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06:3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第一篇: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小 学 音 乐 第 五 册 全 册 教 案

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

教学总目标

本学期三年级音乐教科书所采用的是人音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包含“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要求学生学会歌曲十八首,聆听中外儿童歌(乐)曲十八首。

通过本学期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聆听:(1)、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辩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2)、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3)、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4)、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5)、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风格。

2、表演:(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背唱歌曲4—6首。(2)、能采用不同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3)、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5)、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6)、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7)、能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3、编创与活动:(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2)、能够将短句、成语、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3)、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4)、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5)、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第 一 课

童 年

教学目的:

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摇啊摇》、《小酒窝》,珍惜幸福生活。教学难点:音准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 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用‘LU’哼唱。

7、随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两遍。

8、再跟唱一遍,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摇 到 外婆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四拍时值唱足。

9、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练习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4、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5、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

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

2、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3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四、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五、听辨练习

1、用LU哼唱 M S L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M S

S M

S L

S M

M L

L M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1、听录音学生交流

2、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几拍子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3、用LU哼唱旋律。

4、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八分休止处

5、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6、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左边

一│个

│右 边

一│ 个 │

[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练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ХХ Х”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能表达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甜美、可爱、喜悦的心情?

9、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二课 草 原 教学目的: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

3、在即兴编配伴奏、舞蹈、编曲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学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即兴编舞。教学难点:学习五线谱上mi、sol、la的音高位置。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草原上》。

2、唱准mi、sol、la三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

师:你们有没有听过蒙古族民歌呢?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你能随着音乐做动作吗?

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4、师点题,出示《草原上》歌词。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5、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6、边唱边即兴表演。

7、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分小组表演,小组评比,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入情。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mi sol

la

看老师用手势来表示这三个音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三个音。

4、出示

m l s

l m s

s m l

l s m 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初步感受,再用“啊”进行模唱。

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5、加上节奏唱一唱 m l s ― l r s ―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读一读

唱一唱

边拍手边读

6、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让学生流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自编动作表演。

2、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 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三、新歌教学

1、再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回答。

你能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呢?

2、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3、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4、再跟琴唱一遍。

重点唱准:草

肥,跟琴模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练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分小组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再评价。

四、聆听《草原巡逻兵》

1、师:小牧民们以大草原为豪,长大后都要做保卫草原的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初听全曲。

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复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

5、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

6、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草原放牧》

2、编创与活动

3本课总复习展示。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编创与活动

1、复习《草原上》 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 要求:边唱边表演 a、分组活动

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B、分组排练。

C、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其中有一对小姐妹„„

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2、初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3、初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4、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5、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m s l三个音符 请学生跟着琴边做手势边唱。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m s l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 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教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好的予以表扬。

4、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五、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 三 课

好伙伴 教学目的: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实践,在歌曲配伴奏及表演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进一步做即兴创作训练活动,巩固上节课所获得的音乐基础能力。教学重点::流畅地唱好《噢!苏珊娜》、《原谅我》,编创歌词和舞蹈。教学难点:唱好弱起乐句和附点节奏。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同伴进行曲》

2、表演《噢!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入: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交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

2、初听,听后交流

3、介绍创作背景

4、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分组讨论: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 提示:可以表演、画图、语言。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5、初听C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同。

6、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7、师: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三、表演《噢!苏珊娜》

1、师: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是什么打扮? 想知道是从哪儿来吗?

2、放音乐,教师边唱边表演。

3、放录音,学生轻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弱拍的附点节奏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对比,让学生听辫练唱

师: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怎样?应用什么情绪来唱?

4、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唱一边。

5、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试敲,再试着敲双响筒,合起来演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噢!表演苏珊娜》

2、新歌教学《原谅我》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噢!表演苏珊娜》

1、完整地唱一边。

2、编邀请舞

a、教师跳基本舞步——跑跳步。b、分组设计创作 c、分组展示 d、师生评价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上次我们碰到了美国人,并学了一首美国歌曲,知道他们很珍惜友谊,看到他们很珍惜友谊,有一个小朋友不禁唱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他唱了什么?

2、听录音范唱

师:你能听出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

3、学生随录音试拍三拍子

4、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5、放录音轻唱两遍 找出难点 重点:

前三句强拍上的八分音符。歌中是谁向朋友倾诉“一点错”

所以“我”应唱得重一点,稍长一点。

6、歌曲处理:歌中讲我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如果是你有了一点错,你怎么做?

7、学生讨论:怎样唱?(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进一层。

8、连起来流畅地唱一遍。

9、学唱歌谱 a、出示歌谱

师:第一、二锯的曲调有哪几个音是相同的?有哪几个音是不同的? 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比一比谁的记忆和模仿最快? b、教师范唱 c、学生跟唱

d、学生跟琴练唱

四、编创与活动

1、刚才小朋友进行了比赛,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学生编得新颖、有趣。

2、展示

3、师生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原谅我》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船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b、幻灯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

c、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3交换敲击,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师:玩得愉快吗?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哪些学生最聪明。出示节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2、师:你会用“m s l”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3、教师示范

4、学生同座试编

5、学生展示

6、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1、导入: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 放录音,学生聆听

2、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4、师: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

5、再复听全曲

6、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7、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8、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8、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五、小结

师:愉快的旅行结束了,通过旅游更增进了小伙伴的友谊,希望今后小伙伴的友谊更长久,合作更愉快。课 后 记:

第四课 钟 声 教学目的: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是围绕“钟声”这一主题而选编的中外不同风格的歌(乐)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唱准 音高。唱准 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3、通过聆听,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中、外“钟声”音乐。

4、有感情地唱好歌曲《美丽的黄昏》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音高关系。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彩笔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表演《钟声叮叮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上节课歌曲 边唱边表演

三、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do a、打乱顺序唱 b、学习fa、si、do 在音乐王国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外三个朋友

出示(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fa和mi、so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fa”这个音,唱一唱《哦,苏珊娜》《原谅我》

出示(si)学生跟唱,介绍si和la是邻居,唱一唱la、si,出示“do“学生跟唱,介绍它和”si“是邻居,唱一唱la、si、do,做一做手势

2、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

3、出示视唱曲: 2/4 dm s│ll s│l d si l│s —│dm s│l l s│f f m r│d—║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师生接唱 连唱

指名学生唱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 生:互相交流

师: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 生:互相交流

师: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师:你会用动作表演吗?

学生自由做动作(撞钟,身体左右摇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

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

4、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fa、si、do”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f、加固低音do so唱一唱

g、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h、二声部合起来,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和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

2、编创与活动:用do、re、mi、sol、la、do 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三、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

3、出示: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

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四、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学生自由模仿 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 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五、用do、re、mi、so、la、do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学生拍打节奏 教师范作 学生分组试编 展示 师生评价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美丽的黄昏〉

2、单元总复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

三、表演《美丽的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

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学生试拍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5、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歌声 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s、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 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课 后 记: 第五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鸟类美妙的鸣啼声给音乐创作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想像。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3、通过听辨、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水平。

4、唱好本课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五线谱上的do唱名是可以移动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唱好《一只鸟仔》、《小乌鸦找妈妈》发展其想像。教学难点:三个降号调的曲谱。教学方法:听唱结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一只鸟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复习本学期学过的不同地区的民歌或童谣《摇啊摇》、《我是草原小牧民》、《放牛山歌》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台湾民歌《一只鸟仔》。

2、初听歌曲,听后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3、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发现,在这首台湾民歌中出现了许多衬词和象声词,使得这首歌曲听起来更加与众不同。

4、读一读歌词,重点读象声词,模仿出鸟的叫声

5、学唱歌曲,轻轻地跟着范唱录音唱(二遍),找出难唱的地方练唱。

6、唱好后八分休止节奏,八分休止前一个音要轻唱,7、注意唱出下滑音,且要唱得自然

8、跟琴连唱,注意唱好衬词和象声词,把歌曲生动有趣的爱鸟心情表演出来 四分休止符“ ”用 ⅩⅩ 拍手

9、用打击乐器伴奏

a、分小组自己按照乐谱练习b、分小组、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c、分组展示,评价

d、集体分角色演唱和伴奏

10、学唱歌谱

a、设问:这首歌曲的歌谱由哪几个音组成?“re、so、la、si、re、mi” b、教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跟唱(二遍)c、找出难唱的地方重点练唱

d、唱谱是不加下滑音记号,注意八分休止符 e、慢速跟琴连唱。

三、出示四幅儿童玩鸟行为图,请学生说说哪一些行为是对的?哪一些行为是错的?为什么?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 增强学生护鸟、爱鸟的环保意识。

四、小结,布置课外收集资料,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乌鸦爱妈妈》

2、听辨活动

3、曲调接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新课:

放伴奏音乐,同学戴着小鸟头饰飞入教室

a、看到同学们都戴着美丽的小鸟头饰,老师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树林里,我想这么多鸟儿在一起,每天一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放录音范唱)b、歌曲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准备给歌曲取个什么歌名? 生:歌曲讲诉了小乌鸦捉虫子喂妈妈的故事。生:我准备给歌曲取名叫《可爱的小乌鸦》《懂事的小乌鸦》《小乌鸦爱妈妈》等。

2、指导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着老师模唱。b、找出难唱的地方共同练唱 注意区分

s—m与 s—r音唱准 c、老师讲解连音线的唱法: s―∣m―∣

s―∣r―∣

做到:音变字不变,口型不变。

4、学生有感情地轻声唱歌。

5、通过观察、对比、模仿,掌握连音线的唱法。

6、随着伴奏音乐完整地唱一边

7、短剧表演: 师: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象小乌鸦一样用实际行动去爱妈妈。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将歌曲的内容表演出来。a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表演?可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b分组展示,评价

三、听辨活动

师:小朋友们可学得真快,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听一听曲调的色块中,老师弹奏的是哪一组音?

