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方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
期中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70分)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9分)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 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含义的一项是()(3分)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4---8小题。(19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封„„为王 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通“切”,意思是急切 D.项王按剑而跽曰。跽:挺直身子跪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立而饮之 / 拔剑切而啖之
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 项王未有以应 C.其意常在沛公也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故遣将守关者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樊哙智勇的一组是()(3分)①今日之事何如?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④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⑤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9、①作者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暮春之景?其中寄寓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5分)
②“始怜幽竹山窗下”中“怜”字颇有意味,请简要赏析。(6分)
(三)默写(6分
(1)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辞曰“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5)“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记念刘和珍君》)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血
乳
于中飞
灾难来临的那一刻,她正给孩子擦洗身子。
5月的阳光很灿烂,从门缝窗棂间挤进来,在浴盆里跳跃成一片耀眼的白。孩子咯咯笑着,舞动着圆滚滚的小胳膊,憨态可掬。抚摸着孩子白白嫩嫩的肌肤,她心田里漾起阵阵温热的涟漪。
一切是那么的突然,她刚站起来伸展一下腰身,脚下的地板就猛烈地摇晃起来。桌上的洗澡用具稀里哗啦撒了一地,接着,门窗变形了,墙壁裂开了,房顶上的漆皮大片大片地
脱落。地震!她脑子里念头一闪,俯身抱起孩子朝门口跑,不想,脚下一滑,她跌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轰隆一声,房顶便坍塌下来了„„
孩子嘹亮的哭喊声惊醒了她。借着透过楼板缝隙的一丝微弱的光线,她看到眼前一片狼藉,残砖断瓦,灰尘弥漫。洗澡间窄小的空间救了她和孩子。一块楼板斜刺里架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夹角,使她和孩子幸免于难。但她的双脚却被楼板死死地卡住了,疼痛难忍,丝毫动弹不得。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她吓坏了,扯着嗓子喊救命,又腾出手来疯了似的拼命去推那楼板,但都无济于事。
废墟中到处是哭喊声、呼救声、呻吟声。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她也禁不住失声痛哭。她才22岁,她不想死。
孩子哭累了,在她怀里酣然入睡,她被压的双脚开始变得麻木,嗓子干得冒烟,原本清醒的大脑也变得昏昏沉沉。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又醒了,挥舞着小手在她怀里乱抓乱挠。她知道,孩子饿了,可到哪里去弄吃的呢?
她摸索着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指尖拂过孩子的小嘴时,被孩子一口含住,吧唧吧唧地吮出响来。她鼻子一酸,眼泪又出来了:可怜的孩子,你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命运不该对你我如此残忍啊!
天,黑了又亮,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双脚已完全没了知觉,脑袋嗡嗡作响,眼皮沉甸甸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一点一滴地从身体里流逝。
四十多个小时后,救援队在瓦砾堆里发现了她的尸体。她趴在地上,双肘撑地,整个上半身向前匍匐着,样子很古怪。当人们搬动她那还温热的身体时,突然惊奇地发现,她的怀里竟然抱着一个四五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毫发无损,闭着眼睡得正香。就在人们惊叹于生命的奇迹时,有武警战士发现,孩子妈妈的十个手指尖竟都结了血痂!
原来,做妈妈的咬破了自己的指头,用鲜血延续了孩子的生命!
再次审视弱小的她,人们的内心被什么东西触动着,泪水在人们的脸上恣意纵横,几个年轻的武警战士背过脸呜呜地哭出声来。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她只是医院的实习护士,上岗才3天。她没有结婚,甚至,连男朋友都还没找。那个孩子,是她的一个普通病人。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二自然段对为孩子洗澡情景的描写和第三自然段对地震时环境的描写,都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B.“她”的双脚被楼板卡住,疼痛难忍。她拼命喊救命,腾出手来发疯似的推楼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都反映了“她”的坚强。
C.救援队发现“她”的尸体,“半身向前匍匐着,样子很古怪”,孩子毫发无损,闭着眼睛睡得正香。这其实是从正面和侧面赞颂了“她”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D.小说直到最后一段才点明,“她”和孩子并没有任何血缘联系,更不是孩子的妈妈,如果事先有所交代,全文的结构就会更加严谨完整。
E.整篇小说并没有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只是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但她的形象却非常鲜明而且感人。
(2)文章结尾写到:“原来,做妈妈的咬破了自己的指头,用鲜血延续了孩子的生命”,虽然作者并没有描写“她”咬指哺乳之事,但其实前文为这一情节的最后交代做了三次含蓄的铺垫。请找出来。(6分)
答:
(3)这篇小说以“血乳”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答:
(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之美。(8分)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季羡林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
①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②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这样评价:“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③本月6日,是季羡林先生的95岁生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向这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祝贺和敬意,两人还一起探讨了“和谐”话题。其实,早在20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他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季老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住就是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老先生自谓早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不仅处之泰然,并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从医生、护士、护工,到清洁工,再到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季先生被称为“爷爷”或“老爷子”,三天,护士们给他买来个毛绒猫咪;两日,小保安又送来几个柿子;再几天不见,传达室的老门卫就带话来问安了。
