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

时间:2019-05-15 06:0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

第一篇: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

2《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天班里有位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讲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

女儿小丽的文具盒中多了一支漂亮的中性笔,经家长询问原来这支笔是小丽在教室里捡到的,问了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他们丢的,小丽又特别喜欢,于是她就留下自己用了。

同学们这样的事在你们的身边发生过吗?如果你是小丽的家长应该如何对她说呢?

板书课题: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一、听故事,树榜样

1. 让我们认识一下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听一听他的故事。2.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写。3. 教师总结谈话。

二、感悟生活

1. 出示身边的新闻,进一步感悟。

2. 了解到这些,我们来想想:课件出示。其实生活中比金钱珍贵的东西有很多比如:

三、辨析明理

1.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她从市场里批发了很多15元的小型迷你游戏机,再偷偷地拿到学校里来卖。一下课,同学们围着她争先购买。见买的人增多,她就把价格一抬再抬,甚至是原价的好几倍,逼着同学向家里一次次讨钱。班里的同学整天捧着游戏机玩,上课也显得心不在焉的。当有人批评他时,他却说:“我又没有偷别人的东西,也没有拿别人的钱,一切都是自愿的……”

2.插入新闻事件。日本海啸造成了核电站泄漏,我国沿海地区有些商贩,“恶意谣传,趁机哄抬盐价”一度在社会上造成恐慌。3.学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所说的“道”,就是相关的法律和纪律。我们在取得财物时,首先要想一想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纪律要求,然后再决定弃取。不妄取,就是要求我们不随意而取,要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谋取财物。

四、课后延伸 1.做一期手抄报。

2.推荐《百万英镑》一书。建议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第二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小班

活动名称:别人的东西我不拿(社会)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能主动归还。

2.能辨别不良的行为习惯。

3.养成不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活动过程:

倾听1.讲述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小朋友认真听听故事里都说了什么?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红红哪儿做得不对?为什么?

红红哪儿做得对?为什么?

小结:红红能把幼儿园的小汽车还回来,所以她很诚实,是个好孩子。

讨论: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家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吗?

教师: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东西不能拿,在家里,爸爸妈妈的东西可以拿吗?

小结:如果家长没同意,家里的东西也不可以拿。所以,拿自己家里的物品时,也要征得家长的同意。

2、讨论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玩具带回家。

教师:如果你喜欢小朋友的玩具,怎么办?如果你想把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应该怎么办?

小结:如果征得对方的同意是可以带回家的。3、讨论借别人的东西要不要还。

教师:如果你借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小结:借东西后要好好保管,不能弄脏、弄坏,要及时主动归还。

情境表演幼儿两人一组,表演如何向他人有礼貌的借玩具。

教师:小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在玩玩具,另一人表演怎样向他借玩具。

附: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游戏结束了,玩具要回到自己的家--玩具架里了,可红红喜欢小汽车,想把它带回家:“小汽车,跟我回家吧。”于是,红红带着小汽车回家了。半夜时,小汽车看到陌生的地方哭了起来。“呜--,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红红醒了,看到小汽车在哭,很不好意思。

第二天,红红把小汽车还回了幼儿园。红红说:“以后,我再也不拿幼儿园的东西了。” 故事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小狗和小猫同在森林动物园里。今天,小猫的妈妈帮它买了一个漂亮的彩球,带到幼儿园来了,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狗拿了彩球玩了很久,它想,要是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彩球那该多好。后来,它又想了想,这个彩球是小猫的,不是我的,我不能拿回去,我要还给小猫才对。于是,小狗马上还给了小猫。

第三篇:小班法制教育教案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能主动归还。2.能辨别不良的行为习惯。3.养成不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活动准备: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活动过程: ☆倾听

1.讲述故事《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小朋友认真听听故事里都说了什么?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红红哪儿做得不对?为什么?

红红哪儿做得对?为什么?

