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时间:2019-05-15 06:4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第一篇: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本色课堂-----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教学交流 2010-05-18 20:29:28 阅读5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语文:

(一)“自主--探究”课: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自读识字---合作交流---品读领悟---巩固延伸。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感悟---巩固延伸

(二)四环节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情景体验、引起话题---研究话题、明确方法---围绕话题、互动交流---延伸话题、综合运用

(三)低年级写话课:低年级“三环五步”写话教学策略: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尝试(交流评说、丰富语言,放胆试写、实现迁移)---评改(展示交流、互评互动,佳作欣赏、借鉴提高)。中高年级“三环五步”写话教学策略: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四)“自学---交流”课:“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预习探究---展示交流---反馈纠正---达标测试。

数学:

(一)探究式新授课教学策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二)探究式练习课教学策略:情景引入、回顾再现---分层练习、强化提高---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三)探究式复习课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回顾整理、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强化提高---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英语:

(一)词汇教学课:preparation准备活动---preparation呈现新知:

1、单词呈现

2、听读正音

3、合作学习---preparation巩固练习---preparation输出运用---preparation检测提高。

(二)对话教学课:preparation准备活动---preparation新知呈现---preparation巩固练习:

1、听音正音

2、机械操作

3、意义操练---preparation输出运用:

1、表演展示

2、任务型活动---preparation检测提高。

(三)读写教学课:preparation准备活动---阅读前活动---阅读中活动---阅读后活动---检测提高。

(四)复习教学课:preparation热身活动:听、说、玩、演、唱、画和TPR活动---preparation梳理再现:

1、单词训练

2、词句链接

3、归类点拨---preparation交际练习:

1、整合话题

2、分层训练

3、自主展示---preparation输出检测:

1、知识积累

2、整合训练

3、话题运用---preparation总结提高:

1、总结评价

2、作业布置

3、课外延伸。

科学:

(一)“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创新。

(二)“探究--体验”式课外实践教学策略:确立活动主题---自行制定方案---自主开展活动---展示交流成果---拓展与创新。

品社:

(一)“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二)“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课前初探---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课后践行。

音乐:

(一)唱歌课课堂教学策略: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2、多次聆听、学习新歌

3、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创造表现: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2、表演展示、交流评议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完美结课。

(二)鉴赏课课堂教学策略:激趣(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欣赏:

1、自主聆听、直观感受

2、理解感悟、探究体验

3、深入聆听、提升审美---创造---拓展(归纳拓展、情感升华)。

美术:

(一)“造型、表现”课课堂教学策略:欣赏、感悟、畅想---体验、表现、创新:

1、观察、收集素材、展开想象

2、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展示、交流、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多层面交流

3、相互评价。

(二)“设计、应用”课课堂教学策略:目标确定---搜集信息---欣赏感受---创作实践---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三)“欣赏、评述”课课堂教学策略:预见教学、明确目标---搜集资料、感知欣赏---创设氛围、激活课堂---对话交流、质疑解疑---展示收获、评价整合。

(四)“综合、探索”课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确定---目标定位---方案设计---资料搜集---探索尝试: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2、逐步深入、善于引导

3、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4、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级定位---拓展升华。

体育:

体育课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目标---情绪提升、积极热身---掌握技能、发展体能---自主选择、主动发展---合作交流、分享成果---体育公德、运动兴趣---学会评价、全面提高

信息:“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情景创设、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合作学习、释疑解难---实践创作、展示评价---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第二篇:小学本色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分析论文

