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

时间:2019-05-15 06:5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

第一篇: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

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5岁宝宝的思考力?

小马君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现居美国,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

上回说到适合开启0~3岁孩子思考力的用品和方法,今天来探讨真正适合下一个年龄段(3~5岁)的思考工具是什么?

中国有句老话叫“3岁看老”。确实,到了3岁左右,孩子的所有能力几乎都在飞速发展,尤以语言和记忆力为代表,思维也是如此。不过,在之前的专栏“孩子说谎了怎么办?”中小马君提到过,3岁左右的孩子还无法换位思考,不能区分哪些是自己的想象,哪些又是真实存在。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大十分常见的思维漏洞,说白了,属于“不管你怎么费劲儿说,他都理解不了”的,所以在这两个问题上,拜托先放过孩子吧!所有事都发生在“昨天”

4岁班上有孩子拿了一个玩具车告诉我,“这是妈妈昨天给我买的玩具车。”大概过了2周后,我又看到他在玩玩具车,顺嘴问了句,“这是妈妈给你买的吗?”他点点头,“这是妈妈昨天给我买的。”时隔两周,他的回答是如此地一致和坚定。

这一点上,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Piaget就说过,3~5岁孩子对过去的时间点认知很粗略,无法精确描述,在他们眼中“昨天”与 “一年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大差异。反向思维能力弱

3~5岁的孩子开始理解“加”的概念,可是他们很难理解“减”。比如你问他3+3,他也许可以掰着手指头告诉你得6.但你若接着问6-3等于几呢?他们就会一脸茫然地看着你了,几乎很少有孩子会知道把3根手指放回去,再数剩余的手指。

也许你认为“怎么连这都不明白呢?” 嘿嘿,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千万别去跟孩子较劲儿。近几年来,关于国外教育的文章很火,个别也存在言过其实的现象。比如就有个别公众号宣称美国幼儿园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老美引以为傲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训练,小马君认为这还是有些夸大其词的。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刺激孩子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并不应该注重某种特殊思考模式的培养。只要孩子能想的比原来更深,突破自己的思维边界,至于他用什么套路思考到底想出什么结果,都不太重要。

那么,美国的幼儿园在针对引导孩子思维方面,做了哪些看似不经意,背后却蕴含着深刻内涵的事呢?小马君这就带你边看边解读。

每日一问,醉温之意不在“问”1

现在很多中国的幼儿园也有类似“每日一问”这样固定的话题讨论时间。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重要,之所以设计该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从入园开始就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且把它作为当天讨论的铺垫。

小马君认为,针对3-5岁孩子,问题设置得越简单越直白越好,不要有知识壁垒的问题,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图中显示的问题就是“你喜欢数学吗?”答案没有对错,只要参与了都是好的。而且你也许想不到的是,在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可能还会利用这个问题再来检验一下孩子的“记忆力”。

原来美国的托儿所一般7点开门,孩子们到了以后会直接走向“每日一问”墙,由于孩子们都没有固定的到园时间,所以最开始一般都是自由游戏(free play),直到早上10点左右才有坐圈活动(circle time)。如果孩子在早上疯玩了2-3小时之后,还能记得“每日一问”的问题以及自己选择的答案,其实挺了不起的。“今天的‘每日一问’是什么?”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看似很愚蠢,但其实是在培养孩子回忆的习惯,以及增强他对于“时间”的概念。坐圈活动时,针对“每日一问”本身的讨论,3-4岁的孩子基本只停留在最表层,最多就是举手表决。到了5岁左右,有些老师会鼓励孩子说自己选择的理由。由于问题本身设置不是为了“教”某个特定的知识,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也不会太长,更多是孩子对于自己过去经历的分享。“我发现”促进孩子的逆向思维2

小马君以前工作的4-5岁班级,最喜欢玩“I Spy”(我发现游戏)。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自备双眼就够了。一般我会和孩子事先约定好一个范围,比如“积木区域”。然后一个孩子先来观察某件物体,比如积木架上的红色水杯。其他孩子负责给出问题,孩子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由于所有孩子都能观察那个区域,他们会把自己的猜测转化成问题,比如“这个东西是圆的吗?这个东西是红色的吗?”直到有人猜中。这个游戏的整个过程就在培养孩子“观察”与“反向思考”的能力。需要从现有的信息出发,去反推和猜测未知的信息,继而最终能够锁定其他孩子眼中的目标,也就是解决问题。这么好玩的游戏我更推荐给诸位爸爸妈妈,等车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想要陪伴孩子度过一些有质量的亲子时间的时候,都可以慢慢扩大限定范围去尝试。

玩拼图,父母只是块儿“垫脚石”3

拼图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常见的玩具,也是培养他思维能力的一大法宝。在玩拼图的时候,孩子难免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我将这种“思维受阻”视为是父母教育的良机。

