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测量堂教学说课
《有趣的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
教具准备:透明容器、不规形状的石头、大豆、乒乓球等。
四、学情分析:
五(1)班学生他们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一般,好学上进,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生源杂,学习比较被动。对数学毫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法分析:
我先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创设情境,开启他们的智慧。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以下四个环节结束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开启智慧。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跟语文老师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但瓶里的水不够高,乌鸦一颗一颗的往瓶子里装石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教师提问:a、乌鸦喝到水了吗? b、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析这一现象? c、乌鸦往瓶子里装的小石子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乌鸦算一算好吗?把学生带入了动物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乌鸦叼来的小石子即不像长方体,又不像正方体。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出体积怎么办呢?” 产生智慧的火花。
二、交流探究,分享智慧。首先,是让学生去猜猜石块的体积?开发学生的思维,但,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求出石块的体积呢?小组合作,制定出一种可行的测量方案。其次,分组汇报(请同学们对各小组的汇报(试验步骤)充分发表意见,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的建议。),其他组员有没有补充。
3、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有可能提到的方案:方案一: A、找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放有一定的水,请学生观察并记录此时水的高度。B、放入石块,再次请学生量出水面的高度。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可以怎样算? a、计算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乘以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b、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后总体之差。质疑:为什么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呢?(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所以水面会升高)。教师板书:上升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 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到入长方体的容器中算出体积。质疑: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石块占有一定的体积,所以水会溢出来)
教师板书:溢出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三:(1)将石块放入没水的容器中。(2)往容器中加水,淹没整块石头。(3)将石块取出。教师板书:下降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方案四:(1)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容器中的水位在升高的同时又溢出。
教师板书:上升的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4,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并计算石子的体积。
三、巩固拓展,展示智慧 a、拳王争霸.b、说说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一个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呢? c、课后阅读
如“阿基米德”、“曹冲称象”、“捞铁牛”等的故事.四、课堂小结、提升智慧.在实践与操索过程中,偿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
本节课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趣的测量》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量替换”的数学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
教具准备:透明容器、不规形状的橡皮泥、石头、大豆、正方体、长方体。
四、学情分析: 五(1)班学生从组成上说,一部分属于原来中心小学的学生,他们学习认真、踏实、自觉,基础扎实,好学上进,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各村学和教学班点,基础差、底子薄、生源杂,学习比较被动。对数学毫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还明显地存在着儿童的天性,好动、好奇、容易分散注意力、自控能力差等。所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法分析:
我先用讲故事的形式,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三步走的策略:①先选取橡皮泥测量,由于学生都玩过,很容易理解;②其次,拿出学生非常熟悉的土豆来测量,由于土豆煮熟后和橡皮泥一样可以捏变形,也很快能找出结果。③再出现石块让学生探索,发现简便易行的最佳方案。④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在练习、巩固的基础上,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过程设计:(7个环节)
1、复习旧知,首先复习长方体(正)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说出共用的计算公式。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谁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聪明吗?以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敢于和乌鸦比高低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这时出示橡皮泥、土豆、石块等物体,从外形上得出规则和不规则体的概念,谁能说出它们的形状?这些物体、形状不像长方体(正)的形状那样规则,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称这样的物体为不规则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板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提示课题。
3、提问: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看谁能想出办法?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方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鼓劢,让学生大胆探索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①估算;②像皮泥捏成长方体(正);③土豆煮熟后压成长方体(正);④把石块(铁)磨成长方体
如果像石块、铁、鸡蛋等不易改变它们的形状或不允许改变形状的时候,该怎么办?提示能不能由乌鸦喝水的故事得到启发?引入第第⑤种方案。
教师演示:将石块沉入水中。(学生仔细观察):①有何变化?②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体积增加)③增加的部分在哪里?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④石块投入水中后,什么在变?什么没变?(长、宽不变,水面的高度在变)。⑤怎样计算石块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容器的长、宽、水的高度:原来水的高度
放入石头后水的高度
升高的水的高度
回答了以上的问题石块的体积=容器的长×宽×升高的水的高度。学生很轻松地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说明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的原因。
以上是本节的重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的,这样一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4、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谁还能想出其它办法? ①逆方法;②装满水。再次鼓励学生。
5、巩固练习:由生活中的数学又返回到实际应用。例:出示小黑板
铁块的体积=底面积×高 由此可得到另两个公式: 底面积=体积÷高 高=体积÷底面积
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最后应强调水的体积与铁块体积的单位统一。(L=dm3)
6、小结:本节是对已学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理解了,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是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也达到了新课标提出的“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
7、作业布置:
P55第1、2题,2题作为课后思考题:也是对本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2、刚才的实验中,只能长水吗?
