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6课 范蠡浮海
第6课 范蠡浮海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2、关注历史: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体会人物特点
3、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4、学习格言警句,懂得虚心接受批评的好处。【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2、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范蠡浮海》的故事。
1、有哪位同学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写作背景?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小结:
2、自由朗读并背诵
3、学生看注释了解本文意思。参考译文:
范蠡浮海到了齐国,改变姓名,称自己叫作鸱夷子皮,在海边种地,辛苦劳作,父子都治理家产。没过多久,家产到了数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担任宰相。范蠡喟然长叹说:“在家能赚到千金,做官能做到卿相,这是百姓福气的极限了。我长时间享受尊名,这样不吉利。”于是交还了相印,散尽家财,分给朋友乡亲,带着自己的重宝,悄悄的走了,停在陶(今山东定陶),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有无的道路畅通,在此可以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开始了父子耕种养殖,不住家里,根据时令贩卖货物,追逐十分之一的利润。没多久,就积攒了巨万的财产。天下都知道了陶朱公。
4、学生合作探究
(1)从天下人为什么称道 “陶朱公”?(2)找出表现出范蠡商业才华的诗句。
二、自学经典故事《陶朱与端木》
1、板书:《陶朱与端木》
2、出示:
“陶朱事业 端木生涯”
4、请学生朗读该文。
5、了解“陶朱事业 端木生涯”的妙用:
三、学习诗词欣赏
1、出示: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词人——晏殊。关于词人:(幻灯片展示)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有《珠玉词》一卷,《全宋词》存词一百三十六首,《全宋词补辑》三首,大多为艳词及寿词。风格典丽沉郁,多涵人生忧戚之慨,温润秀洁,和婉清雅,是北宋前期词坛开风气的主要人物。
3、诵读全词:学生齐读
4、品味意象,体会感情。
跟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文人不同,晏殊官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他没有苏轼宦海沉浮的历练,也有杜甫颠沛流离的苦痛,就连柳永“浅斟低唱”的情怀也不能体会到,那么在这首词里,词人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提示抓关键词 “离别苦” 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板书)5.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6.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7、怀着这样离愁别恨的情感,再次带领学生朗读这首词。
五、学习名言警句
1、指名读
2、结合译文说说其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启发。
五、拓展作业:
背诵诗词赏析。
[板书设计]
6、范蠡浮海
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第二篇:范蠡事迹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是中国道商之鼻祖。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南阳人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一身布衣,范蠡三次迁徙,《太平广记·神仙传》有老子“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在吴为陶朱公”一说。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7]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运用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据时而动,得失均衡。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他的待乏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获猎。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其三是从时而追。处于这种境况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销售理论,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贵上极则反贱。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三八价格,农末俱利。范蠡以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
积着理论。“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薄利多销。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蠡一家离开越国,先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了陶地。范蠡认为陶地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与自己的儿子一齐做了商人,没过多久就积累了丰厚的家资。