④半夜有了尿,老爷子总是把两次三次憋成一次,宁愿自己睡不好也不叫醒护工,因为“他们白天也很疲劳了,晚上不忍再让他们起来”。
⑤一个细小的习惯,就能勾起往事。给季先生做了几十年秘书工作的李玉洁说,她注意到季老吃馒头炒菜时总是速度很快,吃饺子、面条时速度相对慢一些。那是因为幼年时就离开父母,寄居在同样贫困的亲戚家,每逢上桌吃饭都是小季羡林最尴尬难熬的时候,他不愿意往自己的碗里搛菜,所以吃得很快,盼着吃完赶快离开。
⑥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叽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平常说话,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谁都可以推门而入,同他谈话,如沐春风,绝不会感到紧张局促。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李玉洁找来,吩咐叫人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也一笔一画地签名600本。
⑦从入院第一天起,季先生就把办公室搬到医院来了。凡输液,必伸左手,留下右手写东西。滴水石穿,一部《病榻杂忆》就这样渐渐出来了。季羡林还以敢讲真话而闻名。早在1986年,他就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震惊文坛。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禁区”,有朋友劝他不要写这样的文章,风险太大。季羡林认为,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胡适的评价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评价问题,而是一件涉及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话,把真相告诉大家,还胡适以真面目。他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和响应,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
⑧前些日子,外省有一位学者在某报撰文,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云云。季先生闻说后如往日一般平静,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他说“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问他:“如果给你下一个定义,应该是什么?”他说:“我是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A、文中引用季老的话“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是为了表明季羡林先生淡泊名利不追求物质财富的品质。
B、季老的“和谐”观点包含两方面的“和谐”,而他认为和谐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C、季老在长达四年的住院治疗期间能够处之泰然,而且在入院不久就在医院建立了新的大家庭,这都是他的“和谐”观念的具体体现。
D、季羡林先生有着艰辛的童年生活经历,但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他连吃饭的速度都很快,因为他要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我。
E、传记中叙有议,选择了具有表现力的若干事件和生活场景并以简短恰当的议论画龙点睛,立体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2)传记中季羡林先生的形象非常鲜明,让人有如见其人之感,请结合文章分析传记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人物。(6分)
(3)“开启了重新评价百年学术史的先河”指的是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哪方面的优秀品质?(6分)
(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评价季老“言有物,行有格”,这个评价给你什么启示?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季羡林先生的这一特点?(8分。)
第二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精心筹备的小商品博览会,汇集的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达到60000多种,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近期煤炭价格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豆你玩”之后上演的“煤超疯”,它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
C.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半大不小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
D.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期很多社科院专家指出,许多省市借新农村建设名义进行大规模的“撤村圈地”,这不仅与法治精神相违反,也将给农村社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B.几个月前,成都“12·14”特大交通肇事司机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死刑。就该不该判死刑的问题,众多媒体展开了广泛讨论。
C.当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做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市委、市政府及新上任的集团领导班子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费尽心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在有些人有个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
①必须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就是德与才。②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
③“玉不琢,不成器”,人如果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 ④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
⑤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是一个生命体,而且是“万物之灵”。⑥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才能实现。A.⑤①⑥③②④
B.②⑥③④①⑤
C.⑤④②①⑥③
D.①⑥③⑤④②
16.根据前后文的内容,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不超过16个字)(5分)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和复活节来源于宗教,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稣的诞辰;复活节则是为了庆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17.仿照下面句式的特点另写两句话,使其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6分)
我喜欢呐喊的生命,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做生意失败了,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还没有还清债务,结果妻子离开了他,亲戚朋友也躲着他。他觉得他这一生真是要完了,就决定自杀。他想了很多种自杀的方式,最后决定将自己沉入大海。于是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大海,他坐在沙滩上听着海浪上午声音,把妻子、亲人、朋友和世界狠狠地诅咒了一遍,然后起身向大海走去。忽然,海天交
接处一道亮光映入他的眼帘,他站住了,那一道光越来越亮,照亮了他的眼睛,也温暖了他的心。他久久凝视那片光亮,热泪盈眶,然后转身离开了大海。在他的后半生,他常常说:“是那一道阳光拯救了我!”
