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泸州土特产之古蔺麻辣鸡教案
泸州土特产之特色小吃
——
古蔺麻辣鸡
古蔺麻辣鸡是古蔺名优特产,泸州名小吃,名声享誉全川,具有百年历史。现在已经走出川内,在其它省市占住了脚根。起源
始创于解放初期,创始人系四川省古蔺县人聂墩墩。因古蔺属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山高坡陡产有优质土鸡,加之当时古蔺人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食品口味偏重,因此聂墩墩以重麻重辣创造出了这道菜品。
这道菜先要以多种中草药熬制的香料将鸡煮熟,要求是内面鸡肉脱骨,但外表形状不变,成金黄色.在食用时,剁成小块,并拌以特制的以麻、辣为主的佐料,一般吃时都是首伴入佐料,隔
一、两个小时,等味已经充分融入鸡肉时,就可以上桌食用了。这道菜尤其是以下白酒,特别是酱香型白酒(如茅台、郎酒)为最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古蔺麻辣鸡已经由原来的聂墩墩为源头分支出了很多流派。有以中草药味更浓的,沾着佐料吃的传统改进型麻辣鸡,也有不用中草药香料,只用清水清炖,最后以佐料拌好,码上两三个小时的,后被称作“白砍鸡”,还有在佐料中加入大量鸡汤,将鸡肉用木棒砸出鸡油,再充分浸泡而成的,后被称“棒棒鸡”。然而不管怎样,麻辣鸡始终是古蔺人招待亲友的必备食品。
古蔺麻辣鸡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地方小吃,是古蔺人祖祖辈辈研究出来的一种卤制小吃,以鲜 香 麻 辣 著称,每当逢年过节古蔺的家家户户就准备一只大鸡公以自家自制卤水卤制然后再加以自己所制作出的特制蘸水然后邀请自家的亲戚一起品尝。后来有发展出了味道怪异的古蔺椒麻鸡与古蔺麻辣鸡被后人称之为:正中不过麻辣,怪异不过椒麻。
在古蔺县城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出售麻辣鸡的摊点。唯“袁老大麻辣鸡”又叫“袁大头麻辣鸡”尤其出名,为古蔺麻辣鸡的正宗。其特点是选料严格,工艺考究,香气扑鼻,行业第一届“中华特色名小吃”称号;《四川经济报》、四川质量监督中心“质量诚信服务示范单位”称号。老牌坊李老八麻辣鸡已载入县政府主办的首卷《古蔺年鉴》.袁氏麻辣鸡(袁大头麻辣鸡)
袁氏麻辣鸡为四川特色名小吃,袁氏麻辣鸡以独特的风味享誉全川,走向全国。袁氏麻辣鸡是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在古蔺已经成了逢年过节各家各户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主菜。
袁氏麻辣鸡技术考究,手艺精湛,卤水是用地道的名贵中药材精心熬制,鸡是用古蔺高山土鸡精心卤制,麻辣鸡海椒在古蔺独一无二。
袁氏麻辣鸡色香味俱全,鸡皮香脆,肉质鲜嫩,脱骨,口感爽,麻、辣、鲜、香,回味长,饱口福,久食不厌。袁氏麻辣鸡开胃健脾,益寿延年。产业发展
“古蔺麻辣鸡”何时走向大市场 《中华商标》2006年第08期 作者:曾毅
最近,我们对古蔺县的地方特色产品“古蔺麻辣鸡”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认为:古蔺县的地方特色产品“古蔺麻辣鸡”已经具备利用证明商标进行品牌塑造,促进古蔺县域经济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以发展“古蔺麻辣鸡”为品牌的食品加工业进而带动古蔺县养鸡业发展,具有促进古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现实意义。生产经营现状“古蔺麻辣鸡”作为古蔺县特色食品的生产经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该产品因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香气扑鼻、皮脆脱骨、咸淡适宜、麻辣得当,已成为泸州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目前在古蔺县城内“古蔺麻辣鸡”的经营户有41家,均为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天的销售量达300至500只,由于“原料鸡”的市场供给有季节性,“古蔺麻辣鸡”的生产经营呈现出季节性特点,从总体上看,一直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古蔺麻辣鸡”在外地市场也十分紧俏:古蔺一经营户多年前在宜宾经营“古蔺麻辣鸡”获得了巨大成功。另一经营户去年前往重庆经营“古蔺麻辣鸡”,生意超过了重庆最知名的卤鸡,获得了重庆某高级宾馆知名厨师的极高评价。但其使用的原料鸡还只是重庆圈养的土鸡,而非地道的古蔺高山土鸡。„„
正文古蔺麻辣鸡产业初具雏形
2007年11月08日
今年4月份以来,古蔺县畜牧局投入项目资金7万元首先在白泥乡启动建成三台土鸡种鸡饲养基地,示范性地推动了古蔺麻辣鸡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
