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研究综述

时间:2019-05-14 17:4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战史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战史研究综述》。

第一篇:二战史研究综述

上海青浦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展之九

二战史

青浦高级中学 2005届

徐越卿、钱波、陈亮、朱旗宏、王佳斌、郑向博

摘要:二战后的5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要特别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另一层面,即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关键词:二战、中途岛、斯大林格勒、大炮、飞机、军舰、坦克、航空母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与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规定了战争的动力和内容,也规定了战争的形式与规模。当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已遍布全球,资本主义列强已结成覆盖全球的利害关系网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与争夺就必然会影响到全球,而为争夺霸权所引发的战争,也极易最终发展为世界大战。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对二战的发动者德意志法西斯国家来说,它们都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因此,列宁的垄断是世界大战最深厚的根源这一论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是正确的。

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这种不平衡,使原来落后的或曾被打败的帝国主义国家能够迅速发展并追赶上来,从而使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过时,并使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日益尖锐。还要特别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起源上的另一层面,即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随着19世纪的逝去,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进步性,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展,并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除此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世界作出的安排---凡尔赛体系是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温床。它的骇人听闻的掠夺性,使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德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成为纳粹党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定下的敌视苏联的基调,致使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未能在二战前建立,并因此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尖锐地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所做的蠢事,此话颇有见地。其次,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是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所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奇耻大辱,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无论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人类终于依靠自身的理智、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置于次要地位,以伟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战胜了邪恶的法西斯集团,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也赢得了进步。重大战役

一、中途岛海战 血色笼罩中途岛

中途岛为一个陆地面积仅4.7平方公里的圆礁,位于珍珠港西北 1000余海里处,是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西北门户和屏障。因其地处太平洋海路之中途,故称中途 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途岛成了美国的海军航空站及最遥远的前哨阵地。就是这小小的中途岛,一直是日本人的眼中钉。4月 18日,东京遭美机轰炸后,日本国民惶恐不安,天皇也十分忧虑。为了挽回面子,日军大本营盯上了中途岛。日本人可谓诡计多端。进攻中途岛,既可将这颗眼中钉拔掉,又可诱出美军的航空母舰,将其一举歼灭,可谓一箭双雕。

1942年5月27日,南云中将率领的第一机动部队悄悄出发,目标中途岛。日军几乎调集了全部的主力舰船。庞大的联合舰队共有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7艘,巡洋舰33艘,舰载飞机700架。尤其这700架舰载飞机,是山本五十六手里的一张王牌。只要飞机上的炸弹尽数倾泻在中途岛上,大功即可告成。

日本人没有想到,他们确定的进攻中途岛的作战日期和计划的绝密电报,被美军情报部门破译。这一回,血的教训教会了美国人该怎么办,太平洋舰队紧急行动起来。为了打退日本人的进攻,太平洋舰队出动了它的几乎全部家当--3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和35艘潜艇。飞机,依然是这次决战制胜的筹码。美国海军航空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架架B-