读了上述文字之后,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1、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2、B(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A(B项,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是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项,“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项,汉语“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4、C 窃:副词,可理解为“私下里、私意”等意思。
5、A(A第一个“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地、着”等;第二个“而”是表顺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C.两个“也”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D.两个“者”都是表因果关系的助词,可译为“„„的原因”。)
6、D(①只是问话,不能表现智勇。④只是描述其吃状,也不能说明智勇的情况。)
7、A(项庄未能刺杀到刘邦,不能理解为他心软、手软,而是因为有项伯的及时保护。)
8、①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译文: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立起来,眼眶都快要瞪裂了。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9、(11分)①以黄鸟声稀,辛夷花落,红杏凋残来写暮春之景,(2分)寄寓着伤春、惜春之情。(3分)
②“怜”是爱,疼爱的意思。(1分)爱幽竹不改清阴,与花鸟的易逝形成鲜明对比;(1分)待我归,更表现出了幽竹的多情,也反衬了花鸟的无情。(2分)更进一步说,爱幽竹也表现了诗人清高淡泊的情趣。(2分)
10、(1)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3)会当凌绝顶(4)臣之壮年,犹不如人(5)其志不在小(6)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11.(1)(5分)C E(A.说两处描写都“烘托了人物形象,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是不对的。B.“拼命喊救命,腾出手来发疯似的推楼板”是求生的本能,说这反映一个人的坚强有些牵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对。D.不做交代,恰恰是作者构思上的匠心独具之处。)(答E给3分,答C给2分)
(2)(6分)第一次:“她知道孩子饿了,可哪里去弄吃的呢?”
第二次:“指尖拂过孩子的小嘴时,被孩子一口含住,吧唧吧唧地吮出响来。” 第三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一点一滴地从身体里流逝。”
(每一处2分)
(3)(6分)①点明了中心事件,说出了故事的核心情节。②深化了小说主题,引人深思。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勇敢坚强,具有博大的母性光辉。②对工作十分负责,极其敬业。③对孩子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渴望。(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
12、(1)CE
(2)①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引用季老的话来表现其品格特点。②外貌描写,如对季羡林的穿者描写等。③细节描写,晚上不愿叫醒护工及打针时“必伸左手”等细节。④侧面描写,住院时大家对季老的称呼,众人给他送这送那等描写。⑤神态描写,总是“面带笑容”等。(准确答出任意三种描写手法得3分,分别适当结合原文分析得3分)
(3)①指的是1986年季羡林先生写了《为胡适说几句话》一文。②作者说“百年学术史”是指季先生认为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评价胡适是涉及重大学术问题的大事;作者说“开创„„先河”是因为“当时胡适还是个‘反面教员’,人人谈‘胡’色变,无人敢涉足这一‘禁区’”。③这体现了季老“敢讲真话”,在学术上“实事求是”的品质。
(4)①前一问“启示”可适当发挥,要点是做学问要有钻研精神,在学术上努力追求;做人在思想品格上要严格要求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4分)②后一问答案也不要求完全一致,但要点是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一方面谈季羡林先生学术言论思想方面的成就等;另一方面结合具体内容谈季羡林先生的为人的品格方面的特点,比如“平易近人”,“真挚诚恳”,“谦逊宽容”等方面的品格。
13.B(A.“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C.“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D.“行将就木”形容人将要死去。)
14.D(A.搭配不当,将“违反”改为“违背”。B.介词残缺,在孙伟铭后加“因”。C.句式杂糅,将“出现了”改为“的”。)
15.C 16.例:我追求坚贞的生命,宁做绝壁倒挂的松,不做随波逐流的萍;我追求奔放的生命,宁做殒身飞落的瀑,不做波澜不惊的塘。
(每句2分,所选两个事物构成对比1分,句式符合要求1分。两个事物最好音节对应,概念相近。)
第二篇:贵州省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往往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这个词向来是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味的,殊不知世界许多发明创作往往发酵于“白日梦”。
C.柏拉图是不做“白日梦”的,他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多是“黄金美梦”。
D.“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河东凶亦然(凶: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悌之义(悌: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焉:①尽心焉耳矣;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②然后以六合为家 ..
C、之:①填然鼓之;②作《师说》以贻之 ..
D、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
6.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
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7.翻译:(10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②乞祭余骄妾妇,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人:古代的某个齐人。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齐人有一妻一妾》,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
8、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5分)
答:
9、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蚓无爪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 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女人行乞时的嘴脸,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女人向太太行乞,却被太太以一角钱无情地赶走,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
E.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2、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
(7分)
13、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去掉可以吗?它在文章里的作用是什么?(7分)
14、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监生(jiān)更迭(diã)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
B.烟霭(ǎi)朱拓(tuî)两颊(jiá)间或一轮(jiàn)....
C.嗜杀(shì)呜咽(wū)桅杆(wãi)沸反盈天(yíng)....
D.渣滓(zǐ)戳进(chuō)俨然(yǎn)少不更事(gâng)....
16、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
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
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
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2分)()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
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 ....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D.美国宇航局透露,2031年宇航员在往返火星长达31个月及在火星逗留550天期间,将自己种蔬菜、水果和鲜花。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家”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①又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这既为中国人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③在今日中国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春运也应该是饱含希望与温情的⑤行孝、团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最美的情感
⑥从这个角度来说,春节是温馨祥和的A.④①②⑤⑥③B.③⑤②①⑥④C.④①⑥②⑤③D.③⑤⑥④②①
20、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对联。(4分)
①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②上联:杂志报纸,文理能通天地外
选择,下联为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6月底,复旦大学邀请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女士来校演讲,在互动环节中,有多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加拿大,当上了总督,您是怎样成功的?
