制

县级建立农村电影放映管理中心,隶属于县文化局。机构精简,人员择优录用,采取竞争、聘用上岗相结合。管理人员要求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并且一专多能,主要负责农村电影市场的组织落实、市场运作、工作协调等工作。下辖若干个农村流动放映队,原则留用现有的农村放映人员,他们从事农村放映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业务技能较高,均持有文化主管部门考核颁发的放映合格证,对个别电影队不健全的镇,可以调整有放映资质的人员补充。对上岗的放映员实行报批制,经镇政府研究同意,报县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统一协调、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使农村电影市场进入有序的良性经营渠道。

三、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农村电影放映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全县农村放映工作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及实施方案。政府安排资金监管部门负责农村放映经费的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调配好各镇放映队伍。县放映管理中心与镇村签订放映计划,安排好放映时间、场次、计划表。建立映后回执单制度,由村、镇负责人签字盖章,报上级主管、资金监管、县放映管理中心各一份,实行月报账制。放映管理中心定期到各村、镇检查放映工作情况,严格规章制度,对违规违纪人员严肃处理。

四、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影企联姻活动

开展政策法规电影宣传月放映,在强化法制的今天,利用电影这一媒体进行“法制、安全、环保、质量”等宣传很有必要。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主题活动,让政府部门赞助放映经费,既起到了宣传效果,又达到了教育作用,农民群众乐意接受。

影企联姻是企业与市场沟通的很好通道,电影幻灯广告覆盖范围大、观众面广。通过影企联姻与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搭建树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的平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让企业从中感受到利用电影媒体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他们才会不断的投入资金支持电影。影企联姻是企业回报社会、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问题,也达到了企业自身的宣传。

农村电影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农村文化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随着江苏省文化厅、财政厅开展的“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的轰轰烈烈开展,农村电影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必将得到全面解决,农村电影前景广阔,农村电影工作者大有可为,有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农村电影必将重振雄伟,再现辉煌。

第四篇: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及对策

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依法行政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单位,乡镇行政直接体现着依法行政的效果和程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的行政执法水平虽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法治意识淡薄、法律体制不完备、监管制约不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应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法治意识;加强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制;加强监管制约,明确行政责任;加强知识培训,提高个人素质;加强经济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关键词] 依法行政 政府 农村

-0

(三)浮夸造假

一是仍然热衷于搞创优、升级、达标等活动。有的部门不顾乡镇财力和承受能力,强求乡镇搞工程、上项目,不适当地干预乡镇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要乡镇这方面投入不少于多少,那方面投入不低于什么比例。二是有的地方对乡镇干部的政绩考核只看表面数字,不看投资和发展环境的改变状况,只看上了多少工程项目,不看债务的增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比方说计划生育工作,这些年越来越多农民愿意少生,超生的农民少了,按说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应该好做,但是,现在上面的考核却越来越繁琐,把考核指标分为人口指标和工作指标。

(五)求稳怕事抬头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增多,信访事件不断。部分乡镇领导求稳怕事,惧怕群众上访,对法律明确规定的工作不敢依法处理,能拖则拖,以求表面的稳定,造成违法者得利,遵纪守法者吃亏的现象,影响依法行政。去年有一个乡镇,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国家专业部门审定的种子和没有审定的种子,一涌而上,使农民无法辨别真伪,加之因广告导致假种子泛滥,使该镇去年粮食平均减产估计超过三成以上,亩平减收280元左右。其中有一个村1200亩田,有80%的田块购买了不抗倒伏的假中稻种子,在去年秋季的一场大风后,亩平减产400斤,减收300元。最严重者减产超过500斤以上,农民大呼上当。另外,由于缺乏乡镇政府的价格监督,农药、化肥、机柴油、农用机械等价格成倍上涨,几乎全部冲抵了国家农业税收减免和粮食直补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其实,此时的乡镇政府不是不愿协调而是不敢协调,否则会被扣上违法行政的帽子。

二、乡镇依法行政难原因探析

乡镇依法行政难的表面下有其深刻的原因,我们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解决乡镇依法行政难的问题。

(一)法治意识淡薄

法治意识普遍低下是当前实现依法行政的最大障碍,这不仅指政府机关自身,也包括公众在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两干多年的封建历史,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法律作为镇压百姓的工具,帝王的意志即是法律,这种权大于法的人治传统思想影响至深。建国后,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强调个人权威,轻视法律权威,造成行政权力的行使所受的牵制甚少,与依法行政观念相反。

