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纸鱼教案
大二班公开课教案:报纸鱼
孙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不同花纹的纸条进行大胆装饰。
2、学会运用折卷的方式进行卷报纸,并能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鱼。
3、通过参与制作活动,让充分体验旧报纸可以变废为宝,体验成功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运用不同花纹的纸条进行大胆装饰
三、活动难点:学会运用折卷的方式进行卷报纸,并能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鱼。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海底世界背景图、报纸鱼范例一件、报纸、双面胶、各色手工纸条、背景音乐。
经验准备:让幼儿收集和鱼相关的资料活动前展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五、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们今天早上都一起分享了有关鱼的资料,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孙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图片吧!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各种各样的鱼”,了解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
本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鱼的外形特征及花纹色彩。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观察报纸鱼的范例。师:小朋友鱼在哪里游呀 幼:水里、海里(出示背景图)
师:老师这有一条小鱼,你们看看是用什么做的呢?(报纸)鱼的身上都有什么?(眼睛、尾巴、花纹)师:“怎样才能做成一条报纸鱼?”
出示黑板上制作报纸鱼的步骤,引导幼儿说一说。3.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讲解。
报纸鱼步骤: 老师这里呢有一个制作报纸鱼又快又方便的顺口溜,你们想知道吗?仔细听:
顺口溜:
1、折一折,卷一卷,拇指推,食指捻,两只小手一起卷的快;
2、弯一弯,抱一抱,小鱼身体做出来;
3、看一看,还缺啥,眼睛尾巴不能少;
4、装上花纹更漂亮。5.第四环节: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操作。
(1)操作要求:请小朋友按照顺口溜静悄悄、快乐的进行制作。(2)制作完成。
师幼互动:每天放学要干什么呀?(回家)鱼儿的家在哪里?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好吗?
5、第五环节:集中欣赏,点评作品。
鱼儿找到家了,很快乐,你们快不快乐?我们和小鱼一起游戏吧。(学让幼儿找找那条鱼是你的?你为什么要真样贴,这样做?
第二篇:大班美术教案——报纸鱼
大班美术教案:报纸鱼
执教:周芳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卷、拧的方法,用报纸等材料设计、制作、装饰鱼。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乐意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手工活动,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大海妈妈背景图。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直接导入,出示大海妈妈的图片)今天,大海妈妈遇到困难了,她的好多鱼宝宝藏起来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助她找出她的鱼宝宝,你们愿意帮忙吗?
(出示材料)大海妈妈的鱼宝宝就藏在我们桌上的这些材料里,这就是刚才周老师帮大海妈妈找到的一个鱼宝宝。
大家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出鱼宝宝呢。
二、观察示范材料,研究制作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构造 这条鱼是什么样子的呢?
谁想来摸一摸这条报纸鱼呢?(请小朋友摸一摸鱼的外轮廓)你摸到了什么?这是鱼身体的哪一部分? 2.共同观察鱼的造型,探讨制作方法 猜一猜老师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观察讲述(鱼宝宝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对了,要做一条美丽的鱼宝宝首先要将鱼的轮廓折好哦!告诉你们哦,折轮廓还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呢,下面一边听儿歌,一边看老师卷纸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纸棒做好啦!做好了鱼的轮廓,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报纸鱼啦!做一条怎样的小鱼呢?(瘦瘦的、长长的、胖胖的„„)找到纸棒的中间点,将纸棒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粘纸将交错部分粘合,瞧,鱼的外形做好啦!鱼的形态还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做一条圆圆的胖胖的鱼,也可以做一条扁扁的瘦瘦的鱼。希望等下小朋友们能做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鱼。(引导幼儿变化出多种鱼的形态)鱼的外形做好啦,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报纸剪成任意形状的图形来装扮到鱼的身上。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3.引出难题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4.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的鱼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三、幼儿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你们帮大海妈妈找到了好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兴啦!2.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镜固定住的? 3.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音乐)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报纸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报纸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
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 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神奇的海底世界(版画)活动目标:
1、在绘画海底世界里的各种动植物的基础上,用版画表现海底的景象。
2、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涂到外面,学习涂波浪。
3、感受版画海底特有的美术效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经绘画过海洋中的生物的造型和特征。
2、带有波浪版画的范图。
