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19-05-12 16:3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篇: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赵,今年40岁,身高16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中华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

说一说)。小朋友,谁能数一数我们班今天来了几个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谁能数一数教室里有几个电棒?(指名说一说)。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演示主题图1:出示一根小棒,表示1个一。教师板书1个一。

2、课件演示主题图2:出示十根小棒,先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一根一根的数,数够十根,也就是10个一,捆成一捆,它表示10个一是一十。

教师板书:10个一是10。

3、课件演示主题图3: 出示一堆小棒,让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根?(学生自由猜)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像刚才一样,一根一根的数,数够十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

十、2个

十、3个十……9个

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三、练一练

1、先来看图上一共画了多少成捆的小棒?有几个十?

再来看单个的小棒有几根?最后总结出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24。

2、练一练,方法同上教学认识数字(36)

四、学生操作练习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能够数出10个,捆成一捆,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2、分别数出30、50、90根小棒来,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3、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能摆出来。

五、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操作,我们对百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多读、多操作、多练习,加强训练。

六、布置作业:综合练习1、2。

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驻马店市聋哑学校 赵心灵 联系方式:***

第二篇:《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1)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

教师询问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

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

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

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

(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

(2)两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

(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3.学生游戏。

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

【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2)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

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

【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

5.理解10个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出示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

(2)小树演示。

①(电脑演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

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

②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

学生数数。

③提问:100里有几个10?

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

④进行环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戏。

①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

②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

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数数本领。

(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

(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49、69),2个2个数(38、58、68、78),5个5个数(75)。

(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

【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选择数数方法。

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

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

2.数点子。

(1)(红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

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红纽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

(3)(黄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

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黄点子。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

【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

3.看谁数得快。

(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

(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

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

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2)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以及摆一摆、解决问题等。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学情分析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因此,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学会十进制计数法,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知道这写数的组成(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能说出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注重的是将数的组成与数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我个人认为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十进制计数法;二是要重视数感的培养。

五、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十进制、位值制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矛盾,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找到,而且品种多样。在呈现方式上,教材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有游戏等。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教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在数的组成、读书和写数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六、单元教学建议

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

如教学例4时教师可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1)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24,并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让学生明白:2个十在十位上用2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用4个珠子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然后借助计数器正确地读写24。

2)可通过对比操作24和42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写完24后,可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拨珠表示42,在读写出来后,引导学生来对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么位上?各表示什么意义?从而加深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例9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只是一种模糊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把握教学。

(1)先只出示金鱼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教学时可以先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直接用红金鱼和花金鱼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再用花金鱼和黑金鱼比较谁多谁少,从而得出红金鱼最多,黑金鱼最少。引导学生说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引导学生说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从而达到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3、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认识数离不开直观的学具。例如,例1中呈现的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是多少,但可以把这些学具“结构化”:10根一捆、10个一列,强调“十进制”,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学具就能使学生一眼看出小棒的数量,感受“十进制”。

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七、分课时说教学重难点

“数数、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体会十进位值制。教学中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读数、写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会读写任意两位数,难点是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教学中可以通过摆小棒、拨珠子等活动,沟通小棒与计数器的关系,使学生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难点是能灵活运用百数图中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三篇: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课题: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在数射线上标出数,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不使用数射线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位数,逐位比较等方法初步建立数感。

2、通过训练学生的说话练习,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2、在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比较百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通过逐位比较,进行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媒体,练习纸。

教学过程:

第四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31——33页,主题图。例1——例3及做做,练习七第1——4题。

二、教学目标和教具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算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5、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糖果、正方体、花生、珠子。

三、教学过程

1、教学主题图:

加深理解20有多少?