但要知道,此时父母的介入,并不是直接告诉他这一块应该放在那里,而是先来问问:“你觉得这一块和那一部分的颜色比较接近呀?”“你看一看哪里有缺口呀?” “要不我们再去比对一下拼图盒子上的图片,看看这块应该是在图片的哪一个部分?”这些引导性的问题能帮助孩子有方向地往下思考,有点像“垫脚石”的作用。如果你直接把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下一次遇到不会放的拼图块依然没有办法去完成。等时间久了,你可以慢慢撤走“垫脚石”,转而问孩子“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这时候他的大脑会开始回去搜索以前的“垫脚石”,很快自己也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完成一些具有挑战的任务。“说”积木比“搭”积木更重要4

这张照片是小马君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儿童实验室工作时拍的,当时就被这复杂的结构惊到了。和它的建造者——一个4岁的小男孩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他搭建的是一个停车场,而且里面还能“住动物”。

仔细听完他的一番构想之后,我突然问他:“那你觉得你的动物朋友是怎么上楼的呢?”他想了想,然后直接搬来一块长木条,连接着地面和二层,又补充道:“不但熊可以上二层,汽车也可以从这个通道上去。”

我继续发问,“那天台上的熊是怎么上去的呢?”他又思考了一会儿回答我,“那中间有电梯!”。我接着死命追问——“那车怎么上去呢?” 这次他想了半天,最后说“最上面那里只有熊可以上去!”

其实我的每一次发问都是让孩子有思考的“铺垫”,他们可以顺着去思考更多更深入、实际的问题,当我问他熊是怎么上楼的,他没有凭空告诉我“是飞上去的”,而是于情于理地回答道“坐电梯”。这不仅反映了孩子生活经验的提高,也体现了早期的逻辑能力。在“说”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升级着自己的思维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了,小马君也并不是鼓励成人要自始至终喋喋不休地“陪”说,在他们“搭”完之后,想要跟你一起分享胜利果实时,父母的介入,既对他们有肯定,又让他们有所提升,多好。相信孩子可以自己思考,且远比你以为的厉害5

当然,小马君也不希望把家长引入一种误区,以为成人参与得越多越积极越好,你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很多时候“无声胜有声”。

上周我在幼儿园里看孩子玩乐高。其中一个孩子在搭一个柱型的东西。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这是火箭(其实我觉得就是一个四不像,但我并没有指导他到底应该怎么搭火箭)。接着他自己又给“火箭”配了一个底座,然后让我帮着倒数。

我很配合地数着5、4、3、2、1,然后我们一起说“发射”。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时孩子不光把火箭拿了起来,还不停地把底部的积木块分两次往地上扔。我心里不免感叹:“你还知道火箭要一二级分离啊!”紧接着,让我更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飞了好几圈之后,他又把火箭的“剩余部分”缓慢地放回到了发射塔,就像一个真正的航天控制员一样,嘴里一本正经地大喊“landed(着陆)!”

作为亲眼见证了他火箭发射全过程的幸运儿,那一刻我简直感动得想哭,这不就是SPACE X的火箭回收技术嘛!孩子竟然在玩乐高的时候如此精准地重复了这个过程。可如果我一开始觉得他的火箭丑,要帮他重新造火箭;或者阻止他扔底部的积木;又比如我没有等他把火箭“飞完”,就打断去让他再次发射或做其他什么无厘头的事情,可能我就再也无缘看到这“惊人”一幕。

第二次火箭发射前,他自己又把之前扔在地上的积木块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组装好。那一刻,我心中给他点了无数个赞,的确,有时候“不介入”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最好方式。

刚才提到很多人在提到美国教育的成功时,都在热推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我个人特别不喜欢这个翻译,应该叫什么合适?5岁之前,孩子的认知发展并不完全,家长需要发现孩子的思维漏洞,并且加深他们对于原有认识的理解,但是也不要忘记有时候静静观察也是一种绝佳的手段。

第二篇:美国幼儿园活动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美国带来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我所任教(作为交换教师,200O年我到美国任教)的美国弗吉尼亚州大瀑布城(the Great Falls)私立幼儿园、绿色乡村学校(Village Green Day school),经常可见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在一起嬉戏学习,同时也发现他们带来了各自特殊的文化。因此,美国的幼儿园很注重围绕各国的节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使移民中的儿童美国化,并在尊重他们原来的文化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围绕这些节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们了解世界。

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活动很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他们把节日作为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节日,有些是美国传统的节日,有些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有些是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由教师、专家自创的活动主题,约定俗成。