一、本色课堂教学管理内涵特征

课堂就是可以被组织的教学请将和场所,课堂教学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一种有组织的教学管理形式。而课堂教学管理则是这一特殊人际交往活动的管理。教师在这一管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某些行为(惩罚和批评)会导致学生的消极情感。本色课堂教学管理则是突出教师在管理中的作用,将整个管理过程能够体现出质朴观、自然观和发展观。质朴观体现注重对本质的观察与体验,自然观则注重生命与生机的融合,发展观则注重变化与成长。本色课堂教学管理遵重青少年的自然品质,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世界,体现善良与博爱,锻炼观察能力。简单讲,本色课堂教学管理就是突出体验与发现,让学生自然的在真实环境中感受课程。因此,本色课堂教学管理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注重以生活为本,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注重简约,注重神态本色,让学生活跃起来,课堂热闹起来,把课堂组织变的简单。张庆先生在学习语文时认为“语文学习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强调的是课堂不要复杂化,简单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念。

二、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统治与领导的地位,以命令、威胁等指令组织、管理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氛围虽然表面显得有序,但往往形成师生的内在对抗,彼此处于抗衡与逆反的状态下。教学内容按章取义,忽略教学本质。许多教师提前备好课,按设计的环节逐步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而学生在这一环节往往处于死记硬背的被动式接受地位,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索与参与空间。教学环节呆板、僵化,缺乏课堂本色的良好氛围。小学教师仅仅按自己的预想机械的实施教学,忽略了学习主体、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的现场调整与组织,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课堂本色。

三、小学本色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

1、管理主体体现生命本色

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使课堂教学管理突出“学生的生命本色”。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建立起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容书本知识于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生命价值。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主动去参与课堂、探索与构建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探究知识过程中获得发展。关注学生课堂存在方式,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敢于张扬,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关注教材、关注自我向关注学生转变,不仅自己要储备大量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善于更具学生实际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模式。重点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动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体验,这个过程教师的引导与组织至关重要。

2、管理过程体现生态本色

注重情感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不能完全控制的学生行为,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努力与学生建立情感交流,使学生的逆反心理降低,敢于主动参与课堂。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并通过自己的教学促使学生建立尊重教师的认知,彼此在相互尊重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学生是差异化个体,每个人、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内心情感,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交流能够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彼此建立轻松的交流习惯,以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3、教学设计体现生活本色

教学内容上需要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同样一件事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认知,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正视学生差异性的事实,并根据学生差异性设计出既突出学生共有生活体验,又针对性关注学生自我生活感知。比如学习旅游类的教学内容,具有同一体验的学生可以归一组,相互交流同样旅游的感知,然后组与组之间再进行交流。教学内容要注重生活本质,教师要在教材与生活之间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体验到书本知识的真实性。

第三篇:本色课堂小结

本色课堂阶段性小结

(2015年9月)2008年秋,凤翔实验学校成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停课调研,我们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效率低下。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太多,而老师喋喋不休的,有些并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有些学生其实不讲也能掌握,有些是老师讲了学生仍然难以掌握,可是一些老师却还在滔滔不绝的讲,以致挤占了宝贵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新生凤翔要腾飞必须迅速找出对策,给课堂注入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在2009年,我们提出了“20+20课堂教学模式”。所谓“20+20”,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精讲,少讲,留出至少一半的时间(20分钟)指导学生练习。我们要求老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备课上去,不仅备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而且备学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兴趣,不属于重点、难点、考点的尽量少讲,不讲学生也能掌握的坚决不讲,讲了学生还........是无法掌握的坚决不讲,要求老师要把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从“讲”转移到“导”....上来,“逼”着老师们遵循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理念,大胆的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还给学生,努力减负增效。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探索、实践,课堂教学的面貌有了一些改观,但是我们也发现,“20+20”的概念太过粗浅,在实施中还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于是,在2010年5月,许校长、孙海青主任专程赴深圳取经,回校后,提出了建设“本色课堂”的设想并在原八(3)班开始了尝试,为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决定把学生的座位由秧田形变为马蹄形。2010年9月一开学,我们在六至九年级各个级部选择了少量班级正式启动了“本色课堂”第一轮的实践与研究。半个学期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