在陶地,朱公生了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陶朱公的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自古以来,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会在闹市中被处死,因此,朱公决定派小儿子去探望二儿子,并让他带一千镒黄金。就在小儿子即将出发时,大儿子说:“我是长子,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说明我是不肖之子。”说完就要自杀。其母见状就对朱公说:“现在派小三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说自杀就自杀,该如何是好?”不得已,朱公只好派大儿子去,并写了一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同时交代说:“你到楚国后,把金子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的吩咐,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老大到了楚国,依照父亲的嘱咐如数向庄生进献了黄金。庄生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即使在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老大口中答应,但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偷偷留在了楚国,并用自己另外私带的黄金贿赂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由于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国,从楚王至下,对他都很尊重。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以后全部还给他,千万不要动用。”
庄生找了一个机会入宫见楚王,以天象有变将对楚国有危害为由劝楚王实行德政,楚王于是准备实行大赦。接受了贿赂的楚国达官贵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他寻思,既然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那一千镒黄金不就等于白白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返回见庄生。庄生一见他惊奇地问:“你没有离开吗?”长子说:“没有,当初我为弟弟的事情而来,现在楚国要实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释放,所以特来向您告辞。”庄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就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取黄金吧。”老大暗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因为遭到长子的愚弄而深感羞愧,他又入宫会见楚王,说:“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议论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关在楚国,他家派人用金钱贿赂君王左右的人,因此并不是君王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听罢大怒,于是他命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之后才下达大赦的诏令。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苦难,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而老三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得不易,弃之也毫不吝惜,本来我是打算让他去的。老大不能弃财,所以最终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尸首能回来。”
三聚三散
在《史记》中,记载了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时期,范蠡戮力辅佐越王勾践,终于使得越国复兴。胜利后,越王封范蠡为上将军。可范蠡知道勾践为人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只装少量珠宝,乘舟远行,一去不返,这可谓“一聚一散”。范蠡辞去上将军后,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宰相印,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这可谓“二聚二散”。
行至陶,范蠡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后来,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少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没办法,范蠡只好同意。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次子会被杀,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这可谓“三聚三散”。
范蠡归隐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大意是说:飞鸟射杀完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起来。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猎狗就会被煮掉。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却早早料到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啊!而鸟尽弓藏自此以后便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后代诸多名臣都以此为警戒。原文出自《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西施随范蠡泛舟胭脂湖
西施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在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踪迹。专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从史实考察,范蠡故里在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境内),西施家住越国诸暨苎罗村,年轻时范蠡与西施都没离开过家乡,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更不能成为情侣。范蠡入越后,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诸暨去见浣沙女西施。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范蠡也不会从中插上一脚,去和西施谈恋爱。