1教师弹奏两边,学生听辨听辨快的同学给予表扬 2连起来唱一唱

四、曲调接龙

1复习学过的d、r、m、s、l一起唱一唱 2师范唱,让学生找出接龙的特点

(即第二个曲调的开始一个音与第一个曲调的最后一个音是相同)。要求:曲调与曲调的衔接要按节奏衔接,不能脱节 3学生分小组即兴接龙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对鸟》、《空山鸟语》

2、鸟鸣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对鸟》

1、导入:复习《一只鸟仔》

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关于鸟的台湾民歌,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听浙江民歌《对鸟》又是怎样表现鸟的

2、初听《对鸟》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解题:“对歌”是我国民歌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如果对话名往往称“对花”,本歌是对鸟名。所以称“对鸟”

3、复听《对鸟》

设问: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完全一样,还是有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对鸟》,感受甲、乙双方对鸟的乐趣,增加爱鸟的情趣。

三、聆听《空山鸟语》 1初听全曲 设问:

a、这首曲子的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吗? b、这首曲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c、师生讨论:(可以放音乐录音)

引子主要表现空山、空谷回声,鸟语(鸟的叫声)穿插与整首乐曲中

2、复听全曲

设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设问:你喜欢选择哪一幅图来表达乐曲的内容?(在括号内打勾)

3、介绍刘天华

作者刘天华(1895~1932),我国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学时参加学校军乐队学吹军号,曾先后学过铜管乐、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1914年在失业、丧父、贫病交迫的逆境中自学二胡。1927年创立了国乐改进社,在创作和演奏上均有成就。还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和北京艺专教授二胡、琵琶、小提琴。刘天华还刻苦学习西洋作曲理论和民间戏曲。他谦虚好学,向各种人(包括演奏家、流浪艺人、和尚、道士、乞丐等)求教,因而在二胡和琵琶上有较深的造诣。他在二胡演奏技巧上吸收了小提琴的长处,把二胡从伴奏乐器提升为独奏乐器,并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等10首二胡曲和15首琵琶练习曲。

4、出示二胡让学生观察实物,并且摸一摸,拉一拉,亲身感受的音色

5、再听《空山鸟语》

四、综合活动 鸟鸣音乐会

1、讲清音乐会规则即按照回旋曲式进行

所有的鸟“齐唱”——鸟的独唱——齐唱——独唱——齐唱„„

2、学生自己主持、编排,可以请个小组推荐一、二个鸟的独唱

3、进行评价,对于搜集的鸟叫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小结下课 课 后 记: 第六课 放 牧 教学目的:

1本课与第二课《草原》属同一主题,但所选的四首作品产生于四个地区,所以其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民族、地域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3、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4、在上两课掌握“mi、sol、la”三音的基础上,学习“la do re”三音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时值。进行“la do re mi、sol、la”的音高听辨,并进行即兴问答创作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区别听到的音高。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彩笔、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放牛山歌》

2学习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3编创与活动:曲调回答。4聆听《小放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三、新歌教学:

1、初听范唱

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

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

2、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朗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四、音乐知识

1、复习mi sol la 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2、学习la

do re 手势边唱边做

3、用手势唱准“la do re mi fa so la”各音的音高。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五、编创与活动

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3、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4、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牧歌》、《小放牛》。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聆听《小放牛》

1、导入: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高亢的四川儿歌,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2、初听乐曲: 师设问: 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3、听第一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4、听第二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

5、听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6、复听全曲

四、聆听《牧歌》

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

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

2、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

3、初听音乐。

师: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听后学生回答

4、复听乐曲

师: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低?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5、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五、小结,师生再见。板书设计:

题材

形式

风格 《小放牛》 《牧

歌》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辨“la do re” 2歌表演《小牧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愉快,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

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2师: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

我 把

赶 下 河 四度音程要唱准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5、随伴奏练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他们兄弟两个在放牧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在演唱的时候会不会唱得断开呢?(不会),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连贯特别是在最后两个“飘飘落”中间可以换气呼吸。

7、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

前面四句请两个学生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一起唱。

8、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9、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10、视唱教学 采用听唱法进行。

提出竞争机制:看谁记得快,对最县唱会的学生奖励“聪明星”

11、分小组视唱、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听辨“la do re ”

1、师: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 出示“la do re ”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两条曲调分开进行

a、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b、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课 后 记:

第 七 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的: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难点:歌曲中休止符的运用。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四分休止符

2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小牧笛》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 生:自由回答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

2、听录音

师生交流上述设问

3、听录音范唱两遍,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

4、跟琴练唱

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 ”?板书“ ”

讲解: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五线谱中就是用“ ”表示,“ ”是四分休止符(板书)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6、拍打节奏: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 ”先说“停”拍打,然后默想在心里拍打。

7、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要求:看到谱上“ ”要休止

师生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 ”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 教师小结: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 练唱

8、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

有感情地练唱。

9、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练唱第一乐段 c、练唱第二乐段 d、连起来唱

10、用打击乐器伴奏

a、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双响筒的强拍休止。b、打击乐两个声部敲击合奏。

c、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d、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妈妈的心》。e、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聆听《妈妈之歌》

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

2、初听

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

3、介绍

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

4、复听

设问:这首歌是男声唱?女声唱还是童声唱?

5、再次复听

学生看歌词跟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母亲的深情。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妈妈的心》

2、学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行情景表演

3、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妈妈的心》

1、指名学生唱,其余学生评价

2、边唱边表演

三、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

1、导入: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面几个音。

2、出示: la do re mi so la

要求: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3、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4、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5、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 la do re mi so la

”的音列。

四、《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导入: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音乐。

2、出示歌词,请小朋友们选一段歌词试试编一编,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唱一唱,其余学生评价一下。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旋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学生交流。

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4、再听范唱,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学生交流

5、用“Lu”哼唱曲调

6、放CAI歌曲,生轻声哼唱

找一找自己喜欢唱的乐句,唱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学生评价。哪句不会唱,谁来帮帮他? 重点练唱:

月儿

当 头

唱准低音“so”

妈妈

屋 里

悄 唱准低音“so”、切分音、“ re”时值唱足。

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跟琴连唱

7、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

学生交流

8、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 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9、看歌词,设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学生交流

你能把歌词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故事,老师放背景音乐

你能把刚才讲的饿故事进行情景表演吗? 提示:表演中有几个动作? 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10、学唱歌谱

师:能把这首歌曲的情绪表达得这样好,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首歌曲的旋律写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它的旋律。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慢速练唱。

11、拓展

师: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不再麻烦好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集体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五、小结,结束课时。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听辨音的高低

2、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3、游戏跳格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指明学生演唱 其余学生评价

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师: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

2、师生交流

师: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

3、复听这两首歌曲。

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师: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

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4、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再次复听,在心里跟录音哼唱

师生讨论演唱形式

5、师生小结: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听辨音的高低

1、复习“ la do re mi so la ”

要求:边做手势边唱

2、教师弹奏以上音让学生听辨,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

学生板书

其余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在书上 用手势唱准“ la do re mi so la ”的音列。

五、游戏:跳格子

1、导入:刚才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游戏规则

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

”代表休止符

教师示范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六、小结,师生再见。课 后 记:

第八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的: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无限的生机,本课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儿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感受并体验《四季童趣》与《捉迷藏》及《樱花》与《雪花飞舞》相互不同风格与情趣。

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这就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热情的歌声表现歌曲《四季童趣》与《捉迷藏》。教学难点: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四季童趣》

2、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教唱歌曲时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乐器:“碗琴”

A、简介:用五个相同质体的器皿,在器皿内注入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器皿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要求把五个器皿发出的音高组成do、re、mi、sol、la。B、多媒体演示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樱花》

2、表演《捉迷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

1、介绍樱花。

设问:

(1)樱花的形状与颜色?

(2)什么季节开花?

(3)是哪一国家的国花?

2、欣赏合唱曲《樱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学生小声随录音哼唱,熟悉曲调。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3、再欣赏器乐曲《樱花》,在复听前设问:

(1)歌曲的旋律出现几次?

(2)每次出现的速度是否一样?

(3)能听出每次的主奏乐器吗?

(4)每次出现表达的情景你能描绘吗?

4、复听后师生讨论。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躲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雪花飞舞》

2、创编回旋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雪花飞舞》

1、介绍乐曲的创作情景。

2、初听乐曲。设问:

A、你能从音乐中声中相像到雪花飞舞的情景吗? B、怎样的曲调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吗?

3、复听乐曲。设问:

高音区的音乐代表什么?低音区的音乐代表什么?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4、复听乐曲。

问:能听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同吗?

5、小结:四季的另一景色――雪。

三、创编回旋曲

分组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与《四季童趣》为主部A,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四、全课总结:

春夏秋冬,大自然变化多姿多彩,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同学们大胆想象,编织了美丽的童心世界,愿我们多听多想多看,开阔我们的视野,在音乐世界里尽情遨游。

课 后 记: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的: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体现音乐的社会性。在丰收时刻,人们往往会载歌载舞,尽情抒发他们喜悦的心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以即兴舞蹈的形式来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桔梗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小乌鸦爱妈妈》

三、新歌教学

1、导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能歌善舞。下面,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教师做西藏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新疆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蒙古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介绍这是朝鲜舞,想学吗?

2、放录象,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 学生谈感受

你能听出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吗? 学生试拍

4、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5、揭题:《桔梗谣》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6、学唱歌曲

放录音,学生轻唱

找一找喜欢常的乐句及提醒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 重点练唱:

第二乐句,唱好符点处 第四乐句,唱好连线、符点处 第五乐句衬词3 最后一句,连线处 连唱

这首歌讲了什么?你觉得应怎样唱?