至10月份,全县年出栏土鸡2000只以上规模的土鸡养殖大户由77户,出栏土鸡65万只。在城区工商登记在册的麻辣鸡价格业主达到34家,日均生产销售麻辣鸡600余只,1—9月已生产销售麻辣鸡18.3万只(其中外销6.4万只)。此外,由县工商部门和国资公司牵头申报的古蔺麻辣鸡商标已于8月13日正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申请登记;由县畜牧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申报的“国家古蔺山地土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古蔺麻辣鸡”作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特色食品,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如何让“古蔺麻辣鸡”这一地方特色品牌走出泸州、走出四川,成了古蔺县工商局今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泸州网)泸州古蔺县畜牧局麻辣鸡产业化建设成果丰硕
2009-12-02 食品商务网
2009年,古蔺麻辣鸡产业化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0万元,全县投入各类资金500万元,发展适度规模土鸡养殖户160户,出栏土鸡260万只,完成任务数的102%;生产土鸡蛋2200吨,完成任务数的110%;生产销售麻辣鸡52万只,完成任务数的104%。全面完成白泥乡蔺州三台土鸡孵化场扩建工程、古蔺县“三台土鸡”生态养殖观光园区的基础设施及土鸡发展重点乡镇规划农户的圈舍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诗文
向杭州朋友介绍泸州古蔺麻辣鸡
怪老牛
我委实老颠东(泸州方言,即老糊涂)了,往往过后方知,还不知道有多少永远不知,昨晚像在磨子上睡,想转了,今天来向杭州朋友介绍泸州古蔺麻辣鸡,而它昨晚已
这里剟一下,那里剟一下,他凭手感就知道哪只鸡该起锅了,哪只还要等一会。他的生意很好,后来索性不摆摊,专门给人加工麻辣鸡。由于大家爱吃麻辣鸡,古蔺这个盛产鸡的山区小县,用作麻辣鸡的公鸡比外地的要贵许多。
前年,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古蔺,又一次品尝了正宗的古蔺麻辣鸡。麻辣鸡已经从街边地角,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高级餐厅、酒店。离开古蔺时,朋友特地从商店买了一只麻辣鸡,叫我带回。那是一只真空包装的麻辣鸡,能够保鲜,便于携带,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人吃到正宗的古蔺麻辣鸡了。„„
生活邹凯:情有独钟古蔺麻辣鸡 华西都市报 2012年7月25日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邹凯,话少,不善言语,表达能力较差。”言及生活中的得意弟子,林朝阳如数家诊:邹凯生活很单一。虽然也经常参加社会应酬,但他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平时最大爱好就是打网络游戏。
美食方面,邹凯对家乡古蔺的麻辣鸡,可谓情有独钟。“我每次到北京去看他,都要给他带古蔺麻辣鸡和四川的蔬菜。前不久,邹凯的母亲从北京回到泸州办护照,一口气给儿子捎带了四只古蔺麻辣鸡。”
第二篇: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
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 ——风过泸州带酒香
“风过泸州带酒香”,是浓缩酒城文化的佳句。1983年胡耀邦同志视察泸州时,在泸州城内闻到了扑鼻酒香,随口盛赞:“酒城泸州,果然名不虚传,风过泸州带酒香呀。”在泸州,白酒博物馆在向人们展示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文化;偌大的白酒生产园区,车间林立,热气腾腾,运输车辆来来往往,足以证明生产繁忙市场旺销;满耳听到的是酒歌、酒诗、酒礼、酒的故事传说,满目见到的是酒仙、酒画、酒文化的历史传承。下面要介绍的是泸州的著名特产――泸州老窖。
一、“泸州老窖”名字的由来
泸州老窖因产于四川省泸州市而得名。酒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与用陈年老窖发酵有极大关系,故加上“老窖”二字。莫言为国窖1573写下了第一篇酒赋---《中国品味》,成为了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白酒品牌写下的精彩篇章。
二、泸州老窖的历史与发展
泸州古称江阳,名副其实的“酒城”。泸州老窖特曲(大曲)又是泸型酒的代表。泸州老窖特曲(大曲)的生产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至今日。称为“天下第一窖”。泸酒始于秦汉
泸州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根据泸州地区出土文物考察,泸州酿酒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泸州市博物馆陈列室里,有一只当地出土的“陶质饮酒角杯”,国家文物部门鉴定为2000多年前秦汉之际的器物,专供饮酒宾客之用。1983年泸州市郊出土的第8号汉棺上的“巫术祈祷图”中,高举酒樽的两巫师,再次证明当时泸州不仅酒好,还有了“以酒成礼”的酒文化,也印证了中国酒文化中“无
酒不成礼”的“酒道”。汉代著名词赋家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中写道:“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悠思兮,落笔成赋”。是因为喝了泸州美酒啊。泸酒兴于唐宋