基层政权由于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权力的魔云笼罩时久。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职位高、谁嘴巴大、谁说了算已习以为常,民主的气氛、法治的气氛微薄。少数基层领导把投诉告状的百姓视为刁民,把依法行政仅作为口头标签,依权行政盛行不衰。

(二)法律体制不完备

任免权不在司法机关手中。同级党政部门对司法机关的制约能力很强,难以保证司法独立。特别是在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目标的大环境下,司法让位于行政变成了社会可以接受的现象。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狭小,很多种类的行政行为不受司法监督的制约,如抽象行政行为。不少地方,法院不愿受理民告官的案件,即使行政相对方赢得了判决,判决的执行也是异常困难的。司法检察在多数情况下,流于形式。

(三)监管制约不力

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表明了行政权力监督乏力和监督体系存在缺陷。这其中既有立法方面的原因,有监督机制上的原因,也与公众的监督意识有关。

在乡镇政府,司法上有司法所,政法上有综合治理小组,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作为基层法治重点的镇级依法行政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并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部分乡镇依法行政监督工作悬空,不少乡镇缺少法制机构,有的甚至连法制员也没配备。这样,执法监督无硬性机构:文件审核无法制人员把关(一般是秘书起草,领导签发);行政复议群众无从知晓。

(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依法行政并不是法律本身自发起作用,而是要通过执法人员来维持。依法行政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行政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觉悟水平、法律知识水平和处理实务能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乡镇基层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有长足进步。但也应看到,我国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尤其是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低下,他们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执法必备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的培养,不能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

首先是缺乏民主法制意识。有些乡镇干部“官本位”意识强烈,听不进群众意见,靠简单命令办事,粗暴对待群众;有些乡镇干部对于国家法规政策,断章取义,以利益作为执行与否的标准;还有些基层干部,直接向人民群众索要钱物,不给好处不给办事。

其次是对事业心、责任心不够。在对待上级与群众的关系中,一方是唯唯诺诺,另一方是冰冰冷冷。基层干部与百姓的感情越来越疏远,这种感情上的隔阂消磨了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些干部官僚习气严重,动嘴多于动手,空话多于实干,对群众利益置若罔闻。

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偏低,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冲击有关,也与干部录用考核机制相关。

三、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对策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找出了造成乡镇依法行政难的原因,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

执法方面,首先要强化行政责任问题。行政责任就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对自己所做出的行政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以此防止行政人员滥用权力。要明确各个机关部门的行政职权范围,尽量减少权力重叠交叉的现象;在授予行政机关权利的同时,必须明确相应的责任,权利和责任必须一致,不允许只有权力没有责任的行政行为;行政人员一旦违法,就从法律规范转化为实际状态,承担撤销、赔偿等责任。

其次要开展政务公开活动。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将政务公开有助于行政机关自己监督。乡镇要加强工作透明度,做到工作程序、工作措施、工作效果及时公示,财务定时公开,使各项工作“阳光作业”,真正把行政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3.司法方面

司法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司法独立建设。党政领导机关以及各职能部门要减少对司法的干预。司法机关自身应该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垂直领导,自我决定人事任免。有了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就容易得到保障。

在行政诉讼上,要扩大法院受理的范围,允许对乡镇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同时,乡镇政府要重视公民在遭受行政不法侵害时的控告、检举和反映的问题,要允许他们申诉,鼓励他们申诉,以此作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途径,并积极贯彻《国家赔偿法》。

(三)加强监管制约,明确行政责任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力必然会滥用,甚至导致腐败。要通过扎扎实实的监督机制来策动镇级政府干部依法行政。其策动措施有三种可究:一是制度公开。即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违法追究制、投诉举报制。这些制度不仅要打印成文、张贴上墙,还要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方式向社会、向群众公开,让工作范围内的社会全员都能依法监督乡镇干部,同时也达到了依法行政的宣传效果。二是考核评测。要实施依法行政考核制,将乡镇干部的依法行政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中,由县法制办进行调查考评,使基层干部视依法行政为己任。三是内外监督。要建立乡镇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在乡镇政府内部,由法制员会同司法所组成系统内的监督小组;在乡镇政府系统外,由乡镇政府聘请社会各界相关同志为镇依法行政监督员,每年给镇干部和执法人员评议一次,并按评分标准给予测评,供年终县法制部门考评作参考。运用以上措施,启动内外监督机制,使之起到鞭策、推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自觉依法行政的目的。

