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五篇

时间:2019-05-15 06:2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

第一篇: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

本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训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手段。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感悟樟树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教学流程:

忆一忆——激起“喜爱”,读一读——感受“蓬勃”,品一品——品读“高贵”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和它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猜谜语,陈老师也给同学们写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树大如伞叶层层,一生可活几千年,人人爱它做橱箱,香气扑鼻质量

2、樟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樟树有关。出示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齐读课题

4、出示宋庆龄相片,简介宋庆龄相关资料,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位夫人?

5、故居是什么意思?(过去居住的地方)

二、初读感知课文 过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想想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怎样的,你能有几个词把它的特点概括出来吗?

1、老师范读课文。

2、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样子:枝干粗壮

伸向四面八方

树叶绿的发亮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永久保持香气

3、同学们听得真认真,奖励大家一组描写樟树的词语。出示:枝干粗壮

枝叶稠密

绿得发亮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保持香气 在这些词语中,你还有那个不理解的吗? 指名读,齐读。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这么两棵樟树,枝繁叶茂、蓬蓬勃勃

5、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词语,看看同学们是否能读好它们 出示:

崇敬

瞻仰

搬家

保持

即使

寄生

繁衍后代

养儿育女

枝枯叶落

四面八方 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这些词语,指名读,齐读。三精读探究感悟

1、同学们已经铲除了字词拦路虎,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指名读,思考: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樟树?(4、5自然段)

2、请同学们再自由读4、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樟树的?画出有关语句。

(一)读一读----感受“蓬勃”(精读第四自然段)

1、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①(出示樟树枝干图)多么粗壮的樟树啊!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试着再读一读,把你看到的景象读出来,还可以加上动作读。

(有大腿那么粗了,有水缸那么粗了,我抱不过来了------)

③粗是粗了,我觉得枝干伸得还不够远,谁还想读?如果能把“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表现得再强烈些,我想会更好,谁再来读?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④请同学们带着动作一起读。

⑤读了这一句话,现在再请你来读“蓬蓬勃勃”这个词,你会怎样读?指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响亮?你为什么将声音延长?

⑥齐读。

过渡:原来蓬蓬勃勃的樟树是枝干粗壮的。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2、出示:“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①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体会到樟树的蓬蓬勃勃的?。

②稠密的树叶应该是怎样的?(出示樟树树叶图)

③这就是樟树那稠密的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得不透风,不透一丝光亮。哦,原来蓬蓬勃勃的樟树是枝叶稠密的。

④树叶那么稠密,绿得发亮,谁再来美美地读?

⑤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学习这两句也知道了什么叫蓬蓬勃勃,这就是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过渡:那么樟树的蓬蓬勃勃是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呢?从哪里看出来?

3、出示:“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①一年四季,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你能想象得出吗?说话练习: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它们总是蓬蓬勃勃。

无论_____还是_____,它们总是____。

无论_____还是_____,它们总是____。②听听,这是多么顽强的樟树呀!让我们齐读这小节。

③这么顽强、茂盛的樟树,我们不仅要把它看在眼里,而且要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在脑中留下它蓬蓬勃勃的气势!你可以看着图片背,也可以听着音乐想像背,比谁背得快?

④谁能背出它的顽强、茂盛?

4、总结:听着同学们的背诵,我感受到这两棵樟树的蓬勃、繁茂以及它们四季常青的特点。这真是两棵美丽的树!这就是樟树的外在美。樟树不光外形美,招人喜爱,它还有更招人喜爱的可贵之处呢?

(二)、品一品----感悟“高贵”(品读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出它的可贵之处的?

2、同桌交流。

3、汇报,采用这种对比方法有什么好处?

4、出示:“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①大家再读这几句话,试着把它的可贵读出来。(学生练读)

②指名读。我感觉香气好像瞬间就消失了,谁能把香气的永久保持读出来?

③读得真好!老师听出了它的永久清香,也听出了它的可贵之处,男、女生比赛读。

④让我们再来品一品樟树那永久保持的香气吧!(老师导读,学生分组解读)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它的木质存在一天,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⑤你能看着这两棵樟树(出示樟树图片),用这几句话来赞赞它们吗?(背诵)

⑥比赛背。

⑦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樟树的这种可贵吧!背出它的永久清香,背出它的可贵之处,一起背。

四、总结全文,设置悬念

樟树蓬蓬勃勃,香气永久保持。可是天下的樟树何其多,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这树与人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板书:

气质非凡

四季常青 和蔼可亲

保持香气

第二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樟树的特点,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了解反衬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明白赞美樟树就是在赞美宋庆龄。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布置学生预学。教学过程:

一、预学

(一)情境激趣

出示宋庆龄故居和樟树图,带领学生走近宋庆龄。说说这里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自问生疑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理解“崇敬”、“瞻仰”的意思。

2、自读这两个自然段,让学生自主提问。

二、研学

(一)了解樟树的特点,解决问题“宋庆龄什么舍不得两课樟树?”

1、这到底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念念不舍,让游客如此喜欢?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预学成果。(出示预习单)

2、交流: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点?(1)生机勃勃(板书)

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想象着伸向四面八方的枝干像什么?