1999年2月3日,在泸州老窖特曲(大曲)窖池南侧约300米处基建工地发掘一古窖址,挖出一批陶瓷器皿文物,有壶、杯、罐、碗、盘等10多种类酒具200多件,经考古专家考证鉴定,营沟头古窖是一个隋末唐初至五代时期主要生产民间陶瓷的窑址。可见当时饮酒即在民间广为兴起。据史载,泸州在隋代升为总管府,唐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升为都督府,唐贞观盛世之年,唐太宗派开国元老程咬金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可见泸州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程咬金对泸南少数民族酿制黄酒和汉族传统酿酒术相互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进一步推动酿酒技术的发展有功。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2年)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侄儿柳玭移任泸州刺史,他刚进州境,就有当地豪酋拜迎,敬献美酒,他们以庄园酿酒作坊的生产方式推动着泸酒酿酒生产的发展。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遭贬谪,来泸州住了半年,他看到泸州农业经济比周围地区发达,遍地栽种高梁用来酿酒,不由深情吟唱道:“江安食不足,江阳(泸州)酒有余”。当时泸州官府人士,乃至村户百姓都自备糟床,家家酿酒。宋王朝在泸州设立市马场,每年冬至节前后,叙永、古蔺、黔边等地的少数民族按照部落头人与宋王朝达成的协约,都要到泸州交售战马和其它商品,在这马队后面,成千上万的各族男女,用竹筏运载白椹、糯米、茶叶、麻、兽皮、杂毡、蓝靛等农副产品,从江门峡、顺永宁河经长江达泸州,再购买布帛、食盐和大量泸酒,运回泸南山区,这种茶马盐酒的贸易一直保留到明清。据宋《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以前,宋王朝每年征收商税税额在十万贯以上的州郡,全国26个,泸州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泸州所设的6个收税的“商务”机关中,有一个是专征酒税的“酒务”,每年征收酒税在1万贯左右。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3年)以来,四川境内的奉节、泸州已出现小酒(米酒、黄酒)和大酒(蒸馏酒)。这种大酒在原料选用、工艺操作、制曲蒸酿、发醇方式、贮存醇化以及酒的品质方面都已经与今天泸州酿造的浓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说是泸州老窖特曲的前身。宋代泸州城里已有酒窖。宋代诗人唐庚放饮泸州佳酿后,他的一首“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张扬出一幅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泸州风情胜景,成为讴歌泸酒的瑰丽杰作。
345678910
老窖飘香入九宵,佳酿独赞龙泉好。醇香浓郁回味长,博得今古誉声高。
泸州老窖酒的生产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已闻名于世。清代乾隆57年(公元1792年),有好饮酒的诗人张船山,从北京到四川,又顺长江东行,沿途饮酒作诗,他在诗中说:“衔杯却爱泸州好”。可见那时的泸州老窖洒,已被人们称道了。
在他尝遍天下美酒之后来到泸州,对这座生产泸州老窖特曲酒的城市羡慕不已。为此他在清乾隆五十九年冬将离泸时,写下了《泸州》(三首)被世人称道的好诗,其中之一是: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老窖酒中诗。诗使泸州被称作真正的酒城,源于1915年护国战争胜利以后。那时,朱德同志作为护国军旅长驻节泸州城,不仅与泸州诗人共同成立了“振华诗社”,对这座酿造泸州老窖美酒的城市悉加保护,还写了很多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其中之一是:护国军兴事变迁,风烟交警振滇滇。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答温筱泉并谢赠老窖名酒
章士钊
春风又扶古泸阳,重问高人水一方。闲与溥眉成诵读,老如姚鼐好文章。早年倾佩名难及,乱代经过情难忘。名酒善待三百载,却渐交旧得分尝。
诗注:章士钊,著名民主爱国人士,湖南长沙人。1943年,章士钊曾漫游泸州,与旧交“温永盛酒坊”主人温筱泉重晤,相见甚欢,酒筵上,三杯老窖下肚,章士钊诗如泉涌:“温家酒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清空声滴珍珠圆,妙香如禅鼻孔穿„„”等佳句脱口而出,由于他衔杯逾量,陶然犹如仙境,席间烂醉如泥,但诗兴不减,复作此诗,不仅表达了对温氏文学造诣的钦佩,同时“善待”一词道出了泸州老窖保存完好,品质特好,已达神境地步。
黄炎培与泸州老窖的诗缘
匆匆泸州行,并行两凄绝。曾不忍生离,可堪成死别。此心比江水,东流淌到家。一樽泸州曲,一剪巴山花。