第二篇:教学说课
《忆江南》说课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忆江南》中的第一首。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喜爱和赞美之情。在诵读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享经典诗词的词句美、韵律美、意境美。使学生产生热爱春天美景的情感。【设计思路】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语言文字的优美精湛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示范读激趣
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在开头以优美的音乐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美景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种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2.品味读悟情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本节课中,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
3.想象读入境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第三篇:游子吟教学说课
游子吟教学说课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圆润、优美的声音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
2、听赏歌曲《小背篓》,感受歌曲富于山野乐趣的童年生活,在甜美的歌声中感受温暖的母爱。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深情、柔美的歌声表现母子情。
教学步骤:
1、诗歌解读。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说一说,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古诗。
看一看,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古诗的内容。
吟一吟,学生朗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师生共同探讨出诗词大意。
演一演,分角色将诗歌内容进行情境表演。
以上诗歌教学环节均要融合歌曲旋律,用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意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子之情,为演唱歌曲再次做情感铺垫。
2、歌曲教学
歌谱教学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听录音或者听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跟唱全曲。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表现“母子情”,我引导学生展开充分想象,如妈妈送“我”上学,带“我”看病等都体现了母子情
歌曲处理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表现。
一、二乐句唱的亲切、温柔和深情,以表达深厚、无私的慈母之爱,三、四乐句唱的激动、情绪饱满,表达儿女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心情,结束句唱的情深意长,进一步体现游子对妈妈的真挚情感。
第四篇:乡村人家教学说课
以读为本
以思促悟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共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风光旖旎的乡村景色。本文位居首篇,作者抓住了乡下人家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展现了恬静祥和的农家田园生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歌颂了乡下人家勤劳淳朴、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文章图文并茂,语言朴实,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好事物的极好教材。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一是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历“朗读——理解——想象——感悟”的学习过程,学习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按时空交叉顺序进行描述和动静结合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下生活的独特迷人;难点是体会和谐的景色之美及劳动创造美的内涵。
设计理念:
1、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范读、指名读、竞赛读、演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激起学生美美地诵读课文的爱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和积淀。
2、始终以美为线索,让美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深深地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真切感受乡下人家之美。
二、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说教法
从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学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主题式教学法。
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教学,就像一曲优雅的布满了人文性的旋律。而与之交融一体的工具性,也不再是脆弱的断续的音符,人文工具将共同演奏出富有生命激情的语文教育交响乐。”根据本组课文的主题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美”为主题的教学,围绕“美”展开“感知美——探究美——品析美——拓展美——体现美”的教学。
2、品读感悟法。
一是借助课件,引领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激发研读的爱好;二是图文对照,多层面朗读,引领学生感悟乡下人家祥和美好的生活;三是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引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
3、拓展延伸法。
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学课文而教课文,而应该在学课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穿插学习关于乡下生活的诗句,补充简短的课外阅读资料;在学完课文的前四段时,让学生拓展想象,模拟写作;在课的最后阶段,利用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乡下人家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的组织、协作能力,同时推进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的是顺学而导,以此为过渡,学生说看见什么下面就先学什么,本课的拟人写法为教学顺序创造了自由性,可以是“鸡鸭在欣赏什么美景”、“纺织娘在唱些什么”从而过渡到不同段落的学习,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学生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顺学而导。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学法
四、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说教学程序 为了使教和学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的预设,力求做到全员的互动,主要分五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感知美
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乡下风光的多媒体课件,配乐旁白:这是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藤蔓;这是依着时令次第开放的鲜花;这是茂密竹林中破土而出的春笋;这是觅食的鸡群戏水的小鸭。这里就是布满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同学们,乡下人家美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乡下人家的漂亮风物,给学生以初步的感观体验。学生在感受音像带来的美妙之余,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个初步的熟悉——美。]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探究美
通过轮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直奔中心:“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再抓住中心词“独特、迷人”来统领全文教学。首先用课件出示下列探究问题:
1、“独特、迷人”的风景是什么样的风景?