小结:红红能把幼儿园的小汽车还回来,所以她很诚实,是个好孩子。☆讨论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家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吗?

教师: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东西不能拿,在家里,爸爸妈妈的东西可以拿吗?

小结:如果家长没同意,家里的东西也不可以拿。所以,拿自己家里的物品时,也要征得家长的同意。

2.讨论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玩具带回家。

教师:如果你喜欢小朋友的玩具,怎么办?如果你想把小朋友的玩具带回家,应该怎么办?

小结:如果征得对方的同意是可以带回家的。

3.讨论借别人的东西要不要还。

教师:如果你借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小结:借东西后要好好保管,不能弄脏、弄坏,要及时主动归还。

☆情境表演

幼儿两人一组,表演如何向他人有礼貌的借玩具。

教师:小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在玩玩具,另一人表演怎样向他借玩具。

第四篇:小班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教学设计

小班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拿》活动设计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靳红梅

活动目标

1.知道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走别人的东西。

2.学习如何向别人借东西。3.愿意做一个不拿别人东西的孩子。活动重点:

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活动难点:

看到喜欢的东西,能够使用文明语言向别人借。活动准备

1.玩具“机器猫”一个。

2.故事图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3.幼儿自带一件喜欢的玩具。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师幼问好

(二)以玩具“机器猫“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要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2.(出示玩具“机器猫”)师:“它是谁呀?听!它怎么了?”“呜------,机器猫哭了?为什么会哭呢?谁来猜一猜?”(生病了,迟到了------)

3.师:“也许小朋友们的猜都有可能,那到底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小朋友们知道吗?”“原来呀,机器猫被丁丁偷偷的带回了他的家,到了晚上,机器猫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要找妈妈了,想回自己 1 的家,所以它就哭了。唉!有小朋友也许要问老师,机器猫为什么会被丁丁偷偷的带回家了呢?原来呀------”

二、基本部分

(一)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一边出示活动图片,一边和小朋友讲述故事内容)

2.提问:

(1)现在小朋友明白了没有,机器猫为什么会哭呢?

(2)丁丁把机器猫还给毛毛了吗?丁丁是怎么对毛毛说的?

(3)如果你是毛毛,你会对丁丁怎么说?

3.讨论:

小朋友,刚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丁丁是因为太喜欢机器猫了,才会把它带回家,可是他这样做对不对呀?那如果是你的话,你非常喜欢别人的玩具或者东西的话,你会怎么办?(不能抢,要借------)师:“借的时候怎么说?”“那好,咱们现在就来做个游戏,它的名字叫借玩具。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把玩具请出来吧!”

(二)出示幼儿自带的玩具,学习向别人借玩具。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师:“哇!这么多漂亮的玩具呀!老师都想玩一玩呢?可是,你们带来这么多的玩具,有些老师认识,有些老师还不认识呢?也许有的玩具还很能干呢?可是老师都不知道他们的本领,谁能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认识,让更多的小朋友也喜欢它,好不好?”

(引导幼儿大声介绍自己的玩具)。

师:呀!小朋友的玩具都很漂亮,老师也想玩呢?你们愿意借给老师吗?好,那我就来试试看。

2.教师示范向小朋友借玩具:xxx,你的玩具真好玩,我也想试 2 一试,你能借给我玩玩吗?

3.幼儿互相向同伴借玩具。

师:你们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吗?那你们也去试试看,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借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千万要记住,要有礼貌,声音要响亮,这样别人小朋友才会喜欢你,才会把玩具借给你。好,那我们就行动吧!想借谁的,就走到谁跟前去,快点,小心你喜欢的玩具被别人借走了。(引导教幼儿借玩具,可以叫借到玩具的小朋友上台来说说,他是怎么借到的)

(四)玩玩具,结束课堂

师:“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开心吗?小朋友不仅知道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还借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呀!你们是在太棒了,又学到了一个本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好,你们现在尽情的玩玩具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玩具。活动延伸:

1.讨论:幼儿园的玩具能不能带回家?