诗注:黄炎培,著名爱国人士,上海川沙人。黄炎培先生曾在泸州城里任过一年川康建设期泸县办事处主任。黄先生爱饮,他的夫人也能喝上几小杯,两人感情笃深,举案齐眉,好生恩爱。日本入侵,黄先生家乡沦陷,匆忙撤退四川,黄夫人因故独留原籍,1942年冬,竟忧愁成疾病逝。第二年清明节,黄老先生伫立重庆江边,遥望滔滔江水,望祭夫人,口占成此诗。在众多的川黔名酒中,黄先生独选泸州大曲祭奠爱妻,可见他对泸州大曲情有独钟。
华罗庚赋诗赞老窖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足尝。产自泸州,甘冽芬芳。
诗注:华罗庚,我国著名数学家。1985年新年刚过,泸州老窖酒厂领导登门邀请华罗庚出席纪念泸州老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70周年的大会,华罗庚很高兴,他说:小时侯我就知道泸州老窖酒好,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很多外国朋友也知道中国有泸州老窖美酒。文化大革命期间,心里犯愁,也喜欢喝点老窖酒。记得粉碎“四人帮”时,那天我足足喝了好几杯,心里高兴呀!他还饶有兴趣地询问了泸州老窖的生产情况,高兴处华老即席泼墨作了此诗,表达对泸州老窖的喜爱之情。
秦含章为泸州老窖赋诗 天赋酒乡,历史悠长。泸州老窖,首创浓香。
诗注:秦含章,中国酒界泰斗,原轻工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秦老从专业的角度高度评价泸州老窖,从历史到现在,泸州老窖代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最高水平,特作此诗,以示认同和赞赏。
中国品味
——莫言【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品味是感受,品味是劳动,品味是创造。中国品味,乃中国之感受,中国之劳动,中国之创造。
品味是情趣,品味是文化,品味是境界。中国品味,乃中国之情趣,中国之文化,中国之境界。
辛卯仲秋,清风送爽。三两好友,把酒言欢。赏饮国窖,1573;中国品味,意境深远。水晶为瓶,琉璃作盏。酒液清纯,玉液琼浆。开瓶倾酒,十里闻香。举杯轻摇,酒花莹亮。观色嗅味,心井荡漾。浅尝一口,齿颊留香。细细品味,余韵悠长。
中国品味,品味中国。细细感受,认真琢磨。微醺淡醉,思绪万千。浩浩乾坤,波光影潋;悠悠史记,脑海浮现。
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炎黄子孙感世间万物,日精月华,汲取灵感,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创造文化,创造生活。
敲击石片,采摘野果。钻木取火,稼嬙渔猎。神农尝百草,黄帝造指南。蝸祖养蚕,大扰干支;仪狄巧思,酒浆浓烈;千年神甲,象形造字;仓诘灵感,文字排列。寸绢粒粟,高山大河。万里长城,巍峨宫阙。秦砖汉瓦,玉阶彤庭。青铜编钟,技湛音美。凄凄楚殇,千古流芳。岭南绝唱,塞北牧歌。二泉映月,渔舟唱晚。风雅《诗经》,悲苍《离骚》。秦汉哲思,魏晋文章。唐宋遗风,明清神韵。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平沙落雁,阳春白雪。壮怀激烈,唱大江东去;儿女情长,吟晓风残月。
笔墨纸砚,青史彪炳。四大发明,世界首创。敦煌飞天,诗意想象。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土窑瓷器,泽耀东方。太极八卦,旗袍唐装。吴侬软语,蜀调京腔。满汉全席,火锅渝香。天府小吃,广东靓汤。千言万语,难以尽述;千耳万口,难以尽赏。
用手用心,用鼻用舌,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创中国之品味,启文明之先河。中国品味,实乃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创造性劳动之结晶也。
伟大中国,屹立东方。热情好客,慷慨大方。有朋来访,必备酒宴。国窖至尊,1573。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贯华夏慧根,成浓香奇葩。
酒乃文化,必敬畏之。酒是格调,必高尚之。酒如挚友,可话家常。饮酒思源,仰慕先贤。饮酒知味,不必求醉。可举杯邀月,对影三人,可酒助诗兴,随口咏吟。中国品味,酒中可见。品味中国,敬请举杯。
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宣布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之前的2012年7月,莫言等5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前往“中国酒城”的四川泸州参加第二届“高粱红了”文化采风活动。莫言为国窖1573写下了第一篇酒赋---《中国品味》。成为了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白酒品牌写下的精彩篇章。
八、名人与老窖
毛泽东:毛泽东主席用四百年老窖酬请四方宾客
194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前来迎接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到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共历时43天。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这是一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使国内外大多数人进一步认清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举世瞩目的43天里,毛泽东屡屡用泸州老窖特曲酒招待各界友人和谈判代表,泸州老窖也就成了各种名酒中最耀眼的明星。