联系类似的一些事件,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梁先生对此进行批评:现在的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
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怎样的理解呢?请联系社会现实,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第三篇: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必做题,分值为100分;第二部分为选做题,分值为50分)第一部分:必做题(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砥砺(lì)乳臭(xiù)跬步(kuǐ)皮开肉绽(dìng)....B.新正(zhēng)炮烙(lào)贾人(gǔ)穿红着绿(zhuï)....C.草窠(kē)庠序(xiáng)荸荠(qí)少不更事(gēng)....D.鲭鲨(qīng)爪(zhǎo)牙 咀嚼(jiáo)扪参历井(s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放诞
躁动 孽根祸胎
间或一轮
B.攥住
马嵬
锲而不舍
走头无路 C.夙望 烟蔼
两魇之愁
难以捉摸 D.谬种
形赅
奄奄一息
苍海月明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B.近几年来,“公务员热”在中国持续降温,其根本原因是公务员行业工资、福利缩水和反腐倡廉压力所致。
C.由于高考的应试性选拔竞争,使众多高中生失去了享受语文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魅力的权利。
D.中国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成功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未富先老”的国家。
4、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是()①填然鼓之 ②天下云集响应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 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⑦吾从而师之 .....⑧会盟而谋弱秦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 B.①⑤/②⑥/③⑦/④⑧ 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①④⑤/②③/⑥⑦/⑧
二、科普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6、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含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C.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D.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7、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A.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B.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C.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D.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C.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相应题目。
龚遂为渤海太守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①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②中耳。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③,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遂见齐④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选自《汉书·龚遂传》)[注释]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③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④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帝望见,不副所闻。
副:符合 .B.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
劝:鼓励 .C.今欲使臣胜之耶?将安之也?
安: 安全 .D.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假:借给 .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上选能治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
其可怪也欤?
..D.持兵者乃为盗贼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11、下面全是龚遂治理措施的一组是()①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
②悉罢逐捕盗贼吏。
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
④乃躬率以俭约,劝务农桑。
⑤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5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6分)
13.请根据相关内容提示,写出相应诗句。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其三)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王昭君“生前寥落,死后孤寂”悲剧性的一生的句子是:
。(3)《登高》道出郁闷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五、作文(共5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一诗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得抄袭或套作。
第二部分:选做题(50分)
六、语言运用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琵琶女的苦难能够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同情之意与个....人之悲也就融为一体了。
B.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登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C.余秋雨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D.《黄鹤楼》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1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
城
衡阳
,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
地
上,南
岳
山
屏
峙
其中,雄
伟
俊秀;
;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①文化历史悠久 ②自然景观优美
③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东洲岛横卧江心,状若青螺 A.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17、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国别(或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老头》—— 巴尔扎克—— 英国 B.《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清朝 C.《过秦论》—— 贾谊——西汉 D.《劝学》——荀况 —— 战国末期
18、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下面排列次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③金陵王气黯然收 ④山形依旧枕江流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 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⑦人世几回伤往事 ⑧千寻铁锁沉江底
A.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C.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七、古诗歌鉴赏(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9、请从诗语言、意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诗歌赏析角度里,任选三个角度赏析本诗。(共15分)
八、现代文阅读(共2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2题。
萝卜花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 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定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算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20、文章用第三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女人的穿着打扮,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以“萝卜花”为题有何用意?(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答案
1.C A皮开肉绽(zhàn)B、炮烙(luî)D、咀嚼(jué)
2.A B项有“走投无路”、C项“烟霭”“两靥之愁”、D项“形骸”“沧海月明” 3.D(A.语序不当,递进关系 B.句式杂糅 C.滥用介词淹没主语)
4、D
5、B、①⑤名词作动词,②⑥名词作状语,③⑦意动用法,④⑧使动用法
6、C(ABD三项都在说明水存在于何处,但本题是要求解释“初生水”的含义,从字面理解是地球表面最初产生的水,结合语境看,应是地球内部存在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水,所以应是C项)
7、D(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D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ABC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D项显然属答非所问)
8、D(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C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D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的)
9、C安:安抚
10、B(A者:代词,„„的人;表提顿。B以:都表目的,用来。C其:指示代词,那;表感叹的语气副词,多么。D副词,才;副词,竟然、却)
11、C
12、(1)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满足我的心意?