关于是谁把西施献给夫差的,史书记载不一。《越绝书》说是文种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吴越春秋》说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哪里还有心思去和西施谈恋爱。但小说戏剧为什么把范蠡与西施的关系,描绘的那样情意绵绵,温情脉脉,难舍难分,甚至还说范蠡离越后,携带西施遨游四海。我认为这主要是文学家们对西施的同情,想给西施找一个理想的归宿,而这个理想的归宿,则非范蠡莫属,但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据史书记载范蠡确实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男孩,但这位夫人绝不是西施,尽管我们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于同样感情,我们希望戏剧中范蠡与西施的情侣关系,永远演下去,小说中的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永远传下去。
关于范蠡
范蠡,字少伯,南阳三户人(淅川县人)。清《南阳府志》人物部。一统志:三户城在内乡县西南。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抵制商人开始,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传统中,均以“士(这里的士,不是广泛的知识分子,而是儒家知识分子)、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即使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却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除史记外)。但在司马迁的记载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在汉初以前,人们对商人并没有这么歧视,所以他能被记载到《史记》中,供后世泛读!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作为历史人物,南阳人范蠡一直受到历代史学家的关注。关于对他的评价,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历代统治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范蠡,为什么?因为范蠡不是忠臣,他见机行事,巧妙脱身,这在统治者看来,不够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气似乎比不上诸葛亮、岳飞。
当然,说范蠡是谋略家不能算错,这从他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后来务农、经商也离不开谋略和智慧,但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激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凭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尚!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对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范蠡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再比如,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范蠡既拥有文子学派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庄子学派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他还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换句话说,也可以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南阳商圣范蠡画像
强则戒骄逸,当昌盛、满盈时,能够保持;而这就要顺应“天道”,能“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当危殆、将倾时,能够安定;而这就要顺应“人道”,遵循人事规律,合乎民意取得人心。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处置各种世事时,要能有理,有所“节制”;弱则暗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敢为,而这就要顺应“地道”,遵循“地”所包容万物、厚德载物的规律。范蠡做事讲究火候,全面考虑问题,不急功近利,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范蠡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闪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扬范蠡优秀的思想,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下面几项试问有谁能做到:
1、兢兢业业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20余年,成功灭吴。
2、深知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自知“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早晚将为勾践所不容,遂乘舟泛海而去,功成身退。
3、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为商成天下首富,为官则成宰相。
4、一生聚财无数,却三聚三散。没有对钱财的过分贪恋。
5、深韵经营之道,民间尊陶朱公(范蠡)为财神。
6、创新发明,秤的发明人.7、及时写信给好友文种,劝其功成身退,文种不听,被勾践所杀。对朋友仁至义尽。
第三篇:范蠡救子读后感
《中华商业史》公选课
结课作业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姓名:黄松学号:201213070107电话:***序号:
范蠡救子读后感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功成身退之后,几经辗转,在陶地定居下来。陶地四通八达,是理想的经商之地。范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夏则资皮,冬则资绢,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不久便成为大富翁。被誉为“陶朱公”,名扬天下。