依我所见,美国幼儿园中开展的主要节日可分为六大类:(l)季节性节日类。包括春趣(Spring Celebrations)、夏乐(Summer Fun)、秋乐(Fall Fun)、冬趣(Winter Celebrations);(2)民族主义类。包括汉尼康或称烛光节(Hanukkah or Chanukah)、幸运草节(St.Patrick’s Clove)、面具节(MardiGras)、万圣节(Halloween)、复活节(Easter Day)、圣诞节(Christmas)、感恩节(Thanksgiving)、愚人节(Fools Day)等;(3)文化学习类。包括文化遗产日(the Heritage Day)、苏思博士日(Dr.Seuss’s Day)和地球日(the Earth Day);(4)娱乐性类。包括反向日(Backward Day)、衣服反穿日(Inside Out Day)和睡衣日(Pajama Day);(5)爱国主义类。包括选举日(Elections)、总统日(Presidents’ Day)、国旗日(the Flag Day)、马丁?路得?金(Martin Luther king)等;(6)爱心类。包括父亲节(Fathers’Day)、母亲节(Mothers’Day)、情人节(Valentines’Day)和拥抱节(Hugging Day)。

这些节日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寓教于乐,本文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对我国幼儿教育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节日活动加以阐述。

一、“我爱春夏秋冬!”──季节性节日类

一年有春夏秋冬,草木枯荣。为了让儿童更好地体验到季节间的不同变化,幼儿园普遍开设了春趣(Spring Fun)、夏乐(Summer Fun)、秋乐(Fall Fun)、冬趣(Winter Fun)。儿童围绕着春夏秋冬开展各种各样的室内和户外活动。春天,他们会在教师的组织下扛着花锄,手提花籽,到幼儿园的小花园里耕种。夏天去附近的公园里游玩,观察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鸟兽鱼虫。秋季去采摘

劳动果实,我所在的幼儿园通常采摘苹果。冬季则为踏雪,剪雪花。一般说来,季节更替,教室的布置也呈现相应季节的物品。如春季,教师会放上种子和春天里开的第一束迎春花,而在夏季,教室里则是昆虫标本的世界。教室里的阅读角都会摆放上这个季节的故事书和科普读物。

二、“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民族主义类

1.烛光节──尊重与宽容

烛光节是犹太人的传统节日。每年11月25日开始,为期8天。这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2300年前,犹太人胜利地抵制了当时的国王试图摧毁犹太教的企图,他们在圣殿里用很少的油点燃烛台(Menorah),然而这微量的油燃烧了8天,被视为奇迹。因此在以后每年的这8天犹太人都要庆祝。这当中,在美国的儿童们会观看由教师编排的节目,以了解烛光节的来历。他们还玩刻有希伯来文的陀螺(Dreidel),教师也会与孩子们共同制作犹太人传统的食品Latke,Sufganiyot。在玩乐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忘记启发儿童应尊重不同的民族及其文化。

2.幸运草节──“我找到了!”

幸运草节源于爱尔兰,每年的3月17日庆祝。绿色代表着和平和希望。这一天儿童们都穿绿颜色的衣服,否则,同伴们都会善意地拧他。儿童会去户外寻找一种有四片叶子的幸运草,因为这种草一般只有三片叶子。找到了的儿童会大声喊:我找到了。儿童们全神贯注地分辨着三片与四片叶子的幸运草,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感恩节──“老师,谢谢你!”

感恩节是美国的一个本土节日,是美国初期的移民为感激美洲印第安人而设立的一个节日。这一天,每位儿童、教师都会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同伴家人说声“谢谢”,或送张充满谢意的卡片。在幼儿园,这一天也显得那么温馨。教师会利用这一天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如当儿童不小心碰到别人时,应该说声“对不起”;与别人道别时,应该说声“再见”,并献上美好的祝愿等。

三、“我爱学文化!”──文化学习类

1.文化遗产日──“我的父母小的时候在做些什么?”

美国的历史虽然短,仅三百多年的时间,但他们很注重保持传统,对儿童进行传统教育。在这一天,儿童们会在教师和当地教育官员的组织下,参观历史古迹,如参观一百年前的学校的校址,并请退休的老教师给孩子们讲解他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是如何生活、学习的。告诉他们那个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儿童们玩哪些游戏,读些什么书等等。幼儿园会陈列一些过去时代儿童们的玩具、生活用品等物。儿童还可亲身体验到他们父辈在幼儿园一天中的生活,教师组织儿童玩父辈们玩过的游戏,如跳格子;遵守父辈们所遵守过的规则,如听见敲响铃铛就进教室,像父辈们那样穿校服上学校;参加父辈们所干过的体力劳动,如手洗衣服等。

2.苏思博士日──“我爱读书!”

苏思博士日是一个鼓励儿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节日。苏思博士是二战时期美国的一位儿童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儿童读物。最有名的两本书是:《帽子里的猫》(The Cat in the Hat)和《绿色的蛋和火腿》(Green Egg Sand Ham),深受每一代儿童的喜爱。这两本书内容诙谐有趣,情节简单,语言像诗一般琅琅上口。教师们会自发地上演这两本书,让儿童体会英语的韵味及语言之美,鼓励儿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的儿童还会在教师的鼓励下,仿照苏思博士写出一本自己的书来。有趣的是,这一天学校给儿童的午餐竟是绿色的炒鸡蛋和火腿。

四、“真好玩!”──娱乐性类

1.反向日──“什么都是反的!”

