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教案
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执教:丁集小学 岳俊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运算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2×3= 98-18= 80×90= 420×4= 64×10= 36+60=
2.谈话:王老师为学校棋类兴趣小组购买象棋和围棋(出示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提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生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同时板书:12×3+15×4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二.探究研讨
1.提问:你能替王老师算一算吗?(1)学生独立计算解答。(2)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方法一:12×3 + 15×4 方法二:12×3 + 15×4 = 36 + 15×4 = 36 + 60 = 36 + 60 = 96(元)
= 96(元)
小结:这道题里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计算。(3)出示“试一试”:150+120÷6×5 ①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②提问:联系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方法说一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4)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三.应用实践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4人板演。集体订正
(3)同桌互相说一说:错的指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算式和得数。(3)指名回答 独立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男女生分组独立完成,指4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25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拓展开放 课后探究:
想想做做第4、5、6题
第二篇:E教研教案
E研讨后教研教案
刘学娟
唐丽
一、1、我先对程老师这节课所讲内容的教材及学情给大家做一个阐述:就教材内容而言,主要学习时分的认识、间隔5分钟的读写。知识基础是一年级下册的认识钟表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年级的认识钟表。第二个阶段是这节课所学内容,认识时和分,知道1时=60分。第三个阶段是学习年月日。
2、一年级时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了解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在今天的这节课中学习时分的认识,间隔5分的读写,知道1时=60分。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像长度,重量那样直观。分针与时针同时运动,分别表达不同的时间,他们之间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生活中,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建立一分钟的时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下面请唐老师就这节课进行具体的分析:
唐老师:好的,首先是导入部分,我觉得老师在这部分设计的很好,课前让孩子们进行了猜谜语的游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快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对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很有帮助,同时又揭示了主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刘老师:我和唐老师有同感,谜语的设计,让孩子们迅速开动脑筋,投入到学习之中。让今天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下面我们对整节课进行讲评。
唐老师:在新授部分,老师先对一年级的整点认识进行了复习,让学生很自然的过渡到这节课的新知识点。
刘老师:在这一部分,我有不同的看法,在复习旧知时,我认为应该把内容设计的更详细一些,例如: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哪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怎样认识整点?这样以便基础差的同学唤醒以前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今天的学习做好准备。下面就新授部分请唐老师发言。
唐老师:新授部分,老师运用了很多精美的课件,延时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让学生在一个直观、清晰的钟面上认识时针和分针。用课件的动态形式,例如:在《学会认识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这两幅动态图中,呈现了时针和分针所经过的路程。在教学1时=60分时,呈现时针与分针同时运行的情景,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同时,我感觉这部分也有不足之处,演示后应该在加深认识,多种形式认识5分,10分,15分······等,就会避免学生出现分针指着5就会读5分的错误。
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认识时间,更要让学生懂得珍惜时间,老师安排“感受一分钟”这个环节非常好。不过,老师还可以适当延伸,如学生在交流自己在一分钟内数数,背口诀的时候,还可以启发学生
一分钟还能做什么?让他们自己交流,充分感受时间的珍贵。刘老师:老师也可以给予引导,例如一分钟可以做几道口算题,背几首唐诗,脉搏跳动多少下等等,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一分钟的短暂,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在认读时间环节是对新授课的巩固与练习,并能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已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是还有两个易错的问题需要强调:
(1)、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用电子计时法一定要写0,用文字计时法一定不要写零,例如:1:05和1时5分。
(2)、几时半的表示方法,1时=60分,30分=半小时,所以几时30分也叫几时半,例如:4:30和4时半。
这两个知识点,老师要做得更细致,在习题上多加练习。
唐老师:再动手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学生的合作与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应该是整节课的亮点,可是老师虽然给了学生一些合作机会,但合作的不够深入,合作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安排相对老师的讲解显得少了一些。应该让孩子们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掌握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新知,即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又印象深刻。
刘老师:通过后面的练习,也能看出这节课整体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新知识。尤其是老师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直观,形象,这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可以说老师很好的把握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在课下的备课上也花了功
夫,特别是相当多的ppt都以运动轨迹呈现,说明老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过硬的基本功,值得称赞。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三篇:庐山云雾教案(教研课)
庐山的云雾
第二课时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2..感知总分段结构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关词语,谁能把他们读准了?
