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说新语》教学及练习题(含答案)
东莞洪梅文言文辅导资料一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此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感到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重点词语】
[余]我。
[童稚]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
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昂,抬。[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 “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问题探究 1.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3.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㈠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㈡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㈢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
8.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① 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第二篇:世说新语练习题
《世说新语》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世说新语》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2.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D.下车引之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人门/不顾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相委而去()
6、入门不顾()
三、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四、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2)尊君在不(3)君久不至(4)君与家君
五、问答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要怎样做人?
六、释词: 日中:()
舍去:()
无礼:()
引之:()
七、问答
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什么?
3、“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什么?
4、友人既然已经感到惭愧,并“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元方的 这种做法是否失礼?并说明理由。
八、“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九、提高训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②郡:城。③相视:看望。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军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2)贼既至()(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选读 故事两则 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选自《宋学士文集》)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日:“不尔⑩,是欺之也。”(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①窃:暗暗地。②已:止,罢。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⑦直:通“值”,价钱。⑧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⑩不尔:不这样。1.翻译下列句子。(1)曷不听其所为?(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不尔,是欺之也。
2.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3.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思考探究
4.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世说新语》两则参考答案
一、1、南朝宋
刘义庆
寒雪日
内聚
谢太傅和儿女
讲论文义2.B 3.C
二、1、比不上 趁
2、片刻
高兴地
3、比、比拟
4、约会、约定
舍去
5、离开
6、回头看
三、3.b
四、(1)谢太傅(2)陈太丘(3)客人(4)陈太丘
五、1、元方,语言和行为
2、守信用、讲礼貌。
六、中午; 不再等候而走了; 没有礼貌;
拉元方
七、1、“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2、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3、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4、失礼:可围绕“友人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歉疚,应该给人机会”来回答。不失礼:可围绕“元方毕竟是个孩子,他有他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来考虑。
八、“柳絮比雪”好。因为二者俱白而轻,趁风而起,如大雪纷飞情状(或:因为能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雪下得多洁白而且美丽的特点)。“盐”虽是白色,但为颗粒状且不能随风飘扬。
九、1.(1)离开(2)已经(3)于是(4)一起
2.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3.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4.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十、课外阅读
1.(1)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2)在长明灯的照映下拿起书来读。(3)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
2.《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3.例如:(1)匡衡凿壁偷光。苏康映雪读书。(2)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到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4.可从文章写法、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
第三篇:散步教案及练习题(含答案)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了解作者。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批注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拆散 分歧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3.简介作者:
莫怀戚,出处:《中国青年报》 文体:散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一条线索(谈整体感受,可展开,又要注意“我”的孝敬)(1)“我”劝母亲散步;(2)全家一起散步;
(3)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4)“我”决定委屈儿子;(5)母亲却依从了孙子;(6)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四.细读课文,研讨课文内容。
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也有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但作者却能通过这件小事,把一家三代四口人的性格特征很好地反映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的句子。五.作业: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板书课题
让生读准字音、声调;当即在纸上练写,写对。还练写其它易写错的字。
师课件提问 生回答
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 散步教案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批注
1.让我们把自己融入这个和谐的家庭用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想象一家散步的过程,然后抢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显示抢答题 a、散步的时间?(初春)b、散步的地点?(田野)
(我 妻子 母亲 儿子; 我)
d、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散步 分歧产生 分歧解决
2.、用一句话概括上面的内容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3.、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二.研读入境
1、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 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
老师: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权利是没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 师生总结归纳
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板书)
三、重点研读,感受美点
1、文中简单而明晰的事件体味深沉的亲情美。
思考:①如此简单的事件,作者何以把它写得饶有兴味呢?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解决这一问题呢?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从景物描写中体味含蓄的诗意美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惜。
3、体味本文素雅的语言美
《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综观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显中见哲理。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来证明老师的观点呢? 教师点拨
四、教师小结:
《散步》把一家三代人的感情浓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片断,反映的却是家庭生活的整体。事件本身并不大,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溶进了深深的思想内容;大中取小,却又小中见大。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五.附:板书设计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师课件提问 生回答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
明确: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引导,追问,学生圈点勾画,思考回答 散步习题课
第 1 周 第 1 单元 第 3 课时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有的浓,有的淡”中“浓”的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二、蓝色的“这”是指代:
a、树上的嫩芽
b、大块小块的新绿
三、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声音延长
四、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体现了初春的景物特征?
