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战教案
教案
课题:时空行者-二战篇 课型:高三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展示考题与核心素养,突显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2、分阶段提供各战场的战争示意图,建立二战史实框架,认识重大战役的爆发过程与影响。
3、概述二战的破坏性,树立珍爱和平,拒绝战争的思想观念。重点:分析转折性战役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难点:概述二战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刚考完的二道绍兴题目,突出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根据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体会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思维。)
师:刚考完的绍兴模拟卷有两道题目,第一题考察的是德黑兰会议的地点,在?第二题三是凡尔登战役。这两道题目都涉及到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哪一个素养? 生:
师:其他四个是学习历史的理论、能力、方法、价值观,而时空观念则是核心思维。是学习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我们来看具体的水平要求。生:
师:我们曾经整理过大事年表,展出这两幅。内容详实,但是缺少什么? 生:
师:二战的重要转折阶段,没有强调出来。因此今天我们当一回时空行者,重新回顾二战历史。
(二)、正文过程
(二战正文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酝酿战争风暴,第二部分是散漫战争硝烟,第三部分消弭战争灾祸。第一部分以中国抗战和德国的扩张为主线。第二部分则以德国发动战争示意图为主线展开。第三部分则特别强调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对战争的影响。)师:我们把二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酝酿战争风暴,因此时间从1931年到1939.9。中国最早遭受到法西斯的侵略,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因此我们先来看中国战场相关的事件,1931年?1931-1936?1937年? 生: 师:抗战是高考必然会考到的知识点,尤其是一些典型的战役,我们来看这一题。生: 师:解题的关键在于平绥的地理位置。在山西,所以是平型关大捷。欧洲战场中,德国也有势力的扩张。我们主要结合其背景进行记忆。希特勒上台的背景是什么? 生:
师:经济危机激发了社会矛盾,希特勒及其政党煽动民众情绪。上台成功后他必然要做什么事情? 生:
师:突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制约,不断地扩军备战,称霸全球。所以,最先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接着才于1936年占领莱茵非武装区。然后要联系其他的法西斯势力。接着吞并奥地利,侵占苏台德地区,最后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占领后呢? 生:
师:跟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促进二战的爆发。因为这个条约使得德国不用陷入两线作战。所以德国悍然入侵波兰。各大国的不同措施,用一个政策来概括,统称为? 生:
师: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目的都一样,这道选择题则从经济角度,也给我们启示。生:
师:德国与苏联瓜分了波兰。紧接着他的侵略矛头指向了哪里? 生:
师:攻占北欧、西欧,为攻占法国做充分准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德边境有马奇诺防线,德国却怎样入侵法国? 生:
师:曼施坦因方案,翻越阿登地区,兵锋直指法国北部,把英法联军逼到敦刻尔克。最后该撤退保存了反攻的实力。但是法国却迅速败亡。北部被直接占领,南部则建立傀儡政权。还有一些有识之士,也在英国等地期望复国。紧接着就是英国了。希特勒的进攻方案是什么? 生:
师:战争的结果是怎样? 生:
师:突出的是空战,比如这枚邮票的发行,为了纪念什么? 生: 师:再根据这个时局图,德国紧接着要入侵哪里? 生:
师:是直接进攻苏联么? 生:
师:经过周密的计划,先消除巴尔干地区的安全隐患,再于1941.6发动名为什么的侵略行动? 生:
师: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跟这个名字有关,希特勒就已经打定艰苦作战的准备了。所以在苏联战争打的异常惨烈。著名的战役有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当战争焦灼的时候,寒冷的天气给俄国以优势。这个时候太平洋战场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生:
师:日军偷袭珍珠港。该事件爆发在哪个地点? 生: 师:有怎样的影响? 生:
师: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过程是什么? 生: 师:《新中立法》为英国提供便利;《租借法》并且确立先欧后亚的方针
《大西洋宪章》表达反对纳粹的决心;三国武器供给协定;最后《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成立。政治上的联盟,带来了军事上的统一。所以迎来了转折阶段。生:
师:转折和反攻的战役最难记。我们来看这张汇总表。生:
师:中斯瓜阿,火。五次战役概述了五个典型战役,都在1942年。其中有转折战役,也有反攻战役。我们再来看下这些战争的过程。生:
师:苏德战场反攻后,则开始考虑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最后决定在法国西北部进行登陆作战。最后欧洲战场胜利结束。太平洋战场呢? 生:
师:在美国投放原子弹后,日本终于投降,二战最终结束。对于这场战争我们如何评价? 生: 师:战争固然会有一些科技进步,但是其破坏性不能衡量,因此要远离战争。
(三)正文结尾
(用板书进行二战脉络的结尾。并且提示珍爱战争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四、课后心得
第二篇:二战感悟
二战感悟
提及二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中国也是在二战中崛起的!在二战中有许多的名将,但结局大相径庭。如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黄土岭之战中被我军用榴弹炮击毙,而德国元帅隆美尔主动站出为人民争取和平,希望希特勒停止战争,却被希特勒逼得服毒自杀!尽管他是纳粹德国元帅,但他对的手下十分严厉,干杀害平民、抢平民的东西等不良之事就要枪毙!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美名“沙漠之狐”才流传千古,后人十分敬佩他。
美国的大将很多如艾森豪威尔,后来他成了美国的第34任总统;巴顿将军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退役后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但他作战英勇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指挥著名的中途岛战役的将军尼米兹有着过人的胆略和见识,中途岛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次战役使日本的强大舰队损失惨重,为后来的日本投降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有着深远而伟大的意义……
中国的大将不说大家也知道,如朱德、左权、叶挺、彭德怀……这些大将都是在残酷的战斗中磨炼出来的,没有他们世界的和平将得不到维护,世界上将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
我们应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有了美好的生活,我们应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并时刻记住二战的惨痛教训,缅怀先烈,热爱和平!
