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9-05-15 06:5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学生在识图、画图、操作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实际例子,对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操作、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图形 画图 操作 探究 策略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习中,学生对几何图形越来越不敏感,他们的绘图能力下降,操作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笔者结合课堂案例,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应对策略,现表述如下。

一、课堂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教师展示出∠AOB,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角大约多少度,并给出以下选项:A.大约45°;B.大约60°;C.大约75°;D.大约30°;E.大约90°。

学生的回答情况(班里50人):选A的10人,选B的26人,选C的8人,选D的2人,选E的2人,2人未选,回答准确的只有8人。

案例2.学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后,教师给出平行四边ABCD,让学生观察图中可能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可能有哪些相等的角。

学生的答案:AC平分∠BAD,AC=BD,OA=OD„„

案例3.题目: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它的一条边分成2cm和3cm,求矩形的面积。下面是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的图形。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在识图、绘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他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生活经验的缺失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但是,现在的学生几乎不做家务,而且极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至于不知道“梯子如何放置”,不知道“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哪条线段的长度,他们不能把这些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更别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了。

(二)观察能力的缺陷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没有观察就没有思维,没有正确精细的观察就不会有正确的思维”。观察图形需要我们准确地感知数量的大小,建立多元素之间的联系,辨别不同图形的差别,预见图形的运动特征。但学生受快节奏生活环境的影响,心态普遍浮躁,很难静下心去观察、去分析、去辨别、去思考。

(三)画图机会的缺乏

印刷技术的提升,绘图软件功能的强大,使学生不需要通过手工绘图来理解知识。因此,学生在几何学习中自己绘图的机会很少,这也是造成他们读图绘图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操作、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在画图、检验、修改中感受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提高作图能力

1.加强基本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的作图训练。例1,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长度为2cm、5cm、10cm的线段和30°、45°、60°、90°的角,并用绘图工具检验所画的图形是否准确。

2.尝试“根据描述画图”的练习。例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作图)作Rt?ABC,∠ACB=90°,∠BAC=60°,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又点F在DE的延长线上截取AF,使AF=CE。观察四边形ACEF,猜想它可能是那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二)在观察、猜想、验证中发展推理能力加强空间观念

例3,如图,点C是线段BD上的一点,?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R、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E各边的中点。观察四边形RFGH,猜想它可能是哪种特殊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教师可以先给出图形,让学生充分观察图形,猜想或利用必要的工具检验四边形的形状。再让学生依据要求,改变点C的位置,再画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引导学生运用中位线定理证明结论。

(三)在操作、想象、思考中体验图形的变换,感悟数学思想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直观的、真实的环境下感受图形的变换。例4,剪一个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如图,画出其中位线EF,沿中位线剪开,用剪开的两张纸片能拼成哪些图形?

对这问题教师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下过程:

让学生画出三角形,说出三角形的特点,再画出中位线,找出各线段间的关系和角的度数。在不剪图形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通过想象得出结论,之后再剪开图形,透过拼接和观察验证答案。

例5,已知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B=90°,AB=8cm,AD=24cm,BC=26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3cm/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经过多少时间成为等腰梯形?

此题属于动态几何问题。学生习惯了静态的图形,难以想象出两点同时运动过程中的各种状态,需要用到方程思想归思想解决问题。如果让学生改变P、Q两点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图形,观察四边形PQCD和四边形ABQP形状的变化,体会其中不变的关系,就会比较容易的找到问题突破口。

总之,培养学生识图、画图、操作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认识到几何学习中画图、操作能力的重要性,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画图、操作、探究的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独店中学王 博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①“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 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③“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④“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第四,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第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独店中学 王 博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①“课后思”: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 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③“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④“期中思”:即通过期中质量分析进行反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效果进行宏观反思。

第四,集体反思和对话法,集体反思是指几个同事一起观察自己、对方的教学实践,并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第五、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

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专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数学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个别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现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现象做以汇总,希望各位同仁能给予指正,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教师层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偏离教学内容,牵强附会,只注重“趣味”而不注重“数学味”,有些甚至“离题”太远,不切实际。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有度,不要生捏硬造,刻意为之。应尊重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有些问题找不到适合情境也很正常,有些问题来自数学本身。