反向日一般在四五月份进行。儿童在这一天都要说反话,做反事,教师也

同样。这一天,幼儿园里笑话百出,处处可闻儿童银铃般的笑声。其实,我国儿童也很喜欢这个活动。我认为,这个节日最大的意义在于,在笑声中让儿童游戏语言,把玩语言,掌握同义问和反义词,并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衣服反穿日──“我把衣服穿反了!”

儿童经常把衣服穿反,当教师、家长进行纠正时,儿童常常困惑不解,为什么我那样穿是错的?因此,教师会在十一月或十二月的某一天让儿童反穿衣服来上学,同时教师也会把衣服穿反,称为衣服反穿日。当然,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儿童如何不把衣服穿反。此外,儿童经常分不清楚鞋子的左右,教师也允许儿童穿错左右鞋。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的教师还示范如何系鞋带,如何拉拉链等,培养儿童生活自理的能力。

3.睡衣日──“我穿睡衣上学校!”

这个活动一般在圣诞节前后。在寒冷的冬天起床去上幼儿园,对于儿童来说是个挑战。而且随着岁末的来临,儿童厌学情绪强烈。睡衣日正是针对此而展开的活动。儿童、教师都穿着睡衣上学,旨在让儿童放松,摆脱不良的情绪。这个活动仍然使儿童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儿童们穿着睡衣,喝着热巧克力,悠闲地与同伴谈天玩耍。

五、“我生活在美国!”──爱国主义类

1.选举日──“我投票了!”

美国每四年进行一次总统大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这个活动一般在大选前一两天进行,仿照大选的程序和运作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投票。投票后,教师在学生的衣服上贴上“我投票了”的标签。教师对投票进行统计并宣布结果,之后,教师与学生等待大选的结果,以验证他们的选举的结果。在等待大选结果的一段日子里,教师与学生会把总统竞选人的照片贴在墙上,讨论投票、竞选的程序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投票等问题。

2.总统日──“我要当总统!”

这个活动在2月21日进行。这个活动的本意是纪念美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总统:林肯和华盛顿。教师会把历届总统的图像挂在教室里,让儿童熟悉每一位总统的相貌。并且,教师还会进行简单的关于总统的趣味问答和话题。教师与学生会讨论总统所应具有的美德和才干。位于华盛顿附近的幼儿园还会组织儿童参观白宫,没有条件去的幼儿园,会利用挂图、录像等手段向儿童介绍白宫及内部设施。

3.国旗日──“我是美国公民!”

1777年6月14日在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贝蒂?罗丝(Betsy Ross)所设计的国旗方案。此后,这一天作为美国的国旗日。其实,在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中,每天都要举行国旗宣誓仪式。儿童面对国旗,将右手举到左胸前,儿童们庄严地齐声朗诵:“我相信美国是一个民有、民制的国家……”

六、“我爱大家!”──爱心类

拥抱节──“抱抱我!”

美国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甚至无暇顾及到自己的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保姆。美国的社会强调个人独立,无形中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拥抱节的出现旨在培养儿童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合作的意识。教师学生以拥抱作为见面礼,彼此增强了一份亲切感。(文/邵燕楠)

第三篇:美国幼儿园一封信

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

儿子今年换了个幼儿园,刚入园,老师就给每个家长发了一份备忘录,以孩子的口气,提醒父母对待孩子时的注意事项: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只

是在试探你。

2、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3、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好坏和对错。

4、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这只会让我假装出一副和我实际年龄不符的傻样。

5、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我会感到很没面子,进而和你作对。你私下

提醒,效果会更好。

6、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像犯了罪,它会削弱我对人生的希望。

7、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往心里去。我恨的绝对不是你,我恨的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

些压力。

8、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时候,我需要经由痛苦的经历来学习。

9、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我只是想得到你的关注而已。

10、别对我唠叨不休,否则我会装聋作哑。

11、别在匆忙中对我许诺。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看轻你以后的许诺。

12、我现在还不能把事情解释的很清楚,虽然有时我看起来挺聪明的。

13、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

14、请别再管教原则上前后不一,这样会让我疑惑,进而会失去你的信任。

15、当我问你问题的时候,请别敷衍我或者拒绝我,否则我将停止发问,转向别处寻求

答案。

16、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我当时是多么恐

惧。

17、别对我暗示你永远正确、无懈可击,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那对我将是一个

多么大的打击。

18、别以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恳的道歉,会让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觉更温暖。

19、别忘记我喜欢亲自尝试,而不是被你告之结果。

20、别忘了我很快就会长大。对你来说,和我一起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事,但请你尝试一