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为了深入推进“本色课堂”的实验,期中考试前,校长室组织课程部反复研讨,决定增加实验班级,并制定了“第二轮本色课堂推进方案”。2010年11月30日下午,凤翔实验学校全体校级领导和实验班40多位任课老师齐聚一堂,举行第二轮“本色课堂”实践与研究启动仪式。在这次启动仪式上,孙主任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新一轮实验的步骤作了具体的布置。会上还播放了深圳文汇中学自然分材教学的录像。文汇中学成功的经验,给了实验老师很多的启迪和极大的信心。最后,许校长针对前一轮实验中出现的困惑,激情洋溢的作了“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重要讲话。许校长在讲话中强调:教改不无险阻,只要不为失败找借口,心怀豁达,乐观向前,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凤翔人就是要通过探索、实践、奋进,苦苦追寻出一条轻负高效的凤翔教学之路来。

2011年10月,在借鉴名校教改经验和总结我校前期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在七、八、九年级整体推进“本色课堂”。并对各个年级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七年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把转变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作为主要目标,把学生多年来形成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应试教育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素质教育引领下的主动学习。八年级强调“夯实基础,培养习惯”,防止学生出现大面积的两级分化,防止偏科学生个别薄弱学科的继续恶化;九年级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培优扶差”的要求,在要求保住尖子生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中等生的综合实力,狠抓边缘生的辅导。

七年级各班级均采用更适合学生小组学习的马蹄形座位,八、九年级因各班学生人数偏多,可以继续保留秧田型座位。对马蹄型座位的安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成由6—7名学生组成的

学习小组,分组时要全面考虑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学习小组一般由二名学优生、二至三名学中等生、一至二名学困生组成,每组设文科、理科小组长。小组内实行“捆绑式”评价,树立“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组间引入竞争机制,并纳入班级常规的优秀学习小组评价体系。

根据学科特点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考试性学科注重目标引领,导学导思,强化反馈;考查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大胆培养学生动眼(自主阅读)、动口(说话演讲)、动手(实验操作)、动脑(积极思维)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本色课堂”的推进中,由于传统观念、教学惯习的影响,我们不断的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误解与阻力,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我们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级部、学科召开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推进会,许校长带头,深入每一个班级、每一个老师的课堂上听课,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研讨课、观摩课。现在,许多老师的困惑已经初步解除,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基本成型,生命化课堂的愿景正初露曙光。当然,我们清醒的看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前行的阻力还很大,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技术性难题有待化解,特别是许多老师的专业素养亟需提高,但是,前行的脚步既然已经迈开,我们就一定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本 色 课 堂 经 验 提 炼

价值观:返璞归真、扎实有效

核心要点:目标引领,导学导思,强化反馈 课堂基本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流程:

4个着力点:

1、由完成教学目标转变为“落实学习目标”

2、由“重讲授”(师本)转变为“重训练”(生本)

3、由“被动接受”走向为“主动乐学”

4、由“个体学习”走向为“合作学习” 5个步骤:

自主学习、小组互学、组织交流、教师点拨、释疑解难、反馈落实 课堂教学评价: 质性标志:

3个结合:学与思,讲与练,知与行

3个有无:有无互动,有无讨论、有无汇报交流 4种讲练: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将、再讲再练

4个当堂:当堂训练、当堂达标(分层次)、当堂纠偏,当堂巩固4个问题:问题导入、问题转换、问题解决、问题延伸

量化指标:

1、当堂训练15分钟,讲解20分钟

1/3学生课堂正式表达过观点或展示过才能 集中讲解不超过6分钟,即时训练方式不少于2种

2、关注:学生学了什么、关注学习兴趣、关注人格成长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2012-04-15 18:01:39|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学校:箐口小学 教师:赵 惟 时间:2012-3-10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有效教学理念的界定

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理念

陈旭远在《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100%,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3、有效教学的具体内涵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师要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强调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4)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鉴于此,我校数学组确立了《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研究旨在克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构建真实、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互动,让学生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途径、方法、策略、模式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抓准切入点: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

亲历过程:教学实际要关注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1、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2、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

3、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4、怎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1、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

2、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

3、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

4、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

5、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

四、抓好双基、适度训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1、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落住了什么?数学概念是否内化?