(2)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译文: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 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边耍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 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赐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 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抢劫的 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刀。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 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 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姓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 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1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C(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16、A(②①分别对应后文的内容,先自然景观,后人文历史。④要以③为依托承“湘江” 而“江心”,故应为③④)
17、A巴尔扎克是法国人
18、D 看诗:全诗押ou韵(附注),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答案⑦⑧,C答案⑧,B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确选项为D。
19、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赏析: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
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 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
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0.【答案】作用有两个方面:①女人的穿着打扮,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洁净,“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并且不断更换围裙和袖套;其次是有亮色,“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这说明女人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在平凡生活中创造美的人。②为下文写女人在困境中挑起家庭重担,不怨天尤人,坚强面对现实,笑对生活作铺垫。(6分)
【试题解析】要正确作答此题,首先要找出文章第三段描写女人的穿着打扮的句子,比如“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这样的句子写出了女人的性格特点。详细描写女人的穿着,自然为后文写女人的故事展现其精神品质作铺垫。
21. 【答案】文中的女人是一个美丽温婉、勤劳善良、富有智慧、健全隐忍、热爱生活的妻子形象。①美丽温婉。“皮肤白皙”,衣着干净,始终微笑面对顾客,例“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②勤劳善良。女人首先是在小巷子摆摊,后来攒了钱,出入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把丈夫照顾得气色很好,把酒店打理得井井有条;③富有智慧。用勤劳的双手雕刻出美丽的萝卜花,使之成为经营的特色;④坚强隐忍。面对家庭的不幸,她选择了坚强面对,从头再来,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奋斗,改变生活现状;⑤热爱生活。懂得在平凡生活中创造美感。(8分)
【试题解析】女人的形象先通过其穿着打扮勾勒,再通过她在盘中放置萝卜花及她的故事展开,塑造出这个坚强、智慧、热爱生活的形象。
22.【答案】①“萝卜花”是小说的线索。一朵朵美丽的萝卜花贯穿全文,也开在了读者的心中,使小说呈现出淡雅、诗意的审美境界。
②“萝卜花”烘托了女人美丽的形象——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魅力的内心,是女人美好精神的化身,体现了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女人也正是在它的帮助和鼓舞之下才有了挑起生活重担的勇气和力量。
③“萝卜花”暗示了小说的主题。普通人的生活是不会天上掉馅饼的,唯有追求与抗争,才能战胜苦难,改变生活。(9分)
【试题解析】萝卜花贯穿全文,也和女人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章的主题方面,关键要抓住“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这句话。
第四篇: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8年春季学期四川省泸县二中高一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
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早在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
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互动。一是吸引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加盟。例如,一些具有百年收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雷诺阿、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推
高了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主讲的讲座及研讨会,不但给业内人士掌握全球艺坛最新动向提供了一个窗口,更吸引大众参与其中,让普通民众得以近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进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
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
(摘编自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积极影响。
B.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交流与互动。
C.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
D.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有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好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价与监督体制,建构优秀专业团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B.开头两段,文章着重分析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在服务中外观众、沟通东西方艺术方面的重要性。C.三、四两段论述的话题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
D.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并揭示了艺博会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馆化”实践了。
B.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客”。
C.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
D.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3小题,14分)
年三十夜的爆竹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2007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家父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C.“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D.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5.文章第2段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6.作者笔下“年三十夜的爆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勣……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这个人,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
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
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
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珪、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勣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李世民也一样知道。
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节选自《读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头写了魏征,王珪等人的激情张扬、骄傲,个性鲜明,为的是反衬房玄龄的沉稳、低调大度的性情。
B.房玄龄作为宰相处理政事的人文环境并不太好,作者描写人文环境,突出了房玄龄的执政能力和隐忍性格。
C.房玄龄是出名的“怕皇帝”者,他被皇帝当作“出气筒”,逆来顺受,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
D.作者在叙事时,通过运用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来刻画的手法,使传主的形象血肉丰满。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中叙述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房玄龄玩笑的事件,从房玄龄的回话中可以看出房玄龄的机智。
B.房玄龄身为重臣,几十年来,没有做过大事,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以至于君王李世民抱怨、警告他。
C.文章写李世民的急躁、骄傲、任性的性格是为了侧面表现房玄龄的温和、通达、睿智等性情。
D.从小官吏开房玄龄的玩笑、被君王遣回家、君臣年高体衰时惺惺相惜等方面来突出传主形象,以小见大,可谓匠心独运。
E.本文用鲜明的事例反映人物形象,也通过作者的评述补充人物形象,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9.文末“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三、(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①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
“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②,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菱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③,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 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④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⑤,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⑥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释】①骨肉:这里指宣太后与秦昭王的母子关系。②厉:通“癞”。③蒲服:同“匍匐”。④保傅:宫中看管、教导小孩的女官。⑤照奸:察知奸邪。⑥慁(hùn):打扰,烦劳。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雎谢曰 谢:道歉,谢罪 B.卒擅天下 擅:占有,掌管 ..C.信行臣之言 信:确实 D.无以饵其口 饵:食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为君主、诸侯王谦称。朕,也是君主的谦称,自先秦以来就有此意。
B.“跪”,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跽,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
C.“五帝”,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后文的“三王”指夏商周的第一位君主,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后文的“五伯”即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D.“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对秦王的叙述十分生动。他庭迎范雎,为保住历代宗庙,虚心求教,诚意可嘉,为历代“虚心以待士”的帝王之一。