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7、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教师范唱。

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 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

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下自学 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5 6 1 6 5 ︱6 5 6 1 6 5︱1 1 2 ︱1 — — ︱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教师指挥,各组接唱 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 学生齐唱

8、分组表演

9、配上伴奏完整表演。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丰收歌》《丰收的喜悦》

2、复习《桔梗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丰收歌》

1、导入:每当春节人们会怎样?

2、师:人们开心时,会用歌舞的形式表达,粮食大丰收了,会怎样呢? 在北美有一个国家叫丹麦,(出示图片介绍)丹麦人民更是豪放开朗,能歌善舞,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丹麦歌曲,请你看书上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吗? 欣赏《丰收歌》

3、师:如果你被这一快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体验一下丰收的快乐,大家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好吗? 再次聆听《丰收歌》

4、师:你还学过哪些欧洲歌曲/

学生讨论

唱一唱,跳一跳

5、师:朝鲜族人民为了欢庆丰收跳起了长鼓舞,请小朋友按A(《桔梗谣》)——B(《丰收歌》)——A(《桔梗谣》)表演

放歌曲录音,师生互动

6、师:《丰收之歌》是谁演唱的?

生:自由讨论

师:我们在第五课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生:自由回答

师: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生:试着总结

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 板书:人生分男声、女声、童声

师:你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曲名字吗/ 学生讨论

三、聆听《丰收的喜悦》

1、导入:刚才这首歌表达的四丹麦人民欢庆丰收的饿喜悦的心情。下面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后说说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

2、播放第一段录音 听后学生讨论

师:你能用舞蹈动作表演一下吗?

3、欣赏全曲

师:你能听出全曲在表达丰收的喜悦情绪中有什么变化?

听后讨论

4、师:你能根据全曲音乐的发展变化用你自己的动作变化去表达吗?

再次欣赏

学生表演

5、师:希望大家边听音乐边动起来,参与到音乐中去,把丰收的喜悦表演出来。再来一次:要比上次更投入。

6、师:你觉得歌曲有几段?每段情绪一样的吗?请你用色块涂一涂

听音乐,学生看图形涂色块

四、小结,师生再见。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圆圆和弯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范唱,听录音 学生讨论

3、听音乐,说说歌曲情绪 听后学生谈感受

4、师:这么甜美的歌曲你觉得用什么动作表演呢? 放音乐,学生表演。

5、学唱歌曲 放录音轻唱,说说最喜欢唱的是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还有哪一句不会唱,谁来帮帮他? 重点练唱

圆圆的 蘑 菇

注意:切分音和一字两音处

圆圆的粮

囤 冒

注意:连线、休止处 采用听唱法练唱

处理:丰收了人们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应怎样唱? 用甜美的歌声唱出丰收的喜悦。

6、学唱歌谱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

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猛然后试着记

集体校对

教师弹奏第二、三句,小组讨论试唱,然后听记,校对

教师弹奏第四句,指名学生试唱,然后听记,校对

评比哪个组、哪位学生优秀(给予表扬加分)

练唱歌谱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

合着音乐敲一敲

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伴奏、表演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

分组编创歌词

第二篇:三年级第五册全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 1 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

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

理想。

2.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

3.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4.“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5.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可适时提示:(1)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像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

景中?

(2)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生活在21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以加强德育教育。

二、表演《摇啊摇》

1.听唱,感受歌曲三拍子。

2.老师范唱,学生 体验六拍子

3.边看书上的插图,边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4.听琴默唱

5.讲解三拍子和六拍子相同与不同。6.轻声读歌词(接龙)7.轻声接龙唱 8.指名演唱 9.处理歌唱

10.4小节一句跟琴模唱曲调,要求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

11.完整唱好这支童谣。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即兴表演)。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

空间)

3、分小组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1: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

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2.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

3.学生们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我们多么幸福》、《小酒窝》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

听音乐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 6

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进入新课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3、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

4、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

我是

×× × │ × × │ × × │ × —

手拿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友谊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噢!苏珊娜》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 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流畅的唱好 《噢!苏珊娜》。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

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原谅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 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与集体主义精神。

2、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

3、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你

原谅

我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 教学目标:

放牧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妈妈的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教学目标:

1、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的

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 1 2 3 │ 5

│ 5 3 2 1 │ 6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五、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捉迷藏》

教学目标:

1、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

2、聆听 《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七课

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ri mi fa sol la si do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 《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3、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 2 3 5 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3/4 ×

— × │ × — × │ × × × │ × —

0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八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只鸟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 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33

四、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对鸟》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否完全一样?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看图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爱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导入:讲《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

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妈妈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

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

四、学唱歌曲

1、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模奏练习:2/4 ×× ×× │ × × │ × —

│ ×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师)乌鸦妈妈觉得我们的歌唱的很不错,可就是太单调了一点,我们有什么方法给这首歌美化一下呢?对了我们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一下呢?

2、律动:(师)同学们再想想除了为歌曲伴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首歌变的更美?我们可以用动作来美化这首歌。下面我们用四人小组形式把这首歌的动作想想,自己编一编。可以按照节奏做动作也可以看歌词想想动作。歌表演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摇篮曲》走出教室。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标: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课四首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的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只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即兴表演来抒发丰收的喜悦只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桔梗谣》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圆圆和弯弯》 教学目标:

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小猫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桔梗谣》。

二、聆听《丰收的喜悦》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用色块来表示三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六、课堂小结

《完》liqin 40

第三篇: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已整理)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桥下六小

李银双

全册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整个教材的编写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在教材内容上注重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主要内容分“童年”、“草原”、“好伙伴”、“放牧”、“妈妈的歌”、“四季的歌”、“钟声”、“爱鸟”、“丰收歌舞”

在本册教材中,聆听歌曲有19首,其中中国作品有13首,外国作品6首;学唱歌曲18首,中国作品14首,外国作品4首。在这一学期的教材中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国内外的民歌,让学生初步了解感受中外民歌,其中包括外国的《原谅我》美国民歌、《樱花》日本民歌、《钟声叮叮当》澳大利亚民歌、《丰收之歌》丹麦民歌;中国的《草原上》内蒙古民歌、《妈妈之歌〉云南纳西族民歌、《小白菜》河北民歌、《对鸟》浙江民歌、《一只鸟仔》台湾民歌、《桔梗谣》朝鲜民歌

第一课 童年

教材分析: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

密联系。

《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D宫调式。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小酒窝》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为法国的图森。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在聆听这首音乐时,我们教师可以自己范奏这首钢琴作品,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通过图谱了解音乐的三段变化。

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 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教 学 目 标

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4背唱歌曲,并进行表演。教学重点 歌曲的欣赏和演唱 教学难点 乐曲情绪的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表演《摇啊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

1、请同学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

1、分组

2、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

3、常规教育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歌词

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规律。用„LU‟哼唱旋律。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重复,唱2遍。记住重复记号。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 5 1 6 │5.5.│ 摇 到 外 婆 桥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时值唱足。

9、连唱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

10、跟唱歌谱

五、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4、出示: 6 5.│3 6 5.│ 3 5 1 6 │5.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

2、初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 慢

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

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幻灯出示歌词

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6、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四、听辨练习

1、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音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 5 | 5 3 | 5 6 || 5 3 | 3 6 | 6 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两拍子还是三拍子吗? 边听录音边按拍子拍手。

4、用LU哼唱

重点: 31 06│3 0 │53 05 │6 0│

5、按节奏朗读歌词 重点读准:八分休止符

6、放录音,轻声跟唱。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旋律。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06│3 0 │53 05 │6 0│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连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ХХ ХXI 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 边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第二课

草原

教材分析:

聆听《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歌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四首作品,初步集中接触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风格,从而体现本课的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初步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器乐曲《草原放牧》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这个网上有Flash,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听起来更直观形象不觉得枯燥。

歌曲《草原上》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

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这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教学目标: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

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

4、唱准“3、5、6”三个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难点

1、唱准3、5、6、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名称、写法、时值 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草原上》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

优美抒情的情绪。

3)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4)边唱边即兴表演。

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学生唱)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6 3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 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 聆听《草原巡逻兵》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5、6”三个音。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

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二)新歌学习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3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草原放牧》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编创与活动: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老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

第三课 好伙伴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根据题目,他表现的主题是表现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友谊”产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同伴进行曲〉这是一首用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进行曲。在聆听时,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西洋乐器中的几件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

合唱曲《船歌》 这是作曲家黎英海为我国电影《两个小足球队》所写的一首插曲,它描绘了青少年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真诚友谊和远大理想。

歌曲《噢!苏珊娜》 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中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这首歌曲学生可能都觉得听过,但是不能准确的把它唱出来,尤其是每小节的附点节奏 X.X学生很容易忽略,还有是每一乐句的弱起,也是这首歌曲的难点。

歌曲《原谅我》这是一首3/4拍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这首和《噢!苏珊娜》一样,也存在弱起和

附点的问题。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聆听、欣赏。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难点

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弱起和附点的唱法。教学方法 欣赏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同伴进行曲》 表演《噢!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三、讲授新课: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四、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船歌》

表演《原谅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二、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说明: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

齐唱:集体划船;

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三、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XX | X.X X X X | X-请你|原谅 我 原 谅 |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第四课

放牧

教 学 内 容:

1、聆听《小放牛》、《牧歌》

2、听辩“ ”的练习

3、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4、编创与活动:曲调问答

5、音乐知识: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 教 材 分 析

1.民间乐曲《小放牛》

此曲原为民间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旋律质朴流畅,活泼轻快。这首歌曲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乐曲就是以这首民歌旋律为基本素材改编而成的。在一段活泼欢快的引子之后,民歌旋律作各种变化与发展,在不同的速度中多次出现。形成三个段落。2.小提琴曲《牧歌》

乐曲是根据内蒙古昭乌达盟同名民歌改编的小提琴曲。原民歌的歌词为:“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撤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乐曲所表达的正是民歌所提示的意境。

乐曲由钢琴奏出平静舒缓的伴奏音型,引出悠长优美的第一部分音乐主题,这是典型的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音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使人沉醉在蓝天、白云、羊群、笛声交融而成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接着主题旋律在高音区重复一次,给人以草原宽广无垠、蓝天深邃清澈的感觉。

3.歌曲《放牛山歌》

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五声徵调式。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歌曲为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全曲用“ ”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使其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衬词“哟喂”及“啥”字地方方言语助词的运用,使歌曲增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风格,从而形成了一领众和的对唱效果。第三乐句“ ”切分节奏的出现,使牧童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得到了欢畅的抒发。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如牧童在山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最后一个乐句采用了与第四乐句同头换尾的手法,再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欢乐的情景和抒发了劳动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牧笛》

这是一首以民歌音调为素材的创作歌曲,商调式,歌曲的结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歌词以朴素的语言、简练的手法,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农村风情画,表现了纯朴真挚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2、学习la do re及八分音符时值。

3、编创与活动:曲调回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草原上》 边唱边表演

师: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三、新歌教学:

1、初听范唱 听后学生回答。

2、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

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找出不认识的字进行识字教学 齐读歌词

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重点: 1 2 3 2 |1 6.| 四 梨又四耙 罗 唱准一音多字处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跟唱

连唱

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

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7、视唱教学:

出示 3 2 1| 2—| 1 2 1 | 6 —| 学生读谱视唱

其余曲调采用跟唱法学习。

四、音乐知识

1、复习mi sol la 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学习la do re 手势边唱边做

2、用手势唱准“6 1 2 3 4 5 6 ”各音的音高。

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3、将6 1 2 变成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唱 如:6 —、6、6 从而学习八分音符时值——“跑” 用圆点将歌谱中的“跑”点出来。

五、编创与活动

4、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5、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6、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三、聆听《小放牛》

3、导入:

师: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高亢的四川儿歌,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

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4、初听乐曲: 师设问:

一、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二、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

5、听第一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

6、听第二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以再听一边

7、听第三段音乐

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又有了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8、复听全曲

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四、聆听《牧歌》

五、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

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

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

六、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

师: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听后学生回答

七、复听乐曲

师: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低?

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八、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

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 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五、小结,师生再见。板书:

题材 形式 风格 《小放牛》 《牧 歌》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5、听辨“6 1 2 ”

6、歌表演《小牧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放牛山歌》

要求: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7、导入:

师: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愉快,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 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

8、师: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9、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重点: 2 5 5 6 6 | 2 6 5 — | 我 把 鹅 群 赶 下 河 四度音程要唱准

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

跟唱

连唱

10、处理

师:他们兄弟两个在放牧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在演唱的时候会不会唱得断开呢?(不会),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连贯特别是在最后两个“飘飘落”中间可以换气呼吸。

11、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

前面四句请两个学生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一起唱。

12、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

13、视唱教学 采用听唱法进行。

提出竞争机制:看谁记得快,对最县唱会的学生奖励“聪明星”

8、分小组视唱、歌表演,并进行评价。

四、听辨“6 1 2 ”

1、师: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

出示“6 1 2 ”唱一唱

2、进行听辨

要求:当你听到弹奏的是上面一个音时请站起来,听到弹奏的是下面一个音是坐着不动。

两条曲调分开进行

7、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

8、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 的高低。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材分析: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聆听《妈妈之歌》 这是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河北民歌这首歌曲我们在聆听是要出示歌词,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歌词的内容,同时我们在聆听前更要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歌曲《鲁冰花》 这首歌曲表现了一个名叫“鲁冰花”的女孩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学生对副歌部分教熟悉,可一起跟唱。

歌曲《妈妈的心》 是一首结构规整,曲调流畅,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它以第一人称的内心表白,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歌曲为2/4拍,宫调式,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教学目标:

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妈妈的歌。让我们走出教室,共同策划表现好 “唱唱我们的妈妈”表达“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

2.欣赏三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四拍子,并与二、三拍子进行对比学习。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唱《摇篮曲》;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第二课时:听、唱《摇篮曲》(舒伯特曲),讲4/4拍号 第三课时:听二首《摇篮曲》;开演唱会。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四首摇篮曲的对比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磁带、钢琴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表演《摇篮曲》

1.这是一首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唱给宝宝听的摇篮曲。 2.谈话:也许你已不记得婴儿期妈妈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从影视片中,或周围邻居的妈妈哄小宝宝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当时的情况,这首歌就是歌唱那种情景的。3.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4.再听一次。请看歌谱,这首歌的记谱与第三课的《愉快的梦》是一样的。上次我讲过那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谱同样也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5.为了把这一曲调的节奏唱好,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三课《愉快的梦》的曲调。

6.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做到90%以上的学生都能唱好)。

 7.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第二乐句4小节。  8.学生自学第三、第四乐句(各4小节)。  9.能流畅、准确地完整唱好曲调后,唱歌词。

 10.要求学生能用动作表演《摇篮曲》,投入角色(要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

二、自制弹拨乐器为歌曲《摇篮曲》伴奏

1.启发学生用家里的废料,如:线、尼龙丝、竹片、木条等进行制作。 2.教师简单介绍弹拨乐的基本要求,振动弦,运用弹、拨的方法来发出声音。

三、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

1.这是一首孩子唱给妈妈的歌,选自朝鲜歌剧《血海》。 2.由于这首歌曲不长,曲调很流畅很动听,所以可以将歌曲用投影打出来或抄成歌片展出。

3.初听歌曲。要求了解歌曲的内容。 设问:

(1)妈妈为什么不露笑脸? (2)妈妈什么时候露笑脸?

4.复听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5.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聆听、表演《摇篮曲》

1.本曲教学上采用一个曲目两种形式,既是欣赏聆听又作为歌唱表演,同时学习4/4拍号的知识。

2.建议听唱结合,听听唱唱,唱唱听听,以加深对这一名曲的理解及表演。 3.先聆听《摇篮曲》。

(1)初听时要求能听清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2)复听时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要能聆听伴奏如何为摇篮曲营造气氛,演唱者如何用歌声表现出《摇篮曲》的情感及风格。 4.师生讨论。

5.学唱《摇篮曲》曲调。

(1)在聆听两遍的基础上,对曲调已有所熟悉,先在教师指导下唱好第一句与第三句曲调。

(2)第一句是两小节,教师先示范唱一次并让学生跟唱,同时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教学提示:穿插讲解4/4拍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其中第三拍是次强拍,所以把第三拍上的“2?”唱得稍强一点,加上有附点稍长一点,“ ”作为带过去,这样就能唱好(切忌把“ ”单独练习)。

(3)第三句即第5、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把第5小节“2?”及“3?”唱得强一些,第6小节装饰音在唱曲调时暂时不唱。 (4)剩下的第二、四乐句学生稍自学一下即能唱出。 (5)连贯流畅地唱完整曲调,手还要划拍。 6.再聆听《摇篮曲》。 要求学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7.跟着音乐唱歌曲。

8.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

9.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范唱,心里跟着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10.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有感情地表演《摇篮曲》。

二、选择《摇篮曲》的词语

1.目的是让学生用选择法来选出适合于该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征的词语。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自己选择的基础上集体讨论。

2.通过复习三位著名作曲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所以在活动时,先听这三首作品,再独立思考进行选择。

3.不要搞标准的答案,凡是属于慢、亲切、轻柔、深情、平稳等均可,反差太大的要给予指出,如雄壮、有力等,当然是不符合的。

三、开放式教学

1.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选一首符合本课题的歌,唱给妈妈听。 2.要求妈妈给孩子的唱写一个评语交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该项活动的进行,也引起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3.为下一节课全班开演唱会作好准备工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

1.这是一首贺绿汀的名曲。在风格上有浓郁的汉族情调,表现妈妈在哄宝宝入睡时的情景。

2.初听第一乐段。 设问:

(1)这是中国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 (2)从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情景? 3.师生议论。 4.初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5.欣赏第一、二乐段。

边听边画画来表达你对音乐的感受。 6.聆听全曲。

没有画完的可继续画,画完的同学看着你的画,想想是否与音乐的表达是一致的? 可以作修改。

7.展示各人的画图,相互交流。

8.小结:妈妈在哼着曲子摇着摇篮,宝宝睡得多香啊!