下吧。

(董苹摘自《教育参考》2010年11月5日)

第四篇: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11-06-24 来源: 中国高教研究 2011年第2期 作者: 廖娟,李小忠 点击:

180摘要:美国的工程师培养涉及教育系统、政府、行业协会、企业4个方面。美国的工程教育重数学与科学理论知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引导了工程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使工程师的管理规范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美国的工程教育;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保障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

工程师,作为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和新兴产业的开拓者,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工程技术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将人类文明推进到新的阶段。在未来社会,工程师仍然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便捷的交通、清洁的能源、生物科技的发展、先进的通讯技术等等,几乎包括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工程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何持续高效地培养工程师,从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造福人类社会,是世界各国政府关心的重要议题。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了解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系统、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个角度来详细解读美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提供参考。

一、美国的工程教育系统

美国工程教育学会(America Society for Engineer Education,ASEE)对工程下了这样的定义:工程是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经验、判断以及常识去造福人类的艺术[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 Science Foundation,NSF)对工程师的描述是:当科学家试图发现未知世界的时候,工程师们正在应用基础科学来设计、开发新的工具和系统来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工程师缩小了人类所能想象到的与应用自然法则所能实现的二者之间的差距[2]。从上述描述中可以发现,美国社会认为与工程人才培养相关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数学与科学原理的学习、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美国的工程教育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中小学教育阶段科技、工程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中小学阶段属于知识普及阶段,因此在美国k-12(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教育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科技与工程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学生科技与工程教育的政策和文件,包括1985年的“2061计划”,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2000年的美国教育法等[3]。这些政策强调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和数学知识的教育,如“2061计划”就规定学生们在2年级、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结束时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应该知道和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美国教育部在2007-2010年的战略计划中也强调对所有学生要加强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为此,教育部将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大学预修课程和国际预科中数学和科学班级的数量,并推动和影响联邦政府为此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4]。奥巴马政府的蓝图中也有有关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案(A Blueprint for Reform: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政府将拨款3亿美元来支持中小学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发展。其中在2011的财政预算中将有1.5亿美元建立创新基金,促进中小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5]。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美国K-12阶段工程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在课堂上强调“自己动手(hands-on)”的工程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们对工程知识的自主学习兴趣。

(二)美国大学对工程类学生的培养

美国的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工程学(Engineering),另一类是工程技术(Engineering Technology)

[6]

。工程学的毕业生通常被认为是“创新者”(innovators),他们为解决复杂的问题设计新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大部分毕业生会在方案设计、系统工程和产品研发部门谋得职位。如果需要进一步深造的话,他们可以进入工程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而工程技术毕业生则并非如此,他们通常被认为是“应用者”(implementers)。工程技术毕业生应用所具备的知识和实践训练来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和一般的设计问题,他们大都进入工业领域的建筑,产品设计、开发、检验、技术操作以及技术服务、销售等部门工作。工程学专业课程包括微积分和以微积分为基础的理论课程。而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求与之不同,并不要求学生学习深奥的数学和科学的理论知识,他们更强调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该类毕业生如果要攻读研究生,通常会选择工程管理、建筑管理、工商管理及类似的专业。在美国所有的州,工程学毕业生通过考试和工作经验证明都能获得工程师专业注册资格,工程技术毕业生则在大部分州都能获得专业注册资格[7]。因此,总的来说,二者的区别在于,在课程学习方面,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数学要求更高;进入工作阶段以后,前者一般从事设计工作,后者则负责把这些设计付诸实践。毕业于工程学专业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工程师”(Engineer),而毕业于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则被称为“技术专家/技师”(technologist)。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可以用图1来表示:从左圆弧到右圆弧的趋势是,由工程设计(Engineering design)逐步转向工程应用(Engineering application)。越往左,工程设计的要求更高;越往右,越倾向于工程技术的应用。相应地,对数学的要求也是越往左越高,越靠右越低。

在美国,以本科及以上阶段教学为主的工程大学基本上都是以招收工程学专业的学生为主,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在2009年ASEE对全美300多所工程院校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70%以上的工程院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招生中都是以工程学专业为主[8]。不论是工程学还是工程技术专业,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外,美国大学都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如MIT 为本科生开展了本科生实践机会项目(The Undergraduat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Program,UPOP)[9]。该项目为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辅助课程。UPOP的课程采取两种方式来实现:工程实践和职业规划。这些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在秋季学期中,学生们开始学做简历并进行面试,通过与校友和工程专家们的会面来建立自己的职业网络;(2)在每年的学期交叉时段进行一周集中的经验学习,学生们接受工学院和斯隆管理学院的教师们的指导,并辅以工业界专业人士的指导;(3)春季学期,学生们开始寻找工作,指导教师会帮助学生获得一个与个人需求和志向相符的夏季实习工作;(4)10-12周的夏季实践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要在真实世界中应用他们的技术和人际交往技能。在MIT的教师和工业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身体力行在工业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建立自己的职业网络,并掌握在整个求职、工程实践、专业信誉的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开展做好心理和实践准备,从而为自己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茁壮成长并进行自我超越打下基础。