B.用“见者无不变色易容”来表明秦国大小官员吓得脸色大变、改变装容,从而突出范雎的过人的胆识和政治远见,属于侧面描写。
C.范雎认为秦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没法洞察奸佞,可能会导致王室覆灭,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是他感到害怕的。
D.范雎规劝秦王要去蒙蔽、辨忠奸、察民情,体现出他高超的说理进谏技巧,既表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又巧妙地指出了君主的治国过失。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5分)(2)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③荣:犹“花”
14.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
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
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15.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治
③
②
①(2)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自己忧国优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离别时的忧愁伤感和恋恋难含。
第II卷 阅读题(7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③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④在静安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⑤每到3月12日,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⑥昨天偶遇睽违多年的老同学,长期分别,短暂相聚,我们却没有拘谨不适,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忆起彼时的人事物情,不觉失笑。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22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D.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8月23日5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车停运措施。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 , , ,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做最好的消遣。①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③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④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⑤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⑥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④⑤①②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①。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是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題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 ②。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 ③。
21.请以“落叶”为对象,运用通感修辞,写一个句子。注意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5分,句式可灵活自由)。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四、写作能力训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根据要求作文。
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找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以“寻”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018年春季学期四川省泸县二中高一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C 2.B 3.C
4、D “作者觉得回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表述错误,作者在外漂泊觉得让他觉得累,故乡才是心里永远的归宿,作者不是不愿意回故乡。5.①让读者对作者乡村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
②家乡年三十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
③承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表哥们热情请我喝酒做好铺垫。
(每点两分,只要答对两点就给满分)
6.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
②“年三十夜的爆竹”传达了亲人团聚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③“年三十夜的爆竹” 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
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村热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下,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进行深刻反思。(每点两分,答对三点就给满分)
7.C;.“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于文无据。
8.CD;A项,主要变现的不是“机智”,而应该是大度。B项,“,没有做过大事”不准确,只是文本没有写其所做的大事。E项,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错,应该是“以叙为主”。9.①房玄龄虽然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但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
②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以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成就了“贞观之治”。
③这句话是对他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精神的高度概括。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需抓住关键词“自己的声音” “贞现”结合房玄龄的事例尤其是作者对其的评价句来分析;本句为主旨句,其内涵应有对他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精神的赞美。(答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解析:“饵”是“喂”的意思,动词。11.【答案】A 【解析】朕,在秦以前,不论尊卑,可称自己为朕,屈原“回朕车以复路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解析:并非表明群臣吓得脸色大变,也有震惊与愤慨:易容也不是改变装容。13.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答案】(1)只是怕臣死之后,天下人见我因尽忠而死,所以闭口不言停步不前,没有人肯到秦国来而已。(“独…耳”,只是…罢了;“杜口”,闭口不言;“即”,来到;各1分。大意2分。)
(2)至于那些被困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我是不敢害怕啊。我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我活着更有意义。(“穷”,困窘、走投无路,“辱”,受辱,1分;“死”,受死刑、死去,亡”,流亡,1分;“贤于生”,倒装句式,比活着更有意义,贤字意合即可,1分。大 意2分。)
14.选BEB项,“不经意间”有误。既然是庭中奇树,女主人公应是有意观看。E项,折花并非主题,只是主人公思念夫君的行为表现,主题应为“但感别经时”,即因为夫妻离别的时间相当长了,因而有感而发。
15.“奇树”象征主人公的形象及其美好的情感。“奇树”独立庭中而无人观赏,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寂莫;“奇树”绿叶繁茂,花朵馨香,象征主人公情感的美好浓烈 1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7.答案: B 解析: ①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含量”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
②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根据语境“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可以看出,此处用“当仁不让”来形容“杨扬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符合语境。
③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
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也作“蔚为大观”。感情色彩错。
⑤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
⑥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句中两人曾经同学。不合语境。18 B 解析: A逻辑错误,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C错,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D杂糅。“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去掉“下”字。19.C 20.【答案】
①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②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③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意合即可,每句2分。)21.以落叶为对象并使用通感给3分,语言流畅富于文采给2分。22.省略 按照2017年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第五篇:衡南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 鞭笞(chī)
一蹴而就(cù)
笑靥(yàn).... B.庠序(xiáng)
商贾(gǔ)歆(xīn)享 栈(zhàn)道
.... C.堤坝(dī)猿猱(náo)跬(guǐ)步 迁谪(zhã).... D.藩(pān)篱 蜕(tuì)皮
曳(yì)兵 名媛(y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完壁归赵
精美绝纶
残羹冷炙
枕藉 B、一如既往
素味平生
欣欣向荣
溯源 C、民生凋蔽 赈灾义演 励精图治
寒喧 D、攻城略地
雍容华贵
走投无路
陷阱
3、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支票丢失,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来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打造民生科技。
B、俄罗斯近日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陨石坠落引发的强烈冲击波导致近300栋房屋破损,约1200人受伤,不过伤者所受的多为碰伤、划伤等轻伤。
C、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D、近日,网络谣言传播事件频频发生,其原因主要是公众科学素养、见识水平不足和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不及时公开引起的。
5、下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律诗,填入画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①人世几回伤往事 ②今逢四海为家日 ③故垒萧萧芦荻秋 ④山形依旧枕寒流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19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
(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 阴:秘密 .B.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佯:假装 .C.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辅助 .