1945年8月10日夜晚,张治中将军隆重设宴款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宴会上,毛泽东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各界名流众星捧月般围住毛泽东,在提出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命运问题的同时,有不少人都用泸州老窖特曲酒与毛泽东干杯。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宴请和谈代表和各界友人时,总是用泸州特曲酒酬宾。
516
节,都喜欢喝泸州老窖。每当小平同志过生日,家里人总要拿出泸州老窖陈酿美酒,给小平斟上二杯。今天,每当我们看到那邓小平同志过生日时,举起酒杯轻轻品尝泸州老窖酒的珍贵照片时,泸州老窖人就感到无比的激动、兴奋。那也有老窖人殷殷的祝福和绵绵的思念。
是的,小平同志热爱家乡,也热爱家乡的美酒。这酒中,融入了四川人民的自豪和酒城人民的勤劳、智慧。小平同志的关怀和鼓励是泸州老窖酒发展的强大动力。温家宝:在世博会参观泸州老窖展厅
温家宝总理特别参观了泸州老窖展厅,对国窖1573国礼酒十分喜爱。这坛让温总理驻足观赏的国礼酒,乃是泸州老窖酿酒大师团队为建国六十周年特酿。原酒储藏达甲子之数60年,酒度调和至白酒最佳品尝度数60度,限量600坛,收藏价6万元。此酒曾在2009博鳌亚洲论坛上,被时任理事长拉莫斯和时任秘书长龙永图收藏。
是以国窖1573国礼乃是为全球各国元首和各界风云人物青睐的尊贵酒品,因而温总理对它也是青睐有加。
然而酒好更需人好。遥想三聚氰胺事件后,温总理在当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声疾呼:企业家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
而泸州老窖也率先在行业作出食品安全承诺,堪为酿酒业之表率。不仅如此,泸州老窖也始终坚持自己的承诺,践行着社会责任,正如温总理说得那样,做一个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
第三篇:泸州土特产之纳溪特早茶教案
第四节 泸州土特产之保健养生
——纳溪特早茶
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茶已成为我国人民皆爱的举国之饮。茶不仅作为一种饮料,而且也可以算是是一味中药,这个在许多古籍医书中都有记载。
茶作为人类文明以来最古老的饮料,在它浓厚的文化底蕴的背后隐含着的对人类健康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养心,五能修生。
纳溪,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川南(纳溪)饮茶之风始于周时,到汉时行栽培、迄魏晋而大盛。《中国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泸州茶又名纳溪茶”。宋代陆羽的《茶经》就有“纳溪梅岭茶”的记载。
纳溪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纳溪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丘陵与低山区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3℃,年降雨量1184毫米,年日照时数1172小时,农业气候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在早春1—3月平均气温高于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东部,是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的区域。纳溪是最适合发展特早名优茶的区域。
据史考,在陆羽《茶经》中记有 “剑南下列八个州都属产茶区:即彭州、锦州、蜀州、邛州、眉州、雅州、泸州、汉州„„”,并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
挖掘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纳溪区近年来以 “优势优先”的思路打造茶产业,引进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乌牛早、平阳特早等一批名优品种,建立起名优茶生产基地和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截至2011年,纳溪茶叶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量达到4188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全区茶叶加工企业增至40家,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泸州凤羽和省级名优农产品瀚源有机茶等知名茶叶品牌。纳溪区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是泸州市第一位。特早茶产业已成为了纳溪最具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和支柱产业。2011年12月,纳溪特早茶地理标志保护通过农
