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大全
理解计算工具,课程内容,数学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么多内容,而是分析四年级的教科书,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学生在数学类,不盲目,简单的学习计算,有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在准备中,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强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反映出以学生为本,但这种教学设计面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好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些计算工具的知识,并安排学生访问相关信息,希望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信息,丰富我们的课堂学习。毕竟,网络的研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独立探索创造良好条件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然而,后来在教室里发现,学生收集的知识非常有限,可以说很少。在了解到只有发现一些学生在家里有一台电脑,为了能够检索信息和方法,学生仍然有一些困难,有些家庭生活水平不能达到计算机配置。很明显,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基于这种情况,我调整教学到教学式学习,我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知识。显然,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教学假设。
令人高兴的是,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在计算器的介绍中放开了学生自学的文本,然后,为了回答和其他形式的合并,让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容更感兴趣。
第二篇:《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内容,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样居多的内容,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备课时,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偏重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面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能行不通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工具已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并且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希望他们通过网络能收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学习。毕竟网络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知识的容量,并且能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后来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经过了解才发现,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可对于查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显然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把教学调整为讲授式学习,介绍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预设。
令人欣慰的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中介绍计算器的功能,然后,以抢答等形式来加以巩固,对于学生了解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像这样类型的课,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好只要“引领”,而不是死板的传授学习呢?
第三篇: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内容,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样居多的内容,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备课时,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偏重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面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能行不通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工具已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并且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希望他们通过网络能收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学习。毕竟网络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知识的容量,并且能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后来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经过了解才发现,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可对于查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显然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把教学调整为讲授式学习,介绍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预设。
令人欣慰的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中介绍计算器的功能,然后,以抢答等形式来加以巩固,对于学生了解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像这样类型的课,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好只要“引领”,而不是死板的传授学习呢?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计算工具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计算工具的认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9题;共19分)
1.(2分)我国最早使用并且至今仍然使用的计算工具是_______。
2.(1分)算盘的两种功能:_______和_______
3.(2分)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_______,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_______。
4.(3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先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1分)目前,速度最快的_______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6.(7分)根据下图写出计算工具的名称。
①
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④
_______
⑤
_______
⑥
_______
⑦
_______
7.(1分)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8.(1分)下面的计算工具你认识吗?
_______
9.(1分)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9题;共19分)
1-1、2-1、3-1、4-1、5-1、6-1、7-1、8-1、9-1、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课题: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第23~25页)【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需要。
2、认识算盘,了解算盘上珠、下珠各表示几;用算盘表示数;比较中国和日本的两种算盘,激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3、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学习重点】
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学习难点】
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评价活动方案】
1、看课本23页(简洁的文字与画面展现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以评价目标1。
2、ppt出示算牌,认识算盘算各部分名称,了解算盘上珠、下珠各表示几;动手操作(动手拨一拨),用算盘表示数;比较中国和日本的两种算盘,以评价目标2。
3、列举生活中用计算器计算的实例,了解计算器的作用,以评价目标3。
4、动手操作,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一些建的名称和作用,以平价目标3。【学习过程】
一、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评价目标1)
1、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评价目标
1)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2、看课本23页你,展现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评价目标1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3、认识算筹(评价目标
1二、认识算盘(评价目标2)
1、ppt出示算盘,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评价目标2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
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器——
2、动手操作,学会用算盘表示数(评价目标2
3、ppt出示种不同的算盘(评价目标2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三、认识计算器(评价目标3)
1、列举生活中用计算器计算的实例(评价目标
32、介绍计算器的名称和功能(评价目标3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3、动手操作,认识各键的名称和作用,体会计算器的操作过程(评价目标3【学习目标检测】
1、用算盘表示出下列数字。403、4321、56801、1932560。
2、在计算器上找出以下几个键(显示屏、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
师:为什么用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