D.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霸:霸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弃甲曳兵而走 ..B.形势不能有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归璧于赵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齐起初听信须贾的话,打断范睢肋骨,将范睢卷进竹席放到厕所里,酒醉后答应看守扔掉席中死人的请求,后来得知范睢逃脱,又派人去寻找范睢。
B.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秘密地带范睢上车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范睢见秦王来了,故意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来引起秦王注意。
C.范睢面对秦王问计,为抬高自己身价,一开始故意含含糊糊地三问不答,后来又只说 外事不提内政,在秦王再三请求之下,他才对秦王纵论天下大势。
D.范睢认为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他建议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取中原之地来控制天下枢纽,从而完成称霸大业。9.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3分)
(2)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4分)
(3)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赋得妾薄命 杜审言
草绿长门①掩,苔青永巷②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注】①长门:即汉代京城长安的长门宫,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即居于此。
②永巷:也在长安,汉代幽禁妃嫔或宫女的地方。(1)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首联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请谈谈这首诗第三联中“惊”字和“搅”字的表达效果。(4分)
11、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2)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3题。
谁来保护我们的水源
雾霾、沙尘还在轮番上演中,地下水污染的消息又纷纷爆出。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如今一些企业为躲避查处,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而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个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个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个。
专家介绍,地下水若被污染,它的危害和风险很大。首先,地下水不易流动,这使得它很难通过自然的循环把污染带走、消减。第二,因为埋在地下,微生物很少,它不能自然降解污染物。第三,一些埋在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深层地下水,都有上百万年、上千万年的历史,是化石水,都有很好的水质。这种水相对封闭,一旦被污染,就很难修复它。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一般都是浅层的,而这样的地下水上面种植的瓜果蔬菜,是断断不可食用的。由于植物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会进入到人体。另外,如果挥发性的有机物通过污染物进入到浅层地下水,就可以通过土壤表层的包气带挥发出去。尤其对于农村来说,如果住在河边上,又是易于被污染的地区,家里又没有做防渗处理,挥发的气体会直接冒到屋里,长此以往,对人体的损伤相当大。
我国的七大水系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们这么多的湖泊、水库里,究竟有没有好的水源呢?有,但是比较少。如云南玉溪的抚仙湖、新疆传说出水怪的喀纳斯湖,它们的水都可以直接喝。不过可以直接喝的水,从比例上来说,目前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平时喝到的,从饮水机里出来的水,也不一定安全。由于饮水机的纯净水,在长时
间放置后,里面用来消毒的臭氧就会消耗殆尽,水里面微生物的生长就不能再得到抑制,因此纯净水也不再“纯净”。尤其是水桶下面的嘴,由于它基本不换,长期使用下去也会滋生很多微生物。专家认为,我们目前的水处理技术中,只有反渗透技术才可以有效挡住重金属类的粒子,但家庭用净水装置中,使用反渗透技术的还不多。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部已成立了六个督察中心,代表国家、百姓来查那些比较危险的企业,防止他们偷排、漏排污染物。然而,我们从现实状况来看,水污染显然还是层出不穷。需要承认的是,治理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仍然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力度,主动查处污染事件,而不是仅仅依靠民众、微博不断爆料。问渠何时能得清如许,目前看来,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
12、下列有关“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水被污染,比地表水受污染更难修复。这是因为地下水相对封闭,不易流动,无法通过自然循环与生物降解的办法清洁水源。
B、我国的水资源90%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地下水污染并不少于地表水,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地下水的污染比地表水更重。
C、地下水受污染不只是我们饮用水源问题。与地表水受污染一样,地下水受污染也会对我们的空气产生影响,进而损害我们的身体。
D、地下水是“生命水”,相对而言,它比地表水受污染要慢,但一旦受到污染,它的危害和风险依然很大。
13、下列有关文章的内容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然而我们国家目前一些地方因地下水污染而使“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
B、从统计看,我国目前没有受到地下水污染的城市已经很少了。如果再不进行管治,能直接喝的“地下山泉”恐微乎其微。
C、地下水受到污染,不只是水源本身受污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地表植物特别是瓜果蔬菜。由此可以看出,地下水受污染的间接危害也不容忽视。
D、我们饮用的纯净水也不纯净,但如果能使用反渗透技术,纯净水还是可以放心饮用。因为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挡住重金属类的粒子从而杜绝污染。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7分)
木 笛 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
—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内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珍惜。”朱丹说:“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广,仿佛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4.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有何用意?(4分)16.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朱丹的形象。(4分)17.你认为大师说的“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具体指什么?作者塑造的这群孩子是否多余?谈谈你的认识。(5分)
六、作文(50分)