17、B-25轰炸机改装成火力强大的鱼雷攻击机。还有一批刚到的歼击战斗机进入最后的检查,飞机呼啸着发出一阵阵轰鸣。日本航母全军覆灭 原来,南云准备对中途岛实施第二攻击波打击,将舰上原准备攻击美舰的飞机全部撤掉攻舰鱼雷而换装炸弹。现在,炸弹换得差不多了,南云又犹豫了。因为炸弹攻击军舰远没有鱼雷威力大。于是,他又命令,撤掉炸弹,再换鱼雷。南云反反复复地发布命令,气坏了航空母舰上的空军地勤人员,他们一边骂骂咧咧的拆换,一边漫不经心地把拆下的炸弹胡乱地堆在甲板上。B25从企业号起飞 这时,美国企业号和约克敦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两支俯冲轰炸机大队一前一后出现在日本舰队上空。深蓝色的俯冲轰炸机排成倾斜的两行,朝着南云所在的旗舰赤城号和加贺号俯冲而下。也许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南云的意料,几乎没有遭到日军地面炮火的攻击和舰载飞机的拦截,透过剧烈颤动的轰炸瞄准镜,印在航空母舰正中的太阳徽成了耀眼的靶标。先是赤城号在连续的爆炸声中慢慢沉下去。紧接着,3.8万余吨级的加贺号在两声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后,舰体迅速倾斜,倒扣着沉入洋底。10时25分,伴随着加贺号下沉的同时,17架从美国约克敦号起飞的轰炸机将3颗重磅炸弹准确地击中了 1.59万吨级的苍龙号航空母舰。夜幕慢慢垂下,日本舰队拼命向北撤退。南云在仅存的飞龙号上给山本五十六大将发去的电报,击碎了山本引诱美军航空母舰决战的梦想。飞龙也没有能够跑掉,美军从企业号上起飞的24架轰炸机竭尽全力向日舰飞龙号发起最后攻击。有6枚重达半吨的炸弹击中了指挥台,浓烟烈火吞没了舰体。8时20分,飞龙号指挥官山口少将自己绑在舰桥上,一同沉入冰冷的大洋之中 中途岛之战以日本人的惨败告终。山本五十六大将看到败局已定,只好下令总退却,坐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号上,在茫茫黑夜中仓皇逃跑,从而把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美国。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次会战历时200天之久。德军在会战中被打死、打伤、被俘和失踪的官兵约150万人,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结局具有重大军事政治意义。这次会战,对争得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是战胜德军的一个最重要阶段。苏军展开总攻和把德国侵略者从沦陷的国土上大批驱逐出去的条件业已具备。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是进一步巩固反希特勒同盟的决定性因素。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失败,对整个德国是精神和政治上的严重震撼,动摇了它的国际政治地位,破坏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日本被迫暂时放弃了加紧反苏的计划。在土耳其统治集团中间,尽管受到德国的压力,但保持中立的愿望益趋强烈。

斯大林格勒的辉煌胜利,显示了苏军业已增强的威力及其高度军事学术水平。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为围歼德军重兵集团,先后出色地实施了方面军群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战争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战役。苏军的防御在斯大林格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防御的特点是:在大纵深预先建立数道构筑完善的防御地区,并以军队及时占领,具有高度积极性。斯大林格勒成了巷战学校。正确选定主要突击方向和军队转入反攻的时机,善于建立军队的进攻集团,隐蔽进行战役准备,军队在进攻过程中巧妙行动,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同时而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在对外正面发展反攻等等,这些都决定了苏军反攻的胜利。在斯大林格勒反攻过程中,炮兵进攻在战争中第一次得到了充分运用,而航空兵行动则第一次采取了航空兵进攻样式。政治机关和党组织在夺取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中建立了巨大功勋,它们培养了军人具有在防御中坚忍不拔,在进攻中锐不可当的高度精神-战斗素质。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丰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形不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侵华日军铁蹄下的淮南煤矿

淮南煤矿矿区地处华东腹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1938年6月4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淮南煤矿,为实现以战养战的策略,立即开始了对淮南煤矿的疯狂掠夺。

1938年8月25日,日本铁道省调查团、三井和三菱调查班等对淮南煤矿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详细调查;9月21日,确定由三菱饭冢炭矿经营大通煤矿,由三井矿业公司经营淮南煤矿局(九龙岗矿)。1939年4月21日,日本兴亚院在华联络部将两矿合并改为日华合办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受侵华日军军部控制。总公司设在上海,并在淮南设立淮南矿业所,所长川口忠,大通矿长井上诚,九龙岗矿长藤义魂。

为加速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以满足侵略战争的军事需要,淮南矿业所所长川口忠制定了增产计划,规定:淮南煤矿的煤炭生产要从1939年的年产21.5万吨,增加到1946年的235.2万吨。

为加强对淮南煤矿的控制和掠夺,日本侵略者在煤矿推行的是血腥的法西斯统治。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地想掠夺煤炭,却又不增加设备、改革开采技术,而是企图单凭增加工人数量和劳动强度来加大对煤炭的掠夺。

日本侵略者在淮南煤矿的罪行,是其在侵华期间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残酷奴役中国劳工的一个缩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欧洲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并处于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19世纪欧洲建立的世界霸权地位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变化。

与欧洲的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中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它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的宝贵遗产。

首先,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就在总体上制约了美、苏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能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因此,在二战后东西方紧张对峙,局部战争始终不断的情况下,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便形成了冷战的最基本特征: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从而使世界维持了整体的和平状态。