第四篇:泸州古蔺16岁少年入围央视最美少年
泸州古蔺16岁少年入围央视
“孝心少年”候选人
母亲早逝,他6岁便学会了洗衣、做饭;为了减轻年迈的父亲的负担,他不仅承担家里的家务事,还帮父亲做农活。7月29日,泸州这位16岁的少年,入选2013第二季度“泸州好人”。同时,他还作为泸州市代表入围央视“孝心少年”候选人。
为减轻父亲负担 他从不喊累
今年16岁的罗安成,是古蔺县桂花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和同龄人相比,罗安成要早熟许多。
罗安成出生时,父亲罗吉坤已经50岁了,而且母亲是残疾人,家庭十分困难;在罗安成1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让就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没机会感受母爱,罗安成6岁便学会了洗衣、做饭。
罗安成渐渐长大,可父亲却逐渐衰老。父亲务农忙不过来时,家中的家务事就全落到罗安成身上,挑水、做饭、洗碗、洗衣„„他样样能干,样样会干。
除了干家务,罗安成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父亲干些农活。据桂花中学校长罗树介绍,罗安成8岁起就和父亲去田里插秧、地里种玉米,瘦弱的他经常累得口干舌燥、四肢无力。然而,哪怕累得浑身酸痛,睡觉时疼得从床跌下来,他也从来没有抱怨过。“罗安成曾经说过,能为疼爱他的父亲分担一点田里、地里的活儿,即使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周末对于像罗安成的同龄人来说是放松、玩耍的日子,可对罗安成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罗树说,每到周末,只要不是农忙时节,罗安成都会到大山里去找药材、采新鲜的竹笋,拿到乡里的集市去卖,“这些微薄的收入,是罗安成家中买盐及交电费的钱”。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罗安成却并不觉得受苦,他告诉记者,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父亲对他的爱都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让他觉得非常温暖。就这样,罗安成两父子一起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生活了十几年。
去年暑假,对罗安成来说,无疑是痛苦的。罗安成告诉记者,去年暑假的一天,他和爸爸在地里干活,突然爸爸晕倒了。昏迷中,爸爸痛苦地呻吟,吓得他都哭了。罗安成说:“当时我觉得无能为力,只能使劲地握着爸爸的手,那个时候心很痛,很痛„„”随后,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父亲住进了当地医院,经过一系列治疗,父亲康复出院。“这件事情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年龄大了,不能太过劳累。而我在心中也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照顾父亲。”
罗安成的不幸,让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对他伸出援手,学校也给予他生活费补助,并安排到他在学校住校学习。然而,罗安成却拒绝了住校。罗树告诉记者,当时罗安成对他们说,“我爸爸今年65岁了,一个人在家,身体又不好,又要种庄稼,我必须要走读回家,给爸爸煮饭、洗衣服。”罗安成还告诉老师,他会加倍努力,不会因为走读而影响学习。
面对生活的坎坷和不幸,罗安成表现出同龄人少有的懂事。罗树说,“罗安成在和老师交流时总是说,‘有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关怀,我受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我爸爸今年65岁了,他是我惟一的亲人,我要好好照顾他。我会心存感恩,加倍好好努力,用成绩来报答所有关心我的人’。”
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等。
此次评选活动将通过4个阶段,从入围的130多名“孝心少年”候选人中,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形式,层层推选,寻找到10位新时期的好少年。获得“2013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将出席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颁奖典礼。
第五篇:画鸡 教案
画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3、认读八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
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动物?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公鸡)
3、你们喜欢大公鸡吗?