2.部分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对课标理解不透彻。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以学科知识和数学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多数教师仍侧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目标完成,将其作为数学学习目标的主体,导致课程目标的失衡,使之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训练”,缺乏必要的“培养”。

3.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索与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授课方式上应根据不同课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新课改不是全部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有些问题的解决采用教师的启发引导,合情推理来完成更有效,应视实际而定,不应以偏盖全。

4.尴尬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最能展示一名教师的“修养和内功”,本次调查发现:有些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匮乏,评价肤浅化、琐碎化、过度化,缺乏激励性、启发性,课堂上鼓掌成了主要方式,甚至是有些教师的评价语言带有一定的讽刺或侮辱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专家所说“有些孩子是被骂坏的”。如果评价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引发灵感的碰撞;不能有效的发挥其诊断、调节、指导与激励方面的功能,那就失去了评价意义。

5.学生的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讨论的问题没有价值。缺乏对“大问题”的设置,对课堂问题不能有效地“放”与“收”,“曲解1/3模式”,课堂教学中“找答案”的现象普遍存在。

6.忽视课堂中师生的真实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严重,师生难以进入“角色”,缺乏好的课堂资源生成,课堂资源的生成应是自然地激发生成的,而非刻意造就的。不能很好把握课堂交流中的过程状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积累经验,反思体验,不能很好将学生的经验归纳总结成数学问题。

7.个别年轻教师课堂环节缺失,思路不清,课堂效率低,缺乏有效反馈和及时评价,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实际,课堂“任务型”思想严重,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如实验观察、信息获取、数据处理、模式抽象、合情推理、预测猜想、逻辑证明、探究创造等重要的数学能力的要素在数学教学中多数都不能得到很好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学习目标中体现最弱的一个方面。

二、学生层面

1.作业质量差,家庭作业缺乏有效监管。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在初中阶段不完成作业和作业不认真是整个初中阶段存在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放学回家便不在教师的掌控中,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督促学生,而学生自制力又差,所以学生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周末和假期作业,更是一塌糊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认真、审题不认真、不认真检查,稍微有点难度就放弃。很多同学的作业流于形式,每天的课堂教学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作业,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势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简单化,同时也会导致部分认真做了的同学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双重浪费。以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学生厌学,家长不配合。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不愿吃苦,学习动机不明确,农村部分家长对此认识不到位,不注重对孩子吃苦耐劳品质及意志力方面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有效监督。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及想方设法调动起来的学习兴趣,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就没有了。有的教师形象的形容农村第二胎是个男孩,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就是天生的“残次品”,可见家长对其溺爱的程度。怎样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3.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堂“乏力”,常常是以睡觉的方式进行无言的“对抗”。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力”,才能既能让优生吃饱,又能让中等生吃好,还能让差生吃的了,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改变初中高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熬课堂”的局面,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缺乏必要的“做人教育、惩罚教育”,现在的学生,接受“做人”教育的渠道很窄,所以课堂上的“育人”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在平日教学中,数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难以体现,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教书”,缺乏有效地“育人”,以至于很多学生不明白做错了应受到必要的“惩罚”,对于作业不完成及学习不上进的学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管理,很多学生无感恩之心,缺乏责任意识、缺乏责任感。

5.忽视细节,不注重对学生的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缺乏对数学学科严谨性及逻辑性的培养。例如,在本次调研中看到一名学生的作业是这样写的:“四边形ABCD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可见,在平日学习中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6.对“自学和预习”的困惑。自学和预习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部分家长在双休日及假期将孩子送入“辅导班”进行“抢跑”,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这种预习只是形式上的,没有进行学程预设,结果预习设计与学情相脱节,使学生预习成功感减弱,学习热情消减。另一种是部分学生将课堂作为个人“展示”的平台,在课堂上往往是一些有“价值”问题被“偷跑、抢跑”的学生抢答,致使一些有价值的课堂资源不能有效地生成,同时也限制了这部分同学思维的有效拓展,也使其他学生缺少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个性品质的关注,削减了数学学科的魅力,容易导致其他学生缺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体验。