其次,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不仅如此,在雅尔塔体系演变而来的两极格局中,也蕴育着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在雅尔塔体系下,衰落的欧洲通过西欧的联合而走向复兴。这一联合进程使西欧成长为相对独立于美苏两极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级力量,成为促进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在战败的日本逐渐发展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当中国终于恢复了它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候,全世界也看到了一个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并成为国际事务中最不能被忽视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在雅尔塔体系实际运作而导致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蕴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蕴育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宽容态度,蕴育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特有现象。然而,50多年来世界无大战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这无疑引起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伴随着人类用世界大战的手段对自己生活家园的一遍又一遍洗劫,人类本身制约世界大战的能力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

第二篇:二战感悟

二战感悟

提及二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中国也是在二战中崛起的!在二战中有许多的名将,但结局大相径庭。如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黄土岭之战中被我军用榴弹炮击毙,而德国元帅隆美尔主动站出为人民争取和平,希望希特勒停止战争,却被希特勒逼得服毒自杀!尽管他是纳粹德国元帅,但他对的手下十分严厉,干杀害平民、抢平民的东西等不良之事就要枪毙!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美名“沙漠之狐”才流传千古,后人十分敬佩他。

美国的大将很多如艾森豪威尔,后来他成了美国的第34任总统;巴顿将军征战沙场,立下无数汗马功劳,退役后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但他作战英勇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指挥著名的中途岛战役的将军尼米兹有着过人的胆略和见识,中途岛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次战役使日本的强大舰队损失惨重,为后来的日本投降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有着深远而伟大的意义……

中国的大将不说大家也知道,如朱德、左权、叶挺、彭德怀……这些大将都是在残酷的战斗中磨炼出来的,没有他们世界的和平将得不到维护,世界上将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

我们应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们有了美好的生活,我们应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并时刻记住二战的惨痛教训,缅怀先烈,热爱和平!

第三篇:二战人物

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30 November 1874 – 24 January 1965)was a British politician known chiefly for his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World War II.He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 wartime leaders.He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from 1940 to 1945 and again from 1951 to 1955.A noted statesman and orator, Churchill was also an officer in the British Army, a historian, writer and artist.To date, he is the only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 hav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be recognised as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一级上将(1888-1954),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装甲战的倡导者,也是―闪电战‖―坦克战‖的提出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电战‖创始人。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

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装甲集群,近一个月的时间占领波兰全线。更在一个月余令法国战败,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吃惊闪电战的速度,以为有诈,不允许进攻,命令休整,若非如此,33万英法联军也许会被他完全消灭。进攻法国时,他曾说―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从道路上滚开,免得挡路‖。他是闪电战之父。

古德里安被西方军界誉为“德国坦克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绩。古德里安出生军官家庭,自幼酷爱军事,13岁便进入军校。

一次大战期间,他任骑兵和步兵部队的初级军官和参谋军官。战后,他在边防军部队短期任职后便开始创建、组织指挥装甲兵部队。他先后担任德军的战术教官,摩托运输营长,德军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二装甲师师长、第16军长、第19装甲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团司令、第二装甲集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

古德里安在二十年代初以四轮车辆模拟坦克配合空军进行演习,并在第一辆坦克的设计到大批量生产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领第16军的两个装甲师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到达并攻占了维也纳.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领装甲师,个摩托化步兵师),以装甲师为先导,向波兰境内猛插猛打,仅用十几天就占领波兰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领第19装甲军发起了法、比、卢等国的西线战役。从13日到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队即攻下了卢森堡、比利时、法国要塞色当,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道路。

6月初,古德里安率部发动了旨在歼灭法国南部约70个法国陆军师的战役。他只用了8天时间就打到了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平均每昼夜行进速度约70公里。古德里安一年后参与了入侵苏联的战争。他指挥第二装甲集群运用“闪击战”给苏军以重创。后来,由于古德里安与希特勒意见不同被免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后,他出任装甲兵总监,为德军的库尔斯克战役计划提出过重要建议。最后,在―7月20日政变‖后临危受命出任德军陆军参谋总长,但已是大厦将倾、无能为力。古德里安再次与希特勒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离职。美苏冷战期间,他又受到北约的邀请出任军事顾问。著有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闪击英雄)》。