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也就是唐伯虎,他非常喜欢大公鸡,他不仅为大公鸡画了一幅画,而且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同学们,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想)那我们一起去听听唐寅写的这首诗,用耳朵认真听,小魔指,拿出来,注意听到哪个字手就指到哪个字,认真听每个字的正确读音,并在脑海里刻画这只公鸡的样子。
2、写的真好呀,我好像看到了一只大公鸡,那我们耳朵凑近一点,再来听听录音,这次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读。
3、该你们展示自己了,请大家翻到47页,自己读一读,注意指读,看谁能读出一只美美的公鸡来。
4、请你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看谁读得更棒,读得好的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读得不够好的就为他加加油。
5、谁已经读出一只美美的大公鸡了,分享给大家听听,指名读。(注意正音)。
6、要想读好诗,不仅要读准音,而且还要读出诗的韵味,把握好诗的节奏。根据所画节奏,老师来读,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画鸡
头上/ 红冠/ 不用裁,满身/ 雪白/ 走将来。平生/ 不敢/ 轻言语,一叫/ 千门/ 万户开。
6、齐读,分句读(美女先来),分组赛读。
7、我们再来一起来读读这首诗,一起去欣赏这只美丽的大公鸡。(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好读书姿势)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那唐寅究竟画了怎样一只鸡呀?(美丽)你是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2、头上红冠不用裁:什么样的鸡冠?(出示词条:红冠、不用裁)(板书:红冠)(红红的,天然形成的,不需要剪裁)多美的鸡冠呀。瞧,冠子火红火红的,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炬,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去修剪,天生就长得这么美,多骄傲的一只大公鸡呀!
如果你是这只美丽骄傲的大公鸡,你会对别人说什么呀?
公鸡不仅鸡冠很漂亮,而且羽毛也非常漂亮,鸡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满身雪白走将来:(出示词条:雪白、满身)(板书:雪白)雪白的羽毛,而且满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就像身披一件白外套,看,它向我们走过来了!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假设你是这只大公鸡,你会怎样走过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瞧,我天然形成的火红大冠子,雪白雪白的羽毛,你有我漂亮吗?)我看到了49只神气十足、骄傲美丽的大公鸡了。(板书:美丽)
4、那我们一起来骄傲地读读这两行诗。
5、大公鸡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也很能干,它还会叫。你们在生活中听过公鸡叫吗?谁知道公鸡是怎么叫的?(指名、集体模仿)
6、公鸡是乱叫吗?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7、平生不敢轻言语:不敢轻言语,不轻易说话,我们大公鸡从来不轻 易啼叫。(出示词条:轻言语)
那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呢?早上才叫,公鸡一叫就会怎样?你从哪句诗看出来 的?
8、一叫千门万户开:(板书:一叫、平生)
一听到公鸡打鸣,人们就起床出门,去上班,开始新的一天了。所以公鸡一 叫就“千门万户开”(出示词条:千门万户)
9、公鸡只是高兴的时候才打鸣吗?(不是)
对,我们的大公鸡一生都在为我们打鸣,从来不偷懒。(出示词条:平生)(板书:平生)
那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公鸡?(板书:勤劳)那咱们一起来夸夸这只大公鸡,请大家读最后两行诗,一定要读出大公鸡的勤劳哦!
四、认读生字
1、在诗里面有几个生字宝宝在和我们捉迷藏,正等着我们去找他们呢,那咱们就一起去找他们吧!(画、鸡、雪、生、千、平、户、开)(开火车读)
2、游戏:小猴子过河摘苹果(巩固生字 说出声母)(开火车读)
五、根据图片,集体背诵。(你读我画,我指你背)
六、总结全文。
唐伯虎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古诗写得这么美,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公鸡是多么的喜爱。你喜欢大公鸡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再来夸夸这只大公鸡?(齐读诗)
七、学写生字
我们不仅会读,还要会写。看看是哪个生字宝宝急着跑出来跟我们见面了,大家跟他打个招呼,读一读“平”,仔细观察字宝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跟着老师边说笔顺边书空,给字宝宝找朋友(组词),描一描,写一写,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