7.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周考、月考过于频繁,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习惯性地给学生排队。考完后家长、教师多数会“小题大做”,机械性、重复性的练习会加大,甚至还会遇到“人人过关”、“补考”等方式,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加强,教师又缺乏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对改进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重常规管理,加强常规管理的研究,抓好备课环节,备课要“实”,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了解学生的基础,抓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

2.注重加强学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课程标准、教材充分理解,吃透精神,能够熟练地驾驭教材,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而一个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

3.学习内容分层次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双基”训练,使其跟上学习进度,对于“睡觉”的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使之课堂有事可做,充满活力。总之,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可把一种教法模式化、简单化,注重在细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教师打造“激情”课堂,但课堂上对于“嘴快”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打压”,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及意志力品质的培养。

5.提倡小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采用“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模式,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

6.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效率才能明显提高。

7.注重常态课的教学及反思。常态课教学应该在“实”字上下功夫,教师应在常态课上关注学生,而且不仅关注显性的目标,还有隐性的发展目标,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从平时做起,把每一节常态课打造成高质量的课,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益,做教学的有心人。

8.优化评价方式,以评价促提高。课堂评价语言要丰富,要恰如其分,要重激励,更要重于“帮”,而不是“指责”,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要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改进学习方法出发,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诚如专家所说“孩子不是靠着一堂课养大的”。教学需要常规,需要常态,课堂需要真实、需要自然,就像做人需要真诚一样。只要认真的反思,适时的调整,必能打造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但学生对这个工具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数学基础很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种运算法则掌握不牢固。计算的速度慢、准确性差;二是数学思维定势严重,缺乏变通,解答问题的方法单一,更是缺乏发散、求异的创新思维;三是解题思路不清晰,不能形成数学语言,逻辑推理能力差,不能熟练的运用公式、定律、定理;四是数学应用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

以上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师生观不正确。

上课时,总喜欢摆出老师的威严,总喜欢说些树立老师威信的话语,以为这样学生会一心一意地听老师讲关键方法;或者上课前就对学生说,这节课的知识很难,不听就不会做,课一开始就给学生设立了障碍点,学生学时,总是被动的听,总是带着一种神秘的复杂感,此时,他们的思维受到抑制,很难进入到理解的最佳状态。这样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而效果并不好。教师忽略学生的反映,总认为解题的方法,老师已经对每种类型一一讲解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做呢,于是责备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说学生不太爱开动脑筋,使学生不断地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教学时,还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尤其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算理教学,忽视思维训练,解题与思维训练脱节等现象严重。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教学,照搬现成的教案教学,个别教师甚至出现知识性失误。

三、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分数、名次,实质上注重的是片面竞争.片面的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实践证明,片面地强调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给儿童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学习时不会主动的去发现、思考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明显不好。

四、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教学时,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方法过于单

一、过于死板。不敢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归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建立和谐而平等的师生观。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学生不会做,说明更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就越应该耐心的帮助他们,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纠正传统的教学观,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适时、及时地采用多媒体技术;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洞察实际背景材料中的数学关系。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正文:

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操作,如计算、测量、丈量、统计、设计等通过尝试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其中形成学习兴趣。

第二、注重对学生习惯、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对培养、发展学生智力、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观念大有益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里所强调得最多的。

1、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尤其需要学生通力合作解决问题.同时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与合作,这样的人才不仅富于合作,而且最终更有竞争力.正如叶其孝教授所言:“数学建模的教学已突破纯数学建模的教学已突破纯粹由教师讲、学生听、作习题的模式,学生的主动介入多了,师生间、学生间交流多了„„”合作的本领,这是数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依据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跟着学说到独立叙述,逐步提高。在训练中,采取说题意、说思路、对比方法、编题、一题多解方法,对学生的比较、概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数学语言。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感知、凭借生活经验、进行形象思维去解题。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买东西、分东西、分土地等一些常见的问题。

第三、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老师应注意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精炼,练习务实、及时反馈。

1、教学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

注意找准问题的契机点,指导学生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握问题的逻辑关系,正确地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做到推理和论证严密,也就是能准确地把握数学语言。