2、通过数学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得到提升了吗?

3、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是否得到发展?

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预设与生成

1、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吗?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2、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3、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而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六、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1、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知识技能)

2、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方法)

3、小心翼翼地呵护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加涅是比较早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的人之一,他出版了影响至今的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个能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方式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他认为这学习方法要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去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学就是按一定的价值标准,选择合理的教学途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每一方面都有所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所发展,每一方面都有所发展。教育全球化及国际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国内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有效的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做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数学学科的角度讲,是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达到在数学课 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不但教师观念转变并行动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2.通过调查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技巧及模式。

3.通过教师各种有效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创新素养。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1)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2)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3)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4)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2、研究方法:

调查法。起始阶段,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现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实施阶段,再次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的情况,提出改进方法;研究的总结阶段,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的程度,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行动研究法。采取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步骤探索如何加强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通过备课、根据要求、教学经验,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在教学研究活动中运用,并对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考察,通过写教后感、教学随笔对方法的使用进行反思,小结成功和不足之处,再提出新的改进方法,使整个研究过程成为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不断总结出如何进行教师和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的方法和教学模式。

个案跟踪法。在研究的启动阶段,确定特定的特长生和后进生作为个案对象,制定跟踪培养方法。在自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多关注,记录课堂上师生有效性过程和状况,培养他们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并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确立志向。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1、注重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3、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4、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5、关注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四、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1.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3.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探索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1月)1.培训实验教师,学习新课程下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知识。

2.做好实验前期的测试工作。对实验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问卷、测试等各种调查、做好记录,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各实验阶段的实验数据,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注重实验各阶段的过程调控,按时撰写实验阶段总结。

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制作一批优秀课件,设计并展示一批优秀课例,探索新课程下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构建新模式。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14年12月——2017年2月)1.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调查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后测),撰写《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调查报告

3.撰写《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案例、教案、实验课例及活动光盘,要拿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优秀教案集、案例集、多媒体课件,结题展示课、结题报告等。

一、课题的提出。

1、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跨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代,这场大变革以课程改革为标志。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2、课堂教学生活化是目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向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多模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是现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但深入观察,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激情少;思维多,智慧少;有回答,但无质疑;有探索,但无创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远离我们的真实世界,纯“数学化”的东西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机械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学生根本无兴趣去探究,更何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所以,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课堂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化的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3、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应当是独立于学生生活的“外来物”,不应当是封闭的“知识体系”,更不应当只是由抽象的符号所构成的一系列客观数学事实(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生活化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民主地、和谐地、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正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论证过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

4、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7—13岁之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对直观的、生动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易于唤起注意、提示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这样,才会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5、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通过多媒体将现实生活情景浓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的参与解决问题,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鉴于以上教育教学实际、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方案,以此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概念的界定: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把课堂变成“小社会”。它包括三层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即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即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教学生活化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需要和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整体素质得到个性化发展。本课题在新理念的思想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操作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以使数学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数学建模理论

现代数学界提出的数学建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连的机会,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4、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因而陈旧而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对于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

第五篇: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前的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建立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根据教研中心2009—2010学年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意见,结合我校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与教研工作现状,本学年我校将坚持“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指导思想,将数学教研工作的重点确定为建立“高效课堂”。

本学年我校将克服以往贪多求全的不良倾向,精选教研的着眼点,探索有效的深层教研模式,不断丰富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增强教研实效,使教研活动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探索出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避免课堂教学的无效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素养。

2、通过多样化的研修形式,进一步明确高效课堂的标准及特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基本原则

1、实践性: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员性:所有任课教师是实践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

3、互动性: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平等研讨的平台,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4、反思性:采取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反思、总结,对教育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共享。

四、教研形式

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研讨反思、课例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