眼睛是记忆与心灵的窗口,是亲情与友谊的桥梁;看到过多少丑恶与善良,遭受过多少蒙蔽与欺诳,隐藏了多少迷惘与失落,饱含着多少期许与渴望······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衡南县2014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答案
1、B A.笑靥(yâ)C.跬步(kuǐ)D.藩篱(fān)曳兵(yâ)
2、D A.完壁归赵——完璧归赵 精美绝纶——精美绝伦
B.素味平生——素昧平生 C.民生凋蔽——民生凋敝 寒喧——寒暄
3、B A.“百忙”,常用于敬辞。C.“责成”,指定(某人或某机构)负责办好某件事。不可用于“学校领导”,对象不当。D.“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不能用于自己。
4、B A.“改善”“偏见”动宾搭配不当。C.缺主语。D.“原因是”“引起的”句式杂糅。
5、C 根据律诗颔联、颈联对仗、押韵的特点可得出答案。
6、D 霸:称霸
7、B A.“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也”,均为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C.“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于”,介词,对;介词,到。
8、C.范雎不是“为抬高自己身价”,而是为试探秦王是否真心,以免多言招致祸患,以及防范侍从偷听他们的谈话内容。
9、(1)王稽秘密带他上车和他一起回国,把他推荐给秦王。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解析】得分点:“潜”,秘密地;“与俱归”,省略了“之”,须补充;“见之于离宫”,宾语后置句。
(2)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
【解析】得分点:“微闻”,隐约听到;“屏”,屏退;“跽”,长跪;“何以”,即“以何”,用什么,怎么。
(3)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谁肯投向秦国了。【解析】得分点:“杜”,堵塞;“莫”,没有人;“乡”,通“向”,面对着,此处引申为投向。
【参考译文】 起初,魏国人范睢随从中大夫须贾出使到齐国,齐襄王听说他善辩的口才,私下赠给他钱财。须贾以为范睢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便向魏国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发怒,下令鞭打范睢,折断了范睢的肋骨。范睢只好装死,被人用竹席卷着放到厕所里。范睢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看守请示扔掉席中死人,魏齐醉答:“可以。”范睢得以逃出。事后魏齐后悔,又叫人去寻找范睢。魏国人郑安平安排范睢逃亡藏匿起来,改换姓名叫张禄。
秦国使者王稽出使到魏国,范睢深夜求见王稽。王稽秘密带他上车和他一起回国,将他推荐给秦王。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范睢装作不知道宫中长巷而走进其中。秦王前来,宦官怒声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范睢故意胡说道:“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隐约听到他的话,便屏退身边侍从,跪着请求说:“先生用什么指教我?”范睢只说:“哦哦!”如此多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不愿指教我吗?”范睢说:“不敢这样!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匡辅君主的事,我想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内心,这就是大王多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的原因。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
说出,第二天就有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况且死是人人必定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没有谁肯投向秦国了。”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这是因为上天认为我糊涂,而(派先生来)保全秦国的宗庙。无论事情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怀疑我了!”范睢下拜,秦王也回拜。范睢说:“凭着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来对付诸侯,就好比让韩卢那样的猛犬去追击跛脚兔子。而秦国却闭守关中十五年,不敢窥视派兵出击崤山以东,这是穰侯替秦国谋划不忠心,大王您的策略也有所失误。”秦王跪着说:“我想知道策略错在何处!”但有不少身边侍从在偷听,范睢不敢提及内政,便先说到外事,来观察秦王的举动。他于是进言说:“穰侯越过韩国、魏国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齐王向南进攻楚国,开辟千里土地,而最后齐国连一尺一寸领土也未能得到,难道是他不想要地吗?实在是因为地理形势无法占有。诸侯看到齐国征战疲劳困乏,便起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使齐国近于灭亡,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却使韩、魏两国得益。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而近攻的方针,得一寸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尺。魏国、韩国,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称霸,必须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枢纽,来威逼楚国、赵国,楚国强就收附赵国,赵国强则收附楚国,楚国、赵国都归附您,齐国必定害怕。齐国再归附,韩国、魏国就可顺势虏伏。”秦王说:“好。”于是以范睢为客卿。
10.(1)点明女子的宫女身份和清冷的居住环境,渲染烘托出女主人公哀怨痛苦之情。(3分)
(2)鸟鸣声惊醒睡梦,令人厌恶,“惊”字显衬出女主人公心情恶劣。(1分)飞絮落花,本易使人伤感,“搅”字,更显出心绪的纷乱。(1分)这两个字把自然景物和主人公的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满腔愁怨和孤凄之苦。(2分)
11、默写 略
12、B.(“地下水的污染比地表水更重”,无中生有)
13、D(纯净水不只是有反渗透技术就可以杜绝污染,太绝对。就文意看,长时间不用,臭氧消失,水里面微生物的生长就不能再得到抑制,这是污染的根本原因。)14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
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写对两条得满分)
15第一次写他小心谨慎地取出木笛是说明他很重视这次考试,与后来选择放弃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他的民族精神;第二次是突出朱丹面对死难者纪念碑很庄重,体现他的悲伤之情。(每点2分)
16(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1分)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1分)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1分)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1分)
17①这种精神指爱国、不忘国耻、坚持操守等。(2分)②不多余(1分)。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孩子哀悼亡灵的方阵又是自发出现的,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孩子们在雪地里哀悼亡灵、聆听笛声的行为也体现了一种坚忍的精神,这些都深化丰富了这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同时孩子们静静倾听朱丹的演奏,也烘托了朱丹演奏水平的高超。(答出2点就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