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日记》教学反思
《写日记》教学反思
《写日记》教学反思
日记是孩子们很熟悉的写作形式,苏教版的习作要求比人教版更宽泛,三年级下册习作7的《写日记》没有要求必须写观察日记,也没有限制必须记当天发生的事,这些都让我的教学变得更轻松自由。教材布置的习作任务这样表述:“请你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一件最有意思的事,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例文是一件事。
据此,我的教学内容是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事,设计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教学生写什么,即帮助学生找日记的素材;二是教学生怎么写,即帮助学生把事写具体明白。在确定两个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表达,即表达词组——表达一句话日记——表达具体的日记。
表达词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素材,给学生几个词组:去乡下、好朋友、课堂上、过生日、获奖、洗袜子、打球、演出„„省略号引导学生接下去说词组,边说边回忆往事。
在学生说出一长串词组后质疑:一天中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有必要都用日记一一记录吗?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要记录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事。至此,写什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怎样写是另一个教学重点。我先出示四则“一句话日记”,请学生读一读,再模仿说。设计了分组比赛的形式,限制五分钟内两组车轮战,学生积极性高涨,说得没完没了,主要是任务较为简单,只要是印象深刻的往事就能用两三句话表达出来,不要求太长太具体。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断然截断,抛出重点——怎么把日记写出写具体?于是引导学生读教材中的例文,学习例文写事抓住过程和人物动作、神态、心理,再给出一则一句话日记,是以放风筝为内容的,要求学生说具体。有了例文的铺垫,孩子们口吐莲花,把我给的三句话改得很长很具体。
再精心准备的课,上完后还是会觉得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写作课是第一次出去上,感觉还是引导的深度不够,个人水平也有限,素质还有待提高吧。
第二篇:再次写日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作文和日记一直是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我们年级的老师们也基本上坚持了每周一次的周记训练。但是,这样的方法却也见效甚微。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不但没见长进,有的孩子还对写日记产生了反感。因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周末可以选择什么题材,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怎样表达。与组内的老师们交流了一下,决定尽量把练笔放在课内,或者是选择有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来写。还别说,这样几次训练下来,效果还不错。比如,上个星期有南开、树人小学的老师到我校来上课。我们班有幸去上了一节科学课。树人小学的王老师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班上以后,我就问孩子们“这节课有趣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趣!”“那其中的哪些事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你最想写下来的是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我最想写我的心情。”“我想写最有趣的那个游戏。”“我想写写给我们上课的老师。”„„
第二天,日记本交上来了,孩子们选择的话题没有千篇一律,侧重点各有不同。很多孩子写得非常精彩,即使是平时比较差一点的孩子也写了三、四百字。有话可写让这次日记变得轻松了许多。其实,作文训练的材料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来自孩子们的身边。只要老师能多长一个心眼,多一点小小的提示,就能让孩子们把作文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第三篇:学写日记教学反思
“学写日记” 教学反思
宜宾市中山街小学 刘 洋
2010年10月13日,在二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上,我上了一节写话教学研究课,内容是“学写日记”。在此次教学,我从日记格式和日记内容两个方面上指导学生学写日记。
通过引入两则日记案例和一首儿歌,学生对日记格式掌握较好,都能做到占格正确,排列也正确。但是在日记内容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时间和内容不相符。暑假发生的事情,学生写成了“今天”,一个月以前发生的事情学生也写成“今天”。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教学到底在哪儿出了问题?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内容上我对学生有这样的提示,“如果大家觉得今天没什么内容可写,还可以通过回忆,把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写下来,只要是真实的就行”。就是我这样的提示给了学生误区,让他们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当作今天的事情记录,这对于日记的真实性是很不符合的。在教学中如何指导才能做到真实呢?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写今天的内容,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如果学生实在觉得没内容可写,那就写以前发生的事情,但内容必须真实,而且必须写上当时的日期,这样才算是真实的日记,真正的日记,也才起到了日记的作用。写日记不一定要精彩纷呈,只要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所思所想都倾注于纸上,那么练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们将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丰富,最终达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我心存我思”。
第四篇:关于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关于写日记教学反思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的习作习惯,也是我们习作教学的目的。
接手这一岔学生一年多了。每次看日记我都会发现,有的学生写雪景,有的学生写晚霞,有的学生写下棋,文笔之流利,语言之优美,让人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水平。我吃惊于这么多学生不自己写日记,什么时候起他们一写日记就是抄袭呢?我认为抄别人的东西可能有点“积累”的作用,但学生不经过自己动脑,不亲手动笔写,习作水平是不会提高的。所以,我就在班上读了几篇学生自己写的日记,大力表扬这些学生留心生活,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抄袭的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知道怎样写日记,并告诉学生抄袭他人的习作是不可取的。
几次训练以后,我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抄日记了,尽管他们写的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那么多优美的句子,但日记是自己写的,有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在练笔当中收获到自己的东西。
我相信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慢慢地会自己写话的。那样,他们参与生活的热情会更高,在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第五篇:《写日记》案例反思
《写日记》案例分析
新沂市邵店小学
今天,教学的《习作7》是教学生学写日记的。在教学时正赶上雨天,我因势利导,利用了雨天这一自然现象。其中有这样一段:
师:这几天一直都在下雨,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雨天也是很美的? 生:发现了。树被洗干净了,美了。
生:马路被洗干净了,美了。
师:马路的人行道上多了一朵朵„„
生:雨伞,像花一样。不,像蘑菇,会移动的蘑菇。
生:像在长河中漂动的花瓣。
师:放学时“它们”都来到了校门口干什么?
生:噢,老师,我知道,“它们”是来接孩子的。
师:很好,你们很善于观察。其实在这些花雨伞的下面还藏着一种美呢?有谁感受到了?
生:妈妈的爱。
生:妈妈的关怀,还有母子情。
生:妈妈就是一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生: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小鸟„„
师:是呀,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观察,去体会。生:老师,雨天也有不美的。比如:汽车从我身边开过,溅了我一身水。
生:今天我看见一个小弟弟在路上摔了一跤,身上全脏了。
师:哦!你们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自愿组合,分小组讨论:雨天的美和雨天给人们烦恼,好吗?
众生:好!
【评析】
日记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但大多数学生在写日记时,会出现不知写什么或写了但内容空洞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抓住了雨天这个自然现象教学生写日记。
一、首先要强调真实。
日记首先要强调它的真实性,要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课上用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雨天,看得到的:雨天的伞是真实的,撑着雨伞在雨中接孩子的场面是真实的,孩子雨中戏水的快乐、摔跤的惆怅同样也是真实的。雨又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现象,而在这看似平常的现象之中也有美和烦恼存在。这也是真实的。这样来诱导学生写事实,写实话。
二、其次要引导发现。
在学习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在写日记时,同样教师也要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这个案例中,让学生写雨,而雨又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现象,这就等于告诉学生日记的材料就在平常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知道其实生活中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它们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引导了学生不能放过生活中观察事物的机会。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把生活中自己的所见真实地记录下来,养成“处处留心皆素材”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日记的内容就会丰富。
三、最后要启发感受。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写日记不是记流水仗,而是要通过事物表达情感或悟出道理。正如刘勰在《文新雕龙·物色》中曾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课堂上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花伞到母子情,让学生主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增加认识,陶冶情操。有了感受,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为情感才是学生写作的灵魂。
总之,要想写好日记,平时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学会写日记,也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