五、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答案:
四、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的起着水泡。
五、初春的田野生机盎然。
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字。
莫怀戚()熬()粼()
霎()咕()分qī()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一霎时: 委屈:
七、课内阅读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为什么现在很听“我”的话?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看着这些景象,作者为什么就想到“生命”?
3.“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为什么有背“整个世界”的感觉?
答案:
一、1.qí gū shà lín ǎo 歧 2.一会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曲的意思。3.略
二、1.母亲已经老了,我是这个家庭的支柱。2.因为这些景象朝气蓬勃,充满了生命力。3.疼爱自己的孙子,宁愿自己不方便,也不想委曲了孩子。4.人到中年,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责任重大。
第四篇: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含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总结
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1)通假字 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②与友期行(古义:今义:).③太丘舍去(古义:今义:).④相委而去(古义:今义:).⑤下车引之(古义:今义:).⑥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1.而: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2.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 .(4)特殊句式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
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
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
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翻译: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省略句)翻译:
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 五.内容梳理。1.读准字音:
陈寔()
在不()
谢道韫()
无奕女()
王凝之().....2.句读停顿: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顾
3.谦辞和敬辞(课本31页)。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 敝人 ②卑职 ③令堂 ④令尊 ⑤寡人⑥令郎 ⑦垂询
⑧家慈 ⑨惠顾 ⑩拙见
(1)敬词有
(2)谦词有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6.《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7.人物形象:
(1)谢道韫:(2)友人:(3)元方:
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9.主旨概括:
(1)《咏雪》: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赞赏。(2)《陈太丘与友期》:本文主要记叙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六.拓展延伸: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 句:①
②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总结【答案】
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
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同“否”(2)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专指子女)..②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③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到……去).④相委而去
(古义:舍弃。
今义:委托).⑤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领).⑥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顾客。).(3)一词多义
1.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2.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4)特殊句式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
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 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去
后
乃.
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
翻译: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省略句)
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五.内容梳理。1.读准字音:
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2.句读停顿: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顾 3.谦辞和敬辞(课本31页)。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 敝人 ②卑职 ③令堂 ④令尊 ⑤寡人 ⑥令郎 ⑦垂询
⑧家慈 ⑨惠顾 ⑩拙见
(1)敬词有
③
④
⑥
⑦
⑨
(2)谦词有
① ②
⑤
⑧
⑩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点拨:“柳絮”一喻好,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并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柳絮”是轻盈的,而“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6.《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为人要方正。7.人物形象:
(1)谢道韫:聪明有才学。
(2)友人:不守信用,待人无礼,但能知错就改。(3)元方:聪敏过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懂礼识义、正直不阿 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例:元方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来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体现,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9.主旨概括:
(1)《咏雪》: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的赞赏。(2)《陈太丘与友期》:本文主要记叙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六.拓展延伸: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答: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第五篇: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2)歆辄难之()___________(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②郡:城。③相视:看望。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军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2)贼既至()(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fǒu;同“否”(2)zhé;当即(3)xié;携带(4)zhěng;救助(5)yé;相当于“吗” 2.(1)搭船(2)幸而,恰巧(3)约定(4)不再等候而离开(5)请托,请求(6)难道
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4.(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5.(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7.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8.提示: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9.(1)离开(2)已经(3)于是(4)一起
10.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生命换朋友的命。11.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12.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