3、各色颜料、吹塑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迁移经验,回忆海洋中的生物。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海洋是什么样了?”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教师提醒幼儿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说说不同生物的样子。)
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潜艇或潜水服。
(1)出示穿潜水服和潜艇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这个环节是引导幼儿了解潜艇和潜水服装的特征。)
(2)启发幼儿交流设计的潜艇和潜水服装的方案。
师:我们上节课担任设计师的角色,设计新式潜艇和潜水服。使它们既跑得非常快,又非常漂亮,今天我们还要比比谁设计得最棒。”
二、幼儿尝试作画。
1、提出版画要求。
鼓励幼儿在画面中表现潜艇或潜水员的形象,以及海洋里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可采用比较亮的色彩,提醒幼儿在涂色时注意涂在相应位置,不涂到外面。
2、创作活动。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提醒幼儿选择除蓝色以外的鲜艳色彩表现海里的生物。
3、最后让幼儿在整张画面上,印上蓝色的波浪。注意波浪的疏密以及颜料要稍干,追求版画波浪的效果。(这是这个活动的重难点。)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
1、把完成的作品凉晒。
2、跟好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四篇:幼儿园优质课大班美术《报纸鱼》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大班美术《报纸鱼》教案
幼儿园优质课大班美术《报纸鱼》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教师用书》之《艺术表现》 报纸鱼教案--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报纸鱼教案--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报纸鱼教案--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
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报纸鱼教案--活动反思:
制作报纸鱼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由于这次手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探索尝试法,把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在折一折、弯一弯、碰一碰的过程中,学会用报纸棍造型,让幼儿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花纹装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鱼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的作品在鱼身的花纹设计、鱼眼睛的粘贴上出现了多种创意,有的是花纹的组合,有的用了对比色,还有的用了渐变色,幼儿通过动脑想出了不同的鱼眼睛的粘贴方法,每个作品都独具特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报纸鱼教案--专家点评:
制作报纸鱼,对幼儿来说很新鲜,鱼都很熟悉,但自己去做出来,还是报纸棒做出来的,这真是“童心”,幼儿能不高兴吗?这个手工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立意新,想出了幼儿心里想的乐趣,而且还在于:是一次创新教育活动,启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了想象力,培养了想象力,在动脑中找到了快乐,学会了快乐。同时,在折一折,弯一弯、碰一碰中幼儿增强了动手能力,获得了实际体验,由此可以说明,幼儿园应该多设计幼儿喜欢的动脑动手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篇:中班美术教案:五彩的报纸鱼
中班美术教案:五彩的报纸鱼
迈皋桥中心幼儿园 陶惠
设计理念:
养在饲养角里的各种各样的金鱼、热带鱼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孩子们深深地被它们的美丽身影所吸引,见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鱼的图片,让幼儿欣赏,观看鱼有什么颜色、花纹。在幼儿对鱼有一定感知经验的基础上,我设想带孩子们用报纸来做“鱼”。运用报纸、彩纸等材料,组合进行“鱼”的外形创作和花纹装饰,引导幼儿自主表现,并充分展开想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富有个性的报纸鱼。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用卷、拧的技巧来将报纸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培养幼儿喜爱热带鱼和热爱海洋的情感,能体验制作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报纸鱼”范例,半成品“报纸鱼”(缺少鱼眼睛)范例。2.报纸、双面胶、彩纸若干。
3、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副。PPT《美丽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鱼》
教师播放PPT《美丽的鱼》,引导幼儿欣赏鱼的形状和花纹。
1、今天我们一起到水族馆去参观,看看水族馆里都有一些什么样的鱼。
2、请小朋友说说看刚才我们看到的海底世界里的鱼有什么形状的?
3、鱼的尾巴是怎么样?像什么?
4、鱼身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
二、观察范例,探索制作方法。
1、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范例)(1)“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报纸)
(2)“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成一条报纸鱼?”(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花纹、鱼鳍、鱼尾等。)看着这些漂亮的鱼,你也想自己制作一条吗? 那等会就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它的做法,好吗?(幼儿观察讨论并尝试探索)
(引导幼儿说出用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身体、鱼鳍、鱼尾等。)2.教师小结:这样一条漂亮的鱼它是用报纸搓成条,再卷成鱼的形状,添上眼睛和各种花纹做成的。
三、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制作鱼。
1、教师示范讲解制作鱼身的方法。
刚才老师说它是用报纸搓成条,再卷成鱼的形状,添上眼睛和各种花纹做成的。现在老师就要来试一试,看一看是不是那样的。
制作方法:用一张报纸卷卷卷,卷成一根粗棍子,再拧拧拧,拧成一条纸绳子,最后我将绳子两头交叉粘贴。看看变成了什么?(鱼)
鱼的身体要卷拧的紧紧的,用手捏上去是硬硬的,那样的鱼才会很有精神;否则鱼的身体软绵绵的,就像鱼肉翻出来一样。
鱼的尾巴要漏出来很多一部分,如果很少鱼就游的慢了;如果没有了,那么鱼都不能游了。鱼尾巴交叉的地方要用长长的自粘纸把它紧紧的抱起来贴好,不然鱼尾巴是要翘起来跑掉的。
(教师边讲解边制作示范)
请一名小朋友来把它拆开看看到底这条鱼是怎么做的。
(教师边讲述,边请一名幼儿将制作好的鱼拆开还原,供其他幼儿观察。)师:怎样让这条鱼固定住呢?(用双面胶粘)
2、教师拿出范例讲解装饰鱼的方法。
师:可是这条鱼很不开心,因为它没有漂亮的衣服,它觉得自己太丑了,整天愁眉苦脸,你们愿意帮助我吗?那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师:你想给报纸鱼设计什么漂亮的衣服呢?