2.定期让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图书与同伴分享。

第五篇: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论小学低段学生行为失控的矫正方法

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论小学低段学生行为失控的矫正方法

北仑区岷山中学(小学部)王承芳

【摘要】本文针对班级孩子乐乐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这种行为失控的情况,通过案例呈现从他的性格特征、家庭教育及儿童心理等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找到矫正这种行为的策略,帮助他能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拿别人的东西。【关键词】案件回顾 行为分析 矫正策略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这期间的孩子的思维往往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奇怪行为,其中个别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因此而对别人造成影响,我们称其为“行为失控”。

一、案件回顾

【案例一】老是拿书为哪般?

午间,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数学老师气呼呼地走了进来:“王老师,你们班的乐乐书香时间不在自己的座位上看书,老是去拿别的小朋友的课外书,小朋友不给他,他硬是把书夺走了,还跑出了教室。我叫他都不回来。”我一听,头都大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把别的小朋友的书拿走了。无论我怎么喊他的名字他就是躲在某个角落里不出来。直到上课的铃声响了,才看见乐乐匆匆地从某个地方跑出来,看到我一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手上还拿着那本从小朋友处抢来的书,书已经被弄得皱巴巴的了。

下课后,我把书放在桌上,并叫来强强,当着两人的面问他们:“这本书是强强你的对吧,是你借给乐乐看的吗?”

“没有”,强强马上不高兴地说,“我没借他看,他还把书抢走了。” 我盯着乐乐的眼睛,严厉地问他:“那你为什么拿别人的书?” “因为他这本书好看,我家里没有。”

“那你就可以抢小朋友的书了,你想看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同意,知道吗?”

“知道了,那强强你可以借给我看吗?”他马上又问强强借了。强强不作声看着我,我说:“刚才你不经别人的同意拿走别人的书,现在强强当然不肯再借给你了。”

“不要嘛,老师,我要看,我喜欢看,就再借我看一下嘛,强强好不好?” “那你得保证不把别人的书弄坏了,还有先得问强强愿不愿意借给你。” “我不想借给你看。”强强说。

于是我就让强强拿着书先回去了。“乐乐,你想看别人的书应该好好的问他借,不能把书抢走。如果他不肯借给你,也许是怕你把书弄坏了,那你不能勉强人家一定要借给你,知道吗?”

他听了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嘴里还是不停地念叨着:“我真的很喜欢看嘛。”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强强就跑来告诉我书又被拿走了。我走进教室一看,果然他正拿着书在教室的一角看着呢!哎!没办法,我只得把书拿下来放在我的桌上。

【案例二】号码布引发的咬人事件

运动员进行曲正在嘹亮地唱着,学生们都已经坐在场地上,就等着我发好号码布了。由于参加的人数有限,有的小朋友没有参加的项目,就理所当然的没有号码布了,乐乐就是其中的一个。看着他一脸羡慕的样子,我对他说:“乐乐,虽然你没有参加比赛,但你和其他同学都是我们的啦啦队,这也是很重要的!”但他不依不饶地说:“我怎么没有,我怎么没有?”边说还边去拿别的小朋友的号码布。

突然,一个孩子大声哭起来,我连忙回过头去,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乐乐竟然咬着小朋友的手背,咬的那个小朋友哇哇大哭。我赶紧让他松开,可是晚了,小女孩的手背上留下了深深的、紫色的牙齿印,疼可想而知。好在没咬破皮,给她上了点消炎的药水,安慰了一下。等小女孩平静一些了,我问她是怎么 2

回事?乐乐怎么会这样咬她呢?原来就是为了一块号码布,因为乐乐没有,看到小女孩手上有就想要,但女孩不给他,结果他就动嘴咬她了。

后来,我对站在一旁的乐乐说:“你看,你把小朋友咬的,她疼不疼啊?”乐乐点点头,“那你先跟同学道歉!”