二、聆听管弦乐曲《摇篮曲》教学基本要求

1.这又是一首名曲,是德国勃拉姆斯创作的。原是歌曲,现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由于它的曲调优美动人,在音乐会上成为一些歌唱家和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2.在欣赏器乐曲前,可先欣赏声乐曲,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自己表演,让学生对曲调有初步的印象(把歌曲板书出来让学生边听边看谱)。

3.欣赏管弦曲《摇篮曲》。

设问:你熟悉这曲调吗?乐队表现怎样的情景? 4.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辨别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在教材中标出来。 5.小结:这是一首欧洲风格的摇篮曲。

三、“唱唱我的好妈妈”演唱会

1.各组交流自己选的歌曲、乐曲,并推选代表。

2.由班长或课代表主持开班级演唱会,并邀请几位同学做评委。

3.评委宣布评委会的评选结果。

四、课堂小结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材分析:本课以“四季”为主题,以“儿童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为贯穿教学的链子和线索。在教学内容上选取了一组表现四季的乐曲和歌曲。《雪化飞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爱女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刻画了孩子在冬日里凝视室外漫天飞舞的雪化,热切盼望春天早日来临的心情。《樱花》是一首淳朴而生动的日本民歌,表现了人们对樱花的喜爱。歌曲《四季童趣》和《捉迷藏》都表现了儿童们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热爱生活情景。前一首歌带有通俗少儿歌曲的风格,后一首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 37

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方法:讲解法 合作法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1 2 3 │ 5 6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爱吃 鱼,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第 三 课 时

一、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6、师生接唱歌曲

7、生分组接唱歌曲

二、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第 四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

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 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1 2 3 │ 5 6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

第七课

钟声

教材分析:《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6/8拍,大调式。歌词 “叮叮当”模拟了悠扬的钟声,仿佛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全曲只有二个乐句,基本节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移三度的模进,每乐句中都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出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着。歌曲的合唱声部,只运用了同音的支声“1”、“ ”作为衬托,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人们耳边久久回响。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教学方法:合作法 讲授法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捉迷藏》 边唱边表演

三、音乐知识

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 a、按音阶唱

b、打乱顺序唱

2、学习fa、si、do 在音乐王国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 外三个朋友

出示4(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4和3、5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4”这个音,唱一唱《哦,苏珊娜》《原 谅我》

出示7(si)学生跟唱,介绍4和6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

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7”这个音,唱一唱《唱给妈妈的摇篮 曲》

出示“1“学生跟唱,介绍它和”7“是邻居,唱一唱6、7、ⅰ,做一做手势

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w w w.x k b 1.c o m 出示视唱曲:

2/4 1 3 5│6 6 5│6 ⅰ 7 6│5 —│1 3 5│6 6 5│4 4 3 2│1—║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师生接唱 连唱 指名学生唱

四、新歌教学

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见过吗? 生:互相交流

师: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 出什么声音? 生:互相交流

师: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 听音乐,学生谈感受 师:你回用动作表演吗?

学生自由做动作(撞钟,身体左右摇摆)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 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

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

3、学唱歌词 a、轻声跟唱

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

4、连唱

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

4、7、ⅰ” 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

c、教师画图形谱

d、第三、四句由学生自己画图形谱自学识谱 e、连唱

f、用流畅的情绪,连贯地唱一边,注意起伏,并在“v”处换气 g、加固低音do sol唱一唱 h、低声部练习,先唱谱后唱词

i、二声部合起来,注意聆听另外声部,使二声部和谐

五、小结,师生再见。第二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力求音准、和谐

三、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

3、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 唱一唱主题曲调

4、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复听全曲 师生交流

5、再次复听

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四、小结 第 三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 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 学生自由模仿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 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

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老师有一个好方法,想不想试一试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 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5、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6、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三、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 学生拍打节奏 教师范作 学生分组试编 展示 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四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钟声叮叮当》 分声部唱一唱 二声部合唱

三、表演《美丽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 学生谈感受

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 放音乐,学生试拍 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师:这么优美的音乐,你会用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

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

5、哟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

聆听录音学生感受

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 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 个声部的歌声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 A、教师范唱

B、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C、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D、连起来唱

E、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 分组展示 学生评价

用三角铁在“叮咚”处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八课 丰收歌舞

教材分析:《丰收歌舞》中的《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带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民歌。歌曲采用三四拍子,由七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轻快明朗,生动地塑造了朝鲜人民勤劳活泼的形象,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歌曲优美,舞蹈性节奏的情趣,并通过讨论,互相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自然知识(如说说知道那些田野中的野菜),鼓励他们去了解自然,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并用自己创编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学重难点:重点:表现歌曲优美,欢乐的情趣。

难点:学生动作的创编。

教学方法:合作法 讲授法

第一课时: 学唱《桔梗谣》、聆听《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1、用歌舞形式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2、聆听《丰收之歌》,并以即兴舞蹈的形式来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桔梗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编创动作。

教具:钢琴、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桔梗呢/

二、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出示桔梗图片。

三、聆听范唱:出示《桔梗谣》音乐。

四、学唱歌曲:

1.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1)、(2)卡片。学习时,学生边唱边拍节奏。

3、把(3)、(4)、(5)、(6)四张卡片,分给四个小组,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卡片(5)的小组。

4、把卡片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着来唱一唱,教师加以指导。

5、最后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调完整。

6、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着轻声配上歌词。

第四篇: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 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 ”的长短。 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

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创编活动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 和 XXX的节奏型

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欣赏《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 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

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 我们的朋友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其音乐形象的造型生动而别出心裁,幽默而略带戏谑。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

2.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现了两只鸟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

 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 9.再听第二乐段。

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 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 (3)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第三课 童 趣

教 材 分 析

1.歌曲《猜调》

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木偶的步态舞》是曲集中的最后一首。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这是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因此这首钢琴小曲成为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乐曲正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

4.歌曲《摇船调》

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景。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5.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2.猜谜活动交流。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10.评价小结。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12.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游击队歌》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自抗日战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歌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即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这首舞曲原来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也出自于勃拉姆斯之手笔。这里我们将欣赏到的是用三角琴(俄罗斯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的改编曲。

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6.歌曲《嘹亮歌声》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3.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难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13.教学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

教 材 分 析

1.钢琴曲《牧童短笛》

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作曲家介绍

贺绿汀(1903~1999)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早年即投身于革命并进行音乐创作。后入上海国立音专,攻读音乐。1934年所作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在“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分别获头奖和名誉二奖。此后进入电影界,为进步电影《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创作音乐。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等歌曲,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期间,又创作了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晚会》等佳作。解放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培养音乐人才,但仍坚持音乐创作园地上的耕耘。]

2.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 《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情。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作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

3.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

4.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内蒙古民歌《蒙古小曲》的音调和词意,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音乐宽广而又宁静,富有意境。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教学过程: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 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

1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1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1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1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1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17.把歌中的 节奏改为 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1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1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2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21.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过程: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

(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6)完整地唱全曲。 4.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16(5)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 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

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

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

一、风格多彩。7.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⑴游戏规则:

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

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凡卡着的,接错的,音不准的被淘汰。

⑵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学生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⑶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穿插进行,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

8.教学小结。

第六课 爱祖国

教 材 分 析

1.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2.管弦乐《红旗颂》(片断)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3.歌曲《救国军歌》

歌曲作于1936年,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所写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首。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并步步向南进逼,妄图侵吞全中国。在此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却一面采取不抵抗政策,一面则加紧策划、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枪口对外”如一声惊雷,迸发出全国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爱国军民齐心抗日的坚定决心。这首歌曲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救亡歌咏集会上必唱的歌曲。

4.歌曲《一个***女儿》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5、歌曲《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 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教学过程:

1.谈话: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教学过程: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可以看谱,从实际出发,教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学生水平出发),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要求: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表演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3)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4)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6.综合表演: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如:

 顺序一:《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 -《只怕不抵抗》B组 全班同学唱 全班同学唱

顺序二:《只怕不抵抗》-《红旗颂》表演-《一个***女儿》。 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

7.单元小结: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8.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10.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11.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2.教学小结。

第五篇:苏教版新课本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2010)

苏教版新课本音乐教材 第五册(三年级)

目录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快乐恰恰恰 百灵鸟的歌 采山谣 欢乐谷 牧笛声声 爷爷故事多 我又长大一岁了

第1页

共39页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4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七个小兄弟》《乃哟乃》《音乐是好朋友》 听:《Do---Re---Mi》《我是小音乐家》 奏:竖笛发音练习sol、la、si、动: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 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教学总目标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 2 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 mi sol‖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 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以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通过演唱及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展开,让学生在听一听、议一议、唱一唱、动一动中体验―可爱的音乐朋友‖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特点,内容不但个性鲜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显、相互关联。

第一课时《七个小兄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

第2页

共39页

2、聆听和表演(Do Re 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教师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教学难点

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力求由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乐的气氛贯穿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以感受体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聆听和表演,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探索音乐元素,在“听、唱、议、演”中得到多种艺术能力的培养,体验学习的快乐、与人合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导学激趣

1、动一动

学生随着(Do-Re-Mi)的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猜一猜(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大家介绍七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听赏歌曲(Do-Re-Mi),第二段合唱部分,由学生扮演的七个简谱音符卡通娃娃,同学们一边听赏,一边表演。

3、议一议(复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有谁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叫什么?是那一部电影的插曲?

介绍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观看电影片段,谁片段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的情绪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

4、演一演(参与表演、加深体会)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和歌曲中所表达音乐形象的体验。

1)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位同学扮演老师(或老师担任),表演歌曲的领唱部分,其余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戴上头饰分别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个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2)相互评价

全班同学在唱唱、跳跳的同时展开相互评价,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欣赏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学习

1、小音符的本领

师:这七个音符就像是童话世界里七个神秘的小矮人,它们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化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曲调。

第3页

共39页

现在请你们跟着琴哼哼、唱唱,请你们谈谈小音符为什么能变化出这么 多曲调?(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可以组合)

2、引入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学习

1)播放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辨歌曲旋律在节奏变化后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感悟音的高低、长短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反复听赏、感受、体验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此歌)

2)听别歌曲中(1—4小节)与(21---24小节)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分男生、女生进行演唱

3、表演与创作

请七位高矮不同的学生扮演〈七个小兄弟〉角色来进行表演(举例)感受歌曲中时值的长短及音的高低,使学生得到 感性认识,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最后让学生做一个创编旋律游戏(把学过 节奏,用五个小兄弟来代替,把4、7小兄弟去掉。教师伴奏,学生唱歌曲中最后一句―有长有短、有高有低,谱成一支曲‖,唱完后五个小兄弟变成了一排节奏谱和旋律,先让全班学生拍一拍、再唱一唱)

4、歌曲拓展 编创活动

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跳舞、唱歌吧!