第三篇:二战人物
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30 November 1874 – 24 January 1965)was a British politician known chiefly for his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World War II.He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 wartime leaders.He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from 1940 to 1945 and again from 1951 to 1955.A noted statesman and orator, Churchill was also an officer in the British Army, a historian, writer and artist.To date, he is the only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 hav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be recognised as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一级上将(1888-1954),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装甲战的倡导者,也是―闪电战‖―坦克战‖的提出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电战‖创始人。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
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近一个月的时间占领波兰全线。更在一个月余令法国战败,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允许进攻,命令休整,若非如此,33万英法联军也许会被他完全消灭。进攻法国时,他曾说―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从道路上滚开,免得挡路‖。他是闪电战之父。
古德里安被西方军界誉为“德国坦克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绩。古德里安出生军官家庭,自幼酷爱军事,13岁便进入军校。
一次大战期间,他任骑兵和步兵部队的初级军官和参谋军官。战后,他在边防军部队短期任职后便开始创建、组织指挥装甲兵部队。他先后担任德军的战术教官,摩托运输营长,德军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二装甲师师长、第16军长、第19装甲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司令、第二装甲集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
古德里安在二十年代初以四轮车辆模拟坦克配合空军进行演习,并在第一辆坦克的设计到大批量生产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领第16军的两个装甲师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到达并攻占了维也纳.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领装甲师,个摩托化步兵师),以装甲师为先导,向波兰境内猛插猛打,仅用十几天就占领波兰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领第19装甲军发起了法、比、卢等国的西线战役。从13日到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队即攻下了卢森堡、比利时、法国要塞色当,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道路。
6月初,古德里安率部发动了旨在歼灭法国南部约70个法国陆军师的战役。他只用了8天时间就打到了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平均每昼夜行进速度约70公里。古德里安一年后参与了入侵苏联的战争。他指挥第二装甲集群运用“闪击战”给苏军以重创。后来,由于古德里安与希特勒意见不同被免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后,他出任装甲兵总监,为德军的库尔斯克战役计划提出过重要建议。最后,在―7月20日政变‖后临危受命出任德军陆军参谋总长,但已是大厦将倾、无能为力。古德里安再次与希特勒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离职。美苏冷战期间,他又受到北约的邀请出任军事顾问。著有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闪击英雄)》。
埃利希·冯·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 埃利希.冯.曼施坦因,1942年7月1日晋升为元帅。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古德里安三个可能是二战中德军将领里最负盛名的,在东线,曼施坦因所统辖的部队曾多达60个师,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统辖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曼施坦因名气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的战略思想对德军影响极大。进攻法国之所以取得极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曼施坦因计划,如果实施原定的施利芬计划,西线战事的结果难以预料。入侵俄国后,曼施坦因的指挥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第聂伯河等等,曼施坦因打得有声有色,在我看来,曼施坦因的天才在于他总能在不利之时为自己的部队找到某个平衡点,绝不致使部队溃散,并恰当地寻找到敌人的弱点与空隙,一刀下去,往往会转败为胜。这一点也导致了他与希特勒的严重冲突,他始终强调弹性防御,主张大踏步后退,让苏军进攻,等苏军的前进过于前伸失去平衡之时,就是德军反击之时。希特勒反对退却,这使得曼施坦因被解职。战后,曼施坦因被判处18年徒刑,后被减刑至12年,1953年获释后担任西德国防部顾问。PS一下,战后德军许多将领都著有回忆录,众口一词对希特勒的指挥提出严重批评,并认为如果按照自己的方式可能会更好,曼施坦因也是一样,《失去的胜利》是个很好的例子。
卡尔·邓尼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曾任潜艇部队司令、海军总司令、第三帝国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德国海军元帅,是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是二战结束后受审的主要纳粹战犯之一。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著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艾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一生短暂,只活了52岁,而他又在军中度过了34年之久。他惊人的军事素质使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他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敢于力排众议,果断发起近攻。在战斗中他总是冲杀在最前面,因而能控制瞬息万变的战场。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他像一支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欺敌时,又像一支狡猾的狐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第四篇:二战自荐信
尊敬的主管领导:
您好!
