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完美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教学内容:数一数(教材第34页例一及教材第35页“做一做”)学习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2.在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中体会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1.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学习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及会数拐弯数的。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口算题
18—10= 13--5= 12—4= 16—7= 14—8= 17—7= 16—9= 9+8= 8+8= 10+8= 13+4= 17—8= 18—9= 10+10= 12+2= 13+3= 14—9= 8+4= 5+7=
6+5=
3+9= 19—7=
18—6= 20—10= 19-6= 13—5= 18—6= 15—6= 16—7= 14--()=9 11—8= 12—5= 2.(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2)3个一和1个十组成数是()。
(3)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二. 探究新知 导入:从1数到20,谁能接着数下去,(21.22.23.......30),再换一人接着数(31.32.33....39)。小朋友们数的真厉害。那你们能帮帮老师数一数图上有多少只可爱的小羊吗?(出示百羊图)
(学生数数),比20只多多了,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更大的数。出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2)摆小棒
小朋友们来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数小棒),你们现在也数一数自己手中有多少根小棒。(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然后交流自己数数的过程)
生1:一个一个的数 生2:两个两个的数
生3:五个五个的数 生4:十个十个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当我们数到10根小棒时就把它困成一捆,一捆就是10根小棒,(老师拿起手中的一捆小棒展示一个十)。同学们数到十九,(学生到投影一根一根的数,其他学生跟着数一数自己手中的小棒),添一根就变成20,学生再数到29(学生到投影跟前数,其他学生观看),再添一根变成30,.....(数到10根就扎成一捆),数到99,再添一根就是100,100有10捆小棒,一捆是十个,十捆就是100(学生十个十个的再数)。老师板书:10个十是100。再回到百羊图,学生同桌两个数一数,说一说怎样数可以一眼看出来。
(3)理解10个十是100 很多同学选择十个十个的放成一堆或扎程一捆,这样很容易看出来。
课件出示数数的各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哪种方法最容易?
(4)数数百羊图:一共有多少只小羊?(最好的方法十个十个的数,自己动手圈一圈)。板书:10个十是100 三.巩固应用 1.第35页做一做
2.2个2个的数,从32写到40.32()()()()()()()()()
10个10的数,从10写到100.10()()()()()()()()()
3.写出下面每个数的相邻数
(1)()28()(2)()60()(3)()93()(4)()59()(5)()59()(6)()99()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3,7,8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十是100
第二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亿”,掌握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按数级读数。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2)(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P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看书质疑。
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回答下面的问题。(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有87258091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3.判断题:
(1)十个一千是一万。()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四、全课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第三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 100以内数的意义。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互助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数的数法。(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整十数。)教具、学具
课件百羊图、数数用的玉米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二、演示百羊圈,引入新问题,激发数数兴趣
师: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3个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很多羊,于是小精灵给大家提问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 问题:你估一估图上有几只羊?
让学生发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比20多得多。教师:我们的估计对吗?今天学习数100以内各数。(揭示课题)课件
三、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 1.实物数数。
(1)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小瓶玉米粒,它们的数量都和小羊的只数一样,数一数玉米有几粒,就知道小羊有几只。四人小组,互相帮助,说一说怎样数。
(2)四人小组数数活动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有多种数法,可以指名进行实际操作。)2.讨论。(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数的:每数10个放一堆 谁愿意用玉米粒再来演示,让全班都能看清楚? 生(演示)
再次出示百羊图,通过课件展示小精灵数100羊的方法,师生一起一十一十的数。一共是100只。之后学生对这种数法予以评价。
(2)师:过去,我们知道10个一是一十,从刚才的数,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板书: 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生齐读2遍)
3、出示小猪搬砖图 再一次强调10个十是一百
小结:数100以内的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一百,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数了10个十就是一百。
(1)抢答:十个十个地数,三十前面是()十,三十后面是()十。八十前面是()十,八十后面是()十。(2)指名数:十个十个地数,从一十数到一百; 从三十数到七十,从六十数到一百。
四、接近整十数的数法 出示图例2:
1.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交流:三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将10个单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数到四十二 2.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3.不摆小棒,一个一个地数:
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可以开火车)(注意渗透组成知识,注意是否每数满十根捆成一捆。)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后面各是几?