美国工程类院校对本科生的要求中,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进行实践锻炼之外,还必须修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学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掌握必要的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结合专业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团队合作、不断适应变化、发挥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型人才。

美国的工科大学主要为社会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学专业的学生硕士或博士毕业后,主要是进行原创性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则需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工程领域所出现的问题,成为工程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美国的社区学院还培养工程技能型人才,社区学院教授的工程课程主要为社区内需要就业的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这样,美国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成了有差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工程人才的需求。

二、政府政策与工程师培养

(一)美国政府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的政策

首先,政府把科技和工程教育放在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据统计,2000年在全美科学和工程职业领域中,38%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出生于国外。2009年,工程专业的外籍博士生也占了半壁江山,达到53.5%[10]。美国人担心自己的科学与工程教育成为外国人的天下,政府开始从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重新思考和审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开始调整人才政策,将实施多年的依靠外国科技人才的政策,转为培养和依靠本国人才与继续吸引外国科技人才并举。而且,也开始在学科专业领域对外国留学生和专家赴美有所限制。第二,将工程及工程教育纳入到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范畴。1980年前后,美国国会通过修正案,把“工程”加人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使命中来,并提出了科学与工程并重,使美国在科学、数学和工程等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开始关注工程教育,设立了基金支持实时工程研究中心的改革。在基金会的推动下,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了许多工程研究中心,并要求学生参加研究中心的工作。学生一边学习工程专业基础课,一边进行工程实际操作,这使得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提高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质量。第三,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新项目“初级技术教育计划”,拨款10亿元对社区学院等提供职业教育的学校进行改革,为青年学生提供重要的工程技术职业培训和学术准备。

(二)技术移民政策

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对人才的竞争,各国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以吸引人才,其中移民政策为美国吸引国外的优秀工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推出了向技术移民倾斜的优惠政策,放宽了对各国优秀人才的移民限制[11]。1990年,布什政府又颁布新的《移民法案》,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类专业人才移居美国。2000年,美国参议院又通过新法案,增加了“外国人技术人才”名额。新法案将现行的该名额上限由每年6.5万人提高到19.5万人。2006年5月,国会参议院通过了一项移民法案,其中重要条款包括增加11.5万个H-1B临时工作签证,并增加29万个名额。同时,决定给所有在美国大学接受硕士学位以上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外籍学生免除临时工作签证和绿卡配额的限制,只要这些外国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美国,可以让他们迅速获得美国公民资格[12]。

这些对技术移民所实行的优惠政策,大大地增加了美国的外籍工程师数量,为美国节省了大量的培养费用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工程师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促进了本国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专业协会与工程师培养

为了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执业水准和道德水平,实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美国实行了注册工程师制度。注册工程师实际上是一种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的认定,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资格,才能去相应专业的工程师岗位独立执业。美国对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学校教育、资格考试和工作经验。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Examiners for 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NCEES)规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工程师,首先需要接受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学士学位或者与之同等的工程学历。然后,再参加由该委员会组织的工程基础考试,通过之后可以获得实习工程师称号,允许其在职业工程师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工程业务,但没有独立开业的资格;接下来需要在实习工作中累积4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最后再通过由NCEES组织的工程实践和原理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职业工程师了[13]。在整个注册工程师认证过程中,有两类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工程教育认证机构,二是工程师注册机构。

(一)工程教育认证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在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对其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而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以及规范,目的在使工程教育达到一定质量标准。不同的国家因为其教育、体制等的差别,专业认证制度各有不同。集权制的国家通常是由政府授权组建类似的组织,而在美国,教育管理制度是分权制的,各级政府、社会、教育机构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都拥有自己的权利,这决定了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是不带有官方和政府色彩的非政府组织[14]。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就是一个全国性的非政府专业认证机构,它成立于1932年,是由30个工程专业技术协会组成的联合体,旨在代表广大的工程专业协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ABET所认证的工程学位或与之同等的工程学历是工程师获取执业资格的起始条件。到目前为止,全美600多所大学及其开设的2900多个工程技术专业获得了ABET的认证,这几乎涵盖了美国大学开设的全部工程专业和绝大多数技术专业[15]。ABET在促进美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推动工程专业的国际互认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支持和大学的普遍认同,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工程师注册机构

在获得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证后,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程师注册程序,才能成为正式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最早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美国在1883年开始在牙医专业实行执业资格注册,而后逐步扩展到医生、律师、会计等行业。1907年,美国怀俄明州首次颁布了对工程师和测量师执业要进行准人控制的法律。此后,经过一段缓慢而稳定的发展,其他各个州也开始陆续实行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美国的工程师注册工作由各州的工程师注册管理局负责实施,这些注册管理局又组成了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NCEES),由它负责制定工程师注册的标准、程序,协调和管理注册的具体事务[16]。NCEES制定了规范的注册步骤,保证了美国注册工程师制度的高标准和统一性,为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美国培养合格的工程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企业在工程师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