(讨论决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5、歌表演?

结合歌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和汇报表演。(进行互相评价,鼓励不同的表演方式。

三、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1、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甚至还能唱歌呢!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留意而已,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八只空玻璃杯)怎样能使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2、师:请小乐队上场,为我们演奏今天欣赏的美国影片〈音乐之声〉里的插曲(Do---Re---Mi)。演奏的乐器就是玻璃杯,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3、师:多么美妙的音乐,在杯子里加上不同量的水,就使玻璃杯发出了这么美妙的声音。有一个建议:课后请你们尝试一下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和爸爸、妈妈开一个家庭演奏会,一定很开心!

四、小结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使我认识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第4页

共39页

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邀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引入人胜。

第二课时 “ 歌曲拓展 编创活动”

第三课时《乃哟乃》

教学目标

1、学唱《乃哟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点,学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舞蹈、悠扬的器乐声表现土家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运用听的方法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学生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

3、在欢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的心情。教学难点

听辨音程、节奏 教学重点

感受少数民族民歌待点,认识呼吸记号,掌握s01的音高、音位。教学思路

欣赏一首乐曲《小白船》,学生每两小节为一个划船动作,表示上下起伏的小船在水上飘荡;有的学生头披纱巾如―嫦娥奔月‖般飘游在广阔无垠的星河之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歌特点与乐曲的优美意境。让同学根据歌曲《乃哟乃》编配动作进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愉快 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小白船》。

1.欣赏前,通过朗读歌词和讲故事,介绍―中秋节‖赏月风俗导入,并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朝鲜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划船等)表现乐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表现的美好意境。

4.用线条连一连、唱一唱,进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点。

二、认识呼吸记号及―sol‖。

1.复习―<‖(渐强)与―>‖(渐弱)记号。

2、区别―V‖与―<‖―>‖的不同点,知道―V‖的名称与用处。3.认识―sol‖的唱名、音位及音高。

第5页

共39页

4.在手谱上找到―sol‖的音位。

5.练习视唱一、二,掌握lu、lu的口型和正确的发声方法。6.运用呼吸记号练唱视唱二、三,做到缓呼缓吸。

三、学唱歌曲《乃哟乃》 1.教师范唱(可使用伴唱录音载歌载舞地表演)给学生一个欢快、活泼的初步印象。

2.介绍土家族民歌特点及民族风格。

3.分句拍击歌曲节奏,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4.视唱乐曲,找出do、mi、sol的唱名,做好歌曲后面的练习。

5.鼓励学生自己用乐器吹奏旋律,大胆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中进一步感受民歌特点。

6.用―练练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乐句要与歌曲对应好,避免混乱。

7.学会歌词后,让同学编配动作进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愉快 的心情。

8.表演活动《跳跳拍拍》,以歌舞一拍手一歌舞一跺脚的形式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四、拍击节奏。

1.复习一下《大钟与小钟》中学过的4种节奏,分析一下4组节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看图模仿拍击。

2.听教师拍击,让学生凭记忆把节奏拍击出来。3.教师按4个不同方向连接拍击,让同学们迅速作出判断并按图示要求将节奏拍击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音乐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音乐是好朋友》,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感受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及三拍子强弱节拍。

第6页

共39页

3、学做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美感,教学难点

感受四分符点音符x.x 教学重点

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教学思路

用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体验音乐的美感,体会相互合作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高位子

(听―七色光‖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5 5 3| 5 3 5| 5 3 5 5 3 | lu lu lu lu lu lulu lu

3、同学们模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唱一首歌请你们听(范唱―春晓‖ 5 3-∣3 3 1 0∣5 5 3 3 1∣5 3-∣5 1 3 0∣5 5 3 3 1∣

春 眠 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 来 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请大家来感受一下(学生跟唱),我们刚才所模唱的歌曲共出现了几种音高?请大家一起用手势来感受一下。(5、3、1)

二、音乐游戏

1、歌表演:刚才我们已感受到了5、3、1、三个音是好朋友,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七个小兄弟‖也是好朋友,请七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其它同学在自己位子上边唱边表演。

2、音乐游戏:感受时值,创编节奏及旋律。

(认识、体验四分音符 x、x)

三、学唱歌曲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体验到了音乐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和音乐交朋友吧!请大家听《音乐是好朋友》

2、初听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3、请大家用拍手、或摇晃身体来体会音乐的节奏。

4、(先用球感受强弱,再用走路的形式感受音乐节拍

5、用哼鸣熟悉旋律

第7页

共39页

6、找一找歌曲中5、3、1、共出现几次。

7、视唱歌谱(先用柯尔文手势视唱)

8、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9、律动: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五、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课后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一单元,我以“听、唱、游戏”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例:“七个小兄弟”以景展开想象。“音乐是好朋友”以情展开想象,亲情、友情。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

2、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放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第8页

共39页

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能够认识1、3、5三个音,并正确拍击出由x-、x、x组成的节奏短句;试着创编简单的旋律。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密切联系,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教学内容

唱: 《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听:《马刀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踏踏、唱唱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养成与他人合作 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教学难点

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

第一课时 《快乐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教学重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教学难点: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第9页

共39页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2)认识二分音符x-,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3)视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

1、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让学生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来。

3、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正确模仿片中的动作,并学跳集体舞。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现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积极参由于歌词的创编,并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听《赛马舞》音乐进教室

2、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你仿佛看见了一个什么场面?

师:这是一首《马刀舞》乐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

第10页

共39页

二、欣赏《马刀舞》

1、听赏《马刀舞》,听时请注意,乐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师:这首乐曲是苏联作曲家哈哈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战斗舞曲,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播放第二编);你们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一起表演?

三、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师:同学们,你们表演的真好!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拍手为舞蹈的人们伴奏吧!

2、听唱―跑到我这里来‖

3、学生跟琴模唱歌谱

4、熟悉歌词

5、学唱歌曲

6、现在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一下,那种速度比较合适(慢速、中速)

7、创编歌词:谁能把―没有舞伴怎么办?‖这句歌词换一换?

四、集体舞表演

第三课时《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学唱歌曲(只需大致学会)。

2、学唱―阿西里西‖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及快乐心情。

3、学跳集体舞,重在参与。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教学难点

学完歌后,设计一些综合音乐活动。教学过程

一、感受《我的家乡日喀则》

1.小朋友,在上课前,大家先说一说西藏有那些特点,并结合书中插图,来感受、了解一下歌曲的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西藏特点,听辨演唱的形式。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转圈等动作)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4、我们来熟悉一下歌词内容

5、跟录音学唱歌曲。

二、学跳集体舞

第11页

共39页

1、基本动作五个

2、学跳《我的家乡日喀则》集体舞(分组学、互相学、组合)

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

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4、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5、初步学唱歌词

1)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2)分组演唱。

四、音乐活动

1、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音乐活动。

2、教师简介彝族小朋友游戏的心情。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课后反思:

这一单元是教学的认知部分,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呼吸记号,做到缓呼缓吸、连续不断,学生要正确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好每个音的时值.这是教学的难点部分。指导学生在听范唱和钢翠演奏的过程中,找出歌谱中相同的乐句并培养乐句划分的能力。歌曲节奏感强、旋律舒展,所以学生视唱起来不会困难,需要注意的是力度对比,无论在朗读时还是演唱时都要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演动作、设计节奏谱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竖笛吹一吹。如学生有器乐学习的基础,则可借助乐器来学会歌谱。

第三单元 《百灵鸟的歌》 四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欣赏、唱歌、表演等活动中感受―百灵鸟‖―小杜鹃‖可爱的音乐形象,了解更多的和鸟有关的歌(乐)曲。

2、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祖国、祖国我爱你》《叫我唱歌我唱歌》等,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认识―re、fa、la‖、填填、唱唱、跳格子等音乐游戏、巩固对音符的掌握。在竖笛接龙游戏中,能吹奏出sol、la、si三个音。教学思路

本单元从人们喜爱的大自然入手,激起学生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乡。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是表现的鸟鸣之美。在轻松快乐的的―与鸟

第12页

共39页

为友‖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同时,还注重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学习中外民歌为主又接触大师名作。使学生用美妙的歌声唱出友情、亲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教学内容

唱:―顽皮的小杜鹃‖、―祖国、祖国真美丽‖

―叫我唱歌我唱歌‖ 听:―对鸟‖、―大鸟笼‖ 奏:竖笛接龙 动:综合艺术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歌曲。教学难点

认识―re、fa、la‖、填填、唱唱。

第一课时 “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学唱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歌中的童趣,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欣赏《杜鹃圆舞曲》〈对鸟〉,感受音乐情绪:欢快热情、优美灵巧,并记忆其主要主题。教学重点

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独特感受与见解。教学难点

准确唱好弱起小节。教学过程

一、感受《杜鹃圆舞曲》

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跳进教室

2、小朋友,刚才你们听着乐曲,跳进了音乐教室,现在请你们听赏《杜鹃圆舞曲》,即兴表演可爱的杜鹃、高飞、低飞,也可以模仿杜鹃在密林中轻轻啼叫、飞出密林、在林中低回翔、又飞回密林。

3、音乐活动

为《杜鹃圆舞曲》伴奏,听辨― 3|1 0 3|1 0 3|5 53 13|2 ‖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拍的长音可用小铃和三角铁,其余可用双响筒、木鱼、铃鼓等。

4、欣赏―对鸟‖

二、学唱《顽皮的小杜鹃》

1、谈话:小朋友,你们模仿杜鹃及其它的鸟动作真美,可这里有一只―顽皮的第13页

共39页

小杜鹃‖嫉妒了,它说:―为什么不听听我唱歌呢‖,现在我们来听―小杜鹃‖

2、范唱:边唱边表演

3、听旋律拍出节奏

4、跟琴哼唱旋律

5、熟悉歌词(在读歌词时,注意弱拍起)

6、跟琴学唱歌曲(请小朋友在歌曲中,找出相同之处)

三、歌舞合作表演

1、用歌舞乐合作表演的形式感谢热情接待我们的杜鹃妈妈、小杜鹃及它的小主人:三个方阵各出一批演员:小百灵队演唱,小

孔雀队表演,小乐手队则每人拿起凳子下的生活中能发响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按节奏敲击,晃动发出声响为歌舞表演者伴奏。看一看、选一选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效果好?