变幻无常 笼罩 缠绕 弥漫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庐山的云雾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说得真好!请看,这就是庐山云雾的倩影!
2.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图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山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高举你的小手!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总分的构段方式)
5.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6.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7.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8.大家快看,(出示图片)这调皮的云雾,这里,那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9.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OK?
10.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2-3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1.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12.想象到了吗?请缓缓地张开你的眼睛,谁想来画画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还有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在山谷中的云雾,遮挡住山峰的云雾(指名画),其他的小朋友请在下面画在你们的语文本上好吗?
13.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们能尝试着根据这些画的图将这个自然段背一背吗?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4.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播放相应的图片)你可以先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师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5.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带着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赞美之情把第四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作业设计: 课堂小练笔
1.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令人心旷神怡。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样有充满了诗意的地方,不信,你看:(课件展示,准备好范文,)
2.看了老师的创作,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请大家打开语文本,试着将你曾经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一写。3.练笔,学生尝试作文。板书设计: 板书: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
第四篇:教研活动教案
校本教研活动教案
活动时间:2017-09-12 主持人:林武平参与: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唐云飞
活动主题: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
活动目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交流彼此的经验与想法,共同探讨教研主题。活动重点:交流彼此的实践心得
一、交流我们的实践过程
一年级老师(向诗礼):老师的书写示范非常重要。在教学时提醒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培养学生一次把字写规范的习惯,不依赖橡皮,尽量不用橡皮。
二年级老师(林春桃):教学生字时,示范完之后让学生直接去写,且让学生进行互评,效果明显。(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作业展示,并请教师为学生撰写评语)
三年级老师(唐云飞):在教学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老师时刻提醒。
四年级老师(杨代平):教师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必须认真做好学生的书写榜样,身教重于言传。对学生的书写教育从思想上入手,“字乃人之脸面,字如其人”,让其明白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强调,好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做好“三个一”,再者教师在教学生字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起笔、运笔、落笔,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生成过程。
五年级老师(邓思思):作业不宜过多,时间充分才能写好每个字。让写字差的同学照着书写好的同学的作业去摹写,有一定帮助。
英语老师(文静):让学生牢记字母,书写好的同学做示范,老师提醒,在班级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在实践中我们有了新的困惑
1、书写笔顺总是记不住。
2、学生好的行为不能坚持长久?如何让其自始至终的保持?
3、如何让学生时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三个一”?
4、如何解决好与快的矛盾?
四、活动总结
教研主任:活动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老师们都在思考我们该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但我们还只是停留在思考阶层,因为我们大都谈的是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该做什么,而很少有人谈及自己是如何去做的,做的效果如何,活动完了之后,给人一种很空的感觉,说了一大堆,似乎什么也收获,只因我们的实践少得可怜,没有总结出我们的实际做法,没有得出我们自己的策略。所以教研重在去行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就是告诉我们要真正把思与做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在这里我倡仪我们每个老师做学生的好榜样,从一笔一画给学生写好评语开始,写规范字从我们自己开始!
校本教研活动教案
活动时间:2017-09-21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林武平活动记录:唐云飞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向诗礼:首先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练习多样化,纠错,找原因,引导学生感知记忆,加强笔算,口算练习
林春桃:同桌竞赛(A、B同量题,速度竞赛),小组竞赛,奖励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唐云飞: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方面让学生多审题,多鼓励学生,写积极的评语,有进步但不是很理想
杨代平:与学生达成共识,有错合作伙伴共担,无形中合作伙伴在互相监督。有一定的进步。
邓思思:多做练习,强行记忆,课前三分钟。
阳玉香:结合语文教学,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我们为什么会做错,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不处,从思想上转变学习态度。
设计一个自我评价表,在无形中自我提醒,自我评价。
四、回头看看我们的思考与方法,寻找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实际操作的策略
1、“错一罚俩”(短时间内适用,但要因人而宜)
2、习惯(数的书写、检查、审题、观察等等习惯)
3、多练题(不能为了练而练)
4、熟记常识
5、数学笔记
6、建立个人或班级错题集 我们倡仪:建立错题集
五、确定下次教研活动主题“如何做好我们的错题集?如何能真正的利用我们的错题集?错题集应该有哪些方面的设计?