范蠡原来有两个儿子,在陶地之后又生了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他将生意逐步移交给两个大儿子打理,自己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范蠡的小儿子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他的二儿子在楚国做生意时杀了人,被囚禁在监狱里。由于范蠡当时年老体弱,于是他决定派他的一个儿子去营救。到楚国营救二儿子的事情,按常理应该由范蠡的大儿子去做。大儿子从小跟范蠡一起打天下,耳濡目染,在范蠡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精明强干。大儿子自告奋勇,要求营救二弟。但是范蠡摇头不许,预备让自己的小儿子去。
范蠡的小儿子生长于家里大富大贵之时,由于是老来得子,范蠡对小儿子十分溺爱。小儿子吃喝嫖赌样样齐全,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大儿子说:“小弟整天只会吃喝嫖赌,没有别的本事。”范蠡说:“就是因为这样才让他去。因为我对他过于宠爱,他整天无所事事,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责任感。现在我让他去干一点事情,让他有点压力,增长点责任感,历练历练,帮助他改邪归正。”大儿子说:“小事情可以让他去试试看,但现在的事情人命关天,他会搞砸的。”范蠡说:“他行的,我相信他能干好。”
大儿子觉得父亲看不起他,他竟然不如一个只会吃喝嫖赌的弟弟。大儿子伤心的说:“家中的长子,被人称为‘家督’,也就是说,长子应该协助父亲掌管家务啊。如今二弟犯了事,父亲不派我去办事,而派年幼的弟弟去,这一定是我不孝顺、不中用啊。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大儿子感到既委屈又羞愧,要自杀。这时范蠡的妻子劝他:“你如果一定要派小儿子去楚国,未必就能把二儿子救出来,却先送掉了大儿子的命。大儿子的固执脾气你也是知道的,终究会乘我们不防备时自杀而死。你说怎么办?”范蠡无奈,只好勉强同意大儿子去。他对大儿子说:“你去可以,但是要答应我一件事。你要舍得花钱。”大儿子听了笑道:“父
亲,您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这是去救人啊,人命关天,不花钱怎能把人救出来?不但要花钱,而且要花大价钱。”范蠡只好说:“你只要牢记这句话,其他的就不用我嘱咐了。”
范蠡将1000两金子装在一个褐色的坛子里,又将坛口封死,装在一个牛车上,并交给大儿子一封信,让他去找楚国的庄生。于是大儿子带着信和金子出发了。庄生住在楚国都城东门外的几间茅草屋内,房子破旧,家徒四壁。大儿子递上父亲的信,庄生看完信,很谨慎的说:“这个忙我肯定帮,当时能不能帮成,就很难说了。一来人命关天,楚王不一定听我的;二来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如何才能将你弟弟救出来。因此帮成你也不必谢我,帮不成你也不要骂我。”
其实庄生这段话也是人之常情,处事谨慎的人讲话往往都是这样。大儿子千恩万谢,遵照父亲的嘱咐,将装有1000两金子的坛子给了庄生,就离开了庄生的家。这个庄生虽然住在穷街陋巷之中,但是很有学问,安贫乐道,深受楚人的尊重,楚国上自楚王和贵族大臣,下至普通百姓,都拿他当老师看待,楚王更是对庄生言听计从。对救人的事情,庄生很积极也很卖力,当天晚上就跑到楚王那里对楚王说:“我听说治理国家必须施仁政,根据我最近的观察,星象对楚国不利,大王需要注意。”楚王历来对庄生十分信任,听了这话,便问他如何办才好。庄生便说:“只有施行仁政,造福于民,才能化解灾难。大王是不是很久没有大赦天下了?只要大赦天下就能躲过灾难。”
于是楚王赶紧下令大赦天下,布告立刻贴满大街小巷。大赦天下就是把监狱里所有的犯人都释放出来。大儿子住在旅店,第二天就看到了大赦天下的布告,心想这下子我弟弟可有救了,就马上到监狱门等着。没多久他弟弟就被放了出来。兄弟二人见面十分高兴。高兴之余,大儿子心里犯了嘀咕:昨天我去找庄生,庄生虽然答应帮忙,但是当时他说话吞吞吐吐,说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这个事情不像他干的阿。另外,我是傍晚去的他家,难道庄生这么积极,当天晚上就去见楚王?这个可能性不大。还有,昨天我求庄生把我弟弟一个人出来,现在是所有的犯人都放出来了,这恐怕和庄生无关吧。
由此大儿子得出结论:这是我弟弟的运气好,恰巧碰到了楚王大赦天下,跟庄生无关。想到这里,大儿子马上又想到了那一坛金子。庄生什么忙也没帮,什
么事情也没做,就白得1000两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钱阿。大儿子越想越不高兴,最后决定去向庄生要回来。
他跑到庄生家对他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楚王大赦天下,我弟弟放出来了。”如果这时候庄生说:“小子,你要明白,这是我帮的忙,都是我操作的。”当然范蠡的大儿子就没话好说了。但是庄生为人谨慎,嘴上没有说话,心里在想:不是我去找楚王,你弟弟能放出来吗?你太傻了!你不懂没关系,你父亲懂的。你父亲不会像你这么傻。所以庄生不说别的,只是淡淡地说:“那就祝贺你了。” 这句话更让大儿子认为弟弟出来跟庄生无关,你都祝贺我了,显然你没出力。既然没出力,更加坚定了把钱要回来的决心。大儿子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客套话,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昨天我还有一个坛子,落在你们家里了。”庄生说:“坛子在,你拿走好了。”大儿子赶紧搬着一坛金子走了。
庄生当时收下黄金,并非贪财,而是把它当作信物,等事办成之后,他就会如数奉还。道理很简单,求人办事,把红包和东西都送进去,如果人家说东西你拿回去,我会帮你忙的,你会相信吗。只有收下东西,你才相信他会帮忙。庄生那么聪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不是在乎钱,如果在乎,范蠡大儿子往回要的的时候他绝对不会给的。大儿子总不能强抢吧。但是范蠡大儿子这种做法激怒了庄生,他心想:我一辈子受人尊敬,现在你小子来耍我,你还嫩了点!你要耍我,看看谁能耍过谁?!有本领的人经常做斗气不斗财的事情。
庄生当天晚上又到楚王那里去了,他说:“大王,我告诉你一件事情。听说陶朱公第二个儿子杀了人,他们家里的人想向我行贿,想利用大王大赦天下的机会把他放走,你说能行吗?”楚王一听,说到:“有这样的事情?岂有此理!他儿子还在吗?”马上下令士兵把范蠡的二儿子抓回来。当天夜里,两兄弟正在熟睡,旅店们被打开,楚国士兵要抓走二儿子。大儿子喊道:“楚王大赦天下了,你们不能抓他。”士兵回答道:“所有人都赦免了,唯独不赦你弟弟!”二儿子又被抓回监狱,很快人头落地。
范蠡的大儿子用牛车驮着二弟的尸首和装有1000两黄金的坛子,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大儿子把前前后后的过程跟父亲一说,范蠡长叹一口气:“我当时怎么跟你说的?让你要舍得花钱!”大儿子嘴硬到:“我舍得啊,都花出去了。”范蠡说:“那你怎么又去要回来了?”大儿子答道:“庄生没帮忙,凭什么给他钱?”