2、歌、舞、乐表演(舞者戴上头饰)准备。

3、上台(各队派代表)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让学生画出心中的爱,展示出小朋友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丰富懂得想象力。

2、欣赏―大鸟笼‖,让学生把音乐中鸟的形象与生活中鸟的形象结合起来感受。

3、认识―re、fa、la‖填填唱唱。教学重点

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歌曲。教学难点

在17---24小节音不易唱准,先做填填唱唱练习,再随琴练唱。教学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动作让学生猜。

2、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表达了什么?

3、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1、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第14页

共39页

2、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3、用do、re、mi、fa、sol,按节奏创编旋律。

三、学习歌曲:

1、导言:同学们你们听!创编的真棒,现在请大家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教师范唱。

3、学生哼唱旋律

4、轻声视唱歌谱

5、学唱歌曲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四、画一画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上的小蜡笔,画一画我们祖国的美好江山。(分组讨论,每一组画一张,边唱边画最后展示。

五、课堂小结

第三、四课时 “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2、学做音乐游戏: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3、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教学重点

用―田间劳动‖的过程,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教学难点

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教学过程

一、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第15页

共39页

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鸡: 叽叽叽.××× ××× 用木鱼敲击节奏。鸟: 吱吱.× × 用鼓敲击节奏。喜鹊: 喳喳.×× ×× 三角铁敲击节奏。蜜蜂: 嗡嗡嗡嗡.×××× ××××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 |×?0| 幸福的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二、导入课题。

1、请同学们观赏―隔上段‖(让同学感受音乐情绪及劳动情景。)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他们在干什么?

2、现在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我们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间劳动过程的歌曲。(范唱)

3、我们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

4、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劳动的心情。

6、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三、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

四、音乐游戏

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五、竖笛练习

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

六、课堂小结

通过歌曲学习,发扬了爱劳动的好品质,体验 了民歌的特点。

第三单元课后反思:

学习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生的学习情感应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比如:在第16页

共39页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记录在册;比一比谁听过的音乐多,谁是“班级音乐之星”,把评比结果记录在册;两项综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情感评价结果。这一单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的“与鸟为友”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同时,还注重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学习中外民歌为主又接触大师名作。使学生用美妙的歌声唱出友情、亲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

第四单元 《采山谣》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学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 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第17页

共39页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 5 3 · ‖―3 2 ·‖跳进― 3-5‖―1-5 ‖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第18页

共39页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臵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19页

共39页

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 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臵,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

第20页

共39页

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四单元课后反思:

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单元用“歌谣”串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读谱视唱、欣赏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第五单元 《欢乐谷》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与大家分享可爱的卡通人物和好听的卡通歌曲,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的学习成果。

2、能熟练背唱歌曲《小朋友的家》,学会用自然、圆润的歌声表现歌曲《动画城》;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并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

3、认识

7、i在音阶上的位臵,学习柯尔文手势感知音高,进一步在游戏中熟悉1---i的音高位臵;通过音乐剧表演和律动初步感受休止符0、0的长短和作用。

教学思路

本单元,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卡通世界,让学生在―欢乐谷‖里自由地幻想;听狮子王的歌唱,看迪斯尼的表演,体会休止符的烦恼,与七个小音符一起做游戏,用欢乐的歌声表达歌曲。在音乐谷中,感受动画人物的情感,丰富学生音乐感知力。教学内容 唱:《小朋友的家》《动画城》 听:《真善美的小世界》《生生不息》 动:音乐童话剧《休子符的烦恼》

第21页

共39页

律动《走走停停》 奏:竖笛练习《小快板》 教学重点

让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休子符、八分休子符,表演音乐童话剧《休子符的烦恼》。

第一课时《小朋友的家》

教学目标

1、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教学重点

1、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观赏事先布臵好的环境)。得出答案:迪斯尼乐园。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个聪明的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 1)节奏:前

十六、后十六音符。2)按节奏介绍卡通人物。

二、听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1、看录象,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去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神奇和美妙。

三、音乐游戏―音乐果‖

1、唱唱―音乐果‗

第22页

共39页

师:在迪斯尼乐园有棵神奇的音乐树,你瞧!树上结满了音乐果,老师先来唱一个。

2、听音摘果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听,那只果子在唱歌,就请你们把它摘下来。(老师弹琴,学生听,听对了奖励―一个金苹果)

四、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

1、导语―师:同学们,我们果子送到欢乐谷中的小朋友家,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

2、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3、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一唱。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哼唱旋律,老师唱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自由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9、拓展歌曲,创编歌词。

师:迪斯尼乐园有那么多卡通人物,你们能不能为他们做首歌来唱唱。

五、小结

欢乐的歌声吸引了更多的卡通人物,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第二课时《动画城》

教学目标

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认一认、唱一唱音阶,贴一贴、画一画你喜欢的卡通人物。

4、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表演。教学难点

认识si、do 音高及手势。教学过程

一、感受―动画城‖

1、同学们,先请你们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同学们,请你们帖一帖、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

第23页

共39页

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

1、谈话:同学们,你们把卡通人物,汇聚在一起,它们高兴地在《动画城》里唱起来了。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 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

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p书27页城墙图)

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6、熟悉歌词,用中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突出强拍。

7、学唱歌曲‗,区别第一、第二乐句只有最后一小节旋律不同,用颜色涂上分别唱一唱。

8、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

三、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1、根据书27页图片,说一说剧情,了解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感受音乐为卡通片制造了氛围。

3、模仿动画片的情景进行表演。(分组进行)

四、小结

第三课时 音乐童话剧《休止符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在表演中加深对休止符作用的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

2、律动:《走走停停》加深对休止符时值的概念,发挥学生想像力的音乐活动。

3、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巩固已过的三音指法及吐音,让学生视谱作无声的运舌练习后再演奏。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曲谱感受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休止符的烦恼》

1、熟悉音乐童话剧的对话语言,请同学们看一看谁和谁在对话?

2、我们也来学一学,请全班女同学模仿休止符说话,全班男生模仿小朋友问话。

3、请大家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每位同学都要参加,分别当―演员‖、―评委‖、―歌手‖或―演奏家‖,你们可以唱―学做解放军‖的歌,也可以唱其它带休止符的歌曲,第24页

共39页

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选出音乐剧表演奖(集体),最佳演员奖。

二、律动《走走停停》

1、熟悉《走走停停》曲谱。

2、大家根据音乐用动作感受,请一位同学按照曲谱遇到休止符时敲敲,其他同学听到鼓声时停下,并在原地做一个动作。分组进行比赛,听到鼓声没停的同学请他表演一个节目或回答一个音乐问题。

三、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

1、练习吐音。

2、根据《小快板》乐曲进行练习吐音,每个音都要吐奏。

3、教师示范演奏。

4、进行1—8小节与9—16小节之间在表演上的区别。

5、注意前八小节要奏得干净、流畅,后八小节要奏得连贯富有歌唱性。

四、小结

第五单元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 , 可采用 “ 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 ” → “ 合作学习” → “ 组长检查 ” 的 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 , 能 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 就可采取相应的对 策。反馈原理指出 :“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 , 才能实现控 制 ”。因此 ,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 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 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 , 也是优化目标 , 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反思 , 发现自己语言组织水平差或音乐素质差 , 若能自主训练 , 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在实施中 , 我深刻体会到 “ 反思性教学 ” 的效果 还受到教师、学生起初水平的影响 , 但 “ 反思性教学 ” 最大的好处是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 因为它呈现了一 个 “ 实施一反思一指导实践 ” 的过程 , 它所发挥的效果是螺旋式上升的。相反 , 对于一个从不反思的学生和教师来说 , 他的发展 一定是缓慢的。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三课时

教学目标

第25页

共39页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知道 音乐来源于生活,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牧歌和草原民歌的特色与美。

2、背唱《牧童之歌 》,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

3、锻炼即兴表演的能力,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教学思路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山野、草原的音乐风格、了解牧童、牧民的生活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演唱与欣赏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和外国歌曲《牧羊女》《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孩子们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编故事、创节奏、学舞蹈是发展性的综合创造活动。教学内容 唱:《牧童之歌》《牧羊女》 听:《牧童短笛》《牧场上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赞歌》 动:《学跳蒙古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教学难点

背唱《牧童之歌 》,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

第一课时 《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不同地域的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活动。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乐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打击乐参与。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

1、谈话导入:(听―达阪城姑娘‖音乐跳进教室)

师:同学们,进教室时播放的歌曲是哪一个民族?能否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新疆?

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民俗文化。

第26页

共39页

师:让我们一起谁者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

3、探索手鼓的打法

(师轻轻地敲响手鼓,提问)这是什么乐器?