2、乡下风景“独特”在哪里,“迷人”在何处? 在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交流,相机生成一首小诗:“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安闲,小桥流水戏鸭。清风夕阳鸣鸟,最美乡下人家!”再由这首小诗展开全文教学。
[设计意图:轮读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检查。至于生字的检查,在后面的具体的学文环境中可进一步反馈。]
三、质疑问难,品读鉴赏——品析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独特迷人”的风景,我设计了下列三个教学板块:
(一)房前屋后赏“美景”
1、自告奋勇读第一句话,边读边出示贴图“小房屋”,然后让学生贴上“瓜架”。(寻找插图的错误点之一:屋前和屋旁)
[设计意图:找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接读第二、三句话,捕捉色彩。“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出示瓜架图和高楼图对比读)我适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解读,让学生感受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瓜棚藤叶”的色彩之美,进一步体会“别有风趣”的意韵。
3、分男女生读第一自然段,回归中心: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体验动静,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读写花的句子,让学生贴上“花”图。(寻找插图的错误点之二:门前和屋旁)
“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这里花开不断,既朴素又华丽,这是它的独特之处,可让学生反复品读,并相机出示次第开放的百花图,引导学生品出朴素,品出华丽,品出花仙子的静态之美。
(2)指读写“竹”的句子,让学生贴上“竹”图。(寻找插图的错误点之二:屋后和屋旁)
乡下人家的竹让人感受到盎然的生气,“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经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教学中重点抓住一个“探”字进行品味,通过换词比较,如“冒、长、伸”等,让学生体会出“探”字所蕴含的“奇妙和生气”。
(3)把花与竹连起来品读,让学生尽情感受其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并回归中心: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课外拓展:对这么快乐的农家生活,古代的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一起来读一读吧!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宋 范成大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宋 苏轼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之中、课本之中,应借助课本这个媒体扩大学习的空间。]
(二)鸡鸭嬉戏品“物趣”
1、这些可爱的春笋从土里探出头来,它们看见了什么? 生:看到了鸡在快乐地觅食…… 生:看到了鸭子在自由安闲地游泳……
2、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出示鸡鸣中天、鸭戏水面的场景图片。
(1)分组研读三四自然段。(喜欢鸡的就读第三自然段,喜欢鸭的就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说说喜欢的理由和感悟。)
(2)让学生贴上“鸡”图和“鸭”图。(寻找插图的错误点之三:屋后和屋前)
小结:看来呀,作画的人没有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房前屋后都混起来了,同学们回去后可以给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写封信,让他们把课文的插图给改改。(3)再读三四自然段,并回归整体:这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设计意图: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之后,都回归整体,这样能更快地让学生领悟作者围绕中心写作的写法。]
(三)夏秋交替悟“和谐”
1、学习第6、7自然段。课件再现情境,以媒体音乐渲染情境,以情感语言描绘情境,力求把孩子们带入文本所特有的意境中。
2、读着课文,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个性化读文。
4、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扣住“辛劳”“甜甜蜜蜜”二词让学生咀嚼品味,促使学生真正走进乡下人家,5、整体回归,感受美。
在学生感知、理解、品悟了文本后,为了升华学生情感,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中心段,回顾作者描写的景物,以加深学生对“独特、迷人”要害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趣味作业,迁移运用——拓展美
1、小练笔 乡下人家除了种瓜养花、养鸡养鸭,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模拟文中的写法,动笔写一写。(如:房前屋后的菜地、石榴树、桃树,猪、羊、牛、狗……)
2、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要求:美美地读,细细地品。[设计意图:俗话说“学以至用”,课文学完了,若能动笔写一写,那才是真正的学会。]
五、板书设计,具体形象——体现美 以图和文字来展现板书。
小河图:从不吃惊 竹笋图:成群 探(后)屋图(前)瓜架图:别有风趣 鲜花图:朴素、华丽
[关于板书设计:传统板书过分注重逻辑性和其归纳作用,轻易陷入一种大而全的误区,往往不知所云,无法将其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板书设计形象直观、鲜明有趣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节课我利用贴图来代替板书,增强形象感和方位感,使学生看着舒适,过目不忘。]
第五篇:幼儿数学说课教案:自然测量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数学说课教案:自然测量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