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百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屏南县屏城中心小学 章诗清
“数的顺序”教学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这后,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要求① 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② 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发展数感,锻炼推理能力。③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在充分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了百以内数的概念,体现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我用“数学王国要开运动会啦!……想入场就得先对口令……”进行复习导入,小朋友兴致很高,不管是顺着数还是倒着数每个孩子都很投入,为新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又用“数娃娃排方队”的说法引入课题,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没有填完整的百数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能更好地完成百数表。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百数表,由于课件标记醒目,学生积极性很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孩子们用我精心制作的“田字框”和“十字框”在“百数表”中框数,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探索并且发现了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还能利用自己的发现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对“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感受数学规律的价值和魅力。
在本节课教学中也碰到两个小问题,也是我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我怕耽误时间,课前就给学生分发了“田字框”和“十字框”,结果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好奇偷偷地“研究”起来。在巩固练习中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是很专注,我想,是不是可以用一些奖励办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篇:《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反思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这是学生在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口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那些对于新知的教学具有关键作用的旧知,需要进行专项的训练,以扫除障碍,而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关键在于20以内加减法熟练的口算,所以我在导入复习中就出示了不同类型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练习,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不进位)的计算,也有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表现自己,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计算结果,接着我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整十数),让学生自己找相同点、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都积极动脑,想出了很多种方法,都用自己认为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学生学习新知的效果很好。
在学习完新课后,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新知,我们的学生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的,而数的计算练习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无趣,更容易使他们跑神儿、厌烦,而游戏恰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我采用的小组口算(由易到难)比赛夺红旗、抢答口算题、擂台赛、限时计算等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计算的能力。
总之,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不错,今后还我要采用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多加练习。
第三篇:《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设计
课题: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填写“百数表”,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和排列规律。
2.通过观察“百数表”,自主探索“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按顺序整理百数表,并探索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能理解“百数表”里横行,竖行隐藏的规律。
教学准备:
照教科书中百数表里格子的大小,每人准备一个“田”字框、一个“十”字框和一个“10×10”的方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百数表。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数字王国里正在举行运动会呢!看,数字国王正指挥着1-100这些公民排着整齐的方队进入会场。1、2、3„„ 27
学生汇报后追问:你是按什么顺序填的?
师:在队伍一队中国王又看到了这样一队,你能按顺序把这队里的其他数字娃娃找出来排到队伍里去吗?
学生汇报后追问:你是按什么顺序填的? 观察:这两队队伍数的排列有什么不同? 师:数是有顺序的。(出示课题)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1、明确百数表
师:瞧,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数字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阵。
提问: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最大的一个数呢?这张表中一共填了多少个数?
师:这张表称为百数表。
2、多角度探索规律。
(1)引导:这张百数表里藏着好多有趣的秘密呢!你会选一行读一读吗? 指生选一行读一读。
请小朋友们像他这样横着选几行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然后将你发现的秘密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交流: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跟同学们分享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指生说自己的发现,老师用聚光灯的方法突出横行上的数。
师: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真厉害,横着观察百数表知道了这么多规律。你知道横着看82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数是多少?58前面的两个数是多少呢?
追问: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2)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呢? 你会选一列读一读吗? 指生选一列读一读。
竖着选几列数,分别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组织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排数的个数上都相同;每一排数从第2个开始,十位上分别是1、2、3……9;每一排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0等等。
师:小朋友们竖着观察百数表也知道了这么多规律。你知道横着看82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数是多少?58前面的两个数是多少呢?
追问:个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3)进一步启发:刚才我们先是横着看,再是竖着看,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那么这张百数表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小朋友们细心找、认真想,看谁能有新的发现。
全班交流。例如:从左上往右下斜着看,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11;从左下往右上斜着看,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9.3、猜一猜。
师:你能猜出下面的数是几吗? 我是比69大1,我是谁? 我是比100小1的数,我是谁? 我是40,我比谁大1?比谁小1? 我是79,跟我相邻的是谁?
三、利用“百数表”,开展框数游戏
1、谈话过渡:下面我们用百数表来做两个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在游戏中表现最棒!
2、出示田字框。提问:用这个田字框在百数表中每次能框出几个数?
学生活动: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框框一框。
要求:横着和竖着读一读你框的4个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你框出的是哪四个数?这四个数中上面一行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下面一行的两个数呢?左边一列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右边一列的两个数呢?
3.出示图。
提问:有人用“田”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框出了四个数,但只告诉我们其中一个数,你能填出框里其余的几个数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4、出示十字框。提问:用这个十字框在百数表中每次能框出几个数?
学生活动: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十字框框一框。
要求:横着和竖着读一读你框的5个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你框出的是哪五个数?这五个数中横着排列的三个数有什么关系?竖着排列的三个数呢?