范蠡说:“你头一天到庄生家去,第二天楚王就大赦天下,你以为你兄弟有那么好的运气?不是庄生干的是谁干的!如果不是庄生干的,你把钱要回来后,为什么你弟弟又被抓回去了呢!”
一句话点醒了大儿子这个梦中人,他终于明白这个事情是和庄生有关系的。范蠡又叹气道:“你知不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不想让你去?为什么偏要让你小弟弟去?我当时就分析,你这一去可能要害了你二弟的。你并非不爱你二弟,而是你不能割舍钱财啊。你从小就与我一起耕种播种,吃尽苦头,那时候我们赚钱不容易,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积攒,很艰辛。你从小就养成勤家持家的习惯,在你眼里,一个铜板就跟水缸那么大,一千两黄金在你眼里就像一座金上那么大。当时为了救你弟弟,把一千两黄金送出去,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一旦你弟弟被救出来,你就开始心疼钱了,所以你才会想到去庄生那里把钱要回来。你深知钱财来之不易,怎肯轻易出手!难道我不知道你小弟吃喝嫖赌,是个什么货色吗?但是你小弟与你不同,他生下来时,我已经是富翁了。他坐高车,骑良马,穿绸缎,吃美食,哪里知道创业的艰辛。他对钱财可以轻易出手,丝毫不会感到可惜。如果这件事交给你小弟去办,他把钱交给庄生,不要说他兄弟救出来了,即使他兄弟没有救出来,你小弟也绝不会想到去把钱要回来。因为在他看来,一千两黄金是小数目,毛毛雨啊。那天我之所以要派你小弟去,就是因为他能舍财啊。而你却不能割舍钱财,终于因为这个原因而害了你二弟。”
上述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有记载,几点读后感:
1.“月满则亏、物极则衰”,这些都是自然法则,如果能“盈而不溢、胜而不骄”,则是人生大智慧;
2.执迷于眼前利益而失去最终目标,是愚蠢的行为;
3.舍与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想要得,必须要先学会舍。什么都不想放弃,却什么都想得到,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适当的舍,会换来更大的得,哪怕这个得你现在根本看不到在哪里;
4.钱财如刀,可救人亦可杀人;钱财如水,既载舟也能覆舟;
5.有的人很聪明,但是小聪明,小聪明有时候会害人;有的人看似不聪明,但是大智慧,大智慧可以救命。
6.领导用人要知人善任,人各自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蠢才和绝对的人才,关键是你把他用在什么地方是否能发挥他的长处。
7.有人会问,范蠡明明知道大儿子不能救出人来,为什么仍然派他去呢?抑或同时派两个儿子一起去呢?其实以范蠡当时的实力,我想不用倾其所有,就能救出二儿子。但是范蠡深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更懂得“进退有据”的智慧。虽然范蠡知道“杀人者抵命”的千古规律,但作为父亲,面对即将赴死的儿子,如果不施以援手,从亲情方面真的说不过去;可倘若因为亲情而倾力搭救,即便能够将其救出,对于二儿子,甚至家族成员,也未必就是多大的福分。因为这样一来,二儿子以及家族成员,势必会认为:天下的事情无非如此,即便杀人也能轻松摆平。从此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如此心态,迟早会酿出比杀人更大的祸来,到那时,即便富有天下,权倾朝野,也难回天,甚至还会累及整个家族。
如此想来,范蠡的二儿子的确是罪有应得,范蠡也尽力了,家族成员也因此而懂得了“敬畏”,这看似“大祸”的悲剧,对于范蠡家族来说,未尝又不是“大福”的前兆呢?从范蠡家族后续发展来看,正是后者,即“大福”。由此,我不得不佩服范蠡的人生大智慧。
第四篇:淅川范蠡公园骑行策划书
大学生提倡环保骑自行车
策
划
书
主办:南阳职业学院车友会
大学生提倡环保骑自行车活动策划
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推行“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与自然为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广大社会群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理应承载着社会的光荣使命。现在人们出行普遍依靠动力机动车辆,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生活方式不甚健康,身体素质与以往相比每况愈下,为了鼓励健康环保、回归低碳的生活方式,特举办“淅川范蠡公园”丹骑行活动。