美国的企业与一些工科大学结成联盟,合作研发新产品,企业因此有了新技术,而大学生们也获得了将其人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 MIT与美国什邦公司在2000年成立了联盟(Dupont-MIT Allance),在生物科技、生物材料领域共同开发具有高价值的材料和生物新能源[17]。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的开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大多数的工科大学和工程系都设有工业咨询委员会(industrial advisory board),其成员主要是由该校(系)毕业的校友和那些雇用了该校毕业生的公司的代表所组成。一般来说,该顾问委员会的职能是协助募集私人基金。现在,这样的委员会也会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来要求学校对工程教育进行一些改革。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California Sleuniversity,Sacramento)的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与因特尔、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AEROJET)等公司联合成立了工业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院及时了解工业界的需要,促进课程的改进和学生技能的提高,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建议[18]。

(二)为工程师的继续教育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

在科技不断变换的今天,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工程师要想不落后于时代,继续教育便成为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通常,继续工程教育是通过企业培训的方式实现的。美国企业界每年花费400亿—1000亿元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经费。有2/3的培训是由企业自身进行的,3/4以上的企业办有各种培训学校,80%的企业制定了科技人员进修计划,每年有12%—15%的工程师接受企业培训。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高达6亿美元,并有专职教育人员300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每一名员工每年至少接受40小时的培训[3]。美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对人才的继续教育,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把继续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教育与培训,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自己的培训学校、学院和大学,并在课程、学分、学历方面给予认可。美国联邦政府允许公司将教育费用列人成本,并免于征税[19]。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对继续工程教育的积极性,为工程师获得与技术发展同步的知识更新提供了支持,也支撑了美国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总结及启示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工程教育系统覆盖了从小学到大学以及继续教育的各个阶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孩子们对工程学科的兴趣,中学阶段强调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高等教育阶段除了学习工程专业课程之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求掌握一些人文社科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与培训则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更新知识和技术的平台,让工程师们不断学习和进步。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高等院校、工程技术的专业协会、企业都为工程师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政府为工程教育的各个阶段制定政策,并进行拨款来支持各种计划的实施。高等院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对工程教育进行改革,除了推进大学本身的工程教育之外,还设计一些吸引中小学生的项目来培养学生们对工程学科的兴趣。专业协会在工程教育的质量认证和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格认证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实际上是对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规定,对其培养过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企业则在与工程大学的合作中互惠互利;通过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进行投资,为工程师的继续学习提供了支持。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为美国培养优秀工程师奠定了基石,也支撑着美国保持世界领先的科技、教育与经济地位。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工程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进行改革。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中小学还没有工程教育,相关内容被称作科学技术教育,学生们对于“工程”,概念模糊。由于接触工程知识较少,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工程学科只适合男生学习。高等教育阶段,工程专业教育的知识面过窄,同时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工业发展的要求与高等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0];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严重缺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人才;等等。

上述工程师培养的美国模式,对我国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在中小学有关科学与工程的课程中,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工程学科的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二,加强中学与工程大学之间的联系。如让工程大学的教师去中学兼职,直接帮助中学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也可以在中学开设工程学科的预备课程,让学生了解高等工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工程科学的探究精神。第三,明确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分工程学科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增加更多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着重学习如何解决工程方面的理论问题;对应用型人才则需要设计更多的实践课程,增加与工程领域专家接触的机会,使其在熟练掌握工程学科的应用技术之外,还能帮助其进行职业准备和规划未来发展。第四,加强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第五,完善高等工程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与国际接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师认证制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21],工程师认证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工程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引导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促进与国外工程界的交流,促进工程师的技术进步与发展。第六,加强企业与工程大学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大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政府可以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对其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可以与大学合作进行研发,大学也可以在企业建立工程人才的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中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

(廖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北京100871;李小忠,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4)

第五篇:幼儿园培养心得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培养

“哎,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在班上开饭,小朋友总是边吃边说,王老师开饭时,小朋友吃得又快又安静。”“就是,我中午值班时孩子们很难午睡,但大曹老师在就不同,孩子们脱衣服也快,入睡也快,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两位刚工作没多久的小老师在诉说着自己的烦恼。类似这样的烦恼我想是不少年轻教师都曾遇到过的,她们感到困惑:为什么同一个班级,老教师带班总是那么从容、自如,孩子们是那么乖巧、配合,轮到自己带班,孩子们就像是换了个人,变得淘气不听话?