六、教研主任总结
我们一起交流着,分享着,快乐着,进步着。。。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我们的收获,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我们新的思考,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教研活动走得更加实在,更加恒久。。
校本教研活动教案
时间:2017-10-11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林武平活动记录:唐云飞
内容摘要: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2)归纳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教育孩子的例子。
3、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4、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5、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6、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 :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要分层次,每次的要求应该不一样(2)设置有效的问题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
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5)注重课堂反馈 , 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6)教师的个人素养
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结构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
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五、学校在有效课堂中的责任。
校本教研活动教案
时间:2017-10-26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林武平活动记录:唐云飞 活动方式:上研究课
活动目的及原因:主要是根据我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引导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开展的本次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使我们的教师掌握方法,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尝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活动程序:确定主额——集体备课——上研究课——评价教学一总结 活动过程:
一、产生问题,确立主题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为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
二、授课教师说课:(略)三:授课教师反思;
这节课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大胆说话,并且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由于课前我准备的教学具是学生身边的物品,所以学生说话能联系实际,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比较完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只是进行了组织和引导,课堂效果良好,有实效性。我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四、针对问题点评交流,向诗礼:教师准备的教学具适合于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围绕这些教学具,不会跑到其他的方面。教师引导恰当,如:提醒学生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从而让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文静:教师能很好的创设情境,并进行比较,让其他学生知道谁比谁说的更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教学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邓思思: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根据白己的实际情祝,从问题入手很好地创设情境,引寻学生说话,给了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杨代平:说话教学为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注重了词语的衔接,语序的排列,然后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五、本次活动的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获得了如下几点收获:
1、在课程改革中,创设情景教学效果比较好,尤其是拿自己身边的物品当教学具,学生熟悉物品,了解其颜色、形状、作用,再加上自己的情感(是否喜爱),就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说话能力。适时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本教研活动教案
时间:2017-11-08 主持人:林武平参与: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唐云飞
活动主题:校本教研的研讨——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 活动记录:
向诗礼: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常常看到小组交流居于形式,课堂热闹了,但没有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把“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作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下面就请讲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反思。
阳玉香:小组学习已是课堂教学中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两个小组学习的机会,一是在当学生争论谁是三分球的投求高手时,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时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感觉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不错。另一个合作则是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林武平:我非常同意冼老师的观点,当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设立小组合作非常有必要。李老师第一次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比较好,能在交流中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我教学的这节课中,预设第一个环节时我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但教学中看到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意义时有一定的困难,随即设计了小组合作,效果不错。这说明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但我有一个疑问,在我这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各自看书中的检验方程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邓思思:检验方程的方法并不是很难理解,学生已看了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在交流的必要性不是太大。
唐云飞:在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教师牵的太多,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担当我教学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时,学生不能理解了,我应把握时机设立小组合作。
杨代平: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是因为在二年级试讲时,小组合作的效果不好,所以在我们班我就没采用。我有时对小组合作时机的把握有些疑惑,但通过研讨也明白了如何把握交流的时机了。林武平:老师们刚才结合自己的课堂谈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我认为谈得很好,确实在当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时;当学生用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设立合作很有必要。
向诗礼: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难易程度和探究问题的有效性来把握。但刚才有的教师说预设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备课时应该预设,课堂中可根据生成随机把握,如果预设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就没必要小组交流了,如果课堂中生成了学生不易独立解决或是答案多种时可随机设了小组交流。
第五篇:作文教研课教案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第六单元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地震中的父与子》那位父亲撼人心魄的爱,《慈母情深》中那位母亲支持和鼓励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母亲的慈爱和父亲严厉的爱。《学会看病》那位母亲睿智的爱。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无时不刻在感受着我门父母的爱,我们又如何把我门父母的爱写下来感动别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谈论的话题:父母的爱。
2.板书课题
二、审题
1.读习作要求,边读边想习作要求我门写什么。
2.明确要求后过渡,要用具体的事例写出父母的爱。(板书:具体事例)
三、指导修改病文
1.病文出示,讨论交流。
2.相关课文出示做例子,指导修改。
3.学生动笔修改病文。
4.点评。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