老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羊,估一估有多少只小羊?(同学回答)

到底有多少只?我们一起数一数。(20)

嫩嫩的草,真好吃,又来了许多只羊,现在比20怎么样哪?(比20多的多)估一估现在有多少只? 生:(77、85、99、96、75)到底有多少只?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10、20、30、40、50、60、70、80、90、100 哦!是一百只羊

2、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课桌上有许多小棒、请把小棒拿出来,数十根小棒.在数十根,现在你们估一估自己课桌上有多少根小棒?(80.90.98.99.)你们数一数它们到底有多少根?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老师巡视)数数例①

师:你们数的小棒是多少?怎么数的? 生:是一个一个数的,够十根捆一捆。师:有不同的数法吗? 你们的小棒怎么数的? 展示小棒:

生: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够十根捆一捆,10个十就是100 师总结:10个十是100

(板书)

3、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能数到100,你能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吗?(板书)①展台:35捆小棒

请一位学生上来数,当他数到十时,老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它把这几根怎么样了? 生:够十根捆一捆。

师:现在是多少? ②请第二位同学数,从四十二数到五十一。

师:为什么要捆一捆?(因为十根捆一捆)现在是多少? 50 同学们不用学具,你们会数吗? ③请同学站在位子上数,从56——64。④师生对口令:67——74、78——85。⑤同桌互相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⑥老师说出一个数,你能说出后面的5个数吗? 二十六

五十八

⑦现在有小组长带领你们小组,组长说出从几数到几,大家一起拍手数一数。

师总结:同学们数的非常好,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例③

同学们请看图,这是几?35(板书)

师:有几个十几个一?(3)个十和(5)个一,完整的说一遍。老师写上()个十和()个一。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钢笔

一盒有几只?10支,你怎么知道,完整的说一遍。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4个十和6个一是几?46 完整的说一遍。这是什么?汤圆

一盒有几个?十个 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哪?(2个十和4个一),那2个十和4个一是几? 24 谁能补充完整?

现在请小组长打开一捆小棒,任意摆出几个数,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有几个

十、几个一?现在开始。老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学的很快数的也非常好!

4、现在老师还有一幅漂亮的图:请看图 估一估有多少个皮球? 生:70、80、90、50、100 大家估的对不对?我们来数一数,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快? 师:你数的是多少?100

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是横着一排有10个,一、二、三,有10个十是100 有不同的数法吗?

我是按颜色数的,红色有50个,绿色有50个,合起来是100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同学们,你们数的非常好!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100以内的数,你能说出一些吗? 我今天上学坐了20路车; 我班有67名同学; 我妈妈买了50个鸡蛋;

我有十个手指头,十个脚指头.加起来是20; 我今天写了20个字…… 师:你比较喜欢那些数字? 生:56.为什么?我国有56个民族.我喜欢100.为什么?我希望考100分.24.我们家的门牌是24号.师总结:通过学习,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数数.数的组成。

师:同学们,今天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数位的排列顺序和个、十、百位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老师前些日子去过乡下王奶奶家一趟儿,一进家门就看见王奶奶家的墙上挂满了辣椒、玉米和大蒜。王奶奶很高兴,因为王奶奶说今年丰收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王奶奶的农家小院参观呢?同学们说想。想去可以,但是去王奶奶家得经过一条弯曲的小路,还必须绕过小路上的障碍物才能顺利达到目的地。然后出示20以内数的组成的题让学生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本堂课奠定基础。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小组交流)

3、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玉米有多少个? 辣椒有多少个? 大蒜有多少头? „„

二、新课学习

(一)、数一数有多少个玉米。

1、(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玉米有多少个。(组间交流)你能用(2)师:小棒来表示出玉米的个数吗?(学生独立数、摆)(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8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28。(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3、同桌合作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数一数辣椒的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1、师: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个辣椒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独立数,小组内交流数法,全班汇报。教师指导。)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辣椒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辣椒,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3、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4、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四、课堂练习

1.(1)已经得了18分,你能接着数一数,最后得了多少分吗?

(2)已经得了24分,你能接着数一数最后得了多少分吗?

(3)已经得了25分,你能接着数一数,最后得了多少分吗?

3.看图写数。

4.写一写

五、作业布置

有多少个图钉?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下载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19---20页。 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一是通过让学生数出30根小棒后提出“怎样......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 执教:殷丹萍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23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 100以内数的意义......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知道1......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十个小方块)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师:是的,我们发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一是十(板书)这......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经典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1~33页,包括数数和数的组成两部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8、69页 例1、例2。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芦溪县林家坊学校 阳海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