师:如果用剪出来的纸条来打扮报纸鱼,怎样打扮呢?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可以用老师帮你们准备好的彩条来进行装饰,可以作为鱼身上的花纹。
四、难点讨论
1、教师出示半成品,提问:(1)这条鱼少了什么?(眼睛、花纹)(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鱼眼睛可以贴在哪里?(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贴上去呢? 师:那花纹呢?
师:是先贴眼睛还是先贴花纹呢?
2、教师小结:鱼的眼睛要先粘贴,然后再去装饰鱼身上的花纹,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先装饰鱼鳞而把鱼眼睛的地方给贴掉了。
五、幼儿制作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1)卷报纸时一定要卷紧;卷成鱼的形状后,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交错处用双面胶粘合固定;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花纹可多一些色彩。(2)装饰鱼的时候可以先贴鱼眼睛,再贴鱼身上的花纹。(3)把用下的废纸放进筐内。
2、幼儿操作。
(1)我想小朋友们肯定是等不及要来做一条鱼了,那么现在请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六、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鱼贴在海底背景图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师:“我们也变出一个水族馆了。”“你最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看看哪条鱼的花纹很特别?”(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鱼身上的花纹和眼睛的固定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报纸和彩条来制作鱼,请小朋友想一想除了有椭圆形的鱼,还有什么形状的鱼,请小朋友回去后再想想你还想做一条什么样的鱼,做好后带到幼儿园来,好吗?
课后反思:
报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接触的也比较多,而艺术活动《五彩报纸鱼》就是利用报纸和一些彩色的碎纸片来制作美丽的报纸鱼。
活动最初以开设水族馆呈现海底背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海底有条条蓝色的
碧浪、长长的随水流摇摆的海藻、美丽的珊瑚、五彩的贝壳„„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而通常美的东西又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就容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老师手中的小鱼,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小鱼身上的秘密,并通过各种不同的提问,使幼儿自己推出制作小鱼的方法,在活动前,我考虑一下在小鱼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开展这一活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幼儿搓出报纸条后能否卷曲成鱼形?镂空状态下的鱼眼睛怎么固定?鱼身上的花纹装饰怎么体现个性化?经过一番思考,我将装饰鱼身上的花纹作为教学重点,将鱼眼睛的固定方法作为教学难点,通过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活动中既有技能的直接教授,又给予幼儿想象、创作的空间,尤其对鱼身花纹的装饰和鱼眼睛的固定,我采取了“少示范,少规定,多启发,多拓展”的方法,以便每个幼儿都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富有个性的五彩鱼,都能体会到想象和创造的快乐。
执教时讲解环节将报纸搓成条时我为幼儿配上了儿歌“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这样孩子们就更感兴趣了,本节课的亮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PPT引起幼儿兴趣,同时给幼儿设计不同形状的鱼和装饰鱼身花纹提供参考。
2、结构完整的范例给幼儿后面的制作带来了外形装饰方面的启示,提出操作要求,以帮助幼儿再次理解。
3、既提供水族馆的背景,又给幼儿设计鱼和装饰花纹提供参考。
4、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这个活动在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活动进展的很顺利,但在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像是成品的外形,我准备了两个成品,一个是直接呈现的,另一个是示范后呈现的,这两条鱼的外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在制作鱼身和眼睛的的黏贴上讲的比较细致,而在花纹的黏贴上只是一带而
过,但他们制作出的小鱼都有不同的花纹,各种不同的规律,创意很多,而如果在外型上我也能够示范出不同外形特征的小鱼,那么让幼儿的思维扩散出来,他们也许就能够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小鱼。另外,我提供的彩色碎片每一组都是统一的,一开始想只提供彩纸,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彩纸上再剪下来,但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就没有这样做,听取了其他老师的建议后,我觉得可以在提供统一彩条的同时也提供各种不同形状的的彩条,让孩子们有选择的余地,给予那些想要自由发挥的幼儿创作的条件,也许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