活动主题:低碳生活、大学生骑自行车、保护生态环境
活动目的:提倡低碳生活,享受美好生活,提升大学生提倡公益形象
活动时间:2014年12月20日 活动地点:淅川范蠡公园
活动对象:热爱自行车运动的大学生人群
活动主办方:南阳职业学院南职车友会成员
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联系学生会。
2.做好前期通知、宣传等工作。
3.召开前期工作人员工作协调大会,分配工作,责任到人。
二、骑行报名
接受全体在校大学生热爱骑自行车的同学和车友会成员等
1.报名时间:2014年12月15 2.报名方式:院学生会办公室、车友会
3.流程
.登记表格,前期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积极参与。自行车可以由自己提供也可以是借自行车。根据天气状况,路况,选择一个周末进行采点.带好急救药品,防止意外
三、路线安排:南阳职业学院-淅川县-范蠡公园-南阳职业学院
四、注意天气和交通,做好必要的准备,五、合影留念、六、活动意义
锻炼身体,体育界倡导进行耐力性项目,也就是有氧运动,以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自身体质。自行车运动是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同时,减轻交通压力日益吃紧,也能缓解交通压力。如果大家能坚持“每周骑车一小时”,也会一定程度改善大气污染,大学生提倡更能起到宣传作用.同时也锻炼到自己的身体素质。
南阳职业学院车友会
第五篇:管子和范蠡的故事
管子和范蠡的故事
《管子》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相公管仲(公元前275年至公元前645年)事迹的书,全书以齐桓公问政,管仲解答的形式写成。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国多财而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轻重篇》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介绍了管子的经济思想。管仲当时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便是废除井田制,鼓励发展商业,鼓励自由竞争,但政府垄断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盐、铁批发生意。通过大力发展商业,齐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库充实,得到周天子的赏识。管仲还通过发动贸易战争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子—轻重戊》对齐国征服鲁国和梁国所采取的贸易战争手段有详细的记载。
齐桓公和管仲商量拿下鲁国的办法,管仲建议先大量进口鲁梁的纺织品,鼓励鲁梁人大力发展纺织业,直至放弃农业。鲁梁人通过向齐国出售纺织品打转其钱,果真弃农业而不顾,一年后,管仲发现拿下鲁梁的时机到了。于是,齐国决定不在进口鲁梁纺织品,并断绝与鲁梁的贸易关系,又过了十个月,鲁梁人陷入粮食危机,鲁梁政府决定放弃纺织业,恢复农业,但为时已晚,市场上粮价暴涨,是齐国粮价的数十倍。第24个月,鲁梁人有一半以上投奔了齐国。到了第三年,鲁梁政府就被齐国征服了。
《管子—轻重戊》还介绍管仲通过提高茈价颠覆莱、莒,提高鹿价颠覆楚,提高白狐价颠覆代,提高器械价以颠覆衡山等与征服鲁梁类似的贸易战争。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在本国大量囤积粮食的同时,诱使这些国家集中全力来追逐那些特产的暴力而放弃农业生产,最后出现粮荒,不得不归顺齐国。透过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国际贸易中的敏感程度,以及“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含义。