绿得发亮的树叶你们看过吗?给大家比喻一下,就像

(像被雨水刚刚洗过一样,很耀眼。像抹了一层油,亮闪闪。像打了一层蜡,能照见人。? 设想宋庆龄奶奶曾在这树下做些什么?(2)顽强不屈(板书)

仿照课文原句,用“无论„„还是„„总是„„”练习说话。指导朗读。

难怪在周恩来劝宋庆龄搬家的时候,她不肯,说

过渡:其实宋庆龄不舍得搬家不仅仅是因为樟树的外形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3)香气永存(板书)

出示句子: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让学生自读后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解决问题:宋庆龄为什么不舍得这两棵樟树?指名说。(4)了解反衬的写法。

出示句子: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 指名读描写石榴的句子

学生质疑:本文写的是樟树,为什么要写石榴树呢? 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提出的问题。(反衬,突出樟树拒虫,香气永存。)

(二)了解宋庆龄的品质,解决问题“人们为什么那么崇敬宋庆龄?”和“人们为什么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1、刚才有同学提出“人们为什么对宋庆龄那么崇敬,那么敬仰?”课前预学的第二个要求就是搜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出示预学单

3、指名交流宋庆龄的故事。老师点评第一个,其余的学生用一个词加以概括。(板书:斗志昂扬

坚强不屈

一身正气)

4、刚才的交流,结合板书,让同学们说说人们为什么崇敬宋庆龄。

5、再结合板书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揭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小结:写樟树就是为了写宋庆龄。因为樟树表现的特点和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

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品质。

6、出示美国记者安娜的话,指名读。

7、释疑:人们为什么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不仅是因为樟树的生机勃勃,更因为樟树市宋庆龄的缩影,表达了人们对宋庆龄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三、练学

出示练学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木,写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交流。

四、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包公祠内桂花香》,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树木写完整。

板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斗志昂扬

生机勃勃

坚强不屈

顽强不屈

一身正气

香气永存

借物喻人

反衬

第三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只识不写,理解“蓬蓬勃勃”“繁衍”“瞻仰”等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1.、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本文一唱三叹的开篇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直接导入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樟树有关!板书课题,重点学写“龄”字,齐读。3.简介宋庆龄故居:出示图片,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1948年至1963年,宋庆龄在此居住并从事国务活动。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同年9月,中央决定,将此处作为永久纪念宋庆龄的故居。纪念馆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宋庆龄伟大光荣的一生,对宋庆龄遗物进行保管整理和研究。主楼始建于1920年,是一幢白墙红瓦的西式三层别墅,楼前是草坪,屋后是花园,四周樟树环绕,终年葱茏苍翠。楼下客厅挂着孙中山遗像和毛泽东看望宋庆龄时的合影,宋庆龄曾在此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及政治家。楼上是宋庆龄的卧室和办公室,现陈设着她生前用过的物品。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课文哪几小节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四五小节)(1)出示第四小节。

先读好词语:枝干粗壮 树叶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理解“稠密” 蓬蓬勃勃(2)读好第四小节。

概括节意:写出了樟树的样子:蓬蓬勃勃

(3)出示第五小节。指名朗读,理解“繁衍”。这一节又写了樟树的什么?(可贵之处)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香气永存,香气拒虫)小结:课文四、五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两棵樟树的样子和特点,那么其它小节又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第4小节。

1.生自由读第4小节,说说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蓬蓬勃勃)理解:蓬,形容草木长得旺盛,勃,生命力旺盛。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形容植物长得茂盛,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两个词连在一起呢?(长得非常茂盛,有很强的生命力。)这就是叠词的效果。

2.细读第4小节,说说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到樟树的蓬蓬勃勃?

(1)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二个伸字,体会樟树的粗壮,生命力强)指名读

(2)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稠密换词理解,抓绿得发亮体会樟树生命力之强)(3)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抓关联词“无论„„总是”体会生命力的旺盛,出示填空,让学生用关联词练说:“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指名读

3.指名读第4小节。作者先写了樟树的枝干和树叶,再写了樟树给我们的总体感觉。这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樟树的样子。在写感觉时,还能抓住它的形状和样子来写,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4.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出示填空: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两棵()的樟树。过渡:这还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四、学习第5小节。

1.生自由读第5小节,思考圈划。2.组织交流:香气不变、抵抗虫类。

3.樟树的这种可贵品质哪一句话把它表现出来的?

(1)出示句子: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2)填空说话:即使当它()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4.引读句子: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改为“一年、十年、一百年“引读这句话。

5.点出这段文字中所有的关联词,去掉后和原文比较,能否去掉?(关联词在这里突出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是本文的第一个写作特点。)6.背一背,只出示关联词。

7.这一段里除了写樟树,还写到了别的树,为什么?

(对比,衬托出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写作特点。)8.难怪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出示填空: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

这是两棵()的樟树。

9.小结:第4、5两个自然段,作者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向我们介绍了樟树的特点,这两棵樟树不仅外形秀美,而且木质可贵,难怪宋庆龄会舍不得搬家。

四、学习第6小节。

1.现在这两棵樟树还在,但是宋庆龄离我们而去了,前来参观的人们每次来都喜欢在这两棵树下留念,为什么呢?