我是安徽财经大学的一名本科毕业生,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这是本人第一次寻找正式工作。2013年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再次考研,但是今年成绩并不理想,家庭条件已不允许我再来一年。不论怎样我总要进入社会,体验社会。所以我选择去找工作。
我没有工作经验,但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考研的道路失败了,我将更加珍惜所能给我的工作机会。我相信我将能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我的工作当中。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尽我所能,为我的公司去做些事情,也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很乐观,诚实,执着,喜欢与人交流。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组织策划过多项活动。从预算,书写策划书,邀请嘉宾,会场布置,我也学到了看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一定简单,做事要踏踏实实,不可好高骛远,待人要谦卑诚恳,相互尊重。大学期间,学习优秀,系统掌握了国际贸易流程。大学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帮父母干些家务,在家附近打点短期工。
在此,我毛遂自荐,拟此求职信,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能行。
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第五篇:二战论文
简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执行者是英法,而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然而绥靖政策,使全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一、绥靖政策的基本概念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经济和军事)
军事实力的加强需以经济,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英、美、法本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与打击侵略者,然而由于经济上推行绥靖主义,倒是以原料、资金、技术、装备与武器武装了轴心国家,支持了侵略战争。
1924—1930年间,流入德国的以美、英为主体的外国资本约计300亿马克,占同时期德国工业投资的1/2,工业固定资本的2/3。借助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德国恢复其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为后来军国主义的复活奠定物质基础。1934年,当希特勒缺乏外汇以资助进口时,英、德签订了协议,规定德国每购买55英镑的英国货,英国便向德国购买100英镑的货物并以现金支付。据称仅由于这笔交易,德国至少得到一亿英镑的外汇用以进口战略物资。1934—1935年后,美、英两国除同意德国停止外债的尝还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输出资金。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7.039亿美元。
经济上的绥靖主义培植了战争的祸患,准备了战争的温床。而体现在军事上则表现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三、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首先,绥靖政策是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处于经济大危机年代。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美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战前英法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对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让德军东移,接近苏联,以使苏德两国发生冲突。而当德国向东进攻波兰,美英法统治集团希望德军继续向东,他们希望,随着将德国与苏联隔开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德国最终能攻向苏联。当德国已经在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时,美英法仍然希望这场大火只燃向东方而不燃向西方。
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四、绥靖政策的历史教训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绥靖主义作出的最严厉的批判。二战爆发,便宣告绥靖主义彻底失败。战争进行的6年中,人员伤亡达9000多万,直接财产损失高达40000亿美元。回眸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战爆发前后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绥靖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希特勒得寸进尺。意大利则跟在德国后面获利不少。日本在亚洲犯下滔天罪行。这些侵略分子之所以为所欲为,得“益”于其他大国的姑息、纵容。
绥靖政策的推行,使大战爆发时间提前、规模扩大。至二战全面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欧洲与非洲,日本在亚洲,已经侵占了不少国家的领土和资源。战争爆发前一年的时间内,英国、法国仍然认为纳粹德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会发动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德意日通过已横征暴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战争时间的提前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绥靖政策的推行,推迟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形成。英法美有着各自的盘算,最初无法交汇到一起。造成直接的后果便是:德军“闪击”欧洲,而英国遭受“不列颠空袭”、法国败降,一时间反侵略力量散沙一盘,无法遏制侵略者的作为。直到大战打响,才匆匆展开联盟动作。事实证明:大国的忍气吞声,并没有赢得哪怕是短暂的时间,强军备战的设想如同泡影般地破灭了。
二次大战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绥靖主义姑息纵容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野心,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说明,不光是落后挨打,软弱也要挨打。对待邪恶的、反和平的势力,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对和平的过分乞求反而会葬送和平。这是绥靖主义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集
包奕诚、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 威廉森.默里.阿伦.米利特著 邵文实 译
3、从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看其绥靖政策 岳澎.4、绥靖政策研究 齐世荣
5、绥靖政策带来的巨大灾难 严国群.6、英国30年代绥靖政策的根源 陆月娟.7、英美法绥靖政策浅析 李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