埃利希·冯·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 埃利希.冯.曼施坦因,1942年7月1日晋升为元帅。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古德里安三个可能是二战中德军将领里最负盛名的,在东线,曼施坦因所统辖的部队曾多达60个师,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统辖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曼施坦因名气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的战略思想对德军影响极大。进攻法国之所以取得极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曼施坦因计划,如果实施原定的施利芬计划,西线战事的结果难以预料。入侵俄国后,曼施坦因的指挥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第聂伯河等等,曼施坦因打得有声有色,在我看来,曼施坦因的天才在于他总能在不利之时为自己的部队找到某个平衡点,绝不致使部队溃散,并恰当地寻找到敌人的弱点与空隙,一刀下去,往往会转败为胜。这一点也导致了他与希特勒的严重冲突,他始终强调弹性防御,主张大踏步后退,让苏军进攻,等苏军的前进过于前伸失去平衡之时,就是德军反击之时。希特勒反对退却,这使得曼施坦因被解职。战后,曼施坦因被判处18年徒刑,后被减刑至12年,1953年获释后担任西德国防部顾问。PS一下,战后德军许多将领都著有回忆录,众口一词对希特勒的指挥提出严重批评,并认为如果按照自己的方式可能会更好,曼施坦因也是一样,《失去的胜利》是个很好的例子。

卡尔·邓尼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曾任潜艇部队司令、海军总司令、第三帝国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德国海军元帅,是德意志民族国家社会党党员,希特勒死后接任德国国家元首,是二战结束后受审的主要纳粹战犯之一。

邓尼茨主张击败英国的关键在于切断其海上交通线,以经济战来击败海上强国英国。而最适合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莫过于潜艇。他主张大量建造中,小型潜艇,对商船进行袭击战,破坏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在潜艇的使用上,他强调把潜艇派到对方运输频繁而潜防御薄弱的海区活动,以取得最大的战果。在作战手段上,他主张采取―狼群战术‖,即多潜艇集群作战,实施近距离夜间水面攻击。德国潜艇运用此种战术击沉大量英国船只,曾给同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后果。邓尼茨重视海空协同,在他的反复要求下德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航空部队——第40轰炸机联队。这只装备有FW—200运输机改装的―神鹰‖飞机的空军部队主要负责与潜艇协同作战,报告同盟国护航运输队的方位与兵力组成。但由于空军元帅戈林对海空协同的轻视,以及FW-200运输机本身技术性的缺陷,海空协同效果并不是很好。

1942年底以后,英国,美国加强了护航制度,改进了反潜兵力兵器和反潜措施,使缺乏足够空军支援的德国潜艇遭受打击,德国的潜艇战最终失败。但应该肯定的是邓尼茨敢于顶住压力,舍弃大型舰艇正面战而采取潜艇战的判断能力。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自传中以及英国海军军官罗斯基尔在其所著中均对其军事才能以及过人的判断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邱吉尔在回忆录中认为邓尼茨和德国潜艇是德国对英国海军最大的威胁,而罗斯基尔在战后得知纳粹政府醉心于大型舰艇建造的Z计划,并没有全力建造潜艇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对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最好的证明。

艾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一生短暂,只活了52岁,而他又在军中度过了34年之久。他惊人的军事素质使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他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敢于力排众议,果断发起近攻。在战斗中他总是冲杀在最前面,因而能控制瞬息万变的战场。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他像一支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欺敌时,又像一支狡猾的狐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第四篇:二战自荐信

尊敬的主管领导:

您好!

我是安徽财经大学的一名本科毕业生,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这是本人第一次寻找正式工作。2013年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再次考研,但是今年成绩并不理想,家庭条件已不允许我再来一年。不论怎样我总要进入社会,体验社会。所以我选择去找工作。

我没有工作经验,但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考研的道路失败了,我将更加珍惜所能给我的工作机会。我相信我将能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我的工作当中。我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尽我所能,为我的公司去做些事情,也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很乐观,诚实,执着,喜欢与人交流。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组织策划过多项活动。从预算,书写策划书,邀请嘉宾,会场布置,我也学到了看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一定简单,做事要踏踏实实,不可好高骛远,待人要谦卑诚恳,相互尊重。大学期间,学习优秀,系统掌握了国际贸易流程。大学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帮父母干些家务,在家附近打点短期工。

在此,我毛遂自荐,拟此求职信,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能行。

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第五篇:二战论文

简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执行者是英法,而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然而绥靖政策,使全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一、绥靖政策的基本概念

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二、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经济和军事)

军事实力的加强需以经济,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英、美、法本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与打击侵略者,然而由于经济上推行绥靖主义,倒是以原料、资金、技术、装备与武器武装了轴心国家,支持了侵略战争。