“想在带班时做到收放自如,就要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对孩子有所要求。”老教师的话又带来了新的困惑:“不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吗?为什么还要对孩子提那么多要求,培养常规呢?是不是班上纪律好就是常规好?”我想,要解开新教师的困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清什么是常规

常规从字面上解释是指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我理解的幼儿园常规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

二、知道为什么要建立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应该说,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需的规定,只有做到既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又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常规。良好的常规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能够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了解培养常规的方法

孩子的年龄不同,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培养班级常规时要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根据孩子“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一些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来激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从而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如,冬天到了,迟到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对来得较早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励其他孩子向这些孩子学习,能准时来园。

2.表扬强化法

表扬强化法是指通过及时的表扬,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从而巩固其良好的行为。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当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时,老师及时在集体面前给予表扬,并送给孩子一个小小的礼物,强化其良好行为。

3.环境育人法

环境育人法是指将常规要求以图画、照片、图示等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用来提示孩子遵守常规的一种方法。如,在图书角张贴孩子安静看书的照片,在洗手的地方将幼儿正确的洗手过程拍下并将照片贴出,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

4.巧妙引导法

巧妙引导法是指教师运用比较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并遵守常规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吃饭掉米粒时,我们可以说:“哎呀,小公鸡要来找漏嘴巴喽,快把米粒吃干净!”

5.儿歌巩固法

儿歌巩固法是指将常规教育内容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中,通过反复朗诵,达到巩固的效果。如在培养幼儿上下楼梯常规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反复朗诵儿歌“小朋友,下楼梯,一个一个不着急,你不推,我不挤,开开心心做游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安全上下楼梯的习惯。

6.问题讨论法

问题讨论法是教师与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改进常规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大班和中班幼儿。如玩大型玩具时的推推挤挤、玩区角游戏时的争抢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与后果,共同制定玩的方法、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常规。

四、熟悉培养常规时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在班级常规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让幼儿亲自参与常规的制定,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完全可以和他们共同探讨班级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生活中的烦恼,一起想办法解决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参与规则执行的评价,从而真正调动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2.一致性原则

良好的常规要经过反复的强化,最终才能转化为幼儿的一种习惯。因此,在常规的培养过程中,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时而强化,时而淡化,同班的老师、保育员之间要相互沟通,形成一致的要求,这样的常规培养才能让规则内化,形成教育的合力。

3.适宜性原则

在幼儿的常规培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最适宜自己班孩子的方法,这样才会使常规培养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小班幼儿不吃胡萝卜,我们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孩子说:“小白兔最爱吃胡萝卜,我们一起学做小白兔,大口吃掉胡萝卜。”而对大班的孩子,我们则可以通过了解胡萝卜的营养等方法使他们愿意吃胡萝卜。

4.示范性原则

“身教重于言教。”对年龄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我曾看到以下一种现象:当幼儿午睡时,个别幼儿在说话,这时候,带班老师直着嗓子说:“XX小朋友不要说话”。殊不知,她的这句话既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休息,更让幼儿产生疑惑:老师不也在大声说话吗?因此,当老师要求孩子做到进寝室要安安静静,自己首先要安静,即使要管理,也应该悄悄地个别要求,为孩子做好示范,这样孩子才会以老师为榜样,不断进步,逐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良好班级常规的建立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工作,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时紧时懈。只有充分了解本班孩子的特点,运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探求最适合的做法。相信只要有心,一定能让常规这个法宝运转自如,帮助自己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

下载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国幼儿园如何培养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幼儿园的体验教学

    美国幼儿园的体验教学 在美国幼儿园里有一些极具特色的生活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让幼儿园变得更加生活化,同时也解决了很多生活中孩子们的繁琐问题。 1、牙医的亲临教学。 让孩......

    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分享

    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分享一、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指导思想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和教育观念分不开的。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1. 幼儿必......

    美国幼儿园的要饭课

    美国幼儿园的“要饭”课 我们中国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唯恐孩子吃不好,穿不好,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而美国却大相径庭,他们甚至给孩子准备了“要饭课”„„ 2004......

    浅谈美国幼儿园角色游戏

    浅谈美国幼儿园角色游戏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学前专业卡罗尔·扬·伍达德和她的学生们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提出了组织该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提供......

    美国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

    美国学校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一书引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学者的研究结论:“美国小学生阅读量是中国小学生的6倍。”笔者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的医生培养制度(5篇范文)

    美国的医生培养制度 2008年06月16日 作者:李琴 美国的医学院在录取新生的时候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个学士学位,也就是说,读完本科以后才可以申请学医。当然本科中也有医学预科的......

    浅谈幼儿园安全意识培养

    浅谈幼儿园安全意识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的集中场所,而我们的幼儿在家是独生子女,大多是在爸妈、爷爷、奶奶保护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致使我们的幼儿体质差、体......

    幼儿园新教师培养工作制度

    幼儿园新教师培养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使之尽快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特制定本方案。 一、本制度所称新教......