2.树和人有何相似之处?出示,樟树和宋庆龄的图片。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她?

3.出示资料,运用关联词语“无论„„总是„„”“只要„„就„„”来说一说。4.出示:“名人卡片”,写出宋庆龄和樟树的相关联的地方。这是本文的第三个写作特点:借物喻人。5.引读第6小节:难怪人们„„

6.出示美国记者安娜的评论:“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2.仿照第4、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喜爱的一种树的样子和可贵的特质。板书设计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蓬蓬勃勃

气质高雅 香气拒虫

一身正气 树

人(以物喻人)

第四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为什么喜欢它呢?(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出示图片,学生联系所查资料,简介宋庆龄生平。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从课文题目看,你觉得这篇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樟树)写的是哪里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

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检查自学课文。

教师教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卡片,注意“龄、樟、稠、瞻、质”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4、5自然段)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收集有关宋庆龄的一些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

(一)扣题直奔重点段,先行探究樟树的特点,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导入:在这篇课文中,大家都认为重点写的是樟树,那么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描写樟树的呢?

1、思考、探究第四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2)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3)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4)指导朗读。(提示:“粗壮、稠密、远远的、四季常青、勃勃生机”等词语应重读。)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5)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序描写的。

(6)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品读: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①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

“招”和“拒”可组成哪些词?在这句中“招”和“拒”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

②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

③“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

比较一下“枝枯叶落”与“枝繁叶茂”,作者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的浓郁的香气呢?(因为当它枝枯叶落时,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才说明它本身有香气,能“永久保持)

(3)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5)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五自然段的体会。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二)扣题牵动第一、第三段,再探究象征意义。

导入:这樟树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1、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主要写谁的事?主要写宋庆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2、宋庆龄为什么对长在她家院子里的这两棵樟树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联系课文里的有关词句,联系老师介绍的宋庆龄的生平,联系课外读到的宋庆龄的故事,展开合理想象,描述宋庆龄在樟树下的活动和她的所思所想:

每当接见客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少年儿童来探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朝阳初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夕阳西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

4、来宋庆龄故居瞻仰的人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想一想,议一议,再告诉大家。(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三、总结全文。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样子和高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不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种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是因为宋庆龄就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四、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板书:枝干粗壮

外形及特点枝叶稠密

四季常青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拒虫的香气

内在品质

永久保持

第五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习题

一、基础过关

1.看拼音写词语。

cū zhuàng chïu mì bǎo chí sìjì cháng qīng pãng pãng bï bï()()()()()chïng jìng zhān yǎng jì niàn fán yǎn hîu dài zhī kū yâ luî()()()()()2.组词。

稠()般()纪()做()绸()搬()记()作()

二、综合训练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选择一组关联词语造句。

(1)()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2)()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3)()是夏天还是冬天,樟树()那么蓬蓬勃勃。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深刻()成功()拒绝()稠密()永久()

三、拓展应用

樟树赞

上海宋庆龄故居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荫凉很大的两棵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曲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可它们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樟树。这是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1.第四段括号中应填的词语是()

(真的 可能 难保 也许 大概)

2.文中第五段说“樟树不高”,而第八段却说“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前后似乎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写宋庆龄说的一句话,有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是“樟树赞”,可文中作者先写到英雄树,后又写到石榴树。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就文章的立意、构思、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对本文作一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看拼音写词语。

cū zhuàng chïu mì bǎo chí sìjì cháng qīng pãng pãng bï bï(粗 壮)(稠 密)(保 持)(四 季 常 青)(蓬 蓬 勃 勃)chïng jìng zhān yǎng jì niàn fán yǎn hîu dài zhī kū yâ luî(崇 敬)(瞻 仰)(纪 念)(繁 衍 后 代)(枝 枯 叶 落)2.组词。

稠(稠密)般(一般)纪(年纪)做(做饭)绸(绸子)搬(搬家)记(记号)作(作业)

二、综合训练

1.(1)即使„„ 也„„(2)只要„„ 就„„(3)无论„„ 总„„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宽阔)深刻(肤浅)成功(失败)拒绝(接受)稠密(稀疏)永久(短暂)

三、拓展应用

1.难保

2.不矛盾。“不高”指的是形体,“高”指的是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的特性。

3.暗示作者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

4.写英雄树是从正面衬托,写石榴树是对比。5.“略”。

下载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宋庆龄门前的樟树》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安宁市实验学校 蔡惠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词语意思,重点指导“繁”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公开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高邮市临泽镇中心小学 唐艳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重点指导“衍”字的读音,“瞻”字的书写,理解“瞻仰”“繁衍”“蓬蓬勃勃”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材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课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 广西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规范地书写生字;正......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樟、稠”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在读准字音,读懂句子的基础上......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有一个地方,是老师向往已久,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成的。(出示宋庆龄故居图片)瞧,就是这儿。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石丽)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款庄马街小学 石 丽 课文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精美散文。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教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第4、5自然段)精读品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樟树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