五、任务及要求

1、加强教学目标与备课研究

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教学目标和各学段四大知识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每一个课时教案,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利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科网站和其他的网络资源,设计好每一个课时教案,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正确把握好情境创设、合作探索、自主练习三大板块的联系和时间的分配。对创设的情境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尽量缩短情境创设的时间。在合作探索环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与“收”的时间,决不能因为探索时间过长而影响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加强练习的设计,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课每课时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做到堂堂清。

2、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四课型课堂教学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课: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练习课:创设情境(导入)——分层练习(基本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应用练习)——矫正评价,总结归纳。

复习课:揭示课题,明确目标——回忆梳理,形成网络——练习矫正,形成技能——课堂总结,突出重点。

讲评课:概述测试成绩——错因探究——自我矫正——反馈练习,拓展巩固——讲评小结。

本学年将加强对上面提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同研一节课”的磨课活动、“同课异构”的对比课活动、“区域联谊”的学习研讨活动、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四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具体内容及安排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在课时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课堂效率上做文章,克服以往课堂教学中耗能费时、效率不高的做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一)进行全程教材疏通,提高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掌握能力

1、培训目标

(1)使教师对数学全程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及教学注意问题等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把握编者的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

(2)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督促教师钻研教材,深入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培训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

(3)引导、激励、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探寻科学实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灵性和快乐。

2、培训内容

每学期初,由学科组长牵头,利用学科组集体研讨的时间,对全程教材进行疏通,各年级上册安排在9月份,各年级下册安排在09年3月份。重点研讨内容为: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全程教材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材重难点,以及对突破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包括学生特点、各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及情景窗如何呈现、合作探索如何展开、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自主练习如何处理等内容。学科组教师同时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我培训,学科组长要针对教材中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讨,具体分工如下表:

人 员

内 容

扎西顿珠

统计与概率

索朗拉姆

空间与图形

落桑云丹

实践与综合应用

郑秀真

数与代数

3、培训安排

周三、五大课间进行。

(1)2009年10月份 本年级教材疏通

(2)2009年11月份 本年级教材限时出题比赛,全程教材疏通

(一)(3)2009年12月份 全程教材疏通

(二)(4)2010年4月份 全程教材疏通

(三)(5)2009年5月份 组织教师参加市教材教法考试

4、培训措施

(1)设立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培训内容、项目设置、培训过程进行全程督导。

(2)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求记业务培训记录,达到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并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研讨学习,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3)鼓励教师加强自学,每月的教材教法培训后,受训教师都要做该年级2份测试题进行自我考察。最后受训教师做两份综合模拟试题,成绩记入教师培训考核中。

5、培训评价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对教师的培训按照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达成检测、地区教材教法考试四项进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一次扣0.5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训按照“0”分记绩。

(2)学习态度10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培训记录,按照记录的详实和认真程度分两档记分,分别是10分,9分。

(3)限时出题一项30分,按照出题质量、难易度等在本年级进行评比,分两档记分,分别是30分,28分。

(4)市教材教法考试一项30分,按照实际考试情况,按30分折算记绩,列入教师教材教法培训考核中。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水平

1、培训目标

(1)让教师充分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水平。

(2)掌握课件制作的要求和方法,会制作数学教学课件。

(3)利用精美的课件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与学趣味横生,让课堂精彩纷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高效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

2、培训内容

(1)学习多媒体的开关机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多媒体使用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基本的维修养护方法。

(2)学习如何从网上查找课件制作素材,学习进行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知识。

(3)学习电脑常见问题处理和日常基本维护的方法

(6)学习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培训实施

培训时间:大课间时间。

培训教师:多嘎, 格桑次仁

参加培训的教师: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办公室

4、培训措施及要求

(1)为保障培训活动有序进行,每次活动均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并实行点名制,情况记入此项教师培训考核中。

(2)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求记业务培训记录,达到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并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理论研讨并认真做好详细记录。

(3)10上中旬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优质课展示,并评出1-2节校级优质课,成绩记入教研组此项培训考核中并记入教师个人培训考核中。

5、评价标准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对教师的培训按照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多媒体优质课、优秀课件四项进行量化,分值如下:

(1)出勤30分,每请假一次扣0.5分,迟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缺席一次扣2分,得分≤20分,本次培训按照“0”分记绩。

(2)学习态度10分,主要是检查教师的培训记录,按照记录的详实和认真程度分两档记分,分别是10分,9分。

(3)多媒体优质课展示一项30分,按照实际比赛情况,按三档记分即:30分、28分、25分列入教研组考核中,并列入教师个人特色考核中。

(4)教学课件评选一项30分,按照实际比赛情况,按三档记分即:30分、28分、25分。

(三)抓好教法、学法应用的积累(收集)、应用(实践)、总结(反思)三大环节,突出教法、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操作程序:

1、学期初至11月份,为教法、学法积累收集阶段。本阶段在引导数学教师完成对教材的疏通任务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相关文献资料,分年级、分学科,完成本学科教法、学法集锦,形成系统资料。

2、12月份至2010年5月份,为教法、学法应用实践收集阶段。本阶段主要是数学教师把积累的教法、学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系列课达标活动,论证本学科教法学法体系。结合区域联谊教研,组织一次“教法、学法研讨”课堂观摩。

3、2010年6、7月份为总结反思阶段。本阶段着力于学科教师经验的积累、案例的撰写及实践感悟等,推介先进做法,为下一学期奠定基础。

(四)抓好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结合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实现多媒体课件资源共享

操作程序:

1、学期初,学校制订多媒体课件共享要求,分年级、分章节(课时)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设计。

2、十月初分学科进行评比,相互借鉴学习后,完善本学科多媒体课件系统。

3、十一月至2010年7月为运用修改阶段,本阶段要求授课教师在适用本年级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结合区域联谊、公开课等形式不断完善、推广研究成果。

七、措施保障

1、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学期初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把相关要求布置给大家,然后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具体的相关内容。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高效课堂”任务的组织、安排、实施等各个环节。

2、组织培训、提高技能。教研组长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学校相关人员到组内培训,也可以利用组内人员实现自我培训,培训的目的就是全体成员共同提高。

3、计划具体、责任到人。教研组长根据本学科教材特点、人员特长,做到计划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有相关的督导措施,依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4、尊重个体、集体捆绑。评价采用集体评价和个体比赛两条途径。本,教研组集体教研的主要任务是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系统的设计运用,最终的评价采用集体捆绑。在采用集体评价实现组内整体提高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个体发展。倡导教师在各种公开场合(公开课、区域联谊等)运用课件系统,鼓励教师每堂必用。

5、过程督导、严密组织。在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将采用评比、抽查、检查、比赛、评议等形式及时量化、汇总,在严密的组织下,提高教师“教法、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运用”技能,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下载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色课堂 — 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学生问卷调查表 各位同学: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学校的生源正在不断减少,每个班级的学生数也在20人左右,我们学校开展小班化教......

    本色课堂(大全五篇)

    “本色课堂”,别样美丽 ——荆门市群艺馆会场听课有感 2011年4月25日至27日,我们有幸赴荆门参加了湖北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11节语文课,受益匪浅。课堂上老师......

    高效课堂几何图形教学研究

    高效课堂几何图形教学研究 一、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几何的学习,往往使人感到枯燥无味,索然无趣。几何图形是对某一类事物的高度抽象,但以前我们的数学......

    课堂教学研究 忘洞庭

    教学研究工作记录 时 间:2015年3月12日 地 点: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李玉辉 学 科:语文 参加人:高年级教研组教师 形 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内 容:高年级语文古诗教学研讨会 过......

    课堂教学研究月活动总结

    教学研究月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校教研范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锻炼学科骨干。根据校历安排,......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高中历史课堂,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近阶段的学习状况,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承担......

    课堂教学研究月活动总结

    同沂庄小学 高效课堂研究月活动总结 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月活动于10月底结束。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落实这次高效课......

    345课堂教学研究备课

    345课堂教学研究备课年级及学科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学年度_______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