5、出示图。
提问:你能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根据中间的这个数,猜出框内其余的几个数吗?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6、呈现问题:有人用“十”字形框在“百数表”中框出五个数,而中间的一个数是60。你认为可能吗?中间的数除了不可能是60,还不可能是哪些数?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深化知识。(1)做“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读题;
提问:“现在要看3号病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追问:你认为已经看过了多少病人,为什么?
(2)在“想想做做”第3题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除第35号病人外,还有5个病人没有看,你知道最后一个病人排多少号吗?
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找到答案。(3)做拓展练习。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百数表
第四篇: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完成“百数表”,然后从“百数表”里寻找规律,通过整理,观察,对比之后,复习数数,写数,有使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在表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一整理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从认数中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100以内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清楚的理解。
课前我让学生预习38页,进行读、思、划,对课本进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
教学中,让学生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的颜色,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好奇心。
接下来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并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在数目表中找数。提问:与9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从7数到12数了多少个数等题。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能主动与小组成员一起思考讨论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进一步培养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2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二、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
这堂课我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3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填写“百数表”,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说出排列顺序和规律。“百数表”看似简单,实际里面隐藏这许多的数学知识。比如说“第5行的第6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位数有哪些?”,再比如从表中摘取一部分,让孩子根据规律填写表格等等。因此这节课的难度较大。孩子与孩子间的差别也较大。有的孩子对百数表有了深刻的理解,能说出表中的规律,包括斜着看的规律都能弄清弄投,也有极个别学困生仅仅停留在填写百数表的层面上。
下面对本节课进行如下反思:
1.上课伊始,通过寻找藏宝图这一情景的创设,给孩子带入了很愉悦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增强了孩子的学习激情。
2.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3.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本节课的教学当总,我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及时巩固百数表规律,知道每个数的上、下、左、右各是几,这样,学生在填写魔术框时就水到渠成了,另外在我使用的幻灯片中将魔术狂填写完毕后,又还原到“百数表“中原来的位置,让孩子们豁然开朗,难点突破很到位,本以为孩子掌握起来很难的内容,结果在检测是基本上都能掌握。这点我觉得很成功。
本节课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两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4
《数的顺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填写“百数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所有曾经教过这一课的老师都深有体会,这课的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由于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用完整又流利的数学语言表达,而这节课中百数表的规律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并会和同伴进行交流。“试一试”中的“田字框”和“十字框”更是这节课的难点,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需要通过好几节的训练才能让大多数孩子弄明白。
为了突破难点,在备课时我曾经有两种思考:一种是让学生先横着填3行,引导学生就观察这3行,找出横行,数列的规律,然后再根据发现的规律去填写表中剩下的数。这样思考是为了让学生能先发现表中一部分的规律再推广到整张表格,同时又分散了“试一试”的难点。还有一种思考就是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先完整地填表,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运用规律来完成“试一试”。考虑到因为是上公开课,如果按第一种设想去实施的话,整节课堂会很松散,不紧凑,层次不会很清晰,而且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也难以预设,担心自己难以驾驭,在数字没写全时就让孩子找规律,不知道是否提高了教材的'难度。于是就选择了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先横着选几行读一读,发现每一行的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再利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应的练习。然后让学生竖着选几排读一读,找出竖排的规律:每一排个位不变,十位依次多1,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对规律的认识。最后再让学生自由地找找斜行的规律。等发现完了规律以后,和学生一起用“魔力框”到百数表里框一框,再完成“试一试。”整节课上下来,我自己感觉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清晰,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识规律,孩子们在观察,发现,交流的活动中慢慢加深了对百数表的认识,从对数的单纯的读写提升到每一个数在百数表里的位置。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比较积极,活跃,大家学得很愉快,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特别是在出示魔力框后,他们自己动手去框,去读,去思考,这样的过程让所有的孩子手、眼、脑一齐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可能在发现规律的环节用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能够全部完成,学生练习的还太少,没能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5