五、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
1、例3:出示图:
拿小棒3捆又5个单根,看一看,是几根小棒?说一说35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游戏:对口令(每两行一组)四十二()个十()个一 七十六()个十()个一 九十四()个十()个一 六十 里面有()个十 一百 里面有()个十
3、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想一想:
一百以内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吗?谁会说?
六、小结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李秋月
三河市第六小学
第四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数应是多少。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唤醒旧知。
(1)瞧,美丽的大草原,来了多少只小羊呢?(3)学生数后回答:有20只小羊。(回忆旧知:10个一是十,2个十就是二十。)
2、提出问题,培养估计意识。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现在草原上一共有多少只羊呢?(2)学生汇报估计的方法:大约有100只小羊。(整体感知100有多少)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揭示课题)
二、实践探究 建立数的模型:
1、尝试画圈,感知整十。
师:猜猜林老师带来了几个果冻?(24个)
启发思考:如果用一个圈表示一个果冻,应该画多少个圈?
师:怎样画,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你画的是24个? 学生独立画圈后,集体反馈交流。
2、沟通提炼,感知100以内数的组成。
(1)请小朋友想一想,2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说)(2)学生边画边数到29,说数的组成.(3)如果继续添上一个,会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4)学生继续画圈画到38,再添上2个会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5)在脑中想象画圈:让你画56个圈你会怎么画?从56数到62。(6)让学生独立观察,数一数一共画了多少个圈?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师生接着画圈,学生依次数到一百。引导学生观察画有一百圈的方阵,得出:“10个十是100”。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边圈边数百羊图。怎样数的又对又快?
2、全班数数接龙比赛:(1)从56数到70(2)从85数到100(3)十个十个数,从10数到100。(4)五个五个数,从50数到100
3、猜老师心中的数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使学生理解位值制原理,掌握数的组成;如何突破转弯数”这一重难点,合理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一、如何合理选择学习材料亲历数学建模过程
可以用于建构数学图像语言的材料是十分丰富的。可以是黄豆,可以是小棒,也可以是小方块等,如教材呈现的材料就是小棒。而在这节课教学实践中,之所以放弃小棒而选择画圈,主要是考虑画圈的材料更具有直观性、生成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展开数学思维。
本节课紧紧抓住“怎样用符号(画圈)表示数”这个现实问题,着力于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数学图象语言,即有结构的画二十四个圈。正是这具体形象的数学图像语言,在抽象的数与数的组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正是在亲身经历建立数学图像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初步理解了位值制的原理,较好地建构起数概念模型。
二、如何引领孩子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门口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让学生画出24个圈,学生的画法不一。这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这些画法都是对的,哪种画法能很快看出就是24个呢?”让孩子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发现先画10个,画2个十,最后画4个。因为这种画法一看就知道是24个,其他的画法都要数几次。自然感知24是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接着边数边画到29个,再添一个会是多少?在直观演示和思维的碰撞中理解十进制的原理。
三、如何引领孩子在“做数学”中发展数感
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根据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应充分发挥表象在数概念形成中的桥梁作用。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掌握数概念时,必须借助于感性经验的直接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本节课通过设计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引导学生概括出10个一是十,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10个十是100。这样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历数数的过程,从而加强了对数的感知,建立了数的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篇: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是个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给数位分级。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5080是由()个一千和()个十组成的。
2、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据。)
师:这些数是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都是比万大的数,这些数据同学们会读吗?(可能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试着读一读,并及时表扬会读的。)要认识这样的大数首先就要先认识比万还要大的计数单位等知识。
1、回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都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个、十、百、千、万。如果有学生说到十万就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学生有可能想到一万一万地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
2、数一数: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及时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强调:万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师:照这样你能接着数吗?学生利用计数器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百万、千万、亿。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介绍:十进制和数位。
师适时介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制作数位顺序表。
师:你知道这些计数单位的数位?
学生可能会说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师:你能给他们排个顺序吗?
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制作数位数序表后交流汇报。
5、介绍分级方法。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也就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师进一步整理数位顺序表)(说明:还有比亿更大的数,今后我们再学习)
6、数值。
师: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例如:125是三位数 1067、5080都是四位数。那么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是几位数呢?(8位数)
提问:在13819000 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什么?(8个十万),提问:你能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学生口答)
7、小结: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同一个数放在不同数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如数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写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写在万位上呢?写在千万位上呢?写在亿位上呢?
三、练习巩固: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试着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不懂或者疑惑的地方吗?
五、板书设计: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