管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对他绝对信任。但他之后同样能力极高,成就巨大的范蠡(公元前536年到前448年)就不怎么幸运,在后世的地位极具争议性。范蠡是管仲之后春秋末年人,与孔子同属一个时代比孔子小15岁。要说本领,范蠡似乎不比管仲逊色,两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都在发展商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两人的区别在于,管仲是官商,主要为国家发财;范蠡是私商,主要为自己发财。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世说新语》记载,范蠡25岁和他的朋友文种到了越国,两人在范蠡42岁时双双被兵败吴国的越王勾践所重用,君臣韬光养晦,勾践卧薪尝胆,谦卑与吴王的淫威下,范蠡54岁时,越国向齐国开战,经过近十年的征战,终于在越勾践24年灭了吴国,范蠡时年63岁,吴越之战奠定了范蠡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他的待机而动,坚壁清野,出奇制胜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灭吴后的越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范蠡帮助勾践二十余年成就霸业,被尊为上将军。此后,勾践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成为春秋后期最后的霸主,被周天子封为东方之伯。范蠡看到大事不妙,以68岁高龄,悄悄离开越国。他临行前还不忘给自己的朋友写了一封信说,越王这人共患难可以,同享乐不行,我们现在没用了,我先走了,你要不走的话,可能会遭到不测。文种不听范蠡的话,最后被勾践所逼自杀。范蠡给文种的信中描述当时的形势是“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此一忠告后来广为流传。刘邦夺取政权后,大将军韩信被杀,临行前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范蠡离开越国时带走了绝世美人西施。这位美女是范蠡落实其兴越灭吴所制定的九术之一“美人计”,亲自跋山涉水找到的。当时西施只有13岁,经过严格的训练后,15岁被派往吴国,做了吴王的宫女。28岁时与范蠡里应外合灭吴,胜利后回到越国。5年后35岁的西施跟随68岁的范蠡离开越国。范蠡离开越国时改名鸱夷子皮(盛酒的一种皮袋子),自嘲为酒囊饭袋。《吴越春秋》记载: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应该说的就是这件事。
《史记—越王勾践》记载,范蠡他们离开越国后,北上到了管仲曾经治理过的齐国。一行人中,除了范蠡和西施,还应有范蠡的两个儿子。他们现在海边安顿下来,父子辛勤劳作,自食其力,很快又通过做贸易成为千万富翁,范蠡发财后,曾被齐王做相国。离开越国三年后,勾践去世。范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举家迁到了与齐、鲁、赵、晋四国交界最理想的经商之地、号称“天下之中”的陶邑继续经商。范蠡感叹当官不过高高在上,但不实惠,经商却能发大财。到了陶邑之后,发了财的范蠡不再叫鸱夷子皮,给自己取了一本正经的名字,叫陶朱公。
70多岁的老人,不但生意继续发达,还和西施生了个小儿子,大富豪范蠡以后的故事还很多,史书记载了他因二儿子在他的老家楚国被判死刑后派大儿子前去行贿的事。《史记》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司马迁还详细记载了他和妻子(应为西施,《史记》未明指就派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去打通关节一事而发生分歧。范蠡主张小儿子去,妻子却坚持大儿子去。范蠡最后“不得已而遣长子”。结果大儿子舍不得花钱,二儿子被楚国处决。范蠡笑说他早知如此。也许花花公子小儿子去,不知道财产来得不易,所以一定舍得花钱,没准还能救二儿子一命。《世说新语》对这件事有详细记载。
公元前448年,范蠡去世,享年88岁。后世评价范蠡为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但他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辅佐勾践有始无终,算不得忠;弃官从商,舍本逐末,投机取巧,为正统所诟病;他离开越国还带走情人西施,为儒家所不齿。后世崇拜范蠡的主要是商人,把他尊称为文财神货商圣,还给他戴上了“经商鼻祖”、“商家圣星”等美名,甚至还和孔子(文圣)、关羽(武圣)、孙武(兵圣)并列,尊其为商圣。后人还传说范蠡是酱的发明者、造缸能手,陶器制作技术的改进者,写过《养鱼经》等。后人把他的致富经验总结为《陶朱公生意经》、《陶朱公商经》或《陶朱公商训》,具体还有《陶朱公理财十二则》等。他三次致富拥有千金,有三次散尽家财,更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先河。这一点比较好理解,我们从身边的一些成功商人身上,似乎经常能看到范蠡的影子,他们本领超强,既保养情人,也贿赂官员,不一而足,有的人品还远不如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