在学校组织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听课活动中,我讲了一年级的《100以内数的顺序》这节课。这段时间学校里的事情太多了,运动会看着学生训练方队,啦啦操,各种比赛项目,整体忙地焦头烂额,在学校里根本没时间备课,做课件,我这几天都是晚上在家里备备课,制作课件。上完这节课,我也有许多想法,现总结如下:
一、上课前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后学生先自己填写百数表里空着的数,我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慢,但是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慢,写这些剩余的数字,他们竟然用了将近10分钟,而且还有个别学生写不完。我们数学组老师座谈时大家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认为可以这样解决:第一,可以布置学生提前在家里写完百数表里空着的数,上课直接研究规律;第二,也可以老师用课件出示和课本一样的百数表,学生说出空着的数,学生边说老师边用课件出示这些数。然后学生小组讨论时,每个组再发一张填写好的百数表,让学生研究排列规律。我感觉这两个办法都可以,这样可以省去学生写数字的时间,至少能省5、6分钟。
我设计的练习题,我认为是由易到难的。第一题是学生看着百数表找数字,第几排第几个数字是多少;第二题是课本上的做一做,学生看着百数表填数,这个第二题我看着很简单呀,学生就是看着百数表填数字,但是没想到很多学生都不会填,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百数表里数字较多,学生年龄小,看着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看了。
二、教学语言要更加规范
本周二去田家炳小学参加曲阜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听毕老师总结时提到一点,就是数学语言的规范化,其中他讲到“数”和“数字”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数字只是指从0到9这9个数,而从0开始,其他的都是数。细细想来,我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而我这节课就是讲100里就有很多地方需要需要说到数这个词,我回到学校后第一时间查看我的教案,还真是有的地方说成了“数字”于是立马全部修改,但是因为前几天备课时说了“数字”这个词,所以课上还是有时把“数”说成了“数字”。
三、教学时间没有掌控好
从开始到学生写完百数表,用了10分钟时间,学生小组讨论又用了8分钟时间,汇报又用了10分钟时间,哎,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干啥都慢,等我再一点一点总结完排列规律后,已经10点半多了,学生完成做一做时有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这节课根本没能完成设定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过于偏难
我们在一起讨论时,老师们也提到,这个表里有些规律真的很难,学生找不出来时,我引导着学生找出来后,总结的一些结论太难了,学生理解不了。
五、教师该引导学生的时候还是要适当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找排列规律时教师是否引导、提醒学生,分别横着、竖着、斜着,一起来找呢?
总之,这节课上完后我也有很多的反思,以后再上这种类型的课,相信绝对比这一次会顺手。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6
《数的顺序》这节课是在读写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前面数数时已经接触到数的顺序问题,明白相邻两数的概念。教材主要通过学生填表复习数数、写数,又更加清楚100以内数的顺序,再通过选数读一读,巩固读数,发现有趣的排列规律。教学主要一个是填表一个是找规律,同时利用规律框数。因为之前教过一次,教学实践让我知道,孩子填表是需要时间的,差异也很大,填完大致需要十分钟,一方面考虑教学时间,想课前完成填表;一方面觉得学生在课堂中安静的填,更有思考的空间,在填写中有新的发现以后,这种感受如果能马上去表达,引导就更好,所以,建议能在课堂填表最好,在课堂教师可以集中引导学生专注填表,在填表中感受、体验、思考,及时生成出各种发现会更加的连贯。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我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利用课前时间带领孩子填表,把重点放到观察规律,运用规律,拓展思维上。
首先改变了百数表数字出现方式,一改冰冷的数字,而用课件中的情境、动画让死板的百数表活起来,接着选择一些让孩子填数,唤起孩子的回忆(因为课前填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横着竖着观察百数表,交流发现,重点引导,然后在斜着、拐着弯等让孩子大胆交流它们的发现,教师预设一些斜排规律,以及重叠数颠倒数等、数位和相等等。然后完成想想做做1,第二个部分是框数研究规律,除了完成书本上的,我还及时进行了田字格十字格已知数各个不同位置的拓展,最后让孩子欣赏不同的各种魔力框,试着填数,让孩子相互出数考一考,最后自己设计各种魔力框。
也一直有两个困惑,一个是教学时间如何把握,让孩子课堂填,时间来不及,探究规律无法深入,课前填好像又不妥。二是练习题的设计与取舍,尽管都明白课后的习题不一定都要讲解,但是谁也不敢轻易放弃,生怕没有理解教材意图,另外我的练习呈现方式和时间都进行了改变,不知道是否合理?
第五篇: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 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教学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之后,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数的顺序教学反思。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要求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推理论证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进行开放性有序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现排列规律。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积极探索数学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态度,初步培养数感,教学反思《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本课我安排了 “两观察”来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课件,来帮助学生了解顺序,掌握规律。因为学生对数字间的相互联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学生只要利用学会的方法对重排的数字进行推理论证,就能形成结论,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数在表内的位置关系填完表后,再次观察完整的百数表。可以横看竖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仅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推理论证、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老师的罗嗦,又没有学生的死记硬背,有的只是自然接受和兴趣盎然,学生的学习情况令人满意。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一是有极少数孩子还不适应这种形式,不能积极的投入到情境中,还有待于老师的继续引导。二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三是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达欠规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深对巩固练习的研究,一定要做到精而全,达到预期效果,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规范化,让每一节课上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