“对不起!”

“乐乐,这块号码布是她的,她要去参加比赛的时候用的,你怎么能去抢呢,甚至还要咬他,换了是你,被别人咬一下你愿意吗?你会不会疼啊?”

“嗯!”

“那给小朋友揉一揉吧,下次不能这样了,知道吗?” “知道了,老师!”

二、行为失控原因的分析 1.性格品质——控制力差

乐乐,调皮淘气好动,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约束力是从来不听讲的,自顾自做事情,我行我素。喜爱看书,但没有耐心,看到别人好玩的东西,总要去抢。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攻击的对象。乐乐的这种行为不但影响他与同学间的交往,而且也使他本身的道德品质面临畸形的发展。

2.内心心理——分化不清

在儿童时期,特别是幼儿时期,不少孩子有过随便拿、随便翻别人东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当然,他们不是偷偷摸摸把别人的东西拿走归自己,而是未经主人允许就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走。这是由于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别还很模糊,这是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叫做未分化的心理状态。

上述案例中的乐乐就是特别典型的一个例子。出现这种现象大致是由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脱离幼儿期的范围,特别是在第一学期,还是幼儿思维方式的延续。从儿童心理学研究分析,3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首先是出于喜欢别人的东西,或是对别人的新鲜物品比较好奇。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充满好奇心,而且很想马上获得。在这种私有欲的引领下,他便会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这就会造成孩子一旦需要,就想拥有。而且他们认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还给人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有时候就忘记归还,再加上儿童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他们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想问题,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很难想到自己随便拿了别人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这种行为虽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这种坏毛病发展下去成为习惯,将会腐蚀孩子的幼小心灵。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可塑性强,导恶则从恶,导善则从善。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教育,既是诚实教育,又是文明礼貌教育。

3.家庭环境——父母骄纵

当乐乐三番四次拿别人的东西后,我们跟他的家长交流过。他的父母第一反应是他们家孩子不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肯定是别人也拿了乐乐的东西。我们告诉他们的确是乐乐拿了别人的东西,他们才说:“是的,乐乐是很喜欢看课外书的。如果把别人的书弄坏了我们会赔的。”

但我们告诉他们这不单单是要赔偿的问题,而是他随便拿人家东西是很没有礼貌和不诚实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惩罚。乐乐的妈妈说:“老师,其实我们家里规矩也很严的,打也打得很厉害。还有他最怕针和打火机了,下次他再拿,你就用这两样东西吓唬他好了”。那么咬人呢?“这他从来不会的,幼儿园里从没发生过。”那他现在为什么会做出这种事情呢?“那老师我们赔他们医药费好了。”

从与家长的交谈中,我们明显感受到这对父母对于事情的处理就是用钱赔偿,用钱来掩盖孩子心灵上的缺陷。也许他们觉得这是小问题,可以纵容他,因为他还小,什么都可以原谅。

可是他们殊不知,父母这样一次次为孩子闯祸而买单,孩子却永远不知道错在哪,他也不会体会其他被拿走东西的孩子,他们当时的心情。试问难道父母可以一直为他道歉,为他买一辈子的单吗?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行为塑造来说,是怎样一种畸形的发展啊!

三、失控行为的矫正策略 1.明理为先,晓之以情。

首先懂得要让乐乐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尊重别人、没有礼貌的表现。这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其次要让乐乐了解东西的归属权,即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他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

其实对于班上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能够很清楚地区分自己与别人的东西,当乐乐拿了谁的东西时,他们会很着急地跑来告诉我。可是,为什么乐乐的问题这么严重呢?我们想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孩子出现拿别人东西的问题时,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次就非常重视,要让孩子知道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否则父母是要严厉批评甚至惩罚他的。在家中也要建立这种归属权的意识。