师:手鼓是新疆人民唱歌、跳舞时最长用的伴奏乐器,谁会打手 鼓?(小组交流手鼓的打法,每组派代表示范)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歌曲:刚才和着鼓声的音乐美么?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内容?(天山、草原、牧童、马儿)

2、范唱歌曲

3、跟琴轻唱

4、朗读歌词,轻声唱词。

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处)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

5、表现处理歌曲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导入: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

2、感受《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不同之处。

四、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牧羊女》

教学目标

1、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强弱规律演唱歌曲《牧羊女》,并用乐器吹奏。

2、唱准si的音高,复习do—d。‘各唱名的音高,继续进行视唱与听音练耳训练,进一步培养听辨旋律音程的能力。

3、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4、欣赏轻音乐《牧场上的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力度记号,听辨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在节奏练习、歌曲、视唱曲中加以应用。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牧场上的家》

1、听第一遍,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师介绍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2、听第二遍,整体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发挥想象,用动作或色块表达自己

第27页

共39页 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牧羊女》。

1、听范唱,感受旋律舒展、流畅的特点和歌曲热情美好的意境。

2、听教师钢琴伴奏,拍歌曲节奏,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练习乐句的划分。

3、视唱歌谱,找出歌谱中的d0―与si,重点练一练。

4、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同时注意力度对比,讲出―f与―p‖在歌曲中的作用。

5、用连贯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听辨拍击,加力度记号。

1、出示第一段节奏谱,让学生进行拍击练习。

2、教师为此练习加上力度变化后再进行拍击,让学生听辨出来,并将相应的力度记号填在括号内,再模仿拍击。

3、学生自己选择力度记号,填填拍拍。

4、看第二、第三段谱(即回、回),自学手与脚配合的拍击方法。

5、用回旋曲的形式拍击3段节奏。

四、听辨旋律音程《游乐场上》。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学跳蒙古舞《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感受民族风格,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

2、结合音乐舞蹈,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再结合歌曲了解齐唱与独唱。教学重点

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

学跳内蒙古舞蹈,感受民族风格。教学过程

一、观赏歌曲

1、(出示内蒙古图象)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

2、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歌曲,分辨民族的风格。

3、结合歌曲了解齐唱和独唱。

二、选择适当节奏

1、(出示四幅图面:摔跤、射箭、赛马、挤奶;节奏:x o、x –、xx xx)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这四幅图,来选择适当的节奏,并填上象声词。

第28页

共39页

2、根据象声词,全班同学作出相应 的声势,并配乐表演。

三、学跳内蒙古舞蹈

1、基本动作:挤奶、骑马、耸肩等动作。

2、(见书图33页)看图模仿动作。

3、根据内蒙古歌曲学跳舞蹈。

4、分组讨论,编排舞蹈队形。

5、各组展示。

四、全课小结,进行评价。

第六单元课后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一单元,我以“听、唱 ”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奏、画、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四.在这单元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2、能用坚定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

第29页

共39页

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缩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

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教学内容 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 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

〈解放军的天〉

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 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点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难点

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

第一课时 “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等。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 叽叽叽.××× ×××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 三角铁敲击节奏。

第30页

共39页

蜜蜂: 嗡嗡嗡嗡.×××× ××××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 |×?0| 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二、欣赏―映山红‖

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映山红〉

2、这作品表达了是什么情绪?

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学饼)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活泼、有地。

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视唱歌曲的旋律。

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音乐创编活动

学生分二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第二组:编舞、用舞蹈表演。

四、表演: 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

五、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1、学习连音奏法,以5 6 7 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

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六、小结

第二课时《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同时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统。

3、在―我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

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听、唱、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第31页

共39页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休止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感受其在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听赏二首进行曲

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2、师:谁能说出来刚才听到的名字吗?在边听边走进教室时有什么感觉?

3、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它与《队歌》有什么不同?听赏《儿童团放哨歌》

4、讨论这两首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唱歌曲《儿童团放哨歌》

1、观赏录象,教师范唱

2、跟琴哼唱旋律,找出歌曲难点。

3、学唱歌词,注意2/4拍的强弱演唱方法

4、运用对比的方法,我们来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请同坐位相互讨论。

5、进行二部轮唱练习。

6、分组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进行队列训练。

三、拓展练习

1、简介:大小军鼓常用的节奏及敲击的方法(参考教材―我的创造‖)

2、练习: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小军鼓轮流按节奏进行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教学目标

1、听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感受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表现力及号声的模仿。

3、学跳秧歌舞,感受解放初期的氛围。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热烈、欢快、而明朗,表现人民群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臵后用手拍出四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

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

二、感受歌曲―《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1、现在请大家观赏―游击队之歌‖,观赏完后,说一说歌曲

第32页

共39页

中唱的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

3、我们现在跟着歌曲也来唱一唱。

4、再请大家听一首歌曲《解放军的天》,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5、请你们讲一讲―解放区‖的故事,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歌曲情绪及解放区的―明朗‖

三、学跳秧歌舞

1、导语:同学们,让我们用舞蹈来感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2、学跳秧歌基本舞步:秧歌十字步;秧歌后跳踢步;

3、选用歌曲《解放军的天》做伴奏音乐。

4、拓展为秧歌集体舞(全班同学两人为一组,面对面学跳)

四、复习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五、小结

第七单元课后反思:

反思性教学 “ 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 “ 思 ” 为核心 , 以全体学生 “ 学会 ”、“ 会学 ” 为目的 , 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 , 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 并强调 “ 思 ” 与 “ 练 ” 的结合 , 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 ,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 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 “ 反思性教学 ” 的探索和研究 , 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 可从 “ 教什么 ? 怎么教 ? 学会没有 ?” 三方面去考虑。1.教什么 ?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 这个问题的答案 , 可从《音乐课程标准》中去探寻。因此 , 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 , 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和分析 , 发现当前,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 其一 , 教学内容安排过多 ,造成 ” 面面俱到 “ 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其二 , 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 ” 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 “。

2、怎么教 ? “ 怎么教 ” 考虑的应是 “ 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 ” 的问题。因此 , 在这一阶段 , 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 ,不随机应变 , 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 , 找不到结合点。因此 , 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 , 应根据课堂实际 ,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 思 , 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 : 我们的歌谱学习结束后 , 让学生分组

第33页

共39页

唱 , 个别唱 , 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 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 , 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 , 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3.学会没有 ? 对 “ 学会没有 ” 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 ,有时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 , 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 ,没有体现出 ” 双边 " 活动意 识 , 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 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 , 也是优化目标 , 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第八单元 〈 我又长大一岁了》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让学生看手势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打击乐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我又长大一岁了‖为主题,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欣赏《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以及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等,让学生在听赏、演唱能过程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的快乐,并通过―音乐伴随我成长‖能活动,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内容

唱: 《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听: 《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 动:《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音乐伴随我成长》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小男生》

第34页

共39页

教学目标

1、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2、感受《小小少年》歌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3、结合歌曲,联系本班的情况进行表演。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教学难点

学好《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曲。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

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

二、节奏儿歌

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

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

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

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那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三年级------》

3、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坐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

第35页

共39页

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长吧,小孩》

教学目标

1、学唱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长吧,小孩》,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2、欣赏管炫乐合奏《顽皮的小闹钟》,用身体的动作或线条表现各乐段的情绪特点,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3、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培养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和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教学难点

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赏《顽皮的小闹钟》

1、简介乐曲

2、介绍几种管弦乐器

第36页

共39页

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乐器吗?谁来说一说并模仿出它的声音。

3、现在请你们听赏用管弦乐器演奏的《顽皮的小闹钟》

4、请你们根据乐曲的节奏走出——方形、菱形、十字形,或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各乐段的情绪。(跟着老师走,第一组先走 ;再有学生带大家走)

二、学唱歌曲《长吧,小孩》

1、请大家聆听歌曲。

2、听旋律拍出来节奏。

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4、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臵。

5、音乐游戏: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看手势猜旋律。

6、学唱歌曲:听唱、模唱、跟唱、学唱。

7、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

三、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

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 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 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着 《长吧,小孩》歌谱来唱一唱,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个音?

四、小结

第三课时欣赏《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做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参与积极性。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配乐朗诵等活动中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第37页

共39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现在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播放《长吧,小孩》音乐,按音乐的节拍传)

2、师:原来口袋里装的是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的脚印吗?(装中为班里某学生出生时的脚印)

这是一个小宝宝的脚印,不过这个小宝宝现在已经长得和我们一样大了。我们请他上来和大家见见面好不好?

二、复习回顾

1、师: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长都寄托着父母亲美好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老师从大家交来的课前调查了解到,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学知道妈妈是怎样对你进行胎教的?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摇篮曲》,学生想象、模仿在妈妈肚子里听音乐)

师:不仅妈妈爱我们,爸爸也很爱我们。有位父亲在得知了女儿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动地写了一首歌,用音乐的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出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亲亲我的宝贝》(播放)

三、欣赏《我怎样长大》

1、师:我们来用歌声表达对成长的渴望。(复习《长吧,小孩》)

2、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才能长大呢?

3、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4、学生朗诵《我怎样长大》

5、这首小诗配上了音乐,成为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四、小结:愿每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第38页

共39页

第39页

共39页

下载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第五册全册教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标准第五册全册英文教案

    新标准第五册全册英文教案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 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

    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教案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课初识电子贺卡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PowerPoint,学会启动PowerPoint,熟悉PowerPoint软件环境。 2、学生掌握在幻灯片上修改......

    小学音乐第二册全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二册全册教案 《音乐》第2册教案 第1课《我爱珠江》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翠亨村出了个伟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

    教学计划5(教案精选)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全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教学计划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1、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我的......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

    人美版第五册美术教案全册

    1、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我的小天地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全册

    第1课水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二、过程与方法: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