“只要启动了权力,就应当预设其责任”。⑤乡镇干部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直接实施者,如果不依法行政,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依法行政如果没有严格的政府责任制度作保障,就只能是行政机关的一时激情而难以持久。此外,政府的责任制度还应当切实可行,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用。乡镇干部责任机制是整个政府的责任制度最基础的环节,必须设计得科学合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

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托本地优势行业,促动农民走出土地;大力拓展招商引资视野,使农民通过参与市场经济而增强市场观念和法律意识。总之,对乡镇而言,内部的法制机构建设和外部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民的走出田地闯市场参与竞争,才是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强劲动力。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单位,依法行政可谓任重而道远,既要靠全体执法人员转变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也要靠全体公民树立主人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参政议政,更要从制度上着手,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逐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但是,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难的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

①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P8-9 宋功德.行政法的均衡之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P89-90 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P117 余晓青.依法行政与公共服务型乡镇的构建.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P21 肖玉梅,魏晓巍.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行政与法.2006年第1期.P37

第五篇: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提要:干部交流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平稳建设发展,但在党政干部的交流工作日趋完善,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同时,中层干部交流工作却因其固有的特性,出现了与现实要求相脱节的现象,体制改革困难重重,急需解决。

因为收入差异,职能要求,部门本位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部门都存在着干部交流难的现象。又因交流难致使工作难以进行,部门业绩难有提升,优秀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现实要求我们只有切实有效的解决好干部交流难这一问题,形成一个吸收进来、交流出去、再吸收进来、交流出去的循环往复的良性动态模式,才能提高部门效率,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利益 小团体意识 制度化 监督

所谓干部交流制度就是对干部实施的不同岗位或不同单位的调动和轮换规程。旨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干部,使在更广阔领域内获得领导经验,增长才干,全面其提高素质。

当前,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团体意识比较强烈,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我们知道,一个组织一个部门的工作不是游戏,社会化的活动绝不是搞搞临时组合就可以的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环境,任何的工作都需要团体的配合来完成,而决定结果的优劣,“默契”至关重要。小团体意识使得各部门都不愿意交流优秀、年轻、有潜力、用得顺手的干部,生怕一旦交流出去就会影响到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有的干部则是费尽心机的要把

那些政绩平平、难以胜任或“看不顺眼”的干部推荐出来交流,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提高自身的业绩;也有的怕交流进来的干部占了位置,影响到本单位、本部门干部的提拔使用。而就被交流干部本身而言,长期在一个单位势必会形成一定的关系网,因此无论是从利益、关系、情感上都不愿被交流到新的环境。再从社会公众心理来看,很多人都会认为干部交流实际上就是把那些在原单位犯了错误的或者是办事能力低下的替换出去。由于这种错误意识使得人们都不大愿意接受交流,担心被交流到新的单位会不利于将来的发展,即便是勉强接受了,在心理上难免也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中层干部交流的积极性。

二是待遇、专业要求上的差异,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我们都很清楚,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单位、部门之间的职能差异,造成事实上的分配差异。即便是一模一样的岗位,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环境下,对从业者的“回报”像收入或是升职的机会也都是不一样的,由此好的单位人们都争先恐后,可是差的单位呢,可想而知。既然是交流,势必就有进有出,进好单位的人自然是很高兴了,可要被交流到差的单位的干部也会悻然接受吗,我想他们心中难免会有不快了。这是其一,再者像中层干部岗位一般专业性都比较强,对政策把握、业务要求都比较高,然而有些领导人为了应付上级的指令,或者仅凭主观想法随性的就把干部给交流了出去,完全不顾被交流的中层干部的专业素质,个人才能。

三是制度简单,滞后难以解决当下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我们都知道一个完善的制度对政策运行的重要性。交流之所以