在家中将孩子的东西与成人的东西区分开,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长的东西时,必须征求父母的同意。家长也要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时,征求孩子的意见。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满足过度造成孩子一种思维习惯: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出现“强占”或“私拿”,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误区。因此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不能一味地全部满足,有些要求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

2.将心比心,换位体验。

让孩子理解拿别人东西后别人的感觉是刺激他反思的好办法。当发现孩子已经拿了别人的东西后,要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好的行为,并带着孩子让他亲自将东西还给主人,向主人道歉。再让孩子自己想想别人拿走他的东西时的感觉,必要时家长还可故意拿走孩子的东西来帮助他理解、感受。

在学校里,乐乐其实知道自己不该拿别人的东西,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去拿,他的理由是他太想看这本书了,还说是那位同学借给他的。这时我们不妨用情感体验法。既然乐乐只在乎自己拿别人东西时的快感,那么我们不妨也让他体验一下自己失去东西的那种失落感。比如在每天中午的书香时间,惩罚他不能去图书室借书看。让他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朋友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这对他来说真的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3.厌恶刺激,对抗错误。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方法,叫做“厌恶刺激法”,也称“惩罚疗法”。就是将某些不愉快、具有惩罚性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象,与来访者需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乐乐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年龄小,虽然父母因为他拿别人东西也狠狠打过他,可收效甚微。

采用“厌恶疗法”治疗的原则是:每逢不良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种疼痛刺激。例如将一根橡皮筋绑在他的手腕上,一想要去拿别人的东西时,就他用橡皮筋使劲弹自己,使其感到疼痛。运用这种强烈的刺激对抗错误的行为习惯,经过反复训练,使不良行为与不愉快体验建立条件联系,让乐乐在短期内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从而促使不良行为消退。

4.家校合力,探其内心。

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对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很重要。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让孩子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是不是也想要一个小瑞那样的笔呀?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钱买一个。”孩子每天回到家,家长都要与他(她)聊聊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让孩子养成与家长说“心事”的习惯。

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是渐进的,有时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适当才导致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用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孩子最多知道这件事让父母特别生气,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让他们知道。心平气和但态度坚决才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明天你一定要还回去”、“你如果再不还,我会帮你去还,那样你愿意吗”?乐乐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尊心已经很强了,他会考虑自己的“面子”,6

会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只有家长正确地引导和督促,才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对乐乐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我们发现他最近拿别人东西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偶尔好奇想拿同学的书看,也会先跟这位同学借。说明在他心里逐渐有了借的意识,这是一个进步。相信通过我们的帮助和家长的配合教育,乐乐一定会彻底改掉这种坏习惯。

下载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廉洁教育教案之二2.别人东西我不拿(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 别人眼中的我 教案(优秀范文5篇)

    别人眼中的我 教材分析: 《别人眼中的我》是第一单元——“做好我自己”中的第二课,三年级学生的“客观我”还在混沌状态,自我评价能力较弱。学生渴望在自己追求价值的过程中,还......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常会碰到小孩子未经别人允许拿走别人东西的情况,处理这样的事情往往令我们比较头疼,我们既要考虑到教育方法,也要......

    法制教育教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新郑市轩辕小学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树立初步的法制观念。 2.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从小养成良......

    廉洁教育教案

    小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教案 西峡县城区三小 王 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选取的事迹,使小学生树立勤俭朴素、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诚......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 2010-4-16 18:25:00 | By: 诺汐 ] 0 推荐教学目标:1、通过选取的事迹,使小学生树立勤俭朴素、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弘扬廉洁文化 加强廉政教育 汉川一中高一政治组 廖金枝 【教学目标】 1、通过讲故事,使学生知道清廉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增强学生以德立身、清政廉......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XXX 主题:弘扬廉洁文化加强廉政教育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耳熟能详的廉洁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并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过程与方......

    《廉洁教育》教案

    《廉洁教育》教案 第一篇 人生在勤 俭以养德 第一课时 感悟故事一、教学内容:感悟故事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勤俭节约的故事,认识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