2、适当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

实际教学中,就应用题的深浅分别教学,做到题深,教学多引;题浅,教师多放。

3、课堂要做到少讲,多开展一些反馈活动,如分组比一比,万一有学生不懂,通过小组一起参与,避免了少数差生因还不懂所引起的尴尬。对少数差生采取及时辅导。第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之情。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果敢而严谨的性格、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的一生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从而推动数学教育地发展。 浅谈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教师初上讲台,他们的课堂教学,会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在引导他们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该有科学的对策,帮助他们成为“老教师”。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处理上,只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枯燥无味;脉络不清、内容混乱、无层次感;面面俱到,缺乏重点,惟恐遗漏,不分主次,该详不详,该略不略,面面俱到,造成每节课满堂灌;过分提高目标,拔苗助长,大纲要求把握不准;追求进度,基础不实,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只顾赶进度,造成基础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上,单向教学,缺乏交流,经常出现角色倒置,忽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一讲到底,缺乏跟学生的沟通、交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讲得过死,缺乏远瞻,没有注意到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以及初中知识的局限性、条件性,底气不足,不敢放开;问题简单,缺乏回味,提出的问题着重于重复记忆,缺乏概念的运用、转换及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者有意出难题,让学生出“洋相”,无形中挫伤了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二、对策

针对上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五个阶段实施见习期内新教师培训。

1、针对教材处理上存在的问题,培养新教师的备课技能。包括贯彻大纲和教材分析两部分,同时规范教案的设计,要求他们明确大纲要求,理解每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能够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设计教案。

2、针对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培养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包含导课、设问、讲解、强化、应变、结课等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培训新教师的常规教学技能,使新教师在理论上不断充实、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有一直观性的认识。

3、针对电化教学、实验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培养新教师的操作技能,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目的是培训新教师对物理实验设计、操作、仪器选配、演示及自制教具的能力。要促使新教师深入了解教材中各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及操作要领,特别是科学家当时对各个实验科学探索、思维的过程。

4、针对素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培养新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要让每一位教师认识到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动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教育的技能,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5、组织对新教师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考核来测试他们的提高情况,再查漏补缺,达到新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哎,其实……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一、前课堂学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其表现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效率低下。在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因为自己的教学受学生干扰,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和所谓的尊严,常常不顾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不动就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或问题行为,进行冗长、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由于唠叨过度,学生就会由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老问题未能解决,反而增长了学生对课堂纪律的淡漠和厌烦情绪,从而使自己也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2、批评惩罚多,鼓励关怀少(1)课堂管理缺乏支持性的气氛。一些教师常以学生难以接受的命令、指挥、威胁、训诫等方式教育学生,努力创设的常常不是支持的气氛,而是对抗型、防卫型甚至是逆反型的气氛。比如有些老师爱说“你们再要说话,这节课就不上了”。学生因经常如此,情绪平静如常,甚至一些胆大的会小生嘀咕 “自己学就自己学,谁怕谁”。结果在这种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常常处于相互对立、抗衡和逆反的互动中。(2)教师管理学生的语言方式简单、粗暴,缺乏鼓励性。经调查发现教师在对学生课堂错误的反应中,消极否定性评价是积极鼓励性评价的4.4倍。对纪律不良的反应常是板着脸喊 “吵什么,都学好了?”等之类的训斥和威胁。教师的课堂引导语也常常是“不要讲话了”“不准讲话”等之类的消极性语言。而从正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塑造学生行为的积极语言则较少受到重视,从而使课堂管理蒙上了人文关怀失落的阴影。(3)不顾时间、环境和自己的批评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心理效应,随意批评、惩罚学生,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3、偏爱与偏见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而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喜欢一部分,厌恶一部分;放纵一部分,歧视一部分。把学生依据自己的爱憎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学生。同样的行为由差生做出,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大,而优生作出则能轻易的得到教师的谅解。而且有些教师不期望也不相信差生在学业上会有较大的进步,甚至对他们的进步持否定和怀疑态度。教师的这种偏爱和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设下了内源的诱因。