1924—1930年间,流入德国的以美、英为主体的外国资本约计300亿马克,占同时期德国工业投资的1/2,工业固定资本的2/3。借助于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德国恢复其第二工业强国的地位,为后来军国主义的复活奠定物质基础。1934年,当希特勒缺乏外汇以资助进口时,英、德签订了协议,规定德国每购买55英镑的英国货,英国便向德国购买100英镑的货物并以现金支付。据称仅由于这笔交易,德国至少得到一亿英镑的外汇用以进口战略物资。1934—1935年后,美、英两国除同意德国停止外债的尝还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向德国输出资金。自1937年到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物资总额共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7.039亿美元。

经济上的绥靖主义培植了战争的祸患,准备了战争的温床。而体现在军事上则表现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三、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首先,绥靖政策是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处于经济大危机年代。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英美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战前英法坐视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国对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让德军东移,接近苏联,以使苏德两国发生冲突。而当德国向东进攻波兰,美英法统治集团希望德军继续向东,他们希望,随着将德国与苏联隔开的地理障碍──波兰的消失,仇恨社会主义苏联的德国最终能攻向苏联。当德国已经在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时,美英法仍然希望这场大火只燃向东方而不燃向西方。

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四、绥靖政策的历史教训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绥靖主义作出的最严厉的批判。二战爆发,便宣告绥靖主义彻底失败。战争进行的6年中,人员伤亡达9000多万,直接财产损失高达40000亿美元。回眸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而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战爆发前后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绥靖政策,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绥靖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希特勒得寸进尺。意大利则跟在德国后面获利不少。日本在亚洲犯下滔天罪行。这些侵略分子之所以为所欲为,得“益”于其他大国的姑息、纵容。

绥靖政策的推行,使大战爆发时间提前、规模扩大。至二战全面爆发前夕,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欧洲与非洲,日本在亚洲,已经侵占了不少国家的领土和资源。战争爆发前一年的时间内,英国、法国仍然认为纳粹德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不会发动战争。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德意日通过已横征暴敛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战争时间的提前以及战争规模的扩大,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绥靖政策的推行,推迟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形成。英法美有着各自的盘算,最初无法交汇到一起。造成直接的后果便是:德军“闪击”欧洲,而英国遭受“不列颠空袭”、法国败降,一时间反侵略力量散沙一盘,无法遏制侵略者的作为。直到大战打响,才匆匆展开联盟动作。事实证明:大国的忍气吞声,并没有赢得哪怕是短暂的时间,强军备战的设想如同泡影般地破灭了。

二次大战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绥靖主义姑息纵容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野心,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这说明,不光是落后挨打,软弱也要挨打。对待邪恶的、反和平的势力,应当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对和平的过分乞求反而会葬送和平。这是绥靖主义的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集

包奕诚、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 威廉森.默里.阿伦.米利特著 邵文实 译

3、从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看其绥靖政策 岳澎.4、绥靖政策研究 齐世荣

5、绥靖政策带来的巨大灾难 严国群.6、英国30年代绥靖政策的根源 陆月娟.7、英美法绥靖政策浅析 李月红

下载二战史研究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战史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战经典语录

    篇一:二战经典语录 二战经典语录 作者:来源:《视野》2006年第09期 1.俄国虽然大,但是没有地方可退!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面对二十多辆德国坦克的冲击,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

    二战人物

    三巨头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

    二战教案

    教案 课题:时空行者-二战篇 课型:高三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展示考题与核心素养,突显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2、分阶段提供各战场的战争示意图,建立二战史实框架,认识重大战役的爆......

    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

    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讨论书目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唐启华:《被“......

    近代史研究——历史学者

    一、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中国通史》,第11册,人民出版社,2007年,作者之一 《戊戌变......

    唐史研究历史文献资料

    唐史研究史书的特点 (一)官修史书占重要地位 日历:日历是修撰官各人所记,每到月末,在馆内评定是非,封存馆中,以备修史之用。 起居注:起居注在汉代早已有之,唐人说“起居注者,录记人......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摘要】:法国大革命一直在中国史学界争论颇深,本文就对大革命的分期、大革命中各党派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做一个概述。希望能对法国大革......

    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

    追新溯本 ——评以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为代表的中国新闻史教材 1949年以来的大陆新闻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起止于1949到1978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