“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没有保障自然就缺乏吸引力,要一个人放弃现有固定的人脉关系,固定的工作环境,去到一个陌生的单位,在行政岗位与事业岗位之间如何实现双向流动,不同的职称与职位设置之间如何实现互评互聘,不同的岗位之间如何实现职级、职称、待遇的有效调节等等一系列都是实际需要考虑的问题。四是各组织部门领导人在理解执行中层干部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就像时下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调干部”。他们错误的把干部交流当成了一种创造财富的有效手段。数量是有了,可是却背离了中层干部交流真正的目的。大批量大规模有频繁的调任,使得被调任者在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偏差,他们相信每次被调任到新的单位都不会待太长的时间,那么如何在下一次的调任中被安排到好一点的单位就成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也是腐败问题的根源。既然现实表明了自己在一个地方待不长,那么就利益而言,群众问题就无足轻重了,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与上级领导的“友好”关系,如何在现任职务上做出一番立竿见影的业绩来,不管是用什么手段,管你百姓如何评价,那都不重要,只要上级领导看见了就行了,反正看完-调任-拍拍屁股走人,剩下的要怎么样那就留个下一任再说了。

当下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干部交流难的方法,但是针对原因我们可以寻求到一些有效的对策:

首先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为中层干部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是搞好中层干部交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改变人们以往

认为被交流者就是那些办事能力低下,犯过错误的干部的观念,改变部门的小团体意识,不能只顾及自身部门的业绩,抓着优秀人才,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放手,在整个中层干部环境中营造一种互利互信的关系,从而推进人才交流,理念革新,努力去创造一种高效,和谐的交流环境,以达到强强联合,经验交流的目的。

其次是按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障被交流干部的切实利益。中层干部交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岗位的职员有着不同的技术知识要求,所以在交流的时候必须考虑对口问题,如果脱离了实际而仅仅凭主观判断或单纯为了形象工程,完成任务那只能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了。再说待遇问题,很多人回避但却是一个最直接最现实急需面对的问题,有什么理由让人放弃相对安逸的环境去到一个陌生又相对不利于自身前途发展的地方呢,只有在他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做到有效率的交流。

再次,对不同人员,不同岗位进行分类指导,不断增强中层干部交流的质量,物尽其用,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后备干部自身的特点、能力状况和岗位元需要,通过置换的办法,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职位上,三是要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发挥群众的力量。建立落实民意部门的建设,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以此来刺激干部的危机意识和作风的建设。四是实施回避型交流。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考虑对口,毕竟要实现大量人员交流的完全对口也是不现实的,以此我们还有不要实行多岗轮换锻炼。在选调生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意识地进行多部门、多岗位的实践锻炼,提高他们的适应能

力和综合能力,逐步由“专长”变为“通才”,增加经验积累,提高综合素质。

科学合理的交流不但能够提高部门效率,而且有利于人才的有效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的开发。有助于提高中层干部和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推动中层干部交流正常有序的进行。同时也要防止内部调节,避免响应号召却不见行动,大幅交流却不见人员出入的怪象,确保政策真正有效的落实,推动人事制度的全面完善。

最后要正确的理解中层干部交流的目的,不能只顾着追求数量而不顾及质量。虽然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但是却也不可小视。一来二往的,人们自然会发现到其中的问题,中层干部交流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是一度的放任下去,结果可想而知: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能被任命,打击到人们对干部交流的信心,贪污腐败,劳民伤财,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我们有必要明确干部交流是为了实现干部资源的优化利用,锻炼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实现先进管理经验交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的目的。为监督中层干部交流的科学有效进行,有必要增设一个监督机构,而各中层交流部门按季度定期的对被交流干部的业绩向上级以书面形式给以回馈,监督部门根据回馈的书面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样实地考察,以杜绝贪污腐败,形象工程的滋生。

下载“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纬线”学习难的原因及方法浅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高中数学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

    企业招聘难原因

    春节过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区均举行大型企业招聘会,然而所招聘到的结果却令各企业大为不满,而存在的原因多数企业都归根于薪酬待遇;我们仔细看看,这真的只是薪酬待遇方面而已嘛......

    说话难发原因

    有口难言,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在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虽然不出声,可是你心中随时都在起反应,你自己独自地在沉默中对听到的话加以批评,加以补充,可是一切都没有说出口来。 在这种情......

    说话难发原因

    有口难言,这种情况是很多的,在你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虽然不出声,可是你心中随时都在起反应,你自己独自地在沉默中对听到的话加以批评,加以补充,可是一切都没有说出口来。在这种情......

    中国就业难原因

    中国就业难原因 1. 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是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 的自然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用人制度环境下,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011福建秋季公务员面试热点:大学生就 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开始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212万,2004年达到250 万,而2005 年和2006 年各增长到330......

    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幸福人家网】讯 社会抚养费是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向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一项补偿性费用。征收社会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