4、体罚和心理虐待。体罚,可以说是中学课堂管理中最一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此类惩罚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如:有的学生因为上课爱接下嘴而常被撕嘴巴,有的因违反课堂纪律而被揪耳朵、扇耳光等等,这类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也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抗。所谓的心罚,也就是精神惩罚,是“心理虐待”。对违反“规定”的学生从精神方面来进行惩罚,以打击他们的“不轨”行为和思想。具体体现在漫骂学生,不管大错小错,什么“龟儿子”“老子”等之类的词就一涌而上,甚至从人格上对学生进行侮辱。表面上看,这类惩罚既伤害不到学生的身体,又不增加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可哪里知道这类惩罚实在是最不明智的。身体受到的伤害容易遗忘,而心灵受到的伤害却难愈合,甚至根本就不能愈合。因此体罚和心理虐待不仅是违法,而且也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不能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戒备、敌意、执拗的对立情绪,从而使课堂纪律更加恶化。

5、课堂管理应变能力差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灵活调整原有的计划、程序和策略,课堂管理呈现出机械、刻板、应变能力缺乏的特征。其实,对这类问题只要灵活善意的作些引导处置,因势利导,巧妙应变,是可以化弊为利的。有些教师动辄让学生“停课检查”的处罚方式,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也对课堂问题的矫治毫无益处。

6、领导方式失偏 这种缺陷的表现方式主要有(1)、领导方式专制、放任。有些教师无视学生的课堂纪律和接受情况,上课照本宣科,单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管理放任自流。可当课堂纪律发展到使其无法向学生讲授知识时,又勃然大怒,对学生采取暴力行动,甚至非法的管理手段。例如,某老师在上课时,让优秀学生坐在前排,差生一律坐在后面,只要差生不大声喧哗,影响前排学生的学习,教师就听凭自然。如睡觉的、看小说的,都不加干涉,而差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故意制造混乱,这时教师则暴跳如雷,采用拉出去、打马掌等等非法手段,令学生顺从听话。这样的事例在有些学校的课堂中是经常可见的,其性质极为恶劣。(2)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变化的教学实际,采用动态优化的领导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领导方式各有长短。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采用,其关键是教师应根据课堂组织的发展状况决定自己领导方式的“民主”、“放任”和“专制”的程度,并形成自己的课堂领导方式与课堂情景的动态平衡结构。一般而言,在集体发展水平较低或低年纪学生中,课堂管理的“专制”成分可适当多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升高,“民主”的成分应逐渐增加;随着学生自我纪律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中的“放任”成分也可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自我管理的人。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很少有这种动态优化的管理思想行为,课堂权变缺乏。(3)、主观武断、情绪激动。有些教师对学生纪律不良的问题,不是进行全面客观的原因分析,而是动辄责骂学生、处罚学生,甚至情绪激动、发泄私愤。从而使师生关系趋于恶化。

7、教学偏差。良好的教学是课堂管理最有效的途径,而目前的好多纪律问题常常是教师教学不当引起的。从教学视角分析课堂管理的缺乏,其表现主要有:①、教学的深度、难度、密度、速度失控,而这样产生的结果,曾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描绘“在教室,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画面恰恰被颠了个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举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里掩藏着的却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乃至跪着的灵魂。”这一描绘是何等的形象,发人深省。看看我们身边的现实,为了考评的“分数”,总是深度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填鸭式”的教学成为惯用的方法。一些学生被训练成“合格” 的书记员,部分学生则无所事事,神情木然地“旁观”教师的“精彩”表演或 我行我素,从而造成大量的课堂管理问题。②、教学设计纯粹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从一种教学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教学活动时不够自然顺畅,常常用一种生硬、指导性口气说 “下面我们学习某某”、“这些你们必须记住”等等。③、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规则程序,因而不能保证课堂秩序和活动。④、教师不能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师生间缺乏情感共鸣,从而增加了课堂管理的不利因素。

主要还是监管力度不够.同时,对于偏远乡镇的老师的工资发放问题仍有待解决.而以上的主要是课堂上的现象.

下载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摘要]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学习语言必先从语音开始。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把语音教学安排在......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凤县双石铺中学 王金茂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师只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的得失......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82―01 一......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听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方面,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Wilga M.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